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楔子 二、太平洋彼岸飛來「調停人」

楔子

二、太平洋彼岸飛來「調停人」

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表示有興趣在會上與他討論美國對華政策問題,並表示他希望機會對貝爾納斯散發的文件進行研究。
馬歇爾以極大的熱情迎接了周恩來一行的到訪。因為他知道,沒有中共的理解和支持,要向實現他的使命是不可能的,他也早已知道,周恩來不僅出生書香門第,曾留學法國,還是中共軍隊的締造這之一,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是中共領導層中的重量級人物。
在全面內戰一觸即發的時刻,一架載著美國總統特使的銀灰色的飛機從華盛頓起飛,開始了跨越太平洋遠途飛行。
會議很快在遠東司令官建議基礎上,取得了一致意見。
「赤峰、多倫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怎麼能達成停戰的協議呢?」蔣介石搖搖手,接著說:「根據與蘇聯簽訂的協議,政府軍隊有權也應該接受赤峰和多倫以及蘇軍還佔領的滿洲以外的其他一切地方。」
馬歇爾非常想得到蘇聯政府對杜魯門對華聲明的態度,他曾和杜魯門說「蘇聯對華政策是至關重要的」,但由於不斷惡化的中國形勢迫使他12月15日就離開華盛頓。
蔣介石知道沒蘇矛盾正在逐步尖銳,只有把蘇聯與中共拴在一起才能打動馬歇爾。因而,他抓住機會大談起所謂蘇聯與中共的聯繫。他說:「蘇聯的目的是在滿洲建立一個中共控制下的傀儡政權,蘇軍在滿洲的司令官有意拖延從滿洲撤出。」並強調:「蘇聯已在滿洲武器援助中共。」
馬歇爾知道,蔣介石樂於要中共交出軍隊,但要蔣介石停止內戰,放棄「獨裁統治」等,那就是說難上加難了。他說:「美國人民強烈反對自己的政府捲入別國內部爭論的任何行動,美國人民首要的利益再生世界和平,雖然他們對中國人民壞有偉大的友誼,除非他們看到確實的證據,證明目前進行的獲致和平解決中國內部爭論的努力取得成功,否則,他們將不允許總統保持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和對中國提供經濟援助。」
當時國民黨政府尚在陪都重慶,馬歇爾準備在南京稍事停就將飛往重慶。
軍隊國家化是蔣介石特別關心的話題,馬歇爾說:一「在任何國家,如果有兩支獨立的軍隊,就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國家。」
貝爾納斯堅定地回答:「我們將全力支持國民黨政府。」
貝爾納斯對斯大林的表態極為高興。他乘勝追擊,想要斯大林親自表示支持馬歇爾正在執行的美國對話政策。
貝爾納斯認為,民族利己主義色彩和擴張欲極強的斯大林是絕不會情溢放棄他在中國已獲取的即得利益的,但他更清楚地知道斯大林迫切希望美國政府能遵守1945月2月11日美、英、蘇首腦在雅加達簽定的《雅加達協定》,特別是三國在戰後勢力範圍的約定。
衛士長出去以後,毛澤東按照停戰協議備忘錄的要求,揮筆寫了起來:
貝爾納斯知道斯大林在這裏說到的「條約」之而恩的是1945年8月,蘇聯與國民政府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這個條約中,國民政府承認了外蒙古獨立、東北長春鐵路由蘇聯個條約中,國民政府承認了外蒙古獨立、東北長春鐵路由蘇聯政府和中國政府共同經營,大連為自由港,旅順口由兩國共同使用;蘇聯政府承諾,保證國民政府在東北領土、主權及行政權的完整,承諾「今後不再支持中共與新疆『匪亂』,並認為中國政府要求軍令、政令統一級為允當,今後援助中國的一切武裝及物資均以國民政府為惟一對象。」
11月23日,魏德邁在給華盛頓的報告中又指出:美國如果要幫助國民黨用武力統一華北和東北,那不僅中國「必然捲入自相殘殺的戰爭,以至可能捲入對蘇聯的戰爭,而為實現此項政策,肯定要增派遠超過現在在該戰區的可以動用的美軍」。
「願意,總統先生。」他是軍人,習慣於根據總統的願望到任何地點去工作。
一位全身戎裝,胸前綴著五星上將勳https://read•99csw•com章,高鼻樑,瘦高個的軍人,端坐在弦窗前貪婪地望著曾數度穿越的太平洋。他,就是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1880年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尤寧敦的民主黨人,曾參加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任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陸軍參謀長,立下了赫赫戰功的五星上將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他今年已67歲,按中國話講已經是年近七旬的老人。
貝爾納斯乘機就馬歇爾使華試探莫洛托夫:「馬歇爾將軍將試圖說服蔣介石與中共達成一項專門的協定,使之成為避免大規模內戰和實現中國統一的最佳途徑。」
貝爾納斯把美國政府派遣馬歇爾使華的任務和美國對華政府需要的東西。
「對美國朋友,特別是將軍您,我的門隨時都是敞開的。」蔣介石熱情地招呼著,還未等馬歇爾坐下,又接著說:「如果我沒有猜錯,將軍是為停戰之事而來的吧!」
簽署停戰協定后,周恩來與張群又于當日簽署了《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的協議》,規定了軍事調處執行部委員由國民政府、中共和美國各推定一名代表組成,主席由美方代表擔任。各委員均有表決權及互商權,有關一切事宜均須經三委員一致通過,執行部下設若干執行小組開展停戰監督工作。
所有文件簽署后,張群面帶慮色的向馬歇爾提出:一道面見與蔣介石。
中華民國國軍及共產黨領導下之一切部隊,不論正規部隊、民團、民兵、非正規部隊或游擊隊,應即實行下列命令:一、一切戰鬥行動,立即停止。二、除另有規定者外,所有中國境內軍事調動一律停止,惟對於複員、換防、給養、行政及地方安全必要之軍事調動,乃屬例外。三、破壞與阻礙一切交通線之行動必須停止,所有阻礙該項交通線之障礙物,應即拆除。四、為實行停戰協議,應即在北京設一軍事調處執行部,該以執行部由委員三人組成之。一人地區中國國民政府,一人代表中國共產黨,一人代表美國。所有必要訓令及命令,應由三委員一致統一,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名義經軍事調處執行部發布之。
寒喧后,馬歇爾非常談率地向蔣介石說明了美國政府對中國局勢的擔心,以及杜魯門派他來華的使命。他說:「美國政府希望看到中國早日實現統一與和平。」
斯大林說:「蘇聯政府與蔣介石政府訂有一個這樣的條約。」
深謀遠慮的馬歇爾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他說:「如果共產黨政府同意作為看來可被接受的讓步,而國民黨政府去拒絕妥協,該如何行事?」
莫洛托夫回答說:「我認為他是希望這樣的,但是要由他自己來講。」
馬歇爾的這番講話正中蔣的下懷,他不住的點頭:「請不吝賜教。」
23日晚上,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貝爾納斯。
重慶林園,是一處既優美又安全的所在。斜陽西照,光線柔弱溫和。
在美國戰後對對華政策尚未形成之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不斷受到美國駐華大使館發來的報告:「中國大規模的內戰威脅正在增長中」,「大使館感覺情況已『幾乎絕望』」。而堅持推行援蔣內戰政策的駐華大使赫爾利遭到美國國務院內外的壓力,正在考慮辭職。這一切使美國政府不知如何應付。於是急忙命令返美述職的駐地華美軍司令魏德邁立即趕回中國,並要求他就中國形勢寫出書面報告。同時,開始物色合適的駐華使節。
談到三國外長會議,蔣介石不由得職責起蘇聯來:「蘇聯的目的,是想滿洲建立一個中共控制下的傀儡政權。蘇軍在滿洲的司令部有意拖延從滿洲撤走蘇軍的時間,就是作為援助中共的一種手段。政府軍隊于大連、葫蘆島、營口登陸以及在長春設立國民政府參謀總部等問題,他們都沒有取友好與合作的態度。」
馬歇爾首先向周恩來表示,他對中國的情況知道九-九-藏-書得很少,但非常樂於學習,十分願意傾聽中共方面的意見。他說:「作為美國總統的特使,我不禁要與政府方面會談,而且要與多方面人士會談。美國政府願意努力促進中國和平,因為這不僅符合美國的願望,也是實現世界和平所必須的條件。」
「三國外長曾就中國局勢交換意見。他們一致認為:必須在國民政府之下建立一個團結而民主的中國,必須由民主分子廣泛參加國民政府的所有一切部門;並且必須停止內爭。他們重新確認:他們對於不干涉中國內政的政策信守不渝。」「(美蘇)兩國外長完全一致,願望蘇軍都在可以實行的最早的時機,就從中國撤退。」
對文森特的講話,貝爾納斯當即表示支持。
周恩來對馬歇爾熱情接待表示謝意,他說:馬歇爾特使能來華促進中國的和平,我們非常高興。特使剛才所說的精神很好,我們共產黨在抗戰時和戰後都是以這種精神來謀求中國的和平與團結的。中國人民抗戰8年,如果從九一八算起已經14年了,目前又出現戰爭狀態,這是十分不幸的。當前,我們主張立即停止衝突,用民主的方法解決國內的一切問題。我們所要求的民主與美國式的民主頗為相似,但要加以若干的中國化。美國友許多東西可供我們學習,這包括華盛頓時期的民族獨立精神,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和羅斯福主張的四大自由。此外,還有美國的農業改革和國家工業化。
蔣介石從卧室走出來,感到神清氣爽,心情愉快。
會談中,蔣委員長對於杜魯門總統對華政策聲明大加讚許,並強調了國民政府尋求以和平方面解決內部問題的決心。
11月20日,白宮受到魏德邁的報告,主要談了兩個問題:一是關於中國的華北和東北問題,二是關於美國在華的海軍陸戰隊的去留問題。報告中說:「美蘇在東北和華北爭奪實力地位的鬥爭已經展開」,而蔣介石政府不僅沒有力量佔領東北,並且數年內也沒有力量取得在華北的控制。為了美國的全球利益,報告建議應由美國、英國、蘇聯對東北實行「託管」,直至國民黨政府強大到能完全負責和控制東北局勢為止。
他抬起頭,深深吸了一口煙,又緩緩吐出,臉上浮現出一縷不易察覺的笑容。這些日子,他特別關注重慶的會談,鑒於馬歇爾來華,美、英、蘇聯三國外長會議的召開,毛澤東曾致電提出的綱領就應該實際一些、簡單一些。
聽貝爾納斯解釋后,斯大林又說:「如果美國希望留下它的軍隊,蘇聯政府將不反對,只是希望即時告知這一情況。」
斯大林問貝爾納斯:「美國為什麼不希望把它的軍隊調離華北?」
王家坪的一片柳樹下,有幾間平與山坡上的窯洞僅僅相連。這裡是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駐地。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就住山坡的窯洞中。年初,毛澤東也從棗園撤到了這裏。
慢慢的三被紅葡萄酒碰在一起,叮叮噹噹的響聲總,留下一道鮮艷的光環。
馬歇爾話題一轉,說道:「我知道,委員長也有為難之處,你的部下有不少人不贊成停戰協議,力主武力解決中國問題。可是從去年10月以來,打了3個多月,結果怎麼樣呢?」他例舉了美軍國民黨幫助運送5個軍到山海關,兩個軍到華北,兩個軍到山東后的實際態勢說:「在華北、華東,您的部隊也還不足以打敗共軍。」
抗戰期間,蔣介石與負責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存有較深的芥蒂,而馬歇爾作為史迪威的老上司兼後台,蔣介石對馬歇爾便疑慮重重,在得知馬歇爾將作為美國總統特使來華后,蔣介石一再向魏德邁詢問馬來華的真實意圖。但蔣介石始終疑慮難釋。
蔣介石皺著眉頭,抓起筆,無奈地在穩健的後邊寫上了「蔣中正」三個字。
這對蔣介石是十分悅耳的。
經馬歇爾的緊張斡旋,國共雙方唇槍舌戰,展開了多倫會談,終於達成了停戰協定草案。
https://read.99csw.com後中國時局的發展,對與蘇聯爭奪全球勢力範圍的美國政府來說,完全是突如其來的。這並非是由於美國政府對中國情況缺乏了解,而是因為日本投降之快遠遠超出了美國的預料。
大概坐久了,馬歇爾倦怠地離開弦窗,躺在了舒適的沙發上。從弗吉尼亞州里斯堡莊園到華盛頓的一幕幕立即在眼前浮現……
蘇聯政府迅速作出反應,提議召開英、美、蘇三國外長會議,討論中國問題。
「在擬議的國民會議達成臨時協議之前,美國將不運輸國民政府的軍隊,諸如到華北地區,因為這樣的運輸會損及軍事上的停火和政治談判的目標。」文森特在宣講修正意見時,擔心蔣介石會固執已見堅持使用軍事手段,便首先發言。
馬歇爾表示完全統一周恩來的顧慮,承認這是一個「十分微妙」而且是「頗難做到」的事情,但他願意儘力而為。
貝爾納斯說:「美國一直根據它所理解的美蘇兩國一致的政策支持著蔣介石。」
馬歇爾在一章帳戶沙發上坐下,說:「我認為有關國共雙方停戰的文件,已到應該簽字的時候了。」
馬歇爾從蔣介石和周恩來的談話中聽出了兩當主張的巨大差距。蔣介石強調杜魯門總統生命中提高的取消中國自治性軍隊,職責中共沒有和平建國的誠意;周恩來強調總統生命中關於停戰和建立聯合政府的提議,但不相信國民政府會有誠意,要求政府中發言權得到保證前,不能交出軍隊。
美國總統杜魯門政策生命以及馬歇爾特使的道理,再加上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的召開,使中共中央明顯感覺到內戰有可能暫時停止,國共和平談判有可能進入一個新階段。針對這種趨勢,周恩來在沿岸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蔣介石企圖有利於他的條件下停戰,成立請客式的聯合政府。我們的任務是,為了配合軍事自衛,開展政治攻勢,也準備尋求可以接受的妥協協商會議。」周恩來的發言,得到了與會領導的贊成。會議批准了中國共產黨出席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名單,還通過了周恩來的提議,將原來設在重慶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改為中共中央重慶局,以周恩來為書記。第二天,即12月16日,中共出席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周恩來、吳玉章、葉劍英、陸定一、鄧穎超飛抵重慶。
對於蔣介石把中共在滿洲接收日本關東軍投降繳出的武器,說成蘇聯在東北用武器援助在東北用武器援中共,馬歇爾沒有加以附和。
12月22日,馬歇爾飛抵重慶,周恩來前往機場迎接,對他作為特使來華表示歡迎。次日,周恩來偕董必武、葉劍英等來到牛角坨怡園拜訪馬歇爾。
12月9日,在舊國務院大樓的會議室里,馬歇爾和國務貝爾納斯、副國務卿艾奇遜、遠東事務司司長文森特、助理陸軍參謀長核兒等人討論由文森特起草的對華政策修正意見。修正意見的要點是:美國在國際上承認而且支持國民政府,但對中國內戰不能實行軍事干涉;美國將幫助國民鎮壓把軍隊運至滿洲各港,以便讓國民鎮壓能夠在滿洲重新建立起行政上的控制;說服蔣介石同共產党進行「和平的政治談判」;促成由中國主要政黨代表參加的國民會議,以和平的方式達到中國的團結、穩定與民主,結束國民政府一黨「訓政」等。
「不能這樣說。」馬歇爾攤開雙手,「可以派遣執行小組到那裡去,了解和報告這兩個城市的情況。」眼言下之意,不能單靠軍隊來解決問題。
在21日的會議上,蘇方就不干涉中國內政及從中國撤出外國軍隊問題提出備忘錄。
經與國共雙方及民盟等幾方面的會談,馬歇爾感到他使命的開端是蠻不錯的,因為每一個人中國人都贊成統一。問題是沒有一個人能以切實可行的話來回答如何才能實現統一。馬歇爾認為,這正是他這個調處人的任務。
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極力想探明蘇聯政府對美國戰後對華政策及馬歇爾使命的反https://read.99csw•com映,企圖直接與蘇、英,特別是蘇聯就中國問題達成協議,爭取素蘭支持馬歇爾使華時所執行的政策。為了試探蘇聯的態度,貝爾納斯在會議的第一天就散發了杜魯門對華政策聲明,並就馬歇爾赴華的基本目的和做法向蘇聯打了招呼。
11月27日,正在里斯堡莊園悠閑地打點著苗圃的馬歇爾接到杜魯門總統的電話:「將軍,您願意替我去趟中國嗎?」
卻說馬歇爾在12月20日飛抵上海后,第二天又飛抵南京。
馬歇爾知道八路軍已戰略這兩個城市,現在國民黨軍隊繼續向這兩個城市開進,這種局勢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馬歇爾記得周恩來單獨向他說過的話:赤峰和多倫是蔣不願停戰的借口,在蔣認為進攻有利的時候,是決不肯停戰的。聽了蔣介石的話,他頓生幾分不悅,語調比剛才嚴肅了幾分:「不能這樣講,委員長。政治協商會議就要開始了,如果國共雙方停戰的條款和協議還不能簽字,這於國民政府,於我們美國,都是不利的。」
貝爾納斯回答說:「在這種情況下應通知中央政府,我們本來可能給予中國的援助就不給了,……我們將不得不就日本人撤出華北問題直接同共產黨協商了。」
赫爾則表示反對,他說「應該在軍事停戰和政治解決進行嘗試之前把國民黨軍隊運往北方接管日軍佔領區。」
波濤粼粼的大海,成就了他堅韌的個性,廣袤寬闊的體平樣成就了他事業的輝煌……
在19日的會議上,貝爾納斯強調,蘇聯應該支持蔣介石,他說呢「斯大林已經說過,蔣介石是目的中國的惟一的領袖,還不能期望其他什麼人能夠實現中國的統一。支持蔣介石是蘇聯的政策,我們將遵循這一政策。」
會談中,貝爾納斯急於想知道斯大林對美國對華政策及馬歇爾使華的態度。
「加入共產黨政府不同意讓步,而國務院政府遷就本政府的觀點而作出必要的讓步,那將如何行動?」
走到寬大的寫字檯邊,蔣介石首先看到了一疊文件,最上面的便是張群、周恩來、馬歇爾三人合簽的關於停止衝突、恢復交通的協議。張群來過電話,請他早點簽字發布,因為聽說周恩來晚上要召開記者招待會,向新聞界公布這一消息,政府不能落在中共的後面。室內靜悄悄的,除了偶爾反動紙張的響聲,沒有一點其他的聲音。從警衛的哨兵,到侍從人員,都知道此刻是委員長辦公的時間,誰干也許不敢來打擾。雖然這樣,蔣介石的注意力還是集中不起來,他感到這些文件枯燥乏味,一點也引不起興趣。這不奇怪。對他來說,最痛快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刑事,是發布作戰命令,剿滅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軍隊。然而,現在去不僅不能這樣做,而且還必須在這些停戰命令上簽字,這太不符合他的本意了。
這次會議不久,美國政府戰後對華政策終於定型。
晚9點多,馬歇爾與張群來訪。馬歇爾笑著說:「很抱歉這麼晚了還來打擾閣下和夫人。」
蔣介石深知赤峰、多倫軍事地位的重要,原想通過談判迫使共軍放棄該地,以使國軍佔領這裏,從而控制共產黨通往東北的道路。然而現在看來情況複雜了。他的口氣里透出不甘:「照馬歇爾將軍這麼說,赤峰和多倫地區就讓給共產黨了嗎?」
政黨雙方爭論不休時,白宮官員送來了美國遠東司令部麥克阿瑟將軍、魏德邁將軍、雷蒙德給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電報:「遠東司令部贊成向華北運輸更多的中國軍隊和遣返日本的基本決定,但執行的時機可以由馬歇爾將軍選擇,以便建立起一個統一、民主的中國。」
12月27日,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結束的當天,國共開啟了馬歇爾來華后的第一次正式會談。
「委員長,」馬歇爾不得不拿出他的尚方寶劍,「請您理解,我本人的話不僅代表美國而且代表每、英、蘇三國政府來執行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的決定。如果政治協商會議正式開始時,關於停止內戰問題九*九*藏*書還沒有結果,那麼,美、英、蘇三國一定要干涉此事的!」
鑒於命令傳達到分散於各地的部隊需要時間,會商決定停戰令於1月13日午夜起生效。
周恩來談率地說明了我黨的和平誠意,並提出了通過政治協商會議草擬憲法,改組政府籌備國民大會,實現憲政國家的意見。為大小美國的顧慮,周恩來反覆闡明了中國不僅可以與美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而且可以成為緩和美蘇關係橋樑的理由。
周恩來表示:中共方面接受美國的調解,而美國應以不干涉中國內政為前提。他又說:如何才能做到二者兼顧,不致顧此失彼,極為困難。
備忘錄說:「蘇聯政府堅持不干涉中國內政的政策。她認為,外國軍隊干涉中國內政正導致內政政治鬥爭的加,並使中國的局勢複雜化。」備忘錄建議蘇聯達成諒解:「同時從中國撤出他們的軍隊,無論如何不遲於1946年1與中旬完成。」
首次會談在十分融洽的氣氛中進行,馬歇爾和蔣介石都感到十分滿意。
12月27日,三國外長會議結束,發表了公報。公報在談到中國問題時指出:
1月10日下午3時,政府代表張群、中共代表周恩來和馬歇爾在重慶馬歇爾公館舉行了簽字儀式。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黃昏時分,毛澤東的房內靜悄悄的。他坐在一張老武木椅上,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一支香煙,右手握住一支鉛筆,聚精會神地看著文件。不大一會兒,他就把桌上的文件看了一遍。
毛澤東掐滅煙,喊來衛士長說:「你問問新華社收到今天政協會議的開幕詞沒有,如果收到了,立即給我送一份來。」他想看看蔣介石在政協會上講了些什麼。
16日,美、蘇、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召開會議。圍繞中國內戰和戰後世界局勢,三國外長進行了長達一周的討論和交涉。
「好吧,我尊重馬歇爾將軍的意見。」
當時,沒有軍隊在華人數達成11萬多人,蘇聯的備忘錄顯然將了貝爾納斯一軍。
12月15日,杜魯門總統發表對華聲明,主張由中國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開全國會議,商討和平團結解決內政的有效辦法,並宣布美國政府將排出總統特使馬歇爾來華調處國共糾紛。
馬歇爾接著說:「解決的辦法可能涉及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他們不會讓步到放棄獨立自主。共產黨領導人在考慮總統聲明之後是否會作出真誠努力,這還要看一看。如果他們對讓步或解決問題並沒有作出任何貢獻,那麼,他們在美國所享有的那一點點同情就將失去。」
……本黨代表與國民政府代表對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之辦法、命令及生命,業已成立協議,並於本日公布在案。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之一切部隊,包括政府,共產黨各級委員會,均需嚴格遵行,不得有誤。……中國和平民主新階段,即將從此開始。望我全黨同志與全國人民密切合作,繼續努力,為鞏固和平,實現民主改革,建立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
毛澤東又點了一支煙,讀起蔣介石在政協會商的開幕詞。他讀得很細,有的段落讀過去又回過頭重讀,在最後一部分劃上一道紅杠杠。
衛士長回來了,毛澤東接過電稿,把剛剛寫好的停戰通告交給衛士長,說:「讓新華社立即廣播出去,登在明天的報紙上。」
蔣介石說:「馬歇爾將軍盡可以放心,共產黨不能把我怎麼樣,更不能把美國怎麼樣。」
《國共雙方關於停止衝突、恢復交通的命令聲明》,簡稱「停戰協定」。全文如下:
此前,他不願干又不得不幹的事只有兩次:一次是9年前「西安事變」被迫聯合共產黨抗日,第二次是3個多月前讓毛澤東到重慶來。算來,這是第三次了。
抵滬的當天,馬歇爾接到通知,蔣介石和他的夫人特地趕來南京,晚上將與他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