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散曲名家 張養浩

散曲名家

張養浩

天歷二年(1329),「關中大旱,饑民相食」。朝廷徵召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前往賑災。這一次,他卻沒有推辭,而是立刻「散其家之所有與鄉里貧乏者,登車就道」,星夜奔赴任所。使他赴召的不是官爵,而是想為解救災區人民供獻一份綿薄之力。到任之後,「凡所以力民者,無所不用其至」(危素《張文忠公年譜序》)。四月之內未嘗家居,白天外出救災,賑濟災民,晚上祈禱上天,晝夜不得休息,終因勞瘁成疾,在官僅四個月,即勞累而卒。消息傳開,「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本傳》)。在封建時代,像張養浩這樣為民盡瘁的官實在不多見。
元代著名散曲家中,有二張,一位是張養浩,一位是張可久。
但是,張養浩並不是一個完全忘情世事的人,他不願意與統治者同流合污,厭倦了爾虞我詐的官場,但是,並沒有忘記生活在苦難中的民眾。他在一組〔中呂·山坡羊〕中寫道:
離開污濁險惡的官場,回到風景秀麗的家鄉,張養浩的心情十分愉快。他在〔中呂·朝天曲〕中寫道:
張養浩的散曲,主要創作于歸隱以後,有散曲集《雲庄休居自適小樂府》。現存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數二,在元代散曲作家中,算是很多的了。這些散曲,絕大部分寫于歸隱之後。
張養浩是決心歸隱了,但朝廷對這位「博學碩德,聲名顯赫」(艾俊《雲庄休居自適小樂府引》)的儒臣,卻並沒有read.99csw.com忘記,八年之間,凡六下詔書,張養浩都高卧不起。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別號雲庄。濟南(今屬山東)人。他是元代名臣,又是著名散曲家。
這四個月,不僅是他人生中最光輝的一段時光,也是他散曲創作的豐收期。

詠遂閑堂

八年的閑散生活,讓張養浩感到身心輕鬆,也真正體味到生活的樂趣。所以,在他的散曲中,寫得最多的就是對這種美好生活的讚美和描述。我們試看下面一些作品:
綽然亭后遂閑堂,更比仙家日月長,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風特地涼,客來時樽酒淋浪。花與竹無俗氣,水和山有異香,委實受用也雲庄。
與人方便,救人危患,休趨富漢欺窮漢。惡非難,善為難,細推物理皆虛幻,但得個美名兒留在世間。心,也得安;身,也得安。
「此心非為官」,那又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解民于倒懸。所以他接著說:「私自憐,又為塵事纏。鶴休怨,行當還綽然。」如能功成,仍然歸輿。
他受命以後,赴官途中經過洛陽、澠池、潼關,直達長安。一路行來,目睹災民慘狀,感慨歷代興廢,寫了數首懷古曲,意緒蒼涼,對民眾的苦難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其中就有最著名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的散曲,比較雅緻,有read.99csw.com詩化甚至散文化的傾向。一方面,這是元後期散曲的一個共同趨勢;另一方面,他的地位和學養有一點像宋代的辛棄疾,久居廟堂,學富五車,為詩為曲,自然有一種氣象。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說張養浩的詞「如玉樹臨風」,大概就是指他的這種風格。
金銀盈溢,于身無益,爭如長把人周濟。落便宜,是得便宜,世人豈解天公意,毒害到頭傷了自己。金,也笑你;銀,也笑你。
張養浩的仕途是比較暢達的,歷武宗、仁宗、英宗三朝,一直做到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他也確確實實想有所作為,不僅清廉嚴正,而且敢於與官場黑暗作鬥爭,但也正因為此,他也感受到了官場的險惡,感到身處其中的危險,也感到無能為力。他在〔雙調·折桂令〕中說:
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個干休?一個懸首城門(伍子胥),一個和衣東市(晁錯),一個抱恨湘流(屈原),一個十大功親戚不留(韓信),一個萬言策貶竄忠州(白居易),一個無罪監收(岳飛),一個自抹咽喉(文種)。仔細思量著,都不如一葉扁舟(范蠡)。
拖條藜杖山林下,無是無非快活煞,王侯卿相不如咱。興來時斟玉斝,看天上碧桃花。
想做官枉了貪圖,正直清廉,自有亨衢;暗室虧心,縱然致富,天意何如。白圖甚身心受苦,急回頭暮景桑榆。婢妾妻孥,玉帛珍羞,都是過眼的風光,總是空虛。九_九_藏_書
從這二首曲中,可以看出張養浩思想的轉變,這其中,是包含著深深的無奈的。
張養浩三十年宦海生涯,也算是十分風光的了,他的選擇歸隱,也是出於自願,並沒有多少牢騷,所以他在說到世事險惡,不如閑居的時候,也是比較平和的,不像有的人那麼尖銳,但反而顯得更有說服力。他在〔中呂·朱履曲〕中說(九首錄二):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越調·寨兒令〕《辭參議還家連次鄉會十余日故賦此》描述了他剛回家鄉后的瀟散愜意:
掛冠,棄冠,偷走下連雲棧。湖山佳處屋兩間,掩映垂楊岸。滿地白雲,東風吹散,卻遮了一半山。嚴子陵釣灘,韓元帥將壇,那一個無憂患。
二十歲以前,他在家力學,很小就有才名。二十歲時,被山東按察使焦遂薦為東平學正,開始步入仕途。幾年以後,入禮部為令史,又入御史台。大德九年(1305),選授堂邑縣尹,他關心民瘼,抑制豪強,賑災濟貧,做了不少好事。三年後離任,以至「去官十年,猶為立碑頌德」。至大元年(1308)入京https://read.99csw.com為監察御史,他敢於將貪邪之人繩之以法,而大力薦舉廉正之士,彈劾不避權貴,舉薦不疏仇怨,「入焉與天子爭是非,出焉與大臣辨可否」(《風憲忠告》),蹈厲風發,「道之所在,死生以之」(同上)。其門人黃溍說他「力排權奸,幾蹈禍而不悔」(《濱國公張文忠祠堂碑》)。至「當國者不能容」,被貶為翰林待制,不久又被羅織罪名罷官。張養浩恐遭禍害,變換姓名隱遁而去。

〔中呂·喜春來〕

張養浩是過來人,是真正做過大官、經過所謂榮華富貴的,不像有的人一生仕進無門,再說歸隱,所以他說得真實,說得透徹。

〔雙調·水仙子〕

雲庄南,是景色秀麗的大明湖、趵突泉;東,是高峻的華不注山;西,是綠陰如洗的標山。這是一個與污濁官場完全不同的美好世界,「自隱居,謝塵俗,雲共煙,也歡虞。萬山青繞一茅廬,恰便似畫圖中間里,著老夫對著無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胡十八》)。他在這裏居住了八年多,這八年多,也是他的詩文散曲創作的高峰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寫成於這一時期。
離省堂,到家鄉,正荷花爛開雲錦香。遊玩秋光,朋友相將,日日大筵張。匯波樓醉墨淋浪,歷下亭金縷悠揚,大明湖播畫舫,華不注倒壺觴,這幾場忙殺柘枝娘。
天上皇華使,來回三四番,便是巢由請下山。取索檀,略別華鵲山。無多慚,此心非為官。九*九*藏*書
所以他隱居八年,不受徵召,但一聽到「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的時候,立刻散盡家財復出,大有當年謝安「為蒼生起」之意。他在〔南呂·西番經〕中說:
那的是為官榮貴,只不過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舊相知。家庭中添些蓋作,囊篋里儹些東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
才上馬齊聲兒喝道,只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裡恰心焦。禍來也何處躲,天怒也怎生饒,把舊來時威風不見了。
元仁宗即位(1311),張養浩被召為右司都事,遷翰林直學士,不久改授秘書少監。又升任陝西行台治書侍御史,改授右司郎中。延祐五年(1318)拜禮部尚書。英宗即位(1321),命其參議中書省事。此時張養浩已五十余歲。因諫英宗不宜在內廷張燈、建鰲山事,險遭不測。於是,以父親年老為名,辭官歸隱,回故鄉濟南去了。
他給自己隱居的別墅起了一個雅號,叫雲庄。雲庄內修建了一座綽然亭(也叫翠陰亭),亭后蓋了一座遂閑堂,「綽然一亭塵世表,不許俗人到。四面桑麻,一帶雲山妙」(〔雙調·雁兒落兼清江引〕)。「綽然亭后遂閑堂,更比仙家日月長,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風,特地涼。客來到,尊酒淋浪。花與竹,無俗氣;水和山,有異香」(〔雙調·水仙子〕《詠遂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