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篇 第五十章 宋元明三代之學術

第九篇

第五十章 宋元明三代之學術

朱子重視選幾本重要的書來讀,喜歡為古代典籍作註疏。如王安石有《詩》《書》《周禮》的「三經新義」〔編按:「三經新義」為宋代王安石撰《周官新義》,王霧、呂惠卿撰《毛詩義》《尚書義》之合稱,是熙寧變法的重要理論依據。〕,成為學校教本並作為科舉取士之標準。又如程伊川作《易傳》,直到朱子集大成,有《四書集注》,以便讓讀者各自研讀,以補講堂教育之缺失。後來朱注《四書集注》成了元代取士的準繩。
朱子則主張討論而不斷講說,與二程有異。
唐代中葉前後,是南北經濟文化的大轉移,同時也是貴九*九*藏*書族門第之興衰轉移點。東漢以後的讀書人因緣際會造成了貴族式的門第,並在東晉南北朝時大盛。要到隋唐科舉制度興起,貴族門第才開始衰落。
至於私人公開講學方面,第一期如二程,為私人講學;第二期如朱、陸,此時期所集門徒有時甚多;第三期如陽明弟子之講會,成為非學校的社會的公開講學。
直至明代,學術上自由傳播則更為方便了。此時貴族門第已不能獨擅學術上的私秘,從而使私人講學更為盛行。宋明時期的自由講學之風,其風氣與先秦諸子講學時期差可相比,因同為平民學者之自由講學也。
北宋中期,學術風氣始終是私read.99csw•com家講學。本來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很想徹底廢除科舉,重興學校,但興學需要龐大的經費與師資,還要有地方長官的支持配合,故辦學實不易。因此只能從發展私家講學著手。
到了元代,書院比宋代為盛。
自從范仲淹、王安石主張政制改革失敗以後,已醒覺到要改革現實,應先從教育入手。因此當時的關洛知名學者均走上講學之路。一直到南宋時期,仍一貫保持著此種講學之風。
宋初的讀書人,多在寺廟中借讀,但多是關心世運、治儒術經典古籍,與唐代時人在寺廟中讀文選習詩賦、謀科舉已大不相同。
簡言之,私家講學是接近陸https://read.99csw•com象山的教學法。到了王陽明提倡良知之學,講者不必到書院講學,只需幾次談話便可成事。
一派為陸象山教法,主張因人施教,直指本心。此派傳承自程明道、伊川兄弟,重視語錄,程氏主張人靜坐,便是好學。陸氏近此派。
因此,我們可以說,宋明學者講學之變化,從學校進展來說,是先由寺院私人讀書進而到私人學塾的書院,再發展為地方政府之公立學校,再進而由地方學校上推至國學太學。
此時書院亦紛紛建立,如有名的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及應天府書院,多是模仿寺廟規劃而建造。遂由私人聚徒講學而變成書院講學。
此是由read•99csw•com於唐代以後,印刷雕版的發明,使書籍的傳播更廣泛了。於是民間出現很多藏書家,如王欽若家藏書四萬三千卷,宋敏求家藏書三萬卷,葉夢得超過十萬卷,周密家三代積存四萬二千多卷等。蘇東坡曾寫一篇《李氏山房藏書記》,其中雲:「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唯恐不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此乃由於宋代活字版發明,因此書籍當然比唐代遠勝多倍了。
於是學術文化傳播更廣泛了。白衣老百姓有更多機會成為公卿了,即使農家子弟亦可一躍而變成士大夫,即社會階級消融了。
九_九_藏_書講學要有講堂,有了講堂,又要有講義。由於來學之人程度有高低,同時往來無定時,故不能一體施教,亦無法規定日期,因此講學分成兩大派。
還有,宋明時期的學者,既非貴族,亦不出世,也不講功業、禮教。他們講的是接近平民生活的人生、社會、國家等各方面,而不講佛老的出世長生之道,亦不講霸道的君相事業。
其次是讀書人多了,學校書院亦隨之而多了。因此學術空氣自然比從前為盛。
因而宋、明兩代六百年中宋慶曆、熙寧及明洪武、永樂除外,政府不能主持教育,領導學術;社會上的學術空氣則續有增高,教育要求亦與時俱進。宋明儒之講學風氣之盛,實是在此種環境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