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序章

序章

《百年孤獨》還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手法,如:當失眠症在馬貢多傳布時,人們白日做夢並能看到別人夢裡的景象,最後竟集體喪失記憶。作者的意圖是要提醒公眾牢牢記住容易被人遺忘的歷史。這類例子在《百年孤獨》中比比皆是,作者都沒有明確指出,在奇譎多變的故事中,想要告訴讀者什麼,而是讓讀者去想象,去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
1975年,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家長的沒落》問世。這是一部以極其誇張的手法鞭笞拉丁美洲殘暴的軍人獨裁統治的小說,但其影響和受歡迎程度遠不如《百年孤獨》。1981年,發表新作《一件事先張揚的凶殺案》。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了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目前,他正在寫一部「完全不同於過去題材的愛情小說」,近年內將與讀者見面。
《百年孤獨》寫的是布恩地亞一家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坎坷經歷和馬貢多這個小鎮一百多年來從興建、發展、鼎盛及至消亡的歷史。作品內容複雜,人物眾多,情節離奇,手法新穎,它「彙集了不可思議的奇迹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深刻反映了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美大陸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
《百年孤獨》則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的成功的作品之一。
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特別是布恩地亞家裡一代又一代取名奧雷良諾和阿卡迪奧的子孫,「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神情」。布恩地亞家族的成員,各自生活在自己密不通風的孤獨的堡壘中,每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排遣(實陳上是保持)自己的孤獨:https://read.99csw.com奧雷良諾上校周而復始地製作他的小金魚,做了化掉,化了再做;阿瑪蘭塔為自己織裹屍布,日織夜拆;雷蓓卡閉門封窗,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直到死亡;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在浴室里整小時整小時地消磨時間……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始終沒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溝通,沒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討,相互之間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關心和支持。儘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各自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作者花了大量筆墨來描寫這種孤獨所造成的愚昧、落後、保守、僵化的現象,是為了讓讀者感受到這種孤獨——一種因為不能掌握自身的命運而產生的絕望、冷漠和疏遠感。這種孤獨感不僅瀰漫在布恩地亞家和馬貢多鎮,而且滲入了民族的精神,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者的用意是要引起公眾思考造成馬貢多一百年孤獨的根本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播弄的正確途徑。但是,作者沒有為馬貢多和布恩地亞家族規劃一個令人欣慰的結局,相反卻讓他們在一陣狂暴的颶風中徹底從地球上消滅了。對於這個結尾,有些評論家認為是反映了作者有悲觀主義和宿命論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從客觀上來說,象馬貢多和布恩地亞家族那樣因循守舊、復古保守,那樣窒息停滯而又不思改革的社會和家庭,它們的滅亡正是歷史的必然。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經說過:「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這為我們理解作品所說的孤獨的涵義提供了很好的註解。
《百年孤獨》這樣一部內容複雜、情節離奇、寫法獨特新穎而又具有社會、政治、歷史和現實意義的作品,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雖然作了努力,並得到許多同志的幫助,但謬誤和不妥之處仍屬難免,我們懇切地期待著廣大讀者和九九藏書西班牙語界同行們的指正。
加西亞·馬爾克斯自幼愛好文學,在小學和中學學習期間,閱讀了大量的經典作品,特別是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詩歌,這為他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十八歲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法律系,但動蕩的政局迫使他中途輟學而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同時開始文學創作。接著便被該報派駐歐洲,到過巴黎、波恩、羅馬等地,也訪問過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
《百年孤獨》中運用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對我國讀者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它遵循了所謂「變幻想為現實而又不失為真」的原則。
通過作者的構思和想象,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於神話、傳說的幻想結合起來,形成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圖畫,使讀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獲得一種似曾相識又覺陌生的感受,從而激起尋根溯源去追索作者創作真諦的慾望。魔幻現實主義是以現實為創作基礎的,但允許採取極端誇張的表現手法,如《百年孤獨》對外界文明剛進入馬貢多的描寫:吉卜賽人拖著兩塊磁鐵挨家挨戶地走著,「鐵鍋、鐵盆、鐵鉗、小鐵爐紛紛從原地落下,木板因鐵釘和螺釘沒命地掙脫出來而嘎嘎作響……跟在墨爾基阿德斯那兩塊魔鐵後面亂滾。」又如寫到香蕉公司使用現代科學來進行經濟掠奪,那些美國佬竟「有著過去只是屬於上帝的威力,他們居然改變了降雨規律,加快了莊稼成熟的周期……」。作者使用這種表現手法,是為了進一步豐富讀者的想象力,以達到渲染藝術效果的目的。
哥倫比亞掙脫殖民枷鎖獲得獨立后,國家政權完全為土生白人(即所謂「克里奧約」們)大地主、大商人所掌握。他們分為兩派:一派是代表地主、教會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保守黨;一派則為代表工業資產階級與其他階層利益的自由黨。他們在對內對外的政策上並沒有什麼原則的區別,他們只是在統治方九-九-藏-書法和手段上有所不同,就象小說中說的,只是一派五點鐘上教堂望彌撒,而另一派則是八點去。自由黨和保守黨為爭權奪利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選舉完全流於形式,憲法無異一紙空文,政變迭起,內戰頻仍。從1830年至上世紀末的七十年間,全國爆發了二十七次內戰,單是1899年至1902年的那次全國內戰,就使十多萬人喪失了生命。「政治暴亂——綏靖行動——動蕩不定」成了這個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惡性循環。作品以很大篇幅詳盡地描繪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的傳奇生涯集中表現出來。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不覺悟都被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
我們認為,應當說,加西亞·馬爾克斯本人對他自己的祖國和拉丁美洲的前途還是充滿信心的。1982年12月8日,他曾經表示,他不相信「除了靠世界上兩位強大的主子活命之外我們就別無前途可言」的說法。他說:「面對壓迫、掠奪和遺棄,我們的回答是生活。無論是洪水還是瘟疫,無論是飢餓還是社會政治動蕩,甚至多少世紀以來永無休止的戰爭,都沒有減弱生命壓過死亡的頑強勢頭。」他表示相信:「面對人類有史以來就可能是某種烏托邦這一令人震驚的現實」,「著手建造一個與之抗衡的理想社會還為時不晚。這將是一個薪新的、燦爛如錦的、生意盎然的烏托邦,在那裡任何人都不會被他人決定死亡的方式,愛情真誠無欺,幸福得以實現,而命中注定一百年處於孤獨的世家最終會獲得並永遠享有出現在世上的第二次機拉丁美洲的文學歷來受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文化的影響,但是多少年來,拉丁美洲地區一些有作為的作家一直在努力發掘本地區、本民族古老的印第安文學傳統,並把它糅合到自己的創作中,以求精確地表現本大陸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性。到了本世紀六十年代,拉美文壇異軍突起、一枝獨九*九*藏*書秀,出現了被稱之為「文學爆炸」的空前繁榮景象,一大批作家脫穎而出,引起世人矚目。加西亞·馬爾克斯、卡洛斯·富恩特斯、巴爾加斯·略薩等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百年孤獨》還大量運用了印第安傳說和阿拉伯神話以及《聖經》故事來加強馬貢多的神秘氣氛。據說霍塞·阿卡迪奧·布恩地亞殺了普羅登肖受嵬魂糾纏就是取材於印第安傳說;有關飛毯的描寫無疑是借用了《天方夜譚》的故事;霍塞·阿卡迪奧·布恩地亞攜家眷離開里奧阿查,與《聖經·出埃及記》相似;馬貢多的創建使人想起《聖經·創世記》和《希望之鄉》;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二天的大雨則是《洪水滅世》故事的移植。拉丁美洲是天主教影響很深的地方,那裡的許多民間傳說也往往帶有宗教和迷信的色彩。作者在運用這方面的傳說時,有時是直接把它們作為現實來描寫的,如:好漢弗朗西斯科「曾和魔鬼對歌,擊敗了對手」、俏姑娘雷梅苔絲白日升天、阿瑪蘭塔在長廊里繡花時與死神交談等等;有時則反其意而用之,如:尼卡諾爾·雷依納神父為募集修建教堂的資金,喝了一杯巧克力后使自己升騰離地十二厘米,以便證明「上帝有無限神力」,這種違反常識的描寫,顯然是對宗教迷信的諷刺和嘲笑。
哥倫比亞位於南美洲西北部,地跨溫、熱兩帶,全國不少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地下礦藏也很多。因此,它歷來就是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垂涎的肥肉。跟拉美其他國家一樣,西班牙殖民者闖入之前,這裏繁衍生息著許多土著民族。從十六世紀起,隨著殖民者用火與劍加十字架對這塊大陸的征服及繼而大批移民的涌人,哥倫比亞從社會結構、思想信仰到習俗風尚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構成該國歷史上第一次的重大轉折。小說中關於吉卜賽人來到馬貢多以及烏蘇拉發現與外界的通途,引來了第一批移民的情節,可以看作是那段史實的寫照。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https://read.99csw.com斯是哥倫比亞當代著名的作家,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1928年3月6日,他出生於濱臨大西洋的聖馬爾塔港附近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鎮阿拉卡塔卡。八歲前,一直生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位上校,參加過兩次內戰。外祖母是一位勤勞的主婦,很會講神話故事。這段充滿幻想和神奇色彩的童年生活,為加西亞·馬爾克斯後來的文學生涯,特別是為他的《百年孤獨》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美國香蕉公司在馬貢多的建立以及各色人等的大量湧入,徹底改變了這個集鎮的面貌,成為它歷史上最重大的變革。這次變革既帶來了表面上的繁榮,也帶來了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切惡習。大多數讀者雖然對小說中作者採用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比較陌生,可是作品中表現出來的一定的歷史和政治內容,以及作者對帝國主義的譴責,對封建教會的嘲諷和對獨裁統治的抨擊,還是給人留下了震懾人心的鮮明印象。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創作《百年孤獨》之前,發表的作品主要有《枯枝敗葉》(1955)、《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1961)、短篇小說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禮》(1962)和《惡時辰》(1962)。這些作品實際上是《百年孤獨》的片斷。作者自己說過,他為了寫《百年孤獨》,醞釀了整整十八年。因此也可以說,這些作品是他為寫《百年孤獨》而進行的練筆。

加西亞·馬爾克斯與他的《百年孤獨》

在小說的結構方面,《百年孤獨》也有其獨到之處。小說一開頭就採用了從將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作者寫道:「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接著便掉轉筆鋒,又從馬貢多的初創時期寫起。這樣的結構,在小說中一再重複出現,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不斷地給讀者造成新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