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洋稱雄 第六章 直皖大戰烽煙起

北洋稱雄

第六章 直皖大戰烽煙起

說了這麼多,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段祺瑞再也不是過去的段祺瑞,勢力大減,虎落平陽。
錢這個東西,用得好是蜜,用不好是刀。
張敬堯欺壓百姓和手下的本事過硬,但打仗的本事平平。趙恆惕的湘軍只用了十幾天就拿下了湖南。這麼看來,當初段祺瑞以一己之私,將湖南交給張敬堯這個大草包,實在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決定。

「民國呂不韋」

吳佩孚的老上級新任直系掌門曹錕,自然早就得到了內幕消息——吳佩孚的通報。可他非但沒有埋怨吳佩孚給自己找麻煩,還樂呵呵地站出來給吳佩孚擦屁股。因為曹錕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上位當大總統的機會。他也想嘗嘗大總統的滋味。
當北方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南方的孫中山、汪精衛、蔣介石為何如此平靜?難道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發展的良機嗎?
然後是中路,直系王承斌的炮火直接擊中了皖軍中路指揮陳文運,陳文運重傷,在衛兵的護送下做了逃兵。領導跑了,指揮系統癱瘓了,小兵們的抵抗也就只能停止了。最終,大部分人選擇投降。

短命的直皖之戰

尚武的段祺瑞垮了,民國的春天還遠嗎?
不過孫中山需要一個得力幫手,因為他整日勞頓都還忙不過來。
曾經的好朋友日本是指望不上了,因為日本已經看上了其他強力人物,那就把目光投到美國人、德國人身上吧。不管成功與否,先派人聯絡了再說。
曹錕、吳佩孚給自己的「討逆軍」安了非常正義的出師口號——段祺瑞、徐樹錚賣國媚外,實為漢奸,今日之戰,是為救國而戰!是為民族而戰!是為和平而戰!
但段祺瑞的成功不是白來的,他以一介草根攀上帝國權力的頂峰,早已明白了「捨得」的要義——拿得起放得下。因此他明白,對現在的自己來說,放下還可以活命,繼續拿著則可能會死。
戰爭在7月17日這天分出了勝負。皖系在西路主戰場和中路都遭遇了重大失敗,直系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鄧鏗有領導才能,但過於方正。
所以段祺瑞決定把該放下的都放下——軍隊不要了,權力不要了,榮譽也不要了。19日,段祺瑞命令前線士兵停戰投降,然後自請辭去所有職務,褫奪所有勳章。
剛才說到孫中山向張靜江求助。孫中山問張靜江,如何才能快速搞到大量的錢。
直皖之戰,紛紛擾擾,漫捲風雲,其矛盾衝突醞釀了近兩年。雙方相互指責恫嚇的口水仗打了幾個月,而真正的戰爭其實只有四天,從14日打到17日就基本結束。
曹錕和張作霖要動手,不就是給段祺瑞「武力統一中國」以借口嗎?段祺瑞苦等這個機會久矣。
可拉誰呢?還真有這麼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張作霖。
說到弄錢,要按孫先生以前的工作方式,那就是四處募捐。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戰爭開始。
開始的一年多,交易所盈利很不錯,連蔣大經紀都賺了很多錢。當然,交易所的相當一部分利潤都被用來建設粵軍和閩南護法根據地。
吳佩孚前腳剛走,趙恆惕後腳就到,跟在吳佩孚屁股後面「收復失地」。時機掌握得太好了吧?那是當然,趙恆惕已經投靠吳佩孚,兩人合夥演戲罷了。
讓我們暫別在沉淪與救贖之間掙扎的蔣介石先生,先來關注一下孫中山先生。
不過曹掌門和吳猛將知道自己實力並不佔上風,打起來不見得能贏,怎麼辦?
河北涿州及高碑店一帶是主戰場。
可是九*九*藏*書馮國璋一死,直系掌門由曹錕接任,而曹掌門最得力的幹將是吳佩孚。這兩個人可都是吃不得虧、得勢不饒人的爺,偏偏皖系掌門段祺瑞、核心弟子徐樹錚也都強勢得不行。
可到了後來,一些商家眼紅跟風,導致交易所資金短缺,兩年之後關門大吉。
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拋下了他的北洋兄弟,獨自奔赴極樂。
針尖對麥芒,直皖兩派之間的火拚已經不可避免,就看何時爆發、因為什麼事件爆發。
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至於蔣介石,才能自是四者之中最高,但過於意氣用事。
神鵰俠侶回歸,且看他們夫婦攪出怎樣的風起雲湧。
還記得護法戰爭結束后,吳佩孚駐守在湖南衡陽的事嗎?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兩年過去了,吳佩孚的軍隊已經在衡陽待得十分不耐煩。
注意此黨並非宋教仁的國民黨,多了兩個字:「中國」。
有人或許會問,段祺瑞的軍隊不是挺牛的嗎?清一色的日本軍械、日式訓練,軍餉也最為優厚,軍中幹部也都是軍校畢業生,人員素質應該說是相對上乘,為何會一敗塗地?
民意之類的借口就不說了。段祺瑞的軍隊綜合素質是不錯,唯獨缺乏實戰經驗。任何一支優秀的部隊,都一定要經歷戰爭,即使失敗也是一種寶貴的經驗,最可怕的就是從來沒有失敗過。一支新軍隊,在己方取得優勢的時候往往勇不可當,但一旦受挫,就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以致軍心動搖甚至立刻潰散,這其實都是缺乏實戰的結果。
吳佩孚不僅嘴巴罵得痛快,行動也很痛快。

反皖聯盟

可張作霖豈是肯吃虧的人,立刻在段祺瑞那裡告了徐樹錚一狀。段祺瑞不能不給「東北王」面子,以免破壞統一戰線,於是讓徐樹錚把訓練好的軍隊分張作霖一部分,以了結此事。
他們當然知道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孫中山甚至與段祺瑞達成了和平協議,他要為閩南「護法根據地」贏得一個和平的外部發展環境。
秦始皇嬴政他爸嬴異人(子楚)于落魄之際邂逅了呂不韋。別人都看不起這個在趙國當人質的落難王孫,但呂不韋看到了他身上的巨大價值(此奇貨可居),於是不惜血本,四處活動送禮,打通各種關節,成功將其送回秦國登上王位。最終,呂不韋在嬴異人父子身上收穫了回報——權傾天下的秦國宰相的位子。權有了,錢也就有了。
雙方在這塊還算寬闊的地帶上投入了十幾萬的兵馬捉對兒廝殺。
面子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的一個大問題。士可殺不可辱,何況段祺瑞還不是一般的士。他一直是一個只准自己欺負別人不讓別人欺負自己的狂士,所以段祺瑞下定決心給吳佩孚幾分顏色看看。
戴季陶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此人跟蔣介石的關係很鐵——同窗、同袍、同嫖,彼此之間幾乎沒有隱秘,並因此結為兄弟。此外,這位仁兄的身份也是相當複雜,他是同盟會會員,是孫中山的御用隨從秘書,卻又在後來參与籌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后又半道退出,終究還是成了國民黨的高級幹部。
徐樹錚再度吃下悶虧。兩人就此鬧翻。徐樹錚本就心胸狹隘,不太講道理,誰敢和他過不去,他就一定要解決對方。
剩下的戰鬥就是一邊倒,徐樹錚的東路軍被直軍、奉軍各個擊破,皖系士兵或投降,或潰散,不復成軍。
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吳佩孚的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受九_九_藏_書不了潮濕悶熱的南方氣候。事實上,真正的原因是吳佩孚受不了一個人——湖南省軍區司令張敬堯。
有了這種心理,孫中山便把目光轉向了他最靠譜的理財顧問——張靜江。
張靜江不能不給義弟面子,於是乾脆給了他一筆錢,幫助身無分文的蔣介石成為交易所的股東。就此,蔣介石在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的營業部門(恆泰號)干起了經紀人,幫助投資者買賣股票。
兩人想到了「軍閥混世三要訣」之首——拉人下水,能群毆就絕不單挑。人多力量大,若是實在打不過,大家一起完蛋,拉一個墊背的即便輸了心裏也好受一些。
他的死的確稱不上重於泰山,卻也很要命。因為直系、皖系在「五四」中的一番暗戰,將關係本就勢如水火的兩派逼到了火拚的邊緣。
如果馮國璋還在,以他的妥協藝術和江湖地位,也許還能控制事態。
吳佩孚以前也提過撤兵的事,可段祺瑞沒批准。但是這一次,吳佩孚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撤回北方,他不想看段祺瑞的臉色,也不管政府是否批准。
孫中山起初完全不在意張靜江的話,以為自己碰到了一個大忽悠,一年之後孫中山實在弄不到錢了,就抱著試一下的心態給張靜江發了封電報,沒想到張靜江竟然如數匯來。
這一次,孫中山去掉了按手印宣誓效忠的那一套,這實在是一個明智之舉。這些年的經歷,教會了孫中山一個道理,勝利不是靠宣誓效忠得來的。
現在,徐樹錚的機會來了。
1920年5月,吳佩孚率軍從衡陽前線北撤。
孫中山對於資本運作是不大在行的,於是將此事交給張靜江和一個叫戴季陶的人負責。
首先是西路,吳佩孚誘敵深入,搞人際關係和行政工作遠勝帶兵打仗的段芝貴腦袋一熱就中了圈套,孤軍深入,在松林店遭遇吳佩孚的伏兵,全軍覆沒。
張作霖不是一直跟段祺瑞合作得挺愉快嗎,怎麼又成了反段祺瑞的上佳合作人選?
很快,時機就到了!
如此一個搞經濟的天才,為什麼對革命如此盡心竭力?
話題回到中山先生炒股票上。
頭兩天的進攻是試探性的,雙方投入的兵力也不算太多,吳佩孚小勝段芝貴,徐樹錚小勝曹鍈,陳文運與王承斌各有勝負。
段祺瑞不甘示弱,部隊起名「定國軍」,比「討逆軍」還威風,出師的理由也算正義——吳佩孚勾結南方,背叛中央。因為吳佩孚收了唐繼堯和陸榮廷控制的廣州政府給出的三十萬開拔費用之後才率軍北撤。
一來這個傢伙是皖系門下,老給吳佩孚小鞋穿。二來這個張敬堯是個人渣,壞得流膿,無惡不作,湖南老百姓實在是受不了他的禍害,連毛澤東都曾代表湖南人民跑到北京找徐世昌總統告狀。
直系要跟皖系開戰,徐世昌邀請張作霖先生來北京充當和事佬,幫助直皖雙方清醒清醒,不要動不動就拿槍說事。
孫中山心中的理想幫手是汪精衛。汪精衛在上次護法運動中短暫現身之後,又返回法國跟陳璧君過上了逍遙二仙的生活。這讓孫中山很是生氣:革命尚未成功,怎能如此頹廢!好在汪精衛有一個好處——只要是孫中山召喚,總是隨叫隨到。於是,孫中山一封電報就把他從法國叫了回來。
說實話,民國初年的政治環境相當寬容,很多不用死的人都死不了。反倒是之後上台的國民黨喜歡搞白色恐怖,自由度越來越低。
不過與呂不韋相比,張靜江更加熱心直率,這一點在他幫助孫中山的過程中就能體現出來。https://read•99csw.com
直皖雙方的戰前準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內鬥

這一路失敗過來,連老朋友都不再信任孫中山,更何況他人?因此募捐這條路現在已經行不通了。況且募捐來的錢實在太少,根本不敷使用。看看人家段祺瑞,贊助一拉就是數千萬美元。
所以,他陪伴孫中山走過了無數次的失敗——從同盟會時期的諸次起義到辛亥革命,從「二次革命」到護法戰爭,在孫中山孤獨無助的歲月里,他始終如一,不離不棄。
隨著眾多有志青年紛紛入黨,孫中山終於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回想過去的這一年多,確實走得很順,可是來年情況又會如何?
一天後,18日,張作霖的奉軍開到涿州,在勝負已分的情況下加入戰鬥,張作霖總算沒有浪費自己精於算計的特長。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張靜江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他想了很久,才答覆孫中山:做證券交易吧,炒股票,當股民,這個來錢快。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近代第一家綜合性的交易所——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了,主要股東里有一名叫做虞洽卿的超級大富豪。
交易所垮了,麻煩也就來了,股票變成廢紙,股票持有人上門逼債,股東蔣介石被逼得走投無路,最後只好投在青幫大佬黃金榮門下做了門徒,才擺平了那些債主。
從此以後,張靜江就充當起孫中山的錢袋子。他跟孫中山約好,匯款的暗號是ABCDE,譬如A代表一萬,那麼E就代表五萬,而孫中山動輒給他發一個D或者E,讓他窮於應付。雖然如此,張靜江還是一一兌現承諾。
許崇智能力還行,但革命鬥志不甚昂揚。
我們可以通過他的外號「民國呂不韋」找到答案。
吳佩孚眼見段祺瑞不肯上道,也就徹底撕破了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回電痛罵中央領導段祺瑞:你窮兵黷武,賣國求榮,有什麼資格罵我?我已經決定北撤,不可更改!
據史料反映,徐樹錚後來又暗殺了張作霖兩次,但無一成功。
當然,表面工作還是要做的,吳佩孚按照正常辦事流程,先給中央發了一封電報,請求「撤防北歸」。段祺瑞見吳佩孚不聽話,異常憤怒,立刻回電,給吳佩孚扣上一頂大帽子:你藐視中央,你不守軍人紀律!
孫中山在革命了數十年之後,終於悟透了一個道理:要想贏,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所以他很在意那支在名義上聽命于自己的部隊——粵軍。儘管從本質上看,粵軍還是一支雇傭軍。

敗因,倒台

孫中山為錢殫精竭慮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改組中華革命黨。
可一晃數十年過去了,孫中山的革命項目似乎越做越差,遠不如那些軍閥做得出色。這讓當年傾家蕩產支持他的那些老朋友作何感想?估計孫中山自己都不好意思上門再提錢的事。所以說,毀滅友情的方式有許多種,或許最徹底的一種就是借錢。
朱執信革命鬥志旺盛,但過於勇猛激進。
憑藉高超的經濟能力、忠誠的立場、準確的眼光以及無悔的付出,他後來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優秀的經濟人才中的一員,也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中的一員,孫中山稱他「革命聖人」,蔣介石當他「革命導師」。
這場戰爭的主角段祺瑞,此刻正靜靜地佇立在庭院中,夏夜的微風輕輕拂過,能讓他更好地思考未來的路,不過他肯定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兩鬢又添了几絲斑白。九-九-藏-書
可是沒有人想得到,膽大包天的徐樹錚居然以「吃大餐敘舊情」的名義擺下鴻門宴,要殺張作霖。還好張作霖的鼻子跟古龍筆下的陸小鳳大俠一樣機警,嗅到了危險的味道,在關鍵時刻借尿遁逃走。
互噴口水的花把式玩過之後,雙方都已籌備完畢,接下來唯有真槍實彈大幹一場。
做生意不可能穩賺不賠,而且光靠一個交易所也不夠花,於是孫中山想到了結交強援。
不過段先生的鐵杆手下徐樹錚、段芝貴等人的下場不是很好,被全國通緝,四處逃竄。而安福系列產品——安福國會以及由安福俱樂部成員掌權的機構也被全部解散。
直系三路出擊,總兵力近五萬人,分別由西路吳佩孚、中路王承斌、東路曹鍈統領。皖系的對陣也很工整,西路總指揮段芝貴,中路總指揮陳文運,東路總指揮徐樹錚,共領軍六萬餘人。
軍事人才的問題,令中山先生十分頭疼。但與用人相比,眼前有更加迫在眉睫的問題:怎麼養活這支軍隊?這簡直傷透了孫中山的腦筋,說到底還是不知道去哪裡搞錢。
一無所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他們確實不能把段祺瑞怎麼著,徐世昌是他多年的兄弟,曹錕是他多年的同袍,就連吳佩孚在名義上也算是他在保定軍校的學生,更何況他對民國也有過功勛。
直皖這一戰將段祺瑞的精銳嫡系部隊「邊防軍」(參戰軍)完全消滅,雖說還有一些省的督軍算是段祺瑞的舊部下,但畢竟不是徐樹錚這樣有直接關係的鐵杆手下。脫離了直接關係的部隊,時間久了指揮不動在所難免。
徐樹錚決定把場子找回來,於是他動用手段把中央撥給張作霖的軍費私自扣下了幾百萬。一來給張作霖一個教訓,二來用之擴充自己的軍隊。
自從1918年下半年,陳炯明、許崇智、蔣介石等人率領粵軍在福建南部成功開闢了一塊擁有二十六個縣的「護法根據地」之後,陳炯明便在孫中山一個接一個的命令或建議下,一邊掃蕩被擊潰的北洋軍殘部,一邊利用並不充裕的經費——孫中山的金錢支援和地方上繳的稅收大肆擴軍,終於將原本人數不滿五千的部隊擴編成兩萬多人的兩個軍。
這事跟徐樹錚有關。成也徐樹錚,敗也徐樹錚。具體地說,是因為徐樹錚和張作霖的友誼破裂了。破裂的原因就是一個字:錢。
時間很快進入了7月,這些日子,中國北方的天空中,戰爭烏雲密布。
呂不韋先生最擅長什麼?政治投資。
上次張作霖拿了徐樹錚的好處卻出工不出力,耍了徐樹錚一把,這傷到了徐樹錚的自尊。
張靜江,浙江南潯人,富三代,愛冒險,好交友,擅長搞對外貿易,其生意遍及美、英、法三國,十分有錢。
當時正在提升自我修養的蔣介石,也對經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迫不及待地跑過來找到大哥張靜江,表示自己想為革命炒股,想在這裏實踐剛從馬克思等人那裡學到的經濟學知識。
後來國民黨定都南京,張靜江又為蔣介石募集軍餉,往來奔波。最神奇的是,他在當建設委員會委員長時,手上只有十余萬元公款,卻建成了價值五千多萬元的基礎設施。連毛澤東都不得不承認這個人弄錢有辦法。
蔣介石這兩年的路走得不太順,內心常常惆悵。
就在孫中山對未來充滿了疑慮的時候,曾經叱吒風雲的「北洋之狗」、直系掌門、前任民國代總統——馮國璋,卻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找對了得力幫手后的孫中山干起活來確實輕鬆多了。
因此,面九-九-藏-書對直系的邀請,張作霖有拒絕的理由嗎?

孫中山的突破

因此,張靜江不是一個簡單的商人,他是一個會投資的商人,是一個會搞政治的商人,他懂得利用政治地位去獲得更廣闊的舞台以施展自己的才能。
根據「軍閥混世三要訣」之「做婊子也得立牌坊」推演出來的政治形象美化大法「做人可以無恥,但不能不要臉」,直皖雙方決定打出「正義」這個金字招牌。因為一旦讓全國人民知道了自己不但行為無恥還不要臉,就會招來鋪天蓋地的輿論譴責,著實不好應付。
由於當時沒有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因此大家都搞不清楚他身家多少。好在有一個標尺可供我們研究他的有錢程度,這個標尺就是呂不韋,因為張靜江被稱為「民國呂不韋」。呂不韋可是戰國時代的超級富豪,完全有實力去競爭那個時代的首富名頭,所以張靜江應該也是一個超級富豪。
據後來統計,張靜江這一輩子贊助孫中山的革命經費幾近百萬銀兩之巨。這些錢可不是貪污來的灰色收入,都是他自己掏腰包。
曹錕、吳佩孚包括徐世昌都很欣慰,這個強勢得要「武力統一中國」的傢伙終於下去了,就讓他在天津老死吧。
直系、奉係為了對付利益上的共同敵人,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反皖聯盟。
陳炯明雖說是參加過黃花崗起義的老同盟會會員,但並沒有宣誓效忠孫中山加入中華革命黨。而且陳先生並不信仰三民主義,至於他信仰什麼,下文再說。
皖系的對手很強大,尤其是吳佩孚的北洋第三師,這可是一支有著二十多年光榮歷史的老部隊。從成軍到辛亥革命,從「二次革命」再到護法戰爭,可謂是身經百戰。而且吳佩孚的戰爭指揮藝術和軍事素養不僅勝過徐樹錚,更是遠超段芝貴諸人。
皖系勢力幾天之間便煙消雲散。還好,沒有一個人被判死罪。
回首當年靠幾十上百人的會黨跟數十倍於己的清軍干仗時的慘不忍睹,來自粵軍的這些變化是非凡的,是可喜可賀的。
心煩的時候,他就找一些鶯鶯燕燕談談心解解愁,著實放蕩了幾番。好在他沒有忘記曾國藩和王陽明同志的名言警句,總能在即將徹底墮落的千鈞一髮之際懸崖勒馬,保住了自己的美好未來。
總體來說,皖系兵力佔優。可是在戰場上,決定勝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兵力不一定就是決定性的因素,兵員素質、統帥的指揮藝術往往更關鍵。
但問題是,孫中山對這支軍隊的司令陳炯明不太滿意。
所以孫中山對他並不放心,要不是陳其美死得早,司令的椅子肯定輪不到他坐。因此,孫中山派了四個人去分陳炯明的權,他要掌控這支部隊。這四個人就是之前提過的鄧鏗、朱執信、許崇智和蔣介石。
徹底撕破了臉皮,吳佩孚完全沒給段祺瑞留面子。
1906年初,未到而立之年的張靜江在去新加坡(也有說去法國)的輪船上與孫中山邂逅,主動提出為其籌集經費。
所以,他與蔣介石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待其亦師亦友,屢屢為其雪中送炭,甚至在陳其美死後與蔣介石結拜為兄弟。
小時候看電影,國軍長官吃了敗仗,面見上司時總喜歡說一句話:不是國軍太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對手的厲害,雖然說有點抬高自己,但對直皖之戰來說,這確實是事實。
張作霖也非常配合盟友,他通電全國說:我奉軍將東出潼關,與討逆軍會合,協力清除段祺瑞、徐樹錚此等賣國賊子!

漸漸成形的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