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教訓所在 一、蘇軾下獄

第四章 教訓所在


在對待變法的問題上,
與王安石和司馬光相比,
蘇軾要算客觀冷靜的。
然而他的詩人氣質,
卻讓他差一點就萬劫不復。

一、蘇軾下獄

來者不善,蘇軾嚇得不敢出門。
蘇軾被看得心裏發毛,便硬著頭皮對皇甫遵說:軾近來得罪頗多,看來今天是要賜死。君要臣死,臣不敢辭。只是懇請欽差法外開恩,讓蘇軾回去與家人訣別。
皇甫遵問:你是什麼人?
那麼,原因何在呢?
蘇軾擔任湖州知州后,照例要上表謝恩,一個早就存心找茬的御史在奏摺里發現了「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之語,另一個御史又在蘇軾詩中發現了攻擊新法之辭。御史中丞李定掌握了這些材料,便上書彈劾蘇軾,奏請皇帝嚴加懲處以儆效尤。
換了別人,恐怕也忍無可忍。
沒過多久,皇甫遵也到了。
結果,神宗皇帝也很高興。
對不起,恐怕不是。
聽這名字,該是文字獄吧?
御史台選派的太常博士皇甫遵不敢怠慢,帶著一個兒子兩個法警立即出發,日夜兼程。駙馬都尉王詵(讀如身)也不敢大意,馬上派人通過蘇轍給蘇軾通風報信。兩撥人爭先恐後你追我趕,幸虧蒼天有眼,皇甫遵因為兒子生病在路上耽誤了半天,猝不及防的蘇軾總算有了思想準備。
不知底細的李定答:全都擁護,沒有九-九-藏-書人說不好。
蘇軾問:那我穿什麼衣服?
蘇軾便也一身官服手持笏板走到庭院站定,祖無頗率領州衙其他吏員戴著頭巾站在背後。一眼望去,但見兩個法警懷裡鼓鼓囊囊,看起來像是匕首,後來才知道是公文。
李常卻是反對青苗法的,聽了很不高興,便說:這話你不要到處亂講,朝廷對此爭議很大。
這就幾乎是指名道姓地在譏諷神宗。
難怪蘇軾會被關押在御史台的監獄里,與犯人和獄卒為伍了。御史台又叫柏台或烏台,因為西漢在御史府種了很多柏樹,樹上常有烏鴉棲息,早出晚歸。本案由詩而起,又由御史告發、御史台審理,所以也叫「烏台詩案」。
皇甫遵出示御史台公文,原來只是逮捕令。
但,反對派大有人在,下獄的為什麼只有蘇軾?
皇甫遵到達湖州之後,便徑直走進州衙。這位欽差大臣全身官服手持笏板站在庭院里,兩個法警白巾青衣一左一右護衛在旁。他們倆左顧右盼面目猙獰,不知道要幹什麼。
祖無頗便上前一步說:總應該有公文吧?
李定從此飛黃騰達。當月,在韓絳取代趙抃擔任副宰相的同一天,李定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里行。那個反對青苗法的知諫院李常,則在三天後被貶到外地去了。
實際上他們也做到了。蘇軾所寫的文字,但凡能夠找到的都調到了御史台,發現蛛絲馬跡就無限上綱。於是,不九*九*藏*書但蘇軾本人看起來罪大惡極,涉案人員更多達二十六人,包括泄密的駙馬都尉王詵,也包括其實並無過錯的司馬光。
此刻神宗卻正火冒三丈,因為蘇軾寫的是諷刺詩。比如朝廷要禁私鹽,他就寫詩說: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這當然是譏諷,因為《論語·述而》說,孔子在齊國聽了《韶樂》以後,三個月不知道肉味。現在大宋的小民也忘記味道了,但不是因為音樂美妙,而是吃不到鹽。
結案意見是:所懷如此,顧可置而不誅乎!
這意思,顯然就是要判處死刑。
風流倜儻的蘇軾就這樣被捆起來帶走了。湖州民眾聞訊趕到碼頭送行,淚如雨下。他們感慨地說:一個太守被捕也只在頃刻之間,簡直就像抓一隻雞、一條狗。
逮捕令是神宗皇帝親自簽署的,專案組則由言諫機關的長官知諫院張璪(讀如早)和監察機關的長官御史中丞李定負責。皇帝還批示,由御史台選派朝臣一人前往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將時任知州的蘇軾捉拿歸案。
這可是破壞規矩的。因為州的判官進御史台工作,必須由吏部考核,有御史推薦。所以,神宗簽發的任命意見便被翰林院三位負責起草文件的知制誥四次封還駁回,直至他們三人被罷免。李定迫於輿論壓力,也請求辭職。https://read.99csw.com
但是結果呢?王詵等人罷貶,司馬光等人罰款,蘇軾則由御史台派人押往黃州(今湖北省鄂州市)監視居住,官階團練副使,相當於中校團副。到元豐七年(1084)七月改任汝州團練副使(實住常州)為止,他在黃州住了四年,寫下了著名的《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還在名叫東坡的地方蓋了房子,自稱東坡居士,從此人稱蘇東坡。
但,必須立即執行。
敕令一出,如雷霆霹靂,不及掩耳。
不過,像這樣不按正常程序提拔的官員為數不少。這些人被輿論稱為「新進」,王安石、呂惠卿那樣的則叫「生事之臣」。所以,當蘇軾說「難陪新進,老不生事」時,他們敏感的神經就被刺痛,後台老板宋神宗也極為惱火。
還有一首是諷刺興修水利的: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翻譯過來就是:東海龍王如果了解我們英明領袖的好主意,應該自動將滄海變成桑田,怎麼還不變呢?https://read.99csw•com
神宗也果然龍顏大怒。
這時知州的職權已由通判祖無頗代行。祖無頗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事已至此,也只能出去見他。
後來進宮,李定就大講青苗法如何得人心。
宋代文官官服

宋代幾種幞頭

據戴欽祥等著《中國古代服飾》第98頁。
也只有皇帝本人。
上書是對皇帝講,寫詩是對民眾講。對皇帝講,話再難聽也是忠君愛國。對民眾講,就有居心不良之嫌。何況詩是很容易煽動情緒的,蘇軾的讀者和粉絲又多。如果李定他們以顛覆政權的罪名起訴,請問誰能替他辯護?
祖無頗答:代理知州祖無頗。
也不過幾首詩而已。
這不奇怪。九-九-藏-書在皇權政治的時代,不要說知州,宰相又能如何?問題是,蘇軾究竟有多大的罪,要這樣對待他?
寫詩又有什麼不對呢?
祖無頗說:還沒定罪,當然穿官服。
於是,李定便去見王安石。他說:學生進京,只知如實稟告,沒想到有些話不能講。王安石卻很高興。他說:如果見了聖上,當然要實話實說,為什麼要看別人的臉色?
兩個法警也上前一步,拿出刑具。
皇甫遵卻半天不開口,只是盯著蘇軾看。
皇甫遵這才說話:倒不至於。
李定等人要害蘇軾並不奇怪,因為他們是因擁護變法而青雲直上的,何況揚州人李定還是王安石的學生。熙寧三年四月,時任秀州(治所在今浙江省嘉興市)軍事判官的李定初到京師,便去拜訪王安石的朋友、擔任過制置三司條例司成員的諫官李常。李常問:南方民眾對青苗法怎麼看?
因為韓琦也好,富弼也罷,還有文彥博和司馬光,都是公開反對。他們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光明磊落,讓皇帝覺得動機純正,精神可嘉。蘇軾當然也不鬼鬼祟祟,所以神宗對他一直懷有好感。可惜,他不但上書,還要寫詩。
元豐二年(1079)七月,蘇軾被捕,罪名誹謗。
雷聲大,雨點小啊!
李定他們倒是想做成文字獄。八月十八日蘇軾關進御史台大牢后,這夥人就想把案子越弄越大,據說還是「奉聖旨根勘」。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尋根問底,給朕查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