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十章 吳三桂稱帝

第三十章 吳三桂稱帝

在眾人的勸進下,吳三桂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先佔卜吉日,選定公元一六七八年(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在衡州繼位。他的屬下在市郊南獄之麓先築一壇,置辦御用儀仗、鹵簿一應必用之物。因來不及建造宮殿朝房,便構廬舍萬間為朝房,宮殿上的瓦來不及換成黃色的,就用漆塗抹。
康熙帝指示尚之信,如廣西也能「反正」,可兵分三路進剿吳三桂。隨後,康熙帝作了進一步部署,命簡親王喇布取衡州、莽依圖取湖南、尚之信等取廣西。
高得捷奪得戰略要地吉安,切斷了江西與廣東的通道,使江西清軍無法進入廣東。康熙十五年二月十六日,吳三桂的女婿夏國相,防守萍鄉,被和碩安親王岳樂統帥的大軍攻破十二寨,被殲萬餘人,他本人棄印敗逃。這原本是重罪,吳三桂權衡之下,並未嚴懲,引起許多將領的不滿。
此番援救失敗后,吳軍因受困於其他戰場,已無力發兵再救。但吉安又是極重要的地方,若失守,將會有極大的負面影響。吳三桂懊惱不已,恨不該用了韓大任這樣的廢物。吉安被清軍圍困二百多天後,城中斷了糧草,韓大任決定棄城逃跑。康熙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夜,他率殘部悄悄出城南門,渡白鷺洲。因手下部將知貿然突圍,只能是送死,又知主將無能,便沒有與其商量,而在突圍之時,首先向清軍發射大炮。睡夢中的清軍沒想到被困了二百多天的敵軍竟有如此勇氣,甚至懷疑吳軍援兵趕到,混亂中,吳軍奇迹般的逃了出去。韓大任不知手下的部署,被自己的炮火嚇得從馬上摔了下來,丟了幾顆門牙,還好,命沒有丟。
韓大任雖無能,但地位頗高,他的投降,極具示範意義。同月又有吳三桂的水師將軍林興珠,密派人至清營約降。林興珠是吳三桂的親軍水師右翼將軍,此人精通水戰,他手下的洞庭湖水師,幾次將清軍水師擊敗。他先派部將楊廷言從湘潭到和碩安親王岳樂軍前,投致降書。准降后,岳樂即派副都統甘度海、阿進泰率兵前往湘潭接應。康熙帝得到奏報,當即從優封侯爵,授「建義將軍」,留在岳樂軍中助剿吳三桂。
吳三桂得知吉安被圍,急派大將馬寶、陶繼志、王緒率部增援。馬寶先派人混進城,通報援兵消息。韓大任竟然聽信清軍反間計,稱「我聽說馬帥已降清,你來真偽不可知」。來人說:「馬帥已慮及此,臨行,囑我以『棒槌』兩字示信。」韓大任想了半天,來了一句:「馬帥如真來增援,可到城下,免去胄帽,有頭髮在,我當出面會他。」因江水受阻,馬寶不能直達城下,而城中也無炮火接應,他不敢貿然前進,便向後撤。清軍乘機追擊,先攻王緒大營,馬寶與陶繼志救援,都被清軍擊敗,只得先退還湖南。
他自起兵以來,雲南、貴州經濟儲備逐漸用盡。兵荒馬亂,加上自然災害,收成不好,物價飛漲,一石米的價格竟然高達白銀六兩,鹽價貴至每斤三四兩。軍需不足,就加稅田畝,額徵每畝至五六錢,又引起「民怨費疼」。為了廣辟財源,又在雲南麗江等地,鑿山開礦,採取金銀,役使苗人萬人,土司多怨。當清軍深入湖南境內,吳三桂命「築壘挖壕,環營列柵,近郊阡陌,悉作戰場。遍野榛蕪,徒堪牧馬」。這樣造成土地荒廢,糧食的缺口更大了。
康熙帝雖知韓大任無用,但因是吳三桂親信,覺得他https://read.99csw•com身上或可能有重要的情報,遂指示簡親王喇布等,招撫此人。所以後來連韓大任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清軍會死追他這支殘部不放。
外線包圍完成後,清軍開始忙著收內線,向湖南推進,南北夾攻:北攻岳州、長沙,南從廣東、江西進兵,誓取衡州。康熙十六年十一月三日,「征南將軍」穆佔率部進至江西永新(今仍名),目標是臨近江西省的湖南的茶陵(今仍名)。它是江西門戶重地,有「江西通省、所系維在茶陵」之說。拿下此地,便可打開通向湖南之路。吳三桂大軍於十一月六日進駐衡州(湖南衡陽)。茶陵在衡州的東邊,兩地距離很近,可水路直達。從茶陵乘船,順洣水而下,經攸縣,進入湘江,南行,便到了衡州。清軍若取茶陵,便直接威脅到吳三桂的重鎮衡州。十一月十四日,穆佔率部自永新進軍茶陵。如此重要的地方,吳軍竟然未經戰鬥,便棄城而逃,吳三桂用人失察。穆佔得到茶陵,命令都統宜理布等追剿吳軍。吳軍已逃入茶陵北,洣水岸邊的攸縣城(今仍名)。清軍攻破城門,吳軍再次棄城而逃。丟了茶陵,攸縣也就守不住了。十二月十四日,都統覺羅畫特等率清軍攻克了湖南北部、鄰近江西的平江(今仍名)。平江處岳州與長沙之間,清軍在此,可輕易切斷南北吳軍之間的呼應。
清軍用一年多的血戰,換來對吳三桂的外線大包圍。從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省的東南沿海至南部,形成了一個弧形包圍圈。而西北方面王輔臣歸降,與南部諸省又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四川的叛軍,被清軍切斷了其與吳三桂大本營的交通線,已成孤軍。陝西漢中、興安的叛軍同樣無法聯繫上吳三桂,被剿已是定局。
原潮州總兵劉進忠於六月投降后,暗中勾結吳三桂,把康親王傑書招撫的檄文送交吳三桂,請求吳三桂援助。此事被尚之信發現,密報朝廷,康熙帝指示兵部:「劉進忠心懷詭譎,非實意歸誠,可檄康親王密為之備。」
韓大任能力差,為奪回吉安,簡親王喇布率江西總督董衛國等十萬之眾圍困吉安。韓大任只是緊閉城門,卻想不出任何破敵之策。
與吳三桂一樣,廣西同樣是康熙帝的命|根|子。此時,傅弘烈部尚在梧州,奉命與莽依圖部正面攻取平樂(廣西,今仍名)、桂林。而尚之信、將軍額楚、都統勒貝等部則從后夾擊宜章、郴州(湖南郴縣)。吳軍腹背受敵,不能兼顧。十二月十八日,傅弘烈從梧州出發,莽依圖於二十日率部由封川(廣東封開東側)進兵,兩路會師于賀縣(廣西賀縣東側),進取平樂。
韓大任手下有無恥文人原名叫孫旭,後來覺得自己命不好,為了轉運,改名叫王懷明。他隨著韓大任東躲西藏,覺得這麼下去,不是個事,遂勸韓早作打算。
三月一日這天,吳三桂頭戴翼善冠,身穿大紅衣,騎著馬,出宮至郊外,登壇,行袞冕禮。正行禮間,忽然天陰,下起大雨來,儀仗、鹵簿被雨水打濕。群臣正不知如何是好,卻見吳三桂仰天長嘆:「連老天都為我的勤勉,為我的不易,而感動!天哭了,天為我而哭!我是當之無愧的天子!」眾臣感動不已,泣不成聲。他們是為自己的皇上哭,也是為自己哭,為未來岌岌可危的命運哭,也是為追隨皇帝多年,終成正果而哭九-九-藏-書
吳三桂精明了一輩子,沒想到竟然在這事上瞎了眼,他終於可以體會到,康熙帝在他叛清時的切腹之痛了!
尚之信就是廣東的風向標,他的風向一轉,各種牆頭草也紛紛仿效。原任兩廣總督、與尚之信一起從叛的金光祖,密約心腹,殺死叛將雷孚言,逮捕吳三桂任命的總督董重民,「決意歸正」。被吳三桂任命為廣東巡撫的馮甦,早與尚之信「協謀歸正」,受到朝廷嘉賞,被重新任命為刑部侍郎。接著,原任高、雷總兵祖澤清也率所屬官兵投誠。
吳三桂即皇帝位后,宣布國號為大周,從三月改元「昭武」,以衡州為都城,改名為「定天府」。他當了皇帝,屬下也改易官稱,逐一冊封。首先封他的妻子張氏為皇后,封吳應熊庶子吳世璠為太孫。加郭壯圖為大學士,仍守雲南。設雲南五軍府、兵馬司,改留守為六曹六部。大封諸將,「首國公,次郡公,亞以侯、伯。」晉陞胡國柱、吳應期、吳國貴、吳世琮、馬寶等為大將軍。封王屏藩為東寧侯,賜尚方劍。其餘皆按等次晉爵。造新曆,制新錢幣,曰「昭武通寶」。還在雲南、貴州、湖南、四川舉行鄉試,選拔舉人。反正一個封建皇朝應有的,他都沒落下。
正當康熙帝不斷調兵,增援廣西時,吳軍及廣西叛軍攜平樂之戰的餘威,大舉反攻,奪回清軍已收復的潯州等地。到三月,清軍控制的僅梧州一地。二十二日,已投誠的高雷總兵祖澤清又在高州(廣東高州)復叛。康熙帝震怒,命尚之信親征,必須除掉此人。尚之信與副都統額赫納等於四月十一日抵電白(今電白東),大敗叛軍,並攻破城池。祖澤清倉皇而逃。十九日,清軍收復高州,招降雷州。
自此吳三桂有意無意地和下屬談起此事。下面的人心領神會,便相續勸其即皇帝位,以順天意、民意。
林興珠的投降,簡直就是抄了吳三桂的老底。他熟悉湖南水道,掌握吳軍水師機密,此次投降還帶走了所屬船隻和大炮做見面禮。吳軍在水師上的優勢,一下子便被削去。
由於尚之信的緣故,清軍在廣東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康熙帝對此表示滿意,說:「尚之信素懷忠藎,思報效國家,朕已知之,舉廣東全省歸誠,民免湯火之患,深為可嘉。」
莽依圖於四月二十四日自江西贛南率部入粵。二十九日,抵達江西與廣東交界的南安(江西大余)。叛將嚴自明獻城投降。清軍進入廣東,取道南雄(今仍名),直抵韶州(廣東韶關),假降孫延齡的傅弘烈「迎降」。
吳三桂眼見廣東不保,遂將注意力轉向廣西。他于康熙十六年十一月六日來到衡州,親派馬寶取道宜章,進入廣西富川(今仍名)。派其孫吳世琮等至桂林,誘殺孫延齡(時馬雄病死),佔領了桂林。得到廣西,也就意味鞏固湖南多了一份勝算。
要實現這個戰略,必須先解決兩粵。廣東方面由尚之信控制著,他雖表面投了吳三桂,但沒有什麼實際動作,相反時刻等著清廷的招安。康熙十五年十二月九日,尚之信在看到清軍形勢好轉時,就派人攜帶他的密信,前去和碩簡親王喇布聯絡。康熙帝下敕諭一道,讚賞了他的行為,表示諒解他投靠吳三桂的行為,「因事出倉促,致成變異」,他對尚之信「深為惻憫」。
胡國柱有一心腹名叫韓大任,無論是職位還是能力均在高得捷之下。高得捷部九*九*藏*書攻陷吉安后,在清副將色勒故宅中,起獲窖金數萬兩。為了巴結胡國柱,韓大任將此事報了上去。胡給高得捷去信說:「我兵缺餉,公所得窖金,可借支佐軍。公立大功,何患不富!他日將百倍償還。」高得捷沒辦法,只得交出這筆錢。后查出是韓大任所為,遂對其非常憎惡。後來胡為韓大任在吳三桂面前說了不少好話,他被升為「揚威將軍」。這樣的事,自然是讓高得捷不服。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六十七歲,這是他反清的第五個年頭。遙想五年之前,他振臂一呼,便天下響應,那是何等的氣魄。而如今軍事上的不斷失利,讓他倍感凄涼。
清軍在廣西由攻勢轉為守勢,固守梧州,待機反攻。吳世琮率數萬吳軍繼續追擊清軍,渡左江,逼近梧州地區。傅弘烈孤軍奮戰,先後在梧州附近的賀縣(今賀縣東南)、藤縣(今仍名)與吳軍激戰,但都以失利而告終。吳軍以水陸三路大軍直逼梧州。尚之信率軍增援,于康熙十八年正月,會同傅弘烈、莽依圖部,在梧州城下,大敗吳軍。清軍乘勢攻入桂林。吳軍轉而包圍南寧。此城原為叛將馬雄所有,他病死後,其子馬承蔭降清,仍守南寧。吳世琮圍攻數月,就要得手之際,莽依圖部趕來求援。吳世琮率部與清軍展開大戰。莽依圖以額楚部為前鋒,發起衝擊,並在山後埋下伏兵,斷吳軍退路。吳軍遭重創,連吳世琮也身負重傷。南寧解圍,清軍控制廣西全境。
吳三桂的判斷會應驗嗎?
莽依圖等接到命令,率部迅速從廣州出發,翻越大庾嶺,往韶州方向快速靠攏。兩廣總督金光祖也遣標下兵二千增援。莽依圖抵韶州后,觀察地形,以城北為衝要,築土牆,每夜從城上悄悄縋卒出城,浚壕通水,並遣一軍據守白土村,以護衛廣州餉道。從七月至九月,吳軍日夜攻城,均未得逞。胡國柱等擔心清軍援兵越聚越多,遂果斷於九月二十四日夜率部萬余渡江,至江西岸,斷清軍水運。在蓮花山,居高臨下,向城內發炮轟擊。城牆被毀,清軍退土城固守。關鍵時刻,江寧將軍額楚率援兵趕到。額楚率援部向吳軍發起衝擊,莽依圖趁機從城內殺出。內外夾擊,直搗吳軍營寨,連破四營。九月二十八日,馬寶等放棄帽峰山陣地,下撤。江西岸吳軍也被迫棄營而撤,清軍在後追擊。在樂昌的風門澳,三面夾擊吳軍,收復仁化縣。馬寶等向衡州方向奔去。韶州一戰,進一步奠定了清廷在廣東的控制基礎。
打仗真的是很費錢,吳三桂這樣的闊佬也面臨著無米之炊的危險。他雖佔有半壁江山,但這些地方都在打仗,所以財政方面自然比較艱難。而清廷的大後方則無這樣的憂慮。
韓大任逃出吉安后,奔寧都、樂安諸處屯紮。又逃往萬安、泰和等處,均未能守住,只得再逃往興國寶石砦、永豐與廬陵之間,復奔閬川洞、白揚坳。
尚之信就這麼輕易地又回到清廷的陣營,讓吳三桂十分震驚。他沒想到,這世界上還有人比他的演技更好,也沒想到這世界上有人會真的跟豬一樣蠢。尚之信好歹也是見過世面的人,怎麼就那麼很傻很天真。清廷的狠毒,吳三桂是清楚的。別說有過叛變經歷,就算真的是忠臣,只要你是漢人,只要朝廷對你有疑問,那照樣是除掉沒商量。有多少漢人,為清廷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又有多少,被清廷翻手為雲,覆手為https://read.99csw.com雨。有時吳三桂都感慨,清廷的江山不是打來的,而是騙來的。清廷的統治者似乎很有做磨坊老闆的天賦,他們總是能用各種誘人的手段,騙來許多毛驢傻賣力氣,最後卻往往是卸磨殺驢。吳三桂相信無論是耿精忠,還是尚之信,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
尚之信於五月四日,率省城文武官員及軍民「歸正」,特派他的弟弟尚之瑛,代表他到韶州「迎接王師」。康熙將尚可喜親王爵位傳給尚之信。
康熙十七年正月初二日,在江西老虎洞,韓大任殘部再次被清軍擊敗,死六千餘人。營寨被燒毀,總兵、副將等三百餘人陣亡被俘。孫旭主動提出,前往清營請降。韓大任及其部將陳堯先、李懋珠等率官兵萬餘人至福州,向清軍投降。康熙帝命將韓大任速送京師,也許是他真的供出了什麼有價值的情報,康熙帝特赦了他的叛逆之罪,並給予良好待遇。三月,清軍在萬安、泰和等地殲滅韓大任失散的部眾四萬余,招撫總兵邱大成等三百餘人、兵士四萬余名。
當清廷重新控制廣東后,吳三桂深感自己背後,已高懸索命之劍。後路若被切斷,腹背受敵,那就只有被一口口吞噬的份兒。為鞏固後方,他派出七員大將,統率三萬大軍開赴湖南與廣東交界的宜章(今仍名),企圖分兵進攻樂昌(廣東樂昌)、南安(江西大余),奪佔兩城,進而佔領韶州(韶關)。韶州居五嶺之脊,是江西與廣東的咽喉之地,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吳三桂大將馬寶、胡國柱等率領大軍,於七月五日向韶州發起總攻。吳軍從將帥到士卒,都深知此戰關乎身家性命,所以格外拚命。清軍統帥「安南將軍」舒恕急派副都統赫勒布率滿漢官兵曾援。康熙聞報,指示命令到日,尚之信與「鎮南將軍」莽依圖等速率兵馬趕赴韶州,舒恕亦相應應援,必保韶州,不得丟失。
廣西自打孫延齡被吳三桂殺掉后,另一首要人物馬雄也病死,叛軍群龍無首,人心不穩。清軍趁勢發起攻擊,但卻未取得勝利。細分析起來,主要還是各將領觀望不前,瞻前顧後的老毛病又犯了。尚之信總是能找到很多理由,表示自己有許多難處。而莽依圖在平樂臨戰之時,則待在桂江北岸,以江水湍急,渡江沒有把握為由,自行撤退到梧州。又以糧餉不足,撤到德慶。一撤再撤,致使軍心動搖。所得城鎮如賀縣、昭平等地都得而復失,吳軍在廣西取得主動權。
清軍的攻勢震驚吳三桂,立即增調部隊,全力固守廣西。清軍感到兵力不足,請求增援。康熙帝即派駐韶州的將軍額楚、勒貝等速增兵廣西,令尚之信親率將士前往,接濟大軍。據尚之信報告,他原奉命進取宜章、郴州、永州,行至清遠,因為接到警報,遂撤回廣州,又以「海賊」突犯,他的「官兵有限,不能分應」。康熙帝指示:「深入廣西,事機所系甚重,且廣西早定,則湖南之寇不敢自存。」督令尚之信將沿海地方交賴塔防禦,親往接濟廣西大軍,毋誤軍事。
康熙十六年(1677年)初,可謂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從此時開始,清軍轉入戰略反攻。清軍從東西兩線緊逼湖南,同時向兩粵進軍,切斷吳三桂的後路。總攻吳軍的時刻即將到來。
茶陵、攸縣是道大門,破了這個門,清軍也就打開了從湖南東南部進兵的通道。穆佔取茶陵、攸縣后,又派兵攻取了茶陵南的酃縣,擊斃吳軍總兵、副將九-九-藏-書等十餘人。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四月前後,穆占連續攻克湖南郴州(郴縣)、桂陽州(今仍名)、興寧(資興)、宜章等城鎮,招撫吳將總兵王育民等人,收復臨武(今仍名)、藍山(今仍名)、嘉樂(今仍名)、桂陽(前一桂陽為州,此一桂陽為縣,今汝城)、桂東(今仍名)等五縣。再進軍至永興(今仍名)。茶陵等十余個州縣,都在湖南東部、東南部至南部地區,地理上連為一片,與江西、廣東、廣西諸省臨近,清軍可以順暢無阻由這些地方進入湖南。為了鞏固戰果,清軍派重兵防守這十余個城鎮。
康熙帝命額楚等奉命據守韶州,莽依圖部與新任命的廣西巡撫傅弘烈,進入廣西平叛。並令尚之信撥出部分兵力,進行策應。不過由於尚之信遲遲未能發兵,也沒有為莽依圖部準備船隻送到梧州,致使原定尚之信、莽依圖與傅弘烈會師的計劃未能實現。傅弘烈只得率所部萬餘人馬,先期進入廣西。他們先後攻取了廣西重鎮梧州、潯州(桂平)等地。
不知還能堅持多久,不管結局如何,畢竟自己曾經有過輝煌,想到這裏,他又頗有些得意。五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他曾經佔據了半個國家,與清廷抗衡。康熙是皇帝,繼承于祖先。他祖先的皇帝位,誰能否認,沒有他吳三桂的巨大功勞與心血?無論從哪個方面講,他吳三桂都配得上一頂皇冠。帝王之位,無疑是最高理想,最高境界。我還在等什麼?吳三桂自問,我為明朝效力過,為清朝效力過,兢兢業業,對得起朝廷給予自己的,而如今我已人生暮年,是不是該給自己一個交代呢?
軍事上的接連失利,帶給吳三桂集團上層的震撼是顯而易見的,而在勝利時被有意無意掩飾的種種問題也暴露出來。他的心腹大將高得捷,為人精明強幹,所帶之兵英勇善戰,可謂勁旅。康熙十五年二月,他奉吳三桂之命,率大軍進攻江西重鎮吉安(今仍名)。此時,清軍正全力進攻江西萍鄉、袁州(宜春)兩地。吳軍乘機,對吉安發動了攻擊。僅數日,高得捷便攻取吉安。康熙帝嚴令奪回,清軍不惜血本,猛攻吉安,高得捷死守六個月,清軍始終未能破城。
又過了三個月,即康熙十六年三月,形勢進一步好轉,尚之信再次看準時機,上「密疏納款」。康熙帝看后,馬上催促康親王傑書迅速挺進廣東,責成「鎮南將軍」莽依圖率部入粵。
康熙十七年初,莽依圖、傅弘烈等率軍包圍平樂。吳三桂之孫吳世琮,率陸軍與水軍前來增援平樂。建好營寨,便迅速渡桂江,先攻擊綠營兵。傅弘烈與都統王國棟率軍迎戰,寡不敵眾,被吳軍擊敗。適值江水泛漲,莽依圖的滿洲八旗兵,不悉水性,只得眼巴巴地看著綠營兵被殲。吳軍斷了清軍的後勤補給線,清軍得不到補給,只得撤至中山鎮,再退至賀縣、梧州,到了德慶才終於得到補給。康熙帝接到報告,再次下令尚之信發精銳萬人,多備火藥,火炮,速往廣西增援。令賴塔與耿精忠部撥出部分兵力,與劉進忠部,交與都統馬九玉增援廣西,由莽依圖、傅弘烈指揮。尚之信提出,他如去廣西,恐叛軍再犯潯、梧兩城,而且高(州)、雷(州)、廉(州)三郡初定,人心不穩,不得不駐廣州,以應意外之變。康熙帝同意他的請求,不必親往廣西,可速發萬人精銳增援。同時再調將軍舒恕自江西贛州、額楚自肇慶增援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