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回 大風起兮 諸侯之道

第一回 大風起兮

諸侯之道

劉備此時應該還不知道太史慈何許人也,但一定知道孔融,所以他立刻下令召見,太史慈也不多廢話,便將事由娓娓道來。
說到孔融,在當時士大夫界中,類似於現如今歌壇中的周杰倫、影壇中的周潤發,屬於天王級的人物。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在那個以經學為尊的年代,這可比什麼「皇室血統」、「帝王之胄」要牛得多了。
這樣問題就來了,為何這位劉先生當年欣賞劉備武勇,推薦他從軍,這會兒卻又要派人刺殺他?
當時孔融與公孫瓚或田楷都沒有政治或軍事上的合作,只因孔融當他是個人物,就免費奉送三千精兵,敗掉了大半老本。說句不好聽的,這與那種在賭桌上被美女拋幾個媚眼兒,便不看底牌直接梭哈的傢伙沒啥兩樣。
列位不要忘記,這時平原仍處於戰備狀態,西邊是袁紹的主力軍,東邊則有青州黃巾虎視眈眈,劉備沒有「內豐財庫」也就算了,還將寶貴的軍費軍糧施捨給民眾,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須知,戰爭不是請客吃飯。
列位不妨想象一下,劉備帶兵打仗就是登高一呼,所有人都跟著熱血沸騰,願意為他效死力。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從劉備對太史慈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看出兩件事:
那位主使刺殺劉備的平原郡民,名叫劉平,如果列位記憶力不算差,公元187年張純、張舉之亂爆發時,推薦劉備從軍平亂的,也是一個平原人,名叫劉子平,兩者的名字只差一個「子」字,而名字中間的「子」字,在古書上有時是可以省略或有可能被誤刪的,因此這位劉平與劉子平或許是同一個人。
當然,離那read.99csw.com個人的出現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那之前,劉備同學還得繼續忍耐顛沛流離的生活。
史書上說劉先生是因為素來看不起劉備,不想在他手底幹活才動了殺機,這是否可以理解為:劉先生沒想到當年那個愣頭愣腦的傻小子,不過五年的光景,便回來當上兩千石的高官,爬到了自己頭上,所以一口氣咽不下,這才痛下殺手。又或許劉先生從來就看劉備不爽,推薦他去從軍其實是想害他(差點成功),這回只是第二次動手罷了。
在亂世中,有了地盤、有了名聲、吸引民眾、取得資源,便能夠成為一方之霸。但沒有把人力財力物力組織起來轉化為實力的本事,這些資源都只不過是手中流沙,傷不了人,更不能用來爭強鬥勝。這種人最多也就是流寇,在正規的軍鎮之間掙扎求存。
第一,他當時還是個名聲不顯的小角色,因此對於孔融會找他求援感到無比驚訝。
筆者認為,眼下的劉備雖然升到兩千石的位置,但並沒有對這個位置的認識。他將平原相當成「玄德會」的大哥來做,將全郡國內的百姓當成自家兄弟,大家不分彼此,有酒大家喝,有飯大家吃,有妞……至於打仗,老子上馬提刀就行了,怕個鳥?
不過話又說回來,以當時劉備所身處的客觀環境來看,借兵之舉是否真的無可非議,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可以結合以下事件來分析。
第二,他出兵的理由似乎並不是為了救國討賊,也不是太史慈所說的仁義道德。他之所以出兵完全是因為孔融這個大人物瞧得起他,給足了他面https://read.99csw•com子。在受寵若驚之下,他便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
這倒是冤枉了劉備,漢朝當時有「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發」的規矩,劉備既然身為平原相,便不能率軍離開平原境。雖然這規矩後來被一破再破,但至少目前為止,劉備應該還是放在心上的。
而且他本身又有才華、善議論,很快就坐上當代名士第一把交椅,凡是與他結交或是受他稱讚的人,身價都會翻著跟頭往上漲,因此劉備這一救,立刻便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軍痞,提升到了「天下英豪」的等級,這對劉備之後的事業有著很大幫助。
當時其他世家出身的諸侯們,要麼奢華無度,要麼只招待有名望之人,有哪個會像劉備一樣,和百姓一起吃飯喝酒談感情?這也難怪當時平原「眾多歸焉」。陳壽寫史到此,也不禁發出「其得人心如此」的感嘆。
救孔融一事也是如此。
平原有一個叫劉平的人,因為看劉備不爽,便找刺客去刺殺他。劉備當時凡是有客人造訪,必定招待客人同席而坐,同桌而食,完全不分貴賤。那位刺客先生便是利用這樣的機會,主動造訪劉備,而劉備並無絲毫察覺,同樣熱情款待,結果那位刺客被劉備所感動,不忍動手而離去。
第二個結論: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成功最大的原因。
原來又是黃巾軍惹的禍。
第三個結論是從第二個結論上順承下來的,然而這也正是劉備前半生失敗的主因。
當然,以如今人道主義立場來說,紅十字會少不了要頒給他一面錦旗,可就當時而言,過於「人道」,是否是一個https://read.99csw•com明智之舉,這是值得商榷的。
劉備畢竟是當大哥的,廢話少說,當下便調精兵三千,由太史慈率領回北海平亂。黃巾軍見有援軍到來,立刻便撤了,北海之圍遂解。
也許這就是劉備最大的問題,他是個「對敵人像嚴冬一樣冷酷,對朋友像春天般溫暖」的人。和同時代諸侯相比,他顯得格外可親,因此民眾願意親近,甚至為他效死力。然而,他卻缺少當一個成功軍閥所應具備的組織與管理能力。
當然,不能否認劉備出兵救孔融是「義舉」,此舉肯定為他的名聲加分不少。
讀到這裏,列位大概會覺得劉備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似乎缺少誠意,既然要救就應該親自領兵去救,怎麼會出兵不出面呢?這似乎有悖他做人的原則。
以上兩條意味著,此刻的劉備急欲成名,很需要面子,需要到他可以忘記一些更加切身的利害,而揮霍手上寥寥無幾的籌碼。
郡守親民當然很好,但親民親到連刺客近身都一點警覺性沒有,那就是糊塗了。同樣的,史書上記載劉備在平原的施政是「外御賊寇,內豐財施」,「外御賊寇」當然沒的說,而且也是劉備所擅長的,但「內豐財施」就有問題了。
可是當有人問:「劉大人,咱們該怎麼打?」
當然,以上猜測都建立在「劉平」和「劉子平」是同一人的假設之上,對於劉備的人生無關痛癢,可作為讀書的一點樂趣。
當然,這樣的部隊面對那種連仗都懶得打的雜牌軍時,還能無戰不勝,但遇到紀律嚴謹、指揮分明的正規部隊時,那就遜了不止一籌了。
劉備當時在平原有多少人馬不得而知,但從他之後救陶謙九-九-藏-書只有千餘人來看,他在平原時應該也不過五六千人的樣子。
劉備只會用他那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嗓音,牛氣十足地說:「只要往前沖,殺到天的盡頭便是了!」
很顯然,在平原期間,劉備對這些還沒有絲毫的認識。
其實這怪不得劉備,除了那些穿越小說的主角外,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統帥,都是要經過現實的磨礪的。劉備沒有在政府機關泡過,也沒一個帶他出道的老爸,他打從一開始就是個武人,率兵打仗是他的本行,自然沒想過君主的菜單中還有「內政」這一選項,更不會想到更加細節的如財政、民政、地政、稅政、軍政管理、人力資源等。
第二件事發生在劉備擔任平原相不久之後。
也正因為此,一個集團想要在亂世中崛起,所依賴的不只是勇猛衝鋒的將領,或是出奇計詭策的謀士,還要有那樣一些人,默默地埋首在法律條文、財會賬務等繁雜瑣碎之事中,將人員、軍隊、糧草、物資都擺在正確的位置上,供英主猛將謀士盡情使用。因此,曹操的背後有荀彧、毛玠、棗祗、任峻,孫策的背後有張昭、呂范,而劉備什麼都沒有,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該有這些。
事實上,在接下來的十年之間,劉備都沒有真正領悟到組織管理的重要性,他雖然也遇到過幾個相當有能力的行政官,卻只能微笑著與他們擦肩而過,這時劉備所愛的,還是如趙雲、關羽、張飛這樣威武雄壯的肌肉男。
須知,「平原相」是個地位尊崇的官職,一般老百姓要見上一面恐怕都不容易,而劉備這位平原相竟然沒有半點官架子,對於所有來訪百姓一視同仁,其熱情的程度和真誠的態度,https://read.99csw.com連刺客都為之感動。
劉備聽完太史慈這番正氣凜然的言辭,不由得感慨萬分,於是說出了他自「乘華蓋」以來第二句歷史上有記載的話:「想不到孔北海還知道世界上有個叫劉備的人啊!」
太史慈對劉備道:「我,太史慈,東萊鄙人,和孔北海非親非故,非朋非黨,只是為了道義,甘願為他分災共難。現在管亥為亂,北海被圍,孤立無援,危在旦夕,府君您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因此孔大人才特別派我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來向府君您求援,現在孔大人在圍城中引頸盼望,北海一地存亡,就看您的一句話了。」
先說最不重要的,或者說是最有趣的。
約莫在劉備擔任平原相不久后,有一天,平原城下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一名武官,生得高大英挺,猿臂虎身,頷下一縷黑直長須結辮扎在腦後,氣度不凡。他乘馬帶甲,身上背著弓箭,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
只見他來到門前,對城上守兵大聲道:「東萊太史慈,奉北海相孔融之命,特來向劉府君求援!」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得出三個有趣的結論,為劉備生涯的第一部分做個總結。
這樣的境況,要一直等到他遇上那個人,合作彌補了彼此能力上的不足后,才會得以改善。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才真正擁有了創造霸業的可能。
卻說黃巾軍在冀、兗二州被官軍擊敗后,只能迴流至青州,在管亥的率領下,再度入寇北海,北海相孔融親自領兵出剿無效,反被敵軍圍困於都昌縣,至今已有十余日,情況甚是危急。太史慈本來不是孔融屬下,只因孔融常常資助他家,這才犯險孤身進入圍城,自願為孔融討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