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體詩的格律 對與粘

近體詩的格律

對與粘

平平仄仄平 孤城隱霧深。
仄平平仄 白狼河北音書絕,
仄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 遠雁入寒雲。
不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因為第三句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也不能是「仄仄平平仄仄仄」,這樣,三個仄聲字就在句尾了。
平平仄仄平 胡風千里驚,
——張籍《秋思》
仄平平仄仄平 但見群鷗日日來。
第四句是「對」,那麼應該是:
平平仄仄 復恐匆匆說不盡,
仄平平仄 渡遠荊門外,
平平仄仄平 昏鴉已滿林。
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三四句最後一字的平仄:仄平。
再舉一首五言絕句為例。
——杜甫《客至》
仄平平仄 舍南舍北皆春|水,
比如七絕的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 諸葛大名垂宇宙,
仄仄平平 更教明月照流黃。
——白居易《憶江柳》
在實際應用中,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因為它還要受其他一些規定的影響和限制。
仄平平仄 遠水兼天凈,
仄仄平平 蒹葭楊柳似汀洲。
仄平平仄仄平 丹鳳城南秋夜長。
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林暗草驚風,
首句:仄仄平平仄,二三四句最後一字的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 平明尋白羽,
仄平平仄仄平 萬古雲霄一羽毛。
然後再來補二三四句。先看第二句。一二句之間應該「對」,那麼應該是:
仄平平九-九-藏-書仄仄平 欲作家書意萬重。
平平仄仄 遙憶青青江岸上,
仄仄平平 蓬門今始為君開。
仄仄平平 故國東來渭水流。
影響到這種對和粘的關係最重要的因素是用韻的規定。近體詩偶數句必須用韻,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必須用平聲韻。不入韻的句子的末尾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這樣,每一首詩的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實際上已經定下來了。
仄仄平平 十年征戍憶遼陽。
不能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因為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也不能是「仄仄平平平仄平」,這樣,就出現了「平仄平」的形式。
仄仄平平 不知攀折是何人。
仄平平仄 芙蓉生在秋江上,
仄平平仄 盤飧市遠無兼味,
仄平平仄 縱有還家夢,
仄平平仄仄平 山雨欲來風滿樓。
仄平平仄仄平 不向東風怨未開。
對: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伯仲之間見伊呂,
平平仄仄 山中相送罷,
平平仄仄 九月寒砧催木葉,
仄平平仄 曾栽楊柳江南岸,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 為客五更愁。
七言平起平收式:
仄平平仄仄平 樽酒家貧只舊醅。
——杜甫《野望》
首句:仄仄平平仄,二句:平平仄仄平,三句:平平平仄仄,四句最後一字的平仄:平。
仄仄平平 日邊紅杏倚雲栽。
九-九-藏-書平平仄 陶令東籬菊,
仄起平收式(首句入韻):
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二三四句最後一字的平仄:平仄平。
第二句「對」,那麼應該是:
仄仄平平 江入大荒流。
平平仄仄 還家萬里夢,
仄平平仄仄平 海燕雙飛玳瑁梁。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會發現,兩句之間的「對」和「粘」並不都是簡單的一對一的關係,有時會有一些變化。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第二、四、六字的「對」和「粘」很嚴格,對就是對,粘就是粘。而第一、三、五字就要靈活得多,有時該對而用了粘,有時該粘卻用了對。
對: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天下傷心處,
上面所說的,是一句中的平仄要求,下面要說的,是兩句之間的平仄對應關係。
五律:
——李白《勞勞亭》
絕句各有兩種形式,即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
平平仄仄 仍憐故鄉水,
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 春風知別苦,
首句入韻最後一字的平仄:平平仄平;首句不入韻最後一字的平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 肯與鄰翁相對酌,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 不遣柳條青。
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 瀟湘水北流。
仄平平 洛陽城裡見秋風,
平平仄仄平 暮蟬不可聽,
仄平平仄仄平 君問歸期未有期,
仄仄平平 巴山夜雨漲秋池。
平平仄仄 鳥下綠蕪秦苑夕,
仄仄平平 隔籬呼取盡餘杯。
——高蟾《下第後上就崇高侍郎》
仄平平仄仄平 一別江南兩度春。
仄平平九_九_藏_書仄仄平 志決身殲軍務勞。
兩句之間的平仄對應關係,只有兩種情況,即上句(又稱「出句」)和下句(又稱「對句」)要麼平仄相同,要麼相反。相反的稱為「對」,相同的稱為「粘」。
——杜甫《詠懷古迹五首》之五
仄仄平平 指揮若定失蕭曹。
仄仄平平 迢遞起層陰。
平平仄仄平 猶聞出塞聲。
七律:
平平仄仄平 將軍夜引弓。
仄平平仄仄平 卻話巴山夜雨時。
不能是「平平仄仄仄」,這樣,句尾就出現了「仄仄仄」的形式。
仄平平仄 不用看書帙,
——許渾《咸陽城東樓》
五言平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 山迥日初沉。
不能是「仄仄平平平」,這樣,句尾就出現了「平平平」的形式。
仄仄平平 盧家少婦鬱金堂,
仄平平仄 月下飛天鏡,
平平仄仄 誰為含愁獨不見,
平平仄仄 花徑不曾緣客掃,
第四句又應該是「對」,那麼應該是:
平平仄仄平 余花可贈君。
其餘的可以類推。
平平仄仄平 雲生結海樓。
平平仄仄平 偏宜上酒樓。
我們在寫出絕句和律詩的平仄的時候,首先可以把最末的這一行寫出來。然後寫出首句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 王孫歸不歸。
仄平平仄 獨鶴歸何晚,
——郎士元《送錢大》
——李白《渡遠荊門送別》
平起平收式(首句入韻):
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句最後一字的平仄:平。
五言排律的平仄,不過是五言絕句或五言律詩的延伸,相信大家都可以把它們寫出來。
仄仄平平 日暮掩柴扉。
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 那知此路分。
平平仄仄 故人京洛滿,
仄仄平平 行人臨發又開封。https://read.99csw.com
仄仄平平 河日復同游。
仄平平仄 行人莫問當年事,
仄仄平平 漢月五更明。
但「一、三、五不論」,也必須遵照一定的原則。比如七言的「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須是仄聲,不然就成了「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個平聲字出現在句尾,這種句式,被稱為「三平調」,是格律所不允許的。再比如七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五字必須是仄聲,不然就成了「仄仄平平平仄平」,結尾三字成了「平仄平」,也是格律所不允許的。其餘的類推。
——盧綸《塞下曲》
律詩也有兩種形式,即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
仄平平仄仄平 一上高樓萬里愁,
平平仄仄 清秋望不極,
四句的絕句、八句的律詩,對和粘是平仄的最重要的規律。按照規定,奇數句和偶數句之間的平仄關係是對,即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之間的關係是對。所謂「對」,即上句的某一個字和下句相同位置的那個字的平仄關係相反。而偶數句和奇數句之間的平仄關係是粘,即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之間是粘。所謂「粘」,即上句某個字和下句相同位置的那個字平仄相同。
五絕(以首句不入韻為正格):
仄仄平平 蟬鳴黃葉漢宮秋。
這就是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七絕(以首句入韻為正格):
起句: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來從楚國游。
仄平平仄 共是悲秋客,
——王維《山中送別》
首句:仄仄平平仄,二句:平平仄仄平,三四句最後一字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勞勞送客亭。
——李商隱《夜雨寄北》
仄平平仄 溪雲初起日沉閣,
仄起仄收式:
平起平收式:
粘:平read.99csw.com平仄仄仄平平
——沈佺期《古意》
仄平平仄 何當共剪西窗燭,
平起仄收式:
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韻):
舉兩個例子:
第三句「粘」,那麼應該是:
起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春草年年綠,
仄仄平平 宗臣遺像肅清高。
現在,我們可以很輕鬆把所有的近體詩平仄格律寫出來了(斜體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平起仄收式:
粘: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 運移漢祚終難復,
平平仄仄 荒城背流水,
——張渭《同王征君湘中有懷》
仄平平仄 三分割據紆籌策,
第三句應該「粘」,那麼應該是:
平平仄仄 山隨平野盡,
仄仄平平 落葉豈堪聞。
——令狐楚《從軍行》
首句入韻最後一字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首句不入韻最後一字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仄起平收式:
懂了這個道理,不管有多少句,都可以很輕鬆地把平仄寫出來了。
仄仄平平 萬里送行舟。
平平仄仄 天上碧桃和露種,
還有一種情況也必須避免。那就是除結尾的平聲以外,句中只有一個平聲字,這種情況叫「孤平」,也是不允許出現的。比如五言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個平聲字不論,變成了仄聲,就變成了「仄平仄仄平」;七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變成仄聲,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這就是「孤平」,是不允許的。
仄仄平平 八月洞庭秋,
平平仄仄 葉衡風更落,
首句:仄仄平平仄,二句:平平仄仄平,三句:平平平仄仄,四句: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沒在石棱中。
平起平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