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八、「關門皇帝」羞憤而終

二八、「關門皇帝」羞憤而終

袁世彤是袁世凱的六弟,他雖然一直在老家操持家務、從來沒有出來做過官,但這個弟弟卻很關心政治,時不時的就寫信給老兄,指斥他這個不對,那個無理。這回老兄要做皇帝了,袁世彤非但沒有高興,反而大罵袁世凱是「清室之逆臣、袁家之不孝子孫」。
在孝道這個問題上,袁世凱也是無可指摘。他的嗣母牛太夫人、本生母劉太夫人,只要條件允許,袁世凱必定晨昏定省,很能討老太太的歡心(這大概也是袁世凱能得到慈禧太后寵信的原因之一)。據袁世凱的女婿薛觀瀾回憶說,袁世凱事嗣母極孝,他有個姐姐未嫁而女婿病死,遂終身不嫁,平日凜若冰霜,永無笑容,袁世凱尊敬而畏憚之,就算當了大總統后,每次向姐姐請安也不敢坐下。薛觀瀾評論袁世凱時,稱他「守禮甚嚴,秉性孝悌,私德無虧」,應當不是護人之短的溢美之辭。
黎民無辜,受此之罪?
皇帝啊皇帝,這從古至今,最難做的便是皇帝,你要做得好了,人人景仰,千古一帝;要做得壞了,那可就眾叛親離,身家不保。所以,皇帝的背後,他的名字也叫獨夫民賊。與其去做個真皇帝,倒不如去做個風流快活的土皇帝,因為土皇帝沒有名號,也就毫無責任與道義,亦不求傳子傳孫……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他死後洪水滔天!
在袁世凱的老部下們紛紛造反的時候,就連家裡人也不給他面子。洪憲王朝開張還沒兩天,袁世凱的弟弟袁世彤、妹妹袁書貞居然登報聲明與袁皇上脫離兄弟姊妹關係,令袁世凱哭笑不得。
至於另外一個股肱幹將馮國璋,這時也沒有閑著,他仿照當年清帝退位的優待條件也給老袁量身定做了一個:一、往事不追;二、公權不褫奪;三、私產不沒收;四、居住自由;五、全國人民予以應有之尊敬;六、民國政府每年給予歲費十萬元。這個優待條件,基本上代表了北洋系的意見,畢竟袁世凱是他們的老領導,做事情不好做得太絕,中國人還是講人情味的嘛!
袁世凱的穿著打扮也很簡單,從不講究,除了上朝時穿朝服袍褂外,在家中一般只穿短裝制服(練兵時的習慣)。袁世凱一般不喝酒,只有在過年過節全家聚餐的時候才喝點紹興酒;煙除了雪茄外,其他如水煙、旱煙、香煙一概不抽,對鴉片煙更是深惡痛絕。
袁世凱死後,那些在護國戰爭中明裡暗裡背叛他的袍澤故舊也紛紛「冰釋前嫌」,或親自或派隨員趕到北京沉痛悼念老領導,所以袁世凱的葬禮也辦得風風光光,備極哀榮。最可嘆是那御乾兒、奉天將軍段芝貴,他在得知袁世凱死訊后急忙從關外星夜兼程趕來,等到了新華宮靈前更是呼天搶地,涕淚漣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死的就是他親爹(真是孝子!)。
閻錫山就曾說他見過袁世凱兩次,但不清楚袁世凱長什麼樣,因為在接九九藏書見的時候閻錫山既敬又畏,不敢直視。袁世凱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總是挺直腰板,哪怕是坐在沙發上和人談話,他也直著腰靠著沙發背,從來沒有歪斜著,更不會陷進去。有意思的是,袁世凱在每次坐下的時候,總是鼻子先發出「嗯」的一聲,然後一邊摸著鬍鬚,一邊慢慢坐下。由於腿比較短,袁世凱坐下后一般是雙腳叉開,兩腿垂直,彷彿「騎馬蹲襠」的姿勢,從來也沒有蹺過二郎腿。
事實上,在袁世凱幾年的治理后,民國發展已經上了軌道,中央財政也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從民國初年的借債度日到每年庫存可余兩千萬元,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可惜袁世凱偏要做什麼皇帝,洪憲帝制這麼一折騰,這幾年的治理成果灰飛湮滅、化為烏有且不說,袁世凱死後的中國更是陷入了軍閥割據的混亂時代。
說完,袁世凱便起身回辦公室了。當時護國戰爭已經爆發,袁世凱整日憂心忡忡,精神不振,在被家裡這麼一鬧后,袁世凱從那天開始便飯量減少,慢慢就懨懨成病了。
誰也取代不了!後來的軍閥混戰就證明了這點。相反,如果袁世凱能夠活下來的話,再次出山並不是沒有可能,後來的很多軍閥頭子不都是屢屢下野、又屢屢復出嗎?以退為進,有時候還是一個很好的策略的。
袁世凱的靈堂設在中南海懷仁堂,從6月6日到27日,共停靈21天。在此期間,京城的文武百官每日按班次前來致祭行禮,駐京部隊也分批前來,舉槍致哀。靈堂外面,還搭建了數座牌坊,另有京城內外的高僧、名道和喇嘛也來念經頌佛,超度總統亡魂。
至於袁書貞,她早年嫁給原山東巡撫張汝梅之子為妻,本來和袁世凱的關係很不錯,兩家人還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經常走動,並常有書信往來,饋送更是不斷。這一次,因為袁世凱要復辟帝制,袁書貞寫信給兄長,稱:「袁張二姓,世受清恩。兄長代清為民國總統,還可以說是民主,如今又要稱帝,到時如何去見地下的隆裕太后?你雖假託民意,但以妹視之,其實就是叛逆罷了!」
6月28日,袁世凱的靈柩從北京起運到河南彰德,當時起靈的杠木棺罩都是用的皇家規格,新華門內用三十二人的小杠,出新華門后改為八十人的大杠,一路上黃土墊道,並有警察開道、陸軍儀仗隊一個團、海軍儀仗隊一個連,外加文武百官、親朋故舊,共計兩千人前來送行。至於趕來觀看的群眾,那更是人山人海,盛況空前,比當年慈禧太后的葬禮熱鬧多了。
在靈柩抬上預備的專列后(京漢鐵路客運還為此停運一天),一般的官員也就送到車站,另一列專車則運送袁世凱的知交故舊(如徐世昌、嚴修、段芝貴等)、治喪人員、護送軍隊及其物品前往彰德。火車開動后,車站鳴炮101https://read•99csw•com響,向已故總統告別。在經過保定、邯鄲時,當地官員還舉行了隆重的路祭。到彰德后,袁世凱下葬于故居洹上村以北一里的墓地,整個墓園佔地二百余畝,系德國工程師設計建造。當時墓地栽滿松柏,當地人稱「袁公林」(據說當地人還有折此地松柏辟邪的習慣)。
在各方要求總統退位的聲浪中,袁世凱方寸已亂,退位心有不甘,接著開戰又有所不能,弄到最後,心力憔悴,他的身體也垮了。到了5月的最後幾天,袁世凱已經不能辦公;6月5日,袁世凱一度休克昏迷;延至6月6日的凌晨6點,袁世凱終於放棄了對命運的抗爭,一命歸西。
在子女的婚姻問題上,袁世凱也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多要求門當戶對。當時與袁家結親的多為晚清民初的高官巨戶,如長子袁克定娶湖南巡撫吳大澂之女、長女袁伯禎嫁兩江總督張人駿之子、五子袁克權娶兩江總督端方之女,其他親家還包括孫寶琦(內閣總理)、陸建章(陝西督軍)、張百熙(郵傳部尚書)、楊士驤(直隸總督)、薛福成(駐外大使)、蔭昌(陸軍大臣)、陳啟泰(江蘇巡撫)、周學熙(財政總長)、那桐(軍機大臣)、黎元洪、曹錕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子女結親這也是袁世凱擴展自己勢力的一種方式。
據說袁世凱看到這個優待條件后,雖然心裏很不舒服,但還是表示接受。據後來的歷史經驗,倘若袁世凱真的按照這個優待條件下野的話,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畢竟,袁世凱下台了,誰又可以真正取代袁世凱的地位呢?段祺瑞、馮國璋還是黎元洪?
至於袁世凱的飲食起居,基本是常年不變,非常之刻板。他每天的作息一般是這樣安排的:早上6點起床,6點半早餐(總是一大碗雞絲湯麵),7點下樓辦公會客,11點半午飯(菜的花樣也大都不變,他最喜歡的清蒸鴨子必不可少);午飯後休息一個小時,下午2點到5點繼續辦公會客,然後帶著家人去中南海各處散散步,晚上7點吃飯,9點歸寢,十分有規律。
袁世凱對子女的管教也很嚴格,他在自己家中設立了私塾,並分為男館、女館(男館由嚴修指點,女館也聘請多位才女,如馮國璋之繼室周女士),不但子女都要入學,就連年輕的姨太太也要入女館學習。袁世凱雖然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也沒少責打他的兒子(哪怕是成家后也在所難免),但他對子女還是難免舔犢情深。據袁靜雪在晚年所作的《回憶我的父親袁世凱》一文中說,袁世凱經常和她們講故事,有時候還故意將銀元放在不易找到的地方讓她們去找,誰先找到就賞給誰;有時候她們實在找不到,袁世凱就提示她們,最終幫她們找到。
正如袁世凱所預料的,大公子袁克定和二公子袁克九*九*藏*書文很快便將分到的家財揮霍一空。袁克定在解放后靠著政府每月二十元的救濟為生,而袁克文雖然風流一生,死後卻未留一文,連後事都是他在青幫的弟子湊錢辦的。這些公子哥兒,哪裡是做皇帝的料。袁世凱的子孫中除了袁克文的第二子袁家騮和妻子吳健雄成為知名的科學家外,其他大多默默無聞。人生如夢,不過百木一秋。
由於袁世凱的葬禮過於奢華,最後結算的時候發現入不敷出,政府所撥的專款扣去葬禮費用后不足以建造墓地工程。為此,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等八人聯名發起公啟,請求社會各界人士解囊相助,最後又湊到二十五萬元,才最終結束了袁世凱的喪事。
據說,袁世凱在6日凌晨昏厥復甦之後,對侍疾在側的老友徐世昌低聲說:「楊度楊度,誤我誤我」;也有人說,袁世凱臨終時說的是:「是他害了我!」這到底是誰害了袁世凱,是楊度、袁克定還是他自己,隨著袁世凱這麼一蹬腿,誰又知道?
袁世凱生前為官多年,如果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標準應該置下不菲的家產,但袁世凱一生經手的錢財無數,但其「貪權不貪財、不以公謀私」的名聲還是為人所公認的(比他有錢的部屬可多了去了)。在袁世凱死後,徐世昌受老友之託給袁家分配遺產,他把袁世凱一生所積累的田產股票現金折為三十份,兒子與姬妾無子者各一份,未出嫁的女兒兩人一份,每份八萬余元,共計兩百余萬元。
4月22日,段祺瑞接替徐世昌出任國務總理(取消政務堂,改回了原來的國務院),組建新內閣。段祺瑞在重掌大權后,情形就有點類似當年袁世凱逼宮了,只不過當年的袁世凱已經換成了今日的段祺瑞。當段祺瑞準備任命自己的心腹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時,袁世凱以「總理是軍人,秘書長不宜再是軍人」加以反對,事後段祺瑞十分生氣,他把煙鬥狠狠的摜在桌上,厲聲道:「今日還是如此!」
不僅如此,袁世彤還在家裡拉起一支二十來人的「討袁軍」,並號稱勤王,要為清室討伐袁世凱這個賊臣。袁皇上得知這個消息后,自然不能讓他胡鬧,隨後便令地方警察局將他們給鎮壓下去了。
在清末民初的時期,大戶人家一般都是妻妾成群,袁世凱也不例外(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然是腐朽沒落、反動至極)。袁世凱一生中有一妻九妾,子女三十二人,這樣一個大家庭肯定會很多矛盾,但至少在袁世凱生前,全家人惟他是從,家庭基本維持了和睦的狀態(死後姑且不論)。
袁世凱待人接物,雖然從來就是喜怒不形於色,但面色和善,雙目炯炯,很尊重人也很注意聽人說話,所以各方人才奔走其門,如同過江之鯽。袁世凱的身材不高,但多年的軍旅生涯所養成的氣質,讓人覺得他雖然外表和善,然不怒而威。九_九_藏_書
從清末的「非袁不可」到如今的「非去袁不可」,不過區區數年,竟然已是天壤之別。首任內閣總理、在朝鮮便跟隨袁世凱的原部下唐紹儀在電報中斥責說:「撤銷帝制之令,而仍居總統之位,在執事(即袁世凱)之意,以為可敷衍了事,第在天下人視之,咸以為廉恥喪盡,為自來中外歷史所無」;具有多年流亡經歷的康有為則建議袁世凱「速攜家眷,游于海外」,若「早行一日,國民可早安一日」;蔡鍔、唐繼堯、梁啟超等人也紛紛要求袁世凱潔身引退,抗議聲浪真是接二連三,應接不暇。
在靈柩的後面,袁克定和弟弟們披麻戴孝,手裡拿著哭喪棒步行,妻妾、女兒和媳婦則坐著素轎跟在後面。袁克文因為和大哥袁克定為安葬的墓地發生爭執,一怒之下竟然出走天津,不來參加送殯儀式(真不愧是名士做派)。
由於袁世凱死的時候仍舊是在職的總統,因此黎元洪在繼任總統后還以在職國家元首的規格給他治喪。當時中央政府除了撥款五十萬公款用於喪葬費用外,還通令文武機關下半旗、停止宴樂二十七天,民間娛樂也停七天;文武官員和駐京部隊一律佩戴黑紗;設立「恭辦喪禮處」,以曹汝霖、王揖唐、周自齊三人承辦大典喪禮,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人總負責。
至於那些帝制派的嘍啰們,什麼「六君子」,什麼「十三太保」,大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東西,這下也就溜的溜,跑的跑,沒走的也早已是鴉雀無聲,只剩下袁世凱這麼個孤家寡人,衰病殘年,苟延殘喘。在這種情況下,原本以為憑自己的老資格可以力挽危局的徐世昌也是焦頭爛額,最後只能知難而退,掛冠而去。
但可惜的是,袁世凱他自己的身體最終還是頂不住了,稱王稱帝非但沒有幫助他破除家族魔咒,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據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回憶說,在1916年的元宵節,正當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元宵的時候,六、八、九三個姨太太為了「妃」、「嬪」的名分在袁世凱面前大聲爭吵。袁世凱見后長嘆了一口氣,說:「你們不要再鬧了!你們都要回彰德去,等著送我的靈柩一塊兒回去吧!」
若是拋開政治紛爭,以普通人的眼光來看袁世凱的話,這個人還算說得過去。袁世凱出身於一個耕讀官宦世家,幾代人聚族而居,這種傳統的家庭最重「忠孝」二字(這也是袁世凱的弟弟袁世彤、妹妹袁書貞與他斷絕關係的原因),所以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時也一再以民意為借口,不到關鍵時候自己不出頭,就是為了逃避「逼宮」、「不忠」的罵名。而後來為了當總統、當皇帝,袁世凱也都是通過「選舉」、「推戴」、「公決」等方式來進行,至少顯得在形式上是合理合法的。
各位,你說做皇帝到底有啥好處?你想那袁世凱袁皇上,從1915年12月12日接受擁戴到1916read•99csw.com年3月23日撤銷帝制,這洪憲王朝不過維持了八十三天。在這八十三天里,袁世凱既沒有舉行過登基大典,也沒有戴過皇冠、穿過龍袍,搞個百官見面會還偷偷摸摸,膽戰心驚,充其量也就是個關門皇帝,結果卻落得眾叛親離,聲名掃地,更有史書上如潮如涌的千古罵名,這又是何苦來哉?
袁世凱在清末的時候得過軟足病,這也是當時攝政王載灃將他開缺的由頭。後來辛亥革命爆發后,袁世凱復出,在入宮的時候還需要僕役攙扶。但這一次,袁世凱得的病卻是膀胱結石導致尿毒感染全身,原本這個病是不會導致生命危險的,但袁世凱為人比較固執,一直不肯看西醫、不肯動手術(大概也是因為發病的位置特殊,羞於啟齒),加上帝制后的種種不順,急火攻心,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等到病情急劇惡化、小便不暢后,在袁克定的堅持下,袁世凱才讓法國醫生貝希葉前來診治,但此刻為時已晚。貝希葉建議袁世凱到醫院去動手術,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被袁世凱拒絕。在這種情況下,貝希葉只好在袁世凱卧室給他導尿,但此時導出來的全是血尿。袁世凱自知不起,便急忙讓人把徐世昌和段祺瑞找來,並把總統大印交給徐世昌,說:「總統應該是黎宋卿(黎元洪的字)的,我就是好了,也準備回彰德去。」
有意思的是,袁世凱晚年常念叨的那個家族魔咒卻在他的子孫中卻基本無效,袁家的後代不僅大都活過了六十歲這道坎,而且長壽者也不乏其人,譬如袁克定就活了八十歲,袁克文雖然只活了四十三歲(應是與他長期放蕩不羈的生活有關),但他的兒子袁家騮卻是九十一歲的高壽,直到近年才去世(2003年)。如果袁世凱泉下有知,會不會為自己的稱帝決定而苦笑不已呢?
就連袁世凱自己家裡,也沒有太平日子。在偽《順天時報》露餡后,太子袁克定總覺得父親已經不再信任自己而打算改立其他弟弟,於是他還想要來個「玄武門之變」,把他的假想敵老二和老六一併幹掉;而新華宮裡的那些姨太太們,還成天在那裡為封「妃」啊「嬪」而吵鬧不休,惹得老袁暴跳如雷(據說,後宮開始是這樣安排的,正室于夫人為皇后自然沒有話說,姨太太們則有子的封為「妃」,無子的封為「嬪」,一些陪侍多年而無子的姨太太就鬧起來了)。
鬧到現在,只要袁世凱霸佔這總統位置不下來,這全國各地的「勸退、迫退、乞退乃至斥退」的函電便日夜不絕的不斷湧來,比原來擁帝時的規模還要多上幾倍。
在宣布退位前,袁世凱先派人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友徐世昌和段祺瑞,並讓徐世昌出任國務卿,段祺瑞出任參謀總長,以幫他解脫困境。袁世凱本以為自己廢除了帝制,又將老朋友請出來維持局面,按理應該可以混過去了,但西南各省仍舊不依不饒,非要袁世凱就地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