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回 大風起兮 千石高位

第一回 大風起兮

千石高位

公孫瓚自打從盧植老師門下畢業后,便返回故鄉遼西郡擔任上計掾,負責向中央呈報地方事務,之後又轉任遼東屬國長史。
應該說公孫瓚還是很夠意思的,他把劉備留在自己的陣中,暫時給了他一個「別部司馬」的位置,讓他統領原有的部眾,算是給了他一個能夠勉強擋風遮雨的地方。
以上除白馬與兩刃矛為真實以外,其餘皆為想象畫面,請勿當真,也請勿模仿。
卻說劉備,在這陣子公孫瓚與袁紹的往來征戰中,並未扮演什麼重要角色,只能在後方搞搞後勤、土木建設之類的事。不過劉備倒也沒閑著,他很認真地四處串門子,交朋友,為自己充實人脈。
此時已經回過味兒來的公孫瓚,本來便對自己被袁紹拿來當槍使十分不爽,這時又聽聞親兄弟被袁軍所殺,新仇舊恨便一齊涌了上來。
不過公孫瓚並沒有因為這場大勝而欣喜,此刻南方豫州傳來他弟弟公孫越的死訊,是死在袁紹所派任的九江太守周昂的箭下。
劉備倒是沒那麼強的信心,有氣無力地拍了拍左胸:「為……為了帝國的榮耀。」
暴發戶公孫瓚率領萬余騎進攻老牌世家袁紹,結果被其部將麴義所設的強弩陣給擊潰,損傷千余,而公孫瓚派任的冀州刺史嚴綱也在本戰中陣亡。
鏡頭轉回到劉備。
這裏稍微解釋一下東漢的軍隊建制。
懾于公孫瓚大破黃巾的威勢,當時冀州大部分的州郡都向這位白馬將軍投降,搞得袁紹只能被擠在冀南鄴城一帶,與黃read.99csw.com河南岸的東郡太守曹操互相依偎取暖。
不過,之後趙雲因為兄長過世而暫時退出了劉備小集團。臨別時劉備還拉著他的手捨不得放,趙雲只好說些「終不背德」之類的場面話,哄哄這位感情充沛的主子。
夥伴叫趙雲,無緣的叫田豫。
東漢末年,天下類似劉備這種浪人部隊如過江之鯽,多如牛毛,軍閥們想不到什麼正式的官職,就簡單任一個別部司馬,讓他們繼續統率自己的屬下。也正因為此,這一職位大為泛濫,變成了民兵頭子進入政府軍一個最基本的稱謂。
至於田豫,列位可能就不那麼熟悉了,但不熟悉並不等於不重要,他後來成為曹魏的北疆重臣,對於平定鮮卑、烏丸都頗有戰功,官至并州刺史、衛尉。
劉備見到公孫瓚,彷彿又回到當年那個逃課、打鳥、泡妞的美好時光,他看著公孫大哥強大的胸肌(應該是強大的騎兵隊),頓感安心了不少。
公孫瓚看到這位可憐兮兮的小老弟,一面感到好笑,一面又很同情,但肯定也是十分高興的,畢竟在亂世之中,能遇到一位老同學、老朋友,又有戰鬥經驗,而且還活著,這樣的概率實在不高。
他有勇力,又善騎兵與矛術,很快就轉為武職,在公元187年張純、張舉之亂中擔任官軍前鋒,並於石門一戰大破敵軍,升職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負責邊境軍事。
話說回來,劉備逃入冀州后,碰巧遇到公孫瓚南下的部隊,便前往投靠https://read.99csw.com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期間,劉備先後吸收了兩個在歷史上都留下名字的角色,一個成為他之後創業的重要夥伴,另一個卻因命運的無常而分道揚鑣。
此時的公孫瓚正值事業的上升期,他也並不滿足於只當個小小的邊將,便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私軍,選善騎射之士,乘白馬,號為「白馬義從」,以積累自己的名望,一時間在幽州烏桓間頗有威名。
眼下他的兵力、財力與名氣都在狂飆階段,當然要一鼓作氣剷除萬惡的袁紹。於是公孫瓚隨即整頓大隊,進軍冀州中部的盤河,宣布袁紹十宗罪,正式向袁紹宣戰。
界橋之戰使得河北爭霸情勢逆轉,那些牆頭草們(之前投降的郡國太守)又重新投回袁紹的懷抱,公孫瓚被迫撤回幽州的薊縣老巢。
劉備在平原國待了大約一年(初平三年到初平四年),這期間發生了兩件相當有趣的事,可以用來觀察劉備早年的發展。
他同時還任命下屬嚴綱為冀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一副要把袁紹吃干抹凈不留骨頭的架勢。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一月,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入寇渤海,公孫瓚率領兩萬步騎混合編隊,在東光縣迎擊,大破敵軍,斬首三萬餘人,繳獲車重數萬輛。黃巾敗軍南逃渡河,公孫瓚強力追擊,于河畔又殺死數萬人,河水為赤,另生擒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可勝數。
不過,從事後的發展來看,公孫瓚並沒九*九*藏*書有說大話,他的確很能打。
當然,劉備也沒忘記辛苦跟隨自己的弟兄。剛升為平原相,便馬上任命關羽和張飛為別部司馬,統領平原國下的部隊。
問題來了,原本在幽州混得風生水起的公孫大哥,幹嗎跑到冀州來?
公孫瓚這時還只是個小小的校尉,雖然有些名望,但仍舊難以進入方鎮列強之林。他接到盟主袁紹的密函自然是大喜過望,於是率領邊境衛隊南下,表面上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私下裡卻是圖謀冀州。
部以上便是軍,由將軍統率,一軍通常有五部,但有時為機動起見,會設置五部以外具有獨立編製的隊伍,由「別部司馬」這個軍職負責統領。
相信劉備收到任命書時一定感動得要哭,自涿郡起兵以來七年,歷經無數生死交關、存亡榮辱,當官棄官數次,率領一眾弟兄手刃黃巾賊子無數,終於老天開眼,讓他踏上了這個「二千石」的位置。雖然這隻是公孫瓚私署的官職,但無論如何,他終於有了一個可以端得上檯面的名頭了。
趙雲,字子龍,常山國真定縣人,身長八尺,雄壯威武,相貌堂堂。常山當時在公孫瓚治下,趙雲率部眾前來投奔。劉備對這位英氣逼人的年輕人相當欣賞,便施展過人的親和力向趙雲套起近乎,後來劉備被公孫瓚指派為青州遠征軍副手時,也就順便將趙雲給帶上了,讓他主管騎兵。
公孫瓚再次南下,取得冀北部分郡縣,同時另闢東線戰場,由田楷率軍進入青州,而之前在平原與北海https://read•99csw.com都待過一些時日的劉備,很自然便成了青州遠征軍的成員。
請神容易送神難,個人造業個人擔。袁紹既然邀請公孫瓚南下,就得好好招待這位貴客不是?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河北兩大勢力決戰于廣宗東面的界橋。
這一切,都源自一個袁紹風格的陰謀。
這是公孫瓚成名的一戰,此戰之後,他被拜為奮武將軍,封薊侯,威震河北,正式躍入列強之林。
但眼下並非敘舊之時,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已越過青、冀兩州邊境,朝渤海郡滾滾而來,劉備想到那漫山遍野的兵勢,不由得面露憂色。
至於小弟劉備,他在此戰中應該沒什麼表現,否則《蜀書》上早就大書特書了。
公孫瓚派田楷、劉備進軍青州,經過初平三年一整年與袁紹軍的奮戰,大致上控制了平原國到齊國一帶的地域。公孫瓚相當夠意思,先讓劉備當了一陣子平原縣令,等他打了幾場仗,積累了一些功勞后,馬上將他升為平原相。
渤海太守袁紹與冀州牧韓馥是另一個範例。韓馥擔心袁紹軍力太強無法控制,於是減少對袁軍的糧食供給。而袁紹則採用逢紀的計策,發書給鎮守北方幽州的公孫瓚,請他率兵南下,迫使韓馥主動交出冀州的統治權。
歷史告訴我們,暴發戶再怎麼有錢有勢,他也是暴發戶,與有著深厚底蘊與實力的世家大族相比,就是不行。這一仗,便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不過公孫瓚的整體實力並未受到嚴重打擊。初平三年沒過多久,公孫家、袁家兩軍九九藏書又在幽、冀交界處的巨馬水一帶再戰了一場。這回該輪到幽州鐵騎們喝彩了,袁家軍慘敗,戰死達七八千人。
東漢的正規軍隊編製為五人一伍,二伍為什,五什為隊,二隊為屯,一屯約百人,屯以上則為曲,一曲人數約二百至五百人,曲以上則為部,設部校尉一人為主官,軍司馬一人為副官,一部約數千人,為最主要的戰鬥單位。
公孫瓚乘勢南下,大軍直壓到冀州南方廣宗一帶,耀武揚威。袁紹實在忍無可忍,出兵挑戰。
先是兗州刺史劉岱殺東郡太守橋瑁,這是一個引爆點,於是卸下面具的聯軍諸侯們便如受困的狼群般互相撕咬,竭力壯大自己的地盤與兵力。
公孫瓚看出他的憂心,用力拍了拍劉備的肩膀,豪邁地說:「老弟,不用怕,三十萬黃巾軍算個鳥,便是來三百萬,也有大哥我擋著!」說完,提著慣用的兩刃矛,跨上白馬,朝劉備拍了拍自己的左胸,「為了帝國的榮耀!」
從今以後,細數天下群雄,也該有他劉玄德這一號了,他終於可以和其他的方鎮平起平坐。
韓馥原本就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人物,後方被這麼一逼,再加上內部大將麴義造反,立刻便起了「不跟你們玩了」的念頭。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七月,韓馥將冀州牧的位置讓給了袁紹,奠定了袁紹河北霸業的基礎。
話說董卓西遷長安之後,「勤王救國」的關東聯軍便自覺陷入到狗咬狗的局面。「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關東聯軍對這一至理名言做了相當完美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