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歸岐篇 第十二節

第四章 歸岐篇

第十二節

姜尚笑說:「我非神人,無非會《易》而已。」
「布衣姜尚向萬歲爺叩頭問安。」
姜太公便在磻兄家住了下來,並認了英兒為義孫女。姜太公看出英兒有娘娘相,便賜名姜妃。姜尚在磻兄家住下后,早晨教英兒習武,白天去溪水垂釣,晚上給英兒講兵法,或與磻兄議政,日子過得倒也自在,只是尚未遇到文王,心裏時有焦慮。
村民們十分感謝姜尚救命之恩,便要姜尚留下做他們的長首,姜尚再三推辭后啟程,村民們便把他送出了村口。
姜尚,原籍東海一帶,先祖曾為當地首領,相傳曾輔佐夏禹治水有功。後裔分別封在呂地和申地,到夏商時期,呂氏家族已淪為平民。姜尚是他們的後代,因封邑為呂所以叫呂尚,本來姓姜,所以也有人叫他姜太公。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
文王安慰他說:
「英兒,快給爺爺磕頭。」
侍官立即吩咐:
姜尚說:「正是,《易》因能預卜先知,所以很受人們喜愛。然而,要占卜得准,還取決於占卜人是否精通天文、地利和人事。」
文王說畢,姬旦便說:
晚間,一輪明月高照靈台,蒼穹浩茫,夜明如洗。不及回宮暫卧這裏的文王頓覺神清氣爽,他起身倚窗注視著天邊的啟明星,姬旦趕快過來給父王披上了毛衾。
老農聽了將信將疑地往南尋去了。
母鹿悠兮小鹿玩,魚兒躍兮靈湖藍。
姬旦說:「父王,旦倒有一主意,不知可行否?」
村裡最年長的老者說:
次日,城門便貼出了修建靈台告示:
「祈願聖人,一路平安。」老者及村民們皆拱手相送。
「箕子大人來訪。」
西伯文王示諭百姓:
姜尚謝了眾山民后,在兩位獵手的保護下,繼續向西而去。
「知父莫若子,姬且最知我意,現民心歸向,兵士志高,只是我鬚髮全白、年事已高,姬發還少揮師經驗,欲伐商紂尚匱缺一軍師,所以憂心。」
酷夏已過,初秋天氣,涼風陣陣,殿堂里文王身體稍愈,正在御榻上躺著憩息,姬發、姬旦等圍坐床旁。侍者來報,商邊將洪飛來投奔,文王聞之大喜,忙起身披衣准名迎見,並說:
經始靈台,經之營之。
箕子想了想說:
姜尚也認出了老者,「哦,磻兄,原來是你,怎麼在此度日?」
「聽說西伯侯文王求賢若渴,而紂王卻目中無人,輕蔑賢仕,看來,商朝終將被周國取代。」
「將軍不必憂慮,我這就差人去設法把將軍家小接來。你只管安心在此。」又說,「眾卿,從此,洪飛將軍就是我西岐大將,不可慢待。」說完又把姬發、姬旦、閎夭、辛甲、太顛等一一作了介紹,然後親切地攜洪飛手回宮裡,去為他設宴洗塵。
數九寒天,天空飛著鵝毛大雪。
箕子嘆道:「吾兄所言甚是。」
「別哭了,孩子,天晚了,回家吧!」
英兒哭著跪下給姜太公磕了三個頭,姜太公忙拉起英兒。
吉辰到時,只見姬旦令旗一擺,鼓鑼大作,閱兵儀式便開始了。
姜尚隨姑娘進到屋裡,病床土老者抬頭一看,怔住了,說:
「靈台必以八卦合陰陽為核心,南北上下立乾坤之卦以應天地之象,東西設離坎卦分合水火之屬,南北配君臣之義,四隅有風雷山澤之氣,下屬九宮定龍虎。如此上和天時陰陽,下應地氣五行,中順人意和德,是乃靈台靈氣耳。」
「我指的方向沒錯吧!」
「這不是牛屠夫姜尚嗎?」
「恩人背著這把腰刀,一路可防獸傷。」
胸懷壯志心相印,父子相對竟無言。
主人聽了忙說:「《易》!昔日文王從朝歌放回歸西岐時,路過這裏,也在我家住宿,他也給我們講過《易》,他說《易》是講憂慮國家社稷的書。read.99csw.com
「哦,原來這孩子和紂王有深仇大恨啦,難怪如此苦練。」
這一天,文王與姬旦、敖宜生、閎夭等騎馬出城,到靈山為靈台選址。
文王躺下,姬旦為父王掖好毛衾,拉下窗帘,便輕輕退出了。
「天災!」姜尚答了,又步出門觀天象去了。
姜尚自幼有良好的家教,少年時代便喜讀兵書,善用權謀,胸懷治國壯志,並曾師從名家領教兵略。父母去世后,便打點行李求學四方,準備干一番大業。誰知到處碰壁,未被賞諛。他原打算輔佐商王,使商朝擴張到天下無敵的程度。於是,中年時代即千里迢迢從東海邊域來到商都——朝歌。
文王高興地向軍民們擺著手,心裏更堅定了逐鹿中原的決心。
「宣姜尚。」
登立亭中,可觀四方四隅,能聽八方八陣,其修築之快,志願參加的百姓之眾,可謂前古未有。
「父王,旦從無繼位之心,旦可指天為誓,只要輔弼好兄長姬發,興盛我周,誅滅暴紂,昌我中國即是我志。」
忽然,一陣風吹來,把文王的雪白鬍鬚吹拂面上,文王忽然一陣緊蹙眉,便倒在了座位上。左右忙把文王扶下,幸而閱兵儀式已經結束,兵士們都未發覺。
荽尚正在一家人中和主人飲茶,見老農牽了牛來,便笑道:
姜尚又羞又惱,恨不能鑽到地底下去。他跌跌撞撞地離開了殿堂,回到家中,愈想愈氣。心想自己已七旬老翁還蒙此羞辱,遂連罵紂王數聲后,便牧拾東西離朝歌而去。
老者說:「文王體恤百姓,開倉發銀,救濟貧困,現又征工給酬修築天台,以觀天象,保我農作。百姓感戴不及,哪裡有不志願之理。」
靈台頌
靈台將舉行閱兵大典,靈台下萬頭攢動,文王和文武百官來到了靈山腳下。但見台高二丈氣勢雄偉,台樓巍峨,台柱雕樑畫棟。
文王大喜,當下靈台選址計議便定。
庄人們聽了皆嘖嘖稱讚。
姜尚飲了一口,長嘆一聲,放下了杯子,低頭不語。箕子深知老友心事,便說:
箕子被拉了下去。
「不用了,我已經不行了,今有一事相托。」
「爺爺……」英兒哭著撲到了爺爺的身上。
姜太公嘆道:「紂王無道,文王仁賢,我正是想助周伐紂,所以才從朝歌西行到了岐山,卻不知文王是否真正尚賢,所以還不敢輕試。」
文王又一驚,轉過頭來看著姬旦說:
「唉!」磻公嘆道,「這孩子才兩歲,她母親就被紂王搶進宮去了,因不從,就被紂王殺害了。她的父親被紂王抓去修鹿台瓊宮,病死在工地上了。我帶著她,好不容易才把她拉扯大了。」
紂王又說:「箕子說你報國無門,我看你是年邁找事,你還是回家休息去吧。」
「我主不必憂慮,我周原乃藏龍卧虎之地,不愁尋不出軍謀高人,日下卑臣去尋便是,主公好好調息,萬勿傷龍體才是國之大幸。」
鼓鍾敲兮軍樂響,戰士行兮馬兒壯。
「噢,是哪位神仙降臨?」
頓時,軍樂響起,百排軍旗龍幡過後,便見全身鎧甲、英姿勃發的太子姬發騎著高頭大馬,左手執黃旌令旗,右手執一大銅鉞,行在前列。後面跟著全身鎧甲披掛、手執刀劍的英勇的虎賁兵,緊接著便是威武的騎兵蹄踏通過。繼之,是三百乘莊嚴的戰車款款而過,再后,則是手執戈矛的步兵,如潮水般走過,他們高呼著:
紂王見姜尚鬚髮全白,儼然一老者模樣,便不屑地說道:
「以你過人的才華,當為繼位人,可惜你不是長子。」
姜太公看這女孩兒長得劍眉鳳眼,相貌不凡,又懂禮貌,便問:
正是:
「洪將軍免禮,快快請起。洪將軍星夜來到,必有大事,快請入內細談。」
「父王所言極是,兒臣明日便去暗訪。」
「父https://read.99csw.com王,莫非是憂慮軍師尚缺?」給文王拉好被子的姬旦,輕輕發問。
兩人喝悶酒直到深夜。
「是什麼災?」庄人驚問。
姜太公忙點頭說:「磻公,你放心吧,我一定把她當親生孫女兒看待,一定要幫她實現志向。」
「諾兄覺得怎樣?英兒快去叫回醫生。」
文王帶著一行人身著微服,各騎一馬,邊走邊談,不覺已來到靈山腳下。
紂王說:「起用他?好吧,叫他上來見我。」
礓兄喘息著說:「我要走了,只有英兒放心不下。」
文王聽后甚悅,說:「此法甚好。」
紂王昨夜和妲己戲樂到很晚才入睡,早晨勉強起床,懶洋洋地升殿議事。箕子上前奏道:
文王極為感動,忙扶起了姬旦,此時父子二人相對無言。
姬發、散宜生也表示願意去明察暗訪,文王方喜,遂又把訪賢之事商議了一番,才下靈台起駕回宮而去。
「姜爺爺,不好了,我爺爺不行了,快去看看……」
文王說:「不可,軍隊日前正在練兵,準備伐崇侯虎,所以還是不動為好。」
姜尚又說:「我今日觀得天象后又佔了一卦,恐怕今晚莊裡會有災,夜晚睡時請驚醒一點。」
「非也,是耕牛丟失了,這可是我全家惟一的財產啊!」
「洪飛將軍乃吾救命恩人,還不快快迎接。」
「小姑娘,想到你家討一碗水喝,不知長者可在家中?」
「礓兄但講無妨,你的一切所託我都可以應允。」太公握住諾兄的手說。
更奇的是,靈台上竟有幾隻大胆的母鹿、仙鶴觀臨,並輕盈地在上走動。靈台前面是靈潭湖,因湖面呈月牙形又稱月湖,湖水碧綠,魚兒縱躍,呈現著生機一片。
無奈,姜尚只好深居簡出,自己在家中寫兵書,打發日子。這天上午,姜尚正在家中寫書,家人來報:
「這幫禽獸真是太可惡了,貴女之義舉,實可敬可嘆!」
磻公指著英兒說:「我想把英兒託付於你,不但要讓她活命,更要幫她實現夙願。如此,為兄方可以瞑目於九泉之下……」
「大王走後,費仲、惡來兩個惡魔,欲搶小女顏兒去獻紂辛,小女不甘受辱已自盡了……」洪飛聲淚俱下地說道。
紂王即位初期,姜尚見他率兵東征,拓展國土還頗有些志氣,便想輔佐他。不料紂王年輕氣盛,根本不理會這個小吏。之後,紂王有了點功勞便驕橫縱慾起來,尤其寵幸妲己后,更是變得昏庸殘暴,不理朝政。姜尚幾次進言諫冊,希望他招良納賢,施行仁政,都被紂王扔到一邊,姜尚實在是絕望了。
「好……好,這麼小就習武,將來必是巾幗英雄啊!」
文王有聲,赫赫周昌,
二友對飲起來。
姜尚自知紂王如不用他,必殺他,所以不等紂王派人來抓,就早已逃出了朝歌。當他得知箕子為他諫君,觸犯了龍顏而被囚禁一事,遂決定投奔西岐,於是隱姓埋名,遁入山野向西行去。
「這孩子,雖是女兒身,卻從小就有男兒志,三歲便隨我習武,說要像殷商武丁的婦好娘娘一樣帶兵打仗,去討伐紂王暴君呢!」
「老爺爺,請進屋,我爺爺重病在身,已卧床不起數日了。」
姑娘見有陌生老者在看她舞劍,忙停下,擦了擦汗水,走過來施禮道:「這位老爺爺請賜教。」
姜尚忙拱手謝道:
聽到響聲時,他們急忙衝出屋去,遠處滾山石的聲音愈響愈近,他們忙擊鐘喚醒了村民,當大家逃出來后,夾著暴雨滾滾而下的泥石流已淹埋了半個村子,因躲避及時人畜皆幸免於難。
入夜,月明星稀,文王站在庭院里觀天象,深感高度不夠,便準備修一座靈台觀天察象以應農季,卻又不忍擾民。早朝後便留下散宜生、姬發、姬旦商議。
「呵!如此高的志氣?!難怪習武這麼下功夫。」姜太公嘆道。
洪飛垂淚道:
姬旦便說:「可張榜公布,讓民自願做工,每日給工銀一錢,如此,既不九-九-藏-書妨農作,也不誤練兵,又可讓閑者有勞有酬。」
「哦。」姜太公隨小姑娘進了屋。
姜尚逃出朝歌后,一日來到周國界內一山莊外,見一老農在哭泣,忙走過去問道:
文王大喜,令嘉獎老者白銀一兩。老者接銀謝去,文王又去視察另處。
「噢……」姜尚沉吟片刻,隨即在心裏為老者佔了一卦,然後告之老農說:
「拜見姜爺爺。」
文王在觀天亭中臨時鋪就的木榻上躺下,左右侍立兩旁。
文王說:「但講無妨。」
紂王聽了怒道:「不用一個老朽何妨!竟敢狂咒我商必亡,給我拉下去,囚禁起來。」
半夜,村民們忽然被隆隆聲驚醒,原來是北方暴雨把泥石流沖了下來,幸而因為姜尚的提醒,已有幾位將信將疑的人飲茶坐等。
文王萬歲,庶民永康。
「父王,天近拂曉了,您快躺下憩息一會兒吧。」
西岐民眾見告示后,大讚文王深謀遠慮,紛紛表示願意參加,人們都說:「我王恩德如天,賜福萬民,現我等糧食滿倉,衣物不缺,得享太平之福,我等圖報不及。今王欲建觀天驗祥靈台,乃為萬民之務,我佃自應儘力,豈反頒工錢?」
「聖人執意要走,我們也不好強留,只是前面有一山蚴里,最近出了一群狼經常傷害路人,所以我們派兩位獵手護您出山坳。」
「文王有聲,周國永昌!」文王高興地向軍民們擺著手,心裏更堅定了逐鹿中原的決心……一陣風吹來,把文王的雪白鬍鬚吹拂面上,文王忽然一陣蹙眉,倒在了座位上……
靈台高兮龍旌揚,仙鶴落兮百鳥翔。
於是,西岐民眾不分男女老少,都自動拿著工具加入靈台的興建,幾天來,工地上皆人山人海,軍民同作,伐木抬石,擔土運沙,靈台很快便築起了一半。
文王和文武百官嚴肅地立著檢閱兵隊……
午時,艷陽高空,金光萬里,靈台黃幡、紅旌迎風擺動。
……
歲月雖然坎坷,但並未磨盡他的意志;儘管年事已高,但姜尚依然躊躇滿志,幻想著要舉一番大業。
文王聽了微微點頭,眉頭稍展。
姬發、散宜生皆點頭稱是。於是文王下旨,張榜告民,修築靈台,由散宜生監作,姬旦協助,姬發仍然練兵不懈。安排妥當便傳旨擇日動工。
「爺爺,有一老者來訪。」
這日,文王來到工地,親自參加壘石,散宜生、姬旦迎了上來,文王看到志願來參加築台者人山人海,心情十分激動。見旁有一白髮老者也在壘石,他便走過去問道:「敢問父老庚年幾何?」老者見是文王來了,慌忙跪伏于地。
姜尚聽了只得起身退回。姜尚未走出殿堂,便聽得紂王說了聲:「如此老朽,還不忘報國,笑煞寡人了。」言罷哈哈大笑,滿朝文武呆看著紂王大笑。
這日,姜太公剛把醫生送走,在院外和幾個來問候的村民說話,只聽見英兒匆匆出來喊道:
這靈山坐落在西岐城西北隅,離城僅數里,此山,僅五六百米之高,卻山清水秀,百鳥棲息,又由於背面有三山為屏,前有湖水環過,因而大風不入,暴雨不進,頗有祥福之感。
箕子見紂王羞辱姜尚,下朝後,急得直頓足,連聲說:「不好了,不好了,姜尚蒙此羞辱必逃往周國去也。」
春夏之交,晴陰不定,像三歲小兒的臉說變就變,姜尚看著天上急速變化的浮雲思索著剛才的卜卦……
姜太公見屋內沒有別人,便問:「她父母呢?」
姜尚聽了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嘆道:
「多謝老者相助,姜尚不勝感激之至。」
「也好。」
英兒哭著,跟在姜太公身後,一步三回頭地緩緩離開了爺爺的墳。
「唉,你我從師傅處一別整整三十年了,說來話長啊,來來,進屋說吧……」又喚過女孩說,「哦,這是小孫女姜英,快快給姜爺爺施禮!」
紂王又下令:九-九-藏-書「給我把那老屠牛夫抓回來殺了完事。」
正是:
朝歌城裡,一個小官吏人家的窗內,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正伏案在竹簡上寫字,他,名姜尚。此人儀錶非凡,方面鶴髮,濃密的壽眉下,一雙不大的眼睛卻炯炯有神。
姜尚即姜太公,字子牙,他滿腹經綸,智慧過人,官宦世家出身,但到姜尚出生時,家道已經中落了。
「你……莫非是姜尚賢弟?」
傍晚,老農果然牽著牛回來了。他把路遇姜尚的事向莊裡人說了,莊裡人忙帶他去謝已寄宿在這裏的姜尚。
姜尚端起酒杯,飲了一口,用手抹了抹嘴唇,嘆道:
「自古以來得道者昌,失道者亡,此乃經久不渝之理也。」
「英兒,快去準備茶水。」
太公急忙回屋去了。
「他們還說我放走了人,要拿我回去問罪,我氣憤之餘,便和他們拼了,星夜衝殺出來投奔文王,只可惜家小尚未出牢籠……」
這日上朝,箕子出班稟奏紂王說:「姜尚欲逃往西岐。周文王得了姜尚,恰如虎上添翼,我商卻如折了翅膀,如此殷商必亡無疑。」
回到茅屋裡,只見磻公面色青灰,喘息不已,忙去幫他捶背說:
「是。」
「哦,這倒不妨,尚兄可先在寒舍暫住,文王經常出宮訪賢,終有面君機會。若文王果真尚賢再去不遲。」
靈台周圍圍觀的百姓人山人海,他們也都在山呼:
不一會兒,月湖鐘鼓樓鍾樂聲大作,靈台上梅花鹿聞聲飛奔,仙鶴聽樂展翅翱翔……正面是一座高一十九丈,周九百九十九步的方台樓亭。遠遠望去,靈台巍峨壯觀,立在靈台上的觀天亭,雄偉摩天。亭廓八卦結構與地面太極鋪設相對應,方圓和諧黑白相間。
姬旦說:「此意甚好,乃天地人三合、八卦陰陽相應,將使靈台更賦靈性。不過,祭天、閱兵,都應有鼓樂相助,如在台下月湖中再立一鐘鼓亭與之相應,豈不更好!」
「唉,我年事已高,出山議政本是你我宿志,只是如今我重病在身,眼蒙耳聵,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倒是尚兄精力尚可,應早日出山才是。」
文王面露難色地說:「我周自古以來便是農業國,最需觀測天象,我欲在城南筑一高台,一則觀測天時、氣象,二則檢閱練兵,然又怕相擾百姓,眾卿有何良策?」
靈台周圍圍觀的百姓人山人海,他們也都在山呼:
文王急急朝大門走去,姬發等緊隨其後。
「敢問老者在此哭泣,莫非有何不平?」
高氣爽,藍天湛湛。
「長者不必悲傷,我給您佔了一個卦是一吉卦,只要往南行九公里,橋下溪邊便可見你丟失的牛。」
姜太公十分驚嘆!怎麼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絕技?
文王憤慨地罵道:
文王心裏一驚,深嘆三子的知心,便說:
散宜生聽罷忙說:
一時間鼓樂齊鳴,文王和姬發、姬旦、散宜生等文武百官,登上了靈台,在觀天台上落座。今天吉辰,將在此舉行閱兵儀式,台下百姓歡聲雷動,文王起身向百姓鞠躬行禮,百姓掌聲不絕……
後山與前水之間有一天然高台,曠平涼爽,遠眺無礙,恰似一天然靈台,文王一行登在山台眺望西岐,竟一覽無遺。眾人觀之,皆讚不絕口。
正面一排台階自下而上,背景是秀峰奇石,仙山靈台交相輝映,蔚為大觀。
你為父王分憂愁,怎讓蒼父不哽咽。
姜尚忙答道:「平民正是姜尚。」
兩位獵手將姜尚送出山坳後方告辭回去。
近年我西岐雖五穀豐登,天下太平,但仍有災異襲擾,風雨失調,然欲觀天察象占驗吉祥,卻竟無一祭壇可作,昨查西北仙山足下有靈台一地,,方圓三里,高二丈,登之可上觀天象下察地理。如加以修築興建成一祭台,一則可觀天驗兆,二則可閱兵比武,三可慶典朝拜,是一舉可以三得,故計將近日動工興建。為不擾民,可志願為之,凡願出力者,每日付工銀一錢,九-九-藏-書望相轉告。特此諭布告之。
「大王,臣曾稟奏過的姜尚,自幼熟讀兵書,通曉政史,是我大商賢人,卻一直未被起用,現雖已年邁,然報國之心未減,望大王起用為盼。」
「磻兄,如今紂王無道,諸侯欲反,天下紛紛,兄長為何不出山事政,卻在此隱居?」姜太公問。
等在殿下的姜尚,聽見聖上傳見,便用手撣了撣帽子,整了整衣服,然後,不緊不慢地來到殿前,,向紂王行了跪拜叩頭禮后,低頭說道:
姬旦忙伏跪于地,泣道:
磻公慢慢閉上了眼。
不出數月,靈台便告竣工。
「吾兄不必苦悶,待弟擇時再向紂王進言引薦,像吾兄這樣曠世奇才,豈能空在?」
正是:
由於他恃才孤傲,又由於當代君王不尚賢才,所以,一晃眼數十年過去了,到鬚髮已白仍未被重用。這期間他經過商,甚至不得不以屠牛為生,後來,託人方在朝廷中謀得了一個小官位。官職雖低,但他淵博的學識和不凡的韜略,早已聞名遐邇。商朝的不少重臣名士都願光臨他的寒舍乞教,姜尚始終過著半隱居的生活。
到了宮外,文王見了洪飛,不等他跪拜便攜手說道:
他本想離開老漢前去城裡,可是磻公的病日漸沉重,近幾天來,已是氣息奄奄了。小姑娘日夜守候在床旁,姜太公也十分憂慮。
文王點點頭應道:「言之有理。」
姜太公老淚縱流……
文王忙一把扶住說:「父老免禮,有勞了。」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姜尚這日行到一山清水秀之地,樵夫告之名日皤溪,離岐山僅十余里地。
散宜生也說:「善哉!只是台高還須再加一丈,方更利於觀天氣。」
那個丟失牛的老漢,向前贈送了姜尚一把腰刀,說:
文王說罷,散宜生便道:「我主何須憂慮,只須動用三軍,數旬便可完成。」
屋后小丘上新起了一座墳,姜尚和英兒站在墳前燒紙,一陣山風掠過,紙灰飛揚起來,姜英吳著跪了下去,額頭貼著墳土半天不肯起來。
「唉,愚兄所憂非個人高下,是慮紂王為酒色所耽,不理朝政,肉林酒池,鹿台淫樂,如此昏君,雖重用我於國,又有何用!」
「沒錯,沒錯,先生真乃神人也。」
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晚上,文王書齋里燈火明亮,文王和姬旦、散宜生正在設計靈台的藍圖。文王用手指靈台中心說:
姜尚幾日未進飯食,渾身睏乏,走到溪邊村寨處,正四處眺望,忽見前面有一茅舍,屋旁籬笆院里,開著一株株紅花,一個十三四歲左右的小姑娘正在習劍。那姑娘身輕如燕、旋轉似風,但見劍光閃閃,令人目不暇接。
文王說:「孤已年邁,姬發、姬旦尚年輕,但滅商興周的大業尚未完成,現急需賢才。昨夜飛熊既已人夢,說明賢才已在境內,爾等可以分頭去尋來,以解孤心頭之患。」
文王有聲,周國永昌!
文王樂兮招手忙,臣民喜兮大周強。
洪飛又說:
「噢!」
姜尚忙將箕子大夫讓進屋裡,二人分賓主落座后,因為是知交,所以也未及寒暄,箕子便拿起桌上的書看了起來。然後念了一句:「用兵之害,內訌為首;三軍之災,莫過猜忌。退一師而三軍震者,退之;攻一城而萬人悅者,攻之。」然後嘆道:「吾兄才高卻屢不見重用,老天太不公平。」
忽然,文王看見不遠處拋著一堆堆白骨,便和姬旦等走過去對著白骨拜了幾拜后,令隨從將白骨妥善安葬,周圍的民余看了都十分感動。
姬旦說:「父王莫非是希望智星下凡?」
文王終於熟睡過去,夢中忽然見一頭長雙翼的黑熊飛來撲向帳中。次日醒來,文王大喜,知飛熊人夢是賢才將至之兆。便召姬發、姬旦、散宜生等商議訪賢一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