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十八章 拔山之力

第二十八章 拔山之力

這是改寫屈原《離騷》的楚地民謠。合唱時的音韻更是凄切至極。
韓信聽到報告立刻站起身來。
勢力再怎麼大,你畢竟只是個野蠻人……聽說曾經向漢王劉邦開口要求單打獨鬥,結果卻被拒絕,我倒要看你還能逞威多久!
劉邦就出兵事宜提出具體交換條件,因此,韓信的心已大大傾向劉邦。不過,就奪權這個觀點而論時,似乎是項羽較為容易。正在思索之際,項羽派遣的使者來到。
項羽一邊大聲喊叫,一邊跨上愛馬騅。
這是深夜時分。項羽猛然踢了馬腹,好像在激勵自己不要有所眷戀。
這就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背水之陣。
賤妾願意跟隨突圍,尚請大王惠予借劍。
時不利兮騅不逝。
項羽的信當然是張良偷天換日寫成的。韓信甚至有這樣的存疑:在雙雄爭霸已到攤牌的此時,項羽憑什麼敢採取如此的姿態?這封信真的是項羽寫的嗎?
《楚漢春秋》載有虞姬對項羽這首詩的答和之詩:
這已成了他們的共同口號。
舉兵時的項羽年僅二十四歲。到爭霸天下的最後決戰時,他才三十齣頭。較項羽年長二十五歲的劉邦,這時應已五十五六歲。
「是的,我們也會準備出陣。」
韓信從會合於垓下的諸軍中找出來自楚國的人,讓他們教導一般士兵學習楚國地方民謠,組織楚歌合唱團。
天下形勢已定。楚之霸王(指項羽而言)將不需任何人之援助而成為天下主。近聞各地小諸侯企圖對楚派遣援兵以表功勛,楚霸王視馳援為應有之事,故無功勛可言,但對未派遣援兵者,定以大軍討滅……
甚至到這個時候,項羽都不想依賴九_九_藏_書部下。他認為千騎壯士的力量還不如自己一人。
與此同時,項羽部下大司馬周殷叛楚降漢,攻佔了一個叫「六」的城。六城在淮水之南。同在淮水之南的偏東處壽春,則有劉賈之軍隊。
韓信將自己的全部兵力投入對漢之支援。不僅如此,他更在這天下一分為二的大戰鬥場里打頭陣。
即使在鑼鼓聲中
韓信未自立之前,曾以漢之大將身份攻打趙,此乃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之事。他使一萬士兵背對河流布陣。趙軍首腦睹狀,大笑其愚。
項羽軍團在南北慢慢受到雙向逼迫。這時,西方更有黥布軍隊出現,佔領了城父。
這是當時有志於兵法之人必讀的《尉繚子·天官篇》中的一段。
另外一說是,項羽為了斷絕煩惱,親自揮劍砍下虞姬首級。
一說為,虞姬為使項羽無後顧之憂,詠畢后求項羽賜劍,砍斷自己的頸部動脈而亡。據說,項羽起先不允,由於虞姬說了後面的話,才給了她劍——
但俯瞰故鄉時
而他們卻聽到從敵軍陣營里傳出自己故鄉的歌謠。莫非前來救援的楚國壯丁,全部降服並被納入漢軍?倘若如此,那救援軍就絕對不可能來到,而突圍也沒有可以逃往的基地,楚國領土好像已經全被佔領……在這個狀況之下,士氣日益低落是可以料到的。
這是孤注一擲之舉。
騅不逝兮可奈何,
這個有名戰法也是韓信的一次心理作戰。
「自從出兵以來,你一直都在我的身邊……」一口喝乾酒後,項羽道。
賤妾何聊生。九_九_藏_書
連爬過別人胯|下之事都做得到的韓信,是個非常冷靜又有耐性的人,但讀完這封信時,他卻怒不可遏。
甚至在從垓下逃脫時,項羽尚且以「時不利兮」之詞來為自己的失敗辯白。他絕不認為自己已被打敗,因為他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人。
「時間過得真快……」項羽有些感傷地說。
韓信由齊——現在的山東省南下。
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先看項羽的信怎麼說,然後再做決定吧!」他去掉竹簡文書上的封泥,開始閱讀項羽的來信。才讀到一半,他已臉色蒼白,持著竹簡的雙手顫抖起來——這是因為勃然大怒的緣故。
……
因為那些都是沒有受過訓練、臨時組編的民間部隊,所以只有置之死地,才能逼迫他們,抵死奮戰。要是置於生地,他們一定全都逃光吧?
——攻打垓下!
項羽在帳幕里拿起酒杯,虞姬為他斟酒。虞姬知道這是和他生死離別的時刻。
騅一聲嘶鳴,猛然向前奔去。
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進入一個叫垓下的城鎮,築起壁壘,準備以十萬軍士據守此地。
而韓信卻偏偏做如此不合常理的布陣。之所以如此,理由在於這不是自己訓練出來的軍隊,因此故意採取無法退卻的布陣,逼使他們拚死奮戰到底。結果,這批士兵果然勇猛奮戰,大破趙軍。戰鬥結束后,韓信對幕僚解釋:
韓信為了援助劉邦,立即發布出兵命令。實際上,這次的出兵不如說是為了攻滅項羽而發起的。
劉邦委託韓信指揮三十萬大軍。這一點充分顯示劉邦器量九九藏書之大。而欣然接受的韓信,在指揮上當然格外用心。
「把騅牽過來!」項羽如此命令。「騅」是他的愛馬之名。這是一匹菊花青的馬,能日行千里。項羽命人牽出這匹馬,表示他要出陣,這一點,家臣都很明白。
「準備出兵!」
「就系在那裡吧!」項羽邊說邊走出帳幕外。
聽完四面楚歌后,項羽無限喟嘆:「唉,我的楚地好像已全被漢佔領了……由剛才的合唱看來,漢軍之中似有不少楚兵……」
如張良所預測,在六比四的情形之下,原本觀望的地方軍閥,已爭先恐後地靠向漢了。
後世文人對這個場面做過各種潤色。
倔強如項羽者,聽了故鄉之歌后,心情一下子崩潰了。包圍的敵軍越來越多。趕著投靠漢軍的地方雜牌軍隊競相聚集到垓下。其中一些甚至是臨時招募的民間農夫,裝出軍人模樣,企圖于日後被列入功臣名錄。
《尉繚子》據說由三十一篇構成,有人則持二十四篇之說,然兩者皆以《天官篇》為始。也就是說,凡是翻閱此書的人一定會讀到這一段。布陣時背水以及面向坡道乃是至愚之舉,這是稍涉軍事者的必備知識。
力拔山兮氣蓋世,
大王意氣盡,
我的馬匹因懷鄉而嘶鳴不前
韓信想起過去在項羽麾下的情形。他迄今忘不了當時受到的種種屈辱。他嘔心瀝血想出的計策,連一次也沒被理睬,項羽甚至連「讓我考慮看看」的表示都沒有。對韓信而言,這是比鑽過別人胯|下更難以忍受的屈辱。
中國民謠中,屬於北方的一般以敘事、內容簡潔者居多,read.99csw.com南方則以抒情、纏綿悱惻者為主。南方楚國之民謠素來極為哀怨,而在這個時候,這些哀怨曲調的效果尤大。屈原所做的楚辭也被改編為民謠。
這樣傲慢的態度豈可容忍!
參加垓下包圍戰的諸軍,為數達三十萬之多。
我的隨從面有戚色
《史記》如此描寫這個場面,對虞姬後來如何,則隻字未提。正史對與歷史動向無關的女人遭遇是不會做詳細記述的。
「剩下的士兵恐怕一千都不到吧?」
被包圍的軍隊,最期望的是援軍來到,其次是希望在突圍後有可以逃避的基地。如此,軍兵才熬得過在重圍之下的艱苦日子。
「突圍往南方走,回到江東(長江之東)讓士兵休息一段時期后,再另謀奮起吧!」
背水陣為絕地。向阪陣為廢軍。
由近衛隊之中選拔的八百騎精銳跟隨於后。
四方楚歌聲。
劉邦跟在韓信後面進軍。劉邦主力的後方是周勃和柴武之部隊。
而憎惡感卻壓下了這個疑問。對方是過去根本沒把我韓信看在眼裡的愚笨項羽,至今仍對自己持有優越意識是想象得到的。好!那我就給你顏色看吧!
聽了楚歌合唱以來,項羽已患上失眠症,不僅他一人如此,全軍都變得神經過敏。這是韓信作戰上的勝利。
漢兵已略地,
「是的,都八年了。」虞姬回答后又斟酒。
與之相較,被包圍的楚軍逃兵現象如傳染病般蔓延,兵力日減。過去吝於論功行賞的項羽,絕少有因對其感恩而願意生死與共的家臣。
信上所寫大意如下:
——是天不我予,而不是我項羽的力量不夠。
九九藏書臣退下去。
對此深信不疑的他,于逃亡期間,不斷說著這句話。
憤怒帶來憎惡。
韓信就是為此才讓士兵合唱楚歌。這樣的心理作戰是他的拿手好戲。
「我們來舉辦一次最後的酒宴吧!」三更半夜起來的項羽,叫醒幕僚,準備酒宴。
包圍垓下時的「四面楚歌」,同樣是唯有韓信才會想到的心理作戰。
這韻律極其哀切,拖長的語尾由於是以顫抖之聲唱出,所以格外扣人心弦:
項羽重複吟詠自己的這首詩,虞姬與之相和。
依據傳說,虞姬的頭被砍下時,鮮血滴落之處,後來長出惹人憐愛的草,被命名為「虞美人草」,又名「麗春花」或「仙人草」。一說則認為長在她墓地的才是虞美人草。
「報告大王,騅牽來了。」家臣從帳幕外報告。
八年是前後籠統的演算法。項羽之叔項梁舉兵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依秦歷算是一年的最後一月。舉兵以來的真正歲月,實際上只有六年四個月左右。
情緒正處高昂狀態之下的他,於是以慷慨之氣賦詩:
虞姬之墓據說在安徽省北部靈璧縣之東。在較南方的淮河沿岸,也有被認為是虞姬墓地的所在。雖然這是毫無根據的傳說,但有些人認為項羽砍下虞姬的頭,並且將其遺骸埋葬后,帶著她的首級由垓下往南逃逸,並於途中埋葬。這是由於「兩個墳墓」之說,後世人因而編出的故事吧!
漢軍的先鋒是韓信軍團,左翼則為其部將孔熙,右翼是費侯陳賀將軍。
此時的我,心如刀割
漢軍重重包圍垓下。
帶我到天上華麗的宮殿
城內軍糧並不豐富。士氣甚為低落,逃兵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