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箭在弦上 四、司馬光待命

第一章 箭在弦上

四、司馬光待命

顯然,如果說司馬光是被神宗看在眼裡,那麼,王安石則是被皇帝記在心中。這不僅因為韓維的不斷推薦,更因為此人還沒有在政治舞台上亮相,就已經滿堂喝彩了。
皇帝只好把他召到御前詢問。神宗說:古之君子,要麼有學問沒文采,要麼有文采沒學問。愛卿卻兼而有之,請問為什麼要推辭翰林學士的任命?
神宗再問:巴結宰相和巴結皇帝,哪個好些?
其實即便沒有這些插曲,熙寧年間的司馬光恐怕也只能在洛陽專心致志編撰《資治通鑒》。因為他雖然看到了帝國的弊端和隱患,也主張改革,卻反對變法。在那封寫給仁宗皇帝的萬言書中,此公明確指出解決財政問題的出路是節約開支和藏富於民,改革的關鍵也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司馬光說:理財確實會,邊防未必懂。
也就是說,舊制度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用人不當。既然如此,司馬光怎麼可能贊成變法?更麻煩的是,司馬光並提不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只是一味地講修心治國善於擇人之類的大道理,這種空話又豈能解帝國的燃眉之急?
神宗皇帝只好作罷。
司馬光答:都不好。前者固然是姦邪,但,一味迎合主上,揣摩聖意,見風使舵,也不是正人君子。

治平四年(1067)有關事件一覽表

司馬光說:不,這是天大的好事。知人善任可是堯舜都感到困難的,何況陛下剛剛即位?萬一用了姦邪,台官諫官都明哲保身一言不發,豈不壞了陛下的大業?
read.99csw.com看司馬光在韓琦一案中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神宗任命王陶為翰林學士未果,又想任命他為侍讀學士,司馬光便向皇帝力陳利害。他說:這兩個職位資級相近。王陶如果擔任侍讀學士,吳奎肯定繼續罷工。這時,陛下敦促他則會失去威望,罷免他則會失去人心。再說王陶在待罪期間得到美差,恐怕也不敢接受,豈非兩邊不落好?
司馬光問:陛下知道薛向的為人嗎?
薛向是理財高手,正是帝國急需的人才,人品卻似乎有爭議。其實,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薛向品質惡劣。但在正統士大夫看來,善於理財肯定是小人,肯定見利忘義。王安石變法備受爭議終至失敗,這是原因之一。
然而他看重司馬光卻毋庸置疑。因此,雖然司馬光曾經抗命,卻仍在吳奎和王陶同時被處分那天再次被任命為御史中丞。應該說,年輕的皇帝對司馬光是寄予厚望的。
眾說紛紜。曾公亮認為王安石是真有病,吳奎認為他不來是因為韓琦在朝,韓維則認為他胸懷大志,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就召來的。此事當然不可能有結論。好在,王安石接受了江寧知府的任命,這才沒有繼續討論下去。
宋神宗說:不用。像兩漢那樣就行。
這樣看,司馬光簡直就是當宰相的料。
事實上,神宗也並沒read•99csw•com有看走眼。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寶元初年進士,仁宗末年已成為活躍于政壇的新銳人物。當時,皇帝遲遲不肯建儲,宰相們一籌莫展。司馬光便提醒韓琦說:相公一定要只爭朝夕。此刻如不昭告天下,將來萬一哪天半夜三更從宮中傳出片紙,上面寫著由某某某承繼大統,請問還有迴旋餘地嗎?
司馬光說:臣不會寫四六駢文,無法草擬詔書。
司馬光也不肯就任。他說:御史台人見人怕。陛下任臣如此要職,臣不敢辭。但是,如果彈劾宰相便被罷免,那就說明御史中丞做不得。王陶雖然未免小題大做,維護禮法卻沒有錯。所以,臣要等到宰相押班以後才能就職。
司馬光說:本朝慣例不可。
首先恐怕是他不能讓皇帝十分滿意。
臣恐國家異日之患不在於他,在於財力屈竭而已矣。
那麼,又該怎麼處理呢?
事件
正月初八 英宗駕崩,神宗即位
十一 三司使韓絳等上書稱國庫空虛
神宗下令英宗皇帝喪事從簡
三月歐陽修被誣
閏三月二十五王安石任江寧知府
二十六司馬光任翰林學士
四月初八御史中丞王陶彈劾韓琦、曾公亮
十七韓琦、曾公亮上表待罪閉門不出
十八王陶彈劾未果,宣布罷工
十九命司馬光與王陶對調,司馬光拒絕
二十二參知政事吳奎請罷王陶未果,宣布罷工
二十三王陶與吳奎並罷,司馬光權御史中丞
二十五吳奎官複原職
九月二十三王安石任翰林學士
二十六韓琦和吳奎被免去宰相和副宰相職務
二十七神宗召司馬光詢問朝政
二十八司馬光改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
十月初二令司馬光專心修史
初九賜新書名《資治通鑒》
https://read•99csw•com
可惜就連神宗皇帝也未能免俗。他說,薛向固然很難說是正人君子,只不過會理財,也懂邊防。
宋神宗說:愛卿進士及第,怎麼可能不會寫駢文?
司馬光竟掉頭就跑,皇帝也只好派宦官去追,追上以後仍然不肯受命。宦官只好根據皇上的命令,將詔書硬塞進他懷裡,司馬光這才勉為其難地當了翰林學士。
就在韓琦罷相的第二天,司馬光被召到延和殿。儘管此刻他那御史中丞的官銜前面還有一個「權」字,read•99csw•com也就是「暫時代行」之意,但對皇帝的諮詢依舊知無不言。
司馬光的建議,是不讓王陶繼續擔任御史中丞,恢復到之前的舊職。這樣一來,吳奎無話可說,不敢不出;王陶也心安理得,坦然接受;至於輿論,自然平息。
何況司馬光道德品質無可挑剔,學識才華難有人及。即便在那群星璀璨人才輩出的時代,他也是出類拔萃的。那麼請問,司馬光為什麼沒能成為熙寧年間的領軍人物?
司馬光答:不知。
神宗皇帝看中的人,是司馬光。
這,不正是宋神宗要變法的重要原因嗎?
司馬光卻堅決不肯接受任命。
司馬光也是一個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人,對帝國的弊端和隱患更是看得清清楚楚。嘉祐七年(1062)五月,他給仁宗皇帝寫了一封信,洋洋洒洒,下筆千言。其中最讓人不得不佩服其先見之明的,是這樣一句話:
單憑這一點,司馬光就只能待命。
接下來又說到另一個人,司馬光也不以為然,甚至給他戴上了「姦邪貪猥」的帽子,皇帝便突然不高興起來。他對司馬光說:朕每次有任命,朝野上下就議論紛紛,鬧得沸沸揚揚。風氣如此,只怕不是好事。
能讓神宗為之一振的,便只有王安石。
王安石的態度同樣讓朝廷頭疼。實際上,神宗皇帝最早的考慮,是要把他召到中央政府來工作,沒想到遠在江寧的王安石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請病假。最後,皇帝急了。他問宰輔們:這個人到底是真有病,還是在講價錢?
這就是皇帝不想聽的話了。什麼叫不迎合?難道唱反調就好?難怪朕指揮不動,也難怪不是今天這個罷工,就是明天那個稱病,原來他們滿腦子是這種思想!哼哼,此風斷不可長,此人也得再看一看。於是第二天,司馬光便改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御史中丞則換了別人。read.99csw.com
話題很自然地就談到了人事。
證據就在前面那個案子里。當時,神宗為了平息韓琦和王陶雙方的怒火,曾經打算將王陶調離御史台,由司馬光出任御史中丞,王陶改任翰林學士,也就是讓司馬光和王陶兩人對調。這個想法遭到了韓維的批評。韓維說,宰相跋扈可是要殺頭的。王陶如果說得對,宰相豈能無罪?不對,王陶又豈能只是調離?恐怕應該當庭對質,判明是非。
神宗又問:吳奎阿附宰相嗎?
在於擇人,不在立法。
韓琦連連拱手:敢不儘力!
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是神宗皇帝看中的人,他起用這兩個新銳前後只差一天,頭一天任命王安石為江寧知府,第二天就任命司馬光為翰林學士,時間是在神宗皇帝即位的三個月之後,可見皇帝的另眼相看和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