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漳洹猶覺淺 袁林

第一章 漳洹猶覺淺

袁林

是金子一樣光燦燦而又沉甸甸的皇帝夢魘生生把他壓死了。
越二年六月望告成
後來,我祖母劉氏死在天津。當時我父親任直隸總督。他請了假,搬運靈柩迴轉項城安葬。但是我的大伯世敦,認為劉氏不過是一位庶母,所以不準入祖墳正穴,可是我父親卻和他爭執了很多次,由於大伯堅決不答應,最後只得另買了新墳地安葬。從這以後,我父親和大伯世敦就不再往來。還由於這個原因,以後就定居在彰德的洹上村,不再回項城老家,直到我父親做了總統,他們老兄弟倆還是不相聞問的。

古時中國人愛把某人的原籍當成其別稱,至清代,此風尤甚,如叫左宗棠為左湘陰,李鴻章為李合肥,張之洞為張南皮,康有為是康南海,如此,袁世凱也就被叫成袁項城了。
石獅上方,墓草萋萋。
但就是這樣一個烈性子的人,回到官場后,竟會表現出婢女一般的馴順!同僚們背後譏笑過:老袁不惜屈尊與慈禧太後身邊的太監們交往,除了按慣例晉見前給御前太監們的袖裡塞錢不說,他見了大總管李連英時居然單腿下跪!這破了規矩的大禮雖讓同僚們笑冷了齒,但卻挺管用。
有意思的是民國式的翁仲,文官均是高冠博帶的古士打扮,而武官則全是過膝軍裝、圓筒高帽、外加一綹雞毛帚的北洋軍官模樣。逝去了的時代一下子通過這五對有些滑稽的石像再現於世。更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守陵者個個都是五短身材,且都身長腿短聳肩無脖——是洋設計師獨具匠心地要表現一種藝術上的古樸美呢,還是有意將矮胖的墓主人的尊容顯形於陽間?
有人記下了這樣一段逸事——
官員人等在此下車。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洪水洗劫后的袁林。
精明的徐世昌告誡老侄:「陵」乃帝王之墓,令尊生前稱帝未成,且已自行取消「洪憲」年號,故非帝王,稱「袁陵」不妥。袁克定爭辯說,亡父大斂時即身著皇帝的冕服嘛!但老徐明白,一來因老袁死時正值初夏,其粗胖的屍身暴脹得沒合適壽衣可穿了,不得已才罩上了稱帝時做的冕服;二來老袁著帝制服飾入斂是藏在棺內的事,但若堂堂正正把其未做完的皇帝夢擺在陽間炫耀,卻萬萬不敢。所以徐世昌又引經據典:「《說文解字》中,陵與林可相互借用,避陵之嫌,卻有陵之實,就稱袁公林,如何?」做不成新皇帝的跛足袁大公子還能「如何」?只得允之。

我父親的兄弟姐妹,一共九人。除了我的大伯世敦是嫡出的以外,其餘兄弟五人、姐妹三人都是庶出。我父親的生母是劉氏。……九九藏書
查史料,袁林的設計師為死者本人生前聘請的一位德國人。能請洋人為自己的陵寢繪製藍圖,這起碼表明了百年前的那個矮胖的河南老頭兒思想並不如後人想象的那麼保守。這可是中華大地上第一座由外國人設計的君主陵園。
是啊,「袁項城」為什麼不讓後人把他送回老家安身呢?彌留之際,兒子們聽他囁嚅了一句:「扶柩回籍,葬吾洹上……」為什麼偏偏是安陽的洹上村而不是項城故里?原籍究竟怎樣讓這位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傷透了心?
嗚呼!幸虧安陽是遠離大城市的地方,「土著」紅小將們的「革命幹勁」又不甚大,而且在關鍵時刻想起了偉大領袖的英明指示,所以,中國近代頭號大壞蛋居然極為僥倖地保留了全屍,陰魂至今未散!
「項城」不回項城的原因,毛澤東不知道,河南的幹部們也語焉不詳。
只有袁世凱的後人知道得很清楚。袁的三女兒袁靜雪(袁叔楨)在《我的父親袁世凱》一文中道出前因後果:
某日,慈禧太后召袁世凱入宮奏對。袁提前問計于李連英,稱自己有一事想稟報,但怕太后心情不好不敢提及。李公公說:看「老佛爺」臉色行事唄!但「老佛爺」的臉乃「天顏」,跪在地上的人哪敢仰面觀「天」?於是,李公公又授意袁大人:你老哥伏在地上彙報工作時,不就在我腳下嘛,只看我的雙腳可也——雙腳分立則暗示主子心情不錯,有話快說;雙腳合起則示意太后已面呈不快之色,請免開尊口。老袁唯唯喏喏。
再前行時,天開始飄起若有若無的雨。
袁墓為洋式,一目了然。
袁世凱因生母未被尊重而憤然遷籍,從此一去不回。
項城是河南的一個縣,不在豫北,而在安陽以南數百里的地方,與安徽省搭界。我在河南地圖上找了半天,才把這個因為老袁的發跡才屢被史書提起的豫東小縣「打撈」出來。真的,若不是袁世凱,外省人很難知道還有這麼個地方。
也就是說,袁林是袁世凱死後的兩個月里開始施工的,耗時兩年,至民國七年(1918年)6月份才完工。
真怪!我覓時代巨子遺蹤的時候,老天爺總是要朝我頭上灑點雨絲,似乎為了讓我的思古之幽情更富有詩意。真的,無論是在福州看林則徐和嚴復的故居,還是在天津和平區找那連片的民國名流的舊居;也不管是在重慶高攀紅岩村,還是徜徉在上海read.99csw.com淮海中路歷覽風雲人物的花園洋房;更不必說一次次在古都北京的尋找。記憶差不多總是和雨——而且多是小雨——連在一起。
隔著黃土,共和國首任主席看望民國首任總統,「俱往矣」的豪情一定又陡然而生。只是,博古通今的毛澤東也有像普通遊人一樣的疑惑,他問陪同的中共安陽地委負責人:袁世凱的老家是項城,他為什麼不回項城下葬呢?
果然,安陽文物管理所的所長朱女士告訴我說:「文化大革命」時,當地的「紅衛兵」來掘過袁墓,但因沒有炸藥,全憑鎬刨錘砸,所以,「造反」很不徹底,忙了一陣子只好撤走了。
你看,匍匐在領導腳下、閹人跟前的袁世凱哪有什麼骨氣?專制體制下的官場,實在是銷蝕脾氣、摧殘個性的泥淖。
到底是老外設計的建築,墓丘正面上竟探出了一尊十分逼真的石獅頭像——這難免讓人想起歐洲那些老房子門口上方的裝飾性動物雕塑。設計師真的把這裏當成了死者的家。
不過,說來也真是和獅子有點緣,袁世凱待過的地方,門口無不有石獅庇佑。至少我見過的就有這幾處:天安門城下有兩尊石獅,民國二年(1913年)10月10日,他宣布就任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的儀式就是在天安門身後的太和殿前舉行的,然後,他登上了天安門檢閱了他的北洋大軍;鐵獅子衚衕的前清海軍部門前也有一對石獅子,他從天安門下來后就去了那裡辦公——最早的總統府就設在那個大院里;天安門西側的中南海門前也有兩尊石獅,遜清王室把西苑(即中南海)讓給民國政府後,老袁就把總統府從鐵獅子衚衕搬了過去,並把南海南岸的寶月樓破牆改為「新華門」,把該門西側的那條街改叫「府右街」(總統府右邊的大街),這些「袁氏之名」一直叫到了現在。
「史無前例」的人類文明浩劫之痕,又哪是水泥所能掩蓋的!
高大的石牌樓只剩了石樑石柱的骨架,應有的門扇全不見了,雖說每根石柱上都覆著一層水泥,但斑駁破損處總是露出荒唐年代的破綻——每根柱上都有用黃色油漆噴塗著的「文化大革命」的口號。神道兩邊的石像也不規矩了,雖然也有石柱、石馬、石獅、石虎,但到底不若從未被破壞過的明清皇陵那般井然有序,而且,多數石像是被重新修補過的。
中華民國五年八月興修
對了,袁林還真是一片蔚然的林子。陵園裡外,到處都是松、柏、槐等半粗的樹。最初的袁林,因經費緊張,樹稀難成林,是袁家自九_九_藏_書費移種來很多樹,才使這黃土地上有了一方綠洲。這是袁靜雪告訴我們的。老袁有十個妻妾,三十二個子女,四十九個孫子孫女。若每個兒孫種上十棵樹,那就是八百多棵樹啊!單從綠化工程上來講,還真是多子多蔭。
出一旁的圓門,繞過殿堂,剛拐過來,便被那座與中國帝陵截然不同的墓台震了一下——
原來如此!袁世凱並非其父袁保中的正妻所生,所以,他的母親,亦即生父之妾,死後便沒有資格進入袁家祖塋正穴。別看你已官至正二品的總督大人,而且還是全國八大總督排名第一的直隸總督,但正妻所生(所謂「嫡出」)的大哥還很堅持原則,愣是不尿你呢!
碑樓後有殿堂一座,應是供奉墓主人的享殿,雖雕樑畫棟蠻精緻,但其間空空蕩蕩。袁林自建成后,歷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特別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洪濤的衝決,豈能不空蕩?
比比漫長的君權時代,北洋時代終究是進步一大截子了!歷史的長河如同袁林門前的這條洹河,總在或疾或緩地向前流淌著。
但袁墓稱「林」,不是因為樹多,而是另有故事。這是我在袁林里的小攤兒上買到的一本小冊子上讀到的。
高大而寬綽的石台上,赫然入目的先是兩扇鐵欄門,門雖殘敗且已銹得不可開關,但鐵骨猶堅,其造型也精美,實為中華大地所罕見;而繞墓台一圈兒的護欄,大都只剩一垛垛矮柱分散孤立,不過從僅余的粗鐵鏈來看,那時的冶鍊、翻砂技術還是十分高明的。寶頂(墳丘)很大,據書上稱有一丈二尺高,五丈二尺圓。大則大矣,但比之小山一樣的帝陵卻又小得多。墓室周遭都是鋼筋混凝土砌成的匝牆,若是特意來破壞,也夠費勁的。
碑樓的外牆塗著厚厚的硃砂色塗料,但依稀能讀出斑駁的「毛主席語錄」,這邊是「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那邊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最高指示」已有好多年不背了,現在竟在這裏讓我來重溫。
中國帝王及其後之墳,謂之「陵」。可袁世凱的墓為何不叫「陵」而叫「林」?雖說他短暫的「洪憲皇帝」名分因不合遊戲規則而被歷史取消了資格,但他畢竟是在任上死的民國大總統,這可是兩千多年以來第一位用選票統計出來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啊!死於他之後的那位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南京的墓不就叫「中山陵」嗎?此地不叫「袁陵」而偏稱「袁林」,莫非因為眼前這一片茂密的林子?
當年民國政府為先大總統發殯時,只批了五十萬銀元建墓。對這read.99csw.com樣一座宏大的陵園來說,這筆錢根本不夠。是時任國務總理的段祺瑞和負責工程的河南巡按使(省長)田文烈等一班袁之北洋舊部又共同集資了二十多萬元,「萃袍澤三十年之誼,竟山陵一簣之功」(田向政府報告語),才得以將袁林建成。
前行沒多遠,就見到了路邊的「袁林」標誌牌。
神道之北是鎖起來了的碑樓,樓內循例有巨大的贔屓托起的巨大碑石,碑文為其老友徐世昌所題的「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既無謚號,便不似皇帝們的碑文那麼複雜,像那個窩窩囊囊的光緒皇帝的謚號,就是長得讓人讀不下去的「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若不加上頓號斷句念,非把人憋死不可。
在空蕩蕩的享堂里值守的一位中年管理員則告訴我:當時要是照死里弄,還能挖不開?只因為有個人忽然想起「最高指示」,說:毛主席他老人家好像說過,要留作反面教材。正累得精疲力竭的學生們這才順坡下驢鳴金收兵。
正是這一言九鼎的「最高指示」,才使近代最大的反動封建軍閥頭子的陵寢得以保存下來。
墓壙上方是一周探出頭來的青石塊,正面一方石塊上鐫著這樣幾個字:
雖說袁世凱生前即請風水先生在此選定了位置,不過,沒等破土動工,他就一命嗚呼了,他和所有的人都沒料到,故土會提前召他回來長眠。因是洋工程師所繪的藍圖,但又要表現出中國君主的氣派,所以,中西合璧的袁林的前後部分成了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前半部祭奠區是傳統中國皇家式的,後半部墓葬區是典型西洋國王式的。
我見過不少散落在華夏大地上的君主之墓,袁墓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式的墓講的是封閉——大門緊關,高牆屏障,外頭人無論如何是看不到裏面的;而洋式的則是開放型的,鐵欄門和鐵欄杆只為界定範圍,卻不是為遮擋人們視線的。
如此看來,這個人還有點兒骨氣。
此書說,「袁林」是後來也當過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命名的。老袁入土后,袁的長子袁克定理所當然地請「世伯」徐世昌題寫「袁陵」二字。
按中國人「入土為安」的規矩,袁世凱的兒子們並沒等墓地全部完工後才將亡父下葬(那樣的話,老袁豈不要遺臭兩年?),而是早在當年的8月24日就先將那個陰沉木的大棺材送進了墓室中。
袁林能保存至今,完全緣于毛澤東的一句話。1952年11月1日那天,當家作主剛三年的毛澤東視察黃河沿岸。路經安陽時,河南地方大員安排主席先看殷墟,再看袁林。看過之https://read•99csw•com後,地方官員趕緊說:袁林是要平掉的。不料,黨和國家最高領袖不以為然地說:「不要平嘛,還要保護好,留作反面教材。」

安陽城外洹水之上,遂有了這空前壯觀的偌大墓葬——除了袁林本身這近一百四十畝地外,袁家還買斷周圍泱泱上千畝地為祭田。
一進景點的門,就看到了似曾相識的古陵里所特有的一些建築,如照壁,如神道,如玉帶橋。只是,袁墓的規模比隆然于華夏大地上的那些帝后陵寢小多了。畢竟不是君權時期了。
袁世凱是民國五年農曆五月初六(1916年6月6日)那天一命歸西的。儘管總統府的醫官稱,大總統因患尿毒症不治身亡,但人們更願稱其為「憂懼而死」,因為自從上一年他執意要做「中華帝國」的始皇帝開始,就得罪了天下人。四面楚歌的老袁,又驚,又恨,又怕,腎病猝發,而他偏偏又不信西醫,不準洋大夫在自己身上動剪子動刀,結果從發病至咽氣,只有短短的幾天。都知道他生來身強力壯,飯量超常人一倍,更因終生習武,腰不弓背不塌,實不應一病致死啊!袁氏生於清咸豐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卒時五十七歲,正是一個秉國者的最好時候。
然而,張牙舞爪的東方神話里的獅子沒能保佑他。所以,靈魂出竅的他被專列運抵安陽,又被八十人的「皇杠」抬到這裏后,便又有了這尊西洋式的逼真的獅子相伴。
徐世昌乃出生於附近的衛輝縣書香世家的布衣寒士,早年在豫北、豫東各縣以當私塾老師和縣政府文書為業,偶然遊歷袁家花園時,與慕名已久的袁世凱相識,兩人「縱談古今成敗、中西奇異」后,遂結金蘭之好。他大袁四歲,當時就認定:「他日治天下者,必斯人!」後來,正是仗義疏財的袁世凱出資供他去北京趕考,他才一步登天,成為帝都里的翰林。在翰林院坐了十年冷板凳后,又是奉命辦新軍的袁世凱奏請徐翰林來當自己的「稽查全軍參謀軍務營務處總辦」,即秘書長兼參謀長,徐才走運于官場,從袁氏的頭號軍師起步,官至東三省首任總督、郵傳部尚書、協理大臣,授太保、太傅。因其精明過人,袁克定曾以「水晶狐狸」名之,並得到官場認同,其為人可窺一斑。
老袁不正是這麼一個半土半洋的矛盾統一體嗎?
喏,又扯遠了,話題還回到安陽吧——老袁因兄弟之鬩而拒回家鄉,安陽因老袁在此而聲威顯揚。
他死了,倒是廢物利用,自此,安陽有了一個比殷墟更招攬人的景點。雖說遊客並不太多且要專程趕來,但總能為安陽帶來一些旅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