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佛教中國化 四、通往自由之路

第四章 佛教中國化

四、通往自由之路

這當然是革命,也是顛覆。因為佛教之教法和證法的核心就是佛、法、僧,號稱三寶(梵文Triratna),皈依佛門就是皈依三寶。禪宗作為革命派,當然要顛覆。問題在於,心是看不見的,悟道卻需要契機,傳法也需要載體,牛和車都不可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向何處求?
也不對。
慧海說:他們吃飯時百種思索,睡覺時千般計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現在看,懷讓不愧為惠能的親炙弟子,確實已得六祖的真傳。實際上禪宗的宗旨,就是心性本凈,佛性本有,無念為宗,見性成佛。這一點,惠能說得很清楚:
道一說:成佛。
律師說:這跟閑雜人等有什麼不同?
懷讓說: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
法演說:恭喜!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read.99csw.com
馬祖道一如醍醐灌頂,頓悟。
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
有一次,一位僧人向興善惟寬請教。
這才真是精彩之極。
生活,實踐,大自然。
懷讓問:年輕人,你在這裏坐禪,究竟圖什麼?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法演說:他只認得聲音。
有一次,一位大宋提刑官在離職前,到雙峰山向法演禪師請教修行悟道的法門。法演笑眯眯地看著他說:提刑大人年紀輕輕,多少總讀過點情詩吧?有兩句詩非常貼切: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read•99csw.com
於是答道: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於是,修禪就變成了休閑:
官員聽罷,唯唯諾諾而去。
後來寫出「茶禪一味」名言的克勤,那時還只是法演的學生和侍者。於是他問老師:這位大人明白了嗎?
可惜,許多人連這一步都達不到,比如某律師。
慧海說:當然。
懷讓說:做鏡子。
惟寬說:又有你,又有我,更看不見。
惟寬說:就在眼前。
認得心就是認得佛,也就是覺悟。但,這是你和佛之間的事。只有你和佛知道,也只需要你和佛知道。正如少年時代的風流韻事,只有也只需要我和她知道。
那麼請問,還能說茶味就是禪意嗎?
惟寬說:因為你有「我」,所以看不見。
惟寬說:沒有你也沒有我,誰看啊?
那人說:請問大和尚,道在哪裡?
懷讓說:牛車不動,該打車,還是打牛?
慧海說:餓了就吃,困了就睡。
明白了這一點,才真正懂得「茶禪一味」,也才能真正懂得大珠慧海。實際上,所謂「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並不完全是順其自然,更重要的是發現自我,因九*九*藏*書為佛性就在每個人的心中。通往心靈之路,就是通往自由之路。
是,又不是,既不是「是」,也不是「不是」。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南嶽懷讓便找了塊磚頭,在牆上磨。
道一說:磨磚豈能成鏡?
道一問:和尚磨磚幹什麼?
律師是熟悉經書戒律的僧人。按照佛家分類法,參禪的是禪師,講律的是律師。道不同,原本不相為謀。然而那位菜鳥律師,卻偏要來刁難馬祖道一的法嗣,百丈懷海、南泉普願和興善惟寬的同門師兄弟大珠慧海。
表面上看,這並不錯。因為這首詩的本來意思就是:帥哥哥(檀郎)到家裡來做客,小姐不便出面相見,就頻繁地呼叫丫鬟(小玉)。其實她什麼事都沒有,只不過是想讓情郎記住自己的聲音。因此克勤問:老師不是說「只要檀郎認得聲」嗎?既然他認得聲音,怎麼就不對?
律師問:你們禪師,也用功嗎?
這是一則破執的典型案例,看起來費解,其實簡單。它告訴我們的道理是:通過什麼途徑覺悟,是吃飯、睡覺還是喝茶或者戀愛,都無所謂,因為「頻呼小玉原無事」。甚至就連「檀郎認得聲」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認得心」。
般若智慧,就這樣變成了美。
那人說:那大和尚你,看得見嗎?
顯然,如果說「道」在基督教那裡變成了肉身,在伊斯蘭教那裡變成了經典,那麼,在禪宗這裏就變成了生活。宋代高僧克勤禪師還因此寫下了「茶禪一味」的名言。但,如果以為茶味就是禪意,卻大錯特錯。read.99csw.com
道一問:那要怎麼樣?
那律師又問:怎樣用功?
於是,南嶽懷讓便去禪房看他。
茶禪一味
據1865年《煎茶圖式》,酒井忠恆編,松谷山人吉村畫。中國茶道在唐宋時期逐漸形成,其標誌就是陸羽《茶經》的問世。而圓悟克勤的墨寶,也與日本茶道有著密切的因緣關係。
這就是懷讓不主張坐禪的原因。禪是車,心是牛。牛不肯走,你打車幹什麼?佛就在你心中,怎麼不去找?
道一答不上來。
當然,牛若肯走,車也可坐,否則仍是執迷。
馬祖道一剛開始學佛時,也是坐禪的。
懷讓說:你自己九-九-藏-書好好想想,到底是要學坐禪,還是要學做佛?如果學禪,禪非坐卧;如果學佛,佛無定相。像你這樣整天坐禪,這不是學佛,是殺佛。
的確,禪宗跟莊子和魏晉名士一樣極其熱愛自然。因為自然在漢語中,原本就有「自然而然」的意思,與禪宗主張的「覺悟不假外求」高度一致。因此在禪宗這裏,自然界最有佛性,也最接近無上正等正覺,正所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克勤恍然大悟。
法演猛喝:祖師西來意就是庭前柏樹子嗎?說!
對於那不開竅的律師而言,慧海這是啟蒙,告訴他眾生之迷在於吃飯時不好好吃,睡覺時不好好睡。那麼,認準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喝茶就是喝茶,對嗎?
因此禪宗的修行主張是:
可惜這很難。
也是泛舟,是垂釣,是一無所獲:
那人說:沒有我也沒有你,就看得見了吧?
那人說:既然就在眼前,我怎麼看不見?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