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奪宮 五、寒心的功臣

第一章 奪宮

五、寒心的功臣

事實上李績的七上八下,就是太宗皇帝一手安排。他深知此人的特點是重感情講義氣,因此在四月份病重期間對太子李治說:李績才智有餘,你的恩德不足,我死之後他未必對你效忠。所以,朕現在就把他貶到天荒地老去。如果立即上路,你就提拔重用;如果觀望猶豫,那就只能殺了!
這事非同小可。正如《隋唐定局》一卷所說,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除尚書省長官尚書令曾由李世民擔任,因此長期無人填補空白外,門下省長官侍中、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都是當然的宰相,即可以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國務委員。尚書省副長官左右僕射如果「同中書門下三品」,也一樣。
韓瑗也被牽涉到這個案子里,只不過其時韓瑗已死,曾經的昭儀沒能砍成他的頭。來濟的下場要好一些。他在與突厥作戰時為國捐軀,沒給武后留下誣以謀反的機會。
「特進」、「開府儀同三司」都是散官官階。散官與實際官職不同,用於勛位的判定和獎賞,形成「品位」體系,與「職位」相對,萌生於秦漢魏晉,由來已久。參見閻步克《品位與職位》和《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
太宗駕崩,高宗即位。
奪宮之戰打響時,陣線似乎很分明。
是的,如果沒有李績的話。
一言興昭儀,武媚娘鹹魚翻身。
忠心耿耿的李績,差一點就人頭落地。
品位文官武官
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
正二品特進輔國大將軍
從二品光祿大夫鎮軍大將軍
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冠軍大將軍
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雲麾將軍
正四品上、下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忠武將軍、壯武將軍
從四品上、下太中大夫、中大夫宣威將軍、明威將軍
正五品上、下中散大夫、朝議大夫定遠將軍、寧遠將軍
從五品上、下朝請大夫、朝散大夫游騎將軍、游擊將軍
正六品上、下朝議郎、承議郎昭武校尉、副尉
從六品上、下奉議郎、通直郎振威校尉、副尉
正七品上、下朝請郎、宣德郎致果校尉、副尉
從七品上、下朝散郎、宣義郎翊麾校尉、副尉
正八品上、下給事郎、征事郎宣節校尉、副尉
從八品上、下承奉郎、承務郎禦侮校尉、副尉
正九品上、下儒林郎、奉仕郎仁勇校尉、副尉
從九品上、下文林郎、將仕郎陪戎校尉、副尉
九_九_藏_書
沒有證據表明是武昭儀讓皇帝去見李績的。但以武媚娘嗅覺之敏銳,不會看不出李績病得蹊蹺;而以英國公地位之崇高,李績的態度將是關鍵的一票。總之,皇帝不恥下問地向李績道出了自己的煩惱:朕想立武昭儀為皇后,可是顧命大臣都不同意,是不是該就此止步?九九藏書
來濟和韓瑗估計得不錯:武皇后不會放過仇人,無論他們是情敵還是政敵。實際上沒過多久,王皇后和蕭淑妃就死於非命。兩年後,韓瑗和來濟被貶。四年後,長孫無忌也被謀殺,辦法是劉邦和曹操都用過的:誣以謀反。
實際上,李治在退朝後秘密討論廢王立武一事,召見的宰相是四人。除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還有司空李績、尚書省副長官左僕射于志寧。然而李績卻請病假。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這個時候病了,這病生得蹊蹺。
只有一個人態度曖昧,他就是李績。
太宗皇帝跟李績也情同手足。貞觀十七年(643)四月,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李績則得了一種怪病。太宗聽說鬍鬚灰可以治療,竟然自己剪了鬍鬚送給李績。李績感恩戴德進宮拜謝,太宗卻說:我這也是為了江山社稷。朕要把兒子託付給你。你不曾辜負李密,也不會辜負我。
不過,媚娘畢竟是媚娘。就在李治下詔立她為皇后的第三天,即永徽六年(655)的十月二十一日,新皇後上表請求褒獎韓瑗和來濟。她的說法是:對抗聖意,風險很大,極為不易。若非公忠體國,豈能做到,又豈能不賞?九_九_藏_書
李績說:這是陛下家事,何必再問外人?
李績確實有心病。
平平淡淡一句話,卻立馬點醒夢中當局。是呀,朕的家務事,何勞國務委員和三省六部過問?同時,李績這個不是態度的態度也等於變相地告訴李治:並非所有的元老重臣都一邊倒地反對廢王立武,皇帝陛下不妨獨斷專行。
首先,朝廷的格局變了。
天平明顯地傾斜。武昭儀這邊,只有一幫新提拔的小人如李義府、許敬宗之流(詳見下章),再加上後宮微不足道的奴僕。高宗皇帝雖然支持她,卻軟弱無力搖擺不定。王皇后那邊則陣容強大,立場堅定的至少有太尉長孫無忌,尚書省副長官右僕射褚遂良,中書省長官中書令來濟,門下省長官侍中韓瑗(讀如院),已佔到國務委員的半數以上。
武昭儀其實差一點就當不上皇后。因為李治的御前會議不歡而散后,未能與會的另外兩位宰相——中書令來濟和侍中韓瑗,也通過面見皇帝或上書朝廷主動表明了態度。態度當然是反對廢王立武,而且立場堅定,言辭激烈,從殷紂王一直說到漢成帝,簡直就是在給李治上歷史課。
現在,作為女人,武則天已經到了頂峰。精力旺盛才智過人又不甘寂寞的她,便只好去做男人的事情。
這一天,是貞觀二十三年的六月二十日。此前,他就已經改任洛州刺史兼洛陽宮留守,時間在六月一日以後。也就是說,李績根本就沒有可能到達疊州。他只不過離開長安旅遊了一趟,就官複原職,還升了半級。這就實在怪異。因此我們不能不問:這一個多月時間內都發生了什麼?九-九-藏-書
李績當場感動得把手指都咬出了血。
當然,新皇后此刻還顧不上這些,她正忙著加冕呢!
李世民的這一安排,不過雄猜之主的慣用伎倆。然而由此造成的深遠影響,卻是這位千古一帝沒有想到的。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韓瑗和來濟卻一身冷汗。因為按照這個邏輯,最該獎賞的就是褚遂良,怎麼沒有他的份?因此很清楚,新皇后這是黃鼠狼在給雞拜年,只不過反對派已經無計可施。何況韓瑗還心存幻想,希望自己的讓步能夠換來褚遂良待遇的改善,儘管其實並不可能。
調令來得蹊蹺,李績卻沒有片刻的觀望猶豫,連家都沒有回就立即赴任。一個多月後,他又突然奉調回京,拜為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而且繼續擔任國務委員。
所以,中書令來濟、侍中韓瑗站在太尉長孫無忌和尚書省右僕射褚遂良一邊,就幾乎等於宰相群體同仇敵愾,三省一致反對另立皇后。面對如此強大的反對派,高宗皇帝不能不倒抽一口冷氣,甚至打算放棄努力。
十一月一日,帝國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禮使英國公李績將皇后璽綬恭敬地遞給武昭儀,然後盛裝的新皇後來到肅儀門,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君主的祝賀。這種朝拜皇后的儀式是由她別出心裁首開先例的。武媚娘,這個木材商平凡的女兒,老皇帝卑賤的侍妾,感業寺寂寞的尼姑,唐高宗寵愛的情人,終於一步登天,成為大唐王朝的國母。九-九-藏-書

唐代散官官階(貞觀十一年)

結果,武昭儀的命運也變了。
那麼,她的男人會同意嗎?
官階正一品的司空李績是大唐的開國元勛,之前則是瓦崗軍李密的部將,本姓徐,叫徐世勣(績的異體字)。瓦崗軍兵敗之後,大片土地和許多人馬仍掌握在李績手中。李績卻沒有趁機自立,也沒有視為資本,而是交還給李密,讓李密獻給大唐。高祖皇帝大為感動,於是將他封為國公,賜予李姓,委以重任,看作貼心貼肺的家裡人。
但,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十五日,也就是太宗皇帝去世的十一天前,李績卻突然接到命令,以正二品的特進官階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職務,調任疊州(今甘肅省迭部縣)都督。那個地方,距離長安一千三百多里,因高山重疊而得名疊州,正可謂千里之外,萬山叢中。
變化是微妙的。此前,李績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同屬元老集團,在奪嫡鬥爭中也同屬晉王派。但,拜為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之後,就成了僅次於首相的次輔。到永徽四年(653)二月拜為司空,便更能與長孫無忌分庭抗禮,因為司空和太尉的官階都是正一品。因此,李績如果與長孫無忌他們不再同心同德,武昭儀便大有空子可鑽。
這一年,她三十一歲。
實際上李績的心態已經改變。自從看透了皇上的心思而迅速離京,他的心就寒到了零度以下。是啊,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江山社稷與我無關,遠離是非才是全身之道。他李績已經犯不著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也犯不著跟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幫飛揚跋扈的傢伙攪在一起。因此,當他察覺到秘密會議是要討論廢立皇后時,就非常及時地生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