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卷 黃淮卷 第09篇 大唐魂歸——一座古城和兩條河流之滻灞手記

第一卷 黃淮卷

第09篇 大唐魂歸——一座古城和兩條河流之滻灞手記

這樣的設想當然很好。可是,真正的唐長安城已經讓該死的朱溫早就拆毀了,只留下了一圈皇城的城牆。你不可能有中國的一座龐貝城,公元一世紀維蘇威火山的爆發給了羅馬人一座火山灰保護下的龐貝城,雅典衛城也因為是座石頭城才被很好地保存了下來。那麼,西安就必須復興、再現和重現唐皇城。
西安市要組建一個當時叫「滻灞河綜合治理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的新區,最早的文件見於2004年8月26日。其中,關於這個新區所承擔的任務便是,為西安完成一個「生態帶、景觀帶、旅遊帶、經濟帶的建設目標」,由市政府授權,獨立行使滻灞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及管理職能。

5

一開始,一切進展順利。
望春宮中有望春樓和望春亭。
對滻灞建設者來說,他們認為他們乾的是「千秋基業」。因此,即使是「負債經營」,即使前期投入巨大、壓力巨大,他們在「高起點」上也絕不願意輸於人。而是盡其所能,想要努力汲取世界上最先進的治河理念和城市建設理念。
因此,這等於是一個誓師大會。
西安市政府將滻灞新區定位為「新型城區、生態區、商務區、景觀區」。
它甚至連一點廢墟都不留給我們。
西安的各個區縣市,其中包括幾個開發區都爭著搶著想讓這朵國際會議奇葩落戶在自己「家」里。無論你誰再爭再搶,市委和市政府那時候卻已經是鐵了心要把它給予當時尚還是一片不毛之地的滻灞生態區……
可是如今,十多公里長的灞河東岸濱河路和滻河西路,是新修的堤岸和新修的路。滻灞兩條河流,河上有小島,岸邊有碼頭,有樹,有花,有草,水面上還有水鳥在飛……
怎麼辦?
這就是城市的生態化和人文化。
都市型生態區,生態化商務城。——
我鍾情于這個有著兩條河流的地方。這個地方對我有著感情和理智的最大衝擊力,視覺和內心美感的最大誘惑性。我鍾情于滻灞的事業。

4

西安這是沾了老祖宗的光了。
西安的八條河流失去了森林的涵養也就日漸乾涸。但人口卻不見得越來越少。唐長安城84平方公里人口是當時的世界之最,說起來也就100萬人。可如今西安11.9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卻聚集了50多萬人。這些人都要吃喝拉撒,生活污水往哪兒排?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往哪兒倒?還有,西安也不可能沒有工業,西安東郊的工業區總有工業廢水要排,排哪兒去?

9

這就是自然濕地的功效。它幫了人類很大的忙,不僅可以排水和防洪,而且還能「殺死」人類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中的「毒素」,而它最大的好處就是,成本低廉——濕地的運行和維護費用最低。你只需大量種植一些蘆葦、蘆荻、水白菜之類,它就可以解決水的富營養化問題,並且,不再造成新的污染。這聽起來的確很美妙。還有,濕地本身自然景觀美麗,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又是水禽的棲息地,還不用我們花巨資去建更多的污水處理廠,可謂一舉幾得。
歷史的確有著讓人不可預知的神秘性,而因其不可預知和神秘也令人神往和著迷。我的確不知道這是不是帶有「天意」的一種巧合。公元2004年和公元904年,唐長安城的毀滅與一個大西安的重建。唐長安城從隋開皇二年【582年】修大興宮開始至904年朱溫毀滅,三百多年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滻灞兩條河流的滋潤與滋養。沒有這兩條河,的確談不上盛唐長安。現在,整整1100年以後,滋養了唐長安城的兩條河流,大唐長安的生命之源,他們說,我們回來了……
灞河東岸10.8公里的生態大堤體現了生態環保的理念,超過了以往各區縣治河修堤的標準,通過國際招標,把先進的生態理念引入到河堤施工中……
以及,長安百姓如同千年以前的一次「狂歡節」……
灞河東岸生態化大堤和灞河東岸濱河路的施工和造型最大限度地體現了人類的生態文明。而這條8.1公里長的濱河路又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
關閉沙廠,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
這兩條曾經和我們五千年文明史,尤其和我們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關係如此密切的河流……
丹陽郡船,船上堆積著京口綾衫綢緞。
生態化和人文化成為了二十一世紀城市建設的主題。
2004年11月11日歐亞經濟論壇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
任何一個成功的政策肯定都來源於某些先行者的成功的實踐。
滻灞河管委會到了「總決賽」的時刻。這支隊伍從公元2004年9月9日誕生,到2007年的這個秋天,艱苦備嘗中他們走過了三年,一直乾著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兒,並且,都是些幾乎默默無聞的活兒。河流治理,生態重建,修路,疏河,固堤,築壩,植樹……都是些不在人前露臉和聽不見響聲兒的活兒。外界——甚至許多西安市民,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批人,日夜辛苦在城的東北方向,滻河和灞河這兩條河流之間……
歐亞經濟論壇項目被譽為西安的「國際化開篇之作」。據說,當時還是西安市委書記的袁純清聽到外交部有舉辦這一國際會議的想法后,迅速聯繫了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開發銀行及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爭取由他們出任歐亞經濟論壇的主辦方及協辦方,並順利將論壇的永久會址定在西安。
你把它建成,這就是一個「大西安」!
正如哈佛一位教授所言,治理蘇州河除了截污沒有其他良方,現在,滻灞生態區要治理滻灞兩條河流也除了截污不可能再有其他辦法。由於灞河的污染主要來自滻河,那麼,首先要對滻河進行截污。這項工程,於2007年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西安大獎賽舉辦前夕基本完工。滻灞生態區共鋪設了22公里排污管道,由此封堵住了滻河上游流入灞河的27個排污口,滻河上游的水也由劣Ⅴ類變成地表水的三類。我們在F1賽場看到的美麗如畫、寬達四百多米的碧波蕩漾的河面,就是來自於他們的這項成就……
第一代新城,是「企業本位模式」。企業是城市的主體。最典型的像大慶、唐山、河南的三門峽、陝西的銅川這樣的資源性的城市。
科學試驗發現,濕地中大量生存的蘆葦能去除有機和無機物,一些污水中的細菌在通過種植的蘆葦「過濾」后消失。並且,蘆葦及其他高大植物能從水中去除重金屬和碳水化合物。從上世紀60—70年代,一些西方實驗室開始推廣至許多大規模試驗,用以處理工業廢水、江河水、地面徑流和生活污水。
廣陵郡船,船上堆積著廣陵所出錦、鏡、銅器、海味。
河面最寬闊處,有四五百米寬!
慶典正式開始,陝縣尉崔成甫赤膊上陣,穿缺胯、露臂的衣服,戴紅羅抹額,站在第一艘船頭。擊節唱自己所作的新詞,船上有100名鮮服靚妝的美婦人齊聲應和。那歌是崔成甫借原來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改編而成,名曰《得寶歌》,只聽這百名長安美女齊聲唱道:「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耶!潭裡船車鬧,揚州銅器多。三郎當殿坐,看唱得寶歌。」——唱詞中的「三郎」,指玄宗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為睿宗第三子】,敢把皇帝稱作「三郎」,的確也夠開放和開明,大約中國古時也只有唐朝才敢如此。隨著百名美女嘹亮的歌聲,崔成甫的頭船徐徐朝著望春樓駛來,其餘的船隊緩緩跟進,綿延數里。河岸之上,觀者人山人海,史書記載說:「京城百姓多不識驛馬船檣桿,人人駭視。」
必須堅持「生態為主、開發為輔」,這「主輔」的關係不能亂。
這是客氣。
所有這一切都令人感動……
關閉沙廠,與其說是一項工作任務,不如說是一次戰鬥,而且是一次相當艱苦卓絕的戰鬥。灞河堤岸工程所涉及的兩個項目部的人,並肩聯合作戰。這場戰鬥,確切地說,從這年的三月份戰鬥到了八月份。
這兩條河就真正成了西安一個藏污納垢的地方。
兩河交匯處的滻灞三角洲,一片汪洋的水域,水也清了。困擾了西安幾十年的滻河城市段污染的問題,居然被解決了,西安城東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巨大改善,這不能不說是F1和歐亞經濟論壇的巨大功勞。
這個第三代新城,從城市形態上,應當是人類城市發展到今天的一種更為高級的階段。它不是自然生態區,而是一種都市型生態區。都市型生態區不同於自然生態區,它必須有現代化產業的支撐,人在這個城市裡生活和居住的同時,需要有事業,需要創業,需要發展人類自身的創造能力,去創造更多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實現人自身的價值、產業自身的價值和城市本身的價值。總之,人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總得有事干。就像城市誕生的最初階段,它吸引了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學者等等一樣。那麼,根據西安市政府對這個新城區的定位,它應當是西安的一個「商務區」,為西安發展新型的現代服務業,成為西安的商務中心、金融中心、會展中心、物流中心以及創意產業中心等等。因此,它又應當是一座生態化的商務城。
然而,長安因歷史而輝煌,長安也因歷史所累。古代西安的「八水繞長安」,絕對的好風水!八條河流像八條綠色的青龍環繞著長安城,沿河綠草成茵,長安城的郊外,全部是茂密的森林。漢武帝在細柳打獵,細柳即今西安南邊的長安縣。李世民打獵的地方也大約就在如今西安的北郊,唐大明宮以北沿渭河的森林是皇家園林……這些森林哪兒去了?
原因就是北京、南京、蘇州拆了他們的古城牆,而西安人保留了他們的古城牆。後來我偶爾知道了在建築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城市天際線」,是說每一座城市都有它一個標誌性的輪廓線。西安在二十世紀以前的天際線就是古城牆。到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基本建成於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高新區矗起的許多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又成為了西安一個新的天際線,而滻灞——西安的總規劃師韓驥先生告訴我,滻灞兩河流域將會是新西安的一道最美麗的城市天際線……
現在的人的確是越來越聰明了,過去一說修壩,就是水泥築成的高壩大壩。但這樣的壩,破壞了河流的自然景觀,而且還給河床增加了壓力,西方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在呼籲不要「高築壩」。而如今滻灞人修的這些壩,全部採取「橡膠壩」這樣的形式,這種壩,既生態,又環保,讓河流能夠自然流淌,只是在需要調節水位的時候,把橡膠壩的壩位進行適度的調節。但修橡膠壩,同樣得處理河床,就像蓋樓一樣,你得「打地基」,給河床底部鋪一些石料,他們叫做「賓格網」的石籠。這就得暫時讓水避開,要修圍堰。此時已是隆冬季節,楊希軍說,他們拿著市水利設計院給他們設計出的草圖,日夜兼程修圍堰,吃住都在工地上……

2

這裏的「灞上」,因其在灞水之濱而得名。
我們已經能夠描畫出六千年前史前文明時期黃河流域半坡母系氏族社會人類生活的一幅圖景。他們濱河而居。因為這裡能夠為他們提供從事農耕生產和打魚捕獵的良好生態環境。他們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兩條河流之間。這兩條河,就是滻河和灞河。可以這樣說,從這兩河流域走出了我們的祖先。
一個被歷史所埋沒了的天才。一個天才的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同時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偉大學者,智慧的目光穿透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用漢武帝時期和東漢以後,黃河在這兩個時期的截然不同的表現,說明人類的生產方式,畜牧和農耕,怎樣影響著一條大河——我們母親河黃河的命運……
這才是黃河永久安瀾的根本所在。
廣運潭是開工的第一個項目。滻灞河管委會把廣運潭項目作為他們的「開山之作」,其獨具慧眼首先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專家們一致認為,在滻灞河地區生態保護、河道治理與綜合開發利用的系統工程中,以廣運潭生態景區為起步項目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今天你省錢了,省工了,但你卻毀掉了兩條自然的河、生態的河。不說將來你會背上罵名,成了西安這座古城的千古罪人,你還永遠沒有機會改正你的錯誤。建設中的錯誤是人最不能犯的錯誤,犯了,的確就是千古罪人。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過太多歷史教訓。與其干一個壞的工程,不如不幹!要干,就為西安干世界一流的事!
世界對西安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就是說,城市一定是和人們的物質享受、精神享受有關。
這麼多唐代詩人的詩更不可不信。
必須堅持生態優先。
必須探尋一條關於河流治理和城市建設的新思路。
這個概念是什麼?
古城西安已經許諾,要把2011年的世園會舉辦成為一屆「令人難忘的盛會」。天寶年間韋堅曾在廣運潭這個地方舉辦過一次規模盛大的水運博覽會,那也許是公元八世紀的時候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水運博覽會,一千多年後同樣在廣運潭這個地方舉辦的這屆世園會,也會是西安歷史上一次載入城市記憶的盛會。
詩人的詩不可不信。
此後的兩河河谷間,仍舊不平靜。不平靜的是日夜的機器轟鳴聲和人聲鼎沸聲,不過,這已經是另外一種聲音和腳步聲,是建設者們在加緊為這兩條歷史的河、人文的河,療治創傷和為它修復和整容。僅僅才過了幾個月,到2005年年底,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的、體現當今世界最新生態理念的綿延二十多里的灞河東岸生態大堤建成。
不朽的是一種精神,對河流的治理,帶出一個城市建設的範式。
這樣已經大體勾勒出了西安的一座國際化和生態化的現代新城。
北遷是個廣闊天地。
滻灞修的這種生態大堤,就是拿到世界上去也毫不遜色。這就是現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對河流的一種嚮往。你把河堤都修成了水泥,這不符合自然,自然的河流堤岸上一定是有樹有草,是閑花野草,現在,他們給上面覆蓋上了一米多厚的土,又給了它綠色的植被,這樣做肯定要比從前那種「硬化河堤」、即水泥砌成的河堤費時費工費錢,但卻保留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達到了一種「自然去雕琢」的意境。
而歷史和人們,又遺忘了這兩條河。——
那就是政府要「負債經營」。
久違了的灞河煙柳!
這就要說到一個叫朱溫的人。
「沛公軍灞上。」
滻河城市段的水清了。
我們過去一直說它是明城牆,因為朱元璋的兒子作為藩王分封到此後把西安作為了他的「王城」,按照他老爹的教誨要「廣積糧,高築牆」就把原來殘破的城牆好好地修了一遍,這就有了西安是明城牆這一說。可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
另一個重要的事情是擬議中的唐皇城復興計劃和市政府北遷。要再現唐代皇城的風貌,重振西安的盛唐雄風。
具體到西安的這兩條河流,滻河和灞河,情況卻不盡相同。中國的整個西部省份相對於東部省份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工業污染有,但卻不是它最根本的原因。西安在它的城市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幾乎都和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有關。周秦漢唐的輝煌歷史,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人類歷史上「東有長安,西有羅馬」,讓西安這個世界東方最古老的都城,承載了全人類足足一半的精華和精神遺存。不可想象中國沒有古長安,也不可想象世界的東方沒有長安,沒有長安就像沒有羅馬。沒有古羅馬西方人會沒有了精神的家園,沒有古長安東方人同樣會沒有了精神的家園。古長安城,尤其是唐長安城,就像一座歷史的方尖碑一樣坐落在整個東方——尤其是亞洲人的心上。
歷史的更迭,你打我殺,燒了你的都城,我再建一個都城,每次建城都需要木頭,那就伐!從關中伐到甘肅天水,從秦嶺北麓的淺山一直伐到了秦嶺的南邊進入到原始森林……
古人總是把水和美女聯繫在一起。

20

當西安舉辦這兩個國際性的盛會和活動的時候,來到這裏的各國代表和國際摩聯官員及運動員們,看到的就是西安的一座未來新城。新城還在建設中。但新城已經顯露出了雛形。西安新的城市輪廓線,新的城市天際線,雖然還沒有全部成為現實,但它,彷彿沾著露珠一般,淺笑著,姿容清麗地,若隱若現在了西安的城東北方向……
風水不好的地方他們是不會來的。滻灞風水好,滻灞位於西安的東北方向,是西安的「上風頭」,這裡有水,有綠,空氣好,環境優美,自然吸引著他們落戶到這裏……
假如你還想再往前走,請你從滻灞河交匯處,沿灞河十幾公里長的生態大堤和順著河流的自然走勢蜿蜒曲折的一條新修柏油馬路——人稱「美女路」的灞河東岸濱河路,一直向北,走到灞河下游,灞河入渭口,這裏就是西安的滻灞渭萬畝濕地。
滻灞兩條河流一樣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因為它不是兩條普通的河流,而是兩條非凡的河流,它是藍田猿人和半坡氏族的起源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最早的城市和最早的帝都,也孕育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和最輝煌的四個朝代周秦漢唐……
可是,西安的水在哪裡呢?
最早開工的一些工程都是「賒賬」上馬的。
「譚其驤,生於1911年,卒於1992年,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與侯仁之、史念海號稱我國歷史地理學界的『執牛耳者』,開創了我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研究的先河。」
道理很簡單,它是西安的未來。
明朝時改名「西安」。
幾乎與此同時,大約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古埃及人定居在了尼羅河畔,由此誕生了古埃及的文明。而印度河流域則誕生了古印度文明。此外還有一種文明不能不讓你驚嘆,那就是位於兩條大河之間的一個河谷地帶,這片綠色的土地被《聖經》記載為人間的樂土,被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兩河之間的國度」。這兩條河,就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從這片美麗的綠色土地上誕生了古巴比倫文明……
是未來西安的第一塊基石。
一段歷史開始了。
它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按照規劃由三座昔日的垃圾山改造成的「桃花山」、「櫻花山」、「杏花山」總佔地面積為1200多畝,其中水面860多畝,島嶼220畝,堤防120多畝。島上將提供給人們親水、休閑、度假娛樂設施和會所、酒店等等,建成后將成為西安的一個重要的旅遊度假勝地……在這個歷史文化積淀如此深厚、人文薈萃的區域內搞建設,他們的確最為警惕的,就是深恐辜負了或糟蹋了這裏的人文景觀、文化內涵的東西。人文景觀的東西,像這裏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一樣,必須得到最充分的尊重!生態滻灞和人文滻灞不能只是落在紙上的東西,必須是體現在每一項具體的建設中、每一項的規劃中。
西安古代有「八水繞長安」之說。所謂這「八水」,即長安城北的涇、渭二水,長安城東的滻、灞二水,長安城西的豐、澇二水,以及長安城南的鎬、潏二水。這八條水中,除渭河是主流,其餘都是渭河的支流。潘岳的《西征賦》,說西安「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西有玄灞素滻,湯井溫谷」……可是,在西安人的記憶里,尤其在我們兒時的記憶里,這「八水」似乎與西安老城九_九_藏_書區從來沒有過關係,不是離城太遠,就是幾近乾涸,或者已被污染,成了「害河」……
二十一世紀人們對城市的需要是什麼?對城市生活的渴望是什麼?——
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到了8月底好消息突然從北京傳了回來。
這僅僅是西安的一次雄心迸發。
——河流與城市。
2007年9月4日英國倫敦時間中午12點,中國北京時間晚上7點。
西安老城區11.8平方公里,廣運潭一個項目就相當於一個西安老城。

14

按照規劃,灞河上的一期工程總投資約2億多元人民幣,主要包括灞河的堤防工程和新建B號橡膠壩一座。未來西安的一座新城將誕生在滻灞這兩條河流之間。
2005年第一場雪就在這天夜間他們還在河灘上幹活的時候降落了。

26

建設一個西安新城。
在中國的城市建設史上,它第一次提出了「人」是城市建設的主題。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建設必須從以「經濟為中心」走向以「人為中心」的根本轉變。
時光帶走了曾經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空餘下兩條嗚咽著的河流……
詩人艾青曾說「北方是悲哀的」。
留下來的,是「不廢江河萬古流」的、萬古如斯的這兩條河流。——
——這便是,西安也是現代的、時尚的和綠色的。
一次又一次的研討會、論證會。
城市從原本意義上講,應該是人類最佳居住地。不但能夠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同時能夠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和環境需要。城市應當是以人為本,是人居環境優美和宜居住宜創業的地方。可是,以人為本和尊重自然,這個矛盾又怎麼解決?這是說,在這個第三代新城裡,人與自然應當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這就涉及到了他們要建一個什麼樣的「城」的問題。
不,不,治理失敗的河流和充滿遺憾的「財富新城」都不是滻灞建設者們想要的。
而他們卻要做與韋堅差不多的事情,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超過韋堅的事情。他們要治理、恢復和重建滻灞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舉辦一個比當年韋堅的廣運潭博覽會規模更大和意義也更為深遠的世界園藝博覽會……而他們,只是西安的一個「四區兩基地」之一的小小管委會!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他們能申辦成功,當2007年9月4日消息從英國布萊頓傳回后,整個西安為之幸福和沸騰!那時候,楊六齊曾經說過一段感慨萬端的話,他說,申辦世園會,用一個小小的管委會撬動這麼大一個世界級別的博覽會,在申辦最困難的時候,那種彷徨無依,那種在彷徨中尋找方向和目標的窘困,如今回想起來都難以釋懷……
北遷的一個重大意義就是帶動「大西安」的發展。
根據這些我們能夠知道些什麼呢?
從村落遺址中出土的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來看,半坡氏族的經濟生活以農業、飼養、捕魚和狩獵為主。女人主要從事採集和農耕,男人則從事漁獵。半坡遺址里還有一樣東西不能不說,這就是塤。這是種陶制的樂器,恐怕是我們所能知道的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這裏正好有兩條河,滻河和灞河……
這個非常聰明的人是西安的一批仁人志士。

25

最早的城市是隨著手工業作坊的出現而建立起來的,當然,也是為著統治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這就是莊園主們或者封建領主們需要一些更多的物質享受,一些手工匠們,打鐵的、制衣的、屠夫們等等有著各種專業技能的人,就來到靠近貴族們住的地方住了下來,漸漸形成了人群的聚集區。從這些人群的聚集區里又發展出了繪畫、音樂等等文化藝術以及科學。
這是《史記》《鴻門宴》上開篇第一句。劉邦駐軍的灞上,遙遙相對著項羽駐軍的驪山腳下的鴻門,中間隔著一條灞河。劉邦是夜慌不擇路地翻過驪山涉過灞河,從那個命懸一線的宴會上逃了出來,由此才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漢唐時期。
看西安的兩條河,滻河和灞河。
最終,這裏將建設成為一個生態化的新型城區。
會稽郡船,船上堆積著銅器、羅、吳綾、絳紗。
他們到了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總部所在地荷蘭阿姆斯特丹,拜見了法博會主席,向法博主席遞交了市長陳寶根的一封親筆信。陳市長在信中說,西安正在積極實施「大水大綠」工程,也正在加緊修建中國西北地區乃至國內最大的生態景觀區——廣運潭,打算以此作為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會場……
文化是永恆的。
長安城最好的一塊「風水寶地」滻灞河一帶,那時候就住著太平公主等這樣的皇親國戚。滄海桑田,如今卻也是換了人間,唐代的「滻灞之間,三輔勝地」在經過千年沉淪與落寂之後,有一天,西安人說,我們要建設這裏。
河的自然屬性是「水走蛇道」。走「蛇道」的河流在它順著自己的自然河床流淌的時候,由於彎來彎去,不會形成太大的落差,也不會對河堤的兩岸產生太大的沖刷力。可是,當你把河流「裁彎取直」以後,你就破壞了水的自然屬性,這時,你的堤壩修得再堅固,水流所形成的落差和沖刷力久而久之還是會沖毀你的堤壩……
1月8日,B號壩開工儀式。前一天晚上大家都沒有睡覺,河灘上的風很大,彩旗和開工儀式需要的背景布不能布置早了,早了,會讓風給刮跑了。他們午夜12點開始幹活。
這個「新型城區」定位為「第三代新城」。
河流首先是自然的河流,自然的河流也是生態的河流。同時,人類同河流的關係、城市與河流的關係,是人類同大自然的一種最為緊密的關係。世界上的許多城市榮榮辱辱,興興亡亡,都皆因河流而興,又皆因河流而亡。恆河邊上的印度,尼羅河邊上的埃及,渭河邊上的秦咸陽城、漢長安城,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人類的文明,因此,人類的河流又是歷史的河、更是文化的河流。可是,人類在長期的發展中,尤其在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強調了河流的功能性,而忽視了河流的自然屬性、生態屬性和人文特色。
政府應當北遷。
西安古城牆和滻灞生態區就是西安的黃浦江兩岸,有著西安兩個時代的城市天際線。黃浦江東邊陸家嘴新外灘璀璨的燈火是1992年改革開放之後上海出現的新的群樓,西安東北方向滻灞生態區碧波綠樹間現代化建築群組閃爍的璀璨燈火,是公元2004年以後雄心勃勃的西安市政府劍指渭河兩岸的一個傑出代表作。
應當是一種和諧共生的關係。
如果說河水污染、挖沙、傾倒垃圾是滻灞兩條河流的三大生態災難的話,另外一個災難卻是關係到了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河水有枯水期也會有豐水期,河道不治理直接帶來的災難就是泛濫成災。
必須讓滻灞生態區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治理與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統籌考慮。這樣,這種治理便是主動的和系統的,全局的和超前的。這樣做,當然,在生態區起步時會艱難得多,甚至是非常非常艱難。但只要堅持這樣做了,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從一開始就可進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因此它是一種良性循環,最終是會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西安受益,社會受益,國家受益,人類受益……
這二十字實際就是「滻灞道路」。
但有時候又不免會想,我們西安從前是有河的,從前是有水的,我們西安曾經是「八水繞長安」——八水啊,也就是我們有八條河流!八條河流環繞著我們西安城!楊貴妃為什麼那麼美?我們長安城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麗人?甚至武則天為什麼那麼有權勢、那麼有威儀,那都是長安的水滋養出了女人的美和女人的威風!但是,「八水繞長安」又對我們那麼遙遠!遙遠得像是冬天里的童話,我們從娘胎里出來,一睜開眼睛,也沒見過西安有一條像模像樣的河……
是在大地上進行山水寫意。
垃圾山上搭建著臨時帳篷。
此時,他們已經完成了固定資產投資30多億元。其中,用於兩河流域治理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超過20多億元。與主城區的道路對接全部完成,區域內的道路已經四通八達,新修的灞河東路、滻河西路、滻水西路、滻灞大道、新灞路等等,四十余公里的城市路網,將昔日的這片荒涼的和破敗的河灘,變成了西安的一片「黃金海岸」,水域澤國的城市景象已露雛形。雖然還沒有上海陸家嘴的璀璨燈火,沒有陸家嘴的高樓林立與繁華,可是,蜿蜒于區域內的生態化大堤,堤岸上的野草閑花,綠樹成蔭,幾座伸向水面的親水碼頭,卻是更能讓人感受到生態之美和自然之美。跨河的三座橋樑,一座還在建設中而另外的兩座已經完工。其中的二號橋,氣勢恢弘地橫跨于灞河的河水上,這座橋,是採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斜拉式結構,又被稱作「斜拉式大橋」,乳白色的和全鋼結構的橋體,輕盈地像只美麗的大鳥般飛落在碧波蕩漾的灞河河面上……
答案其實已經無需去找。
灞河自古以來盛產優質沙子,沙子又是人們蓋房子建高樓大廈必需的建築材料。當河裡的水豐盈的時候,人們取沙不易,河床自然受到保護,而當河水的流量減少,一部分河床祼露了出來,此時就阻擋不住人們伸向它的鐵鍬和挖掘機,也阻擋不住人們對它無度的、貪婪的和肆無忌憚的取沙和摧殘。灞河的情景便是如此。據說,灞河的水面從前寬達一千多米。這個「從前」是什麼時候?不知道。也許是周秦漢唐時期,也許是宋元明清時期,但至少在隋唐時期灞河既深且廣,流量較大,否則,也就不會有「玄灞」這一說。此外,隋唐時期,灞河上有船通行。唐詩云,「鶴蓋動宸眷,龍章送遠遊。函關疏別道,灞岸引行舟。」說的就是灞河上行船的情形,這首詩的「宸眷」說的是皇帝的妹妹,是皇帝把自己的妹妹送到了灞河的船上,灞河上能行船,也說明灞河的水「深且廣」。王公理說的「千余米寬」,卻也是有物為憑,這就是殘留在灞河岸邊的「老堤」。以後灞河水量減少,「瘦身」后的灞河水面變成了400多米寬,老堤廢去了,人們又修了新堤。這樣,很明顯的,在老堤和新堤之間有了一大片河床祼露了出來,這片河床就成了人們挖沙的絕好地點。河水還有枯有盈,當河水枯了的時候,就是新堤以內也阻擋不住人們伸向它的鐵鍬和挖掘機,灞河河床於是遭到嚴重破壞,最深處河床下切達6米,災難開始頻仍,最大的災難發生在1954年和2002年,1954年大洪水灞河邊上一個村莊被淹沒,2002年6月9日隴海鐵路橋被沖毀,附近兩三個村莊被大水淹沒……
為的是走出一條城市建設和河流與生態治理完美結合的新路子。
不能給西安留下兩條治理失敗的河流,不能給西安留下一個充滿了遺憾和悔恨的新城——像許多創造了「財富神話」的「財富新城」,GDP上去了,可是,河流被污染了,生態環境惡劣了,即使財富堆積如山,可是人們生活得不但不幸福而且還充滿了危機……
滻河和灞河,幾百年,幾千年都沒被污染,為什麼現在污染了?除了工業污水河流不可能「自凈」以外,城市污水如果沒有超出河流的「自凈能力」,沒有超出河流本身的承載力,河流就自然而然地會把進入到它體內的污水凈化了,而超出了它的能力,久而久之,水就會變黑和變臭……
這就有了西安的「唐皇城復興計劃」。
13.53平方公里,是一個什麼概念?
我想一個城市沒有一條河流就像一個人沒有了血,連靈魂都會是乾澀的。
而它,也僅僅是滻灞生態區的建設者們三年的一個初步成果。
這個人,是宇文凱。
由於F1和歐亞經濟論壇要在滻灞河交匯處的三角洲舉行,這就成了西安市政府的涉及到政府形象和國際聲譽的兩件大事了。政府為這兩件大事均成立了組委會,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督戰,涉及到的政府各部門都成為了「成員單位」。所有的「成員單位」和所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原來根本不敢奢望短時間里能夠做到的事情如今卻全都做到了。最為典型的就是滻河截污這個最棘手的難題。8月,F1驗收前基本完成截污。9月,F1和歐亞經濟論壇前一兩個月,實現了滻河城市段的全部截污,滻河水質也達到三類水標準。
這天,望春樓下冠蓋雲集,百姓傾城出動,一片鶯歌燕舞,歌舞昇平,唐玄宗興緻勃勃,登樓觀之。但見望春樓下,舟楫無數,檣帆如雲,幾百艘船列為方陣,接受皇帝檢閱。每個方陣的頭船上,都插著標示地方名稱的署牌。
像廣運潭,像灞河煙柳、灞柳風雪,像古灞橋,像望春樓……只要是「熟讀唐詩三百首」的人,就無法不在想象的世界中對它們有著夢幻般美麗的遐思。那彷彿是一種對久逝的遠古人類生活的瞻望與景仰——儘管它還不是遠古,是公元七世紀至公元九世紀時唐朝人的一種生活情景,距今大約1100年到1300年,在斷代史中屬於中古,可是我們還是感覺它彷彿十分地遙遠,遙遠而且陌生,遙遠得像是我們在瞭望天堂里的情景……這是因為它對我們來說,像是一個美麗的迷夢,我們不敢相信唐代的長安人,也就是唐代我們的西安人,居然就曾生活在那麼美麗的城市中。
這段短短不到幾百字的描述,實際凝結了許多專家、各路人馬的智慧與心血,他們中間有規劃專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文學家、歷史學家等等等等,是這些聰慧的大腦,這些從滻灞生態區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被聘為其智囊的智囊人物們緊張思考和論證了一兩年的產物。上海同濟大學為此規劃了一兩年,並將他們的心血轉化為了對古城西安人民的一份厚禮。——
戰國時期,諸侯群起爭霸天下,秦始皇派大將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從咸陽出發討伐南方的楚國。這一仗,因其戰略意義重要,秦始皇便親自送大軍出征。這裏的「灞上」,是史書中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紀。史書里關於灞上的諸多記載且不去說它,僅這兩次就足夠重要了。王翦打敗強大的楚國和劉邦從鴻門宴上死裡逃生,由此才有了秦王朝和漢帝國。所以說,在灞河邊上發生過的這些故事都是足以影響到中國歷史的大事情。滻河雖然沒有灞河名氣大,但它是灞河最大的一條支流。而到了隋唐時期,由於都城東移,滻河距長安城比灞河更近,僅十里左右,成為唐長安城最重要的水源地,城中的許多水網,如龍首渠、興慶湖、曲江,都是引滻入城。可以說,沒有滻灞這兩條河流,就沒有唐長安城的繁華,更不會有詩人杜甫所吟誦的「長安水邊多麗人」的美景。
想想三年前的滻河和灞河,想想三年前的滻灞河兩岸,你怎麼可能想到三年後也僅僅才過了三年——的光景呢?大自然不虧人,你為大自然所做的一切,大自然都會無比慷慨地回贈與你。治理了河流,水清了。修好了堤壩,壩固了。本該是濕地的地方,恢復了濕地。有水有草有濕地,鳥兒回來了,魚兒回來了,野鴨子也回來了,濕地的野生植物、蒲草、蘆葦也都如人所願地生長起來了。大自然不虧人,你付出辛勞給它,它像是對你有了一種知遇之恩,它也懂得知恩圖報,它也很想在世人面前為你增添光彩。天地之間有感應,長安鳥禽亦多情。畢竟這是一座非凡的古城,列祖列宗們在此創造過非凡的文明,你為這座古城所做過的善事和好事,自會感天地而泣鬼神。因為,這就是「天人長安」!你看,西安市市長話音剛落,從長安城的方向就飛過來一隊「人」字形的大雁,它們掠過古老的唐皇城長安城的古城堞,飛掠過古老的灞河河面,朝著渭河,也就是姜太公姜子牙釣過魚的一條河流,開啟了西周王朝的一條河流,一路展翅飛去!
西安古城牆究竟算是什麼朝代的?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在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簽署的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中,濕地與森林、海洋一起被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這是說,他們必須是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
——不一樣的一個滻灞生態區。
……
文化也是需要繼承和發展的。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和民族之魂、民族之根。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真正悲哀的是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沒有文化記憶等於一個民族沒有了歷史,沒有了從前,沒有了過去,沒有了關於祖先的記憶,沒有了值得人去驕傲的資本。滻灞河流域,因為它深厚的文化積淀,尤其是星河燦爛的唐文化,使其在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方面交相輝映,是歷史和大自然賜給西安人的一塊福地、寶地。中國恐怕還沒有任何兩條河流有過像滻河和灞河這樣的殊榮,能夠被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在內的那麼多唐代大詩人反覆吟誦和寫過那麼多著名詩篇!
消息在第一時間傳回了西安。
大年初二,B號壩工地的一端是圍堰,圍堰以下是已經開挖了的河床。這時候的灞河,就像是一個被剖開了腹部在接受手術的患者,他們必須搶工時給它再縫合上「傷口」,不然,等到汛期,洪水下來,有可能給兩岸居民造成重大災害。回首朝西安市區的方向望去。灰濛濛的天幕下,星星點點,萬家燈火……哦,是新春佳節了,此時,家家戶戶都在暖和和的家裡和親人們團聚,他們在工地上,守著這荒寂的河灘,守著這兩條殘破的河流。可是,所有的創業者不都是這樣嗎?

23

比如,將濕地用於水質的改善。
除了這些非常重要的事件以外,西安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就是西安建國以來五十五年第四次城市總體規劃《西安2004—2020年城市規劃》的編製正在母腹里躁動。西安在拉大它的骨架,提出了兩個「600」,即600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和600萬城市人口。
B號壩以後變得非常著名,原因是它的位置顯著。它位於滻灞河交匯處的三角洲下游,是離三角洲最近的灞河上的一座壩,建成后通過調節水位,可在他們後來稱之為「半島」的這個中心區域形成浩渺的水面。這片水域,就是2007年的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西安大獎賽的賽場,也是2007年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三面環水的那片美麗水域。最早的一批建設者們對他們的B號壩有著深情,也有著最為深刻的記憶。我發現,那個日子彷彿永駐在了他們的記憶里。
在這個有著兩河流域的新城區,將實現西安的千年跨越和千年夢想……
唐之前隋朝的一個天才的規劃師。
西安原本沒有這個叫「雁鳴湖」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原本是滻河邊上的一處垃圾場。2002年時任雁塔區委書記的王軍面對這片垃圾場動起了腦筋,把他的「綠色風暴」從杜陵原刮到了滻河邊。在此之前,當他任雁塔區區長時,他搞了一個「綠色計劃」,用3000萬元撬動了杜陵原上的萬畝生態森林,把一個光禿禿的、垃圾成山的杜陵原變成了綠森森的「世外桃源」,一處西安的旅遊度假勝地,當地農民也因此而致富。治完了荒原,他又想治水,在滻河邊上的這座垃圾場堆山挖湖。這項工程在2004年下半年基本完成,形成了千畝湖面和堤路防護林帶。起名作雁鳴read.99csw.com湖、雁翔路、雁環路等等和「雁」字有關係的湖名和地名——皆因雁塔區的「雁」字。雁塔區率先在西安的東南郊形成的「萬畝林」和「千畝湖」,據有關官方資料表明,是陝西省於2003年開始啟動的「大水大綠」工程的前奏。
翻看古籍找到了漢未央宮和未央湖的概念,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他們率先打響了滻灞河治理的第一槍,這就是在被人稱為「狼吃娃」的貧窮落後的北三鄉疏河修堤造湖,湖名「未央湖」。未央湖旅遊度假村讓那時候還沒有濱湖場所的西安人和外地遊客眼睛為之一亮,從來不出名和不入耳的未央區北三鄉也因此一下名聲大噪。另外兩個擁有滻灞河的區也不甘示弱。雁塔區有唐大雁塔和小雁塔,因此它也引經據典地把它在滻河邊上垃圾場上開鑿出的那片湖命名做了「雁鳴湖」。而灞橋區則更加別出心裁,它居然從歷史黃卷中發掘出了個「廣運潭」——如果說未央宮、未央湖乃至雁鳴湖都還能讓西安人有些聯想的話,「廣運潭」這個名稱真的沒有幾個西安人知道!它早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風塵中,也早就消失在了歷史的記憶中……
西安的城市發展中有兩條河,一條叫滻河,一條叫灞河。
滻灞河管委會在財富和權力方面,面對韋堅只能汗顏。
這是一柄中國的玉如意。
從這個時間表來看,永久會址的基石早於首屆論壇舉行之前一個多月已先行埋進了土裡。

13

滻灞河邊孕育了我們民族引為驕傲的、可堪與古希臘神話和古羅馬悲劇相媲美的唐文化,你在滻灞這樣的地方搞城市建設,你就得小心翼翼地為這座城市梳理出和保留下來它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記憶。或許正是這樣一種深重的使命感,讓滻灞的建設者們僅僅就為了這一個桃花潭景區的規劃和設計方案,討論和反覆研討,就用去了一年多的時間,從2005年到2006年……
相當於西安老城區、古城牆以內城區11.9平方公里的十倍。
……
是該讓外界了解和知道滻灞了。
未來的滻灞生態區完全建成后,不僅有萬畝水面、萬畝濕地、萬畝綠蔭,更有現代中水回用系統、污水效益化治理工程,有「零污染」排放標準……將形成城市公共綠地1951.1萬平方米,使西安的人均綠地面積翻一番。據測算,到那個時候,滻灞生態區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3700噸,產生氧氣2600噸,年滯留粉塵可達4400噸,有效降低城區的熱島效應,極大提高西安市整體空氣質量,成為西安名副其實的生態補償區和城市「綠肺」。
等到這座新城建成,我們可以期待到的又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理性思考。
F1摩托艇被人叫做「水上精靈」,它在水上飛馳的速度就是飛機起飛的速度,每小時兩百多公里。你要讓這精靈跑起來,你得有足夠大的水域,還得有足夠深的水,必須達到國際摩聯規定的比賽場地。標準的賽場水面寬350米,長約一公里多,也就是至少要上千米。它要求水深必須達到3.5米,水質必須達到三類,單圈要達到兩公里的長度——從來只有游泳池和護城河的西安,哪兒來這麼大的水?——F1的賽場在哪兒呢?
也相當於西安已建成城區面積207平方公里的二分之一強。
駕船的人全都異樣裝扮,大斗笠、寬袖衫、腳著芒屨。
吉普車沿著滻河從南向北一直走,開始還有路,後來就沒路了。路沒有了,有的是綿延十幾里的垃圾山,這當然都是城市垃圾,有生活垃圾,更多的是建築垃圾。城市裡不讓隨便倒,但垃圾總要有個地方倒,這兒沒人管,也不收倒垃圾的錢,幾十年下來,垃圾堆積成山,許多地方還侵入了河道。除了垃圾,還有遍及河床和堤岸的沙坑,沙坑大大小小不等,最深的沙坑可達三十多米。還有荒草,還有污水。雜草叢生,荒草能淹沒了一個大人,這是人跡罕至的原因。問題是水臭。涓細的水流,不大像是一條河的河流,黑乎乎,聞起來令人掩鼻。沙坑開不過去,雜草繞不過去,垃圾山也橫亘面前,沒辦法,他們只好開開停停,許多時候只能是棄車步行,爬高上低,披荊斬棘……
沈佺期的「素滻接宸居,青門盛祓除」。
讀這些詩,簡直不敢讓人相信,這就是昔日的滻河嗎?滻河那時候會有這麼美嗎?
大自然不虧人,一分投入,十分回報。一分索取,十分報復。
一百多人的施工隊伍整整齊齊列隊在河灘上。
滻灞河雖然水少,但經過的是未來的新市區,兩岸有大片的河灘荒地可供開發,可以攔河造湖,植樹種草,實現「大水大綠」。未來的西安會是中國北方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滻灞兩條河流的生態治理和建設功不可沒……
時間到了2000年。
而此時,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超五星級大酒店凱賓斯基已經落成,坐落在兩河交匯處的半島上。在三面環水之中,半島的島尖上,遠遠望去,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若隱若現著一座富麗堂皇的水晶宮殿。你可以想象它就是傳說中的海市蜃樓,你也可以想象它就是蓬萊仙島……因為你不能不去想象——它甚至超出了你所有的想象!
滻河雖說是灞河的支流,但它與灞河齊名。傳說中有「女滻男灞」之說,而歷史上則有「玄灞素滻」之說。把這兩條河流相提並論,自有其深刻的歷史和人文地理原因。隋唐時期,滻灞河地處長安之東,是國都長安城的東方門戶。盛唐長安,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為開放的大都市,所有要進京辦事的人,中國人和外國人,包括日本人、高麗人、琉球人、交趾人要來長安進貢、求學以及文化和宗教交流,都要進出滻灞地區,滻河和灞河就是首都唐長安城的天然護城河,人來要過河,人去也要過河。如果歷史書中如此記載,我們也許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好在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文化最為璀璨的時代——此後中國的詩歌成就一直都沒有超越過唐詩,唐詩所蘊含的氣勢恢弘和大唐帝國的天朝氣象,甚至是與之齊名的宋詞也根本無法與之比擬的。唐詩是盛世之作,是中國人精神昂揚、民族自信時期的盛世之作,而宋詞不說是哀世之作卻也至少是衰世之作,宋以後的中國不斷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國運日下,宋詞受此影響儘管優美和婉約,卻精神趨向衰靡……
滻河流進灞河的水也清了。
河流治理帶動區域發展,新區開發支撐生態重建。
西安市委和市政府的決心和意圖清晰而明確——
西安拿什麼去治理它?
是誰給了我們西安最早的這個天際線?誰給了我們一個沿用至今的棋盤形狀的城市道路?誰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城市布局?——這是說,是誰規劃了我們的唐長安城?
廣運潭項目部和三角洲項目部、商務中心項目部等,其共同的任務都是修路、疏河、固堤、築壩、植樹,除此之外,對他們來說,兩個更為艱巨的任務便是,滻河的治污和灞河的治沙。
雪下得多下得大也特別冷。
西安第四次城市規劃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個是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集群的發展,一個是提出渭河八百里秦川的生態保護。這兩個問題又相互關聯。從前人們對西安的認識就是一座缺水缺綠的古城。外界人這樣認為,西安人也這樣認為,這樣認為就對西安的發展前景十分沮喪。可是,後來有一天,有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突然對人們說,你不要站在城圈以內看西安,你以為西安就這麼大嗎?你認為中國古代的皇帝就那麼笨嗎?周秦漢唐等十三個朝代能選擇西安建都會選擇風水不好、缺水缺綠的地方嗎?不錯,是因為戰亂和朝代更替等人為破壞,西安失去了許多森林和沿河的綠色植被,可是,西安的地形地貌沒有變啊,西安的地形地貌亘古如斯!你看看秦嶺不是在這兒嗎?渭河不是在這兒嗎?一條綿延數千公里的大山脈,一條黃河最大的支流。山在西安城的南邊,水在西安城的北邊。西安是一座南靠秦嶺、北臨渭河的大河谷地帶啊,這條大河谷,就是人們所說的「八百里秦川」,一山一水夾峙中的遼闊的關中大平原啊!
好事來得卻太突然……

27

如果僅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是一個國際論壇永久會址最為理想的地方,它有著博鰲論壇一樣美麗的水域。它坐落的滻灞河交匯處、這個如今叫做「滻灞半島」的地方,三面環水,是一座有著浩渺水面的美麗島嶼,完全符合舉辦國際會議的安全需要。而和博鰲論壇不一樣的是,西安的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背靠的卻是一座千年古都和聯合國所確定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它在西安市區的三環。從滻灞河管委會誕生到西安市舉辦這屆國際論壇的三年時間里,滻灞的建設者已經把這片本無城市交通網路、本無城市道路的區域,規劃和建設成了城市道路和城市功能完善的一片城市新區——這個概念里有一條非常重要,這就是,它完成了和西安主城區道路的全部對接。從市中心到這裏車程不到半小時。而機場,繞城高速,東三環,乃至隴海鐵路,到此地全部四通八達。

21

——人與城市。
從長安百姓看到這一水上盛況驚駭的表情,你可以知道,此情此景,他們從前也沒有見過。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歌詞里所唱的「潭裡船車鬧」里的「潭」——廣運潭。這天,是廣運潭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慶典儀式。
市委書記袁純清、市長孫清雲踩著河灘上鬆軟的沙土和卵石,走到灞河的河床中間,在B號壩的中心位置,給滻灞河流域綜合治理的第一塊基石,填培了第一杴泥土……
緊接著,尼克魯主席帶領國際摩聯的官員們到了滻灞河邊,以考察他們心目中未來的F1賽場。時空的轉換真的有如電影鏡頭的蒙太奇,昨晚唐皇城的錦繡繁華轉眼間變成了在唐代相當美麗妖嬈而如今卻相當荒涼破損的兩條河。應當說,國際摩聯的官員們在那一刻心涼了。尼克魯主席臨上車之前連連說了兩個「NO,NO」之後,用懷疑的口吻說:「中國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實際是說不可能。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安人。我同意詩人艾青的話「北方是悲哀的」。北方是悲哀的,西安也是悲哀的。在我的概念里,我的意念里,我從小長大的西安,是一個沒有一條像樣的河流的城市。我們的「河」就是繞著古城牆的護城河,我們小時候「弄水」的地方,是兒童公園和蓮湖公園裡邊的水和體育場游泳池裡的水,西安最大的水,也就是我們興慶公園裡的興慶湖,但它不是一個真正的「湖」,而是一個人造湖,在我們看來這水面也足夠大了。記得我第一次到北京去,見到頤和園的水,我驚訝得目瞪口呆。後來又看了無錫的太湖,看了武漢的東湖,那浩浩渺渺浩浩蕩蕩的煙波水面,這時候,也就愈發地為我們西安悲哀起來……
從這個傳說中,你已經能夠看出,在人們的心目中滻河是一條女兒河,而灞河是一條男兒河,也就是「女滻男灞」。這倒是有點符合這兩條河流的性格。但在真實的歷史中,灞河的來歷並不和終南山神有關,卻和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關。灞河原名滋水,秦穆公既為「一霸」,而且他還想要成就一番霸業,於是就將「滋水」改名「灞河」。這一改名對歷史影響深遠。這片地處滻灞兩河之間,東西寬約6.7公里,長約20公里的土原,相傳周平王時,因有白鹿出於此原而得名「白鹿原」。從秦穆公把這條河改名作「灞河」,白鹿原就漸漸被「灞陵原」、「灞陵」、「灞上」取代了。漢高祖劉邦駐軍的地方叫「灞上」,漢文帝葬的地方叫「灞陵」……這些皆因滋水變成了灞河。傳說中的「霸公子」,如果說真要牽強附會的話,他爹也應該是秦穆公,他出生的年月也應當是春秋戰國的後期……
滻河如此,灞河也同樣如此。
絲竹管樂,望春樓下千帆競。
你說,這是西安嗎?
歷經千百年的破壞,西安的好風水沒有了。
晉陵郡船,船上堆積著折造官端綾綉。
雁鳴湖千畝湖泊濕地也許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範例。
始安郡船,船上堆積著蕉葛、蚺蛇膽、翡翠。
2007年,中國發生了兩個著名的生態災害事件,一個是太湖藍藻危機,一個是洞庭湖區暴發鼠災。據媒體報道:從這年5月29日開始,江蘇無錫市民家裡的自來水就開始發臭,當地居民講,這種臭味是類似於窨井蓋下淤泥的臭味,洗手手臭,漱口口臭,煮飯飯臭!無錫市超市的純凈水開始出現搶購,甚至脫銷……
王建的《御獵》則更耐人尋味。王建算是一個地方官,官任陝州司馬,但他有幸「長隨天子苑東遊」,是說他能經常跟著皇帝打獵。滻灞地區的西北部在隋唐時期屬於禁苑,從長安城的北門出來就是皇家園林,面積達幾百平方公里。苑中樹木茂密,皇帝在此狩獵放鷹和宴請遊樂,應當說,自然環境非常之好。王建詩還說「滻水斜分入御溝」——「御溝」,當然是說滻河的水被輸送進了皇宮裡……

15

然而,僅僅過了半年多。當2007年8月15日,國際摩聯推廣委員會的官員和國家體育總局領導對西安滻灞F1賽場進行驗收的時候,國際摩聯副主席拉維尼亞先生又說了另外一番話。他說:半年以前我來這裏的時候,看到的是兩條幹涸的河流,雜草叢生,環境很差。半年以後再次來看,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安的賽場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賽場之一,適宜於運動員水平的發揮。滻灞的效率和速度,就像F1的速度一樣……此時,拉維尼亞先生站在滻灞河的交匯處,一片汪洋的水域和不時飛落水面的白鷺,讓他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西安和不一樣的滻灞生態區。太感慨了,實在是太感慨了,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快的速度,讓人真的是不可思議!僅僅半年,賽場河流的寬度、水深、水質等完全達到了賽事要求,而且周邊配套和環境也基本到位,拉維尼亞先生除了讚歎「滻灞速度」比得上F1摩托艇的速度以外,幾無其他話可說。
西安向世界展現了她的另一面。
這件事情發生在天寶二年,即公元743年。
看西安的一座新城,二十一世紀的一座綠色城市,一座負載著西安未來夢想的城市。
破壞自然生態是現代人做的最不光彩的事情。
然而時光匆匆流逝。
放炮了,喧鬧的鞭炮聲響徹在雪落紛紛的灞河河谷的上空。
說到這裏,我想,人們真該到滻灞生態區看看。
其中,望春樓最為著名,是唐代帝王迎春和祭天的地方。
因為答案早就已經存在了。
這恐怕就是中國最早的一次水上博覽會。
豫章郡船,船上堆積著名瓷、酒器、茶釜、茶鐺、茶碗。
可在公元2005年,滻河卻壓根兒不是這麼回事!污水,垃圾,讓滻河完全變了顏色!你還「滻水浮光共幕連」?還「素滻鳧鷖戲綠汀」?還「灞滻煙氛向晚清」?!……
什麼叫「不朽」?
白居易的《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遊,戲贈五十韻》:「聚散知無定,憂歡事不常。離筵開夕宴,別騎促晨裝。去住青門外,留連滻水傍。車行遙寄語,馬駐共相望。雲雨分何處,山川共異方。」
在這裏,他們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治河理念,叫做「生態化、自然化和人性化」。
一座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的綠色城市。
第四次西安城市建設規劃開始編製。其間西安白皮書的發表意義重大,是西安未來發展的「政治綱領」,而其「閃光點就是其四化理念——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和生態化」。
有人說,西安將成為「中國西部第一水城」。
滻灞的事業,滻灞這一群人需要破解的這個世界級難題,應當被記錄在人類的歷史里,記錄在古城西安的城市記憶里,記錄在世界城市的發展史中。
國際化和市場化對西安這樣一個欠發達的西部城市當然非常重要。畢竟西安早已失去了它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如果不是它眾多璀璨的文物古迹和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它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馬俑,它恐怕早已被世界遺忘了!西安也尤其需要發展它的市場經濟,由此才能快步匯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國際大潮流中和參与國際化的競爭。然而,世界上先進的和發達的一些國際大都市卻無需再提國際化和市場化——但全世界的城市、包括最先進和最發達的城市,卻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城市未來的發展……
彩旗在凜冽的寒風中,在飄舞的雪花中迎風獵獵。
沈佺期算是一個宮廷詩人,歷經高宗、武則天和中宗三朝,曾官至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他這首詩里起首的一句「素滻接宸居」,已經說清楚了滻河水的質量。所謂「玄灞素滻」,「玄灞」是說灞河既深且廣,流量較大;「素滻」則是說,滻河水質很好,清澈見底。此類的詩還有許多,寫滻河水的清澈,例如,商山積翠臨城起,滻水浮光共幕連。/乘時迎氣正璇衡,灞滻煙氛向晚清。/東郊風物正熏馨,素滻鳧鷖戲綠汀。/青門路接鳳凰台,素滻宸游龍騎來……這些詩也全都選自《全唐詩》。而沈詩里的「接宸居」這三個字和「素滻宸游龍騎來」,我們倒是應該深究了……
西安市政府怎麼辦?
我們如果無法從歷史中尋找到滻灞兩條河流的昔日風采,唐詩卻把它美麗的靚影永鑄在了我們瑰麗的文化長河中。
你問,西安的天際線不是古城牆嗎?
繁華褪盡,「得寶歌」的餘音彷彿還在我們耳邊迴響,漸漸地,消失在雲端,化為天籟。望春樓呢?望春樓下的檣帆舟楫呢?廣運潭呢?……這些全都不見了。說心裡話,我們還是得感謝韋堅,如果不是他別出心裁地搞了這麼一個大型的水運及物產博覽會,我們恐怕無從知曉、也無從在我們的想象中複製當年廣運潭的這一盛景,我們甚至會忽略了或者說完全不相信,在西安,在古長安,有過這麼一個叫「廣運潭」的水陸碼頭……
沒有一座城市會有我們如此的驕傲。
廣運潭開工的第一個子項目是B號壩。
來自世界各國的這些F1摩托艇的選手們,毫無疑問的,當他們激|情地上演著他們精靈一般的水上比賽時,當滻灞河的水,水珠四濺地灑落在他們身上時,他們浸潤著的就是來自中華民族遠古的文明。

30

第三代新城,是「城市本位模式」。是為建一個城市而建設的城市,是按城市發展的規律和城市發展的需要而建設的城市。它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和作為城市建設的最高原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產業與人居的和諧。
悄悄地,像是不經意間,我們的城市已經變得這麼不敢讓人認識她從前的模樣!同我記憶中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西安西郊電子城、東郊軍工城和紡織城不一樣,九十年代中期以後西安又有了幾個新的經濟開發區,這幾個新區,為西安承擔起了高新技術、現代物流及裝備業、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這大約也就是十多年間西安發生的變化。以我的感受而言,這十多年間西安的變化超過了此前幾十年的變化!這當然是改革開放給西安帶來的好處。
可為什麼要把路修成這樣呢?
人民日報在報道西安舉辦F1時,激|情洋溢地用了這樣的標題:《誰言南舟北馬,西安亦可弄潮》——西安亦可弄潮!來自10多個國家的11支參賽隊的2九九藏書00多名隊員駕駛著他們被稱為「水上精靈」、時速達250公里的摩托艇成為了西安滻灞河的「弄潮兒」!
「新型城區」又新在哪裡?
主持修建了廣運潭的韋堅也根本不是一般人士。
【冷夢: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是的,我想帶你到秦嶺之巔,讓你擁有一雙鷹一樣的眼睛。請你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北方,越過雄偉壯麗的黛青色的西安古城牆,世界上唯一留存下來的公元七世紀盛唐時期大唐帝國的唐皇城城牆,你將看到在它的東北方向,有一片綠色的土地閃耀著夢幻般的微光。那裡是兩河之間的一片河谷地帶。一條滻河,一條灞河。滻河有如玉女,纏綿悱惻,纏著繞著,流入灞河。灞河有如俊朗公子,英武豪俠,攜帶美麗嬌娃,披金掛玉,一路奔瀉而去,留下碎銀一片,碎玉一片……這碎銀碎玉,就是現代城市最漂亮、最璀璨的建築群組。你看看廣運潭,你看看桃花島,你看看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你看看滻灞商務城,你再看看,世界園藝博覽區,中國西部西安金融區,中亞貿易博覽區。泱泱清流,茵茵綠洲,島島相環,洲洲相連,倚金偎翠,流光溢彩。
北方悲哀是北方沒有水。南方好,是有那麼多的水!南方的大城市幾乎沒有一個缺水的!不是有一條河,就是有一個湖。女人屬陰,水為陰。男人屬陽,山為陽。所以人說,山一樣的男人水一樣的女人。水給了江南女子造化,好水養好女人。
當然,他們知道,河流治理、生態建設是一個花大錢的事情,資金問題一定是這個新區最大的瓶頸。而如果想要在河流治理和新區建設方面採取超常規和跨越式發展的方式,在開始階段,就一定要對生態治理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大融資、大投入和大開發,投資的強度與開發速度必須足以打開局面。
施工單位拿到圖紙也傻眼,說,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一條不規則的路!
濕地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和效益,濕地能有效地排水和成功地防洪。濕地又是地球上生物產量最豐富的系統,一些類似於熱帶叢林一樣的植物生長在這裏,並有大量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生存在此。而隨著人類環境意識的進步,濕地的其他生態功能和環境價值越來越被人們發現和認識。
繁盛之景真可謂空前絕後。
如今,面對有著兩條河流的這座城市,既要保護河流的自然屬性,完成對西安的生態補償和生態重建,又要建設一個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新城,現代與生態,如何在這座被他們稱作「第三代新城」里相互協調和相得益彰呢?——宇文凱給歷史貢獻了一個隋唐長安城,千年的輝煌籠罩著這座千年帝王都,今天的人們也絕對不能給歷史留下一個敗筆,讓隋唐長安城之後一千一百多年後西安要建設的這座新城留有任何遺憾!
受法國治理塞納河的啟發,他們在滻灞河的治理上,首先考慮和遵循的是生態原則,就是把防汛、水利、人文景觀和河流的自然屬性綜合起來考慮。他們不修高堤高壩,而建設的是「生態化大堤」,你在這樣的河堤上看不出人為的痕迹,堤的坡度很緩,為防止滲水下面鋪一層漿貼石,然後上面覆蓋70公分的土。河堤的上半截搞成綠化帶,種草種樹種花。用這種辦法建的生態大堤,基本顛覆了我們從前對人工修堤的概念。從前只要是人工修的堤壩,就完全是水泥砌成的。那樣很不美觀。而這樣修成的堤壩,看上去有樹有草有花,本身就是一道非常美麗的景觀,讓你賞心悅目,人在這樣的堤岸上走,身心都是一種愉悅,你感到這是大自然賜給你的一條河流,與自然有一種親近感,這當然又體現了自然化和人性化……
傳說在幾千年以前,終南山下有一家富戶,家中良田無數,童僕如雲,被玉皇大帝封為終南山一帶的山神。他兇殘霸道,為了永遠佔有和統治這塊地方,給兒子起名叫「霸兒」。山腳下有一戶以放羊為生的窮苦人家,有一女名叫「滻兒」,滻兒不僅花容月貌,而且有悅耳動聽的歌喉。霸公子出外打獵時,經常能碰到美麗的滻姑娘,日久生情,常常形影不離,遂私定終身。終南山神知道后,大發雷霆,嫌滻姑娘出身低賤,先後給霸公子說了幾個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但霸公子矢志不渝並離家出走。山神為了拆散這段姻緣,用仙術把滻姑娘變成一股河水,就是「滻河」。他還用仙術把霸公子招回家鎖于鐵柱。霸公子苦苦思念他心愛的姑娘,為了逃離枷鎖不惜以家傳仙術化作一汪河水,這就是「灞河」。滻河纏纏綿綿,等待著她的霸公子,而灞河情急心切,一路咆哮而流,穿山越嶺,終於在長安城以北的地方相聚相依,從此不離不棄……
那麼,政府應當遷往哪裡?
哦,夢回長安,夢回大唐……
溫庭筠的「青門煙野外,渡滻送行人」。

8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工業發達的城市都逃不脫這樣的宿命。
長安,魂去來兮!
所有的人都在為這一天的到來而揚眉吐氣。
河流成了許多國家和民族的心頭之痛。英國用了25年時間,花費25億英鎊治理泰晤士河;美國用了80年耗資6億美元使芝加哥河恢複原貌,並將繼續投資22億美元使之達到遊覽水平……
到2004年為止,如果從公元六世紀隋朝在西安建「大興城」開始算起,經過1400多年的建設,西安市的城市建成區是2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大約為300多萬。按照第四次修編的城市規劃,如果西安市城市增容要達到600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和600萬城市人口,城市建成區要增長將近兩倍,而人口增長將近一倍。這是一個「大西安」的概念。比起西安歷史上最輝煌的唐長安城84平方公里和100萬人口,面積將增加八倍,人口將增加六倍!
從接到國家有關部委正式通知的函件到啟程去參加申辦,留給他們準備的時間一共只有兩天!這兩天時間,他們需要做些什麼?準備申辦陳述,推介資料,宣傳片等等。同意你申辦,並不等於你就一定能夠申辦成功——雖說現在離申辦成功已經是咫尺距離,但這咫尺之間卻是功敗垂成的關鍵!
這個重大發現是從西安的古城牆開始的……

28

滻灞建設者們穿透了他們面前的迷霧,終於走出了一條如今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符合科學發展觀、河流治理和城市建設并行不悖的「滻灞道路」。
滻灞河一帶則是皇家的居住地。這裡有太平公主的南庄、長寧公主的東庄等。其中太平公主南庄在灞河附近,唐高宗曾親率近臣到山莊飲宴。從唐詩里,我們還知道,當時在滻灞河一帶還有一些著名人物的別墅,比如,劉長卿的「灞陵別業」、王昌齡的「灞上閑居」、郭曖的「滻川山池」、李福的「滻川別業」——這些帶「滻」帶「灞」的園林別墅的名字已經標明了它們所在的位置,能住在太平公主、長寧公主的府宅附近,這本身就是一種地位,這些人,不要以為他們只是唐代著名詩人,他們實際還是天子「近臣」!
原來,從前的許多水患水災是人違反了河流的自然屬性,河流對人的一種報復!這就讓我想起了我們修過的一些「高堤高壩」為什麼會決口?修那樣的堤壩,到頭來等於是勞民傷財!現在,他們根據河流的自然狀態,堤和路,全都隨彎就彎,拐來拐去,高低起伏。可是,這樣一來,工程造價高了不說,設計上也複雜了不少。這條8.1公里的河堤路,如果是按直線的一條路設計,只需要畫五六張圖紙,而這一「彎曲」,好了,設計師得畫出800多張斷面圖!工作量一下子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而且,一開始還不被人理解,你說你一條路,拐來拐去這算什麼?連電線杆都不能對稱?
無怪乎,當消息傳出,人們甚為怪異,有網民在網上留言不無譏諷地問道:「聽說西安要辦F1摩托艇比賽,不會是在護城河裡辦吧?!」
朱溫生長於唐朝末年的動蕩年代,從小就沾染了一些流氓痞子習氣,如果是在和平年月,這個朱溫也許頂多成為一個流氓無產者,可是恰逢黃巢起義,愛打愛殺的他很快便成為了「義軍」的一個首領。後來在一次重大戰役中,朱溫前線倒戈投降了唐,唐僖宗當時如獲至寶,賜名朱全忠。沒有想到此人根本不「忠」,唐僖宗為唐引進來的卻是一條真正的「狼」,一個滅唐之人。公元904年,是唐代天祐元年,農曆紀年為甲子年。這一年,應當是西安建城史上的一個毀城之年和悲憤之年。西安人應銘刻於心的一個年份。因為就在這個公元十世紀初的甲子年,已經被李唐王朝封為「梁王」的朱溫干下了一件惡名昭著的事件,史書記載,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唐朝宗室百官被迫東遷,長安民眾也被迫東遷到東都洛陽,扶老攜幼棄離家園,百姓號哭滿路,月余不絕,倒斃者不計其數。朱溫又命拆毀長安城皇家宮殿、百司衙署與城內民房,把拆下來的木料丟進渭河,「水路」順流而下,運到洛陽。至此,隋唐兩代苦心經營300多年的長安城化為廢墟,焦土殘垣,破敗不堪……
我想到了六千年前的一個母系氏族村落。
久違了的灞上明珠!
這條生態大堤,那是他們在2005年這開局之年的一個重要收穫呀!有了這條生態大堤,他們第一個奠基的、被國內外許多專家論證過和極為看好的廣運潭項目,從此就可以甩開手腳地幹了。這是因為,灞河恰巧在這一帶形成了一個「大肚子」,在老堤和新堤之間有著一大片河漫灘,而多年挖沙形成的大大小小數十個深達六七米的沙坑,正好可以借勢,形成未來的十多個湖泊,湖泊與湖泊間,還將形成生態濕地景觀,整個區域,水面加上建設用地,一共約13.53平方公里的、未來的廣運潭生態景區,將形成萬畝水域和萬畝綠地,可以想象,它將會是一片美麗異常的水鄉城區……
張寶通研究員在考察了歷史以後說,長安失去國都地位后,雖然降格成為了宋、元、明、清等的府城,但唐長安城的「皇城」還在。西安城牆實際上是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礎上修建的。因為當時的城牆是板築土牆,城牆外層沒有磚,后經歷代整修,到明代擴建時,在城牆外包了一層磚,才保存至今的。「正像我們不能因為唐大雁塔在宋代整修時被包了一層磚,就把它稱為宋塔一樣,我們也不能因此把西安城牆簡單地叫做明城牆。它實際上是歷經了好幾個朝代的『唐城牆』,是我國七大古都中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皇城,比如,唐皇城含光門舊貌至今還清晰可見。」他因此得出結論說,由於以前一直把西安古城牆只看做是明城牆,而不是首先看做隋唐皇城,致使具有完整公元七世紀的唐皇城城牆的西安城區沒有被放在「古都」保護的重要位置上……
辛苦一天,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他們把車停在了滻灞河交匯處。也就是他們後來起名叫「三角洲」、再到後來又改名叫「半島」的地方——我還需要再強調一點,這裏也就是三年後的2007年舉辦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中國西安大獎賽和舉辦歐亞經濟論壇的地方。但那時,在夕陽西下中,站在一人多高的荒草叢中,眼前是烏黑的河水,目力所及是垃圾山和大大小小的沙坑……
為什麼如此困難?!
……
不錯,這是西安。
滻灞的建設者,負有使命面對西安的兩條河流和西安的一座未來之城,他們怎麼破解這個「世界級的難題」——讓西安這座城市不再輪迴到「西西弗斯式」的悖論和怪圈裡?
西安市政府一直在加緊建設的第三污水處理廠於2006年底建成,就位於滻河西岸,離未來的桃花潭景區不遠處。第三污水處理廠現在完成的是一期工程,每天可處理污水10萬噸,完成二期工程就可達到日處理污水20萬噸,就滻灞河承載的污水來說,一年大約有3000多萬噸污水可以進入污水處理廠。而政府還在加緊建設滻河下游的第五污水處理廠,等到這兩個污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使用,滻灞兩條河的污染問題基本可以解決……
這是對西安未來的發展舉足輕重的一個新城區。西安再不會有這麼大一片核心城區的區域了。西安再也不會有離最中心的市中心車程還不到半小時的這麼大一片土地了。而最關鍵的是,西安再也不會有在城市的三環以內有著兩條河流的未來可能會是最美麗的城區了。這個區域,說它是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掌上明珠,是千秋功業,同時又是一個非常難以完成的作品。而且,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作品。在市政府最初下達的文件和緊接著只相隔兩天下達的又一份文件里,對建設這片「新型城區」的人選問題,做出了這樣的表述:要選拔和聘任「在行政管理、工程建設、招商引資、旅遊開發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市場運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的人」來擔當此重任。

3

那麼,什麼是「新型城區」?
唐長安城的輝煌曾與這兩條河流緊密相關,這裡是西安的一塊福地,那麼,西安也許會藉此地、藉此城、借這兩條河流的滋養而騰飛。
但西安是認真的。
一個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得幾個億,而如果想讓西安所有的河流都「潔凈」,讓西安這座幾百萬人口的城市產生的生活和工業污水都得到處理,政府得建十個污水處理廠,還不要說維持這些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轉政府又得花多少錢!這樣的財政負擔,政府背不起。西安背不起,其他城市也很難背得起。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用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充其量能達到三類水的排放標準,但它有色有味,而且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殺傷力。怎麼辦?人類面對自己產生的污水,就真的束手無策了?
此後,B號壩的建設雖說艱苦備嘗卻也讓滻灞的這些建設者倍感驕傲——工程的進展緊張而順利。然而,計劃中的另外一項工程——灞河堤防工程,卻遲遲不能開工……原因很簡單,把灞河挖得千瘡百孔的那些沙廠他們關閉不了。
如此,破解了一次性治理的難題,在區域內實現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如果歷史能夠複原的話,讓你想象的翅膀飛越1300年的時空,你來到了一座帝都,唐代長安城。此時正逢大唐帝國的天寶盛世。這一天,從清晨起京城的人們人人美服華衣,家家戶戶引朋呼友,人們盛裝打扮,絡繹不絕出城去。城東門大開,人流像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彙集於此,出了東門,便是滿目皆綠的一片蒼蒼然、翠翠然、莽莽然的氣象雄偉而森然的皇家園林。你恐怕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皇家園林,因為你做夢也不會夢到長安城的東北方向會有這麼大、佔地近一百平方公里的皇家園林!東西二十七平方公里,南北三十平方公里,抵長安城東門城牆,挽黃河最大支流渭河,中間蜿蜒流淌著兩條河,滻河與灞河。綠樹和鮮花叢中,點綴著一些以青灰色為主調的氣勢恢宏的建築物,皇家御用的亭台樓閣。其中,有一組非常著名的建築,叫「望春宮」。這是一組在皇家禁苑中的建築群,宮中錯落有致的宮殿,雕樑畫棟,綠茵環抱,小橋流水,迴廊曲折……
其中,白居易的詩「去住青門外,留連滻水傍」,已經清楚說明了青門就在滻河岸邊,而詩中的離情別緒也躍然紙上。所以,未來的桃花潭景區的主題便是「離別」,包括親朋好友要離別,要遠走異國他鄉,戀人要分手,同學畢業要各奔東西,夫妻勞燕分飛,友人間的送行等等。這就是「文化主題公園」。這樣的地方,應當說是「夠牛」!你在李白、杜甫、白居易送別的地方送別,一樣山水一樣情,但卻又是「換了人間」,你會感受到時空的轉換帶給你的一種甜美的憂傷,你會體會到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西安這一次再不願意和歷史失之交臂,它要在二十一世紀城市發展的最新理念上建設它的城市——這就是「大西安」概念的提出……
世界園藝博覽會是一個品牌,而且是一個大品牌,一個國際品牌。如果能夠拿下它,滻灞生態區就不僅僅走進了西安人的視野,走進了中國的視野,而且也走進了全世界的視野。面對強大的競爭者,代表西安申辦世園會的滻灞管委會,決心背水一戰!
第二代新城,是「產業本位模式」。最典型的就是各種形式的開發區,是以新興產業主導城市發展的一種模式。
短命的隋朝滅亡了。在隋大興城剛剛建成不久它滅亡了。可是宇文凱的偉大作品卻留了下來。李唐王朝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偉大的都城,道路規整,城市布局井然有序,國土之內再沒有比它更適宜於做大唐帝國首都的城市了。破壞它幹什麼?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採取了「拿來主義」,只是在它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擴建,並且把「隋大興」改成了「唐長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隋唐長安城的規劃在世界建築史上都堪稱奇迹,東方都城的一個代表作!
風雪中,市委、市政府五大班子全來了。滻灞兩條河流流經的西安郊三區,未央、灞橋、雁塔的區委書記和區長也全來了。不是一個壩的開工奠基儀式有多麼重要,需要這樣興師動眾,需要這樣驚天動地,需要這樣讓市委、市政府的全體領導們傾巢出動、頂風冒雪地來到這片現在還非常荒涼,非常不方便,連條像樣的路都還沒有的河灘上是這個開工奠基儀式意義不同尋常。從唐末那個該死的朱溫拆房遷民徹底毀滅了唐長安城以後,已經是1100年了,隨著唐長安城的輝煌不再,這兩條曾經見證過或者造就過唐長安的輝煌的河流,也漸漸地淡出了歷史和人們的記憶。它曾經用乳汁養育過的城市雖說沒有遺忘了它,但它還是那麼命運不濟地和無可奈何地荒蕪了,破敗了,現在,這一屆的西安市委、市政府就是要用這樣一個開工儀式向世人宣告,西安市決心徹底整治好這兩條河流,再現甚至超過唐長安城時滻灞河流域的輝煌,為西安再造一座美麗的和輝煌的新城。不達目的,西安決不罷休!
陝西各大媒體在次日的新聞里公布了這一喜訊……
哦,女皇這是在問,是你的鹽池美還是我的滻水美?
綠色城市和以人為本的城市也成為了人們對他生活著的城市新的渴望。
唐長安城這顆東方最為璀璨的明珠,隕落了。
但還不止於此。
南海郡船,船上堆積著玳瑁、珍珠、象牙、沉香。
這也許就是歐亞經濟論壇的來歷。
這個新城市,這片新樓群,將比陸家嘴新外灘的燈火更為璀璨……
青門橋,滻河西岸的一個地名。然而我們讀唐詩,曾經讀到過那麼多「青門」,我們卻居然從來也沒有想過它所指何處?——
然而,自然濕地對污水的凈化能力相對有限,因此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又對不同設計的人工濕地進行試驗,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逐漸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視並被運用。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有800多處人工濕地工程用於處理市政、工業和農業廢水。在丹麥、德國、英國等國,至少有200處人工濕地系統在運行,在紐西蘭也有80多處人工濕地系統投入使用。而在我國,人工濕地也開始在近年得到重視和運用。滻灞生態區「污水資源化示範項目」所要完成的內容,不僅包括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而且還包括「中水回用項目」,建一個中水處理廠,作為水資源的環保產業,對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回用九*九*藏*書的中水,基本可以解決區域內20%的用水量,主要用於景觀、綠化、道路噴水、廁所及基礎設施建設的用水……
2005年的元旦沒有人休息。
西安當然也想發展自己的經濟,但它更想避免像太湖藍藻危機這樣的生態危機乃至於生態公共災害危機。所以在它於2004年發表的「白皮書」里特別提出了西安發展的「生態化」。
對於未來西安,實踐《白皮書》里提出的「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的城市發展理念,實踐它第四次城市規劃中提出的「保護古城、建設新區、新舊分治、相得益彰」的城市發展思路,包括實踐它宏偉而壯麗的「唐皇城復興計劃」,這天在灞河河道里填埋下的這第一塊基石,全都意義重大……
有學者認為,要保護西安古城、復興唐皇城,西安就必須停止城內的現代化建設,將古城擔負的現代城市主中心的功能轉移出去,另建新的城市主中心。首先,應當把黨政機關遷出古城,將政治中心的功能轉移出去。其次,把無關的企事業單位遷出古城,將商業中心、居住中心、交通中心的功能疏解分散。只有使古城不再擔當現代城市主中心的角色,才能遏制住對古城的繼續破壞。
《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瀾的局面》是譚先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開始大規模治理黃河的背景下寫成的。研究的是黃河的災害。黃河的災害,譚先生認為,主要是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主要是黃河流域植被被破壞——最關鍵的觀點植被的被破壞,是和「人們的土地利用方式」有關。他考察了整個黃河史和中國史,他發現,一個歷史時期一個地區植被如何,主要取決於人們的生產活動,即土地利用方式,畜牧和農耕這兩種方式,農耕對植被的破壞要遠遠大於畜牧。秦與西漢時期,尤其是漢武帝時期,把大量移民遷入關中,三次大移民,一次「十萬口」,再一次「七十余萬口」,再一次「卒六十萬人」,遷來這麼多人幹什麼?是「戍邊」,也就是把原本以狩獵、畜牧為生的匈奴人趕得遠遠的,把廣漠的森林草原開墾為農田,而且,漢武帝時期還採取了大量的優惠政策,比如原本是罪犯的可以免罪,原本是官兒的可以加爵,再比如免征賦稅等等。這也就是說,在邊區地方實行了一種「特區政策」。但隨著變牧為農,人口的劇增,植被被破壞后黃河的災害也來了。自東漢以後,漢王朝國勢漸弱,邊患重開,匈奴人、羌人、胡人又侵入關內,這些游牧民族的迅速滋長,反映在土地利用上就是耕地的減少和牧場的擴展——譚先生認為,這就是東漢以後黃河竟能出現千年之久長期安瀾的真正原因。
如今西安的一批執政者和一批學者。
然而滻灞卻不能輕言放棄。
西安的排污渠有六大排污系統流入渭河裡。西安的自來水用量一天為100多萬噸,一天的排污量為80多萬噸,而西安的三個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為一天50多萬噸。就是說,每天都有大約30多萬噸的城市污水必須排進渭河流域。渭河在西安的城市段主要是滻河和灞河。滻河是灞河的支流,灞河又是渭河的支流。這樣,滻河和灞河水被污染,流到渭河裡又會污染了渭河。

31

1

西安舉辦的另一項國際賽事2007年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也和水有關。
未來的廣運潭景區採用「一帶托三區」的布局,將蜿蜒二十余里的灞河生態大堤與其右岸景觀區巧妙地結合起來,使整個景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一帶」指灞河煙柳景觀帶,「三區」指動態遊覽景觀區、生態濕地景觀區、生態度假景觀區。整個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大小不一、層層相連的數十湖泊,區內河道縱橫,水面蜿蜒曲折,為西安新增萬畝水域和萬畝綠地。整個景觀區的功能定位為「西部第一水城」,具有生態功能和旅遊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科普教育和休閑旅遊等方面的生態效應和社會效益,是體現西安城市發展「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理念的核心工程。廣運潭景區區域發展目標:其一,將其建設成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其二,將其建設成為西安旅遊的又一亮點,具有生態性、歷史性、文化性和諧統一的灞上明珠;其三,將其建設成為西安市的生態景觀帶和經濟帶,使滻灞生態區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模式的典範城市……
這一年,發生了一些足以影響到這座城市、這座千年帝都未來生存與沉淪、榮枯與毀譽的事情。西安發表了《西安城市發展白皮書》,對西安的未來提出了「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和生態化」的城市發展和建設理念。這個「白皮書」是對西安的一個重新認識和重新定位,我們在此之前對我們城市的發展方向還從來沒有這樣清晰過,「白皮書」的提出對西安是個跨越性的思路。
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滻灞,當然和水有關。
可是現在我還是想先說說唐長安城。
西安沒有財力治河,西安還想發展和建設好自己的城市,這樣一個看起來像是類似於「奧斯卡難題」一樣的難題,該怎麼破解?
我以為,我們,連同我們日漸長大的子女永遠都不會有一條夢中的河流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西安有一個滻灞河管委會——也就是後來的西安一個新城區——滻灞生態區,知道了有一批人在為我們夢想中的生活奮鬥……
有一篇關於黃河的學術論文,發表於1955年的《地理知識》:《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瀾的局面》。作者:譚其驤。
不是問號,是驚嘆號。
這就是這座未來的第三代新城的城市形態。
唐皇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中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皇城,那麼就應該把它建成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一座中國歷史文化的博物城,讓所有來到中國的人,走進這座唐皇城,就像走進了中國的唐代長安城,走進了古代中國和走進了中國歷史,讓人們能夠鮮活地和真切地體會與觸摸到古老的中華文明……
記憶里的這個2005年冬天特別冷。雪,下得也特別多特別大。好像整整一個冬天都在下雪,一場雪接著一場雪……
不錯,西安的天際線古城牆仍在,而且會永遠矗立在中國的北方,它是上世紀西安的天際線。而二十一世紀西安的新天際線,新西安的天際線就在這片閃爍著綠光的土地上,兩河之間的滻灞新城,現代建築群組掩映在碧波綠樹間。
這恐怕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幕。因為這次破壞得非常徹底,戰亂后的長安城,百姓流散殆盡顯得過於空廓寥落,朱溫建立的「後梁」,乾脆廢棄了原來唐長安城皇帝們住的「宮城」和作為居民商業區的「外廓城」,只對王公大臣們辦公的「皇城」加以改造,收民于皇城之內。皇城的面積僅為唐長安城的十六分之一,唐長安城收縮成了一個北方小城……
「始皇自送至灞上。」
西安向東發展到臨潼,向西發展實現西咸一體化,向南發展受限制,南邊到了秦嶺北麓了,秦嶺北麓是國家的生態保護帶。跨過渭河向北發展是渭北高原,地勢開闊,發展前景看好……
滻灞這兩條河流絕不是兩條普通的河,它和唐長安城有著太緊密的關係。如果不是後來歷史遺棄了它,它會名聞遐邇!
君民同樂,樓上君王樓下民。
然而,截下來的污水又會到哪裡去呢?
西安在它的發展中受到了古城牆的限制。
有人說,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西安大獎賽是在舉世的懷疑之中申辦成功,又在舉世的驚嘆之中完美上演。應當說,這句話十分客觀和真實。作為中國北方內陸城市、中國西部陝甘寧青新西北五省,第一次舉辦的國際頂級水上體育賽事,西安人覺得稀罕,外界人感到不可思議。這場賽事,藉助于衛星現場直播,全球有120多個國家、10億多電視觀眾觀看了比賽,網上可以查到的有關西安F1的信息數以萬計。從電視畫面上看,許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西安嗎?這是那個「黃土高坡」的西安嗎?古老的、傳統的和黃土地的西安,怎麼可能會有這麼漂亮的F1賽場?……而隨著電視鏡頭的移動,人們看到的是西安兩條美麗的河流:滻河和灞河。
宇文凱創造了一個城市建設規劃的典範。
有人把它叫做「美女路」,因為它有點像美女的水蛇腰,彎彎曲曲,搖搖曳曳,飄飄逸逸。總之,它不是一條筆直的路。
從此,長安結束了它作為都城的歷史。
2004年8月,滻灞河管委會還沒有正式掛牌,第一批建設者就第一次視察他們的領地。
城市污染,交通擁擠,人口密度過高,已經讓人類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本來是像蘇格拉底說的,人是為了追求幸福來到了城市,但現在的城市生活卻讓人不幸福。於是人們在憧憬,二十一世紀城市最美的景緻是什麼?是一片大樓,中間和周圍環繞著綠地和樹。這就是人們對「綠色城市」的渴望。
上海黃浦江兩岸有著上海兩個時代的城市天際線。
此事讓人感慨,此事也令人遐想。
2004年9月9日滻灞河管委會成立。
關閉沙場的現場集中了五六百人,隨行的還有媒體記者,聲勢浩大的宣傳和連根拔除挖沙的機器設備。重拳出擊以後,在滻灞河上喧囂了二三十年的挖沙的機器轟鳴聲終於沉寂了,對河流的傷害也終於被禁止住了。
這裏的「京城」指唐長安城。
宸,古代是指帝王住的地方。那麼這句「素滻接宸居」,是說,清澈的滻河緊挨著帝王住的宮殿。我們可以想象,滻河實際就像北京紫禁城的護城河,拱衛著唐帝都金碧輝煌的宮殿。而「素滻宸游龍騎來」這句詩,說什麼呢?說的是皇帝從皇宮裡出來到滻河邊上騎馬呢!讓我們驚訝的還有武則天自己寫的一首詩《賜姚崇題擬》:依依柳色變,處處春風起。借問向鹽池,何如游滻水?
為B號壩的建設日夜奮戰的同時,另外的一些項目部也相繼成立。滻河和灞河,將首先要集中治理的45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自然而然地分割成了幾個部分。灞河東岸歸廣運潭項目部。滻河和灞河交匯處形成的三角洲,是未來發展的中心區域,滻河西岸歸了滻河項目部。滻河東岸歸了商務中心項目部。
這是說西安如今已經有了兩條河流穿城而過。從前「八水繞長安」其中的兩條河,滻河和灞河,如今成了西安的城中河。沒來此地看過的人不會想到西安尚還有此美景,不會想到西安也會有隻有在南方城市中才會有的「水在城中,城在水間」的自然美景。而將來,西安城區還要跨過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向北發展,滻河、灞河、涇河、渭河,四條河流都會成為西安的城市河流,那個時候,滻灞渭涇生態區將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都市生態區,西安城市將真正實現生態化……

6

過度的建設帶來過度的污染,污染嚴重了人們開始治理;治理之後你又不可能不再建設,於是新一輪的污染便又周而復始地進行……
國際摩聯主席尼克魯先生很興奮,對滻灞生態區的建設成果更是驚嘆不已,比賽期間,面對中外記者,尼克魯先生反覆地和一再地重申著他的那句名言:中國人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但這回,他用了驚嘆號。
人為什麼來到城市?人到城市裡來為了尋求什麼?人為什麼需要城市?——這個問題實際又回到了蘇格拉底所說過的名言:人是為了追求幸福來到城市。然而,對人這個有著無窮欲求的生物,對於現代人,如果要讓他感覺幸福,城市又該為他提供些什麼?……
數據表明,每年排入滻灞河的生活和工業污水達4500多萬噸,其中,滻河3600多萬噸,灞河900多萬噸。而這些污水,92%來自滻灞生態區區域以外,僅有8%的污水來自區域內。
而如今,廣運潭將為西安承擔非常重要的功能。
這是西安的一個開端。
而杜甫有詩曰,「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西安也就是古長安,也是「水邊多麗人」!是唐長安的水養育出了唐代長安的麗人!
河流與城市,這是亘古以來人類就要面對的一個世界級的難題。說它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實際是說生態治理和城市建設本身就是一對難分難解的「生死冤家」。它們之間既有著不解之緣,又有著天生的「排異性」。城市必然離不開水,離不開河流和水源地,可是,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又難免污染河流。河流被污染以後必然會報復人類,人類在這樣的城市中就會再也待不下去。人類為了不放棄他們的城市就得治河。這是一個「西西弗斯式」的悖論。人類在河流治理與城市建設方面面臨的就是西西弗斯這樣的苦惱,永遠在治理和建設的怪圈中輪迴,建設了污染,污染了治理,治理了又建設,建設了又污染……
關於滻河和灞河,原本是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的。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也還是在2004年這一年,西安誕生了一個新區:滻灞生態區。西安市政府對它的功能定位,首先是西安市的生態補償區,其次,它還承擔著拉大城市骨架,疏散老城人口,推動西安快速邁向國際化快車道的重要職責。也就是說,它要通過對兩條河流流域的治理為西安建一個未來能夠容納55萬人口的新城區。

19

如此多的美麗詩篇,幾乎讓人目不暇接,而且讓人讀得幾乎喘不上氣來!從這些詩里能透露出太多唐朝時期在滻灞地區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例如劉禹錫的那首,是說他在滻河邊上送別了朋友,不想天妒其才讓其早逝,而詩人在他死後兩年乍然間在蘇州虎丘山看見了朋友題寫的詩……除了送別詩,王建和沈佺期的那兩首詩就更為有意思了。
當時,西安還沒有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人們在慶祝論壇成功舉辦的同時,也在納悶和猜測,對西安來說如此重要的一個「國際化開篇之作」,盛唐千年之後,西安的第一個國際論壇會議中心,它的永久性會址,究竟會「花落何處」?
西安人驟然感覺到了,原來,他們的城市會如此美麗!

17

這讓我們沒有了念想。它不像龐貝城,不像雅典衛城,羅馬人和希臘人可以在此找到公元一世紀前後他們城市曾經擁有過的風貌和情景,歷史對於他們便不是斷裂的。他們可以為他們的歷史驕傲,為他們的祖先所創造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驕傲。而朱溫拆毀了唐長安城,項羽燒毀了秦阿房宮,他們毀滅的是我們曾經擁有過的錦繡文明,東方的古代文明,我們的歷史也因此而斷裂,如今,我們想要知道漢唐長安城的錦繡河山,也只有從古籍和詩歌中去尋找……
歷史在這片區域上演著一幕活報劇,消失了1300年的漕運水陸碼頭廣運潭,如今卻將以另外一種形式一座北方城市最美麗的水城、濱水園林景觀區,出現在灞河東岸,而啟動它的,將是一次世界級的園藝博覽會。歷史驚人地相似。歷史卻又驚人地不相似。韋堅當年修建和開鑿廣運潭,大唐帝國正值天寶盛世,唐長安又是帝國首都,唐玄宗可以舉朝廷之力、全國之力支持韋堅得以完成夙願。韋堅在廣運潭建成之後,在新建成的這個水陸碼頭能夠舉辦一次舉世矚目的物資和水運博覽會,同樣是他能夠調集唐帝國數十郡的財富,將天下財物集中於此。韋堅肯定是能幹的,但與韋堅的個人才能相比,他身後大唐帝國的財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恐怕才是更為重要的。
這個新城區規劃面積是129平方公里。
而它現在初顯成效的治理成果,已經吸引來了海內外許多知名企業的入駐。
滻灞兩條河流顯然是超出了它們的承載能力。這和城市人口的激增,當然也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抽水馬桶的普遍使用,比如人們洗澡的次數比從前多得多等等有關係。總之,是河流凈化的速度趕不上人們排進污水的速度,也和工業污染有關。據滻灞河邊的居民回憶,這兩條河流的被污染髮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這個時期,正是西安的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也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時期,沒有想到,人們在享受了改革開放的好處,同時卻污染了自己的河流——歷史上被唐代大詩人們反覆謳歌、讓西安人如此驕傲的「玄灞素滻」,消失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法博會主席宣布:中國西安申辦成功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

12

所有的人看到的都是一個不一樣的西安。
假如你還有興趣,請你從灞河西岸一直溯流而上,經兩河交匯處,三角洲便將這兩條河流分開,你此時就到了滻河西岸。滻河是西安城區的一條「玉女河」,經葫蘆形的桃花潭景區,往南再上行十多里,是西安市區內的一片都市濕地——雁鳴湖千畝濕地。
這就是說,政府做環境,企業做項目。政府「負債經營」,負債進行綜合治理,投入的錢主要用於流域治理、生態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好了,你這裏生態環境優美,有水有綠,大水大綠,還有完備的和先進的城市基礎設施,就會吸引來有實力的大企業,進行組團發展。現代化的產業進入區域,政府由此獲得收益,從而實現城市價值兌現。用開發效益償還前期貸款,反哺生態治理,並用來支撐和進行新一輪的生態重建……
負有重建生態和重新整治這兩條河流使命的這個新誕生的滻灞河管委會怎麼辦?……
事情還不止涉及滻灞河管委會。
是未來西安要建設和完成的一座第三代新城的第一塊基石。
畢竟是千秋功業,畢竟是未來這座城市最寶貴的和無法再生的兩條河流。
是河流養育了我們人類,讓我們能夠生存下來;是河流提供給我們水源地,讓我們人類得以繁衍生息。地球上人類早期的先民無一例外都是逐水而居,逐河而居,而人類所有的文明幾乎都和河流有關——沒有河流就沒有我們人類。說這些話,我有時候想幾乎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些都是常識,誰離開水而能活下去呢?——沒有人會這樣想。可是越過浩渺的六千年的時光,滻河邊上一個人丁興旺的村落和後來被污染成一河臭水、幾成西安城郊一個「殺人越貨」的地方,這樣一種對比還是能夠令人從靈魂里發出一絲顫慄……
形成的水面和三座相連的小島,就是未來的「桃花潭景區」。
而它的具體|位置就是滻河和灞河之間的白鹿原上。
宣城郡船,船上堆積著空青石、紙筆、黃連。
也是該讓西安人了解自己城市東北方向正在崛起的一座新城了。

22

韋堅為京兆萬年縣人,也就是陝西本地人,出生於官宦世家,父親在玄宗先天中被封為銀青光祿大夫,開元初年又任兗州刺史。韋堅的姐姐被封為惠宣太子妃。惠宣太子名李隆業,后改名李業,唐睿宗第五子,也就是唐玄宗的弟弟,唐玄宗為「三郎」,李隆業就是「五郎」。按史書記載,「五郎」此時已經故去,因此韋堅的姐姐此時是「故惠宣太子妃」。韋堅的妻子是楚國公姜皎之女,妹妹又是皇太子妃。韋堅不折不扣地算是「皇親國戚」,故史書說韋堅「早從敘官」。韋堅此次幹了這麼一件漂亮事,他九九藏書想在君王面前露一手,於是在新建成的廣運潭開了一個盛大規模的物產展覽會。《舊唐書》中的《韋堅傳》對此有詳細描述。根據書中記載,這一天,韋堅真的非常光彩,而他的姐姐也非常配合,當來自全國數十郡的船隻在歌聲和鼓樂聲中停泊在碼頭上,滿心歡喜的唐玄宗宣韋堅上樓面君,韋堅登上望春樓,把經過精心揀選的寶貨敬獻給玄宗,玄宗龍顏大悅。韋堅的姐姐故惠宣太子妃更是不惜珍物鋪陳在望春樓,韋堅又上「百牙盤食」。牙者,特指象牙製品或飾品;牙盤,唐代少府監為皇帝專備的裝食物的御用器皿,在這姐弟兩人的侍奉下,皇帝這天在望春樓上「進食竟日而罷」!
2006年9月30日西安市市長陳寶根親自簽署了邀請函,邀請國際摩聯推廣委員會尼克魯主席來西安考察訪問。幾天後,尼克魯先生到了西安。尼克魯先生來的這一天是10月6日,農曆正是中秋節,唐詩里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寫的就是長安城的這一片月色,西安在唐皇城古城牆的瓮城裡舉行中秋月夜的賞月活動,外賓們被邀請參加唐代長安城的入城儀式,尼克魯先生直接領略到了大唐帝國的一種盛唐景象……
僅僅是西安市政府決策者在二十一世紀初的一次決策。——
在歷史上,滻灞這兩條河流,尤其是灞河,是中國有名的河流之一。
不一樣的西安和不一樣的滻灞兩條河流。
西安市的近郊三區橫跨著滻灞兩條河流,而且它們的區界也主要是由這兩條河流來劃分。滻河上游,也就是最靠近市區的地方屬於雁塔區。灞河東岸和滻河下游城市段屬於灞橋區。灞河西岸包括兩河交匯處屬於未央區。這裏實在太荒涼!你想象不出的一種空寂和荒涼!這裏你想象不到是僅距市中心還不到半小時車程的距離,是西安市的一片城市近郊!說起來倒更像是久被人們遺忘的土地,有些地方的河床裸|露著,有些地方卻幾乎斷流,河岸兩邊,到處是沙坑,土路,荒草沒膝,草甚至到了人的腰部。此外,就是到處堆積如山的垃圾。本來,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季節,可是這裏,除了感到荒涼以外,還讓人感到恐怖……
全場掌聲雷動。
偉人會不朽,而我們作為普通人不可能不朽。但河流會不朽,城市會不朽。滻灞河萬古如斯地流,從盛唐流到了今天,朱溫毀滅了唐長安城,但唐長安的「九宮格局」今天還在,它的城市規劃和格局甚至影響了日本奈良和京都,而且,奈良為西安還保留下了一個「唐皇城」。為了這種「不朽」,我們要做有愛心的、負責的建設者。愛西安,愛我們的城市,愛大自然,愛一草一木,甚至要愛及禽獸,要向當代負責,還要向後代負責,向未來負責,向人民負責,向歷史負責,向下游負責……

10

中國花卉協會、中國貿促會、國家商務部和國家林業總局函件通知,正式推薦西安作為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申辦城市。函件並且說,2007年9月4日,將在英國布萊頓召開世界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第59屆年會運營委員會大會,屆時,將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代表參加,正式審議西安市舉辦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申請。
有人把他們的這種事業叫做「山水寫意畫」。
等到有一天——這一天實際也為時不遠,也就是2008年的年末,當今天討論的這一切變成了現實,等這些都完成了和實現了,就再沒有人聯想到這裏曾經是垃圾山了。這裡會是西安城市建設的一個範例。因為要建成的這個景區,不僅僅是要解決垃圾問題,還有滻河的污水治理工程,你不可能是一河臭水環繞著「桃花山」、「櫻花山」、「杏花山」,所以,這項工程的完成也將是滻灞生態區的一個驕人之作,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生態功能和城市功能融為一體的傑作。

11

西安作為中國十三個朝代建都的古都,作為帝王之都的歷史長達1100多年——中國再沒有一座城市在這一點上能和西安相比——它也就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青山綠水血祭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更迭,為封建王朝血腥的更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005年11月10日至11日首屆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臨時會址隆重舉行。
發生風雲突變的是這年3月。
文化的發掘,竟是如此的細微!
……
而成功的政策又必然有其延續性。雁鳴湖從垃圾場到一泓碧綠的湖水,再到千畝湖泊濕地,完成了它的「三級跳」。同雁鳴湖一樣,從前由於水環境污染嚴重,滻河城市段、滻灞河交匯處水質均為劣Ⅴ類,無法滿足濕地水生動植物的生長需要,植被群落退化嚴重,濕地景觀支離破碎。而現在,隨著桃花潭景區及滻河治理工程、廣運潭景區及灞河治理工程、滻灞三角洲治理工程初顯成效,這些區域內部分濕地的恢復,在滻灞生態區河灘、三角洲地帶已經發現常居濕地水鳥22種,沿滻灞河濕地分佈的典型溫帶濕地植物種類及群落,豐富而多樣,婀娜而多姿,秀麗而飄逸,讓西安人享受到了都市人從未有過的濕地與灘涂的自然美景……
但時間已經是2004年了,在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開發區模式」風起雲湧的時候,西安也趁勢而上建立了三個開發區。開發區當然可以享受政策上的優惠,西安的這三個開發區到了這時候也都發展得不錯。可是,就在西安決心要治理這兩條河流的時候,開發區的模式已經在全國範圍里受到了質疑,國家已經不再批准開發區享有的一些優惠政策——在這種背景下,你這個滻灞新區算什麼?可你如果不走開發區的模式,你又拿什麼來治理這兩條河流?!
根據唐詩——我們幸虧有燦如群星的唐代詩人和浩如煙海的唐代詩歌——我們知道了,在盛唐時期長安城人們的居住情況,原來那個時候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具體地說,長安南郊曲江,是韋、杜家族與達官顯貴「別墅」的所在,而南郊的輞川、樊川是文人的居住地。
大臣們一一指點,唐玄宗連連頷首,喜笑顏開。
2007年9月4日申辦世園會成功,接下來,而且是緊隨其後的馬上還有兩件事2007年10月4日的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西安大獎賽和2007年11月7日的第二屆歐亞經濟論壇年會。這三件大事,都是西安和陝西2007年的三件大事,三件大事的舉辦地方都在滻灞生態區。
有人說,未來的西安將是中國北方城市中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說它美麗,是說西安有水,西安有綠,西安有大水大綠。西安的大水和大綠集中的體現區就是城東北方向的這個有著兩條河流的滻灞生態區。滻灞河管委會從2004年9月誕生,到2007年10月舉辦F1,2007年11月歐亞經濟論壇在此舉行,三年時間里已經改善了西安的城市品質和西安人的城市生活質量,它已經為西安新增水面6500多畝,累計形成的水面達15000多畝,新增綠地和綠化面積4000多畝。我在此列舉出這兩個數字,水和綠的數字,只是想讓人們對2007年舉辦和舉行這兩大盛事的這個地方,西安的一個正在建設和發展的新城有個總體概念。中國的北方城市普遍缺水缺綠,西安從前也缺水缺綠,一個缺水缺綠的城市給人的印象就不好,城市形象也在人的心目中大大地打了折扣。
自然的河流一定是彎曲的。世界上沒有一條河流會是筆直的。只是我們人類為了自己的一種觀念,修路就要把路修得直直的,結果硬是要河流符合我們人類的想法,河堤和沿河的道路一般都採取「裁彎取直」的辦法。而把河治得像修渠一樣,這不符合水的自然屬性。
而在上述那段描述中,也就是未來的廣運潭景區,你能看到「萬畝水域和萬畝綠地」,看到「生態濕地景觀區」以及「數十湖泊層層相連」這樣一些文字。水域,綠地,濕地,湖泊,為你描繪出了一個自然美景和生態環境美景。但對我來說,更讓我眼熱心跳的卻是這段文字中的「灞河煙柳景觀帶」和「灞上明珠」。
它將是西安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所在地……
F1賽場的主席台在滻灞河交匯處的三角洲洲頭,它背靠的,就是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隔著寬闊的河水,與它隔河相望的,灞河東岸,是廣運潭——2011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在它的身後,與它又是隔河相望的,滻河西岸,是絲綢之路國際區,又叫「歐亞貿易區」。沿著滻河回溯至上游,滻河流經的西安城市段,一個葫蘆形的河面上,由從前的幾座垃圾山覆土為上改造成的相連的島嶼,是桃花潭生態景區。F1賽場主會場所在地的三角洲,也就是「滻灞半島」的島上,還有兩處非常重要的地方,一個是已經落成的滻灞商務中心,一個是已經規劃和奠基的西安金融商務區。
玉如意便是它外觀的整體造型。這裏邊肯定包含著一個美好的祈願,是在祝福古城西安的一切吉祥如意。它矗立在見證過唐長安城最鼎盛時期的滻河與灞河的河岸上,像是在為這座千年古城的子民們默默地祈福,它像是在說,哦,夢回長安,夢回大唐,雖然我們的大唐長安城已經失落了千年的繁華與昌盛……我想,也許這柄玉如意橫陳這裏之時,就是長安夢回之日。
僅僅才過了三個月,2007年3月,滻灞管委會這邊還正在加緊廣運潭的建設,西安市政府也在積極籌備世園會,可是再到阿姆斯特丹的時候法博會主席的語氣變了。西安遇到了強大的競爭對手……
因為這裏本沒有路,河堤的堤岸又遭到了嚴重破壞,需要修新堤和修新路。那麼,路和堤,又怎麼呈現出最佳狀態?什麼又是最佳狀態?
他甚至在接受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採訪時,反問道:你覺得我說得不對嗎?!——記者當然也沒有說「不對」,只是尼克魯先生想要用這樣一句反問表達他自己的一種感情。
這是說,時任陝郡太守兼水陸轉運使的韋堅奏請唐玄宗重開漕渠,准奏后在漢代漕渠和隋廣通渠的基礎上引滻灞水,在長安城東郊望春樓下開拓了著名的水陸碼頭廣運潭。開通廣運潭的目的當然是因為漕運的需要,漕運既開,天下財寶和江南魚米之鄉豐富的物產,便可源源不斷地供奉給京城長安。這對當時已經是百萬人口的大唐帝國首都,無疑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這才有了這天皇帝親臨望春樓,長安百姓傾城而出觀看盛況的這一場盛大集會。
專家們說,這在西安的城市規劃和設計史上都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它承載著西安的一個未來之城和夢想之城。

29

我想我們西安空氣不濕潤有那麼多的灰塵常常搞得我們大家灰頭土臉也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一條城中河,沒有一條穿城而過的美麗河流。這時候,就太羡慕那些有河流有湖泊伴水而居的城市,羡慕得有時候眼睛發綠!
按《廣運潭銘序》記載:「唐天寶紀元之九年,陝郡太守韋堅有請治漢、隋運渠,起關門抵長安,以運山東之賦,有詔從之。乃絕灞、滻,並渭而東,至永豐倉復與渭合;又鑿潭于望春樓下以聚舟。越二年潭成,天子臨幸嘉焉,賜名廣運。」精確地記載了廣運潭的修建時間、地理位置及開鑿目的等。《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都有大致相同的記載。
一個米家崖垃圾場,是人們隨意傾倒垃圾久而久之形成的幾座「垃圾山」。堆起來大約有幾十層的樓房那麼高!全部運走得花一個億。時間,財力,這個此時還連工資都發不起的滻灞河管委會根本「賠」不起!經過實地勘察和專家們論證,搞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案。不得不運走的一部分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把它們全部運走,這些垃圾大約也有一百萬立方米,而利用部分建築垃圾,覆土綠化,在垃圾山上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土,堆出一個葫蘆狀的150畝的湖心島,辟出800多畝的湖面,島上遍植桃花,取名作「桃花島」。同樣,對相鄰的另外兩個垃圾山也就地改造,這樣就「變廢為寶」,將三座垃圾山建成三座鮮花滿山的「桃花山」、「櫻花山」和「杏花山」……
灞河的挖沙運動有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七十年代的時候人們是拉著架子車、開著小四輪拉沙運沙,八十年代時人們用卡車、火車拉沙運沙,那個時候,有一條鐵路通向灞河邊,這是一條運沙的「鐵路專用線」,這條專用線大約在九十年代後期被停用,而隨後個體的挖沙專業戶卻又應運而生。整個灞河上游城市段,從西安二環以內的隴海鐵路橋到北繞城高速公路約一二十里的河堤內外,排布了有二十多家大大小小的沙廠,這些沙廠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到2005年,十余年間跟「愚公移山」一樣,一直挖沙不止……
歷經千百年的破壞,西安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了。
但凡數十郡。所有船隻各按其地名呈奉所產奇珍異寶,而除各郡土特產、手工業品外,還有通過海上貿易進口的外國商品,如玳瑁、珍珠、象牙、沉香等。船中皆有米,如吳郡,即今江蘇蘇州的船上載著三破糯米、方文綾等。
後來,世界花卉協會主席荷蘭人法博先生為西安的2011年世園會來滻灞考察,對滻灞的「生態大堤」和「美女路」讚不絕口,說,你們的生態理念非常先進。香港和歐洲的專家也誇讚道,你們是世界上治河理念和治河形態最好的地方!
除了截污,把一部分污水送進污水處理廠處理外,正在做的一個項目叫「滻灞生態區污水資源化示範項目課題研究」,它的內容就是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通過人工濕地和自然濕地,對污水進行「生物化處理」,而且可以形成大片的濕地景觀,恢復和修復受損的河流濕地。在滻灞生態區範圍內,這樣的濕地項目大約有三個,雁鳴湖千畝湖泊濕地、灞河入渭口萬畝濕地和廣運潭動態景觀區濕地……
冷夢
城市必然要發展。城市只要發展,帶來的必然是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工業化。如果將此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也未必就會帶來生態的惡化和環境的污染。問題是我們沒能把握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一個合適的「度」。這樣,我們就必然溢出這兩者之間的平衡而陷入到了兩種極端交替的怪圈,往往是
西安城東和城西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建設起來的傳統工業區,不能遷。往南發展又會破壞秦嶺山脈的水源地,也不能遷。這就只有一個選擇了——
2004年註定是西安建城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
F1如期舉行。
這就是B號壩的開工儀式:2005年1月8日。
那麼,在F1舉辦的日子里來到這裏的人們呢?他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又是什麼呢?
2005年9月29日,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在滻灞三角洲隆重奠基。

18

大西安有一座綠色寶庫秦嶺山脈,它橫亘在西安的南端。中國的北方城市中,還沒有一座城市像西安這樣依託著秦嶺這麼大的綠地,這麼大一座綠色寶庫為這座城市供應著源源不斷的優質水源。而西安北端的渭河也同樣了不起。它連同它的七條支流,像母親身體里的八條臍帶一樣,用豐盈的乳汁滋潤著這片廣闊的大河谷……
古長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這些都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
應當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優化兼容的理想境界與效果。
這份關於西安市政府打算在滻灞生態區廣運潭景區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申請函一遞交,就等於是遞交了一份官方「文牘」。雙方的會面很愉快,法博會主席對西安悠久的歷史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在這個擁有著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馬俑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舉辦世園會感興趣。
西安在「水」和「綠」的問題上從前似乎矮人一頭,沒想到,才短短几年工夫,西安的城東北方向就崛起了這樣一個「大水大綠」的新的城區。西安的滻河和灞河過去已經似乎從人們的記憶里淡忘和從人們的生活中淡出,如今,「八水繞長安」中的兩條河,滻河和灞河,又以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舉辦一次國際水上賽事,回到了西安市民的生活中……
挖沙的利潤豐厚,據說,一個沙廠大約一二十個人,只要不停地挖和不停地運,一天下來利潤可達幾萬元。這些近乎「無本之利」誘惑著人們,挖了河道里的沙,又挖農民地里的沙,原本已經脆弱的堤防受到嚴重損害,有些地方成了「無堤段」,而蔓延到灞河岸邊的挖沙,又破壞了這一區域內的植被。
當久違的「玄灞素滻」呈現在了人們的眼前,當唐代詩人寫過的「灞水流浩浩,落絮隨流水」和「望春樓下千帆競」的廣運潭盛景,在那幾天,在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舉辦的日子里,夢幻一般,重新回到了西安市民的生活里,說心裡話,我的眼前總在「複製」著一張久遠的和泛黃的歷史舊影像1300年前,唐天寶年間,韋堅在廣運潭上舉辦的那次規模盛大的水運博覽會。時間飛逝而過,轉眼已是千年。天寶年間從南方各郡渡黃河而來抵達新開鑿的廣運潭的木帆船,那些林立的桅杆,鼓滿的風帆,如今已經被「水上精靈」的高科技的摩托艇所取代。長安城的陝縣尉崔成甫帶領著百名鮮服靚妝的長安美女齊聲高唱的《得寶歌》「三郎當殿坐,看唱得寶歌」——如今,這歌聲也已經被從水上呼嘯而過的F1摩托艇震耳欲聾的馬達轟鳴聲所取代。唱詞中的「三郎」唐明皇唐玄宗,無論他當年多麼風流,無論他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多麼令人纏綿悱惻,卻也已經是斯人遠去煙塵間……
針對當時修三門峽水庫,譚先生認為,不是修一個三門峽水庫黃河下游就能獲得「長治久安」。重要的是,本來應該是農林牧兼營的地區就該農林牧兼營,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回歸自然,讓唐代後期、安史之亂以後經過上千年植被遭到嚴重破壞的黃河中游地區,重新恢復植被。
好事來了。
除了這些可以用數字表達的它的規模以外,它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它是體現西安「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城市發展新理念的一座最具現代化意義的,人類二十一世紀的新城。
是該聚聚人氣了。
滻河和灞河比較起來,滻河的污染更為嚴重。
不錯,黃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文化遺址,母系氏族部落時期的一個文化遺址就正好位於滻河邊上。它就是西安「半坡遺址」。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母系社會的唯一一個遺址,但我卻可以肯定地說,它恐怕是人類那個時期最重要的一個遺址。由於這個遺址被發現,人們幾乎可以還原一個六千年前由女氏族首領當政的人丁興旺的村落的生活原貌。這個如今叫「半坡遺址」的村子,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村子了。村子的布局井然有序,像是被人很好地規劃過,順著河流,建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整個村落呈一橢圓形,有居住區,有窯場區,有公共墓地區。那時候村子周圍一定是有非常茂密的森林,森林里會有狼蟲虎豹出沒,因此,他們在生活區的外面挖了一條很深的壕溝,防止野獸的襲擊,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道壕溝,也就是他們的城防工事,基本相當於後來的護城河。
另外一句同樣很重要的話在《史記·王翦列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