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開放管理的核心·漢

第四章 開放管理的核心·漢

一個污辱自己的人,不會真正為國家做事;
台灣地區就常見這樣的例子,政治權力分配的樁腳拿老百姓的利益換得自己的報酬。在表面上,依然是高度專業化的,人才也經過一樣的教育、一樣的選拔與升遷過程,但是人才來源由原本的三四千萬人,縮小至幾百戶。東漢政府中設立的吸納意見管道,最後只代表千分之一不到的少數獲利階層的意見。所以到公元一百八十年左右,老百姓起來造反了,黃巾起事的口號是天命改易,不在漢室了。漢朝不再能提供安定的生活,西羌與匈奴都不時入侵,大家大戶壓迫老百姓,政府都是貪官污吏。國家大學的學生看著政府錯誤百出,卻不能改變,於是出而抗議,最後,漢朝垮了。這一個四百年的老公司就因為沒有跟客戶做一個直接良好的溝通,同樣的組織、結構,沒辦法產生同樣的自我調節的功能,在層層官僚系統中,人人攔截收來的稅收自肥,成本提得非常高,產品卻非常差,公司當然非垮不可。所以在公司中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利益,短時間個人有好處,長時間公司一定會跨台。一個改組完成的漢朝,卻因為老化而崩潰。

制衡的作用

財政問題

漢代的財政問題,也值得注意。國家尋求收入,正如經營企業,必須有可靠的運轉資金。當時工商業並不發達,國家運作資金全來自人民,要如何由百姓身上獲得足夠的稅收,而百姓不造反,也正如同如何讓客戶心甘情願購買產品。企業盼望客戶有購買力,盼望客戶富有,假如我是銀行的話,我希望客戶把錢存在我這裏,當然也希望把我的錢借給他,在他賺錢之後把賺來的錢又存放我這家銀行。基本上漢朝的經濟政策就是以此為基礎,講究藏富於民,人民有錢就是國家有錢。如果政府將民間財富都搜括光了,國家也窮了。因此,漢代的財政理論,注重不擾民。
要發展一個新制度,還是繼續秦朝留下來的制度,漢朝解決這個問題當然也有一定的過程。在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也有人說還要分封功臣與王子。但實際上,漢朝有兩代雖實行分封制度,但實踐的結果是,先是功臣與中央的衝突,后是親藩的叛變,以致造成許多內亂。在漢室初建時,甚至有人建議,復建六國,讓六國之後人繼續統治他們原有的地方,共同奉漢為皇帝。但漢高祖的謀臣,包括張良,並不同意這個辦法。封建制度等同於將已成歷史陳跡的東西再度拿出來,對整個政府的運作,只會造成困難。換句話說,當年因為條件不夠而設立許多分公司的制度,終於在這種情況下成為過去的事情。張良出身秦亡六國之中韓國的貴族世家,他在參加反秦革命時,原來的目的是恢復六國,當然韓國復國是他主要的意圖。但是天下已定,他打消了恢復封建的主意,認為郡縣制的治理,可以保持國家安定。漢代繼續維持郡縣這種直接管理的行政制度,並繼續維持考核的監察制度——這兩大特色始終見於中國歷代王朝。
漢代的基本政策是「重農務本」與「藏富於民」,但是二者也有衝突的可能。例如在貨幣政策方面,如果富人掌握了貨幣發行特權,包括農民在內的小民百姓就難免吃虧了。在文帝十二年賈誼上書,就談到要藏富於民,貨幣要由政府自己鑄。漢朝有一段時期,特九*九*藏*書許鑄幣權交給封君與寵臣。賈誼認為民間鑄錢會使得貨幣沒有信用,造成通貨膨脹,百姓就窮了。在經濟學上,貨幣是靠信用,不是靠本身的價值,政府發行貨幣,應維持貨幣的穩定性,使得老百姓的財富可以長久的保值。由重農到鑄錢的討論,可知漢朝的政策是讓人民維持安定的生活。

賞罰分明

這就是我們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要想盡辦法利用非經濟因素,刺|激動機,降低成本,提高工人工作的意願。工作意願強了,積極性高了,產品的品質、專業性都能增高,附加值就增高了。以非經濟因素減低經濟成本,今天企業的生產也常採取這個策略,只是漢人早就明了了。
漢朝政府相權的實力基礎,就在這批數據,因為全國的資料不在宮裡,反而是在相府。這是漢朝的CEO所具有的特別的權位。所以漢初的丞相可以沒學問,但有實權。皇帝必定會有自己喜歡的內廷寵臣,但皇帝身在宮中;丞相代表的則是法律與秩序。漢文帝是不錯的君主,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漢文帝有他所喜愛的寵臣,但當時的丞相申屠建雖然學問及能力都不是很足夠,卻仍能責罰寵臣。漢代宮中及府中財政分開,是漢朝一項很重要的原則,能將兩者分開的原因,即在丞相府有政府運作的資料及數據。為此,雖然漢朝不斷地有外戚、宦官干政,但政府始終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性,也就是靠宮中與府中分開的原則。權在宮中,能在府中。權能區分,一旦董事長委任了總經理,總經理就掌握了所有的行政權及資料數據,董事長就應該退到第二線,只掌握大政策的方向。這種權能的分野,在中國實行得非常早,同一時代的羅馬既沒有郡縣,也沒有宮中府中的分野,也沒有軍人文人的分野,也沒有察舉制度、賢良方正共同參与討論國是的制度。與漢朝同時代的羅馬公民,以最古老的貴族制度參与政治,顯得原始粗糙。漢朝的運作體系卻是相當符合經營一個公司的原則的。
漢代丞相是朝廷的首長,所有的記錄都在丞相府裡邊,這是漢初第一位丞相蕭何的功勞。蕭何原是沛縣縣政府的職員,相當於縣長秘書一類的職務,學歷不明,履歷不高,卻是很早就能賞識劉邦,後來也幫助劉邦奪取沛縣作為第一個基地。在劉邦取天下時,蕭何是重要的助手,進咸舊這一收取檔案資料的舉動,更是劉邦能夠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漢軍進入秦的首都咸陽的時候,蕭何抓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封倉庫,而是接收圖冊,包括地圖、戶籍與卷宗檔案。蕭何眼光遠大,懂得一個能夠運作的管理機器,手上一定要有檔案與數據。有全國地圖的人,有全國人口數據的人,有稅收數目字的人,有全國驛站船郵網路資料的人,對全國情勢就會有通盤了解。項羽沒有做到這事,漢高祖與蕭何做到了。用黃仁宇先生的一句話,若按照數目字來管理的話,管理系統才能運行;圖冊都是數目字。一個好的公司,必定有一批好的數據:它的客戶在哪裡?產品的成本要如何計算?如果沒有這些資料,開個街角上的夫妻老婆店還有可能,但經營大公司卻不行。蕭何做到的就是掌握足夠的資料數據。
但任何制度都會出問題,漢朝的問題出在董事會和總經理之間的衝突。皇帝常常不甘心於放權;君權與相權難免發生衝突,而君權亦往往落在外戚與宦官手裡。因此,兩漢都有外戚和宦官干政,東漢尤其嚴重。換句話說,董事會老是要侵入總經理的職權。漢代有內廷與外廷的分別。內廷的權力越來越大,以至於漢亡。

組織改革

漢朝的丞相既不是一個獨立的幕僚長,也不是一個完全的CEO。如前面所說,在朝代一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丞相都是功臣或功臣之後,從同一個集團出來的,同質性很高。
為天下,非為君也;

徵求民意的察舉制度

但一定要尊重人才,也一定要有適當的禮貌。
即君以形聲強我,未之敢從也。
《鹽鐵論》是否為當時辯論的完整記錄,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大概離真相不大遠,可能是簡單的敘述,可能省略很多細節,但足以反映會議本身引起的辯論,和辯論雙方不同的立場。正像一個產品發表會,客戶及廠商可能都要發表一些對產品的意見,壞的推銷員反駁客戶的意見,好的推銷員則是聽取客戶的意見。民主政治就是要讓推銷員去聽取客戶的意見。漢武帝以後,多數官員由察舉出身,也如同推銷員由客戶代表出身,所以漢朝本身的制度雖不是民主制度,察舉制度卻是溝通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樑。這一制度,使漢代這個大公司,贏得了四百年的祚命。因為漢朝是很長治久安的時代,所以今天我們還稱自己為漢人。中國之所以能長久地存在,成為一個長久存在的文化與政治體,漢朝的穩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黃宗羲:《原臣》
漢朝初期有了一個功臣集團,決策階層事實上還是封閉的,即使有才幹的人也只能進入二級幹部,不能進入第一級。所以全國的郡太守裏面,也有差不多三朝的時候是由功臣的子弟擔任的。這樣的政府沒有全國的代表性,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是截然分開的,決策階層和執行的幹部也是截然分開的。幸虧,到了漢武帝的時代有很多的改變。漢朝本來有一個讓天下臣民上書的習慣,讓有見解的人抒發自己對於政府施政的意見,但是漢初並沒有徵召人才的制度,沒有一定的名額,也不是定期舉行。漢高祖未定天下的時候,他在路上碰見父老,那些歲數大見識多的長者,向他提出一些建議。漢高祖知道民間有許多重要的意見,所以漢室有時候求賢良直言,講錯了,不罰;講對了,有賞。漢朝這個徵求民間意見的管道,在漢武帝的時候落實為察舉制度。全國都要按照郡縣人口的比例由地方推薦察舉,尋找當地的人才,到地方上做事。先在地方擔任掾吏部屬,再逐步薦舉到中央政府工作。漢代孝廉是有配額的,超過二十萬人就出一個人,不到二十萬人也要推薦一個人,這個辦法使漢朝的政府結構有了全盤的改變。
而分治之以群工;
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
運用人才是很重要的,可以不拘一格,
這是張良的一個小小權術,但是權術後面隱含的意義是,你要報酬人家功勞的時候,不能只顧及私人的感情,不能只顧及自己的愛好及厭惡。所以這雖然是一個計謀,但是計謀後面是賞罰分明,一個公正的原則。這個原則在漢朝四百年歷史中有大半的時間是相當落實的。所有的掌權者都犯了一個毛病,正如電視劇中的乾隆,喜歡和珅,討厭劉羅鍋。如果劉羅鍋能封侯的話,其他人就很放心了。就是因為有一個公平的原則在,終究乾隆還是讓劉羅鍋擔任宰相,在他死後還封了一個文正公。也因此,雖然清朝到乾隆的時候開始走下坡路,乾隆年間基read.99csw.com本上還是一個不差的時代。
漢朝政府的組織改革及上述各種政策,都相當於改造公司結構及生產程序的大工程。早期周朝的分公司制度,是單一產品單一生產方式的結構。漢朝改變為高度整合的公司結構,公司的幹部也高度專業化。這些受過訓練的賢良方正,算得上高度專業的文官。賈誼與晁錯都是以專業的能力提出建議,促使公司的生產方式多元化,運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以最低的成本產生最好品質的服務,並繼續不斷搜集顧客的意見,使得客戶與產品之間一直維持著互動。這一結構性改組工作,花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其後又沿用了三百年之久。漢代的改革相當有效,因為這一結構能不斷地自我調節。漢代的文官制度,實現了選用專才組織決策階層,理性地接納消費者的意見、理性地分析消費者的需求、理性地考慮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質。假如今天有任何公司能做到這樣的標準,這個公司一定是成功的。在今天自由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以美國為例,公司的股票一上市,股權分散,董事會由股東推選產生。當然董事會與經營者分開,經營者一定是專業的管理人員,也才會有這麼大的彈性。
漢代的北邊,有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匈奴,漢朝政府既須防衛邊疆,又須顧及國家負擔龐大軍備的負擔,如何在兩者之間求取最經濟而又有效的方法,也是漢朝政府必須面對的難題。《資治通鑒》卷十五記載,晁錯在文帝十一及十二年,曾兩次建言,可以在邊疆上建立專業的防衛力量,以國家公地放領的方式,吸引一批人志願在邊疆守衛,並且可以自己耕種養活自己——這是軍事屯田。同時,獎勵商人運送糧食物資到邊疆,以達到降低成本防衛邊疆的功效。這種策略,是創造條件,不花本錢,使人民志願為國家做事。但是要讓這批人能安心地屯田居住,政府也必須先下一點本錢建鎮、蓋房子、派醫生,讓屯田戶可以安安心心地過日子。
在台灣地區,這樣的情形目前並不多見,因為台灣地區公司的董事會多半掌握在創辦人或是他的兒女手裡,所以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但這個危機一直存在,所以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者中間的制衡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即使像漢朝這麼穩定的結構,也依然出了許多亂子。如果企業能有高度的專業和健全的組織結構,使得專業人才得以發揮矯正的功能,恐怕是唯一可以防止出亂子的力量。但是專業人員要有一定的職業道德,否則也是沒用的。九九藏書如果把漢朝當作一個公司,中國的王朝公司已經成型而且整合成一個良好的組織結構。漢朝存在了四百年,終究還是有許多問題。最後的問題出在專業人才的來源不像過去那樣廣泛了,幹部不斷拉拔自己的人,察舉的途徑被少數人壟斷。所謂「世代三公」,即是一家人代代擔任高層職位,可是哪有可能世代都出賢人?這都是因為郡縣有一些大家族,永遠察舉保薦自己。換句話說,客戶的代表不再能反映客戶的意見,只能反映客戶組頭的意見,組頭控制了底下客戶的意見,而組頭的利益永遠優於客戶。
故我之出而仕也,
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但是誰真正設計出這套制度呢?倒也不是任何一位丞相,而是學者陸續提供的意見。學者之中,董仲舒是一個關鍵性的人物。董仲舒認真地建議將權力的基礎放寬下降到地方。董仲舒的政府理論是天命,相信皇帝的統治是依據天命的,而天災是反應人情。借一個譬喻,一個公司能不能存在,能不能運作,要靠市場反應。無論是百年老店或正字商標,客戶的滿意度決定了一切。百姓說不出話,老天會幫他們說話;天災其實是人心不滿。天下安定的時候,天災就是天災,人心不滿的時候,百姓紛紛議論,為天災找理由。當天降的災害與異象被解釋為政策錯誤,或吏治不良……也就是人心不滿的時候。同理,當公司產品好服務好的時候,廣告再爛,產品一樣賣,因為這時是產品在替公司說話。當一個公司被罵廣告爛、廣告騙人的時候,也就是產品不行了。董仲舒的陰陽感應其實就是講市場效應,而市場效應取決於人心之向背,人心則取決於對政府服務的滿意度。於是在董仲舒的理論中,天命王權的源頭完全取決於人民的意見,天象不過是個反應,真正決定的是人民。就企業經營來說,市場的競爭完全靠產品,再好的宣傳、再好的包裝、再古老的招牌都沒用,只有產品本身的品質算數。關於漢代的郡縣制,賈誼的《治安策》是重要文獻,他主張設郡縣,反對封建。賈誼預測的災害,在七國之亂時應驗。https://read.99csw.com九_九_藏_書
漢朝的早期,不能脫離一個小集團統治的色彩。許多漢高祖從前的功臣,自然而然成為高級官員。漢初兩三代,丞相都是功臣之後,因為擔任丞相的條件是由封侯的高官中選出。漢代侯爵是除了軍功不封,一定是當年共同打天下的夥伴才能封侯。而列侯的子孫才能繼承爵位。同樣,二千石的高級官員也多列侯。換句話說,丞相以及其他高級幹部的職位都是由一個小集團壟斷。歷史上有一個小小插曲:在漢初,局面還沒有穩定的時候,有一次高祖在高台上遠遠望見河灘上有人群聚集談話,漢高祖問張良,這些人在幹什麼,張良回答說,這些人都是在商量怎麼反抗你的人。漢高祖很納悶,是為什麼呢?張良答:這些都是幫你打天下的人,但是你封來封去都只封你的親戚,有功之人不知道自己應該擺在哪裡。漢高祖問張良應如何解決,張良說:即刻分封,我們來不及考核,但是你只要封一個大家都知道他平常最恨你,你也最恨他,而這個人卻是有功的人,你先封他,你心目中有這樣一個人嗎?漢高祖說,有這樣一個人,叫雍齒。張良建議立刻封雍齒為侯,一旦雍齒被封了侯,其他功臣就放心了,因為雍齒尚且封侯,又何況他們呢?
換句話說,假如顧客也就是老百姓所需求的服務是繁榮及安定,現在有人代表客戶說話了,客戶也可以參加政府的運作。用企業活動為譬喻,假如有一群客戶做一個集體的購買,公司就可以從採購團的代表知道這批客戶想要的是什麼,喜歡的是什麼。漢代有了這批賢良與孝廉,他們即可能參加政策性的活動。宮廷會議時,皇帝及重要的大臣、各部的首長都在場,政府官員及經由察舉出來的賢才,共同討論政府的政策。著名的一例就是《鹽鐵論》。政府的宮員,基於國防需要,討論是否要打匈奴,若不打匈奴,匈奴就要打進來了。打匈奴要花多少代價,這代價要由誰來支付?值不值得?假如現有的政府經費不夠支付,不免尋找財源,以支付戰爭費用。政府官員說要鹽鐵公賣,老百姓的代表說鹽和鐵是日常生活需要的東西。公賣鹽和鐵,富人也那麼多的鹽,窮人也吃那麼多的鹽;富人不用鐵,可是窮人要用鋤頭,這根本是不公平的,因為大家的負擔不同。從國防政策,國內的繁榮及鹽鐵公賣以後市場所受到的干擾;干擾之後,經濟是否繁榮;人民的公平負擔的原則……這些主要的課題都在《鹽鐵論》的辯論中出現。
另一問題,則是東漢改變相權結構。東漢有三公:司徒、司馬、司空,形成三頭政治,這三位主政者之間沒有一個居領導地位,也就是沒有一個真正的總經理,而有三個總經理。東漢一直不安定,就是因為制度上發生了這樣一個改變。權臣也會奪取君權,例如王莽,他原來出自內廷,奪得丞相的權力后,實際上王權相權合而為一。他只為自己的權力謀,等於公司有一個貪污的、濫用權力的總經理,自己富了,但瘦了公司。美國今天許多總經理常犯這樣的毛病,將自己的薪資提到天文數字,不顧公司的利潤,吃垮了這家公司就換一家。這就是在總經理和董事長之間如果不能取得平衡,專業的經營者也會有不忠誠的情況。
吾以天下萬民起見,非其道,
一個污辱別人的人,亦不會真正為國家做事。

漢代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