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篇 朱新禮:農業夢 「創業就是戰鬥英雄」

第十篇 朱新禮:農業夢

「創業就是戰鬥英雄」

1988年,為彌補因為「文革」沒讀大學的遺憾,朱新禮到山東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脫產進修三年。回縣后,被安排到沂源縣外經委當副主任,負責招商引資和發展出口貿易。一個辦公室五個主任,天天上班喝茶看報紙,下了班就去喝酒。在外經委副主任這個位置上,朱新禮什麼都沒幹成。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在朱新禮眼裡,這個講話恰到好處。儘管十一屆三中全會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但是,從1980年到1990年這十年,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難以消除。當時社會上就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路線之爭進行激辯。鄧小平說「發展是硬道理」,「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就是正確的」,因而,中國再一次掀起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熱潮。這讓朱新禮興奮,感覺自己必須干一點事,「黨和國家都在號召有志之士創業,創業就是英雄。像在戰爭年代,九_九_藏_書你可能是戰鬥英雄」。
為了湊錢,朱新禮跑到廈門、青島、臨沂等地方,找朋友、同學、親戚借錢。將發工資的錢、買設備的錢一塊一塊地湊了起來。當時他興奮得很,沒意識到未來的困難,這就跟娶媳婦一樣,「光想著媳婦多漂亮、多好,娶了三個月以後才為著柴米油鹽亂七八糟地吵架」。1992年鄧小平講話,為企業家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創業環境,各級政府大力支持,金融機構也找上門來給你貸款。
最開始,這是一片荒地。1994年匯源從沂源遷往北京的時候,在此處開荒。
廣為流傳的一個商業故事是,朱新禮去德國展會拿到了一個大訂單,挖到了第一桶金。沈效倫記得那是1993年冬天的事,以1500美元一噸的價格向德國出口濃縮果汁,這是沂源縣第一次出口貿易,工人們敲鑼打鼓地將集裝箱送上貨車。罐頭廠的重振,對沂源縣周邊的農民生活產生九*九*藏*書了一些改變,很多蘋果、山楂都賣到了工廠里。
1994年,出於吸引人才、營銷等多方面的考慮,匯源搬至北京順義。直至1995年,匯源才有利潤。此前,全在投入和還債。
1993年,麻煩來了。從1986年到1993年,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如此前的七八年那麼快,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轉入城市,國家資源基本向城市傾斜。由於經濟過熱,1993年、1994年居民消費價格分別比上年增長14.7%、24.1%。朱鎔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1993年7月開始宏觀調控,要求經濟軟著陸。為控制物價,國家一下子銀根緊縮,立即出現大量的三角債。匯源有2000多萬的三角債沒要。因為去法院打官司,錢沒要到,反而還被罰錢了。這兩年,是朱新禮記憶里匯源最難的時候。
他接手的罐頭廠,隸屬於縣商業局,1985年落成。當時鮮果儲備技術不行,很多https://read.99csw.com人都買水果罐頭吃。但過幾年,鮮果儲備技術上去了,罐頭市場就疲軟了。當朱新禮接手的時候,這個罐頭廠已三年沒開工了,三年沒給工人發工資,大多數工人回家做農活或者打零工,還有二十多個工人守著這個廠,沈效倫即是一個。他負責管設備,廠里把冷庫設備租給別人換一點錢。
那時,朱新禮出國考察國外水果產業,發現一半是鮮果銷售,一半用於工業加工,而當時中國水果工業加工基本為零,「一點點山楂做糖葫蘆,能做幾個糖葫蘆?做果脯,又做得了多少呢?」
匯源總部位於北京順義小營匯源路。那些我所見過的位於CBD、中關村豪華氣派的寫字樓,與匯源總部一比,空間都顯得太逼仄。我第一次看到匯源總部時,感受是太大了,大得空蕩蕩的。這裏佔地2000畝,有廣場、辦公樓、桃園、工廠、健身大廳、食堂、公寓、別墅,像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王國。辦公樓九_九_藏_書多是兩到四層的歐式樓房,粉紅色外牆,屋頂是尖塔形的。會展中心的風格則截然相反,一眼就能看出人民大會堂的影子。平整方正的造型、青灰色的磚牆、六根渾圓的柱子,都強調著這棟建築的威嚴、莊重。會展中心樓頂上豎著「匯聚五洲英才,源通四海財富」的大標語。在健身大廳里,擺放著16面從山東運來的大鼓,鼓王直徑三米。每逢匯源開全國大會,總要擂一通大鼓。朱新禮喜歡聽鼓聲,這戰鼓隆隆,讓他有指揮千軍萬馬的感覺,情緒立即高昂起來。他沒當過兵,這是他的遺憾,他把兒子送去當兵,也愛招聘退役軍人。這是一家民營企業,但從集團總部到各分廠,卻設有黨支部和黨委書記。
當時罐頭廠欠了一千多萬元的債,七個銀行的貸款無法還。縣政府把工廠整體評估了一下,折算成550萬元,讓朱新禮簽了個合同,三年還完這筆錢,之後工廠就歸朱新禮。20畝地,快塌了的破房子,一堆手九-九-藏-書工設備,這就是朱新禮的家當。後來廢舊的設備被朱新禮當廢銅爛鐵賣了一萬多元。
廠里雜草叢生,工人們懶洋洋地抽煙、打撲克。朱新禮一來,就召集工人開會,宣布願意走的加發三個月工資,不願意走的工資上浮40%。最終150名工人,只一個人因回青島的緣故離開了工廠。這些工人現今絕大多數還在匯源干。
英雄主義的浪漫激|情鼓盪於他心中,他主動要求去縣裡最差的企業。管工業的縣長列了一串名單,他挑了最差的一個——水果罐頭加工廠,即匯源的前身。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賣果難一直是個問題。從跑水果運輸開始,朱新禮就目睹了無數水果爛在山裡、樹上。
儘管國家的輿論導向是,誰把經濟搞上去誰就是英雄,但在私下裡討論的時候,多數人仍覺得這個事有風險,很難去做。朱新禮的家人覺得好不容易有了城市戶口和幹部身份,反對他下海。他所在的辦公室,五個主任只有他一個人下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