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和平的曙光 四、第一次和談

第六章 和平的曙光

四、第一次和談

與華北戰場上的上述情況同步,在中華大地上的其他地方也正在發生著以下的大事:
國民黨軍隊在北平有一支全部使用裝甲車的鐵甲總隊,其下設了三個大隊,即一大隊、二大隊和四大隊,分別負責駐守北平的前門、永定門、廣安門和西直門。第一大隊的大隊長叫于維哲,過去曾經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後來失去了與組織的聯繫。這時候,經他多方努力,終於和地下黨員魏焉接上了關係。魏焉向上級彙報以後,上級黨組織派負責北平敵軍工作的王蘇專門和于維哲聯繫。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于維哲又說服了鐵甲總隊第四大隊和第二大隊的一個中隊,他們已經商定,只要解放軍向北平發起進攻就立即起義,掉轉車頭,裡外夾攻,不僅可以用火力在前面開道,還可以封鎖傅作義在東單修建的臨時飛機場。
12月14日,在我軍的強大壓力之下,傅作義不得不把他的總司令部從北平西郊搬入城內的中南海。
傅作義對這次會談的安排是極為小心謹慎的。之所以安排崔載之和李炳泉這兩個都在新聞界工作的人去談判,其中有一個重要考慮就是萬一此事被蔣介石的特務系統知道以後,可以推口說這是新聞界的事,與他傅作義無關。就是這樣,傅作義還特別做了最保密的安排,除了王克俊等個別人知道此事外,還決定在李騰九稱病住院這段時間,與外界隔絕,專門負責與出城的崔載之和李炳泉的聯絡。
12月24日、30日,國民黨的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兩次通電,主張「與共黨謀和」,國民黨內的桂系決心逼蔣下野。
(二)為求人民迅即得救,擬即通電全國,停止戰鬥,促成全國和平統一。
上述這一系列大事,可以說每一件都在逼著傅作義當機立斷,投向人民陣營,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他也不可能再走頑抗之路,只能在和平解決華北問題的道路上艱難地一步一步前進。
傅作義可以有反覆,傅作義的部下可以有分歧,這些都應當是正常現象。但是,這時的中國是處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急劇變化的大轉折時期,各方面的變化都在以超乎尋常的速度發展。就在傅作義反覆不定的時候,發生的一連串大事促使傅作義不得不發生急劇的變化:
蘇靜接受任務之後,選定了距孟家樓不遠的八里庄,在地主侯雲台的院子里準備了接待地點。12月17日,崔載之等人在我十一縱一個警衛排的護送下,來到了八里庄。在開始接觸中,崔載之明確表示,他是代表傅作義前來談判和平解決華北問題的,並提出了傅作義關於和平解決的一些具體計劃,其中心是要我軍停止一切進攻,兩軍均向後撤,通過談判,全面解決北平、天津、張家口、塘沽等地問題。為了達到全面解決之目的,傅作義方面提出了一read.99csw.com些具體要求,其中包括:為了能搞到一部分蔣介石的大型飛機,要我方讓出南苑機場;為了讓傅作義能夠制約北平城內的蔣介石嫡系部隊,要我方放出已經被包圍在新保安的傅系主力三十五軍,與我軍同時進入北平城內;在傅作義通電全國,宣布和平解決華北之後,建立華北聯合政府,傅作義的軍隊即由聯合政府指揮。
九十二軍本是屬於侯鏡如為司令的十七兵團的部隊,原來駐在天津。12月初,為了援救駐新保安的三十五軍,傅作義把駐在北平附近的一零四軍和十六軍都調往懷來和康莊,北平感到空虛,就把九十二軍調到北平南郊,軍部駐在大紅門,軍長黃翔則住在城內的王府井梯子衚衕。當北平被我軍包圍之後,黃翔自知已經成了籠中鳥、瓮中鱉,非常焦急。這時,九十二軍二十一師師長張伯權已經同我黨地下黨員薛成業、李介人等有了聯繫,準備在適當機會舉行起義。張伯權還接受了我地下黨組織的安排,讓地下黨員季鴻到他的司令部擔任參謀處的副官,負責有關事項的聯絡。根據我地下黨組織的要求,張伯權帶著曾經在九十二軍工作過的李介人去做黃翔的工作,要他率部相機起義。由於李介人本是侯鏡如的外甥,而侯鏡如早在1948年8月就與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有過聯繫,曾經對黃翔有過必要時可以投向共產黨的暗示。黃翔同意起義,遂於12月21日派中校參謀宋銓夏和季鴻一道,出城與解放軍聯絡。宋銓夏和季鴻到了當時設在馬駒橋的東野三縱司令部,見到了我東野一兵團司令員蕭勁光等負責人。談判之後,雙方約定從即日起,九十二軍與解放軍先行停火,以後的行動,要九十二軍聽候指示。如果萬一起義的企圖被發覺,九十二軍有危險的話,可以把部隊帶到解放軍佔領區。可幾天以後,由九十二軍負責守衛的南苑機場就由解放軍攻佔了。傅作義命令九十二軍必須收復。因為幾天前才與解放軍有了停火的約定,黃翔感到很為難。可是傅作義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黃翔只好下令二十一師執行反擊任務。二十一師師長張伯權表面上接受了任務,派出了一個團,實際上這個團只派出了一個連去佯攻了一下就撤了下來。
對北平的城防,大致是以天安門到鼓樓為中軸線,西部由李文的四兵團負責,東部由石覺的九兵團負責,這兩個兵團都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也是當時北平「剿總」所屬部隊中建制最完整、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整個城防和治安,由華北「剿總」副總司令郭宗汾負總責,城防司令則由李文擔任。但是在北平城最內圈的防衛,還是由當時僅存的一些傅作義部隊和非蔣介石嫡系部隊負責,因為傅作義對於蔣家嫡系永遠是不怎麼放心的。例如,德勝門一帶,https://read.99csw.com是原來「剿總」直屬由趙樹橋任師長的三零九師防衛;西直門、復興門到廣安門一帶,是原來「剿總」直屬由孫英年任師長的三一一師和李士林任軍長的一零一軍防衛;安定門一帶是從台灣調來由鄧文禧任師長的「新軍」(也稱「青年軍」)二零五師防衛;永定門一帶是由劉春方任師長的騎四師防衛。
12月22日,傅作義賴以起家的另一主力三十五軍在新保安被殲,軍長郭景雲自殺。
很明顯,這時雙方都打算要和平解決問題,但是在如何解決這一關鍵問題上,雙方的基本方針分歧還很大。
我平津前線司令部當時在薊縣孟家樓,林彪和羅榮桓的東野司令部就設在那裡,以後聶榮臻也到了那裡,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就在那裡建立了平津前線司令部,以後又成立了平津前線總前委,作為華北戰場上指揮我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以及地方部隊100多萬大軍的最高司令部。崔載之等人要找我軍談判的消息,在14日就由北平城外的部隊報告到孟家樓。為了保密和不暴露司令部的具體|位置,接待地點應選一個距孟家樓不遠的村莊進行。羅榮桓政委決定,由東野司令部參謀處處長蘇靜負責接待傅作義的代表。
崔載之看到這封電報之後,知道傅作義仍然堅持他原來的主張,即不能放下武器,仍要通電全國,還是想搞聯合政府,與劉亞樓所談的條件相距甚遠。為此,他一方面將電報轉給了蘇靜,請平津前線司令部轉交中共中央;一方面連續幾次給傅作義發報,要傅作義千萬不要發通電,要多考慮劉亞樓談話中所說的基本條件,否則就談不成。傅作義一直沒有給崔載之再來電報,而是由傅作義的聯絡處處長李騰九來了一封電報,要崔載之回北平彙報工作。崔載之隻身回北平去了,李炳泉和電台仍然留在八里庄,保持這條雙方的直接聯絡渠道。
毛先生:
19日下午,隨崔載之來的電台就把劉亞樓談話的要點向傅作義作了報告,傅作義很快就有了回電。回電中只說現在北平城中的蔣系軍隊比他的軍隊要多十幾倍,他要逮捕蔣系軍官很困難。其他問題,傅作義隻字未提。這種態度當然使崔載之很為難,因為傅作義在關鍵問題上沒有任何表示。一直等到12月23日,傅作義又才給崔載之發來了一封致毛澤東主席的電報,要其轉交。其電報全文如下:
三十五軍是傅作義的嫡系中的嫡系,當三十五軍援救張家口時,只去了兩個師,所以在新保安被消滅的也是兩個師,還有一個二六二師未派出去,還留在北平,留在傅作義的身邊。三十五軍的兩個師被消滅后,傅作義又在北平用地方部隊補充重建了兩個師,恢復了三十五軍,二六二師還是過去的老部隊,師長是由三十五軍的副軍長丁宗憲兼九九藏書任的。就是這位丁宗憲副軍長,和北平市企業公司經理馮傑宸是老朋友,我地下黨員杜任之通過馮傑宸和劉厚同老先生對丁宗憲做了一些工作后,丁宗憲表示願意走和平之路,如果傅作義和解放軍和談破裂,他的二六二師一定在自己的駐地德勝門到安定門之間單獨起義,只要解放軍發動攻城,二六二師就進行裡應外合,迎接解放軍入城。為了表示共同信守,丁宗憲還和馮傑宸在山東飯店結了兄弟之盟。當杜任之知道了這些情況后,就有意要傅作義的辦公室副主任兼政工處副處長閻又文告訴傅作義:「將軍如欲孤注一擲,死守北平,所部並不十分可靠,其結果將眾叛親離,必然導致失敗。」這些話,對傅作義不可能不起作用。
(一)今後治華建國之道,應交由貴方任之,以達成共同政治目的。
12月15日,淮海戰場上的黃維兵團被殲。在此之前的12月4日,杜聿明集團被我軍完全包圍。
蘇靜(1910—1997年),福建海澄(今龍海縣)人,讀過師範,當過教師。1932年投筆從戎,參加紅軍,成為當時紅軍中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幹部,曾在紅一軍團司令部擔任作戰參謀、偵察科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偵察科長,東進支隊司令部秘書長兼軍法處長,一一五師政治部保衛部長兼敵工部長,戰時工作委員會公安處副處長,山東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解放戰爭初期進入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和東北野戰軍總司令部參謀處(又稱作戰處)處長兼情報處長、平津前線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從頭至尾參加了和傅作義代表的全部談判。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後擔任中南軍區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務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傅作義不明底細,只知九十二軍的反攻很不得力,大罵九十二軍:「他們哪裡是在打仗,簡直是在表演!」傅作義當然不知道,黃翔和張伯權的確是在表演。如果他不走和平之路的話,其他人也會走上這條路。
與上述大事同步的時間內,在北平的傅作義部隊內部,還發生了一件傅作義當時還不知道的不大不小的事件:不僅傅作義在考慮走和平之路,就連在華北「剿總」序列中屬於蔣介石嫡系部隊的九十二軍,鐵甲總隊一大隊,都在背著傅作義與解放軍進行和平談判。甚至傅作義的嫡系三十五軍,也有人在準備起義。
(四)在過渡階段,為避免破壞事件及糜爛地方,通電發出后,國軍即停止任何攻擊行動,暫維現狀,貴方軍隊亦請稍向後撤,恢復交通,安定秩序,細節問題請派人員在平商談解決。在此轉圜時期,盼勿以繳械方式責余為難。過此階段之後,軍隊如何處理,均由先生決定,望能顧及事實,九*九*藏*書妥善處理,余相信先生之政治主張及政治風度,諒能大有助全國之安定。
12月11日,傅作義三大主力之一的一零四軍在懷來南逃途中被殲。
第一次和談失敗的事,在傅作義的高級將領中很快傳開了。這種情況下,傅作義只得將和談這件事委託李世傑及部分高級將領分頭進行了研究,也就是分別徵求意見。結果是:副總司令郭宗汾認為只要加修工事,北平城還可以守,目前沒有必要搞和談;副參謀長梁述哉同意講和,但認為不能單獨講和,最好能與國民黨中最大的非蔣嫡系派別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取得聯繫,一致行動,才有利於與共產黨講條件;副參謀長鄭曉嵐明確表示不贊成和談;完全支持和談的則有才當過俘虜的一零四軍軍長安春山、三十五軍副軍長朱大純、騎四師師長劉春方等三人。
在解放軍將北平完全包圍的情況下,傅作義一方面不得不對北平布防,一方面又進行著和平解決華北問題的試探。
崔載之等人出城之後,見到了城外的解放軍。經說明情況之後被告知,他們不可能去西柏坡,只能到我軍的平津前線司令部進行聯絡。崔載之等只好返回北平城內。第二天,王克俊又將他們送出了西直門,先是進入了我東野十一縱的防地,受到了十一縱賀晉年司令員和陳仁麒政委的接見。十一縱立即將此事向平津前線司令部作了報告。平津前線司令部一方面轉報中央軍委,一方面命令十一縱派人將出城代表護送到平津前線司令部的指定地點。
12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國民黨集團的43名頭等戰犯名單,傅作義名列其中。
12月24日,傅作義系統唯一的一個兵團十一兵團以及第三支主力一零五軍等部在張家口被殲,一零五軍軍長袁慶榮等被俘,張家口被我軍解放。至此,傅作義的三大主力軍已全部被殲。
第一次關於和平解決華北問題的談判,就這樣結束了。嚴格地說,這次談判是以失敗結束的,因為傅作義雖然想走和平之路,可是要他完全放棄多年以來所形成的舊觀念是很難的,要他很快接受我黨的主張也是很難的,這需要有個過程。對於傅作義來說,還必然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
19日上午,我平津前線司令部參謀長,也是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和崔載之等人談了一個上午。劉亞樓根據中央的指示,明確告訴崔載之,我方解決平、津問題的基本原則是:以放下武器、解除武裝為前提,絕不允許保存其反動武裝力量,更不允許通電全國建立華北聯合政府。如果對方同意我方和平解決平、津的條件,可以保障傅作義本人及其部屬的生命安全和私人財產免受損失;蔣介石系統部隊頑固的軍長師長要反抗,可以先將其逮捕;對於傅作義的部隊,可以改編兩個軍。
(三)余絕不保持軍隊,亦無任何政治企圖。九九藏書
據傅作義的參謀長李世傑回憶,這時期傅作義的思想鬥爭十分劇烈,整天走來走去,多次提出三個問題與親近的部下討論:(一)和談是不是投降?(二)不講道德還能做人嗎?(三)咱們過去的歷史就完了嗎?在12月下旬的一天,傅作義對李世傑說:「你好好準備打仗吧!兩方條件相距太遠,根本不能談。」這樣,傅作義在和平問題上的反覆也就充分反映了出來。
12月20日,我東野切斷了天津與塘沽之間的運輸線,京津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從海上南撤的可能性不再存在。
從上述方案看,傅作義要走和平解決之路,是可以相信的。但是,他仍然想保存自己的實力,在有一定實力的基礎上與我黨建立聯合政府的目的也非常明確。
傅作義所進行的第一次試探性和談,是在1948年12月14日。傅作義的聯絡處處長李騰九的堂兄弟李炳泉早已是我黨地下黨員(就是前面曾經提到過的送出國民黨軍將偷襲西柏坡重要情報的那位李炳泉),時任《平明日報》採訪部主任。按黨組織的指示,李炳泉已經向李騰九做了工作,希望他能勸說傅作義,要傅作義走和平之路。李騰九在一次與傅作義的密談中將李炳泉的情況告訴了傅作義,傅作義當即表示,此事要妥善研究,並要李騰九與李炳泉繼續保持聯繫,並保護好李炳泉的安全。12月12日,傅作義約見了李炳泉。在談話中,李炳泉正式向傅作義表示,他是受北平地下黨派遣來見傅作義的,歡迎傅作義走和平之路,願意在傅作義與我黨的接觸中聯絡。傅作義表示將派人與共產党進行直接談判,具體事宜由王克俊安排。王克俊和李騰九向傅作義推薦了他的老部下和智囊之一、過去幫傅作義辦過《奮鬥日報》而此時擔任《平明日報》社社長的崔載之作為談判代表,和李炳泉一道,代表傅作義出城與中共方面談判。所以,這第一次談判是派出了兩位無任何軍政職務的人士做代表,而真正代表傅作義前來作試探性談判的,實際上就是崔載之。此外,還有一名報務員、一名譯電員、一名司機。這五人在王克俊安排下於12月14日從廣安門出城,同乘一輛吉普車前往解放軍陣地。按傅作義的意見,希望能直接到西柏坡見到毛澤東。
12月10日,在各條戰線上全面崩潰的蔣介石政權宣布全國戒嚴。
平津前線司令部領導林彪、羅榮桓和劉亞樓在12月16日清晨就將十一縱和崔載之等人談話的內容電告軍委,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林彪等表示,「必要時我們可到通縣附近直接主持這一談判」,由於「攻下北平、天津,全殲守敵,我軍皆有絕對把握,因此談判內容以爭取敵人放下武器為有利」。當天下午,軍委回電,同意談判「以爭取敵人放下武器為基本原則」。
12月14日,我軍完成了對北平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