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清華——你一直是個傳奇

第六章 清華——你一直是個傳奇

校友們對康石沒能借「公選」在職務上更上一層樓感到可惜,但康石本人很平靜,他說他沒有任何感到虧了的想法。三牛與康石在一個鄉工作,「公選」前三牛是清水鄉黨委秘書,康石是這個鄉的鄉長,現在三牛雖然仍在清水鄉掛黨委副書記的職務,可他已經是通過「公選」的副縣級領導幹部了。從職務上講,三牛和其他所有在武威工作的清華學子們都在康石之上。
「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
之後不久,我的師兄孔祥明他們從武威到學校來演講,鼓勵我們畢業生到他們那兒。孔祥明比我才大幾個月,可他挺能「忽悠」,說咱們清華人就值幾十萬年薪的水平?我們清華人要做的是治國棟樑、學業大師!為國家擔當,在最需要的崗位上方顯我清華英才之本色。(坐在一旁的孔祥明樂了,說我可沒忽悠你。)反正孫偉大師兄和孔祥明他們到學校來演講和現身說法,對我影響特大,重新點燃了我立志到西部干一番事業的激|情之火。這樣我就報了名。
羅開雙,貴州納雍人,30歲,是在武威除孫偉之外年齡最大的小夥子,但他一說話就靦腆的樣子,讓人感覺甚至比23歲的三牛還稚嫩許多。這是位標準的清華型青年知識分子,他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學的同一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11年的專業學習,使這位偏僻小山村走出來的貴州小夥子成為擁有3項專利的材料工程專家。
同為25歲的孔祥明,比蔡程程高一屆,山東人,正宗孔子75代裔孫。相貌堂堂,能說會道,一個非常活躍和陽光的小夥子。學集成電路工程專業的他,倒像文科生。
1926年,幾個身著長衫的年輕人,懷揣著依然散發著油墨香味的《共產黨宣言》,在學生宿舍里,壓著嗓子,堅定而有力地振臂宣誓著:為國家之復興、為民族之未來,我們宣誓忠誠黨的事業,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從此,清華人有了明確而執著的追求方向,有了思想和精神的引領。於是也有了一個個不朽的身影:
——當垂死的國民黨反動政府血腥鎮壓民族正義之火時,聞一多教授的煙鬥成了摧毀蔣家王朝的革命火炬,即使身軀燃盡,正義的精神也必須獲得重生;
(眾人又笑,說你只管結婚,生孩子又不是你的事。)
「在這次『公選』中我沒有當上副縣級並不感到遺憾,因為那幾天我一直在鄉里處理百姓的事,有上訪人找到鄉政府門上,我是鄉長,我不能因為自己要去參加選拔的考試而不顧老百姓找上門的事,如果那樣即便考上了也不會心安的。」康石說。
「祖國萬歲!清華加油!」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前走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遊行隊伍里,有一支青年學生隊伍,他們舉著這八個大字的橫幅,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地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在這支由清華學生組成的隊伍里,後來有好幾位畢業后自願到了西部省區工作。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
清華大學有個專業是為兵器工業服務的,而這個專業的畢業生,他們自願選擇到京外和西部工作的比例分別高達90%與80%。2010年6月11日,也就是在紀念「七一」黨的生日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來到兵器六黨支部,與同學們一起過「創先爭優」主題黨日活動,在聽說兵器六班學生自願選擇到國家最需要的京外單位、到西部地區工作之後,他激動地說:「在和平建設時期,說一個共產黨員好不好,首先要看他平常工作是不是優秀,在單位里表現是不是先進。我認為,『創先爭優』應該成為我們全社會的追求。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發展力主要在這個國家的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全體社會成員個個爭先進、人人做優秀,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將是不可戰勝的。歷史上是這樣,現實更是這樣。」
康石,山東人,清華2010屆畢業生,是這次武威「公選」中唯一沒有被錄用的在武威工作的清華學子,而他又是在火榮貴等領導心目中最有能力、最具培養前途的幹部。
「這不算難事。但當時已經五六月份,時間上有些晚了。」孫偉說。
市裡領導對我的工作特別重視,武威這個地方經濟落後,但有些礦產資源還不錯,我是搞材料科學的,覺得這裡有前途,能幹出些事情來。最近我到西安,回到我上本科和研究生的母校西安理工大學,他們對我非常支持,說你們那個地方可以建立一個碳化硅產業基地,因為你們祁連山和河西走廊一帶有這方面的礦產資源。我把這個情況向領導們彙報了,他們都很激動,讓我好好把這件事做好。現在我正在做。到母校請專家幫我忙,我就請他們喝酒,可教授們不喝,我就敬他們,說我是清華的學生,也是你們的學生,我敬你們諸位先生。他們高興了,就跟我一起乾杯。大家很高興,我們的合作項目就談成了。回來后,火書記和市長都表揚我做得好。
武威的火榮貴書記知道后,給省委組織部一個電話,說你們不夠意思,我們孫偉「談的項目」,你們怎麼可以弄到其他地方落戶了?省委組織部的同志笑著回答他:給4個算特殊照顧你武威了。火榮貴再也不說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他年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1914年11月5日,一位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改革開放之先河的曠世思想家——梁啟超先生,來到清華同方部講台,面對莘莘學子,以澎湃的激|情和深刻的思想,作了一場題為《君子》的著名演講,梁啟超先生的殷殷教導和字字箴言,後來成為永遠鐫刻在清華人心中的信條。傳世的清華校訓,源於梁先生的此次演講。
清華,你也可以為之歡笑,你的那些奔赴西北建設戰場的學子們是好樣的,他們正在創造著放射時代光芒的另一種清華精神……
清華大學連年選調畢業生到西部、到艱苦地區的工作做得卓有成效,2008年剛開始時才十多個,2009年46人,2010年45人,2011年時達到100人。這事引起中央領導的欣喜和關注。201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慶祝建黨90周年之際,來到清華,與師生們一起同慶黨的生日。在清華大學的中央主樓前,李長春與百名即將奔赴西部和國家重點行業的畢業生們高唱《歌唱祖國》,並親自給出征的學子們授旗。當時的場景十分感人。
為什麼?這是我和許多人都想向她提出的問題。
年輕清秀的「蔡檢」獨闖大西北,連最要好的女同學都覺得蔡程程「簡直不可思議」。
其實在我的調查和採訪中發現了一個同樣突出的問題和焦點是:在武威,目前像三牛這樣的選調生也只有清華大學的7名畢業生,其中4位是在此次「公選」中脫穎而出的,另一名叫孫偉的已於2009年底先到了武威任職,他不在此次「公選」範圍,孫偉原先在清華大學團委任專職副書記(副處級),現在武威市古朗縣當縣長。孫偉和三牛等8名清華生形成的「武威清華生現象」已經引起了各方的特別關注,這既同此次熱鬧的「公選」有關,又形成了與此沒有多少直接關聯的另一種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清華生西部工作現象」。
我被分配到涼州區人民檢察院的公訴科,業務工作量很大。蔡程程說,我們公訴科的檢察官們人均每年辦案達30件左右,而我3個月就辦了17件案子。檢察院的同事們就伸出大拇指誇,說到底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開始辦案時院里派了一位女副科長當我的師傅。可第二次辦案時,他們就給了我一副手銬,說read.99csw.com你到看守所帶嫌疑犯上庭。從檢察院到看守所有一段路程,不算遠,可我當時覺得那一段路實在太遠了。那天那個嫌疑犯是個搶劫犯。我是第一次給犯人戴鐐銬,一邊給犯人戴,一邊自己的雙手在顫抖。第一次審訊,犯人一看我是個黃毛丫頭,或耍賴,或嬉皮笑臉,不把你當回事。幾次較量后,慢慢我進入了檢察官的角色,犯人也不敢再在我面前耍賴裝蒜了,他們見了我都只好老老實實稱我「蔡檢」……
「這完全不是真實的清華。」採訪時,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熊義志老師明確這樣說,「長期以來,清華大學培養和教育學生對待未來人生選擇時,所堅持的也正是胡錦濤總書記希望的『為國奉獻、為民服務』的思想。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把就業工作的指導思想確定為『充分選擇基礎上的重點引導』,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們以清華人一貫的效忠祖國、服務人民的精神,到國家最重要的領域、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到國家最艱苦的西部去。也正是這種引導和教育,使得清華學子們畢業后自覺選擇到京外和西部艱苦地區工作的比例越來越高。2003年時,清華畢業生留在北京的比例是71.2%,也就是說,只有28.8%的人到北京以外的地方工作,至於到西部等艱苦地區的人數更少,僅有2.9%。到2011年,上面的比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自覺主動選擇到京外重要領域工作的人數已經提高到畢業總人數的46.8%,到西部地區的上升到13.7%。」
「民族復興,大業我當。」
小夥子說完,哈哈大笑起來。採訪現場的人都被孔祥明溢於言表的樂觀和幸福所感染,而我的手機里這時閃出兩條簡訊,是孔祥明轉來的——
姑娘就坐在面前,文文靜靜,微微一笑,平靜地向我娓娓道來:我的本科是在遼寧大學讀的,當時拿了雙學士,一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一個是國際商務專業。那時很想出國,機會也多。讀研進了清華,這裏的教育讓我對未來的人生價值觀發生了巨大變化,可以說完全改變了。學校強調學生要有國家意識,要有對社會的責任感。在清華期間,我一直擔任班上的支部書記、系裡的學聯秘書長,這更使我萌發到西部干一番事業的想法。但身在北京,誘惑的東西太多,畢業前半年時,有家銀行看上了我,說我們簽個協議吧,問我年薪三四十萬行不行?當然行,我心裏打起鼓來,這個數字還是挺誘人的,而且留在北京工作條件那麼好,所以就答應草簽了。
「我們都受過孫偉師兄的影響。」三牛和在武威的清華學子們個個這麼說。現在我們該認識一下其他幾位「公選」中同樣被選拔到領導崗位上的清華人了——
「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是老校長梅貽琦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我們清華校園除了設施完善的大樓之外,更重要的是得有大師,這才是真正的大學。
然而像梅貽琦這樣名聲赫赫的「清華人」實在可以列出長長的一大串,他們都是曾經影響過中國歷史進程或威震學界的大師級人物:梁啟超、馮友蘭、陳岱孫、費孝通、錢鍾書、吳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大師,葉企孫、茅以升、竺可楨、華羅庚、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錢偉長等一大批我國自然科學學科和工程技術領域奠基人和開拓者,還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這裏,沒有列清華出來的政治家,那更是一大串耀眼的名字。
老師們還以焦三牛這一屆的畢業生為例介紹道:2011年清華全校畢業生中的碩士、博士生出國的比例為16%,自願選擇到我國西部艱苦地區工作的近14%。出國的和到西部的比例相近,這就是今天清華畢業生就業的大致情況,這個現象值得欣喜!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青年學生是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從清華里走出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站在清華百年歷史門台前,這樣召喚和期望新一代的清華學子及全國廣大青年學生:你們應當「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胸懷遠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學精神,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確航向,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之中,以實際行動創造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業績,譜寫壯麗的青春樂章」!
在「三牛風波」非常熱鬧的時候,人們除了關注23歲的清華畢業生為什麼就「火箭式」地當了副縣級和武威「公選」存不存在「黑幕」等聽起來很惑眾的話題外,卻幾乎很少有人在問「為什麼偏偏是那些清華生到了貧窮、艱苦的大西北」這樣的問題,現在由我來把這件本來早應該讓國人知曉和感動的事介紹給大家——
自強、自強,行健不息須自強……
羅開雙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後來發現大家是在跟他開玩笑。他平靜片刻后,繼續說:以前本科時找過對象,後來人家要求高,就不談了。讀碩后準備到西部來工作就再沒談過。現在家裡人和同事很關心我的婚事。可是我知道結婚生孩子得一年半時間,這以後的一年半我必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看來我又找不到對象了。
我到這裏后在兩個地方工作過,都是安排的副職。我現在的工作要分管5個科室,之前我連科長都沒有當過,不知怎麼當。所以有事我就找市長彙報,因為市長以前跟我說過,他說你是清華來的,又是材料工程方面的專家,你有什麼事就直接找我。後來有事我就去找他,但市長經常出差,我就打他手機。後來發現市長總對我們的管委會主任說,哎,你們小羅有個想法,你知道不知道?我們的主任就兩眼盯著我問:有沒有這樣的事呀?我好緊張啊,渾身都發熱,心想:對啊,我應該先向主任彙報,這樣他才能支持我的想法嘛!以後我一碰到事,就給主任發個簡訊,他見了我笑笑,開心地說:小羅,這回你找到定位了。我聽后也挺開心,我知道工作應當這樣做的。
羅開雙真的是個寶貝,他在武威的作用只有他自己和火榮貴這樣有遠見的領導們心裏清楚。不過羅開雙眼下也有「思想問題」:他們都說我應該找個對象了,可是我現在的單位男的多,女同事很少,而且多數人覺得我學歷高,職務又高,很強勢,我可能找不到對象了!
我是同三牛他們一起到武威的。羅開雙開始說話,我來武威家裡人沒有反對,我家裡也沒有啥人,只有一個73歲的老父親,他不會反對的,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反對我。我讀的是清華大學,還是博士呢!我家那個地方沒有博士。我在清華時有3個專利,在剛來武威的路上,火書記沒聽清我的話,結果在大會上說我有13個專利,我好緊張呀,悄悄告訴他我才有3個專利,後來火書記改過來了,我心裏就放心了。
不過,無論怎麼說,清華生在武威地區所呈現的大學生志向和支援西部建設的現象,已經引起有關部門和社會廣泛的關注。這些青年學生正用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影響著更多清華畢業生和其他大學的畢業生像他們一樣,到西部,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青春理想、為祖國建設大展宏圖。
——美麗而富饒的河西走廊是塊尚待開發的廣袤之地。未來我們將在那裡推廣種植1000萬畝馬鈴薯的良種化工程、1000萬畝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旱作農業工程、1000萬畝高效節水農業工程、1000萬畝林果工程……
孔老師,您好,今天聽了您的講述,我的觸動特別大。我和您也有共同的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因為自己的存在而讓他人快樂幸福。我曾經也抱怨過生活,漸漸失去了自己的信念,但聽了您的故事我又找了回來。謝謝九*九*藏*書您。
「你們看:如果把甘肅的發展比喻為打開的一幅畫卷,那麼,這幅畫卷最壯麗的部分就要徐徐展開了……」台上,省委書記已經成了一位詩人,他在抒情,他在暢詠,他在高歌:
第二年即2011年,火榮貴書記讓孫偉「早下手」。這一年孫偉就早早回到母校。清華校方也因孫偉本人當過學校團委副書記的背景和率先垂范到西部工作的榜樣力量,請他給畢業生作了一次講演。這一年有14名同學報名到甘肅,最後校方和省里決定給武威4名。
羅開雙認真地說,我不會生孩子,可孩子也是我的,得有人照顧,總會牽扯精力的。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風能太陽能利用是甘肅發展的一個亮點。我們力爭在2020年,使風電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達到500萬至1000萬千瓦以上。
「國存吾存,國亡吾亡。」
(眾校友笑,說你羅開雙找不到,我們一起自殺。)
我是獨生女,家庭條件一直很好,所以也算是嬌小姐了。到西部一輩子,可是件大事。父母會什麼態度呢?我把報名到西部的想法打電話告訴了父母。你猜我父親怎麼說?你想不到的。他說,我們程程從小就有主見,你自己想好的事,我們堅決支持。我一聽反倒眼淚要掉出來了,說,老爸你怎麼不在乎你的寶貝女兒呀?我上大學到現在都六七年不在你們身邊,我現在已經是堂堂清華法學院碩士生畢業了,你們咋就不心疼呢?我母親接過我父親的手機對我說,程程,你如果真要在我身邊,不一定比現在成長得好,你自己的路自己定,我們都會支持你的。其實父母都是支持我的,他們的支持給了我最大的力量。
「其實他們與三牛一樣優秀,都是清華人的驕傲。」孫偉說,「我的7個清華師弟師妹,他們到武威跟我的情況還有點不一樣——我是帶著職務去的,屬於幹部調動,多少有些『保險』,可他們當時到武威是走出校門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沒有職務,更沒有人告訴他們未來的前途是什麼,而且清華一直以來教育到西部去的畢業生們務必要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時間長與短的關係,到基層工作,一定要有十年、二十年沉得下去的思想準備,不作短期打算;二是舞台大與小的關係,在鄉鎮、農村工作,單位小、地盤小,但小舞台同樣有大事業,而且清華永遠是他們的後盾;三是冷與熱的關係,西部環境冷,工作崗位上也許更會有冷板凳,但不能沒有工作熱情和熱血,有沒有事業心是關鍵。三牛他們雖然年齡比我小,但這些孩子到了武威后從來沒有提過待遇和生活方面的要求,這也是武威幹部群眾對他們很快信任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強不息、為國擔當、追求卓越,清華大學以自己獨特的精神,教育和鼓舞著一代代學子們在不同時代、不同領域、不同戰線上,鍛造傑出,展現風流。
是的,清華學子們正是在這種倡導的氛圍中一次次被感動著,才下定決心,矢志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揮灑于西部那片依然荒涼卻充滿希望的土地……
那天,焦三牛和另外3位到武威的清華校友就在其中。他們也是本次武威「公選」中被選拔為副縣級的幹部,只是因為年齡比三牛稍大幾歲,故而沒有引起眾人關注。
——當毛澤東領著他的「趕考」隊伍從西柏坡開進北京城時,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夜以繼日地伏案畫啊畫,一直畫到《義勇軍進行曲》在古老的天安門前回蕩的那一刻,他們看到自己設計的新中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全世界面前閃爍光芒時是何等的激動!
康石說,鄉長是實職,我是2011年12月8日被組織提名當清水鄉鄉長的。從那一天起,我就把所有心思放在工作上,放在如何解決好鄉的問題和百姓需要我辦的事情上。工作很具體、很繁瑣,但也特別能鍛煉人,這恰恰是我從清華園到大西北來工作最追求的事,它能讓我在實際工作中迅速學到工作經驗和提高能力。幹了3個月,鄉里召開人大代表大會,他們全票投了我,我正式成了鄉長。我感到蠻欣慰的。
25歲的蔡程程只因比三牛大兩歲,所以「公選」風波並沒有刮到她的頭上。但與三牛等清華男孩子們站在一起,姑娘還是顯得很嬌弱。看著這樣一位女孩子,誰的心裏都會產生幾分憐憫。然而蔡程程很堅強,她的內心和意志遠遠比她外表強大,這也許正是自強不息的清華精神與剛毅雄渾的西北風骨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融合。
孔祥明說,最近我跟蔡程程等一起回母校參与今年的選調生工作,很成功,有12人報了名。順便再補充一句:我的妻子也被我帶到武威來工作了,她是濟南大學畢業的,學計算機專業。
今天的武威「副縣級」幹部三牛,因為是清華大學畢業生,無疑讓一些欲在「三牛風波」中興風作浪的人,找到了「興奮點」。在這些思想意識並不端正、喜歡道聽途說和捕風捉影、借靶打虎的人的思維里,「官」越大、牌子越大,弄出點「名堂」才會越有「社會效應」。從「三牛風波」的形成初始到後來的一定階段,這種「效應」還真有那麼一點。然而,人們更多地在這場「風波」中,認識了三牛等一批有為的清華畢業生,也重新認識了讓我們驕傲的清華學府與清華精神!
「……」
「甘肅是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但真正開始大規模開發和建設,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是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更在今天……」突然,省委書記大手一揮,高亢地說,「歷史上左宗棠曾感嘆的『隴中苦瘠甲于天下』的時代,在我們甘肅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在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清華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揚『行勝於言』的校風,培養了17萬名優秀人才,湧現出一大批學術大師、興業英才、治國棟樑……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在革命、建設、改革中頑強拼搏、真誠奉獻,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績。」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11年4月24日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一段講話,它準確而概括地讚譽了百年清華對中國所做的巨大貢獻。
康石真的不簡單,他在鄉長的崗位上已經完全坐穩了,也許一個清華畢業生能夠很快當成名的科學家、當能說會道的政治家,但未必能在短時間內當好一名鄉長。「百姓的信任特別重要,但你是一個鄉的當家人的時候,為了整個鄉的未來,為了每個百姓以後的好日子,有時你還必須在眼前準備他們罵你,甚至罵死你。」康石說,這裏的百姓相對見識少,思想觀念落後,比如我們搞工業園區,必然要征地,搞規劃,一些老百姓為了眼前利益,他就死磕著不動,跟你吵,沒了沒完地提條件。我是鄉長,一方面要為鄉里的發展想,另一方面又得顧及百姓實際利益,但難免發生利read•99csw•com益衝突,老百姓也會不支持我們的工作。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就成了一個問題。康石說,我是農民出身的孩子,碰上這樣的事時,我就跟百姓說,我家裡祖祖輩輩也是農民,我自己念大學本科在哈工大,因為家裡交不起學費,我的本科畢業證到了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也還沒拿到,是我到了武威上班拿到工資後去交完當時的欠款,哈工大才把畢業證給了我。我對農民們說,一個人、一個地方窮了就會碰到許多尷尬的事,過不上好日子連我們的孩子讀了大學都不想回來,我們武威不也是這個樣嗎?你們當家長的也不情願讓孩子回來過苦日子。現在我來你們這個地方,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想跟你們一起把這裏建設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也讓我能夠安心在這裏工作,將來我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樣心甘情願地留在這塊土地上。你們要相信我,大家暫時吃點苦、吃點虧,將來我們就會有好日子!有了好日子,你們的孩子就能留在你們身邊!這難道不是你們所想的嗎?你們可以想一想我的話對不對!另外我還告訴他們,我康石清華畢業本來可以在大城市裡過好日子,到你們這兒來就是想干點事,改變一下這裏的落後面貌,我不僅自己來了,而且把老婆也拉來了,我們還要在這裏生孩子,讓子子孫孫跟你們做鄰居、當真正的武威人。你們難道還不相信現在搞的工業開發區是為了你們大家好?再退一步說,如果我這麼干不是為了你們好,那我至少也不會做對我一家人和我的後代們沒好處的事吧?我這麼說,老百姓就信了,思想通了,大伙兒就支持我們的建設了。
——「王先生,中央決定你參加一個重要工作,請考慮。」當兩次與諾貝爾科學獎擦肩而過的王淦昌聽到組織上這樣的話時,默默地點點頭,說:「我願意以身許國。」之後的17年裡,他隱姓埋名,與同事們一起成功爆炸了原子彈、氫彈……
在甘肅,酒泉鋼鐵廠是大企業,離我們這兒不遠。前些日子我跟火書記一起去見他們的馮董事長,他是大企業家,我見了他就怕。可火書記一直把我推到前面,馮董事長就認識我了,問我學什麼材料專業的?我說是低合金鋼。他瞪大眼睛看了我半天,然後對火書記說,你把這個小夥子給我吧!火書記說那怎麼成,羅開雙是我們武威的寶貝,不能想拿就拿。馮董事長就說,你開個價吧。火書記想了想,說:給1個億現錢吧!馮董事長擺擺手:給現錢不行,我給你3個億的項目吧!火書記馬上漲紅了臉,說那不行。他們兩個領導快要吵起來了,馮董事長就問我:行不行還是看小夥子你自己的意見。火書記也盯著我問:你怎麼想?我當時嚇得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們。後來馮董事長與火書記分手時,一把將我塞進他的車子里,我嚇得呀,心想這回他不知把我弄到哪個地方給槍斃了……後來他們把我從車裡拉出來,我一看到酒鋼廠子里了。他們讓我參觀,酒鋼真大,也很現代化。當晚,我給火書記發了條簡訊,說酒鋼已經裝備水平很高了,科技實力也強,我還是回武威吧。火書記馬上高興地回簡訊說,明天就派人去接你回來。後來我就回來了。
康石是個靦腆的人,一說話就會憨厚地一笑。鄉黨委書記李曉燕對她的搭檔十分滿意,在採訪三牛時就聽李曉燕一直誇康石:「他在另一鄉掛職副書記時我就認識他,有一次我到他那個鄉去談一個項目,聽說康石剛給他們那裡拉了一個大項目,我就想見見這位清華小夥子,約他吃頓飯,藉機想跟他聊聊。誰知電話打到康石那裡,他說有事走不開,就拒絕了我的邀請。一般來說,我一個鄰鄉正職書記到他那個鄉,他一個副職幹部肯定有求必應,何況是請吃個飯、聊聊天,可康石就沒那樣做。我當時覺得清華畢業的孩子就是不一樣。第一次對康石有了好印象。後來我們清水鄉缺鄉長,區黨委就建議讓康石來當鄉長,我知道后非常高興。他來當鄉長后,我發現這個孩子非常實在,又踏實肯干,還有腦子,為人也特別謙和,自己把握不大的事情總是提前到我這兒討教方法,現在他已經完全能夠獨當一面正常工作,且做得非常好。他很有親和力,老百姓看他憨厚一笑,就覺得跟這孩子沒有啥距離了,願意說心裡話,又一聽他辦事公道實在,也就不再為難他了。康石本人也積極為鄉里的發展謀划和想辦法,他利用清華資源優勢和個人的關係,為鄉里不斷拉來項目,這種貢獻包括我在內的本地人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鄉里上上下下,現在對康石鄉長好著呢,比對我還好!」李曉燕是從心坎里對康石滿意。
這樣的傳奇、這樣的故事,在清華園裡可以編織成長長的彩虹,一直掛到天邊地角。
蔡程程,女,1986年10月出生。家人都在遼寧錦州市,父親是一個公司經理,母親是律師。25歲的程程,不僅長得清秀漂亮,又有良好氣質,且是家裡獨生女。這麼一個清華法學院研究生畢業的姑娘,獨自來到離父母千里遙遠的大西北工作,讓人無法想象。她在畢業前,就被北京一家國有大銀行看中,因而還一度被同學們推舉為2011年清華法學院應屆畢業生中「五大高薪被聘女生」之一,留在北京或者回到父母身邊,對蔡程程來說,都是優越的、溫暖的和充滿光明的前程。然而蔡程程選擇了到大西北的武威……
省委書記自信而鏗鏘的激|情演講,將清華學子的嚮往之心牢牢抓緊。大屏幕上的畫面突然定格:一隻雄鷹正在順風展翅……
「我不管這個,你得完成任務,哪怕帶回一個!」火榮貴的脾氣上來了。
這是兩位聽過孔祥明講演的中學生髮的簡訊。看到這裏,我心裏對清華學子平添了幾分敬意:他們真的很優秀,不僅自己做得好,也在影響著當地的下一代!
據說,思想家的那一場精彩演講之後,清華校園內不時會聽到一陣高過一陣誦讀他十多年前所寫的這篇《少年中國說》的聲音,那激揚文字,那高亢旋律,那豪邁志向,回蕩于清華園內,響徹在九霄雲天,震撼著五嶽神州……
「大同爰躋,祖國以光」、「行健不息須自強」,多麼豪邁的壯志,多麼壯麗的追求!清華百年史,便是這種精神下形成的輝煌歲月。
這是清華大學校歌,它是在師生中廣泛流傳的校歌,也是清華師生最喜歡唱的校歌。
一百年的清華園內,有一百個主題活動在學子中傳揚與激蕩,這也是清華為什麼總能在崢嶸歲月和不同歷史過程中英傑輩出的真諦。這真諦,便是清華不朽的魂與核,它便是愛國,它便是在愛國中實現自己理想和追求的精神灌輸。而這種精神灌輸,如春風細雨般地沐浴,似陽光月色般地照耀,可喚醒和點燃久蟄心底的理想更加放射光芒,讓靈魂的高貴者更加高貴,令低吟踏步者揚鞭催馬……
好多同學半開玩笑地跟我說,程程,以後你也只能找個村長的兒子結婚算了,那個大西北荒漠沙塵地里,你是不可能尋覓到心中的白馬王子了。我對她們說,那就村長的兒子唄!她們又說:村長的兒子是傻子你怎麼辦?我說那就不嫁嘛!她們又笑我,看來你最後只能當個嫁不出去的村姑了。那時我們想去看你,得坐兩個小時的飛機,接著坐10個小時的汽車,再坐5個小時的拖拉機,再坐兩個小時板車,最後到村口路邊看到一個村姑,一看原來就是你蔡程程啊!同學們開完玩笑,突然有人抱著我哭了起來。我說你們這是咋啦?我蔡程程自己都沒覺得會有那麼慘的命運,你們怎麼就這麼悲觀呀?「公選」結束后,我回到母校,想再通過現身說法多帶回幾個小師弟小師妹到我們武威來工作。老同學們一見,驚奇地說,喲程程啊,你沒變樣嘛,還是細皮嫩肉的!我告訴他們,西部是艱苦些,但不像你們想象中那麼可怕。只要心態擺正,照樣可以在那裡工作得好、生活得好。同學們信我的九-九-藏-書話,說程程現在是「副局長」了,職務高了,水平更高了。我聽后真心高興,因為我的女同學們留在大城市裡,每月可能有一兩萬元的收入,看起來很不錯,可是每天乾的活,都是在重複前一天,沒有什麼進步和提高。我不一樣,我每一天都在為百姓辦案子,每辦一個案子,可能就拯救了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大群人的命運!這種工作讓我充實,感到有意義,而且單位和組織對我特別關心關愛,生活上也不覺得孤獨與艱苦,我現在真的很開心很快樂很充實……
百年清華,從成立至今,歷經數個時代,然而在育人和教學方面,可謂是始終不渝地堅持著自己獨立而可貴的校旨,故也贏得世人的尊敬和仰望。初始的清華,由於不堪其身受「國恥學校」的影響,師生們高揚以「救國興邦」為己任,將個人的追求融入不朽的民族奮鬥之中。清華人積極投身到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一二·九」運動中清華人更是站在最前列,那時的清華是思想和學術並馳,產生和奠定了世界名校的校魂,這就是每個清華人都熟知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的校訓。
「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甘肅省……」省委書記輕輕地按下滑鼠,演講台正中央的屏幕上,立即顯示出一幅形狀異常特殊的圖形,「它像不像一把過去帝王用的如意?對,太像了!它恰到好處地鑲嵌在祖國的大西北,安枕于幾個少數民族大省區之間。而省會城市蘭州,又接近在祖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這就是我們甘肅省!它資源十分豐富、民族文化多樣、生態地位獨特、戰略地位重要、發展潛力巨大……
——國難危亡時刻,青年學生康世恩毫不猶豫地扔下地質錘,參加了抗日隊伍;
「甘肅作為我國遠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西文化交匯的要道和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帶,人文歷史積淀非常深厚,多元文化特色十分鮮明。這裡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的秦安大地灣遺址,有令人入迷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更有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
俗話說,人各有志。選擇出國,以求更大發展空間,將來回來報效國家或者自由飛翔,皆是好事;而又有同樣多的有志青年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投向國家最需要人才的西部地區,更叫人敬佩!
最後大家的意見是:儘快幫助羅開雙把對象找了,至於什麼時候結婚生孩子等有了對象再說。羅開雙表示這樣好。
東西文化,薈萃一堂。
吾校莊嚴,巍然中央。
王德超、楊康,也是清華學子,他們都是羅開雙式的專業人才。武威對這些人才已經作了細緻周密的培養計劃,希望他們在專業上充分發揮才幹,同時在行政能力上也有提高。
開始分配下去的工作也不順利,好像沒有人聽我話。我著急,我們的主任也有些擔心,覺得我不一定能領導得了那幾個科室。我一想,他們年齡都比我大,我應該主動去找他們商量事情。之後我一遇到事,就去科室找科長他們,大家一看我去了,就對我挺熱情,我們就開始一起研究問題、商量方案。慢慢地,大家聽我話了。從前我不會做行政工作,現在基本可以了。每周我給他們開一次會,安排工作,布置任務。
「後來有5個人報名要到武威,到省里時被挖走了2個。」孫偉帶著剩下的3個「師弟」回到武威時,火榮貴高興得直嚷嚷:「行,孫偉你今天帶回3名同學,就算你又完成了3個大項目,給你記一功!」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今年五四青年節那天,胡錦濤同志代表黨中央,在紀念共青團成立9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重要講話,著重向當代中國青年提出了五點希望,特別指出:青年要有遠大理想,堅持刻苦學習、艱苦奮鬥、開拓創新、高尚品行。教導青年要想干成一番事業,就必須不畏艱難、矢志奮鬥,要牢記「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道理,敢於吃苦、勇挑重擔,用埋頭苦幹的行動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在千磨萬擊中歷練人生、收穫成功。
「程程非常堅強,我們一群男孩子把她當作自己的妹妹對待,她卻從來沒有一點兒嬌生慣養的毛病。」孔祥明說。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立足隴東地區石油、煤炭資源豐富和河西走廊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的優勢,提出了「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著力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
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青年是民族和國家的希望與未來。而清華學子無疑是這個「希望和未來」隊伍中最閃爍光芒的群體之一,他們的思行、他們的人生價值觀甚至他們對自己就業的選擇,無時不在受到國人的關注。許多時候,社會上對清華學子走出校門的選擇其實並不了解。就在我為「三牛風波」走進清華大學之前,腦子裡一直還留存著一種印象:據說清華的畢業生十有八九都出國了……
25歲就結婚了?孔祥明對我的問題不以為然,說,我18歲就想結婚,跟現在的妻子談了7年戀愛,沒白談,她對我到西北來特支持,現在跟了過來,算我成功。
看得出,最不會說話和應酬的羅開雙,恰恰是這群清華學子中最招人喜歡的人。他的專業水平,加之他的為人憨厚和老實勁,總讓人感到應該好好保護這種人。
「三牛風波」中有一個突出和焦點的問題,就是始終連著一所著名大學——清華大學。因為三牛是清華大學畢業生,23歲的清華畢業生,僅有半年多的工作經驗就升遷為「副縣級」領導幹部,於是有人曾不止一次在網路和平面媒體上評論說「為什麼武威只給清華畢業生開『綠燈』」?或者說甘肅與清華的戰略合作是不是早已定下像三牛這樣的大學生升遷的「線路圖」?甚至有人說:為什麼只給清華生「方便」而不給某某畢業生「陽關道」?
我到武威前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就是想到西北來干一番事業。孔祥明說,我家裡兄弟姐妹4個,家裡沒啥阻力,父親說,你願意到哪兒就去唄,去了就好好乾,你讀了清華,就把知識用好,別給我們祖上的孔聖人丟面子就行。上高中時我的成績一般般,不怎麼想讀書,後來長大幾歲后,覺得應該活出個人樣來,所以就認真起來,一考就考上了清華。有一次在北京的過街天橋上看到一位大娘在乞討,很可憐,我給她買了一盒飯,她很感激,問她老家在哪兒?她說在西北,那邊苦,她就到北京來乞討。我心想:西北還有那麼多窮人啊?我應該去改變一下那裡的面貌,不然白在清華讀那麼多書。聽了師兄孫偉和甘肅省里的領導到學校的演講后,就報名到了武威。來之前根本不知道這裡是啥樣,但來后覺得還可以,有房住,有飯吃,還有那麼多可以發揮我力量的地方,感覺挺好,準備干一輩子。我已經把妻子接了過來,現在算是夫妻雙雙落戶大西北了。前幾天我到武威六中給那裡的中學生講課,他們問我,叔叔你在這裏工作將來有什麼目標?我回答他們:等你們大學畢業后回家看看,發現家鄉已經變得好些了,想回家了,那麼我就會很高興,這就是我的目標!上完課,我的手機上出現了幾條簡訊,是同學們發的,一會兒我發給你看看……
這一年4個到武威的清華學子中就有焦三牛。
「現在,我們歡迎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同志為我們作《堅持科學發展再創新的輝煌——甘肅發展的回顧與展望》主題演講!」2009年12月29日,清華大學演講大廳內,座無虛席。一場由省委書記親自上台的演講拉開了序幕,清華校黨委書記、副書記和坐在台下的數百名大學生報以熱烈掌聲。就在一小時前,校方和甘read•99csw.com肅省雙方領導剛剛簽下一份關於省校雙方就培養和選派人才方面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火榮貴書記等武威領導對羅開雙異常關愛,他們告訴我,羅開雙是個特殊人才,以後將少安排他的行政工作,讓他一心一意從事科研工作。「他是一個可以朝院士方向培養的人才,西部尤其需要這樣的清華學子。」火榮貴說。
「甘肅將來一定是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公選』時我不在武威,但當知道我的7位師弟師妹都參加考試並有4名被選拔錄取上后,我非常高興,因為他們確實有能力勝任被錄用的領導職務,我了解他們。」孫偉肯定道,「其實我還牽線了另外兩位博士參加武威的『公選』,他們也都成功地被選拔到領導崗位,一位在工業園區任正縣級職務,一位任財政局副局長……」孫偉現在不僅是武威市的一縣之長,還是當地引進人才的重量級「紅娘」,又是清華校友們的「知心哥」。
另一位對清華做出重大貢獻的清華校長蔣南翔教授也有一句名言:「辦教育,必須優先考慮和解決兩個根本問題,一個是方向問題,一個是質量問題。」鄧小平同志曾經充分肯定清華在社會主義歷史時期所提出的「又紅又專」道路,並稱:「清華大學的經驗,應當引起全國注意。」
「武威條件很差,你這樣一個從小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姑娘家,跟著一幫男孩子到西北來,準備待一輩子?」蔡程程聽了我的問話,說,剛到甘肅時,心理反差很大。我們是從蘭州乘長途汽車到武威的,一坐就是8個多小時,路面又不好,停停走走,到武威時又是夜晚,四周一看,像到了我們老家那兒的一個小鎮似的。當夜有一瞬間我的決心動搖了,拿起手機,情緒很悲觀地在手機里對父親說,爸,我想回去。我爸在那一頭立即回應道,那你就回來吧,在家養半年我們再找份工作。母親不幹了,說你才去怎麼就想回來了?我說武威這個地方不行,我待不下去的。母親說,你剛剛到武威,怎麼就知道那兒不行呀?母親說,這樣吧,你干一段時間再說,要真不行你決定回與不回。後來到單位報到上班后,加上三牛和孔祥明幾位校友幫助,生活也習慣了,兩個多月過去后,就再沒有想過回去了。
莘莘學子來遠方,莘莘學子來遠方,
與分管科長一起工作我也害怕,每次我召集幾個科室開會,本來我應該坐在會議室的中間,可覺得我比他們年齡小、資格淺,又是單位的新人,我就坐到中間偏一點的地方。開會了,一講話我就心裏怦怦跳,特緊張,拿了稿子念覺得大家偷笑我笨,不拿稿子我又丟三落四。這可怎麼辦?後來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先挑我最熟悉的講,講著講著就忘了緊張,一看大家也特別認真在聽我講……這樣慢慢地我就不怕開會了。
聽了康石的話,又見鄉親們對他那麼親切、那麼信任,我心中油然生出一種寬慰和敬意:清華學子,你們真是新一代可愛的人,大西北的風沒有磨刷掉你們身上原有的英氣,如今你們除了內心多了一份堅定的意志外,還有了一套符合實際工作所需的智慧和能力,這就是你們的母校和親愛的黨所期待的!
現在,蔡程程還在涼州區金羊鎮掛職任黨委副書記。她以後的正式職務是武威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位武威市歷史上最年輕的女局長一定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展清華女學人的美麗風采。
孫偉笑笑,只得立即返回母校。熟門熟路,孫偉找到學校有關部門,經商量由他自己去畢業生中「遊說」。老團委書記出面,一個頂仨。「孫老師,我們願意跟你到甘肅、到武威去!請你講講那邊的情況……」同學們圍著孫偉,半是好奇、半是崇拜地聽他講甘肅、講武威、講自己。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
五四青年節那天,我給在武威的三牛和他的清華校友們打去電話,詢問他們對總書記「五四」講話有何感想,他們頗激動地告訴我,他們今天能夠在走出校門的短暫人生歷練時間里就在事業上有所收穫,就是因為在總書記所希望的「五點」上有所堅持而已。「欲做興國事,就先得有愛國之情,愛國對當代青年來說,不是一句空話,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有了實實在在的行動,才會有實實在在的業績。」三牛說。
「第一年到甘肅的8名校友中,有5位是我回到母校動員后自願報名到甘肅來的,他們中有3名被分配到武威與我在同一個地區工作。」孫偉向我介紹,火榮貴書記到任武威不久,就聽說了清華與甘肅之間的人才合作協議這回事,便找到當時在涼州區任區委副書記的孫偉:「你是清華出來的,那邊情況熟,你得給我引進幾個來!」求賢若渴的火榮貴帶著命令的口氣。
「嘩——」台下掌聲雷動。
百年清華,是中國教育的一座豐碑。在清華學堂時期,它被國人稱之為「國恥學校」,因為它的成立和所用的經費及培養學生的目標皆與發生在20世紀元年的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帝國主義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有關。「庚子賠款」就是這個條約引出的讓中國向美、德、英、法、俄、日、意、奧等八國和比利時、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六個所謂的「受害國」賠款,總計本息摺合9.8億兩白銀。美國獨得「賠款」中的3200萬兩白銀。後由于清政府駐美公使梁誠先生的努力,美國答應從「原屬過多」的賠款中拿出一部分錢來中國辦一所到美國留學的「留學預備學校」,這就是清華學堂的肇始。從1909年到1911年間,清政府共派出三批留學中國學生,計180人,其中有在後來的很多領域擔任重要角色的傑出人物如梅貽琦、胡適、趙元任等人,其中的梅貽琦先生是百年清華大學史上任校長時間最長的一位傑出教育家,為清華大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難道不是這樣嗎?聽清華的師生說,那次主題生活會,在學生黨員中產生了極大反響,尤其對那些正要走出校門、奔赴各自工作崗位的畢業生的影響更大。「這些年來,清華畢業生選擇到西部工作的比例在北京地區的所有高校中是最高的。」熊義志老師自豪地向我介紹道,「事實上,我們能夠取得這一成果,得益於清華校領導能夠從國家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和重視畢業生到西部就業的意義,千方百計為那些有志到西部干一番事業的學生牽線搭橋、營造氛圍、創造環境……」
「學術上,我向錢學森看齊;做人上,我以雷鋒為榜樣……」
不同時代的人,說著不同的話語,然而清華人的這些形似說法不同,實則一意的辦學理念,其實正如清華大學校領導所歸納的那樣:衡量人才培養工作得失的標準,不僅要看學生具有多少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們能否把知識和能力運用於國家的強盛與民族的復興事業上。
孔老師,您好。很高興今天能聽到您的講座,但更多的還是感觸。我有著跟您一樣的信念,一直支撐我前進。但這幾次考試我真的被打擊了,我曾想過放棄。但今天聽了您的講座我又堅定了我的信念。我學習是為了建設我的祖國,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
創建於1911年的清華大學,距今101年。其前身清華學堂,是清朝政府用美國「退還」的一部分「庚子賠款」建起來的留學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有了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同時設立了國學研究院。1928年正式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新中國成立后定名清華大學。
「君子風德,科學救國。」
——當今,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控制二氧化碳和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問題。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因而甘肅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