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篇 第二十五章 五代十國

第五篇

第二十五章 五代十國

唐之河北三鎮,即十六州受異族統治四百二十四年之久,直至明初建都北京才再收回而統一。
其中尚有二王是胡人。
朝代短而多,打仗必多,人民生活即不安。
後晉:二王,十一年;
三國時,曹魏像樣,人才眾多。
五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中國歷史的傳統是一條線的,即所謂「一線頭」。外國人沒有傳統,外國的文字亦不同。中國歷史是有傳統精神的,要有政治及領袖代表傳統。今日之英王亦是有傳統,但不過九百年而已。中國的歷史傳統淵源漫長,有唐虞夏商周秦漢一直至三國,三國時有三君王,須要找出一正統,故大家爭這正統。
唐代內部由於中央有朋黨之亂與宦官弄權,接著有藩鎮之亂,又有西邊之外寇及東邊之流寇作亂,故使唐代崩潰。

二、十國

後周第一任王是郭威,募兵出身。
總之,十read.99csw.com國優於五代。
吳始都揚州,后遷南京即今之江南、淮南,有四皇,共歷時四十七年,較五代好,但接不上唐。
尚有一問題,即五代十國建都,沒有一國建都長安的長安是自古以來的天府之國〔編按:「天府之國」最早出現在秦代,指包括長安在內的關中地區。明清后多專指四川。〕,因當時長安殘破。此後的長安,在歷史上不佔重要地位了,即長安的比重從唐代以後下降了。但此是重要地區,應重新去收拾一番才好。
這是歷史的傳統。
二是長江、珠江流域之像樣。
後唐之開國王是李克用,李姓為唐所賜。
民國二三十年代,十六州地跨河北、察哈爾、山西三省。石敬瑭之所以賄賂契丹,乃由於他攻打後唐時需要更強兵力,故向契丹討救兵,並承認為契丹之子。送契丹九*九*藏*書的十六州,宋時尚未取回,仍在遼國人手中,后又為金所奪去,接著又入元之手,至元順帝,有四百二十四年之久,直至中國統一,才回歸中國。
南漢,王姓劉,都廣州,五王,共六十七年。
故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后,實應建都西安或北京。
日、德是暴,一下子敗亡了。中國則有幾千年了,國家仍有前途,不可作苟安想。
五代之外有十國,十國是割據,非偏安。
總計,五代十國時有四大問題:
晉以後是南北朝,中國人之意是南朝為正統,北朝不算,又到隋朝為正統,唐完后是宋,但唐宋之間有一段更亂的時期,同時候有許多國產生,五代不過是較大之國,故一定要找出一個正統,唐後有亂,宋接自後周。故五代成正統。
後梁:二王,十六年;
南北朝時,南朝比北朝好。
南唐,自稱唐,亦姓李,但因在南方,有三皇,三九九藏書十九年,以南京為都,李後主為大詞人。
後周:三王,十年。
三是西北長安之沒落。
中國人應知道自己的地理,自己的歷史,要天下一家,不可有分的觀念才對。
前蜀及后蜀,在四川,前蜀共二王,歷時三十五年;后蜀亦二王,共四十一年。
後晉第一任王是石敬瑭,亦胡人。
後漢第一任王是劉知遠。
故此河北三鎮十六州未接受本國文化之涵煦,已歷時六百年,這是中國在歷史上之大問題。
吳越,地兼江浙兩省,王姓錢,都杭州,五王,歷時八十四年,為最太平。
閩,都福州,七王,歷時五十五年。
以上五代原是唐時藩鎮的變相,是軍權的統治。由養子帶領親兵,寄子作王,但姓不同,故有八姓。
晉朝司馬炎說,他是接自曹魏,故晉主張魏是正統。也有人主張劉備是蜀皇正統的。
至於十國,只能說割據。國是私的,正統是公的,九九藏書是天下。梁、唐、晉、漢、周稱天下,稱朝代,不稱國。故中國實在有國家與天下之觀念。西洋的傳統是耶穌。中國是「治」的,如絲之有條理;西洋是「亂」的,沒有條理。日本學中國傳統,學得最似模似樣,固有「天皇萬世一統」之說。
八姓中,後梁開國王即是黃巢之流寇朱全忠,投降唐朝後,賜名全忠。
楚在長江,共六王,歷時五十七年。
後漢:二王,四年;
上述十國中,只有北漢在北方。五代均在北方。當時天下是南方像樣,年代長,人壽亦較長,北方的五代差,不過是正統。
四是東北方即十六州在異族統治下,大敵易於侵入。
做兩年的省長不如做三十年的所長。
北漢,即劉知遠的「漢」,被篡位後退回北方的山西,四王,歷時二十八年。
尚有一重要的地方,即燕雲幽薊十六州,分為山前八州,山後八州。在中國東北方有十六州。有幽、薊、涿、檀、新、媯、儒、武、蔚、雲、寰、朔等十六州〔編按:十六州分別為: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幽、薊、瀛、莫、涿、檀、寰、順為山前八州,新、媯、儒、武、雲、應、朔、蔚為山後八州。〕。五代時,晉高祖石敬瑭割此幽雲十六州賂契丹。九_九_藏_書
一是北方黃河流域之衰敗。
五代是梁、唐、晉、漢、周,這些朝代都很衰敗可憐。五代共有八姓十三君王,共經歷五十四年,計為:
後唐:四王,十三年;
「代」是代表,是代替,即一代替一代,大家都朝向他,故叫「朝代」。故俗稱「唐朝」不通,應稱「唐代」。一個皇帝叫一朝,一個家族叫一代,文武成康叫四朝,自父到子叫兩朝,非兩代,這是白話文的毛病。
荊南,都湖北江陵,五王,五十七年。

一、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