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樂器 吹奏類

樂器

吹奏類

最早的樂器,差不多都是勞動工具演變而成的,骨哨也是如此。最早的骨哨,是鳥獸的肢骨製作的,本是在狩獵中用來模仿鳥獸的叫聲,後來演變成樂器。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了一百六十多件骨哨,在屬於青蓮崗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的江蘇吳江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發現。長度6至8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形。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時腔內插有一肢骨,將有孔的一段放入嘴裏輕吹,同時抽|動腔內肢骨,就可以吹出簡單的樂曲。
相傳,西晉末年愛國將領劉琨善吹胡笳,他任并州刺史的時候,在晉陽城被數萬匈奴兵圍住。劉琨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著敵營吹起了《胡笳五弄》,匈奴兵懷念家鄉,就流著眼淚退兵了。
巴烏,彝族稱「吉非里」,傣族稱「篳」,哈尼族稱「梅巴」或「妞巴」,佤族稱「拜」。它的管身用毛竹製作(也有用木製的),一般開有4-8個音孔,各民族的巴烏在形制和演奏上有一些差異,也沒有一定的規格。現在比較通用的巴烏,長約27.5厘米,開有八個音孔(前七后一),一端的側面開有一個吹孔。巴烏和竹笛的最大區別,在於巴烏的吹孔內嵌裝有一個小三角形的銅質簧片,吹奏的時候,氣流振動簧片發音。
葫蘆絲又名葫蘆簫,它是阿昌族、傣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喜愛的樂器。它用葫蘆做音箱,葫蘆的細長頂端開口作吹口。在與吹口相對的下部並排插入三根長短不一的竹管,每根竹管插入葫蘆的部分都有一枚尖舌銅質簧片。中間一根竹管最長最粗,為主管,上面開有七個按音孔,六孔在前,一孔在後。吹奏時開按音孔,可以發出從c1-d2九度的音。旁邊兩根竹管各能發出一個單音(一管可發出d1音,一管可發出a1音)。在吹奏旋律時,兩旁竹管發出的持續低音與主管吹出的旋律構成各種不同的和聲,非常特別(也可以閉住兩旁竹管,使其不發音)。
塤可以算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了,今天出土的陶塤,最早的是距今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實物,據說最早的塤是源於彈丸或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後來才逐漸變為樂器。
嗩吶的結構,是在一錐形木管上方裝一細銅管,上面裝蘆葦做的哨子。木管下方接一銅質喇叭。木管上有八個音孔(前七后一)。嗩吶的音色高亢明亮,音量也較大。明、清戲曲發展以後,嗩吶的作用越來越大,許多過場牌子等都用嗩吶做主奏樂器。在民間吹打樂中,嗩吶也是最重要的樂器之一。近現代,嗩吶不僅用於民族器樂合奏,還是很受歡迎的獨奏樂器。
笛在南北朝和唐、宋時期已經是非常受人喜愛的樂器,出現了桓伊、唐玄宗、李謨這樣的高手。

蘆笙

巴烏

嗩吶

羌笛

湖南侗族蘆笙舞,又稱「踩笙堂」,一般在節日表演,男子吹蘆笙在前,女子持摺扇或彩帕隨後,邊歌邊舞,情緒熱烈。
到唐代,竽的使用逐漸減少,至宋代就基本失傳了,但是笙卻一直沿用至今。
在學會鑽木取火之前,人類使用的火是雷電擊燃樹木一類的「天火」,為了不讓它熄滅,他們就不停地添草加柴。長時間地燃燒,火堆周圍的土就變得堅硬,這給了原始人很大的啟發,他們逐漸把泥土捏製成各種形狀,然後放到火中去燒,這樣,就做成了最早的陶器製品。這些陶器製品不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他們還發現在敲擊它們的時候,會發出清濁低昂、激越悠揚的聲音,於是,他們便用陶器製作樂器了,在學會冶鍊金屬之前,鍾、鼓都是陶制的(陶制的鼓叫「土鼓」,是用陶制的鼓框,再蒙上獸皮)。他們在無意之中也許去吹一些小的陶器,發現它們可以發出一些悅耳的聲音,於是,他們發明了用陶土燒制的吹奏樂器——塤。
羌笛流行於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及黑水一帶羌族地區,不過在歷史上,羌民活動的範圍要大得多。
據說我們的祖先在漁獵的時候,聽到水邊的蘆葦折斷後在風中發出的「嗚嗚」的響聲而受到啟發,截葦而吹,用以模仿鳥獸的叫聲。後來,人們發現蘆葦的長短粗細不同,發出的聲音https://read.99csw.com高低也不同,於是,他們把長長短短的蘆葦編排在一起,就成了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葦籥。
《詩經》和《周禮》中都提到了一種叫「管」的樂器。但大家的解釋都不一樣,郭璞注《爾雅》,說它「有底」,蔡邕《月令章句》說它「有孔無底」。這種管已經失傳,究竟是什麼樣子,說不清楚了。
嗩吶本來是流行於波斯、阿拉伯一帶的吹奏樂器,大約在元代傳入中國,明代以後成為很重要的樂器,開始主要是用於軍中和儀仗。明王磐散曲[朝天子]《詠喇叭》說:「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明王圻《三才圖會》說:「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綜合這兩段話的意思,可知嗩吶最早用於儀仗、軍中,後來廣泛用於民間。
笙的形制也在不斷地改進,明、清以來,流行的主要是十七簧笙、十四簧笙、十三簧笙和十簧笙。
排簫一般都是有底的,它的音色沒有無底類吹奏樂器如笛、簫、管子、嗩吶等明快亮麗,而顯得有一點虛幻,因此給人一種縹緲空靈的出世之感,有如遙遠的天際、茂密的林間飄來的一縷天籟之音,令人有「如聞仙樂耳暫明」的感覺。

胡笳,漢代流行於塞北和西域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最早的胡笳,就是把蘆葉捲起來吹,《太平御覽》引《蔡琰別傳》說:「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之胡笳。」後來,又出現兩種形式的胡笳,一種是把蘆管的一頭壓扁吹奏,一種是把蘆葦製成哨,安裝在木製的管上吹奏。這兩種胡笳都沒有孔,也就不能吹出旋律。漢代又出現了一種管身上開有三孔的胡笳。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里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應該是家喻戶曉的了,詩中提到了羌笛,可見至少在唐代,羌笛就已經是很受歡迎的樂器了。其實,羌笛的歷史還可以上溯很遠,漢代馬融的《長笛賦》說「近世雙笛從羌起」,說明漢代羌笛已流行。也許羌笛的歷史還可以上溯很久很久,只不過現在還沒有文字記載和地下發掘佐證而已。
葫蘆笙用葫蘆做笙斗,在上面插上幾根長短不一的竹管,有五管、六管、七管、八管幾種規格。竹管內裝有長方形的竹制或銅製的簧片,吹奏時簧片振動發音。在靠近笙斗的地方,每根竹管上都有一個音孔。葫蘆的細長頂端上另接竹管作為吹口。吹奏時,手指按在音孔上,口含吹口,或吹或吸都可發音。如果按住穿過葫蘆底部的管口,每一根音管還可以發出小二度到大三度的兩個音。改革后的葫蘆笙為十管,笙斗改用木製,音管上加上共鳴器,音域擴展到g-f2近三個八度。
葫蘆笙既可伴奏,也可用作獨奏。川、滇地區的彝族、拉祜族、傈傈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都要在節日或豐收喜慶的日子,乃至祭祀、送葬的活動中,跳葫蘆笙舞。
1956年8月,文化部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經過認真地討論和廣泛地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決定以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的圖案作為中國音樂的樂徽,這種樂器就是排簫。

在音樂已經高度發達的春秋戰國時期,笙已是非常重要的樂器。《詩經·小雅·鹿鳴》就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詩句。《詩經》中還有《魚麗》《由庚》等六首所謂「有聲無辭」的詩(實際上就是器樂曲),就叫作「笙詩」。此後,笙在雅、俗樂中都一直是重要的樂器。

葫蘆絲

三孔的胡笳在唐代以後被篳篥取代了。

篳篥

水族的蘆笙舞,則多在每年九月水族新年時。也是男子吹蘆笙舞於前,女子持花手帕舞於後。不過它的動作帶有模仿性,主要模仿行船、騎馬、射獵或水牛滾塘等勞動生活場景。
近幾十年來,有不少的塤陸續出土,在距今約六千年的浙江杭州灣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一個有一個音孔的陶塤。有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兩個陶塤,一個無音孔,一個有音孔。有音孔的一個可以吹出read•99csw.comF和bA兩個音,構成一個小三度音程。在山西萬泉縣荊村出土的三枚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塤,一枚是筒形的一孔塤;一枚橢圓形,有吹孔和一個音孔,為二孔塤;還有一枚扁圓形,有吹孔和兩個音孔,為三孔塤,能發出e1、b1、d2三個音。近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文化遺址奴隸社會早期平民墓葬中出土二十多個陶塤,都呈魚形,魚嘴即為吹孔,另有三個音孔,屬四孔塤,可以吹出宮、角、徵、羽四個音。河南輝縣疏璃閣殷墓出土的三枚陶塤,大的一枚已經殘破。小的兩枚除吹孔外,都有五個音孔,為六孔塤。它們可以發出a1、#c2、e2、#f2、g2、#g2、a2、#a2、b2、c3、#c3等十一個音。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墓出土的武丁時期的陶塤,也是六孔塤,發音與輝縣疏璃閣的陶塤相似。
笛的音域較寬,可以到兩個半八度,音色優美清脆,演奏技巧非常豐富,表現力很強。傳統的笛,有梆笛、曲笛之分。梆笛一般是開第三孔為G,是北方梆子的主要伴奏樂器,聲音高亢明亮。曲笛一般是開第三孔為D,音色較低沉而優美,多用於崑曲伴奏和江南絲竹等。現代的笛,有從C調到B調十二支,還有低於C調的低音大笛。
唐、宋以後,篪就只用於宮廷雅樂了。清代有實物流傳,吹孔和音孔不在同一個平面上,這一點與笛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笙的研製得到很大的發展,簧數增加到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二十七簧、三十二簧、三十六簧、五十一簧。還先後研製成加鍵笙、轉盤笙、低音笙和排笙等,不僅拓寬了音域,擴大了音量,而且克服了轉調不方便的缺點,大大提高了笙的表現力。

尺八

葫蘆絲是西南少數民族用葫蘆製作的樂器。
篪在南北朝時期還在民間廣泛使用。據載,北魏河間王琛有婢朝雲,善吹篪。琛為秦州刺史,諸羌叛亂,屢討不降,他就讓朝雲假扮為一個貧窮的老嫗,吹篪行乞。羌人聽到后,引起思鄉之情,都流著眼淚歸降了。所以當時秦地的人說:「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
1978年8月,在湖北隨縣戰國時期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貴的樂器實物,其中有兩支排簫,大小略有差別,都由十三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依次排列而成,有一支至今仍能演奏,它不是按音律排列,但是超出了五聲音階的範圍,更加證實了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排簫已經是很重要的樂器。這一發現曾引起世界音樂界的極大關注和重視。
巴烏有橫吹和豎吹兩種。橫吹者管身較粗,豎吹者管身較細。巴烏的音色柔和甜美,優雅圓潤,它常用於舞蹈和說唱的伴奏,適合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流行於紅河流域彝族地區的巴烏,音色柔和而略帶鼻音,尤其適合演奏抒情性的樂曲。

排簫

現在流行的管,又稱「管子」,就是篳篥。古時候又叫「頭管」或「笳管」。管子在北方很流行,在管樂中常常處於領奏地位,也是很好的獨奏樂器。近年來,管子經過改造,音域擴大到接近三個八度,加鍵管能完整地演奏十二個半音,轉調方便。
傳統的巴烏音量較小,音域也不寬,表現力受到很大的束縛。比如彝族的八孔巴烏,僅能發出c1、d1、e1、f1、g1、a1、b1、c2、d2九個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音樂工作者對巴烏不斷地進行改進,加粗了管身,使用音鍵,使巴烏的音量增大,音域加寬,極大地豐富了巴烏的表現力。現在用於舞台演出的改革后的巴烏有兩種,一種是十八孔F調加鍵巴烏,一種是十七孔F調加鍵巴烏。這兩種巴烏都採用塑料管作管身,由裝有簧片的上段和裝有指孔指鍵的下段串接而成,前者的音域可以達到G-f2近三個八度,後者的音域也可以達到c-f2兩個多度八。加鍵的巴烏不影響原有的滑音、打音、飛指、抹音等技巧的表現。

葫蘆笙

在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就有與我們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似的骨笛,距今已有七千年的歷史。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十六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https://read.99csw.com有八千余年歷史,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另外還有美國華僑收藏的戰國時期七個按音孔橫吹的銅笛、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前433)曾侯乙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三號漢墓(前168)中的兩支橫吹的笛、廣西貴縣羅泊灣出土的一號墓中一支用二節竹製成的七個按音孔橫吹的笛,都足已證明笛子是最原始的樂器。
笛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一直沒有定論,從前都認為橫吹的笛是漢代才出現的,而先秦時橫吹的竹管樂器是有底的篪。但是,近年來的考古發掘,卻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音樂中也有排簫,它的構造、外形、演奏方法和音色與中國的排簫幾乎一模一樣,英文作Pan-Pipes,傳為古希臘牧神潘發明。在莫扎特的著名歌劇《魔笛》中,帕帕蓋諾(Papageno)吹奏的就是這種樂器。在東歐的一些國家,如羅馬尼亞、匈牙利等,排簫在民間更為流行。羅馬尼亞民間歌舞團多次訪華演出,藝術家們用排簫演奏的羅馬尼亞著名樂曲《雲雀》和《霍拉舞曲》等,歡快熱烈,優美動聽,深受我國人民的歡迎。

骨哨

苗族的蘆笙舞,又稱「踩堂」,現在仍然是苗族民間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不過現在女子大多是徒手,不再振鈴。在節日期間,蘆笙舞的規模很大,蘆笙手上百一齊吹奏,真可謂聲振林木。而參加舞蹈的人更上成百上千,大家圍著蘆笙手,層層環繞,按逆時針方向盡情歌舞,蔚為壯觀。在「跳花」「跳月」時,青年們還通過蘆笙舞選擇對象、尋找愛情。
笙和竽是同一類樂器,只不過竽要大些,笙要小些。但這小一些的笙,使用的範圍比竽大得多,使用的年代也遠比竽長。
從殷商時期開始,塤就基本定型為六孔,到了漢代,才出現了七孔塤。塤在商、周時期是十分重要的樂器,《詩經》中就有許多關於塤的描寫,如《大雅·板》說:「天之牖民,如塤如篪。」但是由於塤的音量較小,在後代逐漸不被重視。隋代「九部樂」中的《清樂》還使用到塤。唐代音樂藝術高度發達,許多新的樂器不斷出現,塤的使用便基本絕跡了。以後,塤只出現在清代的宮廷雅樂中,再有就是用於琴塤合奏。近年來,塤又以其獨特的古樸韻味重新受到人們的喜愛。
大概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他吹的就是竽。竽和笙是同一類的樂器,在「八音」中屬「匏」類。《藝文類聚》四十四引《世本》說:「隋作笙也。」《事物紀原》二引宋衷注:「隋,女媧之臣。」《禮記·明堂位》就乾脆說:「女媧之笙簧。」這就不得了了,笙、竽的出現,簡直是和人類的誕生同時了。雖然不知道笙、竽出現的具體時間,但是,在商、周時期已經被大量使用了。大家很熟悉的南郭先生,就是齊國的一個冒牌吹竽者。據《韓非子·內儲說左上》所載,「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這會是怎樣一個壯觀的場面啊!南郭先生就混在這個三百人的吹竽隊伍中。笙和竽的區別,只在大小和管的多少。這兩種樂器都是在匏內列管,另有一個吹管。每支音管都有一個發音的簧片。竽的形制比笙大些,最初是三十三管,后改為二十三管。竽在先秦、兩漢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竽的明器一件,二十二管,分前後兩排。唐、宋以後,竽的使用少了,後來就幾乎失傳,僅在雅樂中尚保留一點位置。
蘆笙演奏的最大特色,是吹奏者邊吹邊舞,這種舞蹈被稱為「蘆笙舞」。
蘆笙分為大、中、小三種,大的管長可達六七十厘米,小的管長則只有二十至三十厘米。它們的吹管比笙的吹管長得多,這主要是便於吹奏者邊吹邊舞,手可以伸得長些,舞姿也就優美一些。
笛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重要的吹管樂器。竹制,橫吹,有吹孔一、膜孔一、音孔六(近現代出現七孔、九孔、十孔笛以及十一孔的新笛)。
篳篥,又寫作觱篥、必栗、悲篥,就是今天的管子。它本是西北少數民族的樂器,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說:「觱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曰悲篥,有類于笳。」據說,它本來是作戰https://read.99csw.com的時候用來驚中國馬的。《舊唐書·音樂志》就說它是「胡人吹之以驚中國馬」。它的形制,是用竹做管身,上面有蘆做的哨,管上有九孔。南北朝時期,又有大篳篥、小篳篥、豎小篳篥、桃皮篳篥、雙篳篥等多種。在唐代,篳篥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樂器,出現過尉遲青、王麻奴等篳篥高手。

尺八,其實就是簫的一種,所不同的是它用的材料是竹根部的一段。尺八的形狀和簫很相似,但是要粗一些,它一般是用石竹、觀音竹等上等竹材,取其根部製作而成,音量比簫大些,音色深沉含蓄而略帶凄涼之感。其音色很接近西洋樂器中的長笛,但要樸實滋潤一些,有人把它們比作郊野與城鎮的分別。
在雲南、廣西的彝、哈尼、苗、傣、佤、布朗等少數民族中,流行著一種外形和演奏方法都和竹笛都非常相似的吹管樂器,它就是巴烏。
在中國的民族樂器中,笙算得上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了,相傳為女媧時隋所造。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就有「和」的記載,「和」也就是笙。《爾雅·釋樂》說:「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可見在商代就已經有笙這種樂器了。在古代樂器的分類中,它屬於「八音」中的「匏」類。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幾支古匏笙,笙斗用葫蘆製成,笙嘴用木製,簧片用竹制,其形制和調音方法竟與今天的笙完全一樣。唐代以後,笙斗改用木製,最後,又改用銅製。
角,就是牛羊的角,就像樂器中的「貝」就是海貝一樣。流行於漢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它沒有音孔,只能吹奏單音,所以最初恐怕也沒有把它當作樂器,但是,漢代的軍樂和鹵簿(儀仗)樂隊中卻用上了它,而且一直沿用於後代,尤其是軍中。唐李賀《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宋范仲淹《漁家傲》「四面邊聲連角起」,辛棄疾《破陣子》「夢回吹角連營」,描寫的都是軍中的角聲。
蘆笙的原理和笙基本上是一樣的,現代的蘆笙是將長短不齊的竹管插在笙斗中,竹管的根部有銅質簧片,管上距笙斗一寸左右有指孔。演奏時,用嘴吹或吸笙鬥上的吹管,手指按音孔發音。管的長短不一,發音的高低也不一樣。蘆笙可以吹奏單音,也可以吹奏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等雙音以及和弦。
很多人聽說胡笳這種樂器,都是從讀了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開始的。

春秋戰國時期所說的簫,大多是指排簫,自秦、漢以來,竹制的單管多孔的吹奏樂器,主要是指橫吹的篴和豎吹的簫,當時都叫作笛。東漢時馬融作《長笛賦》說:「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當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謂商聲五音畢。」這裏所描述的,應該是簫而不是笛。本四孔,東漢京房(君明)以為沒有商音,所以加了一孔,而且是加在背面,與現代的簫已經很相似。到了西晉時,荀勗改進笛律,他的笛有六個按音孔,五個在前,一個在後,與今天的簫已經完全一樣了。漢代陶俑和北魏雲岡石窟雕刻中都有吹簫的形象,可見在漢、魏、六朝時期,已經有簫在使用了。
到了唐代,葫蘆笙已經進入宮廷,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俳優」條載,用於宮廷演奏的「夷樂部」中有葫蘆笙。在西南少數民族中,葫蘆笙很受喜愛,唐樊綽《蠻書》說南詔地區,「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間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南宋時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還說:「瑤人之樂,有蘆沙、銃鼓、葫蘆笙、竹笛。」一直到現在,葫蘆笙還是西南許多少數民族最喜愛的樂器之一。

胡笳

這是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的一種吹奏樂器。在《詩經》《楚辭》中都有關於它的記載。宋陳暘《樂書》說:「篪,有底之笛也,橫吹之。」它的樣子和後代的笛很相似,也是有一個吹孔和幾個音孔,不同的是笛吹孔的一邊有底(即不通),而另一邊則無底。而篪兩頭都有底。另一個區別是笛有笛膜,而篪沒有。
現代的蘆笙一般為五管、六管、八管、十管,最常用的為六管。近年來經過改革的蘆笙也有多達十九管和二十一管的九*九*藏*書,使其音域變得寬闊,音量也更大。
後來,人們不再用柔軟而容易變形和折斷的蘆葦,而改用堅硬耐用的竹子來製作,這就是最早的排簫,在當時,它就叫做「簫」。《世本·作篇》說:「簫,舜所造。其形參差像鳳翼,十管,長二尺。」它的編排管數,從最早的三管、六管,到後來的十管、十三管、十六管、二十管、二十一管,到二十四管(近代更被發展到兩排共五十管),張載《博雅》說:「簫,大者二十四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在古代,它是十分重要、十分受人們喜愛的樂器之一,據說曾使孔子一聽而「三月不知肉味」的舜樂《韶》,就因為以簫為主奏樂器而被稱作《簫韶》。偉大詩人屈原在《九歌·湘君》中,有「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的描寫,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說:「舜簫名參差。」排簫本是按管的長短順序排列,形如鳥翼。到了清代,才將單鳳翼狀的排簫改作雙鳳翼狀,即中間短而兩邊長,並且把用繩捆竹編改為插在木製的底座之中。

在苗、侗等少數民族中,流傳於民間的蘆笙樂曲很多。侗族有一百多首,常用的都有三十多首。苗族傳統的蘆笙樂更多,有一些「大譜」,長達三十多段,蘆笙敘事曲《諾德仲之歌》,就是根據流傳於貴陽谷立一帶、歌頌民族英雄諾德仲多段體同名民間樂曲改編的。
元代以後,戲劇逐漸發達,而伴奏則漸趨簡化,音域較窄,音量較小的排簫被逐漸淘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音樂工作者的努力,排簫得到新生,經過改進的排簫,音色更加優美,音量較前增大,演奏技法有所發展,因此,表現力大大加強,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

角最初是動物天然的角,後來就用竹、木、皮革、金屬等製造。尤其是後代銅製的角,形狀和天然的角完全不同,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說:「古角以木為之,今以銅,即古角之變體也。其本細,其末鉅。本常納于腹中,用即出之。為軍中之樂。」直到清代,鹵簿中的鼓吹大樂仍在使用。
蘆笙,是流行於我國西南苗、瑤、侗、壯、彝、佧佤、畲、水、仡佬、崩龍、拉祜等少數民族的吹奏樂器,它的歷史也相當悠久,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說:「盧沙(即蘆笙),瑤人樂,狀類簫,縱八管,橫一管貫之。」說它「狀類簫」,是指它像排簫,由八根長短不齊的竹管排在一起,貫穿在一根很長的橫置竹制吹管上,這個形制和今天的蘆笙已經非常相似。蘆笙的稱呼,最早見於明代的文獻,明代倪輅在《南詔野史》中記載,滇中(今貴州一帶)的苗族人民,「每歲孟春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並肩舞蹈,終日不倦」。清代《苗俗記》還記載說:「每歲孟春……男女皆更服飾妝,男編竹為蘆笙,吹之而前,女振鈴繼於後以為節,並肩舞蹈,迴翔婉轉,終日不倦。」這種風俗,一直到現在,仍在貴州、雲南、湖南一帶的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中流行。
葫蘆笙是流行於我國西南彝、佤、傣、怒、苗、拉祜、傈傈、納西等少數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它的歷史相當久遠,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在西南地區就已經有葫蘆笙了。
葫蘆絲的音色柔和甜美,抒情性很強,可用於獨奏,也可用於合奏。
葫蘆笙有高音、中音、低音三種。高音葫蘆笙音色明亮,中音葫蘆笙音色柔和,低音葫蘆笙音色渾厚。
現代羌笛,用當地產的油竹(竹節長、管身細)製作,選兩支筒徑、長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將兩管相鄰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處用細線捆紮。管身無節,全長13—19厘米,上開五或六個按孔。管上端裝竹制簧哨。演奏時,口含雙簧,用食、中、無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涼之感。

唐、宋時期,橫吹的笛和豎吹的簫才完全分開稱呼,橫吹的笛稱笛,豎吹的笛稱簫。簫又被稱作「秦簫」「鳳簫」,因其無底,又稱「洞簫」。和笛相比,簫的聲音要柔和些,也更悠揚婉轉,所以它的技巧變化雖然沒有笛豐富,但更長於抒情,尤其是表現一種清遠哀怨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