0%
第三十六章 禪讓永琰乾隆戀權 傳位授璽和珅失算

第三十六章 禪讓永琰乾隆戀權 傳位授璽和珅失算

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乾隆命令安排禪讓大典,軍機大臣草擬文件,儀式程序由禮部制定,乾隆批准。大典日期定為冬至日。這種重大的禮儀事件,按例要詢問掌管天文觀測、曆法制定的欽天監官員意見,欽天監稟報,冬至日可能會發生日食。
和珅非常高興。和琳成為大清南方前線最高的統帥,一個把持朝政,一個軍權在握,一文一武,一將一相,真正做到「擎天捧日」。這對於和珅在嘉慶當上皇帝后的失落,無疑是個大大的安慰。如此,兄弟倆在朝中互相照應,根基又穩了許多。
乾隆老邁,思維遲鈍,嘆氣不語,和珅又道:「剿匪正在緊要關頭,不可一日沒有統帥,請太上皇及早任命新的統帥,鼓舞士氣,大軍早日凱旋而歸。」
轟轟烈烈的「乾隆禪位」一事總算收官,乾隆獲得千古的讚譽,但嘉慶收穫的更多是虛名。既然是嘉慶元年,全國應該使用嘉慶新曆。可是嘉慶新曆雖然頒布了,各地都在使用,皇宮裡依舊用著乾隆的年號,誰也不敢提出意見。也就是說,這一年,宮裡是乾隆六十一年,宮外是嘉慶元年。紀曉嵐身為禮部尚書,不敢有所得罪,不得不預備兩本皇曆。這一年新鑄造的錢幣,在和珅的授意下,也是一半鑄「乾隆通寶」,一半鑄「嘉慶通寶」。
按照祖制,養心殿是皇帝住的地方,乾隆已經退位,理應搬出。之前,乾隆大張旗鼓地修葺寧壽宮,就是要騰出養心殿。但是,禪讓大典結束后,乾隆卻隻字不提養心殿的事,寧壽宮就一直空著。嘉慶當然不敢提出,一肚子鬱悶,仍然只住在毓慶宮。
乾隆聽到福康安去世的消息,神情黯淡,悲從中來。福康安生於乾隆十八年,是乾隆結髮妻子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侄子。他相貌英俊,自小乾隆就將他放在內廷親自教養,待之如親生兒子。福康安作戰英勇,但生活十分奢侈,一旦回到兵營,立即歌舞昇平,揮金如土。很多官員就此彈劾福康安,但乾隆不為所動,對他的信任絲毫不減。
乾隆笑道:「你如此孝順,朕就放心了。你住的毓慶宮,朕賜名『繼德堂』,以示勉勵。如此一來,皇后喜塔臘氏就不用搬入坤寧宮,否則亂了規矩。」
和珅見皇上還是不能改變意志,只好磕頭道:「奴才一心挂念皇上,心中忙亂,一時出言不遜,請皇上治罪。」
阿桂、和珅等開啟匾額后的密旨,謎底揭開,擬立十五阿哥永琰為皇太子,隨後,並定於十二月初一冬至日舉行禪讓大典,正式禪讓。
乾隆對和琳也頗有好感,也有一定的信任,道:「好,統帥就由和琳擔任,督辦前方的一切軍務。」
和珅計劃泡湯,臉色大變,劉墉、紀曉嵐十分興奮。侍衛拿出玉璽,交給紀曉嵐,紀曉嵐接過,高聲宣布授璽。顒琰鬆了一口氣,接過玉璽,謝恩畢,來到太上皇面前,聆聽太上皇的教誨。
禪讓大典是千古未有的極大盛事,各種儀仗列隊、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外等候,各國的使節也早已前來,在殿外一起見證重要的時刻。
本來威嚴的儀式有點鬆動了,大殿內外大臣紛紛議論起來,不知道因何發生變故。顒琰本來就緊張,生怕有何差錯,現在見此狀況,更感意外。乾隆依然威嚴而坐,似乎默認了這道諭旨。紀曉嵐老年已經十分謹慎膽小,身為典禮官,只需按照章法安排即可,此刻有此變故,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安排了。
劉墉見乾隆不表態也不否定,心知皇上在做心理鬥爭,於是繼續勸誡道:「陛下是千古聖君,登基六十載,勤政愛民,國泰民安,普天之下誰人不知。陛下不戀皇位,高風亮節,世人皆欽佩不已。既然皇位已經傳給太子,玉璽不傳,恐天下人聞之,誤解了陛下一片苦心。使用玉璽當然責任重大,可以傳給太子,倘若有軍國大事,陛下訓導就是。」
和珅賠笑道:「這是奴才應該做的。奴才今天特地帶了一份小小的賀禮,還請笑納。」
乾隆有十七個兒子,除了夭折的幾個之外,皇read.99csw•com四子永珹過繼給履親王允祹,六子永瑢過繼給慎郡王允禧,乾隆身邊的皇子只剩下五位,分別是八皇子永璇、十一皇子永瑆、十二皇子永璂、十五皇子永琰、十七皇子永璘。在這幾位皇子中,猜測哪一個能成為皇儲繼承皇位,一直是大臣們樂此不疲卻不能言語的一個謎。乾隆通過木蘭圍獵或者御花園耕種,來考量皇子們的能力。和珅觀察,要說到才能最為突出,應該是十一皇子永瑆和十五皇子永琰,但二人性格迥異,永瑆聰明有才氣,性格外向,很有主見,能夠獨當一面;永琰性格內向,忠厚老實,為人仁孝。至於乾隆最終會選擇誰,在揭曉密旨之前,誰也不能論斷。
乾隆六十年,貴州、湖南爆發農民起義,乾隆再次派福康安到前線督師平叛,以和琳作為福康安的助手,配合供給糧草。此時,和琳剛剛從西藏回來,到達四川邛州,還沒達到京城,就接到乾隆的命令,其時義軍已經打到湖南、貴州交界的秀山,和琳不顧勞累,馬上轉到前線,配合福康安合作戰,連下義軍七十余座營寨。和琳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在戰場上生擒義軍一個首領吳半生。
和琳不負眾望,帶領軍隊英勇作戰,生擒起義首領石三保。乾隆得知后,下令嘉獎和琳,和琳儼然成為福康安、阿桂之後又一員立國統帥。
永琰一副興奮的樣子,其實心中暗暗升騰起一股怒火,但永琰知道如今還不能得罪和珅,道:「那真是要感謝和大人了。」
紀曉嵐等人見劉墉敢於為先,也一起跪下。紀曉嵐壯起膽子道:「陛下明鑒,傳位不傳璽,恐群臣百姓不能理解,有損陛下的美德。陛下英明千古,請早做決斷,以平息百官之議。」
禪讓之事,乾隆已說過多次,並非意外。但諸位大臣出於禮節,還在挽留道:「聖上身體康健,百姓擁戴,禪讓之事可以從長計議。」
乾隆叫眾人平身,隨後莊嚴宣布:「朕登基以來,勤勞治理國家,不敢有絲毫懈怠。朕在位時曾經發誓,在位不敢逾越聖祖康熙六十一年之數,今已在位六十年,仿效古代堯舜聖人,禪讓皇位給皇太子嘉親王顒琰,賜年號嘉慶。」
嘉慶初年,正月初一。禪讓大典在紫禁城太和殿如期舉行。
由於長途跋涉與緊張作戰,福康安積勞成疾,病倒在軍中,但他仍抱病督戰,在次年五月,平叛戰事已接近尾聲,清軍快要取得最後勝利時,福康安突然在軍中病逝。和琳不敢耽擱,連忙寫了兩封信,快馬送往京城,一封是給太上皇的奏摺,一封是給和珅的家書。
此時,有膽有識的還屬大學士劉墉。劉墉覺得此事必有蹊蹺,且必然與和珅有關,必須弄明白再說。於是他進入大殿,跪倒在地,坦誠道:「陛下傳位於皇太子,乃是曠古未有,普天之下,無不感激萬分,頌揚陛下的恩德。陛下傳位之後,就是太上皇,仍然可以保留尊崇帝位,對陛下的威嚴不會有絲毫影響。事到如今,陛下已經決定傳位太子,如果不傳太子玉璽,太子就算不得即位。如果此次禪讓的賀禮不能圓滿舉行,對這件千古盛事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遺憾,請皇上聖裁!」
永琰壓住心中的憤懣,只好不動聲色道:「好,恭敬不如從命,我且收下。和愛卿是朝廷的重臣,皇阿瑪對你極為倚重,以後朝廷中有什麼事,還請和愛卿多多勞心。」
和珅見乾隆這麼承諾,心中稍稍安定。告辭出殿,心中惴惴不安,難免產生急功近利的想法,徑直搶先一步到嘉親王府上,拜見永琰。和珅滿臉堆笑道:「殿下,有一件天大的喜事,奴才剛剛有皇上那裡得知,皇上選中的儲君就是你呀。」
和琳死後,額勒登代理軍中事務。
乾隆聽了,默默無言,思索片刻,道:「朕作為一國之君,豈能出爾反爾?愛卿的忠心,朕已經知道,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再提了。」
乾隆又道:「你要勤政愛民,小心謹慎,不可辜負了天下百姓。做事不可操之過急https://read.99csw.com,各衙門、各省的奏章,不可隨意判斷,必須送朕查閱。軍國大事,不可妄加處理,須請示朕的訓示,方可執行。」
乾隆的神色,已經轉到劉墉這一邊了,和珅在百官面前,他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往常一樣申辯。主意是他出的,但他必須戴在乾隆頭上,因此心裏雖然著急萬分,但哪敢插嘴!乾隆默默思慮片刻,說道:「傳我的諭旨,朕原本在禪讓大典之日,親手傳給太子玉璽,只是身體欠佳,不能親自頒禮,才決定推遲授璽大典,以示莊重。考慮到傳位不傳璽,祖上沒有先例,特恩賜傳璽一併舉行,吏部尚書紀曉嵐代為授璽。」
按照舊例,當下確定第二年為嘉慶元年。即日起重新修葺寧壽宮,乾隆退位后就搬出養心殿,到寧壽宮居住。新皇帝從毓慶宮搬出,按照慣例移居養心殿。乾隆還提出封永琰為嘉親王。考慮到永琰成為皇帝后,名字要避諱,但「永」字太常用,避諱不便,索性把永琰的「永」字,改成生僻的「顒」字,改名「顒琰」。
和珅道:「殿下不必推辭,這是奴才的一點心意,並無外人知道。再說了,殿下就是未來的皇上,臣子本來就該擁戴。」
乾隆六十年,註定是一個多事之秋。
令嘉慶慶幸的是,乾隆雖然多此一舉,但畢竟是好事,也了了自己的願望。不過,冊封之後,又出現了一個難題,讓嘉慶不知如何是好。
乾隆長壽,而且做慣了皇帝,不想放權,所以此事一拖再拖,到了六十年九月,再也不能拖了。因為十月一日,皇宮要頒發下一年的《時憲書》(即曆書),皇曆必須有新皇帝的年號。
按理來說,這次千叟宴既然是慶祝新君即位,那麼就應該以新君為中心,乾隆以此為標誌,退居幕後。但實際上,宴會完全以乾隆為主導,和珅張羅安排,新皇帝成了配角,跟著太上皇走來走去,嘉慶心裏非常不是滋味。
乾隆又煩躁又覺得和珅說到心坎上,沉吟道:「愛卿說的是,朕雖決議歸政,對政事、國事卻不敢倦怠,軍國大事,必然還要過問,太子初登大寶,朕會隨時訓示於他。」
千叟宴,對和珅來說,已經有過經驗了。與上次相比,這次的千叟宴場面更加宏大,前來參加的有三千零五十六位老人。老人們早早到齊,乾隆帶著嘉慶來,老者紛紛跪拜,照例是先拜太上皇,再拜皇上。年逾八旬的乾隆帶著嘉慶,對周圍的老人敬酒,席間不斷有人吟詩作賦,對乾隆盛世歌功頌德。一百零六歲的熊國沛、一百歲的邱成龍都被乾隆賞六品頂戴,還有八名九十歲以上的鄉民被賞七品頂戴。
朝廷三個月之內,連失兩員大將,乾隆接到奏報,心痛不已,下令追贈和琳為一等公爵,後代可以承襲。為和琳謚號忠壯,朝廷賜銀五千兩為他祭葬,牌位放在太廟,朝廷每年都要按時祭祀。
這個問題,嘉慶不提,乾隆也是要提的。果然,有一天,乾隆主動提起了這個問題,道:「皇兒,朕在養心殿住了六十多年,習慣了。這裏安全、吉祥,朕住在這裏感到踏實。寧壽宮雖然修葺一新,朕遲遲沒有搬進去,就是這個道理。」
乾隆六十年除夕,禪讓前夕,乾隆作詩《除夕》一首:
實際上,和珅此舉,已經觸犯了《大清律》。康熙時期,皇子爭寵,甚至釀成獄案,此後規定,皇子不得私自離開宮中,不得與諸大臣有來往。
嘉慶已經習慣了不與乾隆作對,有事都是遷就,乾隆似乎胸有成竹了,嘉慶雖然心裏十分不爽,但也無奈,道:「多謝太上皇恩德。」
和珅接到噩耗,悲痛之情無以形容。不僅失去了同甘共苦的兄弟,而且家族大業也失去一根頂樑柱,怎不令人傷心欲絕。他連續寫了十五首輓詞,表達悲痛,說自己「言不成聲,淚隨筆落,聊以當歌」。
劉墉的意思是,皇位都傳了,留著玉璽什麼用?你想管住新皇帝,隨時管,用不著這個玩意兒。
乾隆在養心殿召見嘉慶九-九-藏-書、喜塔臘氏等人,證實舉行冊封儀式。太上皇的詔書冊立喜塔臘氏為皇后,側福晉鈕鈷祿氏為貴妃,側福晉劉佳氏為誠妃,側福晉侯佳氏為瑩妃。執事太監宣讀冊封詔書了,嘉慶、皇后、貴妃跪下領旨謝恩。
耄耋之年的乾隆傷心不已,不僅是自己失去一個兒子一樣的親人,大清也失去一個頂樑柱一般的將領,怎不悲痛。和珅陪伴在側,也已經泣不成聲。
乾隆在悲痛喃喃問道:「誰來接替統帥比較合適?」
可惜好景不長,福康安死後僅僅三個月,也就是嘉慶元年八月,和琳在率軍圍攻平隴的戰役中,受瘴氣感染,得了重病,死於軍中,年僅四十四歲。
在古代人眼裡,日食是不祥徵兆,偏偏在這個日期發生日食,乾隆頗感意外。和珅見此事有機可乘,慌忙進宮求見皇上,言辭懇切稟報道:「天象正好於冬至有變化,只怕是聖上感動上天,天意不希望您退位呀。」
禪讓已經不可挽回了,和珅趁著皇上高興,繼而進言道:「奴才想過,禪讓之後,為了國家穩定和諧,故而有兩個建議,還望聖上裁斷。第一,太子處理政事沒有經驗,傳位之時,玉璽可以暫時不傳,以維護皇家尊嚴。其次,等皇太子登基后,馬上給新君冊立皇后,管理後宮。」
乾隆乃是至孝之人,自幼崇拜文治武功的祖父康熙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二十五歲登基時,曾經對天發誓,不敢同皇祖康熙在位的年數相同,如果自己有幸能夠在位六十年,就會傳位給皇子。雖然此時攬權之心甚重,但乾隆金口玉言,自然要遵守承諾。此外,乾隆自以為英明神武,常常以堯舜自比,也想來一次主動禪讓賢者的好戲,成為「千古第一全人」,為後世傳頌。
和珅早已有了主意,道:「奴才以為可以交由和琳全面代理軍務。福康安將軍生前十分信任和琳,二人配合默契,奴才了解和琳的能力。何況他就在軍中,對軍情十分了解,他能平定這次叛亂,完成福康安將軍未竟的遺願。」
和琳在西藏善後工作三年,勞苦功高,乾隆五十九年,乾隆升和琳為四川總督,總管四川省的軍民政務,是清朝九位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和琳已經位極人臣。
以往,乾隆在很多事情上被和珅巧言左右意見,不過這件事倒是不糊塗,不以為然地揮揮手道:「禪讓一事,不必再議了。朕是一國之君,昭告天下的事,不能更改。朕在冬日要親自登台,向上天禱告。禪讓推遲到明年正月初一就行了。」
九月一日,乾隆召集阿桂、和珅等八位朝廷重臣入宮,開啟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的密旨,這一刻將揭曉誰為皇太子。
按照清制,皇后被正式冊封后,就要入住坤寧宮,主持管理後宮事宜。乾隆先後冊立過兩位皇后,孝賢皇后富察氏在乾隆十三年病逝,第二位皇后烏喇那拉氏失寵,在乾隆四十年病逝,連名號都沒有。此後乾隆不再冊立皇后,因此坤寧宮一直閑著,已經二十多年沒有主人了。現在喜塔臘氏被封為皇后,應該住進坤寧宮才是。可是乾隆在養心殿不願遷出,太上皇住在本該皇上住的養心殿,皇后住在坤寧宮,這豈不是鬧出人倫笑話。
負責取玉璽的太監進入大殿,和珅對他說道:「奉太上皇諭旨,今日禪位給太子顒琰,考慮到傳玉璽之事最為重大,不可魯莽。太上皇欽定,改日再舉行慶典,恩傳玉璽。」這道「諭旨」一出,大家都愣住了。玉璽是天子的象徵,傳玉璽是對皇上地位的認可,怎麼能臨時決定不傳玉璽呢?太監偷偷看了下乾隆,只見乾隆面無表情,顯然是默認了和珅的話。太監沒有辦法,只能空手而回。
和珅看乾隆態度堅定,知道再無力更改禪讓之事。和珅腦子靈光,退而求其次,又想到另一轍,道:「如今太子尚缺歷練,朝廷內外大事繁重複雜,廟堂之中,時有貪腐之徒,廟堂之外,叛軍還未消弭,皇上若徹底放權,太子恐怕難以應付。奴才建議皇上,政事還得抓在手上,手把手教會九*九*藏*書太子才能保證國家穩妥。」
在和珅面前,乾隆流露出真情,道:「哎,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可是,朕老了!」
乾隆對日食頗為介懷,憂心忡忡,便不再言語,心情沉重地等待冬至日來臨。
乾隆淡定坐著,也不說話,腦子裡默默思考。實際上,和珅出了這個主意,對自己來說,是符合自己心態的,但對於百官與太子有什麼反應,他也摸不準。現在見到百官均不認可,劉墉、紀曉嵐等又說得頗有道理,看來是不太合適。又想,玉璽只是一個象徵,傳了也不見得太子就不聽話了,由此想來,和珅對於此事的建議可能過於草率了。
兩位大學士引導皇太子顒琰,拜謝皇阿瑪聖恩。按照紀曉嵐的安排,該到了傳「皇帝之寶」玉璽的時候了,便高聲宣讀:「請皇上恭迎玉璽。」
乾隆道:「寧壽宮也並非沒有用途,我馬上要辦千叟宴,慶祝新君即位、皇后冊立,和愛卿已經準備多日了,你就留下來侍奉朕,見一見這些老人。」
這一段話,讓顒琰和群臣都驚得目瞪口呆。顒琰口中稱是,連連謝恩,心裏卻涼了半截。他這才明白,皇阿瑪內心是決計不會把大權放給自己,自己只不過是皇阿瑪的傀儡。想起和珅剛才宣讀聖旨的樣子,可想而知,和珅是讓太上皇不放權的幕後指使。
顒琰與妻子喜塔臘氏的感情原本一般,可自從得知顒琰被立為皇儲后,人逢喜事精神爽,兩人的感情卻越來越好。一個要成為皇帝,一個要成為皇后,誰再鬧彆扭那就真傻了。顒琰當了傀儡皇帝,每每受氣,總是關在書房,喜塔臘氏就會前來勸慰。漸漸地,夫妻聲氣相通,喜塔臘氏也成為顒琰訴說苦悶的渠道。顒琰看來,將妻子冊封為皇后,就是對他最大的賞賜。
和珅聽出乾隆心中不舍之意,內心火光一閃,道:「皇上萬壽無疆,怎麼能輕易言老。相傳古時候,堯舜都活了一百歲,堯在位七十三年,舜在位九十年。皇上如今龍體健康,宛若壯年,長壽堪比堯舜,再做幾十年皇帝,傳位也不晚。」
乾隆面對顒琰,表情複雜,既有找到繼承人的寬慰,又有戀權的不舍,既有為父的慈愛,又有對自己行將老去的無奈。他緩緩道:「這枚玉璽你要妥善保管,從此以後,大清的皇帝就是你了,切要深記重擔!」
話都說到這個分上了,嘉慶又能怎樣,連忙道:「皇阿瑪安心住在養心殿就是。太上皇在這裏召見群臣、處理國事,也方便一些。」
大典由吏部尚書紀曉嵐主持。群臣在太子顒琰的帶領下,一齊跪倒向乾隆行朝拜大禮。乾隆凜然在上,如聖人一般肅穆,一時間山呼萬歲,聲震屋瓦。
和珅說罷,取出一柄玉如意,雙手呈上,這柄玉如意是正材雕琢,色澤清潤,更為難得的是,在玉如意的頭上,還依照形狀雕出一對鵪鶉和一組成熟的谷穗圖案,並依照圖案,將五顏六色的寶石鑲嵌進去。因「穗」同「歲」音,「鵪」同「安」音,這柄玉如意就代表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十分稀罕。
這讓和珅大吃一驚,永琰性格忠厚內向,比較聽話,不如永瑆那麼外向有主見,看來皇上是喜歡聽話的。讓和珅感到意外的是,永琰僅僅排行十五,他的生母並非當時的皇后,只能算是庶出,皇位的傳承講究「立長、立嫡」,永琰並無勝算。
乾隆的鑾駕進來了,太子顒琰身著太子冠服,緊隨其後。鑾駕隊伍到了太和殿之前,侍衛扶著乾隆下了轎子。乾隆裏面是一身明黃色的龍袍,華貴鮮亮,外面罩著紫貂做的外褂,神采奕奕。顒琰扶著乾隆,依次走過奉先殿、壽皇殿,最後坐在太和殿的寶座上。
乾隆話音一落,紀曉嵐指揮宮廷樂隊奏樂,大臣跪拜,高呼皇上聖明。紀曉嵐高聲宣布:「皇太子顒琰繼位為皇帝,改年號嘉慶。聽取太上皇恩訓,拜謝太上皇隆恩。」
和珅聽得嘉慶在張羅冊封皇后的事,連忙上奏乾隆道:「太上皇,請太上皇下一道敕旨,親自冊封喜塔臘氏為皇后。如此一來,方顯太上皇對皇上的愛護read.99csw.com。冊封皇后之日,同時舉行千叟宴以示慶祝。」乾隆恩准,下旨冊封嘉慶帝的妻子喜塔臘氏為皇后。
乾隆謙虛道:「承蒙上天護佑,朕在位已經一個甲子,我的願望已經滿足,怎敢再生奢望?皇子永璉不幸早逝,朕決定禪位永琰,明日宣布。此事已定,無需再議,朕也該退位頤養天年了。」
乾隆最初並沒有考慮永琰,而是屬意孝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璉,永璉從小聰明,器宇不凡,乾隆依照舊例,寫下了立永璉為皇太子的密旨。不料永璉在九歲時因病夭折。當初還有剛出生不久的永琮是嫡子,乾隆又立永琮為太子,永琮年僅兩歲就因為痘症而早夭。
永琰看了看如意,推讓道:「和大人,這個禮物太貴重了,皇阿瑪一再命令,皇子不得私交外臣,這個我不敢要。」
既然知道是永琰繼位,和珅必須讓乾隆繼續留在位置上,以圖時間來謀求後路,當下流淚勸告乾隆道:「皇上恩施天下,自登基以來,國家強盛,百姓對皇上感恩戴德,實在捨不得皇上。奴才們做臣子的,尚未盡效犬馬之勞,望皇上不要這麼著急,等時機成熟,再議退位之事。」
這兩條意見正符合乾隆的心態,當下馬上答應。
「謹遵太上皇教誨!」顒琰恭恭敬敬回道。
禪讓大典結束后,嘉慶皇帝正式登基。登基大典上,新皇帝率領文武百官,向太上皇跪拜,奏樂結束,隨後,大臣向新君嘉慶行拜皇帝的大禮,至此,清王朝正式進入嘉慶時期。
冬至這一天,上午還是晴空萬里,晌午剛過,太陽慢慢被吞噬,天地間昏暗起來。乾隆登上祭台,親自點燃香火祭天。日食時間並不長,不到一炷香之後,太陽慢慢露了出來,又恢複原樣。
等乾隆緩過神來,和珅小心翼翼道:「太上皇保重龍體,不要過於悲傷,前方將士還等著朝廷的消息呢。這次打仗一定要全勝而回,才能告慰福康安的在天之靈。」
和珅心中高興,覺得自己的首戰得勝,道:「臣願為太子效犬馬之勞。」
嘉慶元年八月,和珅突然接到和琳的噩耗。
乾隆接到戰報,龍顏大悅,對和琳非常滿意,加封和琳為太子太保。太子太保並不一定負責教導太子,而是一個榮譽頭銜,只有位高權重的大臣才能勝任。朝廷在禮儀上對太子太保十分尊崇。
皇子與大臣們連忙跪倒,山呼萬歲:「聖上的誠心感動了上天,實為萬民之福。」
臣子進獻如意,表示吉祥,本是滿洲貴族的風俗,每到節日,王公大臣、官員都會向皇帝進獻如意。和珅專門送此禮物,表示對新主的擁戴之意。
乾隆非常高興,這件事總算沒有問題,回首自己一生,可謂志得意滿,皇室中五代同堂,在外有十全武功,本人還能做滿六十年皇帝,真是十分愜意。
次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
古今難得者,天地錫恩然。
父母敢言謝,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說,六十幸能全。
乾隆說得合情合理,眾人也不再說什麼,紛紛退下。只有和珅跪下,默默流淚,不肯起來。他的心比誰都著急。一朝皇帝一朝臣,要命的是,和珅與永琰的關係並不好,就這麼把大權交給永琰,和珅前途未卜,說好聽點有可能失勢,說難聽點有可能倒台,怎不令人心焦。
按照常理,冊封皇后這種事本來皇帝自己說了算,詔書也只要皇帝本人頒布即可。乾隆突然插了進來,這個「恩惠」既讓人啼笑皆非,又再一次證實了乾隆的心思。
永琰平時比較厭惡和珅的阿諛嘴臉,不過聽了這個消息,還是欣喜異常,道:「果真如此么?你如何知道?」
和珅得意道:「千真萬確,奴才今天伺候皇上,是皇上親口告訴奴才的,明日方才正式公布。」
乾隆連立兩子,不幸都早早去世,此外,乾隆最寵愛的皇五子永琪也英年早逝。晚年再立太子,就只能從剩下幾個年幼、庶出的皇子中選擇了。哪個得到他的信任,哪個就比較有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