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篇 第五十八章 晚清之政局

第十篇

第五十八章 晚清之政局

二十四年,俄借旅順、大連,英租威海衛。
東西方勢力侵入中國,清室愚昧無法適應,以致喪權辱國。
因此,有人思以變法圖強。但清廷滿官以為祖法不可變,且漢人亦隨之腐化,主正義變法者日少,因此變法圖強者,只是空話而已。
繼而有普通學校之設立,如光緒二十二年上海設南洋公學,內附設小學;天津設頭二等學堂,上述均相當於今之中學。至光緒二十四年,開始籌辦國立https://read.99csw.com京師大學堂。至庚子政變后,二十七年,始有復興學校之議。內有速成科及仕學、師範二館,略近當時之科舉思想而已。此種晚清之興學,亦與北宋之書院講學無法相比,甚至亦不及魏晉南北時代的佛學寺院。其目的只是為入學者出來后得一職位與地位而已,可稱為「洋八股」「洋翰林」。
十年,中法戰起,敗而失安南。
再者,清廷官方無能https://read.99csw.com懦弱,捐錢可得官職,當時捐百余金可得佐雜,千余可得正印,即道、府之官,亦不過三四千金可得。
且當時思變者,只知兵事外交,而不知民政內治;只知朝廷洋務,而不知有國民國務。即使上述局部思變,亦遭當時人之反對。因此思變之事務,時日遷延甚久。外患時刻逼近,政事遲遲不進,遂使識時務者轉移到人才與教育方面著手。
首先辦學校者,大抵只https://read•99csw•com關乎研究語言文字,以及軍事與機械製造。如京師同文館、上海廣方言館、福建船政學校、天津水師學堂、廣東水陸師學堂及湖北武備學堂等,此等學校皆由地方督撫籌辦,而中央發起。
三十一年,與日訂滿洲協約。
二十五年,法佔廣州灣。
清代的部族政權,咸同中興以後,即趨衰落。首先是外患紛起。
光緒五年,日本滅琉球。
光緒八年,與俄定喀什葛爾東北界約。
read•99csw•com外尚有勸捐。順天賑捐一案,保至一千三百餘人。山東工賑,保至五百餘人。吏途如此混亂,官方當然無法上軌道矣。
二十一年,中日戰後議和,割台灣,失朝鮮。
二十七年,訂辛丑和約。
於是當時遂有人興起辦學校廢科舉。
二十三年,德佔膠州灣。
咸豐七年,英法聯軍陷廣州並進侵天津,陷大沽炮台,后侵入北京,圓明園被燒。
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北京,光緒逃西安。
十九年,英法逼暹羅廢止入貢https://read.99csw.com中國。
因此,廢棄了隋唐以來的科舉制,而以學校為替代。於是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理論出現。
十二年,與英訂緬甸條約,失緬甸。
宣統二年,外蒙、庫倫攜貳,日本並滅朝鮮。
三年,英兵侵佔片馬。
二十九年,日俄以我東三省為戰場。
道光十八年,政府派林則徐赴廣州禁鴉片,終於不敵洋寇,於二十二年訂立《南京條約》,割香港給英國,並許五口通商,稱為鴉片戰爭。
其次,清室內政腐敗,財政極度睏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