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最好的年代 黃金時代

第二章 最好的年代

黃金時代

人都有著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解謎」正是抓住了人的這一本性,從而大鳴大放。相比於後來歐美冷硬派和日本社會派對社會黑暗和人性醜陋的深刻揭露,以「解謎」見長的「黃金時代」優勢無疑是巨大而明顯的。
「挑戰讀者」是埃勒里·奎因的發明。在奎因的作品中,每每在謎底揭曉之前,都會有名叫「挑戰讀者」的一個章節出現。驕傲的奎因會自信地對讀者說:「一切線索都已經擺在了您的面前。誰是真兇?又勞您費一下腦筋吧!祝君狩獵愉快!」
偵探小說作為一種特殊的類型小說,是一項智力博弈的遊戲。如果作者可以欺騙所有讀者,將真相引領到一個未知的角落,那無疑是作品的巨大成功。但是,這一切必須有一個前提——所有的線索必須是公開的,必須讓所有讀者都準確無誤地掌握。創作者可以用種種技巧提出誤導,但絕對不可以故意歪曲或隱瞞線索。
一部是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這部作品是女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完成的,定稿之後被鎖在抽屜里好長一段時間。稿子重見天日之後,又被N家出版社無情拒絕。幾經周折,作品終於在1920年出版。關於女王的傳奇經歷和這部作品評論,我們在下一節里會專門提及,這裏就不多說了。
後來也有很多作者使用過「挑戰讀者」的橋段,可謂屢試不爽。但只有「黃金時代」的作品,才能最好地彰顯這個橋段難以言喻的魅力。
縱觀這30年的歲月,湧現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約翰·狄克森·卡爾、多蘿西·賽耶斯、S.S.范達因、奈歐·馬許、瑪格麗特·艾琳漢姆、安東尼·伯克萊、羅納德·諾克斯、約瑟芬·鐵伊、雷克斯·斯托特等不計其數的天才作家。《無人生還》《羅傑疑案》《三口棺材》《希臘棺材之謎》《X的悲劇》《Y的悲劇》、《貴族之死》、《煙中之虎》、《主教殺人事件》、《陸橋謀殺案》《時間的女兒》、《毒巧克力命案》都成為了絕世經典。
F.W.克勞夫茲(1879—1957)出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他自幼聰穎,理科成績優異。17歲時便在一家鐵道公司當見習技|師,后很快成為正式的鐵道工程師。
「黃金時代九-九-藏-書」亦被稱為「古典解謎時代」。「解謎」是這一時期作品的最高目的。無論是現實主義風格還是浪漫主義風格,這個終極目的是始終不變的。匪夷所思的犯罪手法、無懈可擊的誤導方式、石破驚天的逆轉……凡是與謎團有關的橋段,無不在「黃金時代」大行其道。
其一,限於篇幅,故事很難「全方位」展開,精妙的詭計也因為缺少充分的「起承轉合」而遜色不少。我們看看這個時期的作品,就會發現,所有故事都停留在「案發——官方給出錯誤解答——偵探給出正確解答」的模式。這並非創作者水平有限,實在是在短篇小說中,實戰的空間非常有限。
可以這樣說,「黃金時代」已經不止是一個時間範疇的概念,它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象徵,是一種境界。
「好吧。我期待你的證明。」切斯特頓拿這個認真的好朋友無計可施。
試想,如果一部作品讀到最後,讀者發現一切都是作者的騙局——這種騙局不是「技術性」的,而是「原則性」或「品質性」的,那麼,這位讀者十有八九會一怒之下再不接近偵探小說。長此以往,偵探小說的結局就不難預料了。
「黃金時代」一詞最早出自希臘神話,是用來形容神話時代世界的美好狀態——物質繁盛,精神安逸。在這一時期里,偵探創作領域人才輩出,佳作不斷。1926年偵探小說的出版量是1914年的五倍,到1939年則是十倍。
是的!我發誓!
關於這些,後面的章節會有更詳盡的論述。
當時有一位名叫E.C.本特利的記者兼作家,對於偵探小說脫離現實的狀態十分不滿。他是「布朗神父之父」G.K.切斯特頓的好朋友,卻絲毫沒有給這位首任偵探作傢俱樂部的主席面子。
——概論偵探小說最輝煌的長篇黃金時代
以上是關於偵探小說最美好的時代的概論。
克勞夫茲在1929年辭去了工程師的工作,專門從事偵探小說的創作。1939年被選為英國藝術研究院院士。1949年開始對《聖經》中的《福音書》進行翻譯工作。1957年逝世,享年78歲。
兩人更沒有想到的是,這部近乎開玩笑的作品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特倫特九-九-藏-書最後一案》成為了一個模板,它引導了「長篇黃金時代」的到來。1913年之後的若干年裡,儘管短篇偵探小說依然繁榮,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在嘗試長篇作品,試圖將偵探小說引入一個新的時代。
克勞夫茲的《桶子》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傳承了短篇「黃金時代」的「物證」和「心證」模式,形成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迥然不同的創作風格。後來的「黃金時代」作品,無不受到這兩種風格的影響。因此,這兩部作品毫無爭議地開啟了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
因此,公平是所有創作偵探小說的人必須恪守的,它是偵探小說向前發展的保障。作家的勝利絕對不能建立在信息不對等的基礎之上,那樣做是卑鄙且沒有技術含量的。每一個進入偵探小說創作領域的作家都要發誓——
身為主席的G.K.切斯特頓啞口無言!

其四,「挑戰讀者」的設置震爍古今

某日,本特利參与到一樁凶殺案的報道中。他迅速趕到現場,調查取證,問訊相關的人,開始了嚴密的邏輯推理。幾經周折,本特利終於將真相公之於眾。他的推演非常縝密,又有必要的物證,一切看上去都毫無破綻,神探又一次大獲全勝……
這一點前面已經多次提到了。很多讀者往往會忽視這一點,但實際上這確實非常重要。
《斯泰爾斯莊園奇案》遙相呼應的是另一位英國人F.W.克勞夫茲的《桶子》。也許是因為女王克里斯蒂風頭太盛,很多讀者已經忽略了克勞夫茲和他的《桶子》,但就貢獻和歷史意義而言,《桶子》是絕對不遜色于《斯泰爾斯莊園奇案》的。
為什麼會有「挑戰讀者」這種反創作規律的設置出現?因為「黃金時代」的作品無不奉行著一條最高準則——公平。公平,是「黃金時代」創造無限輝煌的基礎。
「完全不是。我可以證明,現在的偵探小說是失敗的產物。你們那些神探在現實中寸步難行。」本特利的回答斬釘截鐵。
你可以保證在任何時候,都不對讀者隱瞞線索,永遠遵守公平的原則嗎?

其三,登峰造極的詭計設置

短篇黃金時代對於偵探小說的引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但是,隨著讀者的「精神需求」日益九_九_藏_書高漲,短篇偵探小說的種種弊端也漸漸暴露出來,有兩點尤其突出。
事情出現了這樣的局面,這是切斯特頓和本特利都沒有想到的。主席固然不會高興,本特利也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觀點,開始大量創作長篇偵探小說——於是,特倫特先生在處理完「最後一案」后,不得不處理很多之前的「遺留問題」。

其二,文學性的進一步植入

1913年,他創作了一本名叫《特倫特最後一案》的偵探小說。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本特利的記者(很有現實依據),善於推理,喜歡挖掘一切離奇事件。
本特利絕對是個有社會公德心的記者,他真的開始履行自己的承諾。他使用的方法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偵探小說證明偵探小說的無用。
——朱利安·西蒙斯
「這簡直是胡編亂造,沒有一點現實意義!」——當讀者發出這樣心聲后,短篇偵探小說的前景的確令人擔憂。這畢竟是在創作小說,不談什麼文學性和光輝價值,至少需要保證情節豐|滿、語言生動吧?至少裏面的人物應該有七情六慾、會哭會笑吧?至少要讓讀者覺得故事發生在現實中而不是異次元空間里吧?不然,偵探小說和數學應用題就沒什麼區別了。
挑戰讀者是一種出現並只屬於「黃金時代」的設置,它是這個極盛時代最典型的寫照,因此,有必要在這裏單獨講一下。
我們只需要了解,這部作品秉承了短篇黃金時代的「心證」模式,並運用極強的故事性和巧妙的布局將其發揚光大。這種注重「心理建設」和作品文學性的特色,貫穿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整個創作生涯,也影響了「黃金時代」幾乎所有的作品。
讀者終於喊出了心聲:「我們仍然需要偵探小說,只不過,我們想要更好看的偵探小說!」

其一,解謎至上

小說出版,引起轟動。讀者第一次看到敢於向「短篇黃金時代」開炮的作品,而作品又恰恰寫出了自己的心聲,於是一時洛陽紙貴,《特倫特最後一案》成為了暢銷書。
「我親愛的老朋友,」切斯特頓總是不緊不慢地回應,「我只能把你的話理解為對於我的布朗神父的妒忌。」
一個偉大的時代,當然不能僅僅停留九-九-藏-書在理論上和宏觀上。在下一節里,我們將認識若干位偵探小說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比如,那被稱為「黃金三巨頭」的四個人!
《斯泰爾斯莊園奇案》的浪漫主義氣息以及「心證」模式完全不同,《桶子》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偵探小說,是典型的「物證」推理。故事的核心內容其實非常簡單——偵探如何戳穿一個縱橫于英法兩國的不在場證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警方奔波于英吉利海峽兩岸,翻閱各種版本的列車、輪渡以及飛機時刻表,以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進行偵探,絕對沒有「心證」推理那種「真理橫空出世」的情景。
其中值得關注的詭計模式有不可能犯罪、暴風雪山莊、死亡留言、無面屍、敘述性詭計等等。天才的創作者們各有所長,在自己的詭計領域里都創造出了偉大的作品。例如,阿加莎·克里斯蒂這一暴風雪山莊和敘述性詭計的創造者;埃勒里·奎因對於死亡留言情有獨鍾;約翰·狄克森·卡爾則因為在不可能犯罪領域成就斐然而贏得了「密室之王」的稱號……
本特利不只一次地、公開地、面對面地指責切斯特頓:「你那個什麼布朗神父簡直就是胡扯。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發生那樣的案件,更不可能產生那樣的邏輯推理。」
作為偵探小說最好的時代,黃金時代的特質集中地體現在了幾個方面。
面對這樣赤|裸裸的挑戰,試問有哪位讀者可以毫不動心?「挑戰讀者」是奎因個性張揚的體現,也是奎因對自己作品嚴謹的邏輯結構的自信。只有將每個細節都非常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時,「挑戰讀者」才有意義。可以這樣說,「挑戰讀者」是「黃金時代」繁榮自信的象徵,是絕對實力的體現。
其二,小說的現實性受到了質疑。上一節已經說過,短篇黃金時代是一個「神探遍地走,奇事天天有」的時代。這種模式看個新鮮還可以;長此以往,當獵奇感逐漸淡去,讀者就會對小說產生反感。
這裏提到的「文學性」並不是要求創作者以《戰爭與和平》的標準打造偵探小說,那不是偵探小說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是,一些基本的文學要素,還是必不可少的。毫無疑問,「黃金時代」的創作者們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
偵探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類型,首先應該是一部「小說」,其次才是「read.99csw.com偵探」的種種元素。既然作為「小說」,就必須滿足一些作為小說的基本條件,比如故事的完整性、情節的布局技巧(這裏的技巧不是偵探小說特有的誤導或逆轉技巧,而是指作為文學作品的普遍技巧)、優美的文字、真摯的情感,甚至還要有一些深層次的意義。只有這樣,這種類型作品才有存在並發展下去的空間。

其五,絕對的公平

不過,切斯特頓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本特利取得了勝利。故事朝著本特利始料不及的方向發展下去。
1919年,克勞夫茲生病住進醫院。在養病期間,他為打發時間,用鉛筆在草稿紙上創作了首部偵探小說《桶子》。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部作品居然成為里程碑式的作品。
1920年,是偵探小說史上不可忽視的分水嶺。真正意義的「黃金時代」正式開啟了!在這一年,有兩部作品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特利的本意是讓讀者明白偵探小說的「欺騙性」,就此遠離這類作品;沒想到,廣大讀者的理解力卻「跑偏了」。大家驚訝地發現,偵探小說並沒有因為短篇黃金時代的過度開採而枯竭。當篇幅由短變長之後(《特倫特最後一案》將近20萬字),故事變得更加曲折,人物變得更加豐|滿,文字變得更加優美……故事里有了環境的描繪,有了氣氛的渲染,甚至有了愛情的元素!總之,這本書改變了長久以來偵探小說留給讀者「智力問答題」的印象,變得更加具有現實主義色彩,更有「人間」的煙火氣息,更像一部真正意義的小說了。
既然有了「解謎至上」的終極目的,創作者們自然需要絞盡腦汁,布設各種匪夷所思的詭計,以求讓讀者在最後一刻跌碎眼鏡。在這一時期,大量具有原創精神的詭計應運而生。縱觀偵探小說發展的歷史,「黃金時代」幾乎窮盡了人類可以想到的所有詭計(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創作者們被迫轉型),真正做到了「沒有想不到」。
稍等……故事在轉瞬間發生了逆轉!偵探的「一舉一動」完全沒有失誤,結論卻距離事實十萬八千里!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是本特利「神探無用論」的依據——事實往往由一些隨機的、意外的、無邏輯的行為決定的,因此偵探的推理在現實中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沒有任何時代可以和黃金時代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