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 包公祠

附錄

包公祠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正因為包拯敢於為民作主,不畏權貴,所以京城流傳一句民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是說,儘管百姓打不通關節也不要緊,因為有包拯為我們做主。

官府改革,便民訴訟

二是疏通惠民河。開封城內有一條惠民河,河兩岸既有平民百姓的住宅,也有達官貴人的府第。一年天下大雨,河水泛濫,淹沒街道,使許多平民無家可歸。包拯經過調查,發現河水泛濫,在於河流淤塞不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一些達官貴人在河上築堤修壩,將壩內之水據為己有,種花養魚,並和自己的住宅連成一片,建成水上花園。要疏通河流,必須拆毀堤壩,沖走水上花園。包拯不顧達官貴人們的反對,毅然下令將所有堤壩和花園拆毀。雖然後來權貴們告到仁宗那兒,由於包拯做得完全正確,仁宗也只得緘口不言。
一顆時刻為民的心時刻留心民間疾苦,而不是時刻看著上司的臉色,這是包公和許多官吏(包括貪官污吏)的最大區別。時刻記著人民的人人民也會時刻記著他的名字,而且是永久的,歷史性的,這就是流芳百世。
在包公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時,常常不辭辛勞,深入下層體察民情,救民於水火之中。江南地區有一次發生了旱災,百姓們飢餓得難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況后,立即下令開倉放糧救濟,以解燃眉之急。如果按照當時的慣例,開倉放糧是件大事,必須事先請示皇帝,等批准以後才能打開糧倉救濟百姓。但當時情況緊急,如果將文書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來,要等上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百姓不知要餓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邊派人急奏朝廷,一邊就果斷地開始放糧了,終於使很多百姓免於災難。
包公先任天長(今屬安徽)知縣,后又升為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兩任滿后,他剛正清廉的英名已經傳遍天下,因此調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後來又歷任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待制(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知諫院,還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轉運使。

為了父母辭官職

歷史上的真包拯確實大公無私,做了官以後對家裡人的要求也很嚴。他曾寫過一則「家訓」,刻在家中壁上:「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已歿之後,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誰要是做官犯了貪贓,死後不得葬進包家祖墳。所以包拯一直被人們視為心中的清官偶像也就不奇怪了。
這次離京后四年,包公又被調回了京城,任開封府的知府。這是個很重要的職位,相當於現在北京市的市長,在整個國家中的地位是很顯要的。在這個位置上,包公為了表示對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辦公時他就向著北面坐著,所以,後來的戲詞中便有了一句「包龍圖倒坐南衙開封府」。後來,包公又任右諫議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職是樞密副使,是主管軍事事務的副職,相當於副宰相。
包公之所以世代受人崇敬,原因就在於他愛國、愛民,並且以實際行動處處體現出來,有時為民請願謀福,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險。隨著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執法者特別是法官們都應該以包公的精神自勵,為國家的法制建設、為法治社會的早日到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倒坐開封府

包拯無論在什麼任上,也確實能做到不畏權勢。他最受到百姓愛戴,還是在開封府任上。因為在此任上,他經常直接處理百姓中的事情。據歷史記載,他在任開封府知府期間,有兩件事比較突出:
包公一生儉樸為民,從不貪求百姓一點錢財。在端州任知縣時,他改革弊端,每年只收取貢品數的「端硯」,絕不加碼以壓百姓。而前幾任的縣令都是肆意加上幾十倍的數目,從中大取民財。到包公離任時,案頭也沒有一台當時全國聞名的「端硯」read.99csw.com。百姓們特意精製了一台送給他,包公婉言謝絕,「不持一硯而歸」。
包公經過實地調查后,立即調集人力,全部拆除了非法建築。對於偽造地契、弄虛作假、拒不拆除的立即嚴懲,並上報朝廷,撤其官職。包公鐵面無私,雷厲風行,在很短的時間里便從根本上清除了這一人為造成的水患。
如果讓那個農民把牛殺了,就觸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會進一步告發。所以包拯叫那農民回家把牛殺了,藉以引誘割牛舌者前來告狀。此計果然很靈。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機智。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包拯的廉潔無私、受到人們的讚賞。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包拯被調往京城任監察御史,這雖沒有多大實權,但包拯能夠盡職盡責,對宋朝的內政外交提出許多批評和建議。三年後,包拯調任三司戶部判官,協助三司使掌管全國戶口和稅務。他曾先後擔任京東、陝西河北轉運使,負責一路(相當於後來的省)的財政、監察事務,工作幹得很出色,故兩年後又升為戶部副使。
包拯在歷史上當然不至於只斷過這上個案件,可惜其他的案例在史書上沒有留下記載。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是時時事事都能做到「明察秋毫」的。他也不過失誤,有過被人愚弄的事情。歷史上倒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在他任開封府知府時,有個人犯了法,按法律規定,應當杖脊。於是犯人賄賂了包拯身邊的小吏。小吏深知包拯的性格,乃對那個罪犯說:「明天你見到包大人,他必定先交給我審問,你別的話不要說,只管喊冤自辯,我自有辦法。」第二天,罪犯來見包拯,包拯果然吩咐上小吏審問。罪犯按照小吏的提示,只是喊冤,自辨不已。這個小吏故意裝出盛氣凌人的樣子,大聲呵車斥道:「少廢話,給我老老實實地受杖!」包拯生平最恨以強凌弱,如今看到小吏這樣狐假虎威,不禁大怒,當場將小吏打了17杖,而對那罪犯卻從輕發落了。包拯這樣做,其目的是想壓一壓小吏的氣焰,殊不知卻中了小吏之計,為他所賣了。
在公元1045年,包公奉命出使遼國,在途中,他發現負責迎送外交使者的三番官員常藉機在沿途勒索百姓和地方的官員,邊界的人民不堪重負,叫苦不迭。包公趕忙上奏皇帝,請求大大縮短三番官員在邊界的停留時間,嚴禁吃請送禮。仁宗採納了包公的建議,下詔實行,很快,邊界人民的負擔便減輕了很多。
還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範圍受災,百姓已缺糧斷炊,而地方的官吏們為了虛報政績、討好上級,以利升遷,便隱瞞了災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顧。不僅如此,還反過來逼迫百姓們交糧賣米。包公了解到災情后,就給皇帝寫下了《請救濟江淮災民疏》,要求立即糾正不法官員誤國害民的行為,並予嚴懲。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從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稱為「再生父母」。現在仍然在上海地區上演的戲劇《陳州放糧》就是根據這件事編寫而成的,並非憑空設想。
一是簡化了民眾告狀的手續。當時儘管朝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一個平民百姓要想告狀,還是難於上青天。不但手續繁多,機時且根本見不到長官的面,這就為那些奸吏豪強舞弊創造了條件。包拯到開封府上任后,作出新規定:大開官衙正門,凡是告狀之人,都可以進去直接見官,當面陳述案情,任何人不得刁難。這一改革,深受百姓歡迎。
不過,此時包拯已是年過六旬的垂垂老翁了,兩年後,包拯就病死在開封。彌留之際,仁宗還親臨包拯府第看望。包拯死後,宋朝追認他為禮部尚書,謚號「孝肅」。所以人們也稱包公為「包孝肅」。

以民為貴,開倉放糧

read•99csw.com
傳說中的包公最輝煌的功績是審出了發生在宮中的一件大案——狸貓換太子案,替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三俠五義》中用了好幾個回目大肆渲染了這件事。

萬世景仰的人

但是,包拯畢竟權力有限,並非像傳說中的那樣法力無邊,憑著皇帝賜給的三口「鋼鍘」,可以「先斬後奏」。因為當時宋朝法律規定,該判流刑和死刑的罪犯,地方上是無權判決的,必須上報中央審批,經皇帝欽定后才能實行,任何人包括包拯在內都沒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包拯也從來沒有所謂權威無邊的三口「鋼鍘」。而且宋朝的死刑執行方式也只有斬、絞二種,儘管後來出現過「凌遲」(即千刀萬剮),但也是極個別的特例罷了。
包公的聲名流傳極遠,在世時已到了塞外,根據《甲申雜記》的記載,西羌的于龍呵在歸順宋朝後,對宋神宗說:「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現在既然已經歸順漢族朝廷,就請求陛下賜我姓包吧。」神宗很高興,於是賜他姓名「包順」。「順」即歸順。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之所以出現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就是因為歷史上仁宗確有認母一事。據歷史記載,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劉德妃的宮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劉德妃將其收為己子,親加撫養,後來在年幼時即繼了皇位。這樣,劉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於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劉太后垂簾聽政。仁宗並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懼太后之威也不敢說。但劉太后仁慈厚道,當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時,劉太后將其由宮女晉陞為宸妃。後來李氏病故,劉太后還以皇后之禮給予厚葬,這對一位宮女出身的人來說,也是備極哀榮了。過了若干年,劉太后逝世后,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言下之意,宸妃乃劉后所害。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好在宸妃靈柩尚在,於是仁宗親看開啟宸妃之棺察視。宸妃遺體由於有水銀保護,故其膚色就像活人一般,並非被人害死模樣。再看她的冠服,確如皇后。這就證明當初宸妃確實因病而死,劉太后也確實將宸妃按皇后禮安葬。仁宗看到這一切,感慨地說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劉妃、李妃確有其人,但其事絕非傳說的那樣。
仁宗認為,此事必須調查。但由於王逵在陳州有權有勢,很多人都不敢介入此事。而包拯為了弄清真相,為民除害,毅然來到陳州。經過調查,掌握了大量證據。原來,肆意搜刮農民,引起農民不滿的正是王逵。包拯回到京城,向皇帝報告了這一情況,並請求將王逵撤職,將多收的錢糧退還給老百姓。整個事件中並沒有刀鍘龐昱之事。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虛歲,中國古代及現在民間的習慣)。朝廷追封為禮部尚書,並贈謚號為「孝肅」,即孝道和鐵面無私。由於包公一生為官正直無私,百姓稱他為包青天,包老爺,士大夫們則尊為包公。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為彈劾外戚張堯佐而觸犯了仁宗,讓他離開京城去任河北督轉運使,加龍圖閣直學士的虛銜。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區別,有「官」、「職」、「差遣」之分,歷史上稱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祿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祿官,簡稱為官。其他一些文官還有學士、直閣等頭銜,是一種榮譽稱號,叫做「貼職」,簡稱為「職」。而擔任的實際職務叫做「差遣」或「職事」,有實際權力。但是前邊還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詞,表示你的官職也是暫時的,隨時可以撤換,這是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表現。如「知縣」就是臨時讓你做縣長官的意思。如果官員沒有「職」,就是吃國家閑飯的人。所以宋朝官員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加上軍隊數量大,軍費開支多。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貧、弱,所以宋朝和遼、西夏、金的對抗一直處於下風。
包拯陳州放糧,怒鍘當朝太師龐九_九_藏_書吉之子龐昱,這也是包拯傳說中十分精彩的一段。傳說那一年,陳州(今屬河南)鬧災荒,朝廷派太師龐吉之子龐昱前往陳州放賑。誰知龐昱到了陳州以後,並不放賑救民,反而在那裡大造花園,掠奪民間女子,有不少人被逼致死。包拯知道后,毅然上奏仁宗,揭發此事。仁宗加封包拯為龍圖閣大學士,仍兼開封府事務,前往陳州稽查放賑之事,並統理民情。仁宗還賜御札三道,包拯將札改國鍘,製成御賜鍘刀三口。包拯到了陳州,查清了龐昱種種不法行為,乃用鍘刀將他鍘成兩段,為民除了大害。
如今,包公已經成了清廉正直官吏的代名詞,外地的遊客到了合肥,都要去看看包公祠,懷念這位名垂千古的人民「公僕」。合肥市南門外的「包孝肅公祠」,即後人為紀念他的英明而建的,祠旁還專門鑿了一眼井,百姓稱之為「廉泉」,清朝人李國蘅說:「孝肅祠旁之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後人稱讚包公「正氣大名留宇宙」,「道直千秋同岳峙」。
這段傳說雖有一點事實根據,但卻添進了不少虛構的內容。那是包拯任監察御史時出現的一件事:轉運使王逵上疏向皇帝告狀,說陳州地方官任中師苛剝農民,多收錢糧。而在當時人的心目中,任中師是個廉潔奉公的清官,而王逵倒是貪婪卑鄙的小人,如今小人告清官,真把人弄糊塗了。
由於包拯在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為首相。
包拯,千百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清官的代表、正義的化身。在小說中,在野史里,在舞台上,包公不畏權貴,為民請命,甚至敢於拂逆與皇帝抗爭。他的三口鋼鍘,認事不認人,即使是王公大臣、皇親國戚,如果觸犯了國法,他也要開鍘問斬。他明察秋毫,明鏡高懸,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審理下,都會原形畢露,難逃法網。人們在崇拜、歌頌包公的同時,不能不問:歷史上的包公真是這樣的嗎?其實,歷史家不能不欽佩野史、小說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但也不能不指出,野史、小說、戲曲中的包公是一個被大大加工真包公,但兩個包公形象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包公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專門去了陝西的解州(今山西運城)考察民情,並及時上奏朝廷,請求廢止官營專賣制度,讓商販們自由經營,國家可以收稅增加收入,這樣就可以雙方獲利,百姓也方便。
在出任開封府後,在為民謀福去害方面,包公一如既往,從來不因為權貴當道而後退半步。當時,開封是北宋的首都,黃河的支流惠民河從城中穿過。很多權貴便在河的兩岸佔地營造宅院,還將河納內的田地霸佔,又營建園林,致使河道越來越窄,阻塞了水流。到了夏季多雨季節,常常發生水患,給京城的百姓帶來了災難。

為民不畏權勢

傳說中的包公簡直是個神,任何複雜的案件,經過他的審理,總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問下,總是原形畢露。他明察秋毫,摘奸發覆,洗冤雪枉,因而贏得「包青天」的稱號。一部洋洋洒洒、50餘萬言的《包公案》講述了包公許多精彩的斷獄故事。其實,這些斷案故事絕大多數都是後人虛構添加的。
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升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天章閣是存放朝廷圖書文獻的地方,待制之銜,有名無權。包拯又稱包待制,就是由此而來。知諫院,即兼任諫官之職,這倒是很重要的職務,可以指出朝政的種種弊病。在此任上,他曾多次抨擊不法的權臣,而且對時政提出種種批評和建議。然而包拯在此任上並未乾多久。兩年後,包拯被改命為龍圖閣學士,龍圖閣是皇家「圖書檔案館」,這也是包龍圖這一稱號的由來。龍圖閣學士是個虛銜,包拯帶著這個虛銜又先後在河北、廬州、池州、江寧等地任地方官,十幾年後他才回到京城,任開封府尹。在開封府任上,他只幹了三年,就升為權三司使之職。第二年又升任三司使和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之職。傳說中說包拯是宰相,甚至是首相,人們呼之為「包相爺」,恐怕就是據此誇張而來,其實包拯從未任過宰相。
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實行食鹽官營專賣制度,出現了很多的弊端。由於工作非常辛苦,食鹽極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負,人則逃九*九*藏*書亡他鄉,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鹽供應成了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這也影響了人民生活。
鬼斧神工的假山怪石嶙峋陡峭,小橋流水潺潺涓涓,水榭迴廊曲折深遠。身處園中,梅花山、牡丹園、杜鵑園、藏幽園、獨秀峰等一一游來,曲徑探幽,鳥語花香,不經意間,心曠神怡,如入仙境,令人流連忘返。
確實見於歷史記載的、有關包拯的斷案只有一件,就是他在天長縣任知縣時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個無賴,將一個農民告到縣衙,包拯對那農民說:「你回家把牛殺了,自己留一點吃,其餘拿到市場上去賣。」按當時宋朝的法律規定,民間私殺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縣老爺的許可,那位農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殺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殺牛的農民,反而將這告狀的人扣押起來,怒問道:「你為什麼把人家牛的舌頭割了?」那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追問弄得驚慌失措,只得如實招供。這個無賴再也沒有想到,這是包拯使了個「引蛇出洞」之計。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報案后,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這個農民。
整個故事生動曲折,有頭有尾,於是有人把它編成戲劇,搬上舞台,在社會上造成很大影響。
仁宗採納了包公的建議。施行新的食鹽通商法后,國家的收入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為吃鹽而犯愁了。稍後的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也對此制度讚歎道:「行之幾十年,至今以為利。」
在公元1049年,包公出任三司使財政官,更是時刻關心著民間疾苦。他曾說過:「民者,國之本也,財用所出,安危所系。」只有減輕百姓負擔,才能長治久安,利國利民。因此,包公上書給仁宗皇帝,要求罷掉「天下科率」,減輕賦稅。在他巡視山西室,發現漳河兩岸的邢、洛、趙三州(現在的山西中南一帶)萬頃肥沃農田卻被當成軍馬牧場使用,不準種糧食。但是,軍糧卻從外地遠道運來,費時費力又耗費國財。包公立即上書請求歸還耕地,仁宗很快也下了詔書。結果,糧食、馬料都得到了解決。在這可以看出,敬業精神、愛國精神也是包公和其他官僚很大的區別。

名聲千古

位於合肥市城東南的包河公園香花墩。包河風景區面積30.5公頃,明嘉靖乙亥年(1539年)間,在包公幼年讀書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孝肅公祠。正殿端坐著高大的包公塑像,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侍立兩旁,並置有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兩邊廂房陳列著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家訓》及包氏家譜等展品。祠東六角亭有一口井,傳說貪官污吏喝了井水便會頭疼難忍,故用來區別清廉貪官,名「廉泉」。
而且,「仁宗認母」這一事件整個過程,也與包拯毫無關係。這件事發生在仁宗親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延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時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29歲的包拯才考中進士,本被派到建昌縣(今江西永修)任職,由於包拯為孝敬年事已高的雙親,請求回到家鄉附近任職,於是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但由於還不在父母身邊,包拯又辭職回家,孝養雙親多年。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喪期滿,才在親友勸告下,離家去天長縣(今屬安徽)任職,而這時他已經40歲,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沒有去過京城,哪能幫助仁宗尋找生母呢!
包河東南的松柏叢中是包公其夫人、子孫的墓園。河東大島為浮庄,亭台樓閣,水榭長廊,石峰拱橋,雕樑畫棟,古色古香。包河風景區莊嚴肅穆,環境清幽;湖面水平如鏡,粼光閃閃,偶起漣漪,層層蕩漾。各種奇花異草爭妍鬥豔,兩岸楊柳依依,婆娑展姿,隨風飄蕩間,宛如萬千少女搖臂起舞……
包公去世后,宋仁宗親自率領百官弔唁,還派專使護送靈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東五十里的大興集,現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對聯:「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善無量,依然菩薩心腸。」總結了包公無私愛民的品格。
傳說中的包拯家世清貧,命運偃蹇,生下來就是個「黑漆漆、亮油油」的小兒,被父母遺棄。幸蒙兄嫂憐愛,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悔他一舉成名。這也不符合實際。事實上,包拯的幼九-九-藏-書年、少年時代,深受父母恩愛和教養。包拯長大后也極為孝順父母,所以史書上說他「少有孝行,聞于鄉里。」正因為他孝順父母,故在他29歲中進士后,竟辭官歸里,頤養雙親,以終天年。直到先後給父母送終,並且守制滿期后,包拯才出去做官。先任天長縣知縣,后又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端硯,作為向朝廷進貢的貢品。由於過粗官吏大量貪污,每年進貢端硯數不斷增加,人民不堪負擔。包拯上任后,下令只按規定數進貢,任何官員不得加碼、貪污,一掃往日貪風,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而包拯自己後來在離任時,連一方端硯也沒有帶走。
轉運使的職務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並沒有極力打擊他,只是讓他離開京城。因為這次所加的龍圖閣直學士的虛銜,所以後來的人們就稱他為「包龍圖」。

勸止食鹽專賣法

傳說總是與事實有很大距離,甚至將忠奸也顛倒了。例如,傳說中的太師龐吉,實是從朝臣龐籍深化而來。可是龐籍既非太師,更非奸臣,倒是剛直果斷的直臣。而《狸貓換太子》中的忠臣陳林,就是歷史上的程琳,他卻是個奸佞之徒。從一件事就可看出他與龐籍完全不同。據史載,劉太后在垂簾聽政時,三司使程琳為了向劉太后拍馬獻媚,竟向太后呈獻武后臨朝圖,希望太后像唐朝武則天那樣正式稱帝。幸虧劉太后比校清醒,憤然將圖擲于地上,並說:「吾不作此負祖宗事。」而殿中侍御史龐籍卻義為仁宗早已成人,理該親理朝政,不應再使女后稱制,故毅然上書,請下閣門、取垂簾議制盡焚之。由此可見,龐籍和程琳二人,忠奸完全不同。龐籍後來做過宰相,曾以太子太保致仕。他只有一個兒子龐元英,而無龐昱,更不是被包拯刀鍘而死。
後來,包公又設計讓陳林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劉氏知道陰謀敗露,驚厥而死。

糾正地方弊端

包公還進一步改革了開封府的官衙舊習氣,為民謀福。按照宋朝法律,到衙門裡告狀的人不能直接到官吏面前遞交訴狀,要由下屬「門牌司」來轉達,這使許多百姓受到刁難勒索,敢怒而不敢言。包公到任之後,馬上撤去了「門牌司」,讓人將衙門的大門敞開,允許百姓直接到公案前陳述遞狀,這從根本上杜絕了官府小吏們對百姓的盤剝。因此,《宋史·包拯傳》里有這樣的記載:「包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在當時,連婦女和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包待制」,還送給他一個綽號「閻王爺」,以示敬重。還有一句民謠在京城流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就是說,打官司如果沒有錢打通關節,會有包老為你做主。此外,這句話還隱含著一種意思:說情、拉關係、打通關節的事,根本到不了包公那裡。
那是宋真宗第一個皇后死後的事情。當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后,於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由於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機,將一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劉妃命宮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於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陳林。陳林將太子裝在提盒中送至南清宮撫養。再說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狸貓,以為李妃產下了一個妖物,乃將其貶入冷宮。不久,劉妃臨產,生了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皇后。誰知六年後,劉后之子病夭。當劉後行知李妃生的兒子並未死時,乃將他收來撫養,並讓他補了太子之缺。一日,太子在寒宮與生母李妃見了面,母子天性,兩人都面帶淚痕。劉后得知后,拷問寇珠,寇珠觸階而死。因此,劉后在真宗面前進讒言,真宗下旨將李妃賜死。小太監余忠情願替李妃殉難,放出李妃。另一太監秦鳳將李妃接出,送往陳州,秦鳳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陳州無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窯、靠乞食為生。幸虧包拯在陳州放糧,得知真情,與李妃假認作母子,將李妃帶回開封。此時,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包拯又趁進宮向仁宗狄皇后賀壽之機,將李妃帶進宮中,李妃才得以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仁宗見面,並道出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