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部分 百年專題 奎因百年大事記(1905-2005)

第四部分 百年專題

奎因百年大事記(1905-2005)

1983年 MWA設立了「埃勒里·奎因獎」,用來表彰具有埃勒里·奎因精神的出版者和編輯等;
1991年 丹奈的第三任妻子Koppel Rose在愛爾蘭科克市的一家醫院去世;
1953年 小布朗出版社出版《金色的夏天》,署名為丹奈的出生名丹尼爾·南西,這是一本具有自傳體性質的小說,記敘了小丹尼爾在鄉下的生活,其中包含一些丹奈寫的詩;
1942年7月4日 經過三個月的求愛,李與Kaye Brinker結婚,後者曾經是奎因廣播劇中的女演員,他們育有8個子女,4男4女;
1939年 丹奈全家搬到長島的Great Neck;
1954年 斯蒂芬·丹奈因為腦部疾病夭折,這對於丹奈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1917年 丹奈全家回到布魯克林,住進母親娘家的房子;
1945年 包括埃勒里·奎因、厄爾·斯坦利·加德納等人在內的一些偵探小說家聚集在紐約討論一個專業偵探小說家的組織。於是後來成立了著名的「美國偵探小說作家協會」(MWA,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
1945年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埃勒里·奎因系列廣播劇獲得MWA埃德加第一屆最佳廣播劇獎;
1940年4月26日 366期(連載到375期)的《蓋夫趣味周刊》刊登了首篇奎因系列漫畫「秘密搭檔」(根據廣播劇改編);
2005年5月 克利彭·蘭德魯出版社出版《被謀殺的飛蛾以及其他偵探廣播小說》,收錄奎因的經典廣播劇小說。
1932年 在《X之悲劇》中首次使用臨終的線索,此後在1933年的《孿生之謎》中將「臨終留言」帶入埃勒里系列,並成為奎因的標誌性詭計;
1921年 時值高中的第三學年,16歲的丹奈輟學打工以便補貼家用;
2005年4月28日 EQMM主辦的「埃勒里·奎因百年誕辰研討會」在哥倫比亞大學召開,眾多研究者、作家、愛好者等參加;

童年歲月

1940年11月 一場車禍差點奪走丹奈的性命,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奎因逃過一劫,1941年初得以康復;
1974年 弗蘭西斯·M.里維斯出版了研究奎因作品的專著《皇室的血統:埃勒里·奎因,作家https://read•99csw.com和偵探》,獲得當年的埃德加特別獎;
1975年 NBC(國家廣播公司)電視系列片「埃勒里·奎因」播出,持續到1976年,Jim Hutton扮演的埃勒里,David Wayne扮演理查德,較為成功;
1934年6月 奎因的《中國橘子之謎》簡寫版發表在光面雜誌《紅皮書》6月號上,同年10月號上刊登了奎因的短篇小說《瘋狂下午茶》
1981年6月 丹奈率領美國偵探小說協會代表團參加斯德哥爾摩的第三屆國際犯罪作家大會(Third International Crime Writers Congress),並擔當大會短篇小說徵文比賽評委;
1951年 《奎因的精選,偵探/犯罪短篇小說歷史》獲埃德加特別獎,這本書精選了105本具有重要意義的短篇小說集加以介紹,是讀者和收藏家按圖索驥的好幫手,1969年出版了修訂版增訂至125本;
1979年 日本松竹映畫出品了基於《凶鎮》的電影「三封沒有送達的信」(但電影中的偵探不叫埃勒里),丹奈為此去日本參加首映式;
1905年1月11日 曼弗德·李波夫斯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Benjamin Lepofsky和Rebecca Wallerstein之子,下面還有兩個妹妹;他的童年在布魯克林度過;
1939年6月18日 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埃勒里·奎因懸疑廣播劇」第一篇「口香糖百萬富翁案」,使用了「挑戰聽眾」的獨特手法,此後二人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廣播劇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每周的廣播劇一直延續到1948年;

青年時代

1930年代末期 奎因曾在好萊塢當過一陣子的編劇,這段在哥倫比亞、米高梅及派拉蒙片廠工作的期間,寫了不少迎合好萊塢口味的劇本,包括為「瘦子」系列創作了一個故事,但大都被束之高閣,沒有拍成電影;
1973年 弗蘭西斯·M.里維斯和Ray Stanich合著了研究奎因廣播劇的專著《推理的聲音:埃勒里·奎因廣播冒險》(2002年出版了增訂版);
1971年4月3日 曼弗雷德·本寧頓·李在New Milford去世。丹奈繼續從事《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的編輯工作,此後沒有丹奈發表過奎因的長篇偵探小說;
1931年 二人正式放棄工作,改為專心寫作,預示了一個時代的來臨;
1951年 ,EQMM十周年特輯上奎因對霍華德·海格拉夫的《為了娛樂而謀殺》(1941)中「讀者選出的里程碑式偵探小說列表」進行了增補,推出了「HQ書單」(海格拉夫—奎因偵探犯罪神秘小說經典文庫),在推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後又再次增補,1956年推出最終版);read.99csw.com
1941年 偵探推理的頂尖雜誌《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EQMM)誕生,開始為季刊。丹奈說,《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是要將偵探小說從通俗文學提升為正統的文學形式,通過提供這樣一個實踐的場所來鼓勵我們中間的人寫出更好的作品,培養和發展更多新的作家。直至今日,EQMM仍是這一領域的翹楚;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本寧頓·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和弗瑞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這對錶兄弟合作的筆名。
1958年 埃勒里·奎因寫完了《最後一擊》,一個時代漸漸地畫上了句號;
1977年 丹奈去日本會見了松本清張、鯰川哲也等人;

奎因永存

1937年至1938年 奎因創作了《惡魔的報酬》(1937)和《紅桃四》(1938),作為他們進軍電影界的號角;此段時期他們的創作受到女性光面雜誌的影響較大,失去了一些公平性和智力的激|情;
1935年 美國自由公司出品了首部埃勒里電影「西班牙披肩之謎」,Don-ald Cook成為首位扮演埃勒里的演員,並不成功,此後雖然多家電影公司拍攝了奎因電影(大部分不是基於原著改編的),但是都相當失敗;
1936年10月10日 世人第一次知道奎因和羅斯的真面目,《出版家周刊》的《神秘的面具作家》一文揭示了二人身份;
1932年-1935年 二人一共創作了6部奎因系列小說,另有4部署名為巴納比·羅斯(Barnaby Ross),即後來聞名於世的悲劇系列,塑造了哲瑞·雷恩這樣一位睿智的老人;
1980年10月後 丹奈身體情況開始惡化;
1928年 二人歷時3個月寫出了《羅馬帽子之謎》,作為當時麥克克魯雜誌和利平科特書屋聯合主辦的偵探小說有獎徵文參賽作品,原本應獲首獎,因雜誌社突然倒閉,繼任者將獎授予了別人;
1905年10月20日 丹尼爾·南西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https://read.99csw.com,Meyer H. Nathan和Dora Wallerstein之子;後來搬往紐約鄉下的埃爾邁拉(Elmira);
1968年 以研究、介紹奎因為主的雜誌《奎因正典文獻》(后更名為「埃勒里·奎因研究」)出版,1970年停刊,由Robert Washer編輯;
1948年 奎因編輯的選集和雜誌獲得埃德加獎最佳短篇獎;
1968年 愛奧那學院授予給奎因哥倫比亞偵探小說獎(Columbia Prize in Mystery);
1969年 埃德加特別獎:紀念《羅馬帽子之謎》發行40周年;
1941年 為了紀念埃德加·愛倫·坡《莫格街謀殺案》發表100周年,奎因選編了《101年的娛樂:偉大的偵探小說1841-1941》,這是史上重要的文選集;
1932年 二人發表4部長篇偵探小說,兩部以「埃勒里·奎因」名義發表的《希臘棺材之謎》《埃及十字架之謎》,兩部以「巴納比·羅斯」名義發表的《X之悲劇》和《Y之悲劇》。4部皆堪稱解謎推理的經典作品;
1948年 丹奈與Hilda Wiesenthal唯一的孩子斯蒂芬·丹奈呱呱墜地;
1930年 創作了《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獲得了更大的成功,為他們以後堅持創作埋下伏筆;

創作低谷

王朝漸逝

1933年10月 二人創建月刊雜誌《神秘聯盟》,遺憾的是維持了4期(第5期出好但沒有發行)就夭折了;
1923年 李從男子高中畢業,進入紐約大學;
1942年 《凶鎮》發表,開創了埃勒里·奎因的新紀元,形成了埃勒里·奎因自己的模式。奎因小說完成了從解決心智遊戲到哲人偵探的轉變,進入巔峰時代;
1942年5月 EQMM改為雙月刊,不久改為月刊;
1929年8月15日 斯托克斯出版社(利平科特書屋)將《羅馬帽子之謎》出版,共發行8000冊;
1999年 EQMM出版特輯,紀念《羅馬帽子之謎》出版70周年;
1946年 奎因編輯出版《奎因獎作品集,1946》,收錄EQMM年度最佳短篇小說,此後幾乎年年出版;
1939年 《龍牙》成為奎因最後一部為了迎九_九_藏_書合電影及光面雜誌而寫的小說,奎因第二時期結束;
1950年 獲埃德加最佳短篇獎:「十年以來自始至終為《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服務」;
1947年4月 李和妻子因為廣播劇的關係,隨之搬到洛杉磯;
1954年 小布朗出版了《埃勒里·奎因25周年紀念,來自作家、評論家、編輯、讀者的讚譽》,紀念《羅馬帽子之謎》出版25周年;
1945年6月 丹奈的妻子瑪麗因為癌症瀕臨死亡,並在當年去世;丹奈為了自己和兩個兒子打算,堅強地化悲痛為力量,繼續進行EQMM的工作;
1920年 在上學放學路上,表兄弟構思過偵探小說,最初設想寫一本發生在公共圖書館的謀殺;
1982年9月3日 弗瑞德里克·丹奈在紐約White Plains去世;
1961年 埃勒里·奎因獲得埃德加「大師獎」(Grand Master award);
1943年 丹奈受邀參加BSI(貝克街小分隊,著名且相當嚴格的福爾摩斯迷協會)聚餐;
1932年 二人戴著面具在哥倫比亞大學等會場展開辯論,當時人們以為埃勒里·奎因就是S.S.范·達因,而巴納比·羅斯是亞歷山大·伍爾科特,實際上在《羅馬帽子之謎》的序言中奎因就留下線索告訴讀者羅斯其實是奎因的分身;
1939年4月7日 二人首次合作播出系列廣播劇「作者!作者」(共同廣播網),持續到1940年2月12日;
1927年 李與Frances Guihan合作,為無聲電影「關閉的門」撰寫劇本;
1950年10月14日 首部埃勒里系列電視片「奎因冒險史」在杜蒙特電視台播出,持續到1951年;
1938年 丹奈利用自己的藏書主編了偵探小說選集《挑戰讀者》,此後致力於收集短篇偵探小說,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私人短篇偵探小說圖書館,后將藏品賣與德克薩斯州大學圖書館;
時間不詳 童年的李有一段被他稱為街頭暴力的困難時期,此時他開始通過書本尋求庇護;
1944年 奎因選編《歇洛克·福爾摩斯失敗史》,收錄33篇小說,包括馬克·吐溫、歐·亨利等人作品,出版后遭到柯南·道爾之子埃德里安·柯南·道爾等人的反對;
1999年 為紀念埃勒里·奎因70周年,克利彭·蘭德魯出版社九*九*藏*書出版《錯誤的悲劇及其他》,其中包括一部丹奈撰寫沒有寫成長篇小說的大綱,6篇短篇小說以及有關奎因的評論、回憶文章等;
(李的原名是Manford Lepofsky,丹奈原名Daniel Nathan)

走向巔峰

1979年4月17日 丹奈被卡羅爾大學授予名譽博士,頒發了人文學博士證書;
1917年冬 丹奈左耳膿腫卧床,開始接觸偵探小說,他的阿姨就在他的床頭給他讀阿瑟·柯南·道爾的《冒險史》,這影響了他的一生;
1969年2月22日 《紐約時報》發表Israel Shenker為《羅馬帽子之謎》出版40周年作的訪談文章;
1936年 《半途之屋》已經可以看到奎因受到的光面雜誌影響;
2005年 EQMM為紀念奎因百年誕辰,於2005年各期雜誌刊登紀念性文章;
1947年 丹奈與Hilda Wiesenthal成婚,後者因為Isadore Silver-man醫生在二戰中戰死而成為寡婦,后育有一子;
1972年 丹奈的第二位妻子Hilda Wiesenthal因為癌症去世;
1928年 李與Betty Miller結婚;丹奈成為紐約一家廣告代理商的編輯和藝術主管;
1975年11月 丹奈與Koppel Rose結婚,她是一位藝術家,她給了丹奈較為幸福的晚年;
1950年 丹奈成為BSI正式成員,受封「臨終的偵探」(因為奎因小說中經常出現臨終留言);
1947年7月 中國程小青、龐嘯龍合譯的《希臘棺材》(奎寧探案)開始在《萬象》上連載(《萬象》1年1期-3年2期,1941年7月1日-1943年8月1日),後由中央書店出版。
dsky、ellry/編
1939年 丹奈寫好一部小說的大綱,卻發現情節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新作《無人生還》類似,不得不放棄;

冉冉新星

1958年-1959年 丹奈作為客座教授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寫作;
1926年 丹奈與Mary Beck結婚,育有二子;而李從大學畢業,為自己找了一條通往廣告業的路;
1946年 奎因(主要是丹奈)成為MWA第二屆主席(任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