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胸有成竹說錯話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胸有成竹說錯話

這位仁兄一定是在體制內混的時間太長了。我翻譯他這話的意思呢,就是說「誰是專家就聽誰的,誰最權威就聽誰的」。
讀書最怕的就是這種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它能導致一種很丟人的結果——會讓你慷慨激昂、胸有成竹、眉飛色舞地說錯話!我這裏談孟子呢,到現在為止已經寫了差不多五萬字了,而且我寫得又快,一天一萬字,所以呢,這五萬字里有沒有這種說錯話的情況呢?我很心虛膽怯地說:「保不齊會有。」如果是對觀點有爭議,這很正常,可如果是論據和邏輯出毛病了,那就是扎紮實實的錯誤了。要是誰有發現,懇請指正,不勝感謝!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孟夫子耍流氓的這個問題,就是九*九*藏*書屬於看上去是問題而實際上不是問題的問題。那麼,剛才有沒有人注意到,我在翻譯孟子和齊宣王的對話的時候,有一句話沒翻譯出來,是用引號直接引出來的。這句話就是「為長者折枝」,這就屬於那種看上去沒問題而實際上卻有問題的問題。
「折」磨「肢」體=按摩
呵呵,別看就這麼一個小問題,考證多了去了。有人從「肢」和「枝」互通的時代來作佐證,有人從「折」字的字意發展來作佐證……可是,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如此專業的一個問題就拋諸腦後好了,弄不清也沒關係,因為,無論取哪一個意思,全句要表達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那,我們不妨把「折枝」https://read.99csw.com這個詞在原句里替換成「做一件小事」:為長者做一件小事。就是這個意思。
有人會說了:「這還不簡單,誰官大就聽誰的唄!」
彎「折」「肢」體=鞠躬
要是把「按摩」代入上下文呢,句子的意思也還是不變。
可是,也有些詞,理解錯了就和原義滿擰了,比如我前面說過的「禮儀之邦」「封建」等,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拿個小一號的概念來說「呆若木雞」,這其實是形容絕頂高手的話,不是形容笨蛋的。我們說岳不群往擂台上一站,是「氣定神閑」,左冷禪往上一站,是「淵亭岳峙」,可如果是獨孤求敗或者風清揚這樣原子彈級的高手往上一站呢,呵呵,這才是「呆若木九_九_藏_書雞」。
然後,把這個解釋代進上下文去看看:哦,給老人家作揖打拱和折樹枝一樣都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嘛,意思也講得通。可是,這還不算完,還有第三種解釋,說這個「折枝」是「按摩」的意思,我們可以簡單理解成:
「折」斷「肢」體=按摩(用力太大了)
好了,回過頭來,我們來看這句「為長者折枝」,從字面上看非常容易理解:不就是為老人家折根樹枝嗎?為什麼要折樹枝呢?那還用問,一定是給老人家當拐杖用唄!再聯繫一下上下文,推知孟子的意思他要說的是「不是不能,而是不為」,所以這個給老人家折樹枝的例子舉得很恰當啊,這不正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就是看你去不去做!
可問https://read•99csw•com題又來了,這三種說法的支持者全是專家,全是權威。我要是抬出從古到今專業領域里的這些專家的名頭出來呢,可能一般人還不大熟悉,那我就說個在大眾範圍里知名度很高的專家吧:李敖,他就是持「按摩」說的。
「折」騰「肢」體=按摩
看看,看看,就這麼兩個不起眼的字,裏面學問大著呢。但這些事情全該推給專家去做,反正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怎麼理解,都不影響整句的意思。說到這裏,我就再多扯扯,還有些詞也是這樣,比如我們上面說陳家人時引過莊子那句名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這個「鉤」字,有人說是皮帶扣,有人說是錢幣,但無論它到底是皮帶扣還是錢幣,用齊宣王的話說,那都是「九-九-藏-書五毛錢買個痰盂——貴賤不說,它不是個東西」,所以呢,並不影響我們對整句話的理解;「望洋興嘆」也是,「洋」不是「海洋」,所以不能替換成「望這個興嘆」「望那個興嘆」什麼的,但這都無所謂,既然大概其都是這個意思,而語言又是活的,那就這麼著唄。
歷代注家當中,也確實有把「折枝」解釋成「折樹枝」的,可是,還有別的說法。也有人說「折枝」的「枝」通「肢體」的「肢」,而「折」呢,是「折腰」的意思,所以聯繫起來,「折枝」就是給老人家作揖打拱。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
要不怎麼說這句話很陰險呢!既從字面上看很好理解,聯繫上下文又非常流暢,明明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啊!
那,到底誰說得對呀?有沒有結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