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卷 長江卷 第22篇 天下奇功都江堰

第二卷 長江卷

第22篇 天下奇功都江堰

老百姓還說,李冰死後升天為神,封為鎮守天河的大元帥,日管九天銀河水,夜管灌縣都江堰。每逢洪水季節,他便會駕起九龍飛車,夜夜巡視都江堰。都江堰旁靈岩山上的黑風洞外,在晴天的仲夏之夜,幽暗無邊的空谷里常常飄飛著萬點磷火,大如晨星,小似流螢,閃閃爍爍,上下飄忽,人們說,這便是飛龍經過時掉下的鱗片。
「低作堰」是指飛沙堰在維修時,堰頂不能壘得過高,以致影響排洪排沙。至於低到什麼程度呢?這要根據寶瓶口的「水則」和灌區的用水量來決定。現在堰頂約平於水則十五劃【每劃一市尺】。如水量高出水則十五劃,灌區就要鬧水災;反之,如低於十五劃,灌區就要缺水。
「完神禹斧錐功,陸海無雙,河渠大書秦守惠;攬全蜀山水秀,導江第一,名園生色華陽篇」……
其實,這個神話所說的擒龍而不殺龍,也就是變水害為水利,整個都江堰工程正是如此。
1974年3月3日,都江堰在修建外江閘、下移索橋開挖橋基時,發掘出一尊漢代雕塑的李冰石像,神態從容,拱手微笑,其衣袖和衣襟上有隸書題記:「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龍長陳壹造三神石人鎮水萬世焉。」「建寧」是東漢靈帝的年號,這三行隸書雖然不像後人那樣把李冰尊崇為神,但卻為史書記載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提供了物證。
巍巍青山,滔滔碧水,在李冰的領導下,蜀人創造了都江堰文明,都江堰給成都平原帶來了巨大的、足以自豪的財富。
談到李冰修築都江堰,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必須弄清楚,即到底是「誰開鑿了離堆」?
為了把蜀建成可靠的戰略基地,必須興修水利。在興修水利之前,秦國還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穩定政局,首先,「移秦民萬家實之」,隨著移民的進入,帶來了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與此同時,又修建了成都城、郫城和臨邛城,使它們既是新的政治、經濟中心,又是軍事設防的堡壘;在發展經濟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營廣府舍,置鹽鐵市官並長丞……市張列肆,與咸陽同制」,用封建的個體工商業代替了原蜀國的奴隸制工場。秦滅蜀后的30多年間,蜀侯、蜀相曾三次叛亂,秦昭襄王除了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冤殺和疑殺了一些蜀侯外,公元前285年,又斷然廢蜀侯,置蜀守,徹底廢除了分封制而代之以郡縣制……
《史記·六國年表》有「禹興于西羌」的記載,羌族人一直視大禹為自己民族的祖先。遠古的許多史實如今已經隱藏在歷史的邃霧裡,撲朔迷離,無法探尋,關於大禹的許多傳說和故事我們已無法證實,但西羌源遠流長的水文化卻一直保存下來併發揚光大。蠶叢氏從岷江上游向川西平原發展,倚仗的是經過數千年歷史沉澱的水文化;開明氏治水,決玉山【不是都江堰那個玉壘山】,分引岷江,也吸收了羌族人治水的經驗;而李冰擔任蜀郡守后,更將岷江上游的治水經驗和智慧乃至古羌人勞動力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鱉靈應該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是巴人,至於「其屍隨水上」,應該是他由楚國沿江遷徙,來到川西平原。
為了利用岷江水灌溉農田,李冰設想把玉壘山伸向今都江堰市城西的一段余脈鑿開一個缺口——寶瓶口,為了讓有足夠的水進入寶瓶口,他首先在江心用竹籠裝卵石砌出了一道大堰,這就是後來《華陽國志》所說的「壅江作堋」,即攔河築堰的意思。這是我國水利技術上的一個飛躍,把治水由過去小範圍的「堤防」進步到大範圍的壅水和導水,讓河水能更順應人的需要。而大堰的前端便是「魚嘴」。魚嘴分水堤用竹籠卵石壘砌而成,即《元和郡縣誌》上所稱:「破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中,壘而壅水。」
民國三年【1914年】大修都江堰時,仍然沿用籠石之法。到民國十四年修治時,原大魚嘴工程改用條石,經過三年尚未竣工,第四年又被洪水沖毀,條石所剩無幾。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在地震中疊溪海子潰壩,釀成大洪災,渠首工程全被摧毀。修復時,用水泥澆鑄底座,條石恢復魚嘴,但修好后又被洪水沖毀,於是再次用漿砌條石和混凝土建成新魚嘴,其他防護堤仍然用籠石壘築。此後便開始採用新的混凝土結構方法,但仍然以籠石之法為主。
傳說岷江有條孽龍,在成都壩子上年年涌水泛濫,二郎神提著三尖兩刃刀,帶著哮天犬,跳進岷江去和孽龍搏鬥。孽龍潛入深海,二郎下水追趕;孽龍飛騰上天,二郎駕雲凌空……孽龍鬥不過二郎,累得精疲力盡,便幻化成一個漢子,蒙過二郎的眼睛回到岷江邊。正在又累又餓的時候,忽然看見前面有個老人挑著擔子,正在賣熱氣騰騰、又辣又香的擔擔麵,於是趕快前去買面吃。吃了一碗又一碗,突然發現老人竟是李冰,麵條竟是鐵鏈子。鐵鏈子把孽龍的心肝五臟都鎖定了。二郎本想把孽龍處死,但李冰說:「沒有龍吐水,怎麼種莊稼呢?」就把它鎖在了離堆崖壁下的深潭裡。從此,孽龍年年吐水灌溉農田,再也不興風作浪危害老百姓了。
除了工程技術方面的寶貴創造外,李冰在吸取蜀先民治水經驗並動員民眾積極投入治水工程方面,也有很多特殊的做法。
除了伏龍觀,寶瓶口右邊的山上還有二王廟,是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始建於東漢,最初是紀念蜀王杜宇的。在南北朝齊明帝時,望帝的塑像被遷到了他的家鄉郫縣,李冰的塑像供奉到了廟中。在宋代又增塑了二郎神的像,並且保留著春秋二祭和官祭、民祭的傳統。二王廟的灌瀾亭下刻有古代治水經驗的「六字訣」、「八字格言」和《治水三字經》。
你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碑,
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曾親自到都江堰考察,並在《史記·河渠書》中寫道:「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
唐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發展史上的興盛時期。在鞏固、恢復和發展都江堰的同時,還運用都江堰的治水經驗,在川西地區興辦了一批新的水利工程,有的至今還在發揮效益。當時,成都平原是「天孫縱有閑針線,難綉西川百里圖」,成了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安史之亂」時,許多人避亂入蜀;在唐末五代的移民高潮中,移居蜀地的人更多。成都平原人口大量增加,據《唐書·地理》統計,當時劍南道共2府、38州、189縣,計496萬人,而其中僅成都府10縣就有92.8萬多人,佔了五分之一,整個都江堰灌區更達193萬人,占劍南道的40%。成都盛極一時,成為「揚一益二」——僅次於揚州的喧然名都。
唐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大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繼李冰「鑿離堆」、「穿二江」之後的第二個水利建設高潮,修築了百丈堰、通濟堰、縻棗堰等,開通了萬歲池、金水河和其他河流,都江堰灌區不但向成都平原東北方向擴展,而且西南方的灌區也擴展至眉山等地,成都平原河渠縱橫,水網交錯,進一步便利了農耕和灌溉,美化了城市環境,航運也極其發達,詩人杜甫已經在讚歎「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了。
但是,開明王朝雖開鑿了一些分流河道,能分泄部分洪水,但由於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洪水和旱災仍然隨時威脅著成都平原,而成都城由於沒有河道流經,無舟楫之利,交通也十分不便,這在主要依靠水路運輸的古代,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了極大障礙。
鱉靈治水成功,受到了蜀人的擁戴,他便篡奪了杜宇的王位,開創開明王朝。杜宇失去王位后隱居西山【今青城山】,傳說死後魂魄化為杜鵑,每春月間,晝夜悲鳴,而蜀人每當聽到杜鵑「不如歸去」的啼聲便會思念望帝,而唐代詩人李商隱也發出了「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感嘆……
據漢人記載,都江堰在漢代已「灌田萬頃」——約為今70萬畝,即使在今天,灌田70萬畝的水利工程在全國也屈指可數。宋代,都江堰灌溉12縣;清末,達14個州縣,面積300萬畝;新中國成立后,灌溉面積逐漸由成都平原引向川中丘陵,達800萬畝、1000萬畝,目前已達1370萬畝,成為世界上的特大灌溉工程。
李冰帶領先民努力發展農業生產,並改山地為梯田;
投鞭分江流,一堰為統帥。
正是因為有了都江堰,四川才能以佔全國耕地面積十六分之一的土地,生產佔全國十分之一的糧食,而且每年還能向全國提供相當於數十億斤糧食轉化的肉、油、酒等各類食品和工業原料。
成都二江遇到特大暴雨時,洪水會從河槽中溢出,李冰又刻制了五頭石犀用來鎮壓水精。石犀就是石牛,當時蜀人相信,牛是一種能夠制服洪水的神獸。李冰時代青銅冶鍊已經達到很高水平,冶鐵技術也有一定發展,但他治水時卻用了石人、石馬、石牛,這也是因為古蜀人崇拜石頭【羌民族至今還有「白石崇拜」】,他適應了蜀人的傳統意識。
據漢人記載,都江堰在漢代已「灌田萬頃」——約為今70萬畝。《漢書》稱,到西漢末年,已出現了「巴、蜀、廣漢……土地肥美,有山水沃野,民食稻魚,亡凶年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富庶景象。這時四川已有多餘的糧食可供外省或外省移民入川就食。西漢初年,「關中大飢,米斛萬錢,……今民就食蜀漢」。漢武帝時,「山東被河災,及歲不登數年……下巴蜀粟以賑焉」。
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詩人趙朴初參觀都江堰后曾寫詩:
鍾天康等人認為,能使蜀水不流的巫山只能是蜀國境內的巫山,而不會是巴楚交界處今巫山縣的巫山三峽。因為巫山縣山峽的海拔高度比成都平原要低得多,不可能使「蜀水不流」,而鱉令也不可能越過巴國到千里之外的巴楚交界處去治水。因此他鑿通的應是今金堂縣的金堂峽——金堂峽一段的沱江,在民間或歷史上曾被稱為巫江,金堂峽入口上游與舊城相對處,曾有巫江鎮,這裏至今還有眾多鱉靈治水的記載和遺迹,而在都江堰市和蜀中的其他地方卻沒有發現過這樣的記載和遺迹。因此,鱉靈疏通的是金堂峽,「決玉山」應是「決巫山」之誤。
據《華陽國志》載,李冰在都江堰工程建成后,經過多年實際觀測,掌握了寶瓶口水位變化與灌溉需求的規律,便命人在水邊立了三個石人,並刻上了「干毋及足,漲毋沒肩,年中水量,以此為度」的說明。後人隨著對水情的進一步理解,又在寶瓶口左面的山石上加刻了幾十道分划,取名為「水則」,也就是今人所說的「水標尺」,當水面到達十一劃時,內江所需的灌溉用水便已充足,超過十九劃時,就要向外江排水。這可能是我國最早的水位標尺了。
二千二百年,到今稱遺愛。
不如都江堰,萬世資灌溉。
長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
你不但是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和智慧的結晶,而且也是中華民族性格和意志的象徵!
都江堰不但是中國水利工程的瑰寶,也是世界治水史上的創舉。早在清代德國的地理學家李希霍芬便曾慕名前來考察,參觀后讚不絕口,認為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水利工程無出其右。
岷江流域許多地方都有大禹出生和大禹治水的傳說,岷江上游的北川縣和汶川縣都認為自己是大禹的故鄉。《竹書紀年》稱:「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巳……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紐……」《史記·六國年表》:「禹興于西羌。」但是石紐究竟在哪裡呢?北川縣和汶川縣縣內都有石紐、刳兒坪、禹穴等遺迹,爭論一直沒有結束。
開水大典儀式隆重古樸,氣氛神聖莊嚴,場面宏偉壯觀,有「天府第一盛會」之稱。解放后,1950年清明節舉行了第一次開水典禮,1957年以後因為修建了鋼製機動閘門無須人工放水便停止了這一活動。為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都江堰市1990年正式恢復了放水節,並命名為「中國都江堰市清明放水節」,舉行仿古放水儀式,使其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盛會。這一天,都江堰旁的玉壘山下人山人海,划龍舟、耍龍燈、放鞭炮,向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獻上「三牲禮」和川劇,並同時舉辦迎春花會、李冰燈會、文藝會演以及物資交流和經貿洽談會,吸引了許多中外佳賓前來參加。
成都很早就有各具特色的市場,如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等。從遺留至今的街名,如鹽市口、珠市街、騾馬市、草市街、牛市口、羊市街等,還可以讓人想到當日的盛況。
羊圈工程常在水勢湍急的地段做護底使用,是四角用圓木做柱腳,深埋河底。每邊用上下兩根橫木與柱腳聯成框架,四周豎木棍,內填卵石,頂部封以大卵石或籠石。寬一般4.5尺到7.5尺,高一般9尺到1丈2尺。主要是在急流險工段能抗激流衝擊,保護堤岸的基腳;在重要分水工程處用羊圈做基礎,牢固度和耐久力都比較好。
清光緒丙午年【1906年】,知成都府事文煥對原「三字經」作了修改後,又重刻在二王廟石壁上,內容是:「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鑒。挖河沙,堆堤岸。砌魚嘴,安羊圈。立湃闕,留漏罐。籠編密,石樁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樁見。歲勤修,遇防患。遵舊制,九_九_藏_書毋擅變。」
新中國成立后,先後有兩百來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來到偏僻的岷江之濱,驚奇地研究和讚賞這個震撼人心,已有兩千多年浩瀚歷史的偉大工程。
李白在《送友人入蜀》中,也這樣讚美:「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清末至民國,二江航運能力逐漸下降。抗戰時期,由於抵抗日本侵略的需要,水運曾一度振興。抗戰勝利后,雖然陸路運輸興起,水運有所萎縮,但僅成都至嘉定一段,每年上下的船筏仍在兩千隻以上。新中國成立初期,江中每年漂運木材仍達50萬立方米,成都至樂山仍可通行載重10噸的木船。
殺死這個殘暴的江神后,李冰又立了一個聽話的江神,在都江堰工程完成後,他做了三個石人分別立在三處水中,並且給江神約定:「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發源於茂汶九頂山的什邡洛水,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經常發生水災,給什邡、廣漢一帶帶來極大的災難。修好都江堰之後的李冰,已經從風華正茂的青年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人,但勤政愛民的他仍然寢不安席,矢志要根治洛水之害。於是他深入高山峽谷,觀山勢、察水脈,暑往寒來,備嘗艱辛,前後歷時一年多,踏遍了成都平原北部的山山水水,終於成竹在胸,制定了治理洛水的方案,並且親自繪出了「鑿瀑口,導洛水」的治水全圖。
在成都修建七星橋,位置仿天上的北斗七星,這也是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建築。
「逢正抽心」是指遇到順直的河段而河道岔溝又多的時候,應當疏浚河槽的中間部分,再利用水流沖大其過水斷面,使主流更直,防止洪水沖刷堤岸。
宋代成都出現了葯市、燈市、花市三大市,藥材市場對全國都有一定影響。正是由於商品交換規模日益擴大,成都才在全國率先發行了紙幣。
另一個活動是民祭,在李冰和二郎神的生日舉行。傳說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李冰的生日【一說這天是二郎神的生日,兩天後才是李冰的生日】,一連熱鬧十幾天,灌區幾十個縣的幾萬人扶老攜幼,自發到二王廟進香。二王廟前常常擠得水泄不通,進香的人摩肩接踵,不單祈求豐收,還各自述說自己不同的心愿,祈求李冰父子賜福,甚至夫妻吵架、婆媳不和者,也在李冰像前哭訴。
在春耕用水的季節,水流經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衝內江而下,內江約進六成水量,外江約進四成水量;而在夏秋洪水季節,情況剛好相反,水位升高后,水勢不再受彎道的制約,主流奔騰而下,內外江進水的比例顛倒過來,內江約進四成水量,而外江可進六成了。
這一天上午9時許,25名船工高唱「號子」,拉著鋼繩、架著小船在波峰浪谷中向魚嘴飛馳而來,船上運載著一些長寬約兩米的專用竹篾笆;另外還有100餘名船工,赤膊裸胸雄赳赳地跳入激流,沿榪槎排成一條長龍。10點半鍾,隨著總指揮的一聲令下,小船上的船工們擎起一塊塊竹篾笆送出船沿,站在榪槎上的船工伸出鐵鉤抓住竹篾笆,兩分鐘后,第一塊攔水的竹篾笆順著榪槎放進了江中,緊接著是第二塊、第三塊……順利下江。船工們又接力運送沙袋投入江中,還有幾十名民工用背篼背來黃泥倒入江中……
魚嘴是都江堰從岷江分水的關鍵工程,為防止其沖毀,1974年,修建了外江節制閘,將分水魚嘴略向西移,採用大卵石混凝土結構,外用鋼筋混凝土護坦,前低后高,長80米、寬39.1米,呈流線型,是都江堰創建以來基礎最好、抗衝擊力最強的水工建築物。
就以此詩做此文的結尾吧!
都江堰的出現,有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
戰國時期,群雄並起,落後的秦國經過變法改革后,國富兵強,亟欲一統天下。要想統一天下,就必須有堅實的後方基地,為之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於是巴、蜀之地進入了秦國的視野。秦國的司馬錯分析了巴、蜀的形勢后認為,「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惠王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公元前316年秋,派兵伐蜀,蜀兵敗,蜀王被戮。
岷江從萬山中突圍而來,一瀉千里,由於坡度極大,水流湍急,進入平原后,河面驟然開闊,從100多米擴展到300到350米,而且河床坡度銳減,流速迅速減緩,從上游帶來的大量卵石和泥沙便淤積在河床之內。每逢汛期,山洪咆哮,勢如猛虎,而盆地受地形的影響,河水及雨水又不易排泄,於是水患頻仍,往往形成泛濫性水災,成都平原經常淪為一片澤國。正如《華陽國志》所載:「江潛綿洛為池澤」【江潛綿洛均指現在的成都平原地區】,平均每二三十年便有一次特大洪水,人畜房舍頃刻之間蕩然無存。而由於沒有完備的灌溉系統,在夏秋之際洪水消退後,又常常造成旱災。於是,在都江堰沒有建成之前,岷江一直是一條威脅著古蜀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河流。
典禮的高潮是砍榪槎放水。在鑼鼓喧天、禮炮齊鳴中,幾個慓悍的河工,揮動利斧,砍斷榪槎上的綁索,河灘上的人用力拉動繩子,歲修中攔河的榪槎立即解體倒下,江水如脫韁之馬奔騰咆哮,洶湧而下,將岷江水引入內江,再流進萬頃良田。孩子們歡笑著跟著水跑,紛紛扔下卵石「打水腦殼」,祈福消災;沿河的婆婆大娘們爭著去舀「頭水」祀神,求神保佑五穀豐登。而主祭官也必須立即坐車趕回成都,爭取在「水頭」前到達,否則便被認為當年水會不夠用了!
總之,從都江堰建成到民國末年,兩千多年的正反經驗告訴人們,在岷江這種洪水大、泥沙多的河流中治水,必須解決工程的基礎問題,遵循李冰治水的古法,則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1978年,當時的四川省委書記趙紫陽對治理都江堰作出了指示,溫江地區也提出了意見,根據這些指示和意見,都江堰管理處組織技術人員,又一次對河道進行了規劃,並總結了新中國成立后治理都江堰及各灌溉乾渠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新三字經」,內容是:「深淘灘,高築岸;疏與堵,要全面;險工段,雙防線;前有失,后不亂;堤夯實,坡改緩;基挖夠,漕填滿;石砌牢,腳放坦;勤養護,常看管。」
近代水利專家們曾進行過多次測量和試驗,證實當岷江流量小於每秒500立方米時,內江分流比便接近60%;而當流量大於每秒5000立方米時,內江的分流比便只有40%了。
但是,應該正視,在形成「民食稻魚,亡凶年憂」的同時,成都平原在某種程度上也背上了「自我滿足」的沉重包袱,以致「游賞之盛,甲于西蜀」,「俗不愁苦,而輕意淫佚」,「俗尚纖嗇,昧於遠圖」,形成了自適感很強的農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這個地區的發展,這和都江堰建造者們的初衷是相悖的。
金剛堤的堤岸過去也用竹籠卵石做了許多護岸工程,以便引水順流,保證內、外江的分流。
「成都」城名,千古沿用,有人說是取其「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也有人說,這塊古老的地方原名赤里,古赤里居住為巢居,專名為「籠」,蠻語稱「籠」為「成」,而「水所停曰都」,赤里多水,因此取名「成都」。

四、「羽化登仙」

2002年11月都江堰進行截流歲修,這是自1992年以來首次截流維修,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參觀,甚至台灣也有9家電視台、4家報社、21名記者到現場進行採訪。
不會人家多少錦,春來盡掛樹梢頭。
神話世界中的李冰,為治水,曾變成牛、犀、龍、大蛇,這些本是巴蜀土著之神。
至於叢帝鱉靈的治水則幾乎家喻戶曉。
都江堰不但是特大灌溉工程,而且還集多種功能於一身,包括防洪、灌溉、航運、漂木和城市供水,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功能高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給巴蜀大地帶來了長遠的財富和幸福。
后蜀時期,成都出現了中國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水經注·江水》曾引《風俗通義》中記載的一個故事,這是傳說中最著名的「李冰斗江神」:古時候岷江有一個「江神」,經常興風作浪,沖毀房屋和良田,老百姓很害怕它,在岸邊修建了廟宇進行祭奠,江神還要求人們每年六月二十三日大祭那天,都要送兩個童女做它的媳婦。童女送去了不少,但江神仍然在禍害百姓。李冰上任后,準備親自主持祭奠,並且出了張安民告示,讓百姓安居樂業,他願意讓自己的兩個女兒去祭江神。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都江堰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堰官、堰務、堰工等管理制度,並逐步發展了灌溉渠系,保證了都江堰經久不衰、灌溉面積不斷擴大。
都江堰是在李冰的領導下,蜀中先民——包括西羌先民——智慧和意志的結晶。據各種史料記載,羌人不但參加了這個偉大的工程,而且每到冬天便「入蜀為佣」,成為歷代都江堰歲修的主力軍,並包打水井、淘河灘、築堤堰、砌石牆等等。
據傳當初鑿山時因虎頭岩的岩石異常堅硬,古蜀的先民們便在李冰的帶領下,積木于岩石上,以大火加熱,然後澆水驟然冷卻,再用簡陋的鐵具鑿開微微裂開的岩石,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大功告成。
李冰疏導了文井江、洛水、綿水,在平原上挖掘了大量灌溉支渠;
李冰開挖了石犀溪于江南,命曰犀牛里;
到六月二十三日大祭那天,神廟裡香煙繚繞,擺上了豐盛的酒席,李冰給江神斟滿了一杯酒,請它喝,但江神不理不睬根本不喝。李冰勃然大怒,拔出佩劍指著江神斥責道:「我很敬重你,請你喝酒,你卻不受人尊重!」舉劍向江神刺去。一陣風后江神不見了,只見岸邊一頭野牛在奔跑。李冰也變成一頭野牛追去,兩頭野牛在江心展開一場大戰。一會兒,江神化成一條孽龍,倉皇飛入江中。李冰身披紅綾,馬上變成一條金龍追了上去,兩條龍又是一場大戰。岸上,二郎和武士們擂鼓助威,一齊用亂箭射向沒有披紅綾的孽龍,孽龍終於被大家射死了。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江水被榪槎、竹籠、卵石、竹篾、黃泥構成的「水上長城」阻斷了去路,巨大的水流慢慢變成了小溪。
蜀西諸羌生活的岷江上游本是著名的地震危險區,地震以及地震誘發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特別頻繁,歷史上岷江上游曾多次受阻形成海子,釀成水災……在這種自然環境中,為了生存和發展,羌族特定的民族文化——治水文化便誕生了。
此外,在二王廟的山門上,清人吳濤還刻了「乘勢利導,因時制宜」八個字,這也是都江堰治水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僅對都江堰渠首工程的布置起著指導作用,而且對都江堰工程的長期運用、經久不衰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李冰逝世后,工匠們秉承他的遺志,完成了「鑿瀑口,導洛水」的工程。直到現在,當時建成的朱堰、李堰和火堰,仍然在灌溉著什邡、綿竹的10多萬畝良田。
春秋戰國時期,岷江流域出現了繼大禹之後,又一個彪炳千古的治水英雄,他就是秦國的蜀郡守李冰,他首先要治理的對象是岷江。
是宜與長城,並耀秦皇代。
唐初,黃河流域的戰亂剛剛平息,關中及中原地區都出現了饑饉,成都平原運糧「以實京師」並「救飢人」。因此陳子昂說:「蜀為西南一都會,國家之寶庫,天下珍寶,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順江而下,可以兼濟中國。」
杜甫的《石犀行》:
雖然飛沙堰能自動排出許多泥沙,但仍然有一部分要殘留下來淤積在虎頭岩下的鳳棲窩一帶,因此每年必須進行一次河床的清淤和飛沙堰的維修工作,名叫「歲修」。李冰在歲修工作中總結出了著名的「深淘灘,低作堰」的科學經驗,被後人稱作「六字訣」。六字訣不但是歲修的科學方法,而且也是保證工程質量必須遵守的原則。
老百姓讓李冰從人變成了神,然後又按人世間的家庭關係,為他安排了一個協助治水的兒子——二郎神。
整個漢朝時期,對都江堰的治理和渠系配套都做了大量工作。漢景帝末年【約為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守,「穿湔江口,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頃」,把都江堰灌區向今彭州、新都一帶擴展。東漢時期,又在廣都縣【今雙流縣】開鑿瞭望川源,都江堰灌區擴展到了成都平原的西南部。東漢末年,諸葛亮在灌區內大力開渠,據傳成都西北郊的九里堤就是他創修的。
這當然只是一個傳說,但有趣的是,過去岷江木材扎筏經內江漂運成都時,由於寶瓶口前水流迴旋洶湧,木筏容易出險,跨江便有一條鐵鏈,供船工救生用。木材改用散漂后,這條鐵鏈也沒有了。
在開明一世鱉靈期間,成都平原可能開展過一定的治水活動。史學家們認為,鱉,即龜鱉之殼,靈,即巫師,「鱉靈」即以龜鱉之殼為法器的巫師。《水經·江水注》引《本蜀論》說,荊人鱉令屍隨水上「至汶山下,復生,起見望帝」,《蜀王本紀》說:「鱉靈屍隨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任命他為相,不久岷江洪水泛濫,杜宇便派鱉靈主持治水工作。
章山在今四川的什邡縣境內。至今,都江堰市、什邡市一帶的老農,還能講出李冰修好都江堰之後,繼續鑿平瀑口,疏通洛水【現名石亭江】,以身殉職,死後葬于章山的動人故事,以及他「羽化登仙」的神化傳說。
飛沙堰的高度根據內江用水量決定,低於堤的高度。當寶瓶口水位超過一定高度的時候,堰頂便會自動開始溢流,並由於水的橫向環流原理,同時自動排沙。人字堤在寶瓶口右側,上https://read.99csw.com接飛沙堰,下接離堆,寶瓶口出現更高的水位時,人字堤頂也向外江溢流。
為了生存,古蜀人曾採取了很多辦法與洪水搏鬥,治水逐漸由「導」發展到了「別」和「決」,李冰正是總結了前人的經驗,由單純避水害發展到興水利。整個工程歸納起來就是「鑿」【鑿離堆】、「壅」【壅江作堋】、「穿」【穿二江成都之中】三個字,但這三個字並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都江堰工程成功地運用了自動控制和系統工程的科學原理,渠首工程採取壅水入渠而不是攔水入渠;處理泥沙採用沖淤平衡,以沖為主;排洪、灌溉則採取「堰其右,檢其左」的平面布置和「深淘灘,低作堰」的分、泄、控等,把奔騰咆哮的岷江江水限制在人為的規矩中,無壩分水,自流灌溉,保持了系統整體輸出量的動態平衡。這一切,不僅高度發展了古代治水的技術,在中國水利史上揭開了劃時代的一頁,而且許多工程原理和技術方法,一直為後人沿用。
從鴻門宴上逃得性命的劉邦,也是靠蕭何「發蜀漢粟補給軍食,發其兵卒,以補傷疾」,才建立了統一的漢王朝。
明初,由於都江堰無人專管,以致「堰務廢弛」,成都平原出現了旱災與飢荒,明弘治三年【1490年】派出按察僉事到成都主持都江堰維修。明嘉靖時,對水利工程更加重視,設按察司僉事提督四川水利,以後又有了「水利道」等專門機構。
李冰治理了南安【今樂山】江道,並整治了長江水道,大大發展了蜀中的水運事業;
除了「竹籠工程」,都江堰傳統工程中還有「榪槎工程」、「干砌卵石工程」、「河方工程」、「木樁工程」和「羊圈工程」。
緊連魚嘴之下有金剛堤。靠內江一側的是內金剛堤,靠外江一側的是外金剛堤。金剛堤在魚嘴和飛沙堰之間,形如彎月,是魚嘴聯繫飛沙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時曾誤認它就是都江堰,因此在酈道元的《水經注·江水》中有這樣的記載:「江水又歷都安縣,李冰作大堰於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亦曰湔堰,又謂之金堤。」
民國時期,由於戰亂不息,政治腐敗,都江堰連年失修,據統計,灌區的實灌面積只剩下了263.7萬余畝,較清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縮小了。
歷史學家和水利專家認定,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領導古蜀的先民們,建成了古今中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人字堤是飛沙堰的附屬工程,它位於飛沙堰下游,緊靠離堆腳下,是內江總乾渠的第二道旁側溢洪道。過去用竹籠卵石壘砌,寬40米。它和寶瓶口、飛沙堰聯合運用,起到排泄內江多餘進水的作用。
多少詩人在讚美,多少受你福澤的巴蜀人民,向你頂禮膜拜!
漢初文翁在成都興學,在全國首創地方官學,在中國的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六、治理與發展

據水利工作者們實測,內江流量越大,飛沙堰的排洪作用也越大。如岷江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時,飛沙堰能排出內江流量的75%以上,確保成都平原的安全。而流量越大,排沙效能也越高。
再則,巫山在哪裡?而玉壘山又在哪裡呢?
直到20世紀抗日戰爭時期仍然如此,有了都江堰灌溉的天府之國,浴血奮戰的中華民族,才在相當程度上解除了後顧之憂。而在國土大量淪喪的時候,除300萬川軍慷慨出征外,位居大後方的四川民眾,對民族解放戰爭從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庇護了來自「淪陷區」各地的人們,和侵略者殊死搏鬥,以致有的史家稱,抗日戰爭的後半段,幾乎是四川在和日本廝殺。
飛沙堰對岸的虎頭岩,岩石陡峭,向南突出江心。每當江水盛漲,洪水經魚嘴滾滾而下的時候,驚濤駭浪會陡地撲向虎頭岩,在岩石的攔截下,形成巨大的迴流,泥沙和各種懸浮物便在迴流里快速攪動,並不得不改道南行,在螺旋形的飛舞中被甩出飛沙堰並飛向外江。這種把洪水和泥沙逼出飛沙堰的方法被叫做「正面取水,側面排沙」。飛沙堰的排沙效能並不神秘,它是利用「彎道環流」和「正面取水,側面排沙」兩種流態共同作用的結果。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灌縣【今都江堰市】知縣胡坼將歷代都江堰治水的經驗編成治水「三字經」,刻在了二王廟的石壁上,內容是:「六字傳,千秋鑒。挖河心,堆堤岸。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樁見。籠編密,石裝健。砌魚嘴,安羊圈。立湃闕,留漏罐。遵舊制,復古堰。」
大批現代施工機具和現代施工材料都已經用於都江堰的整治與維修之中,出現了鉛絲籠工程和混凝土漿砌卵石工程,提高了都江堰的抗洪、抗磨能力。
民國時,在四川省水利局下設立了都江堰工程處。新中國成立后,1978年都江堰管理處升為都江堰管理局,直接負責管理和維修。
「金城石廓」「既麗且崇」的成都,古代商業便十分發達。「市廛所會,萬商成淵。列隧百重,羅肆巨千。賄貨山積,纖麗星繁。」漢代已是西南最大的中心城市。唐代的成都市場上,不僅有許多種類的手工業品,而且有豐富的農副土特產品,茶葉交易十分活躍,蠶市也十分興旺。從州府到農村形成了較完備的流通網路。
當代許多外國科學家前來,用電腦測算后,驚呼這個沒有閘門、沒有大壩的古老工程不但完全合乎現代科學原理,而且實現了「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諧統一,在建設水利工程的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
魚嘴除了完美地解決了灌溉和防澇兩大問題,還發揮了另一個顯著作用,即排沙。根據河流的自然規律和「彎道環流」的科學原理,挾帶大量泥沙的底層水自然會流向南邊的凸岸,而含泥沙少一些的表層水總是會自動流入北邊的凹岸,而內江正在凹岸,外江正在凸岸,天然的地勢讓魚嘴不但能分水,而且還能分沙。據試驗,當岷江洪峰流量超過每秒1700立方米時,內江便已處於「正面取水」,而外江則處於「側面排沙」的態勢,這時,內江分流比大於外江,而外江分沙比大於內江。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經」中所說的魚嘴「分四六,平潦旱」,在現代工程學上稱為「凹岸取水,凸岸排沙」,李冰這一創舉,為我國水利科學的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因此,即使是「開明決玉壘」或決玉山,也絕對與都江堰的離堆無關。
《華陽國志·蜀志》載:「周滅后,秦孝文王【有誤】以李冰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檢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又灌溉三郡,開稻田。」據一些文史方面的研究者從零碎的資料中分析,李冰大概出生於隴西,懂得天文地理和水文知識,對農業很熟悉,深知水利的重要,曾在隴西的治水工作中作出過貢獻。秦昭襄王起用政治家范雎為丞相后,范雎制定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把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爭迅速向前推進。戰爭需要物資,於是范雎把開發蜀郡的經濟提上了重要地位,並推薦了聰明正直、德才兼備的李冰擔任蜀郡守。
在二王廟大殿東側的茶樓里,愛國詩人陸遊曾寫下了《神君歌》、《視築堤》和《觀孫太古畫英惠王像》等詩篇。寫這幾首詩時陸遊正被貶為蜀州通判,傳說有一天他到都江堰探覓勝跡,緬懷李冰的英雄業績,走進伏龍觀,看到畫家孫太古所作李冰畫像,詩人心有所感,對著畫像頓首九拜。當天下午,詩人來到了茶樓上,模仿孫太古的筆法,也畫了一幅李冰像……忽然一陣清風拂面,一隻仙鶴盤旋而下,銜起畫稿騰空飛去,這時,萬里晴空飄浮著朵朵祥雲,李冰飄飄然自天而降,詩人拱手相迎,高聲叫道:「神君,陸遊在此拜見!」陡然驚醒,卻是南柯一夢。在驚喜交織中,詩人文思奔涌,便一氣呵成寫出了古風詩《觀孫太古畫英惠王像》,歌頌了李冰治水的偉大功績,併發泄了對南宋王朝奸臣當道、扼殺人才的憤懣。
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
都江堰,在唐代詩人的筆下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詩句。如岑參的《石犀》:
2000年11月,聯合國將都江堰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國外,紙幣最早出現於1692年英國統治下的北美。而在我國,公元998年至1022年間,成都就出現了紙幣,比西方國家早了600多年——宋真宗時,成都16家富商聯合起來發行「交子」,天聖元年【1023年】在成都增設了「益州交子務」的官署,直接發行「交子」,「交子」完全具有了紙幣的性質。
在對土著文化採取積極適應態度,建立了符合蜀人信仰的神祠后,李冰還親自主持了隆重的祭祀儀式,用的是牛羊豬三牲,令巫師舞蹈娛神,在祭奠江神時,還將神器投入江水之中,表示江神已經收到了禮物。
除此之外,還進行了附屬工程百丈堰、金剛堤和人字堤的改造;對渠首工程進行了擴建,包括陸續修建了一些分水樞紐工程、引水和防洪堤埂等等。
截流採取的方法仍然是李冰時代留下的「榪槎工藝」,而沒有採取機械化和鋼筋混凝土。據都江堰管理局的有關人士介紹,古法比現代的機械化作業可以節省費用兩倍以上,而且更便於深水作業;採用當地的卵石和竹子做成竹籠用於截流,經過優化設計,可以節約90%的木材;用古法還可以解決截流后的輸水矛盾並更利於保護古堰。
「六字訣」是李冰在實踐中總結概括出的寶貴經驗,也是科學的結晶,千百年來一直為後人沿用。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水利建設,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華國鋒、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溫家寶等都曾先後到都江堰進行過視察,自1953年以後,都江堰便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經過逐年整治、改造和擴建,並運用了現代技術,大大提高了工程的穩定性和牢固性;新的灌溉渠系的發展,使灌溉面積成倍增長;舊有渠道的整治,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上世紀90年代,成都歷時5年對府、南河「二江」進行整治后,大大改善了城市景觀和城市環境。
都江堰的第二個重要工程就是飛沙堰泄洪道。
還有一個傳說是,古蜀族一位酋長帶領人們求告觀世音菩薩,請菩薩施大法力把海移走,讓人們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觀世音菩薩答應了,願意把一爐香灰借給人們拿去填海,條件是響過五更后必須歸還。酋長和人們把爐灰撒入大海了,頃刻之間,浩渺的綠波變成了遼闊的平原……人們不願歸還香爐和香灰,讓土地重新被海水淹沒,因此自此以後,在這個平原上便再也不響起五更。
李冰與漢中郡合作,鑿通千里棧道,努力改變「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局面……
自元代用鐵石代竹籠修治都江堰后,堰工技術便多次發生爭論。明洪武四年恢復了用竹籠;明孝宗弘治九年又改用砌石,鑄以鐵錠,固以油灰;到明武宗正德年間又恢復了籠石古法;到明嘉靖前期,地方官員和水利部門的官員又主張用鐵石維修。當時他們還熔鐵六萬七千斤,鑄成了兩條一丈多長的鐵牛,當做分水魚嘴。但這種鐵牛護岸的辦法,最後仍然以失敗而告終。
榪槎是用木料、竹繩捆綁而成的等邊三角架。根據工程的需要,把若干榪槎連接成整體,就被稱為「榪槎工程」,用作堰頭攔水,清時,又用於防洪。常和竹籠、卵石配合使用。
清代,除設專人管理都江堰的浚修外,如遇大修或堰毀等重大問題時,歷任巡撫總督都會親自前往督治。
魚嘴分水堤正建築在岷江的江心,是岷江衝出山口后河床的彎道上。彎道北面是凹岸,南邊是凸岸,這正是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理想地方。從高處望去,整個堤壩就像海上一條巨大的鯨魚,堤壩的頂端就像鯨魚的嘴巴,所以稱為魚嘴。
內江流到了飛沙堰的末端后,便被玉壘山斜出的一塊礫岩——虎頭岩——擋住了去路,為了達到「引水以灌田」的目的,李冰便設法在虎頭岩的低伏處鑿開了一個邊坡很陡的梯形引水口,這就是「寶瓶口」,是都江堰工程最為壯觀的地方。
四川盆地原本是內陸湖,有人稱之為「四川海」,在新生代【從6700萬年前開始】之前,盆地東邊的山谷被水流逐步蝕通,四川盆地滄海變為桑田。而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曾三度為海,即傳說中的「西海」,地質勘探表明,現在成都地表所覆蓋的約300多米厚的沉積物,是在新生代形成的。隨著水位的逐步降低,「西海」漸漸出現了沙洲和沼澤,一支羌人【他們中的一部分曾被稱為氐人】從盆地西北沿江而下,輾轉定居。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文化的繁榮。
漢代,都江堰特有的竹籠裝石築堰法已經在全國推廣,一個突出例子便是「治黃」。漢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黃河決口,蜀人王延世用竹籠裝石堵塞成功。據《漢書·溝洫志》記載:「【黃】河決于館陶及東郡金堤,泛濫褒袞豫,入平原千乘,濟南凡灌四郡三十二縣,水居地十五萬余頃,深者三丈,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御史大夫尹忠對方略疏澗,上切責之,忠自殺……河堤史者王延世使塞,以竹籠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成帝因王延世長於計策,功費約省,用力日寡,提拔他當了光祿大夫。《華陽國志·蜀志》中記載了這件事。唐代《元和郡縣誌》中也明確記載了王延世用李冰之法築堰的事實:「楗尾https://read.99csw•com堰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決。破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中,累而壅水。漢成帝時,瓠子河決,王延世塞之,用此法也。」
向西騎行山中,經二十日程,抵一平原,地屬一州,名成都府。
首先,鍾天康等認為,要弄清「開明」的由來。開明是公元前六世紀蜀王叢帝的年號,是由「鱉靈治水」演變而來的。但在《山海經》、《尚書》、《史記》等典籍中都找不到有關鱉靈治水的記載,只在《水經注》引來敏《本蜀論》雲:「荊人鱉令死,其屍隨水上,荊人求之不得也。令至汶山下復生。起見望帝。……望帝立以為相。時巫山狹而蜀水不流,帝便令鑿巫峽通水,蜀得陸處。」其他如《風俗通義》、《路史》等中也是類似的說法,這些記載基本形成了鱉令治水的故事,說明在公元前6世紀,蜀國曾遭受過一次特大洪水,造成災害的原因是巫山【峽】狹窄的出口,讓水不能暢流。
李冰擔任蜀郡守后,面對嚴重的水患,他翻山越嶺走遍岷江兩岸,觀山勢、察水情,並向當地耆老了解情況,掌握了岷江衝出高山峽谷后河面開闊、流速頓減的特點,以及左岸一帶山勢彎環等條件,發現了可資修渠的有利地形,吸取岷江兩岸人民多年來與洪水鬥爭的經驗后,精心設計、制定出了治水方案,合理地選擇了渠首的位置,因勢利導巧妙地布局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工程進行中,他又多次親臨現場指揮,解決困難問題。至今,在老百姓中還流傳著他騎馬勘察岷江以及巡視工地的許多傳說和神話。
李冰的人格和領導藝術直到今天也使蜀中的政治家們折服,對他們產生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從地形上觀察,都江堰東部的成都平原,極像一把張開了的紙扇,而都江堰市城西一帶,恰好正在這把紙扇的頂端,海拔700多米,地形向東南方逐漸跌落,到了成都一帶,降至500多米,形成一片傾斜地帶。在水利科學上,這正是興修水利工程的有利條件。李冰利用了大自然創造的這一有利地形,採用「分流導江,築堰引水」的科學方法,創建了偉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修都江堰時,在岷江西邊【右岸】、都江堰渠首處開鑿了一條人工河流,引岷江水灌溉右岸廣大地區。這條河流直到現在仍然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利工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地紀勝》、《四川通志》、《金堂縣誌》、《蜀中名勝記》等典籍中都有鱉令在金堂治水的記載。
在這些記載中,「鱉令」變成了具有神話意味的「鱉靈」,而「鑿巫山」又變成了「決玉山」或「決玉壘山」。
李冰在公元前276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至251年間擔任了蜀郡守。在秦王朝時,他並沒有特別顯赫過,以致他的祖籍和身世已不可考,連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寫到他時,也僅僅簡單地記錄了三個字:「蜀守冰」,其姓李是在班固著的《漢書·溝洫志》中才加上的。但是,他卻用一座偉大的水利工程鑄成了真正的不朽,讓後人永遠記得,中華民族竟出現過如此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實幹家!古人曾崇敬地讚美:「紹往聖如冰,愛斯民如冰,蒙難堅貞如冰,能捍大災興大利如冰……」「愛斯民」正是李冰政治綱領的核心,作為郡守,他想到的總是造福百姓,造福子孫。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蜀人經過蠶叢、柏灌、魚鳧到杜宇,從漁獵逐漸進步到農耕。
飛沙堰在1964年以前是用格子木樁內砌卵石護面,1964年發生特大洪水將此堰沖毀,以後便改用卵石墊底、混凝土漿砌大卵石護面。上世紀80年代因內江灌區不斷擴大,又在頂上加了一層臨時籠石,使寶瓶口在用水的高峰期增加了流量。汛期來時,籠石被沖走,不會影響泄洪、排沙能力。
唐肅宗時,在益州分設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度使,都江堰由西川節度使下設員專管。宋時,四川安撫制置使親自主持維修,或派上級官員監理。元代亦如唐宋。
古代蜀人是信巫好鬼的,李冰明白,在這個地方要開展大規模的建設,就必須藉助原始宗教的力量。他的行為不但向蜀人表現了他對蜀神的尊重以及彼此間的諧和,而且也在暗示,他也是蜀地的神,讓百姓對他產生了宗教般的信仰。事實上,在蜀人的心目中,李冰也逐漸變成了神靈,在他的生前,已有關於他的神話在萌芽【如李冰化牛斗江神,江神製造險灘李冰用火攻等】,而他的死也變成羽化升天了,直到現在,什邡還有李冰的「升仙台」。
除了修建都江堰和開通「二江」外,李冰在「二江」上架設了七座美麗的橋樑,宛如天上的北斗七星;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煙花匝郡樓。
世界上多少工程可以和它媲美呢?這難道還不是真正的世界奇迹?
1953年,都江堰灌溉面積已恢復到300萬畝;1956年達到500多萬畝;1981年由原來的14個縣【市】擴大到27個縣【市】,灌溉面積897萬多畝;目前更達到1370餘萬畝,不僅灌溉著成都平原,還灌溉著許多丘陵地區,不僅為農業服務,還為城市工業與生活輸水,灌溉渠繫上還建立了近千座小水電,為灌區工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成都是我國最早使用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從唐、五代到宋朝,成都的雕版印刷水平一直居全國前列,不但對中國,而且對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林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東華綜合科學院副院長】
總之,李冰打造出了一個「天府之國」,司馬遷考察都江堰后,曾在《史記·河渠書》中感嘆道:「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北自龍門至於朔方,曰,甚哉,水之為利害也!」
在都江堰的修建過程中,既沒有鋼筋,也沒有水泥,用什麼作建築材料呢?李冰從當地居民的房舍用料中發現了竹、木、卵石等材料,並且經過實驗,把這些材料巧妙地用在了工程上。動員先民就地取材,通過榪槎、竹籠、羊圈、樁工等技術,使工程達到了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成本低廉、效益顯著的特點。這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技巧,被一代一代保留相傳,成為水利建設中的瑰寶。
始知秦太守,伯禹亦不如。
離堆何岩岩,瓶口納澎湃。
都江堰的第三個重要工程是寶瓶引水口。
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離堆江水接天流,禹跡茫茫畫未周,絕代功名成父子,一朝報賽定春秋」;
「深淘灘」是指河床必須淘到一定的深度。相傳當年李冰曾在河床底下埋有石馬做標記,要求歲修時要淘見石馬。後來,經過歲月的磨蝕,石馬找不見了,現在淘灘的標準是明、清時埋下的三根「卧鐵」,每年淘灘淘到三根卧鐵就行了。
唐宋時期是成都古典城市文化的極盛時期。豐富的物產、美麗的風景、良好的氣候、好娛樂游賞的民風,培育出了大量音樂家、詩人和畫家,也讓許多畫家和文學家長期流寓於成都。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參、李商隱、陸遊、范成大等等,他們在成都創作出了大量不朽的傳世之作。以詩聖杜甫為例,他在成都地區創作了260多首詩篇,其中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登樓》等一直膾炙人口。而蘇軾更是蜀文化的驕傲,作為詩、詞、文章、書法集大成的天才,蘇門三學士幾乎壟斷了宋代文壇。唐末五代全國五分之一的名畫家移居成都,以至大慈寺成為唐宋時期全國繪畫雕塑的寶庫。
源出高山的岷江洪水下泄時,沿途挾帶了大量泥沙和其他懸浮物,這些東西經過魚嘴時大部分排入外江,但每年仍有26%至47%進入內江,飛沙堰正是處理內江大量泥沙和懸浮物的又一個工程設施。當寶瓶口水位在十二劃時,內江流量每秒330立方米,飛沙堰便開始翻水;當內江流量超過每秒500立方米時,飛沙堰開始飛沙;當內江流量超過每秒1000立方米時,飛沙堰的飛沙比可達80%以上。

二、李冰築堰

杜宇王國之後是開明氏執蜀。
都江堰水利工程和許多水利工程不同,具有獨特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它科學地利用地形地勢採用了「無壩引水」的工程形式,建築在山川和平原接壤的咽喉要衝。主要工程由都江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工程構成。按系統工程學的原理,三大工程結構嚴謹,相互聯繫、相互依存,極其巧妙地構成了一個完善的、有機的整體,達到了「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效益,發揮出遠比單獨一個工程巨大得多的作用。
鱉靈號叢帝。有人說,鱉靈「據有巴蜀之地」后,出於立國安邦的需要,便借來中原人最為讚賞的堯、舜禪讓故事,變為杜宇也是禪讓,以示鱉靈王有道,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但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望帝和叢帝共同開發了成都平原,他們的功德是分不開的,於是感念他們的蜀人便按照自己的願望淡化了他們之間的怨恨,幻化出一個杜宇禪讓于開明的故事。早在漢代,人們便開始祭祀望叢二帝;北宋以後,開始出現二帝合祀的局面;清代以後逐漸形成了今天成都郫縣城南的望叢祠,將二帝融為一體,祠內既有望帝陵和杜鵑園,也有叢帝陵和鱉靈湖。這是成都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兩個不同朝代的帝王竟葬在一起,這種現象是十分有趣的。
飛沙堰在古代是用卵石堆砌的。清末,用竹籠縱橫壘砌,間貫以梅花樁。清光緒時,丁寶楨曾砌以巨石,塗以油灰。
都江堰的建成,加速了蜀地的開發,隨著歷史的發展,得都江堰之利的成都平原日益富饒,四川成為中國的國中之國——取代漢中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從此,中華民族有了一個可靠的戰略基地;而當我們的民族遇到重大災難時,「天府之國」又往往成為整個民族的大後方。
江水初盪潏,蜀人幾為魚。
干砌卵石又名石埂,它與榪槎、竹籠一起,構成了都江堰工程中的三大結構。干砌卵石能抵禦較大流量的衝擊;岷江河裡的卵石多系花崗岩、變質岩,耐磨性能好;干砌卵石系用小石做墊層,利於邊坡穩定和地下水流出;工程縫隙易被泥沙填塞,對防滲有一定效果;工程造價低,用工省。
李冰治水,功績千秋,自都江堰建成后,「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華陽國志》】
有功於國、有德於民的李冰,到底是怎樣死的?一直沒有準確的資料,只《華陽國志·蜀志》中有簡單的記載:「章山後崖有大冢,秦李冰葬所。」
所以有人說,都江堰「毫不誇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
李冰在世界上首創打井技術,在廣都【今雙流、仁壽】一帶打出了我國第一批鹽井;
都江堰還有治水「三字經」。
宋代,成都平原已「無寸土之曠,歲三四收」,都江堰灌區發展到12縣,成都平原「禾黍連雲種」【陸遊詩】,稻穀如黃雲,糧食、食鹽自給有餘,手工業高度發達。蜀中麻布產量居全國之冠,茶葉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漆器、金銀器都十分有名。
新中國成立后,據水利工作者們多年實測,無論岷江發生多大的洪水,寶瓶口引進的流量始終不會超過每秒700立方米,既保證了灌溉和城市用水,又不會發生洪澇之災,真是一個巧奪天工的工程!唐朝大詩人杜甫曾寫詩曰:「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濫不近張儀樓。」正是讚譽寶瓶口的控製作用。
有一大川經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廣半里。長延至於海洋,其距離有八十日或百日程,其名曰江水,水中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甚者。此川之廣,不類河流,竟似一海。
其實,因「玉山出水」而又要去「決玉山」,本來已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
向無爾石犀,安得有邑居。
清除淤積,疏深河床,統稱為河方工程,是都江堰歲修必做的工程之一。目的是增加引水和排洪過水能力,並通過遇彎截角分散流勢水力,改變水流方向,減輕對堤防工程、沿河凹岸險工段的威脅。
城內川上有一大橋,用石建築,寬八步,長半里。橋上兩旁列有大理石柱,上承橋頂。蓋自此端達彼端,有一木製橋頂,甚堅,繪畫顏色鮮明。橋上有房屋不少。商賈工匠,列肆執藝其中。
從地形上看來,蜀地壅江的地方也應該是金堂峽。據調查,只要金堂峽壅水的水頭達到40米高,成都平原許多地方便會成為澤國;而達到50米高,蜀國的都城郫縣也會受到威脅,淹沒的土地會在60萬畝以上了。
唐代著名詩人岑參在緬懷蜀太守李冰的功績時,曾有這樣的詩句:「江水初盪潏,蜀人幾為魚。」
然而,都江堰卻完全不同。它誕生於2260多年以前,伴隨著歷史沉重的腳步,它至今不但沒有逝去,沒有衰老,反而變得更加活躍,更加年輕。過去、現在和將來,都造福於人類!
祭祀李冰的川主廟曾遍及全川。清代,很多縣,甚至很多鄉,都有李冰祠廟,數量之多,讓人很難統計。以都江堰灌區外的犍為縣為例,便有「川主廟」53座,一個鄉場上便往往有兩三座。
公元前256年李冰建成都江堰后,便留下了一支管理堰工的機構,負責對工程的管護併兼理地方事read.99csw.com務,這個機構叫湔氏道。
作為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實幹家,李冰在治水工程中,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都江堰每年要進行一次「歲修」,這是世代相傳的治水經驗,也是保證都江堰歷久不衰的重要措施。在漫長的歲月中,都江堰附近的老百姓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每當冬季來臨的農閑時分,就會自動拿起扁擔、挑起籮筐走出家門,從四面八方來到都江堰的岸邊安營紮寨。上萬人組成了「歲修大軍」,人聲鼎沸,熱氣騰騰。
「遇彎截角」就是指在河流的彎道採取凸岸截角與凹岸挑流護岸相結合,使彎道變得順直一些,減輕主流對凹岸的沖刷,與現今治河中的截彎取直原理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樣。前者是改變主流的方向,而後者是改變河槽。
明末清初,四川戰事頻繁,都江堰歲久不修,「堰堤崩頹」,直到康熙以後,都江堰的歲修才又提上了議事日程,仍然恢復了籠石修砌之法。光緒三年,四川總督丁寶楨主持都江堰的大修時,對要害工程採用漿砌工程代替竹籠卵石,擴大了灌溉面積8萬多畝,但宣統時期,丁寶楨砌的魚嘴又被沖毀,又改用十二層竹籠卵石堆築成尖魚嘴,代替漿砌條石。
蜀中自古有栽桑養蠶的傳統,殷代的甲骨文上已有「蜀」字,據考證,「蜀」字是野蠶的象形。成都織錦工業發展很早,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初具規模。都江堰的建成,促進了桑蠶生產和織錦工業,以致「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左思《蜀都賦》】三國蜀漢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蜀錦,諸葛亮曾說:「決敵之資,唯仰錦耳!」蜀錦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而且遠銷國外,從成都南去,經雲南而往印度、阿富汗等地。唐朝鑒真和尚東渡,還把蜀錦和蜀錦製品帶到了日本。早在漢代,成都便設了「錦官」,因此,成都又被稱為「錦官城」,簡稱「錦城」。漢代以來,蜀錦織成后「濯于江水,其文分明,勝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因此城南的流江【今南河】被稱為濯錦江、錦江。詩人曾詠嘆這如詩如畫的美景:「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兒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定晚霞。」【劉禹錫】
你是中國水利工程的瑰寶,
都江堰,應該是真正的世界奇迹。
鉛絲籠的作用除具有竹籠的優點外,還具有抗沖能力強、適應河床變化、堅固耐久等優點,現已大量用於歲修工程。鉛絲籠是選用8號或10號鉛絲【黑鐵絲也可以】做成,在裝鎮底籠或護岸籠時,首先要平整基礎,裝籠時要用直徑20至35厘米的卵石。混凝土漿砌卵石工程同干砌卵石工程一樣,可以用作護岸工程、釘壩工程、溢流壩工程等。優點是卵石凝固成整體,耐磨性能好,抗沖能力強,屬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工程,但修築時基礎處理必須超過洪水的造床深度,因而一次投資大,被水毀后搶修起來比較困難。目前在都江堰整治中,已大量用於修築堤堰、護岸等工程。
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
李冰在蜀執政的幾十年中,除了創建都江堰外,還開鑿和疏導了「成都二江」,即郫江和流江【今府河和南河】。「二江」是岷江內江水系中段的幹流。內江水系在成都平原上一直呈扇狀分佈,在李冰治水前,這些密布的大小河流,漫漶地流動著,時而泛濫,時而沮濕,給古成都帶來極大災難。李冰帶領古蜀人疏通「二江」后,讓散漫的水流都歸入「二江」,使之在灌溉、航運和環境方面都發揮出巨大作用,成為溝通成都與東、南、西三個方面的水路運輸,並成為平原中部的灌溉大動脈,讓成都終於成為兩河之間農業發達、物產豐盈的富庶地區。
大智大勇、鞠躬盡瘁的李冰,「生不封侯死廟食」,被蜀人敬為神明,稱為「川主」。而李冰治水的事迹,也演繹成為神話,在民間代代相傳。
傳說之一是,當成都還是一片汪洋時,人們曾向水府龍宮借地,龍王提出限期歸還的條件后,把土地浮升上來。
唐宋時期,成都地區的音樂、舞蹈、戲劇都極為發達。「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杜甫】,「錦機玉工不知數,深夜窮巷聞吹笙」【陸遊】是詩人的真實寫照。
蒙難堅貞的李冰,老百姓無法接受他勞累過度、以身殉職的事實,於是又創造出一個李冰在什邡后城山遇羽衣人,飛升成仙而去的故事。傳說章山後壁的大冢只是李冰的衣冠冢,附近有一升仙台,李冰升仙后藏衣冠于大冢中。
大智大勇、鞠躬盡瘁的李冰,被蜀人稱為「川主」。歷代王朝對李冰都非常崇敬,據《蜀故》、《灌江定考》等記載,李冰逝世后被封為昭應公,漢代封為大安王,唐朝封為神勇大將軍、司空相國、赤城王,宋時封為英烈昭惠仁佑王,元時封為聖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英烈昭惠顯靈仁佑王,並稱二王,清時封為敷澤興濟通佑王,二郎神封為承績廣惠顯英王等。
其實,老百姓在對李冰的大規模祭祀中,也暗暗地隱藏著一個心愿:希望地方官們都和李冰一樣,為民造福!
漢時升湔氏道為湔氏縣,另設水官管理堰工修治。三國時,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除承前制設立堰官外,還「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
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說來,長江、黃河是母親河,但對於四川說來,母親河卻似乎應該是岷江。岷江是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源出岷山,起於川西高原松潘境內海拔3400餘米的弓杠嶺和郎架山,全長750公里,流域面積13.55余萬平方公里。它從高原發源后,穿過茫茫草原和深山峽谷,奔騰跳躍,劈山削谷,彙集百川溪流,與湔江、石亭江、綿遠河、文井江等共同形成了美麗的扇狀沖積平原——成都平原,經成都平原到樂山與大渡河相匯后,至宜賓注入長江。
傳說大約在2800年前,一場洪水使古蜀的魚鳧古城蕩然無存,繼之而起的是杜宇王國。杜宇建都於汶山【岷山】腳下的郫邑【今郫縣】,別都瞿上【瞿上當今何處?說法甚多,可能為今雙流縣牧馬山一帶】,「教民務農」。杜宇又稱杜主,號望帝。
但是,秦國佔領蜀地的最初幾十年,管理蜀地的地方長官們一直忙於鎮壓、「伐楚」等戰爭,並沒有治理水災、安定民生、發展農業生產,直到李冰擔任蜀郡守后,這種狀況才有了根本的改變。
20分鐘后,現場測試報告,江水只剩下了10個流量。11時25分,江流完全截斷……
成都地區最早開發天然氣,「風流千古」卓文君的故鄉邛崍煮鹽即用天然氣。這裏也是我國最早冶鍊銅鐵的基地之一。司馬錯伐蜀后,曾在成都市內設鹽鐵市官。秦始皇遷富豪之家入蜀,原在趙國就以冶鐵致富的卓氏,到邛崍繼續從事「鐵山鼓鑄」,從山東遷來的程鄭,也在邛崍煉鐵,均為巨富。
唐代的「藥王」孫思邈曾長期在成都行醫。宋代的藥物學家、《證類本草》的作者唐慎微,《黃帝素問·靈樞集注》的作者史崧都是成都人。
在長期和洪水頑強鬥爭的蜀人中,流傳著大量關於水的傳說和神話,構成了自己獨特的「水文化」。
幾乎與希臘的馬其頓人在法羅斯島上建造燈塔的同時,成都平原也開始了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造。
但是,李冰的人格和精神卻始終在感召著他的子孫,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他們終於覺察出了自己的麻木與不肖,於是振臂奮起,告別過去,書寫了歷史的新篇章,從而被稱為「改革的故鄉」。
有了都江堰,秦始皇才得以實現「得蜀則得楚,得楚則天下並矣」的戰略方針,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
另一位詩人高駢在《錦江春望》一詩中,描寫了成都美麗的春天:
寶瓶口和離堆雖是礫岩,但在水流的長期沖刷以及漂木的撞擊下,迎水面損壞嚴重,1965年冬便對死水位以上的礫石表面採用混凝土進行了保護,1970年冬天又將伏龍觀深潭裡的水全部抽干,從基礎至上17.4米寶瓶口的兩側全用混凝土保護,降低了水流的摩擦係數,提高了進水能力和寶瓶口的安全性。
清光緒元年【1875年】署水利同知胡均,自撰並書寫「遇彎截角,逢正抽心」八個字刻在二王廟山門上。這就是「八字格言」,是古人留下的治河要領,現仍廣泛適用。
這兩種「三字經」,內容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後者略有增加。
民國時,四川省政府也專門頒發了開水祭祀大典的禮儀。禮儀規定,在都江堰主要工程豎立高八尺、寬一丈的工程解說牌,在魚嘴附近河灘搭建木台紅帳祭棚,由省府和水利廳主要官員任主祭官。開堰之日,儀仗隊抬著三牲祭品,鼓樂開道,由主祭官率領與祭人員步行出玉壘關至二王廟,沿途居民焚香燃燭迎送。到二王廟后,主祭官肅立李冰神像前,在香煙繚繞中,行三鞠躬禮,然後朗誦《迎神辭》:「曾曾小子,胚胞黃農。長被流澤,永贊神功。神之格思,百福所賜。作之述之,為萬世利。」隨從人員將鮮花捧送主祭官,全體肅立唱《紀念歌》:「系維我祖溯炎農,禹州稷谷大國奮為雄,遐邇被澤敷崇殷中,民福國利糧食是先鋒,大造生產川人果腹慶豐年,足食足兵齊推重,青城八百里,都江十七縣,維王建奇功。」歌畢,分別獻花、獻帛、獻爵、獻食。主祭官讀《祝辭》,全體向李冰神像行三鞠躬禮,然後奠爵,焚祝帛,設送神位,唱《民工歌》送神。主祭官再向李冰神像行三鞠躬禮,最後鳴禮炮三響。祭祀完畢后,隨從官員又到楊泗廟祭祀歷代修建都江堰的有功人員,最後到江邊祭棚祭江神。
川西平原自遠古的舊石器時代,便居住著蜀先民,先民同水患進行了長期的頑強鬥爭,洪水曾多次淹沒了古蜀國都城。古蜀的都城在治水中輾轉遷徙,從岷山山地到郫邑、新都、廣都乃至成都。
古代蜀文化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信奉陰陽五行,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作為偉大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李冰吸收了蜀文化的精髓,他修都江堰,正是循自然,順水勢,利用地形條件,無壩引水,自流灌溉。而因地制宜,順應自然,在天、地、人中間尋求和諧的統一,正是李冰哲學思想的核心。
不只「成都」一名和水有密切的關係,成都又名「龜城」。龜城的來歷是,相傳秦張儀築成都城時,城牆屢築屢垮,總是無法築成。後來,「忽有一大龜浮於江,至子城西南隅而斃」,張儀問巫卜這蘊含著什麼意思,巫卜說:按照大龜爬行的路線築城,一定會取得成功。後來張儀果然「依龜跡築之」,建成了規模宏大的成都城。
木樁工程主要用於護腳,可以消剎水勢,保護堤腳,穩固堰體,分水導流,至今在河道整治、防洪搶險時,仍發揮重要作用。木樁的材料多是榿木或其他硬質雜木,其長度和直徑視用途和其他具體條件而定。可採用梅花形或長排形布樁,豎立木樁時,有埋栽和打入等不同方法,埋設深度視情況而定。
自宋代以來,圍繞這個問題便有了一些爭論。近年來,更有一些人認為,都江堰左岸的山今名玉壘山,離堆是從玉壘山開鑿出來的,於是便斷定都江堰是蜀王開明創建,而離堆是開明開鑿的。也有人認為,開明曾開鑿過玉壘山,但並沒有鑿通,是李冰完成了他的未竟之業。
從此,成都平原便「溝洫脈散,疆里綺錯,黍稷油油,梗稻莫莫」【晉左思《蜀都賦》】,而我國在世界上也首創了「水利」一詞。
在漫長的兩千多年中,遵循李冰之法,人們總結出了「六字訣」、「三字經」、「八字格言」以及「新三字經」等,豐富和發展了都江堰的治水經驗,成為經過實踐檢驗、符合科學原理的寶貴財富,在我國水利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天府之國

這年冬天的農閑時節,李冰率領了一支治水大軍,直奔洛水兩岸安營紮寨。他身先士卒,從不擅離工地。經過幾年艱難的工作,一個漫天風雪的黃昏,在從洛水趕回章山的路上,心力交瘁的他終於在雪地上暈倒,幾天後便以身殉職,與世長辭。
「六字訣」即「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據傳,這是李冰留下的治堰準則。前面已經論及,「深淘灘」就是指對內江鳳棲窩一帶的河床,每年淘淤時必須淘到一定的深度,應以所埋石馬或卧鐵為準。否則來年春耕用水期間,寶瓶口就可能進水不足,不能保證灌溉的需要。有「深淘一寸,得水一寸,深淘一尺,得水一尺」的說法。同時,如不深淘,也會在汛期抬高水位,增大飛沙堰的壓力,甚至沖毀飛沙堰。所謂「低作堰」,指的是飛沙堰不能築得太高,一般只高出壩前河底六尺左右,否則「堤過高,則至秋水濫傷禾」,並影響飛沙堰的泄洪和排沙效果。
偉哉李父子,功勛孰可蓋。
都江堰在工程技術方面有幾個重要特點:一是就地取材。歲修、整治工程所需的材料主要是竹、木、卵石,其中需要量最大的卵石,在沿河河灘俯拾皆是。通過取石砌埂築堰,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起到了疏通河道的作用。除卵石外,竹、木也是極普通的材料,都江堰沿岸到處都可以找到,能保證工程的需要。二是施工簡便。都江堰所有的維修、整治,除極少部分需要一定技能外,絕大部分都是沒有技術的「粗活」,這就保證了工程整治不會因技工不足而延誤。三是費省效宏,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少花錢多辦事」。都江堰的整治,只需花很少的錢,這是世界水利工程根本無法比擬的。四是保護了生態環境。都江堰建造在岷江上游末端,龍門山脈和成都斷陷盆地的接連部,九*九*藏*書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地勢,沒有閘門、沒有大壩,因而沒有破壞大自然的平衡,也沒有對河床造成破壞,達到了人、地、水三者高度的協和統一,這是當代許多攔截河流、築上水泥大壩的水利工程很難做到的。
公元前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迹中,有六個都是帝王花園、陵墓或神的偶像,只有公元前280前建成的亞歷山大港燈塔,才是唯一直接造福於人民的建築物,這個燈塔使用了1600年左右。
李冰是一個能知天文地理的人。他了解到,古蜀人的一支是從岷山下到平原來的,這些人死後,都要「送魂」回歸岷山,中途要經過一個名叫「天彭門」的峽谷。於是在勘察岷江上游時,他便順應當地人的習俗,參拜這道「天彭門」,並宣稱「彷彿若見神」,接著就在江邊建立了三座祠廟,作為紀念。
鄉民還傳說:「鎖孽龍的鐵鏈年年都要更換,每年冬天都要打一條新的鐵鏈丟下去,才不會發生洪水災害。」
成都地區哲學、史學發達。是道教發源地和佛教盛地。張道陵在大邑鶴鳴山創道教,都江堰市的青城山是全國五大洞天之一。成都作《蜀記》、《蜀志》者甚多,常璩的《華陽國志》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地方史著作。
寶瓶口位於離堆與玉壘山腳的懸崖之間,通高13米、長80米、寬43米,是內江引水的咽喉工程,也是成都平原的安全屏障。如果把成都平原比作一個大瓶,這裏便是大瓶的瓶口了。寶瓶口被鑿開后,被孤立在江中的礫岩便被後人稱為「離堆」。內江至此,水面寬度由70米驟降到14米到24米,離堆三面都是下臨江水的懸崖峭壁,怒濤洶湧,吼聲震天,離堆兀立於怒濤之上,上面建有一座氣宇軒昂的古建築伏龍觀,相傳是晉代為祭祀李冰而建。
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但因「益州險塞」,中原戰爭對四川的波及不大,正是有了富饒的巴蜀,才有了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和劉備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把蜀地視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正是由於有了這一片「天府之土」,劉備進取巴蜀后,才能以狹小的成都平原與佔據中原地區和長江中下游的曹魏和孫吳政權抗衡,並形成鼎足之勢。
秦漢時期,當南方長江流域許多地方還處在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階段,由於都江堰及一系列水利工程的興建,成都平原大舉開發,成為全國三個主要經濟區之一,而且迅速以豐富的物產和經濟上的實力超過了原被稱為「天府之國」的關中平原,躍居三河地區【河東、河內、河南】之上。漢代成都已與洛陽、臨淄、邯鄲、宛城並列,成為全國「五都」名城之一。
清代中後期,成都仍然「城內外河道甚多」,「船舟終歲可行。惟自西曆十一月以迄五月,止有小船,上溯可自嘉定【今樂山】以上。……其餘六個月,江水暴漲,船重百噸者,亦可開至成都,毫無阻礙。如是成都遂成為長江上流盡頭之埠」。【馬尼愛《遊歷四川成都記》】
漢文學的代表體裁是「賦」,西蜀被稱為漢賦的故鄉。蜀中才子司馬相如、揚雄到長安后,達到了漢賦成就的頂峰,特別是司馬相如更成為漢賦定型化的奠基者,對後代產生了深遠影響。
兩千多年以前,李冰要在蜀地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他靠什麼來動員老百姓?據專家們研究和考證,他靠的是蜀文化包括蜀人的宗教信仰。
溪溝長不竭,倉廩恆滿載。
在《蜀王本紀》【按徐中舒考證,此書為蜀漢譙周所作,而不是西漢揚雄】中,這種說法有了變化,成為:「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屍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在《華陽國志》中也有:「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
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二王廟的建築遭受了重創,但李冰的塑像卻沒有倒,這讓二王廟的守山人感到十分的欣慰,他們曾悄悄對作者說:「您說怪不怪!這次飛石那麼多,砸壞了那麼多建築,但是李冰的塑像卻沒有倒,過去修建的『王廟』山門也還在!倒下的那個李冰石像是複製品,真品在伏龍觀……」
而常璩在《華陽國志》中犯了個錯誤,把誤稱的「玉山」【實為巫山】又加了一個「壘」字變成了「玉壘山」。古玉壘山本在今阿壩州的汶川縣,都江堰左岸的山,古名湔山,又名灌口山,鑿離堆是鑿的「湔山」,而不是開明那個「玉壘山」,湔山是從唐代以後才被人訛稱為玉壘山的。
兩千多年來,成都平原一直流傳著許多李冰顯聖的傳說,並保留著春秋二祭和官祭、民祭的傳統。官祭一般與清明節都江堰的開水大典同時舉行。清明放水節源於古蜀人對岷江水神的傳統祭祀活動,也是對歲修后都江堰放水的慶祝,古稱「祀水」,儀式十分隆重,帶有濃厚的巴蜀文化特色。據史書記載,開水典禮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地方政府首腦和水利官員主持。清朝規定祭祀的禮儀是牲用太牢,祭用九品,祭官要穿公服,行二跪六叩禮。主祭官先到伏龍觀祭祀「老王」【李冰】,然後沿著玉壘山古驛道來到二王廟。隨著司儀的高聲唱喏,官員們向李冰及二郎神行二跪六叩禮,敬獻祭品,宣讀祝文:「維神世德,興利除害。作堋穿江,舟行清晏。灌溉三都,沃野千里。膏腴綿洛,至今稱美。鹽井浚開,蜀用以饒。石人鎮立,蜀害以消。崇極功德,國朝褒封。值茲春灌,禮宜肅恭,尚饔!」二王廟的祭禮完畢后,官員們來到堰工祠,瞻仰歷代修堰有功者的塑像,最後來到楊泗廟前江邊的祭棚內主持放水儀式。
經過宋代不斷的維修與擴建,都江堰灌區發展到12個縣。明代對農業和水利都相當重視,經過多次整治和興修,明末成都平原的堰數已增加到137座。明末清初,由於戰亂的原因,都江堰已「堰堤崩頹,河渠壅淤」,「所餘人民,止就隅曲之水,以灌偏僻之田,苟且偷生」。當時雙流縣三聖祠的住持大朗和尚見災情嚴重,便托缽乞募,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新津縣令的贊助,在順治十七年【1660年】建成了大朗堰,此堰渠長百余里,灌溉了溫江、雙流、新津等縣的農田6.8萬多畝。以後,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恢復,到乾隆時期,成都平原又出現了「溝洫夾道,流水潺潺」,「菜甲豆肥,稻麥如雲」的景象,到道光年間,灌區已發展到14個州縣,灌面達300萬畝了。
李林櫻
飛沙堰的堰頂高度有嚴格規定,自古以來便有「低作堰」的法則,直到現在,飛沙堰雖已改用混凝土澆灌,但「低作堰」的法則仍然是不能違反的。
為了鎮壓孽龍並紀念李冰父子鎖住孽龍的功績,老百姓在離堆上面修建了一座伏龍觀。怕孽龍逃跑,又在寶瓶口上方打了一個鐵樁【這鐵樁在鳳棲窩,實際是河床深度的標誌】,還在寶瓶口下方修了一座鎖龍橋。
仰面謝天,俯首叩地,巴蜀有幸,中國有幸,在兩千多年以前,居然就出現了李冰這樣的郡守。
早在《尚書·禹貢》中,便有「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記載,傳說大禹最早疏導的「九河」中,就包括了岷江。
有山則青,有水則靈,都江堰建成、二江鑿通后,成都形成了異常優美的城市環境,全城碧水名園交相輝映,既是「錦城」又是「花城」。五代時孟昶倡導在城牆上遍植芙蓉后,秋季花開時節,「四十里如錦繡」,因而成都又獲得了「蓉城」的美名。
李冰創建都江堰時,輸水引灌渠道主要是「穿郫江、檢江、別支,雙過郡下」,來不及完成許多配套工程,這些工程是由後世逐步完成的。
在這段記載中,楊磨即羊摩,與龍為誓即「與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這個故事可能采于當地土著羌人中的傳說,反映了羌族人民協助李冰治水這一史實。從楊磨的事迹看,他應當是羌人中的巫師兼首領,他帶領族人協助李冰治水時,除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負責「與龍為誓」,即打鑿三個石人為鎮水石神兼水則外,還具體負責了開鑿羊摩江的工程。李冰以「羊摩」給這條人工渠命名,正是為了紀念和鼓勵羌人治水的功績。
李冰治理都江堰,採用了很多極有特色的技術,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籠石壘堤之法」,具體說來就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中,壘而壅水。」漢代,竹籠裝石堰法已在全國推廣,並用於黃河。唐代曾明文規定以此為準繩,沿用到元代。元代認為竹籠、卵石築堰不能耐久,每年必須更換,為了一勞永逸,歲修時便用石灰漿砌條石,條石之間鑄鐵閂聯繫,又用桐油抹石灰和麻絲嵌塞縫隙;在容易崩塌的堤岸砌上大卵石保護,在堤上種植楊柳和灌木加固;寶瓶口以下用條石包砌,做石門以便啟用。最突出的是,四川肅政廉訪使吉當普還「以鐵萬六千斤,鑄為大龜,貫以鐵柱,而鎮其源,以悍其浮槎」,作為分水魚嘴。滿以為從此以後可以高枕無憂,誰知這個渠首工程只維持了30多年,鐵龜魚嘴的基礎便被沖刷淘空,墜沒在滔滔江水中失去了作用。
都江堰,氣勢磅礴,造福萬代,被後人稱為「川西第一奇功」乃至「天下第一奇功」,確實當之無愧。
都江堰在歷史上曾有過許多不同的名字。《華陽國志》稱它為「湔堰」,是由於都江堰左岸的玉壘山古名湔山,又名灌口山,古人因山命名,稱之為「湔堰」;《水經注》稱之為「湔堋」和「都安堰」,前者和《華陽國志》的意思相同,後者是取成都安居樂業的意思;左思在《蜀都賦》中就它的堅固和形狀稱之為「金堤」;唐代改稱「楗尾堰」,「楗」是插門的木棍子,也指堵塞河堤決口時所用的竹木土石等材料,意思是指堰為籠石、榪槎構築,形如楗尾,能夠自由調節;宋代以後才有了「都江」之說,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作品《吳船錄》里有:「新作【二王】廟前門樓盛壯,下臨大江,名曰都江。」元代以後稱之為「都江堰」了,在元代的《蜀堰碑》里有了這樣的記載:「北舊無江,冰鑿離堆避沫水之害,中為都江堰。」
關於這條河流,《華陽國志·蜀志》有這樣的記載:李冰「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今羊馬河】,灌江西。」《水經·江水注》也有相同的記載。五代杜光庭在《治水記》中進一步說:「楊磨有神術,于大皂江【即岷江】側決水壅田,與龍為誓者。磨輔李守,江得是名,嘉闕績也。」
總之,李冰在領導蜀人進行大規模建設的實踐活動中,一方面利用成都平原的地理特徵,因勢利導,變水患為水利;另一方面努力協調科學與神話、科學與宗教的關係,祭江神、祭山神、祭望帝,借神力號召先民、統一先民的思想,終於動員了廣大民眾,同心協力地投入了治水工程並最終取得了成功。
他在《江村》一詩中,以「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的名句描繪出了成都平原流水潺潺、景色如畫的夏季田園風光。

一、蜀人幾為魚

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學者鍾天康等人曾仔細考證和分析過這個問題。
李冰自湔堰上分穿了羊摩江,以灌江西;
魚嘴把岷江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外江是岷江的主流,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而內江是人工開鑿的渠道,用來灌溉農田。外江有羊馬河、黑石河、沙溝河等許多分支;內江也有蒲陽河、柏條河、走馬河等等支流,這些分支各自又有許多更小的分支,就這樣使成都平原成為全國河渠水網密集的地區之一。這些河渠既有通航之便,又有灌溉之利。
先進的農業經濟使杜宇王國較前三代蜀王更為富強,其疆域北至陝西漢中,南抵雲貴,西達岷山之中。

五、科學與宗教民族與文化

除了開鑿羊摩江,李冰還「導文井江」,這主要是一個疏導工程,也主要是依靠當地的土著,包括羌、氐、夷、邛、笮等土著民族。
李冰開二江后,「此渠皆可行舟」,成都地區古代航運十分發達。楚漢垓下決戰時,「蜀漢之粟萬船而下」支援漢軍;據記載,西漢時,成都已出現有船舶千隻以上的富商,貨物運到吳楚、嶺南,甚至國外;東漢時公孫述在成都造「十層赤樓帛蘭船」;西晉「王浚樓船下益州」,在成都建水量達百噸以上的連舫樓船,順江伐吳;唐代,成都仍是「門泊東吳萬里船」,甚至「樓船百艘,塞江而至」,成都平原的糧食,仍然通過船舶運往中原;后蜀孟知祥曾在府河檢閱溯江而上的水軍戰艦;宋代,成都曾用拆除后蜀宮殿的材料造大船200艘,滿載蜀宮的器物珍寶到達汴京;元代,二江「舟楫如蟻」,按《馬可·波羅行記》中的記載,當時二江的情況是這樣的:
2260多年,對於有記載的人類歷史來說,已經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歲月,天災人禍,滄桑巨變,除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人類似乎已經很難尋覓到自己先前的足跡。逝去的一切,都已經變成了「文物」,只能供人們或小心翼翼地瞻仰,或唏噓憑弔,發思古之幽情……
都江堰的溢流排沙工程包括飛沙堰和附屬的人字堤。飛沙堰又名減水河,唐代叫侍郎堰,在內金剛堤的下端,今堰長約270米,和內江左岸的虎頭岩相對,上距魚嘴700米,下距寶瓶口200米。是內江總乾渠的旁側泄洪道,作用是排洪、飛沙。根據多年實測,它排洪、排沙的效果非常好。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哲學思想是:順應自然,因勢利導。全部工程的每個細節都貫穿了這一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