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卷 業垂千古 三十三、弟子三千

四卷 業垂千古

三十三、弟子三千

宰予說:「曾參說他從此不再續弦。」
廟會前後,魯國百姓便成群結隊的,甚至舉家來春遊,因為這兒離國都曲阜很近,台周圍又有沂水可以沐浴,青山可以狩獵,舞雩台可以登高遠眺,所以舞雩台成了曲阜人的郊遊勝地。
「不用謝,那老師,我們就去準備了,老師就安心寫書吧!」
孔鯉想了想,說:「哦,不過……倒是有一次單獨教誨我了。」
孔子看了看這個最年少但又才華橫溢、聰明能幹的弟子,又看了看年紀較大,對《易經》頗有造詣的弟子商瞿說:「商瞿,這個問題,你來回答。」
於是他站起來望著沂水抒發道:「老師,我呀,暮春三月穿著春服,邀約五六個朋友,再帶上六七個童子,一起到沂水沐浴,然後登上舞雩台,一攬穿谷涼風,然後大家歡歌樂舞后,盡興而歸。」
「你太過分了,老師不同意你這樣的做法,以傷夫妻情為代價的孝道是不可取的,我對你們講的孝道是家和萬事興嘛!」
孔鯉對他笑了笑,說:「你真聰明,也很好學。」
孔子長得高,到了河心,水方齊胸。他仰頭看著藍天白雲,低頭見鋪滿了鵝卵石的河底,嘆道:大自然太美了。
樊遲興奮地說:「仁者愛人!弟子明白了,謝謝老師。」
「老師這是您最愛吃的薑絲,這是我父親栽的。」顏回給孔子端了一碗薑絲。
「老師說得是,不能以傷害夫妻情為代價。」
「弟子們,我準備對《詩》、《書》、《禮》、《易》、《樂》進行整埋,並開始編纂《春秋》,現在把弟子們分為六個組,以分工合作……」
孔子說:「這太過分了,怎麼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把結髮妻子休了。去把他找來,我勸勸他。」
下課後,孔子帶了顏回,又叫住有若:「子有啊,你也跟我一塊去吧,我的弟子都要輪流去見見國君,長長見識。」
孔子嘆道:「這都是為人處事太過的結果,以後大家都要注意。」
有若便說:「孝悌是禮仁之本。」
「我呀,對飲食的研究,那就是不時,不食。」
沐浴畢,大家敞開胸背披散著長發,坐在河灘石上,接受日照……
孔子聽了看了看西沉的落日和被晚霞染紅的西天,想到自己奔波一生不被重用,歲月蒼茫已快到人生盡頭時,不禁輕嘆了一聲:「唉,我跟曾皙也有同感,一樣的心情啊!」
孔子回道:「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他都可以當好總管,他因為很有行政能力。」
冉求追了出去,說:「老師,季相國等著您回話呢。」
孔子知道勸他沒用,他反倒勸老師休息,顏回的品德實在是非比一般啊。
魯哀公的話尚未說完,顏回就立即表態:「國君,顏回不願做官,只願跟隨老師做學問,請國君另擇人選。」
「老師……」
冉求又說:「九-九-藏-書老師是國老,相國特意把您請來,就是想在重大問題上請您幫助決策,可是您為什麼不表態呢?」
顏回便說:「老師教導我們克己復禮曰仁。」又問:「老師,仁還有什麼深意?」
「子路怎麼樣?」
孔子對漆雕開說:「子若啊,你在《尚書》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你和顏回要把《尚書》整理好。」
「弟子們:今天開講《易經》《易經》這部書,我是五十歲才發現並開始研究的。一旦讀進去了,就發現《易經》是一部偉大的著作。所以,我們除了講學《詩經》、《尚書》、《樂》、《禮》之外,還必須講學《易經》。因為《易經》比較難學,所以講課的方式採用討論形式,弟子們隨時都可以提問題……」
於是弟子們按照孔子的安排分為六個組,便開始日夜整理古籍。
子張又問:「什麼是陰陽?」
「子輿啊,老師知道你最講孝道,對你的繼母以德報怨,你做得好。可是為一點小事休妻,那就不對了。」
「好的,讓你們辛苦了。」
「老師,那我們以後就吃時令菜。」
「是的。原來,老師是這樣的大公無私,原來讀詩書、識禮樂是的重要。」
「回啊,為師要你登台,一則要培養你們接班,二則為師準備集中精力編纂『六經』了,為師的精力已經很有限了。」
子路沒有考慮便衝口而出:「老師,如果我被重用,那麼我將在三年之內,可以讓一個有內憂外患的千乘之國富強起來。」
「那是我年輕時候,有一天,我見父親站在庭院檜樹下,我便輕步而過,不料,父親把我叫住了,問我:『鯉兒,你學《詩》了嗎?』我說:『沒有。』『那你要好好學《詩》,否則說話不典雅。』從那以後我就埋頭學《詩》。」
子貢及南官敬叔來問:「老師,燕國、越國還有齊國、楚國都來了許多新弟子,老師是不是開一個迎新篝火晚會,費用我們倆出。」
「我想聽聽,如果有一天,你們大家都被國家重用了,那你們都想做出什麼政績?」
他們分工合作,又互相配合,有問題就立即向孔子請教。
冉求再問:「老師。」
孔子站在杏壇講亭上,微風吹拂著他銀白的發須。他手上拿著竹簡書,目光莊嚴而慈祥地對學生們講解《易經》,這是學堂剛增加的新課。
孫子子思坐在顏回旁邊跟著大家一起聽講。
次日,新來的弟子們在杏壇,排排盤腿坐在蒲團上,孔子和顏回一起登上了講堂,孔子說:「顏回是學得最好的人,他學一能知十,他已通曉仁禮德治,今後就由顏回主講。」
孔子說:「政者腐敗,民風必壞,如果當官的不貪婪,不腐敗,那是不會有盜賊的。」
「老師,學生記住了,弟子初次受命,決不辜負老師的教導。」read.99csw.com
魯哀公又說:「聽說季相國請顏回出仕,顏回不肯。」
魯哀公誇道:「不愧師高弟子強呀!」
冉求說:「老師為何不說話,用田賦可以增加稅收,這樣財政及軍事支出都可以解決。」
季康子又問:「我打算推行用田賦,請國老表態,以便讓大家信服!」
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十哲人,四高足,孔子杏壇弟子于孔子死後,儒分八派,遍傳天下……
「老師,曾參把他的妻子休了!」宰予進來說。
「那……好吧老師,那我就試試看吧!」
「好,快去上任吧,老師為你高興,老師希望你以仁德治單父,做出成績來……不過,單父那個地方,比較邊遠,貪污腐敗嚴重,到那兒以後,凡事要多加小心。」
盛夏的一天午後,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弟子們等出外郊遊,他們乘著馬車出了東城門后,便唱起了歌……
樊遲問孔子:「老師,弟子對仁最感興趣,很想知道仁的深意是什麼?」
於是孔子師徒下了高台,乘上馬車返回城裡,一路弦歌不斷……
一天,弟子陳亢(子禽)問孔鯉:「師兄,老師是您的父親,我太羡慕了,您一定經常得到老師的單獨教誨吧!」
子貢忙說:「我哪裡能及顏回,顏回學一能知十,而我學一隻能知一二。」
「好的,老師。」
「那……他們都達到仁人了嗎?」
孔子第一次提出文獻二字,並開了整理古籍文獻的先河,正是由於孔子的整理,才使中國文化的珍籍得以流傳下來,孔子無愧為中國文化之父。
季康子又說:「現在魯國盜竊橫行,奈何?」
「好,老師等著你的好消息。」
孔子是「六經」的主編,子夏、子張協助孔子整理《詩經》,顏回、漆雕開協助《書經》,商瞿協助孔子修訂《易經》,並協助孔子作《易傳》。
太陽偏西,孔子師徒們穿好衣服,束好頭髮,系好衣帶,然後登上舞雩台。舞雩台長寬均約百余米,高三丈,是國家求雨祭天的高台,魯國每年四月都要在這兒舉行隆重的祭天求雨廟會。
年近六旬的漆雕開說:「老師放心,我們會認真整理的。」
晚飯後,顏回、樊遲陪孔子在馬路上散步。
孔子說完便憤然上了車,一揚鞭,馬車向前馳去,冉求退讓在一旁,只得怔怔地看著孔子離去……
今天講的是《詩經》,下課前孔子向大家正式宣布:
「好,謝謝,我就是愛吃薑絲,沒有姜,我還真吃不下飯。」
商瞿說:「老師對我講過,《易經》是一部講卜筮的書,更是一部講陰陽哲理的書。」
「又有一次,父親一個人在庭院檜樹下站著,我疾步而過,父宗又把我叫住,問道:『鯉兒,你學《禮》了嗎?』我說:『沒有。』父親說:『不學禮你如何處人處世https://read•99csw•com。』我回去又趕快埋頭學禮。」
「老師,我不行,還是您主講吧,我還是輔導。」
孔子也站起,對季康子躬了躬身後,朝門外走去。
孔子說:「顏回,你曾經問過我仁的深意,你來回答他。」
魯哀公說:「我想請教夫子要如何才能讓老百姓臣服?」
這時,弟子宓子賤來向孔子辭別。
冉有放下琴說:「老師,我可以在三年內讓一個小國衣食富足,懂得禮樂。」
魯哀公讚賞道:「禮用貴和……好!那麼孝悌的根本是?」
孔子滿意地聽著……
「應該是這樣。」
「好。」
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亭亭如蓋的杏樹下,端坐著成百上千的學生,前來參觀的人擠滿了學堂庭院。
「老師,人不講孝道,那和禽獸又有何異?她多次不敬母親,所以我才休了她,事已至今,已經沒辦法了。」
「不,老師,顏回生性單純,仁弱,經受不了官場的折騰,回願跟隨老師一生,絕不入仕途。」
參加接見的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大夫問孔子:
「老師,南宮敬叔向魯君引薦,讓我到單父做邑宰,特來向老師辭別。」
魯哀公又問子貢:「你與顏回,誰學得更好?」
陳亢聽了,嘆道:「難怪師兄的《詩》《禮》學得這樣好,我今天收穫真不小,我只問一件事,竟知道了三件事。」
孟武伯又問:「那麼冉求呢?」
季康子看出孔子不同意,惱怒地起身,說了句:「送客。」
孔子回答道:「請提拔正直的人,將他們安排在不正派的人頭上,臣民自然膺服,百姓臣服國家自然會穩定。」
孔子看著子張那張年輕靈秀的臉,笑著說:「是這樣,因為順應節令的菜,得天地之精氣,氣正味正,所以五味俱全,而非節令菜則有形而無實,所以不好吃。」
魯哀公繞了半天,原來是要挑顏回。孔子想想,也是,顏回有繼承學術思想的重任,這官場險惡,不是顏回所能駕御得了的,便說:「國君,顏回是做學問的學子,非叱吒官場之人才,我看,還是給您挑另外的的弟子吧!」魯哀公只好作罷。
孔子在書齋里和幾個弟子正吃著飯,桌上擺著一碗臘肉和一碗白菜豆腐湯,一碗豆角和一碟鹹菜。
「是嗎?」
「太貪得無厭了,收雙份稅,百姓承受得了嗎!周公時候賦稅用藉法,十取其一,人民負擔較輕,所以深得人民歡迎。現在他為了斂財,竟加倍收稅,我能同意嗎?」
孔子說:「國君請講。」
孔子聽了,說:「對,克己復禮曰仁。我還強調仁者愛人,就是說要真正達到仁的境界,首先必須愛人,那就是要愛護別人。」
「好好,我不勉強你,你自己考慮去吧!」
「圓去吧,改天再來看月色。」
一天下午,季康子召孔子問政,季康子讜:「夫子對魯https://read.99csw.com君談了為政以德,我想再請教夫子,何為政?」
若又道:「禮之用,和為貴。」
啊,高台上的風大多了,比河邊還要涼爽,孔子師徒們席地而坐,孔子操起了琴,曾皙吹起了笙,大夥便隨著琴樂歌唱了起來……
孔子一臉凝重,沉默著。
魯哀公說:「今天請夫子來,是想問一些政事。」
孔子想,收用田賦是向庶民雙倍勒索,便不說話。
於是大家就脫了衣服,只穿著短褲就向河灘走去,流水只齊腰深,只有河心下深過頭。大家在河邊解散了長發,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地沐浴、歌唱……
「不知道。」
於是孔子退到下面蒲團上盤腿而坐,慈祥地看著顏回主講。
歌罷,大家暢談。孔子不放過任何可以教育的機會,便問道:
「這倒還不好說,達到仁人境界是很不容易的。」
「就為他妻子給她母親熬的粥沒有煮熟。」
晚上,孔子的書齋里,原只有兩張桌几,現又增加了兩張。孔子在中間几案前坐著整理《詩經》,子夏、子張在旁邊的几案對坐著查找書,几案上堆滿了竹簡書,另一旁的几案前是顏回坐著整理《書經》,孔子對面的几案,是商瞿在躬腰翻著《易經》……
孔子剛吃罷飯,坐著喝茶。
孔子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把目光移向曾皙。
孔子看著這個臉圓圓的,身體胖胖的,年紀還不到四十歲的學生,高興地說:
「我們盡情地沐浴吧,然後到舞雩台去操琴如何?」
冷清了十四年的杏壇重又充滿了生機,枝葉茂密的杏樹下重又坐滿了來自八邦的學生。朗朗誦詩聲依然遠傳四方,所不同的是,坐在講堂上的孔子已經白髮蒼蒼,杏樹下的學生不少已步入中年。
陳亢饒有興趣地聽著,「那後來呢?」
顏回開始講課:「老師教導我們克己復禮日仁……」
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了離城三里的舞雩台旁的沂水畔,大家下了車,走到了河邊,山風拂來,頓感涼爽。孔子用手鬆了松衣領,看著對面夏山如碧,眼前潺潺沂水,河清見底,魚兒在鵝卵石間自由自在地游著……便愉快地說:
「赤啊,他很注重儀錶,如果讓他去做使節,搞外交,一定能應對自如。」
孔子說:「回啊,既是國君選中你,你就赴任吧!」
孔子看了看顏回顯得蒼白的臉,關切地說:「回啊,你白天講課,晚上就休息吧,別累壞了身體。」
「老師,就是說,不合時令的菜不吃,是嗎?」子張問。
曾參來了:「老師。」
孔鯉笑道:「哪裡,老師視學生如父子,視兒子如師生,老師把我和學生一樣看待,從未給我單獨開過課。」
孟武子再問:「公西赤如何?」
「老師,我沒事,倒是夜深了,老師該休息了。」
「有什麼事嗎?」
「噢?」
孔子仍然不語。
孔子和弟子們正討論著《易經》九*九*藏*書,子貢過來小聲對老師說:「老師下課後請到宮裡,國君有請。」
太陽落山了,鳥兒歸飛,晚霞餘暉漸漸變淡,孔子站起來說:
孔子開始編組安排任務,孔子自己為主編,子夏、子思協助孔子整理《詩經》,商瞿協助孔子纂《易經》,曾參協助孔子編《禮》,子張協助孔子修《樂》,顏回、子游、漆雕開協助孔子編《書經》。孔子除總編之外,還主要整理《詩經》,並且編寫《春秋》。
「老師,什麼是《易經》?」弟子子張問。
曾參退出后,孔子對弟子們說:「曾參最重孝道,他奉養父親曾皙,晨昏問寒溫,每頓飯必有酒肉,也不記恨繼母以往的過失。可是,在休妻這件事上,他是錯了,怎麼能夠以休妻為代價,來維護孝道呢?」
子夏問:「老師,你對飲食有什麼研究嗎?」
季康子見孔子不語,就示意冉求。
「謝謝老師。」
孔子回答說:「問得好,我們今天講《易經》的陰陽……陰陽就是日和月,一個『易』字就是由太陽和月亮組成的,太陽是陽,月亮是陰,陰陽產生於太陽、月亮的運動,萬物都是陰陽的運動……」
孔子說:「由也,千乘之國,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軍師,因為子路有大將風度。」
孔子看著西天的紅霞嘆道:「夕陽雖美,然為時已經不長。回啊,為師已經年邁,你既不願人仕從政,那以後的大課就由你登台主講吧!」
鬚髮花白的曾皙正在彈瑟,曲快終時,忽然鏗的一聲停了撥瑟,說:「我與他們三人有異。」孔子說:「無妨,暢所欲言。」
孔子笑道:「好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就開吧,為師謝你們了。」
孔子俯身說:「是的。」
魯哀公對子貢、有若說:「你二人都是夫子的高足,我也請教請教你們,請問禮的要義是什麼?」
孔子歸魯后,杏壇復辦,校舍也已擴建。消息傳出,前來拜師的弟子迅速增加,從四面八方來的學生,像潮水一樣湧入杏壇……
「啊,為什麼?」
孔子說:「顏回是我的得力助手,教學任務很重,他自己也不願出仕。」
魯哀公讚歎地看著孔子說:「夫子,今天請您們來,實不相瞞,主要是恕讓顏回到我這兒上任……」
「啊,真的嗎?老師這樣大公無私?」
孔子回道:「政者,正也。所謂政就是要公正,正直,就是說要上正才能下正,上歪必然下斜。執政者,首先要正自己。」
年紀三十七八歲,身材魁偉,濃眉大眼,長相極似孔子的有若,忙去換了衣袍,和孔子一起坐上了子貢的馬車,三人向魯宮而去。到了王宮,魯哀公在書房接見,孔子師徒向魯哀公施禮后,魯哀公請孔子師徒就座,於是孔子在魯哀公對面的幾桌前落座,顏回、子貢、有若分立在孔子兩旁。
魯哀公點了點頭:「那就是說關鍵是用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