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樂器 打擊類

樂器

打擊類

方響大約出現在南北朝時候的北齊,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敦煌莫高窟隋代儀仗樂隊中,就有方響。在唐代,它是很重要的樂器之一,被用在最受歡迎的燕樂中,還出現過像馬仙期、吳繽這樣的方響名手。據《太真外傳》所載,當年唐明皇與楊貴妃遊園,召李白作《清平調》三首,命著名音樂家李龜年演唱,又在教坊中找來十六位器樂名手伴奏,其中就有馬仙期的方響。
在西洋樂器中,有一種用長短不等的金屬片製成,可以演奏旋律的樂器叫鋼片琴,它的音色十分清脆優美,被柴科夫斯基首先用在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里的《小糖人之舞》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巴托克還專門寫了《打擊樂與鋼片琴》。著名作曲家馬勒第一次把鋼片琴用到交響曲中,在他的《第六交響曲》中就使用了鋼片琴。
鍾是我國是古老的樂器之一,據說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據《宋書·樂志》引《世本》說,鍾是「黃帝工人垂所造」。最早的鍾是陶制的,在陝西長字縣客省庄龍山文化遺址出土有陶鍾。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經有金屬鑄造的鍾,而且已經有了幾個一組、能演奏簡單旋律的編鐘。

達卜

這一套編鐘共六十五枚,銅木結構的鍾架長10.79米,高2.67米。編鐘分三層懸挂于鍾架上。上層的鍾名「鈕鍾」,共十九枚,體積較小,最小的僅2.4公斤,聲音高亢清脆。中下層的鍾名「甬鍾」,共四十五枚。懸挂于中層的甬鍾有叫「琥鍾」的長乳甬鍾十一枚,叫「嬴孠鍾」的短乳甬鍾十二枚,叫「揭鍾」的長乳甬鍾十枚。下層是揭鍾(長乳甬鍾)十二枚和一枚鎛鍾,最大的一枚重達203公斤。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將音高不同的小銅鑼編排起來,懸挂于架上,可以演奏旋律,稱為雲鑼,又稱雲璈。宋代畫家蘇漢臣的《貨郎圖》中,一貨郎身掛數件樂器,其中有一件為十面雲鑼九_九_藏_書,可知早在宋代民間已有雲鑼流傳和使用了。到元代,雲鑼不僅在民間流行,並且在宮廷宴樂中使用。《元史·禮樂志》「宴樂之器」中有:「雲璈,制以銅,為小鑼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長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擊之。」雲鑼還用於宗教音樂中,如在山西芮縣永樂鎮的永樂宮元代壁畫《奏樂圖》和三清殿斗拱間的裝飾畫中,均畫有演奏雲鑼的圖像。
這套編鐘是目前我國出土的形制最大的一套編鐘,它是數量多、規模大、音律准、音域寬,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而且保存完好,至今仍能演奏。尤其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它的音階結構居然和現代國際通用的C大調七聲音階的音列完全相同,其中還包含了完整的半音階,可以演奏完整的五聲和七聲音階的中外樂曲。
鐃和鈸是非常相近的兩種樂器,正因為太相像了,所以又連稱「鐃鈸」。
方響的音色清脆優美,尤其是在夜靜更深的時候演奏,更有一種空靈縹緲的感覺。
達卜大約在南北朝時傳入我國,敦煌千佛洞的北魏壁畫中,就繪有鼓形扁圓、單面蒙皮、背面有許多小鐵環的單面鼓。隋、唐時期,達卜隨西域歌舞傳入內地。
方響是用十六塊厚薄不一、音高不等的鐵片懸挂在木架上演奏。
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一個樂隊怎樣達到協調呢?尤其是起和止,怎麼才能一致呢?如果是小型樂隊還好辦,比如傳統的京劇樂隊,是以板鼓領奏,打板鼓的人就是指揮,他有一些很特殊的動作和鼓點變化,樂手們都能心領神會。還有,玩過一些小型樂隊合奏的人也許還記得,開始的時候,往往是由碰鈴或木魚先敲擊兩下,作為起樂的標誌。
宋代,方響都還是很受歡迎的樂器,並且經常用作獨奏。在宋周密《武林舊事》中,保存了一張南宋理宗朝禁中壽筵的「樂次」(即今之「節目單」),其中就有「方響起《萬方寧慢》」「方響起《碧牡丹慢》九_九_藏_書」「玉方響獨打道調宮《聖壽樂》」「方響起《玉京春慢》」「方響獨打高宮《惜春》」「箏、琵、方響合纏《令神曲》」的記載。
敔是用來止樂的,即敔聲一響,眾樂皆停。據《尚書·益稷》記載:「合止柷敔。」鄭玄注:「敔,狀如伏虎,背有刻,鋙,以物之,所以止樂。」《舊唐書·音樂志》:「敔,如伏虎,背皆有鬣二十七,碎竹以擊其首而逆刮之,以止樂也。」敔的形狀像一隻蹲伏著的老虎,虎背上有二十七根竹籤一類的東西,演奏的時候用一根剖開的竹片刮虎背上的竹籤發聲,聽到它的聲音,所有的音樂就停下來了。

方響

據載,方響還有用白玉製作的。《杜陽雜編》記載唐文宗時候有一個宮人名叫沈阿翹,因為歌舞《河滿子》受到文宗的讚賞,就問她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沈阿翹說她本來是節度使吳元濟的歌妓。吳元濟叛亂失敗后,她因為歌唱得很好,被送入宮中做了宮人。她獻出了一架白玉方響,說本來是吳元濟的。這架方響「光明皎潔,可照數十步」。敲擊的槌是用犀牛的角做的。架子用檀香木製作,上面雕刻雲彩樣的花紋,而且氣味芬芳。於是文宗皇帝叫沈阿翹用這架白玉方響奏《涼州曲》,「音韻清越,聽者無不凄然」。
商代時磬已廣泛使用,1950年春,在河南安陽市武官村大墓出土一件虎紋大石磬,用一塊白而青的大石琢成,長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正面以剛勁而柔和的陽紋線條,雕刻出一隻虎形紋飾,瞠目踞伏,作張口欲吞狀,形象剛猛壯美。其音色悠揚清越,近於銅聲,發略高於升C1音。

鐃、鈸

清代前期,雲鑼曾發展到二十四音。現代雲鑼,有三十七音鑼。
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了戰國初年的一套石編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read.99csw.com上下兩層懸挂,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調用。

雲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方響又獲得新生,在民族管弦樂合奏,尤其是在仿古樂舞中,都使用到方響,它還被用作一些器樂獨奏的伴奏。
20世紀70年代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長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擊之聲音悅耳。經測定,此磬距今約四千年,屬於夏代的遺存,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磬的實物。
鑼是一類樂器的總稱。無論大小,外形都和一個圓盤相似,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稱為臍、光或堂,是發音的主要部分。
我們在寺廟道觀中所見到的鍾都是圓形的,這種鍾的共鳴很好,聲音傳得很遠,但是殘響時間太長,不宜用作旋律的演奏,否則就會像踏著鋼琴的延音踏板演奏旋律一樣含混不清。用於音樂的鍾是扁形的,就像兩片瓦合在一起,這種鍾的殘響時間相對要短得多,適宜於旋律的演奏。
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種打擊樂器,屬「八音」中的「石」類樂器。磬的歷史悠久,傳說為堯、舜時無句所作。《呂氏春秋·古樂篇》載堯命夔擊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獸」,描繪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會的樂舞生活場景。
樂鍾有特鍾和編鐘兩種。特鍾單獨懸挂,一架一枚,也有直立在座上敲擊的。而編鐘則由大小不同、音高各異的若干枚鍾編成,可以演奏旋律。出土的商代文物中,就有許多三枚一組的編鐘。近年在商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還出土了五枚一組的編鐘,其音高約為G、A、C、F、g,可以演奏簡單的旋律。
鐃和鈸都是一對金屬圓片,中間凸起,各有一條鈸巾系在中央,演奏時手持鈸巾將兩片對擊。它們的區別有于,鐃中間凸起的部分要小些,鈸中間凸起的部分要大些。所以鐃的聲音清脆些,鈸的聲音沉悶些。
柷和敔屬「八音」中的木類樂器,只使用在雅樂https://read.99csw.com系統中,清代以後就廢棄不用了。
碰鈴用響銅或黃銅製作。其形如一對杯狀小鍾,直徑約5.5厘米,高約4.5厘米,鈴底有孔,用繩將兩隻鈴系在一起,演奏是兩隻鈴互擊發音,其音色清脆悅耳。響銅製的鈴延音悠長,黃銅製的鈴延音較短。
清代的編磬,主要用於皇帝與王公大臣慶典的「丹陛大樂」、宮中大型宴會的「中和清樂」和「丹陛清樂」。清乾隆年間製作的編磬,十六枚為一套,大小相同,厚度有異,採用新疆和田碧玉,其形與特磬一致,只是體積較小,每次演奏時全套都要使用,隨樂曲旋律擊奏。
達卜鼓框一般用桑木製作,呈圓形,單面蒙以羊皮、小馬皮、驢皮,也有蒙蟒皮的。鼓框內側有時綴有許多小鐵環。達卜規格不一,有大、中、小三種。維吾爾族民間樂隊合奏或手鼓舞伴奏常用中型或大型鼓,並可做表演性獨奏,木卡姆伴奏樂隊則常使用小型鼓。
無獨有偶,中國古代也有一種和鋼片琴很相似的樂器——方響,不過它的歷史要比西方的鋼片琴早一千年左右。
單個的大石磬,稱特磬;多枚音高不同的磬,稱編磬。1935年安陽市侯家莊西北崗商代大墓出土了三枚刻有銘文的石編磬。
星,即碰鈴,打擊樂器之一。廣泛使用於我國民間的歌舞音樂、戲曲音樂和器樂曲中。它的歷史很悠久,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六朝擊星俑」和敦煌北魏壁畫看,最早約在南北朝時已很流行。它本是少數民族樂器,後傳至內地,為民間管弦樂隊中增加音響色彩的伴奏樂器。因流傳地區的不同,在民間又有碰鐘、雙星、撞鈴、雙磬、聲聲、水水等名稱。
鼓的種類有很多,如建鼓、足鼓、楹鼓、懸鼓、雷鼓、靈鼓、鞀鼓、應鼓、鼙鼓、堂鼓、小鼓、板鼓、腰鼓、手鼓、八角鼓等。尤其是南北朝時,從西域又傳人許多各具特色的鼓,如羯鼓、雞婁鼓、毛員鼓、答臘鼓、都曇鼓等,使鼓這個大家族更加興旺。
鐃鈸的基本演read•99csw•com奏法是用力對擊,但也可以通過微妙的手法奏出不同的音響來。它一般用於音樂高潮處。另一種用法是將一片平吊于架子上,用鼓槌敲擊,可以重擊,獲得響亮的有如颶風般或閃電的效果,也可以輕擊或兩棰滾奏,使人聯想到水聲。

梘、敔

鼓是古代八音中「革」類打擊樂器的總稱。其特點是有一木製(極少數為陶制或銅製)的鼓框,鼓框一般呈圓形或八角形,框的一面或兩面蒙獸皮,用鼓杖或手敲擊。
鍾分為甬鍾和鈕鍾兩種,頂端有柄的叫甬鍾,有鈕的叫鈕鍾。鍾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名稱,上部叫鉦,下部叫鼓,鍾口的兩角叫銑,鍾唇叫于,鍾頂叫舞,鍾鉦上有三十六個柱形隆包叫乳或枚。在鍾的鼓上一般都有精美的圖飾,鉦上有紋飾,叫作鍾帶或篆間。
春秋戰國時期,音樂藝術有很大的發展,樂器也進一步完善。據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就有河南信陽出土的春秋末期一套十三枚編鐘、安徽壽縣出土的春秋末期一套二十五枚編鐘、山西侯馬出土的春秋時期一套九枚編鐘、山西長治縣出土的戰國時期一套八枚編鐘等許多造型精巧、音色優美的編鐘。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在湖北隋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編鐘。

編鐘

即手鼓,是流傳於新疆地區維吾爾族和烏茲別克族等使用的樂器。因為鼓擊時發出類似「達」和「卜」兩種聲音,所以稱為「達卜」。
古人為起樂和止樂專門發明了兩種樂器:柷和敔。
唐、宋以後,由於戲劇和曲藝的興盛,方響逐漸不那麼受重視了,而被用於宮廷的雅樂中。
宋陳暘《樂書》說:「柷之為器,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也……所以作樂,則于眾樂先之而已,非能成之也。」柷的樣子像一個量器中的斗,中間有一椎,可以左右搖擊發聲。「所以作樂」就是起樂,「作」的本意就是起。在樂曲進行的中間它不再敲擊,所以說它「則于眾樂先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