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卷 珠江卷 第35篇 梅江在我心上流——梅州兒女治水壯歌

第三卷 珠江卷

第35篇 梅江在我心上流——梅州兒女治水壯歌

啊,這就是我的故鄉梅州當年的縣城嗎?是數十年來伴著我的生命征程在夢中奔流的梅江嗎?
還有其他一些。
肖局長看上去五十來歲,顯得精神而又幹練。他說話沉穩,對情況熟悉。從梅州山河的地理特點到治水任務的艱巨;從50年代的艱難起步到後續發展的三個階段;從「一江兩岸」的高規格城鎮堤防到水利部推廣的「梅州模式」……他說,梅州歷屆領導都十分重視治水。梅州的地理特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歷朝歷代的梅州人都明白,治水、修路、辦學,三件事都不能丟。
可是,錢呢?因為修這堤,不能再用過去的填土堆土了,土堤抵禦不了50年一遇的大水。要提高標準,砌石,砌不會風化不怕驚濤拍岸的花崗岩石。這石砌堤築不是十米百米,也不是一里兩里,而是護城的一條長堤啊。錢從何來?
到如今,3年的工期已經過了兩年。市水利局領導告訴筆者,工程正在順利推進。工程按照先幹流后支流,先急后緩,先重點后一般,加固達標一宗發揮效益一宗,築堤與疏浚結合的原則,進行規劃施工。技術人員走遍每一條堤圍,踏勘,調研,要讓設計符合自然規律,經得起歷史檢驗。市指揮部辦公室專門增設質量督察組,嚴格監管工程質量。各縣施工單位科學調度,倒排工期,克服各種困難,加快進度。水利局領導說,最難得和感動的是,這項惠民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沿岸幹部群眾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和覺悟,有的群眾自發幫忙做河道清障。整個在建工程征地896畝,拆遷房屋3萬多平方米,涉及100多戶人家,至今沒有接到一宗群眾上訪和投訴。
當然,這詩情般的畫面,只能出現在風調雨順的年月,那才會有這般安樂太平的日子。那樣的安樂日子太平景象,是世世代代梅江兩岸客家兒女的夢想和希望啊!
「我記得,以地換堤的想法,很早就聽阿歡提出過。集團上市之前,市體育局想在南堤一帶建新體育館和訓練場,找不到地,靠江只有一片爛灘涂。他挽起褲腳,同體育局長一起在灘涂上考察,在爛泥灘上數竹頭。有多少株?要賠農戶多少錢?政府沒有錢怎麼辦?當時,從企業的角度,以地換堤也可能有經濟風險。但阿歡說,企業家要有良心,要有社會責任感啊!」
李鐘聲
首先,水利建設得益。梅城兩岸,20多公里的防洪大堤終於聳立起來。梅城從此不再水患。當地民眾世代的夢想變成現實。這是偉大的事件。
風雨中忙了半天一夜,劉書記一行就像落湯雞,渾身上下連褲頭都濕了個透。鎮上送來一桶熱騰騰的包子,大夥在一農戶家烤衣,做片刻休息。劉書記眉頭打了一個結。這一帶他很熟悉,也陪張德江書記來考察過。浩浩蕩蕩的韓江,瓷都高陂,還有附近10多萬人口的留隍鎮……當地農民說,年年浸水四五次,一台電視機每年都搬動四五次啊。
梅州,作為地處粵東北的山區市,向來洪澇災害多,水利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大。用水利行家的話來說就是,經濟的發展對江河依賴度比平原地區大得多。「寶葫蘆」狀的城鎮和經濟區,都依託在藤蔓似的江河兩岸,生存依賴關係密切。在全市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名字的江、河、溪、澗,就有1500公里。解放以來,全市共新修了大小水利工程9600多宗。水利局長假如一天去看一宗,就要30多年;假如一天去看兩宗,也要16.5年!另外,還有水庫700多宗,佔全省水庫數量的十分之一。
——陳小山副書記任工程總指揮。他5次主持召開指揮部成員會議,研究解決實際困難。
是的。梅州和梅州山水,是聯結海內外遊子和客家母親的臍帶。「士為知己者死」,遊子不論走到哪裡,都會記掛母親,關注梅州山水。故鄉送我的《梅州水利志》和《梅州江河流域綜合規劃報告》,放在我的枕邊,將夜夜伴我入眠。
與奔騰浩瀚的長江、黃河、珠江相比,梅州的梅江顯得沒那麼聞名,那麼為人所知。她就像當地慣於吃苦耐勞的客家人那樣,世代樂於同群山為鄰,與千丘萬壑為伴。它穿過重巒疊嶂,穿過谷地丘陵,引領著縱橫密布的溪澗河流,匯入韓江,再經潮汕注入南海。
水土流失得到進一步治理。治理小流域95條,面積1200平方公里。
如今,當我帶著這個任務佇立在梅江南堤上的時候,眼前的景緻,實在很難同我腦海中記憶的鏡頭相對接:——
這是梅州人治水理念提升后的做法和成果。他們開始提出建設「生態水利、民生水利、活力水利」的水利發展新路子,強調科學治水、人水和諧。他們說,「生態水利」是水利建設發展的最高目標。搞「生態水利」既要考慮到水利與生態系統的關係;又要密切關注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處理好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系統演變的關係。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配置中,在提高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水平、節約用水的條件下,保證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和良性發展的途徑和措施。因此,生態水利是把人和水體作為整個生態系統的要素來考慮,照顧到人和自然對水利的共同需求,通過建立有利於促進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的運作機制,達到水生態系統改善、優化,人與自然和諧,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但我們今天回過頭去看,這隻是一個起步,一段很初步很接近原始的工作。解放初,施工用的是鋤頭、扁擔、籮筐,最多加幾把鐵鎚、鋼釺;「大躍進」年代,改革工具了,有了獨輪車雞公車,加上土方爆破。各地方仍感力不從心沒有觸及到要害和根本,只是停留于「小打小鬧」水平。那年頭,全民上下有興修水利的強烈要求和願望,但限於財力物力,也由於認識事物水平的局限,要做到抗「十年一遇」洪水,都殊為不易,在當時多數就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比如,程江河長期遭災受浸,就花九牛二虎之力在上游建一座黃石倫水電站,企求減少梅江的壓力;又比如,梅江和它的幾條支流,年年培土加固加高,這是需要的;河床淤塞抬高,也不停地開挖,但如何去治理水土流失這一類根本問題,卻未能放在重要位置上給予解決。據統計,建國初期,經土改后大面積綠化造林和封山育林,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河流泥沙減少,全市水土流失面積約為1100平方公里。但經歷了1958年「大躍進」大鍊鋼鐵對山林亂砍濫伐,以及「文革」中無政府狀態,山林再次遭受破壞,全市水土流失面積擴展了一倍多,達2550多平方公里。梅江和五華河上世紀80年代已被列為全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全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懸移質含沙量達0.65公斤每立方米。原庫容1.1億立方米的興寧合水水庫,20年淤去1200萬立方米;庫容500萬立方米的石壁水庫,長期淤去了433萬立方米,等於廢了五分之四的庫容。五華河和琴江,成了最典型的地上河。上世紀80年代初,省委書記林若陪同胡耀邦總書記來五華及粵東等地視察,據說有的幹部提出快點上馬修建鐵路的問題。林若在給幹部作報告時指出:修鐵路是梅州人民世代的夢想,葉帥一直在關心;而當前梅州最緊迫的事情是治理江河,是解決水土流失問題。要種樹種草,儘快恢復植被。
那中心埧前面南堤下黃牆綠瓦的天主教堂呢?那是赤日炎炎驕陽下鐘聲悠悠的教堂,「文化革命」中在紅衛兵「破四舊」、「砸爛封資修」的口號下,被衝擊得七零八落;附近低洼的菜地、村頭的荊竹和張著飢餓大眼睛的魚塘,靜靜地無言地默`默望著夕陽……
這項工程,得到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水利廳的大力支持。當年10月,省水利廳黃柏青廳長在梅州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議,正式將這項重點堤防,列入省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建設項目。省發改委也批准立項。
2006年6月初,梅州汀江上游的福建連續暴雨,汀江下游大埔水位猛漲。1日下午,市委書記劉日知接到市水利局的報告,即與鄧副市長等人一起,驅車100多公里,趕到大埔茶陽鎮。這時,汀江河水還在上漲,大水已經漫上大街,書記當即和水利局長、縣領導等一起,召集有關鄉鎮領導碰頭會議,緊急部署,投入救災搶險。茶陽水上派出所找了一條衝鋒舟,沿河巡查指揮。下到高陂鎮,剛好碰到陂村大堤管涌,劉書記緊急電請軍分區支援,200多名戰士上堤,奮戰到第二天天亮,才堵住了暗涌救了急。當地群眾說,2000年這裏也決過堤。當時,一台勾機連同司機,都被洪水捲走……
筆者想請周書記再談談治水的思路和經驗。周書記說,治水如果做了點事,都是歷屆領導班子重視和全縣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當年,萬慶良書記、李俊夫書記很重視,起步早,打下了很厚實的基礎。全縣人民都會記得他們。今天匆忙,歡迎你以後再抽時間來山裡走走、看看。近兩年,我們還先後出台了《關於扶持毛竹產業發展的決定》和《關於扶持發展名貴樹木產業的決定》,計劃用5年時間,發展高產高效毛竹基地l5萬畝和名貴樹木1萬畝。要保護read.99csw.com綠水青山,又要扶持群眾致富啊。「下次我陪你去看紅豆杉基地,全縣已種了20萬株了。7角錢一株的苗,長了一年多,可賣7元了。農民的希望哪!」
這是造福後代功在千秋光耀神州的「梅州模式」。工程背後,梅州干群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啊!比如,負責工程的梅雁集團、寶麗華集團等民營企業家的心血。老程對筆者談起這個話題時說,「90年代初,我回梅州生活后,阿歡【楊欽歡】開始做一些南片工程。我一直都同阿歡滾在一起。我的黨組識關係在梅雁集團,在他那裡過組織生活,對阿歡十分了解。梅雁集團是1994年9月12日上市的。早在上市之前,阿歡就喜歡同水打交道。集團成立之前,他在外面做工程賺了點錢,就回鄉修渠引水,將榕樹坑水庫的水,引進村解決村民的飲水和灌溉問題。集團一成立,他就在河灘上修埧頭,投資水電站,從梅州山區做到了廣西,成了集團今天的主業。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豐順興建了羅家約【今湯南】八角壙水庫,用其蓄水灌田。
中期,1958年至1965年,大躍進到三年經濟困難調整期,大中小型水利結合,繼續發展。在蓄水工程上,梅縣梅西、將軍閣、溪楓三宗中型水庫工程,小密、艾子坪、石坑等11宗小型水庫;興寧縣合水、石壁、溫公等3宗中型水庫和福嶺、東湖等20宗小水庫,加上五華8宗、大埔2宗、豐順4宗、平遠1宗等,總計達到1宗大型、6宗中型和46宗小型水庫的規模。
我感覺到,梅州的水利工作者,梅州的幹部群眾,他們的治水觀念,他們的治水眼光,有了很大的改變,有了很大的飛躍。就如他們所說,梅州的治水,進入到更符合規律的更高要求的第三階段。人類,要從過去只強調「戰天鬥地」、「人定勝天」、「人在堤在」,到學會懂得敬畏自然,善待自然,親和自然。他們也從過去幾十年水利建設的攔水、堵水,變為導水、親水。這種理念上的大飛躍,著實令人深思,給人啟迪。
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要考慮量和質的問題,而且應該考慮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修復能力。不超度開發。
這種理念上的提高和飛躍,直接關乎著他們辦水利的水平。蕉嶺縣整治堤防水利能走在全市各縣的前列,就同這種生態視野這種思考水利的眼光、高度及深度有關。
這,就是勤勞客家人熱愛故國家園的品格。是客家兒女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這種品格和精神,是他們世世代代在窮山惡水間生活中錘鍊出來的。
進入21世紀,新組成的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繼承歷屆領導重視水利建設的好傳統,將繼續辦好水利,列為全市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的重點工作之一。他們辦水利,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確的計劃。2003年10月,廣東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全面啟動,梅州有12宗16項列入該工程,包括8宗堤圍、1宗大型水庫和3宗中型水庫的除險加固,總投資20億元。
200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從建設長治久安的民生水利著眼,堅持把治水列入市的重點工作,按照「一不出現垮埧決堤群死群傷,二能留下長治久安水利工程」的要求,轉變治水理念,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32.5億元【其中省級以上補助19億多元】,先後實施城鄉防災減災工程、整治七大水利隱患、飲水安全和解困工程、農田水利建設等,從根本上去治理隱患,走出了低水賓士水的被動局面。
又見梅江。
他們通過調研,很快達成共識:要繼續抓好上游的植被,要改造眼前的土堤,要搞能抵禦50年一遇大洪水的長堤!
數字是枯燥的。筆者將數十條江河500萬人民20多年與水打交道的勞作,枯燥地羅列幾組數字概括為一個階段,也許是過於簡單,但是,只要我們對這些數字作稍為細緻和深入的思索,當可以體會出梅州人水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內中付出的難以言說的艱辛。一座座水庫,搬遷了多少移民?沒有他們忍痛割愛的奉獻離鄉別井將家園獻出,能有今日這造福人民的「蓄水袋」嗎?一條條江堤一座座大埧,又凝聚了多少客家兒女的汗水呢?那年月修土堤,沒有載重汽車沒有泥頭車,沒有挖土機械,只有農民的獻工,幹部工人的支援,學生的停課。披星戴月,風餐露宿,鋤頭糞箕,人扛肩挑,「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勤勞的客家兒女,用這種最原始的辦法,去牽千百年來像瘋牛亂撞的水的牛鼻子籠頭——這種今日看來很艱難很吃力和十分神奇的事情,在那個年代是異常普通,普通得天天都在做人人都參与過。他們憑什麼?憑的是對吞噬家園的洪魔的痛恨,是對豐收的期望和對新生活的憧憬。
站在這雄偉、壯觀而又美麗的南堤上,江面上是朝陽下像緞子般閃著波光的江水。對岸,堅固的新堤護衛著的舊城,高樓林立;身後的南片,也早已成了一片新城區。新修的街道寬闊,新蓋的住宅樓成排,車水馬龍,完全是一座現代化新城景象。
這些事例,都為後人樹立了榜樣,應該寫進梅州的水利史。
夕陽西下,周書記陪同我們去看了上游的長潭水庫。那裡水碧山青,附近還有林木茂密珍稀動物出沒的森林公園。目前,蕉嶺縣的森林覆蓋率達78.4%,居全市第一;活立木總蓄積543萬立方米;全縣有林地面積l10多萬畝,生態林面積40萬多畝。長潭是省級自然保護區。隨行的張利民副書記告訴筆者,要綠滿蕉嶺,才能保護和保證石窟河的水源水質。這幾年,外地多個企業家一直想在蕉嶺投資辦中纖板廠,都被縣委縣政府領導婉言謝絕了。老程說,縣政府為了集中財力辦水利,幾十年裡都辦公條件簡陋。今天縣裡接待客人的桂嶺,名叫大廈,都還是當年的招待所,一直也捨不得花錢新建。
這次在梅州,老程專門陪同我去看了蕉嶺——全市各縣中最早完成縣城堤防的地方。石窟河兩岸的變化和長潭水庫之美,讓人印象深刻,實在有點教人流連忘返。
這次兇猛的大洪水,把梅州市的領導和群眾逼到了懸崖上。群眾在想,眼前這情景是一場噩夢嗎?今後這梅城真的不能住人了嗎?領導們卻在思索:這氣勢洶洶的洪魔,強過以前的每一次,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它向我們傳達了什麼?警示我們什麼?梅州人面對浩浩洪波,下來應該做什麼?
筆者實地參觀過梅城近幾年新建的從東山大橋到秀蘭大橋一段的堤。其最大的變化在於,像早年建的南堤那種懸崖陡壁式的高高的重力堵水牆,不見了,堤面與河水間,有了大面積的緩坡,坡上花紅草綠,樹木婷婷。堤面是大道,遠方高崗上,千佛塔高高在望;新建的東山中學教學樓群,宏偉的市圖書館,寬闊的院士廣場,漢劇院,藝術中心……列陣東去,排成一線。浮橋對面,過去人跡罕至時常決堤的破爛地,舊時的金屬倉、屠宰場,也育成了滿地花草,綠竹成林。眼前的歸讀公園,據說是市政府拿出1億多元,將早年已經賣給開發商的地再買回來,還給市民。曲徑。情侶。遊人。幼兒園出來的手拉手的孩子。想起葉劍英著名的詩:「會當再奮十年斗,歸讀陰那梅水濱。」假如葉帥在天有靈,看見自己年輕時讀書的東山中學一帶今日的變化,肯定也會點頭微笑。
1954年秋旱至第二年的較長春旱,促使原來的小型工程向規模較大的蓄水、引水工程發展。梅縣上了楊陂徑、羊耳陂、畬東陂;興寧上了東溝;五華上了杉山角、大嵩河;豐順上了蘇枯山、青潭陂;平遠上了高峰陂、鐵甲陂,並建起梅縣泮坑、興寧石屐、五華三坑等1l宗小水庫。
不要說茫茫宇宙間偌大的地球,就看這神州大陸一角的梅州,這山這川這江這河這溪這澗,還有其伴生的水文氣象樹草萬物,就夠紛紜複雜了。不要說人類在這地球上,從微生物起源進化,因水而生,因水而長,只看看粵東北山間的這500萬客家人,他們與這山川大地的關係,就可以看到江河之水如他們的血脈和生命般重要。梅江,是地地道道的粵東北客家兒女的母親河生命河啊!
……
山城的夜,月朗星稀。同這位有想法的縣委書記接觸時間雖短,卻收穫良多。能感受到周書記知識面廣,思想深邃,辦事幹練,看問題有獨到的眼光。抓治水,他堅忍執著;抓植被造林,他請教專家,獨立思考,不隨大流,引種珍貴樹種。他能同你談築堤,談種樹,又能同你談《人生》,談《廢都》。我很高興不虛此行,既看到梅江支流一個縣域的治水新貌,又多結識一位基層優秀帶頭人。
在建設改造過程中,他們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方針,以堅強的毅力和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段一段整治,一步一步推進。一是突出重點。始終把25公里縣城防洪堤圍作為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首先進行改造。二是攻堅難點。對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的河東、西24公里堤圍,千方百計籌措1億多元,用了2年多時間比原計劃提前8個月完工。三是全面開花。在取得經驗基礎上,對其餘地段堤圍全面推進。這其中,最難的仍然是籌措資金啊!這是梅州貧窮山區的共同點。蕉嶺也做https://read•99csw•com得很不容易:「爭」——爭取上面支持和配套資金;「借」——銀信借貸;「換」——將地和河沙、水等資源引入市場換資金;「湊」——實行「誰家孩子誰家抱」的辦法,沿河受益企業、單位、鄉鎮,湊錢清障、拆遷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至今年10月份統計,7個縣市近20個鎮20多條堤圍130公里已全面動工,佔總長度百分之七十以上。蕉嶺縣已完成建設任務,進度較快的梅縣、平遠縣、興寧市年底也可完成在建任務。
如今,我們沿著大路沿著梅江,過了雁洋,朝東南而行。一行騎自行車自駕游的青年風馳而過。一路青山倒影綠水。不時見到河堤邊,有民工在砌石施工,那是180公里江堤建設的一部分,都鐵定要在明年底之前完成。
老程說這話,並不是說明筆者有多重要,而是體現出他對梅州治水報告的重視,反映了梅州父老的深情。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華周宣在五華油田鄉興建的長30里的周宣圳,在遠近聞名。
梅州人治水半個多世紀。過去,叫搞水利,與天斗,與地斗,與水斗,哪裡有其樂無窮?今天理念慢慢轉變了,對大自然敬畏了,對水感恩了,親水了,和諧了。過去,人們眼中那可怕的窮山惡水,就變得聽話,可馴、可導、可引,格外可敬、可愛、可親。
第二,數家企業在市場運作中得益。他們在做好江堤的同時,得到數百畝的灘涂地,開發出房地產,企業得到了效益。
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加大。一批大中型的如五華縣東方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蕉嶺黃竹坪水庫、城北幹才水庫加固擴容工程都進展順利;五華益壙水庫、桂田水庫、平遠黃田水庫、興寧石壁水庫等,除險加固都在加緊推進。

二、最初的新篇章:土堤、水庫、電站與降魔

筆者在梅城邊梅江支流的河邊長大,對梅江的性格和兩岸的發展變遷,過去一直以為比較了解比較熟悉。梅江在筆者的依稀記憶中,有深情,有溫柔;也時有發怒發威,放蕩不羈。
梅江在我心上流!
東堤的芹黃段,正在建一座濕地公園。這裏的江面,原來只寬100米。如果按照早些年的做法,砌上石堤也就完成了。最近,他們反覆查找水文資料,反覆論證,劉日知書記來看了3次,決定加寬江面,將江堤再內移80多米。為此,不但沒有了原來規劃開發賣地的2億元收入,還需多花5000多萬元,多征200多畝地。這裏已規劃成原生態的濕地公園。準備種上楓樹、杉林、水草,當洪水大時,有宣洩的出路。讓市民能在這裏休閑、觀水、親水、愛水。

五、治水觀念大飛躍:從攔水、堵水到導水、親水

筆者在採訪中感覺到,梅州水利工程建設,幾十年來做得轟轟烈烈,越做越細緻越有檔次,越做越縱深,越來越有氣魄,越來越大手筆。這種檔次,這種發展的縱深,這種氣魄和大手筆,既體現在其規模、範圍、持久性和工程量等物質層面,更體現在其社會影響和深入人心的深度,以及人們治水觀念轉變等精神層面。
前期,1950年至1957年,是梅州水利恢復和初步發展期。當時,人民政府從救急解渴的期望出發,組織帶領群眾堵口復堤,培修搶險,開展「一村一小型水利」、「一村加一壙」的做法。梅縣對程江鐵爐堤、乖子渡堤;梅江對中心埧堤、白馬頭堤;興寧縣對培修曲壙至新墟,全面加高1至2米,個別加高2至4米。五華縣全面整修五華河、琴江水系共104公里。豐順整治榕江北河東里、湯南堤,提高了抗洪能力。蕉嶺縣動員3.5萬勞動力,於1952年冬完成了石窟河兩岸防洪堤培修加固,首先達到抵禦20年一遇洪水標準。
此刻,我覺得想要用一兩句話來形容眼前梅江的變化表達我對這些變化的理解,已經力不從心。不論是長期生活在這裏的土生土長的梅州人,還是近些年興起自駕車梅州游的匆匆過客,都對這梅江邊「一河兩岸」的建設成就和環境美,從內心深處發出由衷的讚歎。作為作家,我覺得眼前最合適的,莫過於先細細地看,細細地思索。當然,作為喝梅江水長大的遊子,無以一絲金銀回報父老鄉親,今日能為故鄉治水立傳——努力寫一則壯歌,也殊顯難得和珍貴。30多年來,從作家和記者的崗位出發,筆者寫過許多報告文學,寫過葉帥最後一次故鄉行,寫過雷州的縣委書記,寫過勞動模範、企業家,寫過改革者……今日要用我的筆來記錄客家兒女與梅江的關係和歷史,心中既榮耀又感筆桿的沉重。筆者深知自己在寫作歷程上是一次對故鄉別有意義的採訪,但,卻是一次遲到的採訪了——心的深處有一點對人類與水與大自然關係的遲到的補課感,和對故鄉回報太遲的虧欠感。
我們來到離江邊不遠的丙村鎮,徜徉在老街上。今天正好是墟日,街上人來人往。客家各種特產小吃、有名的魚丸肉丸,還有滴著露珠的無公害蔬菜,擺滿了市場。還沒有到春節,香噴噴的糯米煎丸都出鍋了。以前,丙村鎮上年年水淹,現在早已不見災痕了。
筆者轉而同他談各種見聞天下各地治水大事。他仍然是不緊不慢,輕言細語,但卻常常是妙語連珠。他說,幾十年來,國人總是談「水利」,近些年才有人提「治水」。其實,水利和治水,是兩個不能等同的概念。治水是綱,包含的範圍更大;水利是目,是其中的一支。治水應包含四個內容:一是植被。沒有植被,無從談治水;二是對水的駕馭、利用,即水利;三是防水害;四是規避和導引。治水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利用、防範、導避、植被。他還說,治水的功過,要經過一百年一千年由後人去評說,常常不能在短時間去定論。「你看,李冰父子當年設計的都江堰,至今仍在灌溉哺育川中百姓,其內中許多玄機至今仍不能被人識破,稱為世界奇迹;而當年很聞名的鄭國渠,卻在地理和歷史的變化中湮沒。很值得人們深思。」
這樣的經歷,這樣的見聞,身受感同,你說書記心頭會想些什麼呢!
水利局領導還向我透露事關市民飲水安全的一個大信息。目前,清涼山水庫只能維持眼下梅州城每天13萬立方的供水能力。劉日知書記對事關百姓飲水問題十分重視,市委、市政府已經設想對清涼山水庫擴容,增加一千萬立方,飲水問題能緩解幾年,同時在梅江的梅南段上游,增建幾座水庫,增大水容量,從目前供應30萬人擴大至80萬人。解決遠期四五十年的用水計劃。——
石窟河防洪改造從1998年開始。蕉城段堤圍共10.1公里,分3期於2000年完成。2001年,縣委、縣政府將蕉城直至新鋪未達標建設的堤圍,列入重點建設項目,按「生態水利」目標全面改造。2007年至2009年,又投入3000多萬元,對新鋪尖長段實施除險加固工程;對原未達標的桃源東路堤圍繼續改造:工程南起憲梓大橋,北至逢甲大橋,全長近3公里。圍欄花崗石扶手、河堤路燈、沿河綠化等。眼前,綠意盎然。終年不凋的紅豆杉、羅漢松、竹柏、火力楠等珍稀樹種,組成了名貴樹木展示長廊。
30年前我曾走過的江邊低矮破敗的土堤呢?那是每年春夏洪水以後總是遍體鱗傷千瘡百孔的堤。它抵禦不住洪水的沖刷,十年九崩。它護衛不住岸邊的民居和田園,不管是金黃的稻穀、孕穗的玉米、碧綠的菜園,轉眼間都會在決堤的洪水中變得無影無蹤。一眼望不到邊的是渾濁的澤國。許多經不起水浸的泥磚屋倒塌了,鄉民失所流離。無處可逃的雞鵝豬鴨溺死後,滿地散發著臭味,蛇鼠橫行……
老程問我,來梅州採訪幾天,材料收集得如何,「這幾年,許多文化人好朋友來梅州,都是助手小羅、永芳帶他們參觀。我陪你採訪了幾天,是這幾年花時間陪得最多的客人。」
我想起此行所到之處,市委、市政府、各縣和水利業務部門的重視。市委和水利局,給我送來歷年水利建設、特別是2009年最新進展情況——
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大埔有蔡仙人捐資開鑿水渠,長七八里,灌田3000畝。
總之一句話,不論是父母官還是在外的遊子普通梅州人,梅江,都是我們身上的血脈心上的河啊!
梅城南北堤幾十公里「一江兩岸」的成功,對梅州人來說,是百年治水的大手筆。但,這隻是開始,只是初戰。俗話說,水火無情,水無常態。浩浩數百公里梅江和上千公里的大小支流呢?大大小小數百個水庫山壙呢?都一樣不能怠慢,一樣牽動梅州人和各級父母官的神經。
更難忘當年,河上小小的打漁船,月下艄公的號子。河邊汲水、洗衣的姑娘,隨口而出的熱烈動情的客家山歌,歌聲順著流水飄蕩……
12月6日,廣東省和梅州市在興寧寧江河段召開誓師大會,李容根副省長和黃柏青廳長出席,正式啟動這項工程:
歷史上中國人有句名言,叫「上善若水」。廣東人向來崇尚「水為財」。治水和水利,是民生的命脈。眼前的梅江加上它的支流,是粵東北500萬客家人、還應該加上贛南和閩西山區人的血脈和生命線。過去,山區的煤、柴炭,靠它運下潮汕;贛粵閩邊區需要的鹽九-九-藏-書和海產,從這裏運進山去。解放前,含著眼淚離鄉的兒女,也都是從梅江橋下面的「水打伯公」碼頭上火船,經過鬆口小鎮到汕頭,再漂泊「過番」去。呵呵,是離鄉客的眼淚和滔滔梅江水,澆灌出聞名的「華僑之鄉」。
——鄧建華、葉勝坤副市長經常深入工地,幫助解決施工和工程費用問題。
時間到了一年後,2007年6月15日,在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劉日知書記正式提出整治七大水利隱患,對梅江韓江沿岸180公里堤防進行除險加固這一大工程。他說,我們要給沿岸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
據《梅州水利史》載,這次大洪水,全市156個鄉鎮中,有131個受災,受災人口222萬人,農田137萬畝,損失糧食17.5萬噸,倒塌房屋5.3萬間,死亡120人,沖毀水利設施5000餘宗。總經濟損失6.4億元。7月14日凌晨,梅城水位達79.56米。受災範圍和損失均為建國以來梅州水災之最。
梅州大堤,是梅州亮麗的名片,是梅州市委、市政府和梅州人民治水的傑作。體現出客家人的智慧、勤勞和同家園共進退的頑強精神。梅州市區地處梅江中游的河道盆地,上游集雨面積8000多平方公里,梅江流經梅城時繞了一個12公里長的U字形。筆者在一個座談會上形容它是梅州市的金腰帶。然而,它汛期卻常常泛濫成災。它溢滿了世代梅州人的淚水。這裏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防洪工程簡陋,防禦標準低,梅江南堤長期以來,只是縣城南區一條低矮窄小的土堤;北岸老縣城長長的老街則無設防。洪水一來,南北均變成澤國,損失慘重。1986年的大洪水警醒了梅州人,他們別無選擇了。在省的支持下,他們開始對梅州大堤南堤進行修復加固;並籌資2000多萬元,歷時5年,新築梅州大堤北堤7.6公里,使梅州大堤堤防標準達到20年一遇。但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一堤防標準不能滿足解決梅城水患問題,提高梅城防洪減災能力刻不容緩。1993年起,梅州市委、市政府把「一江兩岸」改造建設,作為水利防災減災的重點工程,擺上重要位置,重點組織實施。現在到市委辦公室,可以看到當年出台的《關於加快梅江南堤改造和建設的決定》等10多個文件,將這項工程作為當時市十項重點工程的突破口,提出「高起點設防,高標準改造建設」,把防禦標準從原來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至100年一遇,實現防洪、排澇、交通、景觀一體化。按照當地水利專家的分期,這時的梅州治水進入了第二階段,即上規模上檔次的高標準階段。
「一江兩岸」工程,後來被國家水利部譽為我國城市堤防建設的「梅州模式」,向全國推廣。國家建設部還授予其2002年度「人居環境範例獎」。
清乾隆八年【1743年】,嘉應州守于霈主持在梅城東門外修建長2里、闊丈余的于公堤,引水導流,傳為佳話。
回頭談梅州新世紀治水的大手筆,這就不能不說梅江和韓江沿岸180公里重點堤圍除險加固工程。
我覺得,楊總這段話有深意在。他是想告訴人們,不要過多去看他個人做了什麼個人有什麼功績。做人要放長眼光儘可能為歷史留下一點有價值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東西,人生才有價值,才有意義。
傳說近於神話般美好,記憶卻甘苦相伴。在筆者兒時的印象里,大水埧人天天同水打交道,不論是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涓涓奔流的程江。他們愛水又怨水。每年春夏端午節前後,只要一下暴雨,程江洪水逞威。父兄們荷鋤挑箕擔土上堤,徹夜奮戰。常常是雨聲中數里長堤燈火通明,告急的鑼聲不斷。暴雨若下多幾天,人,戰不過天了,洪水或決堤,或漫頂,大水埧名副其實到處汪洋,一片大水。老人們談起這些,至今仍心有餘悸。
可以想象,為籌錢,他們辦得是多麼不易多麼艱辛。

四、「一江兩岸」全面開花;兩江堤防固若金湯

一、粵東北,客家人的母親河

三、大災后的思考,造福千秋光耀神州的「梅州模式」

離開梅州的前一天,程賢章約筆者再沿江堤去走走、看看。
我們上面記述的解放后梅州治理山川大地的第一階段,時間跨度長,動員人力多,花的力氣大。粵東北這塊土地,從解放前基本沒有什麼水利設施沒有什麼水利動作,來了天災無能為力招架,到20多年內一下修起幾百里堤防、千百座大小水庫山壙,也可謂是成就非凡了!
後期,1966年至1976年,「文革」的特殊年代。政治和社會生活不正常,但水利工作在梅州沒有停頓。一是缺電地區群眾積極興辦小水電。梅州市小水電裝機容量由1966年的6592千瓦,發展到1976年的65406千瓦,即10年間增長了10倍。二是灌溉蓄水工程上,建起了梅縣梅西、五華益壙、平遠黃田等大中型水庫7宗,蕉嶺黃竹坪等小型水庫58宗,加上小二型及面上壙庫,總計蓄水工程4000多宗。三是小水電梯級開發、電動提水灌溉和排澇以及防洪堤工程,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規模化的發展。十年「文革」,梅州的水利、水電、防洪、治澇,能取得較大成績,關鍵是梅州市和下屬各縣領導,帶領群眾,排除干擾,鐵心辦水利的結果。
鱷骨潭。遠遠望見丙村水電站。老程叫開車的助手小羅停車。老程指著高高的水埧告訴我:「這是阿歡很早就修建的水電站,裝機容量2萬千瓦。靠它的攔水埧,梅城才能長年清水環繞綠波蕩漾啊。」
筆者感到,粵東北丘陵山地的水,就像山裡的野孩子般調皮,不像珠三角平原地區的水那麼親和,那麼平緩。粵東北的河道,流經盆地時,河床坡降小,洪峰來時流量大,它身邊的一隻只「寶葫蘆」經不起洪水的衝擊,常常飽受洪澇災害之苦;而這些河道流經山地時,河床坡降陡,天然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但洪水易漲易退,山洪災害頻仍;一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水沖刷含沙量大,許多地區的河床,泥沙淤積嚴重。面對這些複雜的地理水文情況,世世代代的梅州人經歷著,感受著,為了處理好和水的關係,付出過很多的血汗作過許多嘗試。中國有句老話,叫「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客家先人實在是一批仁者智者,他們選擇了山並且世代熱愛山,他們追尋水並且世代也嘗試著治理水。據地方志記載——
「一江兩岸」的做法和經驗全面開花,迅速向下屬各縣、市、區推廣。像藤蔓似的各水繫上的「寶葫蘆」,也要設防。各縣城鎮堤圍防洪標準都要提高到20年至50年一遇。梅縣縣城防洪堤、蕉嶺河東河西聯圍和市直梅西水庫、平遠縣富石水庫、興寧市合水水庫和溫公水庫除險加固等10項工程,已經完成。興寧城防堤、五華縣城堤、平遠縣城堤、大埔縣城堤、豐順縣城堤,都提高了設防標準。市、縣組織水利部門,聘請有關專家認真勘查,嚴密論證,嚴格控制河道行洪線,以科學決策統一幹部群眾的認識,減少阻力,增加合力,每個縣都有水利總體規劃,有分步實施的具體方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各部門通力配合,解決征地、拆遷、供電、城市規劃、環保、航運等問題,確保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為確保工程建設資金落實到位,市縣想方設法,多輪驅動,除積極爭取省級以上的支持外,市縣兩級政府勒緊褲腰帶,盡量加大水利的投入。同時,還通過貸款和盤活資源籌資。梅縣用以地換堤、拍賣河灘地等辦法籌集了建堤資金4500萬元;蕉嶺縣通過三座電站開發權向社會公開招標,籌資869萬元專用於堤防建設。豐順縣籍著名實業家朱孟依先生兄弟和家屬,捐資6000萬元,支持家鄉重點堤圍建設。
那是一個下午,蕉城和石窟河兩岸風景如畫,冬陽融融。從梅州出發僅半小時車程,在205國道蕉城出口,蕉嶺縣委書記周章新和副書記張利民在寒風中迎接我們。十多年前,筆者從梅州往福建時曾路過蕉城,看到這裏山清水秀,石窟河就像沒有打扮梳妝的村姑般美,但也給人一種荒僻、落後的小山城印象。如今,眼前的一切都變了。在遠處叫不出名字的青山畫屏襯托下,石窟河兩岸變成了一座大花園。河兩岸,堅固的石堤砌著美麗的花崗石護欄,伸向遠方;河面上隔幾公里遠就飛架一座大橋,橋上汽車、摩托車川流不息;沿河街道寬闊,綠樹婆娑,冬日里也花團錦簇。這裏變成了一座一眼望不到邊的沿河帶狀公園!

引子:遲到的採訪與難忘的記憶

這就是梅州的企業家的品格和心靈。筆者這次在梅州,約楊總採訪。那是一個上午。灣水塘。他簡樸的辦公室里,來人進出。請示的,送文件的,呈合同的,川流不息。頭髮花白、精神矍鑠的楊總,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地處理著。煙抽了一支又一支。問他當年修南堤的事,他說是市委、市政府有膽有識的組織。集團公司只是投了一點錢,修了幾公里的堤。別的公司像葉華能、李建華老總,都做得很好。他對自己隻字不提,再問他,說是不記得了。就像是別人做的。
這項今日成為全省十大堤圍之一的大工程,實在來之不易。「一江兩岸」改造九_九_藏_書建設,前面提到的「錢從何來」這一根本問題,是市委、市政府最頭痛的問題。為此,他們按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要求,堅持「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把一江兩岸改造建設大胆推向市場,以地換堤,以地生財,激發社會投資,走出了一條符合梅州實際的城市堤防建設的新路子。他們採用「政府引導與企業運作相結合」、「堤圍改造與房地產開發相結合」和「水利建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等模式,制定優惠條件和保證工程優質完成的措施,全力推動工程實施。十多年前,筆者為此曾採訪過當時的市委書記謝強華。他說,當時市委、市政府考慮再三,因為從來都沒有人這麼做,以前修水利搞建設,都是國家投入政府出錢,政府沒錢只能幹瞪眼。我們嘗試用市場模式,調動社會投資的積極性,找到了一條路子。這裏,我們作為領導,做的是本身應該做的工作;值得你們報紙大力宣傳的,是為「一江兩岸」建設出錢出力的愛鄉僑商和民營企業家,以及梅州的人民群眾。
當時的梅州市領導謝強華、劉鳳儀、李國容等,幾天幾夜無眠,指揮搶險。安置災民。堵水復堤,恢復生產。他們風雨中來,泥水中去,雙眼布滿血絲。
——劉日知書記、李嘉市長親自擔任工作領導小組正副組長。劉日知書記深入有建設任務的7個縣、市,現場調研,提要求,作指導。據《梅州日報》載,劉書記當年有28次檢查指導水利工作,平均每個月有兩次以上。李嘉市長當年也有21次下去檢查指導水利工作。
到梅州的第一天,省作協文學院原院長程賢章就邀請了市水利局長肖昭穗同筆者見面,請他介紹全市治水情況。肖局長交代辦公室準備了大量的資料,包括《梅江水利志》和近年來整治江河水庫內澇以及排灌小水電建設等情況,希望協助筆者儘快地掌握更多的材料儘快進入角色。
民國十九年【1930年】,興寧華僑陳紅楷興辦了新墟響水徑水電站,裝機115千瓦,年發電約5萬千瓦時。當時的鄉民感到很新奇。
如果我們站在一張大比例的梅州區域地圖前,當可以看到,形同一片梅樹葉狀的梅州地區,位於廣東的東北部,地處韓江中上游,是閩、贛、粵三省的交會區。梅州市轄梅縣、興寧、大埔、五華、平遠、蕉嶺、豐順縣和梅江區。歷史上各縣先後隸屬南海郡、義安郡、循州、潮州等。清雍正十二年【1733年】設直隸嘉應州,屬廣東巡撫。從地理上簡單地說,梅州地區這片土地東西直線寬約167公里,南北直線長約172公里,總面積1.5萬多平方公里。整個地勢自西北和東北向東南傾斜,蓮花山脈從梅縣、大埔、興寧、五華自東北向西南延伸,與千百條河流小溪一起,分割出許多小台地、小平原、小盆地和河谷。據記載,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多條。梅州境內的主要河流有韓江和梅江,以及梅江的支流琴江、寧江、五華河、程江、石窟河、松源河,以及韓江的支流汀江等;串在這些河流身旁的梅城、興寧、水寨、蕉嶺、丙村、鬆口、大埔等,就像一隻只寶葫蘆,成為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窟河發源於福建武平,經蕉嶺縣的長潭、蕉城、三圳,至新鋪南山出口匯入梅江。石窟河流經蕉嶺縣境堤圍總長68公里,穿過5個鎮。歷史上,洪水、決堤、受浸不斷。據蕉嶺縣誌記載,建縣300多年間,嚴重洪災就有30多次。解放前,這裏的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蕉嶺人,好虔誠,蒸糠粄,敬天神。」「天神」都以糠粄相敬,群眾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解放后,離現在最近的一次洪水,發生在2000年8月25日,老天爺下了129毫米暴雨,石窟河8段決口,浸了房屋2.5萬多間,倒塌192間,浸了農田3萬多畝,直接經濟損失1億多元。
筆者的故鄉大喜村,在梅城西郊渡江津上溯5里的程江河邊。這裏,解放前十年九受浸,原名叫大水埧。村子里六七十戶人家,最早是由兩兄弟繁衍,至今傳下已將近30代。據說,當年兄弟倆世居梅江下游的松源,是農閑時撐著竹排帶著鸕鶿,打魚沿梅江而上,進入程江這個形似月牙的河段,見右岸彎彎一片豐茂土地,在河之洲,依傍著遠處長滿大松樹的岌崗山林。兄弟倆就在這裏定居下來,留下今日被喚作「上屋」和「下屋」的兩座香火繚繞的祠堂,還有興旺的後代數百人丁。
呵呵,這就是我家鄉的父老兄弟、梅州的客家人!他們生活在有的是山清水秀有的是山窮水惡的粵東北山區,比較偏遠,比較貧窮,但他們也比較有志氣。他們面對不利的環境,不等待,不嘆息。出力,費心,想窮辦法,做大文章。值得我們尊敬!
當年謝書記的話,筆者至今記憶猶新。梅州人都記得,梅江南堤建設起步時沒有錢,是曾憲梓先生帶頭捐資380萬元,做出首期工程的試驗樣板。同時,經過市裡嚴格篩選,確定實力雄厚資質高的梅雁集團、威華集團、寶麗華集團和城建發展總公司四家企業,做改造建設的投資主力,終於完成了被許多行家讚譽為「一箭三雕」、三方得益的工程——
我們驅車從梅城南堤出發,沿著梅江,走走停停。從芹黃出城處回頭望,目光盡頭處青山環繞,梅江真的就像一條金腰帶,繞過梅城,穿過盆地,向東南蜿蜒而去。難怪從上代到子孫都傳說,這是一塊福地啊!江面上,當年獨有的梅江橋老了,矮矮地蹲在那裡,而新建的東山、嘉應、梅州等8座大橋,如虹飛架江面。江水映襯著兩岸鱗次櫛比的座座新樓,梅城變得好大好美。
客家人,面對山川,要挺直你的脊樑啊!
客家人從中原遷來,娶山而居,不,應該說是在這粵東北丘陵山地間循水而居。筆者和一批文化考古學者參与論證的客家先賢第一人程旼,在1600年前南遷,就是落戶在平遠縣官窩裡埧頭的一泓溪水旁。這就是程源河故址。離這裏不遠的梅江的支流程江,也因程旼得名。同華夏民族的無數先賢一樣,程旼和他的後代逐水而居。大山和溪流,是粵東北客家兒女的父母。客家人在它們的懷裡長大,承繼了粵東北山川的品格。
肖局長的發言高質量,多精彩!過去的水利幹部,上個世紀以前做水利工作,哪裡會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呢?
政府的厚禮和遊子的祝福
當然,在今天看來,這些史例規模都很小,很難撼動江河之一毛。建國前夕,由於八年抗戰日寇侵華和1949年洪水侵襲,原來破敗的水利設施更加殘破不堪。全市僅有的數十條所謂防洪堤,堤身單薄,抗災能力很低,有許多堤頂均在洪水水位之下。當時的農田灌溉談不上什麼設備,自然水灌溉面積遠遠超過壙埧和坡圳灌溉面積。也就是說,農民完全是處於望天吃飯的地步。沒有防災抗災能力,大地百孔千瘡。
要搶救和保護濕地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濕地生物的多樣性。
眼前,花崗岩壘起的長堤對列兩岸,堅如磐石,管制著靜靜的江水。打磨得光潔好看的花崗石圍欄前,老人忘情地拋出長長的魚竿,悠閑地垂釣;寬闊的水泥堤面,車行有序;一側花圃環繞的廣場,舞者翩躚。——
回程的路上,我同老程聊起幾天的採訪見聞,他眼前發亮,心潮難平。他說,作為一位作家一個客家之子,過去也曾長期在汕頭、廣州生活,雲遊四方,但最後仍是歸宿梅州。自己同這裏的山水有深厚的感情。「我在梅州參加過土改、四清、基本路線教育,當過公社副書記、縣委常委。梅州的哪一條河邊沒有我的足跡?我的長篇小說《胭脂河》,寫的是仁居河、仁居鎮;《樟田河傳》,寫的都是石窟河邊的事;《長舌巷》中一對戀人談戀愛的環境,就是長潭水庫。一對戀人十分情深,因為當年我在蕉嶺參加了一年路線教育,對長潭比較熟悉。」老程說,沒有阿歡的靈感啟發和他當總後台,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沒能想到這本書。「現在在做,就一定去做好。我都78歲了,這也許是自己對梅州和梅州山水的最後一次回報。」
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步伐全面加快。5年來,完成了農村飲水解困工程115宗,解困24萬多人,受益45萬多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完成96宗,受益50多萬人。
這就是人生價值和價值人生最深切的無言的闡釋吧!
我按捺著遊子歸家見到母親一樣的激|情,凝望著,掃視著,尋覓著……我不停地翻動我30多年前腦庫中的記憶,就像電影畫面回閃的鏡頭,同眼前的一個個景物作著比對、連接和憶想……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300多宗工程,已通過省級驗收。
望不盡看不夠的是一路長長江堤邊的翠竹。它搖曵著彎彎的鳳尾一樣的腰肢,護衛著江堤和身後的田園。我對老程說,我喜歡這些鳳尾竹。我將來一定會為梅州的鳳尾竹寫一篇散文。它不嫌貧瘠,無須施肥,一身朝氣,長年翠綠,高風亮節,是客家人性格的縮影啊!
在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下,他們已全面完成了總長68公里的河堤達標。石窟河堤圍已建成為抵禦洪水的防洪線、貫穿沿岸鄉鎮的交通線、綠樹成片風光旖旎的風景線、促進沿河鎮村經濟發展的經濟線。
明進士興寧葉壙鳥池三世祖吳法謙,在朱坑與鳥池交界處興建石陂,渠長20里,灌溉15https://read.99csw.com00餘畝,至今仍發揮效益。
解放以後,生產關係的改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直至「文革」前及「文革」中,可以說是梅州大興水利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發動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譜寫治水最初的新篇章。這個階段,雖然用的是很原始的辦法馴水,但也興修了大批水利工程。這一階段20多年,又可以劃分為三期:
祝福你啊,梅江!祝福你,梅州山水!期盼你山更綠,水更清。
親也程江,恨也程江。大水埧與程江的關係,大水埧與水的甜酸苦辣,是千百座客家山村同水關係的縮影。世世代代講阿姆話、口口聲聲親切地說「涯」的客家子民們,他們的父輩佔山為王日,是否想到,此後在這裏立足,大自然【包括江河】會給你如此之多的麻煩?
轉眼到了1986年。7月10日,七號強颱風襲擊梅州。全區數天普降暴雨。「當晚10點,梅江南堤20公里長就有36個缺口。梅城和周圍鄉鎮頓成澤國;北堤也崩,一片汪洋。第二天一早,梅城許多新老建築物,全被水淹。全家老小,豬羊六畜,全擠在堤上。船在梅江橋之下,調不上來。市、縣一些領導和群眾,或被困辦公室,或被困民居。至下午4時,才從泮坑旅遊區調來一條木船,市、縣領導靠了這條船,全力指揮,搶險救災。幾天後慢慢退水,到處一片狼藉,蛇蟲出沒,慘不忍睹。」「這次大災,梅州的路不通了,當時的省委書記林若帶了有關領導,坐飛機趕來指揮救災。還驚動了聯合國,派人來看災情。」這是老程回憶當年情景時細緻的描述。
這是梅州水利史上最大的建設項目。是惠民工程、強民工程、德政工程。這項工程,將用三年時間,對沿江鎮村41條共180公里堤圍進行加固達標建設。據《梅州日報》報道,工程涉及7個縣【市】21個鎮【辦事處】,捍衛耕地31萬畝,受益人口98萬人。
開始新建一些引水工程和壙庫。大埔縣到1952年共興建山壙水庫297宗。陂頭引水189宗,解決了5.7萬畝耕地灌溉問題。平遠縣興建和維修小型水利640宗,改善灌溉面積3萬多畝。
小水電建設長足發展。裝機容量達近8萬千瓦,小水電與大電網互補,使全市戶通電率近百分之百。
這就是說,再過一年,即到20l0年底,這項工程全部完成之後,梅州大地上所有結在江河干支流藤蔓上的「寶葫蘆」——縣市城鎮,以及沿梅江韓江兩岸的鄉鎮大地,都基本上不再遭受洪水之害之苦。180公里堤防固若金湯。到那時,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就將變成現實。
全市水管體制改革全面完成;水庫山壙等蓄水工程的管理大力加強。開發了三防指揮信息系統、防汛信息系統、梅江梯級電站監管系統,實現了與市政府信息中心和水文分局光纖聯網,提高了水情預報和防災抗災指揮能力。
梅江,在中國內地版圖上江河大家族中,只是小弟小妹。然而,她小得活潑生動,喜歡在坑坑窪窪的大地上唱歌跳舞;她小得性格倔強,千山萬嶺都不能阻擋她的腳步;她時而懂事情深,用她的乳汁哺育著兩岸的兒女;當然,有時也耍脾氣逞威風發怒無常。
由省防總和省軍區在梅州新組建的防汛搶險民兵輕舟五大隊,初戰告捷。在6月平遠洪災中,解救群眾500多人。
到了太陽高掛的晴日,那是小時候,父輩在河道上築「陂頭」——即選擇河水平緩和較窄處,用碗口粗的松樹打樁夾上芒草,這是民間最古老的攔河引水灌田工程。到上世紀1958年大躍進年代,程江上游修起了大坪水庫和梅西水利引水工程,下游兩岸數十里村莊全都受益。大水埧洪水減少了,良田得到灌溉。就是原來一些常內澇的低洼低產田,也因為有水利灌渠的調節,變得穩產高產。「文化革命」以後,公社又三番四次整治河道為程江療傷:一是對彎曲的河道再作裁彎取直數十公里;二是建起了一座座小型水電站,包括大水埧村頭的紅壙水電站。洪水少發了,村子里的農戶家家都用上了電燈,碾米也用上水輪機了。
【李鐘聲:曾任《南方日報》副總編輯、《南方日報》出版社總編輯】
第三,市政建設得益。兩岸江堤花崗石護欄,堤面變成了花團錦簇的大道;灘涂地變成寬闊的街道和漂亮的住宅區。政府少花了投入,山城變美。
談起這件事,作家程賢章說,當年的報告會仍歷歷如在眼前。胡總書記像葉帥那樣關心梅州,葉帥1980年回家鄉視察后離開梅州時對領導談話,不是也談到幾十年了,家鄉的山還是光的嗎?語重心長啊!林若書記的話也一語中的。林若說,解放前我在梅州待過,我熟悉梅江。梅城南堤天主教堂後面的河段,以前一下去就能游泳,到如今80年代初,河道淤塞,五分之四變成了沙灘。觸目驚心哪!老程對筆者說,那時,洪水年年發,一年一小水,三年一大水。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梅城的大街上也浸大水啊。
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必須尊重生態法則,將生態用水列入水資源開發、利用和配置方案中。
眼前,在雄偉的江堤護衛下,一條條寬闊的大街輻射開去,店鋪林立,市聲喧嘩;客都新村一棟棟帶陽台的新住宅,排列有序;一座宏大的上書「葉劍英體育館」的建築,大氣體面。它像這座城市的一張名片,立馬讓人想到這裏素來就有的「足球之鄉、體育之鄉」的美譽。
長期以來,他們修堤防、辦水利,都同實施綠色生態工程結合起來。他們的石窟河水利工程辦得好,全縣的綠化造林水土保持,也做得好。他們在2004年就編製了《「綠滿蕉嶺」大行動活動實施方案》,將林業生態、環境生態、水土保持、水利建設與經濟發展人居質量提高,緊密結合在一起。他們在石窟河「一河兩岸」景觀建設中,就是按照「水安全、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水經濟」五位一體的理念,努力實現人與水的和諧相處,把石窟河堤圍建成該縣的防洪線、交通線、經濟線和風景線。他們在這種理念指導下,規劃和建設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與交通建設相結合。把石窟河整治與堤路建設結合起來,建設了寬7米、長30多公里的水泥大路,在河上新建和改造了逢甲大橋等七八座大橋,形成了貫穿沿岸村鎮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線。二是與城市開發建設相結合。堤圍建設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兩岸建起了沿江路、別墅區、濱江公園等,建起了沿岸的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帶動城市向沿河兩岸發展。三是與旅遊開發相結合。整合沿岸客家民俗風情、歷史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態等旅遊資源。通過建4座攔河蓄水電站,形成35公里300多萬平方米的碧水平湖。垂柳依依,還原出過去當地人夢寐以求的「錦江」。四是與水電開發相結合。四座電站,引進外商投資,總裝機容量1.3萬千瓦,年發電5000萬千瓦時,緩解了能源瓶頸。
筆者知道,前些時秋旱,清涼山庫容下降,供水有點緊張。擴容這個信息,是一個大利好,連同近兩年治水新成果新進展,是市委、市政府送給梅州人民的一份「厚禮」。
眼前,高高的大堤前,綠波蕩漾,水溢河滿。我知道,離城沒多遠的丙村梅江河面,早就建起了攔河大壩和水電站,江水長年不枯不竭。眼前沒有沙灘足球賽了,今日到了堆沙年齡的小姑娘,改行在江堤上練習著跳繩子。——
筆者在水利專家的一次座談會上,聽到肖昭穗局長發言說,經過了那麼多年,我們現在終於明白,治水,不能只理解為做某項工程。治水,要講求綜合治理。搞了那麼多年水利,到今天才明白,大自然也會尋找自身的平衡。「我搞了半輩子農村工作,上世紀七十年代當過公社書記,搞過學大寨,搞農田方格化,河床拉直,想增加農田面積。現在回頭看,新河床也會決堤。以前我在平遠,見到許多地方改堤;五華有一段堤,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改移到山腳下,但每次發洪水,它照樣決堤。大自然、地理、水,有其自身運轉規律。大自然本身也有自身修復能力。許多人,包括我們這些水利工作者,都看不到這些。其實,大自然中如森林、樹木、山體、溪流,有時會自己修復。十年綠化,不正是靠人力和自然生長力的互為作用嗎?有時候,比如小溪小澗,人工過分地強制,就會畫蛇添足。」
「引入市場機制,建設一江兩岸」。經過不斷摸索,梅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從謝強華、劉鳳儀、李國容開始,到劉日知書記,一屆一屆接力,邊干邊總結,邊完善,終於找到了「堅持政府主導,大胆引入市場機制」的獨創的嶄新模式,堅持不懈地把梅城「一江兩岸」改造建設,作為水利防災減災的重點工程,在艱難的環境中長期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到目前,梅城「一江兩岸」改造建設總投入10多億元,按50年至100年一遇標準,完成了20多公里的南堤、北堤、西堤改造工程。確保了梅城與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城區築起了一道屏障。1997年第10號強颱風來襲,比「86.7」號強颱風更猛烈,洪水超過警戒水位2.05米,梅州大堤卻安然無恙。梅城居民從每年汛期「抗洪」變為上堤「觀洪」。筆者認為,這一笑談,是梅州水利轉折性變遷的鐵證,應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