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一意孤行 六、積怨爆發

第二章 一意孤行

六、積怨爆發

皇帝只好將他召到御座前,唐坰則不慌不忙掏出一個大捲軸,清了清嗓子,準備開始宣讀他的長篇大論。
王安石也只好將一口惡氣咽了下去。
唐坰當然沒有瘋。此人甚至原本是王安石的黨羽,也是宋神宗喜歡的人。因為他曾經對神宗說,秦二世受制於趙高不是因為太強,而是太弱。他又曾經對王安石說:推行新法沒什麼可犯難的,只要殺幾個像韓琦那樣的就行了。
據說,皇帝甚至還對蔡確另眼相看,準備重用。
唐坰卻恢復了平靜。他從御座前退下,鄭重其事地趴下來向皇帝行了大禮,然後一個人跑到東門外待罪。
北宋諫院是負責糾正朝廷錯誤的機關,因此唐坰其實是有發言權的。但,提意見也要守規矩、講程序。在御前會議上不打招呼就衝出來說話,是嚴重的失禮和犯規。於是神宗皇帝在驚愕之餘,便讓禮儀官通知他隔日再說。
神宗趕緊打住:奏摺留在這裏,愛卿可以退下了。
一個名叫蔡確的人站了出來。
唐坰卻說:臣今天要彈劾的是朝中大臣,必須為陛下當面陳述,當面核實,當面論個是非。然後,這位諫官居然回過頭來大吼一聲:王安石,到御座前面來聽參!
這當然很嚴重,神宗不禁為之動容。
所有人都呆若木雞,嚇白了https://read.99csw.com臉。
王安石卻必須為自己辯護。他的說法是:宰相在宣德門內下馬是慣例,以前也從來就沒有人管過這件事,怎麼今年就出了新規矩?宦官和衛士是什麼人,為什麼膽敢對宰相如此無禮?肯定是有人背後指使。因此,王安石請求皇帝查出幕後黑手。而且他斷言,那一定是破壞變法的「反革命」。
這樣的人,怎麼也反王安石?
神宗半天才緩過勁來,問:這人怎麼膽敢如此?
張茂則怒斥:宰相也是臣子,難道想做王莽?
唐坰卻不肯。
查詢的結果莫衷一是。有人說門內,有人說門外,還有人說不記得了。只有三朝元老樞密使文彥博話中有話冷冷地說了一句:老臣我從來就是在宣德門外下馬。
神宗無奈,只好將開封府那兩個法官罰款了事。
北宋皇城示意圖

據楊鴻勛《宮殿考古通論》。
積怨總是要爆發的,只看什麼時間,什麼方式。
說完,趴在地上不肯起來。
神宗皇帝不由得一聲長嘆。九_九_藏_書
沒有疑問的,是王安石不得人心。
王安石嚇了一跳,趕緊上前。
實際上唐坰後來並未受到嚴重處分,只不過被貶到廣州去做軍需官。官修史書無法解釋唐坰的反目為仇,只好說他是因為對職務的安排心懷不滿。但,此人三月到諫院就已經屢屢上書,八月發難竟能洋洋萬言,說明什麼呢?說明不但他自己滿懷深仇大恨,朝中對王安石也是怨氣衝天。
但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王安石受辱之後,就向神宗提出辭職,神宗的挽留則幾近低三下四,甚至連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愛卿每次請辭,朕都寢食不安。朕一定是有對不起你的地方,你難道還在為宣德門的事耿耿於懷嗎?
王安石狼狽不堪。
不妨再提供一個旁證。據說,神宗皇帝曾就此案詢問https://read•99csw•com過宮中宦官,沒想到宦官們齊刷刷跪下來淚流滿面地說:官家聖鑒!如今祖宗家法掃地無遺,王安石所行害民虐物。臣等明知禍從口出,卻也不敢不言。願陛下罷免王安石,救萬姓於水火,就算把臣等流放到天涯海角也無怨無悔!
位極人臣又是逢年過節,卻居然受此羞辱,王安石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他向神宗皇帝投訴,要求將衛士送開封府法辦。開封府的法官(一個判官,一個推官)為了討好王安石,不問青紅皂白便將衛士們各打十七大板。結果可想而知,就像一滴水掉進沸騰的油里,輿論頓時炸了鍋。
起因是一件小事。熙寧六年(1073)正月十四,王安石隨同皇帝一起觀賞花燈,之後又應邀進宮觀賞百戲。然而當他騎著高頭大馬進入宣德門時,卻被宦官頭子張茂則喝令攔下。在張茂則的示意下,衛士還把馬夫痛打了一頓。
馬夫跳起來:瞎了你的狗眼,沒看見這是誰的馬?
果然,五個月後,王安石再次成為風暴中心。
紫宸殿內,依然鴉雀無聲。
唐坰說:陛下面前尚且如此,在外面不知有多跋扈!
其實本案很可能是偶發事件,奇怪的不是宦官張茂則和宣德門衛士,而是蔡確。跟唐坰一樣,蔡確原本也是王安石的黨羽,而且在王安石罷相之後仍然堅持新法。他以台官的身份出來說話,背後應該沒有什麼「反革命」指使。
王安石猝不及防,不知所措。
熙寧五年(1072)八月二十六日,神宗駕臨紫宸殿。read.99csw.com
神宗皇帝則不得不多次打斷唐坰,唐坰卻越講越是精神抖擻慷慨激昂。最後,竟忘乎所以地指著御座說:陛下如果不聽臣的忠言,這個位子只怕坐不久了。
於是,唐坰放開嗓門,滔滔不絕曆數王安石的種種不法和罪過,一共六十多條。而且,每說到一件事,他就要對皇帝說:請陛下宣諭王安石,問他臣說的到底是假是真?
不難看出,王安石已經幾乎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就連同一戰壕中人也開始離心離德,比如唐坰和蔡確。對此,他當然並不在乎。他是真理在手和大義凜然的,也把所有障礙和困難都考慮過了。唯一沒有想到的,是後來那百年不遇的旱災。當然他更想不到,自己的陣營也會分裂。
皇帝只好吩咐:那就到後殿等著吧!
蔡確也不尋常。他是福建晉江人,與後來赫赫有名的蔡京同族,此刻的職務則是監察御史里行。前面說過,唐宋兩代非常重視監察和言諫。言諫官員叫諫官,唐坰就是。監察官員叫台官,蔡確就是。台官和諫官都有權提意見,何況這位御史言之有理。他說:衛士的本職工作是保衛皇上,馬入宣德門當然要呵斥,開封府顯然是溜須拍馬徇情枉法。如不嚴懲,從今往後,還能指望衛士們忠於職守九九藏書嗎?
一個名叫唐坰(讀如窘陰平)的卻突然衝出隊列。
唐坰回答:臣今天的話,要當著所有大臣的面說。
這就是典型的「陰謀論」了,也是傳統社會官場鬥爭的慣用伎倆。似乎只要「動機不良」的帽子扣過去,無理也能變成有理。好在神宗皇帝並不糊塗,決定先弄清楚宰相下馬是應該在宣德門內還是門外。此事雖然看起來小,崇尚禮治卻是中華帝國的傳統。破壞了禮法,也是會動搖國本的。
唐坰的職務說起來很長,叫太子中允、同知諫院、權同判吏部流內銓。第一個是官銜,是用來定級別、領俸祿、穿衣服和算資歷的。後面兩個是差遣,即實際工作。但第三個其實是兼職,未必當真管事。所以,唐坰真正的職務是同知諫院,也就是諫院的佐官,位在長官「知諫院」之下。
王安石只能苦笑:他瘋了。
其他人更是一句話都不敢說。
據說,是因為他看出皇帝已經反感王安石。
紫宸殿在大慶殿的北面,是舉行常朝的地方。這一次的御前會議應該是例會,在京官員都要參加的。因此文武百官行禮如儀之後,就準備退下。剩下的時間,將由「二府」也就是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和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的正副長官向皇帝陛下彙報工作,請示聖旨。
所以,還是不要妄測蔡確的動機為好。
那麼,蔡確為什麼要彈劾開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