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謀攻第三 分兵作戰法

第三章 謀攻第三

分兵作戰法

這裏大量涉及正兵、奇兵的概念,就是《孫子兵法》里最著名的那句話:「以正合,以奇勝。」這「奇」不念qí,念jī,數學里奇數偶數的奇,又叫「余奇」,簡單地說就是預備隊。出奇制勝,就是正兵先打,主帥在指揮所觀察,等到關鍵時候「出奇」——投入預備隊——「制勝」,解決戰鬥。
「倍則分之」。如果兵力是敵人的兩倍,則優勢還不夠大,還要想辦法讓敵人再分兵。
原文
凡與敵戰,若我眾敵寡,當擇戍平易寬廣之地以勝之。若五倍于敵,則三術為正,二術為奇;三倍于敵,二術為正,一術為奇。所謂一以當其前,一以攻https://read.99csw.com其後。法曰:「分不分為縻軍。」
杜牧說得沒錯,「倍則分之」,是為了分割敵人,但要敵人分,先自己得分,所以曹操也沒錯。而且曹操講得很具體,分多少都講了。這在兵法里叫「分戰法」,《百戰奇略》里專門有一篇:
苻堅以八十萬軍隊對陣謝玄八萬,十倍兵力。但他沒有分兵,全擠在一堆,被晉軍一衝擊,稀里糊塗就兵敗如山倒了。
「一女乘城,可敵十夫」。《尉繚子》說:「守法: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千而當萬。」
杜牧說,正奇分兵,跟兵力多寡沒關係,只要出戰就有正奇。項羽到烏江邊只剩二十八騎,read.99csw•com他還不擠在一堆,分奇兵正兵,循環相救。
杜牧說「倍則分之」的分,不是分自己,是分敵人,讓他分兵。我兩倍于敵,則我用一部兵力,或者取其要害,或者攻其必救,使得他本來就只有我一半兵力,還要分兵來救,他的兵就更少了,這樣更容易戰勝他。
「倍則分之」的戰例,有一反一正兩個案例。
如果我眾敵寡,挑寬敞地方跟他打。若五倍于敵,則三正二奇。三倍于敵,則二正一奇。正兵攻其前,奇兵攻其後。
梁將陳霸先、王僧辯討侯景,列軍于張公洲。梁軍高旗巨艦,截江蔽空,乘潮順流。侯景望之不悅,說:「梁軍士氣如此高昂,要先挫挫他們的銳氣。」https://read.99csw.com率鐵騎萬人,鳴鼓向前沖。霸先對僧辯說:「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應。賊今送死,欲為一戰。我眾彼寡,宜分其勢。」僧辯從之,以勁弩當其前,輕銳蹂其後,大陣沖其中,分為三路衝擊侯景。侯景大潰,棄城而走。
戰例是西魏時獨孤信攻打涼州宇文仲和。
「十則圍之」。有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可以包圍他。逼他投降,或全殲敵軍。
華杉詳解
杜牧註解說,「圍」,是四面壘合,不僅是要戰勝敵人,而且不能讓他逃跑。凡四面圍合,必須去敵城稍遠,佔地既廣,守備嚴密。所以如果兵不夠多,就有缺漏。
曹操註解說:「九九藏書以五敵一,則三術為正,二術為奇。」如果有敵人並兵自守,不與我戰,則有五倍于敵的兵力可攻。怎麼攻呢,以三倍兵力為正兵出戰,留兩倍兵力在手作預備隊等待出奇制勝。
正面案例是王僧辯討侯景于張公洲,分而勝之。
所以姜太公說:「不能分移,不可以語奇。」不懂分兵的,你沒法跟他講什麼叫奇兵。
反例是淝水之戰的苻堅,他是不分而敗。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五則攻之」。有五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可以進攻。
西魏任命義州刺史史寧為涼州刺史,前任刺史宇文仲和依然佔據著涼州,不接受新刺史的取代。丞相宇文泰派遣太子太保獨孤信討伐叛逆,宇文仲和嬰城固守。獨孤九-九-藏-書信派遣將領們在夜晚以沖梯攻打城的東北角,自己統率壯士襲擊城的西南角,黎明時分,攻克了涼州城,擒獲了宇文仲和。
此處可加上曹操的補充:「二倍于敵,則一正一奇。」
何氏註解說,我五倍多於敵人,可以三分攻城,二分出奇以取勝。
「正奇」的內容在後面的《勢篇》,到時候再具體講。
分不分為縻(mí)軍,是說該分不分,就捆住了軍隊的手腳。這是另一部兵書《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里的話。
張預註解說,要驚前擾后,聲東擊西,沒有五倍優勢,分不出那麼多兵。
曹操注得簡單:「以二擊一,則一術為正,一術為奇。」曹操說的是分自己。
守的人能以一當十,攻的人當然至少要以十攻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