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部 一統天下 第十章 擒竇降王

第二部 一統天下

第十章 擒竇降王

竇建德聽了,無言對答,心中生憤,欲將凌敬關押起來,只聽他的皇后曹氏進言說:「凌敬雖然言語衝撞皇上,卻是句句在理,又是一片忠心。如此還受羈押,會令謀士們寒心,還請皇上三思。」
王世充聽了,一頭的捲髮,興奮地根根豎起,但一會兒又卷了回來,抓住于達的手說:「你適才所言,當真?」
攔截的人,正是侯君集指揮的偵探。
李世績本豪富出身,年輕時就樂善好施,扶貧救困,后因天下大亂,加入翟讓軍隊。隋名將張須陀討伐瓦崗,翟讓嚇得要跑,李世績出面阻攔,請求讓他率三萬人馬迎戰張須陀,結果大敗隋軍,斬張須陀于馬下。李世績守黎陽倉城時,宇文化及率大軍來將城四面圍住,強行攻城,情況萬分危急。李世績並不驚慌,令軍士向城外挖地道,忽然現身於宇文化及身後,大敗宇文化及。李密歸唐后,李世績全統李密舊部,東至於大海,南至長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悉屬李世績統轄。雖如此,卻不自據,而是以李密的名義,獻給唐朝……關於李世績的點點滴滴,李世民漸漸一一弄清后,更敬重李世績的忠義之心,也更相信他的軍事才能。正因為如此,這次襲擊竇建德,李世民身邊帶了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這麼幾員在他看來最勇猛的將領,卻讓李世績為伏擊之首,負責伏擊的安排布置。
「將軍放心,本王有弓箭長劍,尉遲敬德有棗槊,就是百萬之眾,又奈我二人何?」言罷雙腿一夾,與尉遲敬德飛馳而去。很快,竇建德的巡邏騎兵發現了李世民與尉遲敬德,一面派人飛報竇建德,一面向李世民他們逼過來。
「有何辦法,你快說來我聽。」王世充一把緊緊地抓住弟弟雙臂。
李世績待李世民、尉遲敬德走後,立刻命令騎兵下馬,在大道上隔了十多米,挖出一條小溝,埋下粗粗的攔馬繩。如此這般,小溝挖了一條又一條,程知節見了不解,問:「何需挖這麼多溝,敵騎來了,被絆了一次,難道還有第二次不成?」
李世民不願功敗垂成,毅然而然置皇命于不顧,決定堅持下去,攻佔洛陽,為唐王朝一統東方努力。眾將士見秦王如此堅定,個個精神抖擻,爭相攻城。王世充在谷水一戰被李世民擊敗,退回洛陽城后,因外圍已被掃清,城中再無八方支援。糧草、軍需,日漸匱乏,已是黔驢技窮,毫無反抗能力,只有坐以待斃。
「今李淵擁有關內,王世充擁有河南,吾皇居有河北,已經形成三角鼎足相持之勢。現在,李淵不安於關內,野心勃勃,攻打王世充,已經打了半年多。王世充漸漸支持不住,洛陽眼看就要被唐軍攻克。到時候,李淵若攻佔了洛陽,河南當盡屬李淵所有。強大而又野心勃勃的李淵,必來攻我夏國,我們的日子恐怕就不好過了。以此看來,鄭國與夏國,可以說是同命相連。為我們夏國能長久下去,我們現在也顧不上對鄭國有多反感,只能發兵去救援鄭國了。若能與鄭聯手消滅李淵,到時與鄭爭天下要比與唐爭天下容易;若只能趕走李淵,也可保我夏國長存下去,與唐、鄭繼續三分天下。」
如今夏王大軍已到成皋東原,那乳臭未乾的小兒定不敢再來強行進攻我洛陽城。而今他唯要做的事,便是想方設法,減少傷亡,侍機撤退。王世充虎眼圓睜,烏黑而犀利的眸子不停地轉動。在心裏得意地說:好,我就好好地相送你一程,讓你能安全撤退。畢了,命令守城的精銳,悄悄換下,好好休整養息。同時派出多股偵察兵,前去偵察唐軍動靜。你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也有今日,只要你一但後撤,本王便傾城而出,與竇建德一道,替你送你!
「汝今速去洛陽,通知王世充,安心死守,等朕的好消息。」
「快說,有何辦法,可使竇建德不離此地?」
洛陽雷聲底作吟,忽來春風又驚雷。眼見得洛陽守軍士氣衰節,軍糧不濟,城破就在旦夕,沒想到竇建德如從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現在唐軍的側背。一時間,洛陽守軍,士氣大振。竇建德兵駐板渚,面對西南的唐軍,欲如餓狼望著烈馬一般,很想撲上去一口咬死,卻又有些害怕,但還是隨時準備著,作猛烈的攻擊。
不久,竇建德便拿到了王世充給他的書信,一口氣讀完,自言自語地說:「『伺唐軍芻盡,牧馬于河北,將襲虎牢,一舉而敗唐軍。』妙!妙!實在是妙!王世充不愧為有頭腦的武將軍。」說到這兒,他看著王世辯的屍首,微微點頭,說道:「行台,你今雖亡,信已送到。我一定大敗李世民,為你報仇。」言罷吩咐衛士,將王世辯厚葬,然後召來親信梁建方,令他負責監視唐軍,發現唐軍河北牧馬,立即來報。
「如今眾將鬥志高昂,要在此一舉而敗李世民,我看這是天意!是上天要我在這裏打敗李世民。我如今別無選擇,只能順應將帥之心,與李世民決戰。所以,我只能改變攻打山西的計劃。」
有了這樣的想法,竇建德立刻親率大軍,東來救王世充於水火。竇建德指揮大軍,一路連克唐的元州、梁州、管州、滎陽和陽翟,來勢洶洶,所向披靡。大軍到了徐州,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辯出城迎接。竇、王合兵一處,已有十多萬人馬。竇建德為壯大聲勢,以威嚇李淵,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繼續撲向洛陽城。為進一步弄清唐、鄭雙方的情況,捕捉有利戰機,擊潰李世民。大軍到了洛陽東面,河南汜水東北二十里的板渚,竇建德命令部隊就此紮營,與王世充一東一西,相互呼應,威脅唐軍側背。
「此話又當怎講?」皇后問道。
尉遲敬德聽了,點頭答應。睜眼看著李世民,彎弓搭箭,一箭一個,轉眼射殺了二十餘人。剩下幾人,一時驚嚇得愣在那裡,無一人再敢向前。就在這時候,只見後面塵土四起,嗒嗒的馬蹄聲,陣陣傳來。原來是竇建德知情況以後,擔心其中有詐,派了大將王魂,率八千騎兵,前來接應。
屈突通的一番話,贏得更多的人贊同,封德彝待屈突通話音一落,立即附合說:
「如今東征勝局已定,強敵已滅,洛陽王世充,不過是翁中之鱉,留下這些戰俘,不過是空耗國資。」李世民這麼想著,斷然下令:
月亮被烏雲遮住,李世民卻想起另一番好處來,聽侯君集這麼一說,開口道:「從月夜進兵,出敵不備,可得全勝。」
李世民斬了沈悅,清點自己人馬,竟然也死了二千。如今僅有一千五百人,卻有二千俘虜,正感慨萬千,尉遲敬德來報:
李世民得知王世充想讓竇建德趁自己牧馬黃河北岸時發起總攻,就決定將計就計,待確認竇建德已收到王世充的信后,即刻進行大的布置。他本來已無計可施,如今要抓住這偶然得來的機遇,把竇建德的軍隊從板渚營中引出來,然後在虎牢關下,聚而殲之。
誰知尉遲敬德不但沒有力乏難支,反而越戰越勇。猛砸幾槊,逼退二將,舞槊直追王琬。王琬聞尉遲敬德棗槊風聲四起,再不敢接槊,拔馬朝汜水逃去。王琬馬快,眼看快到河邊,尉遲敬德急了,手起槊飛,直朝王琬後背叉去。只聽得悶聲一響,棗槊從後背穿透王琬,他來不及哀嚎,便倒地身亡。隨著棗槊,尉遲敬德來到王琬身邊,飛身下馬,一手從王琬的身上抽出棗槊,一手拉了王琬的寶馬,翻身上去,回到唐營。唐夏兩邊的將士見了,無不震驚。
「稟陛下,河北夏帝竇建德親率大軍三十萬,前來救援洛陽。」
竇建德雖然願意與西面的李淵、南面的王世充,和平相處。他卻從不懼戰爭,只要干戈一起,便狠狠出手,屢次大敗唐軍。曾俘獲了唐朝同安公主、淮安王李神通等人。李世民滅了薛仁杲和劉武周后,在他東征王世充前,為防止竇建德趁機襲擊,或幫助王世充,李淵已經派遣使者,對竇建德示好言和,要他保持中立。竇建德知道此時唐朝勢大,不願意得罪李淵,當時滿口答應,還主動釋放了俘獲的同安公主、淮安九-九-藏-書王李神通等人,表示願意與李淵保持友好關係。正因為如此,在整個酷冬里,李世民猛烈進攻洛陽時,王世充曾派侄王琬、長孫安世等,多次向竇建德求援。基於對李淵的承諾,基於對王世充的不滿,更基於對自己力量的考慮,竇建德沒有答應王世充的請求,堅持按兵不動,作壁上觀。想好好看一看唐、鄭鷸蚌相爭,自己能不能作一魚人,從中獲些利益。
洛陽東風終是來,川波岸柳春即回。王世充暗自得意地捋捋長須,喃喃自語道:
「竇建德過險關而鼓噪進,圖炫耀而實驕情,他臨城列陣,更是輕視我軍。如此驕兵,我再按兵不動,他必然更加急躁。驕則鬆懈戒備,躁則缺乏耐心。這樣的軍隊,列陣一久,飢餓疲勞,到時我們再乘勢追擊,一定不甚一擊。竇建德,一定敗在旦夕之間矣!」
李世民的開場話語剛落,眾人紛紛爭著要發表自己的意見。李世民見了,高興地說:「大家都不要爭,本王一定聽完所有人的意見,然後再作打算。誰說的有道理,本王還將重重有賞。」
殺盡夏軍八千鐵騎,唐軍齊聲吶喊,掉轉馬頭,狂奔一陣,回到大營。
「誰先捉了李世民,賞金千斤!」
「皇上也不必擔心,若要竇建德不去攻打山西,也不是沒有辦法?」
房玄齡聽了,對李世民更是敬服。
杜如晦的一番話,博得了大多數人的贊同,屈突通卻不同意,他有自己的意見。於是上前一步,緩緩地環視眾人,最後將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李世民見了,朝他點點頭,屈突通這才開口說道:
李世民向前一看,只見竇建德的大部隊,已近在咫尺。他這才一拉疆繩,掉轉馬頭,與尉遲敬德,並馬回奔。八千鐵騎,猶如烏雲遂日,直向李世民和尉遲敬德滾滾而來,很快進了他們預先設置的伏擊圈。
「李世民,李世民!你也會有今天!真正是蒼天有眼,讓我王世充屢遭失敗以後,終會取得勝利。所謂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我王世充,永遠也不會失敗!當年與李密作戰,不就是這樣么?」王世充習慣地仰面大殿金頂,嘿嘿地陰笑幾聲。他清楚地想到當年被李密大敗,更清楚地想到後來他大敗李密、將李密逼得走投無路,只好降唐的情景。
「屈將軍的一番話,微臣深表贊同,如今只有先退新安,避開竇建德的銳氣,才是上策。」
皇后的一番話,令竇建德冷靜下來,沉默良久,說道:「這凌敬也實在可恨,朕之所以改變計劃,是因為幡然醒悟,要不然險些為他蒙蔽,成了一個畏敵背信的小人。」
「好,好,這就好!」王世充長長地舒了口氣,說:「快去,快去,哥哥在此等候你的佳音。」
竇建德早聞李世民年輕神勇,頗具軍事天份,指揮大軍,若手中棋子,展轉衝殺,行走自若。對此次虎牢關戰役的重要性,竇建德非常清楚,為以妨萬一,派出沈悅搶佔虎牢關之後,又派部將王琬,率一萬人前去接應。王琬領命,率軍直奔虎牢關,剛到途中,便聞說虎牢關被李世民奪去、沈悅被殺的消息。萬般無奈,只得回兵板渚,將情況如實稟告竇建德。
「竇建德與王世充,他倆人並無情義。之所以前來相救,只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伏擊之戰,殲敵雖然只有八百,在精神上,卻給了竇建德狠狠地一擊。至少,他已經知道,如今的唐軍,戰鬥力是相當強的。他如今一直不敢來進攻,說明他對我們心有餘悸。臣以為秦王可乘此給竇建德修一封書信,言明利弊,或許他可以撤軍。在此同時,我軍只有多派偵探,打聽消息,一有機會,再作決定。」
於是,竇建德沒有懲罰凌敬,也拒絕採納凌敬的建議,繼續與李世民對峙。
侯君集令人將王世辯放上馬背後,一直在後面遠遠地跟著,看著王世辯的屍體進了夏營,這才放心回到虎牢關,將情況告訴李世民。
「秦王,你看這月亮,它見我們就到虎門關,也不再照一程。」緊跟而來的侯君集,轉瞬間與他走成並排,抬頭望著烏黑的天空,打趣地說。
「本王討伐王世充,與你何相甘,為何要不自量力,自尋死路?」
李世民見了,長嘯一聲,如深海龍吟,震天動地。吟罷高舉長劍,策馬向潰軍追去。逃命的夏軍沒跑出幾步,就被李世績等截住。又一陣狂殺,逼得他們勒轉馬頭。這時,李世民與尉遲敬德早迎面而來。夏軍進退無路,在唐軍的一片喊殺聲中,如屠獵圈中的惡狼一般,悉數皆被殺死,一個不剩。
眾將點頭稱是,各領人馬,悄然登關。竇建德手下大將沈悅,昨日已搶先佔了虎牢關,一邊讓人修築工事,一邊讓人準備守關的弓弩石頭。他四處視察,不時眺望雄關險道,心中很是得意。在他看來,唐軍路遙,若來奪虎牢關,最遲也應該在明日之後。於是,他命令部隊早早歇息,好好休息一晚,養足精神,明日再努力備戰。沈悅因沿途勞累,已經睏倦不已,命令下達之後,便解甲合衣,倒頭便睡。正在甜睡之中,隱約聽到喊殺之聲,待睜開眼來,程知節的板斧已壓在他的胸前,鋒利的斧口,已對著他的脖子。
聲如巨雷,在戰場上遠遠傳開。唐軍聽了,紛紛跟著大喊。一時間,幾十里的戰場上,都響徹著李世民的話語。
「陛下可以趁此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然後派重將守之。再鳴鼓建旗,過太行,入上黨,占汾、晉,取蒲津。這樣一來,對我們有三利:一則蹈無人入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拓地收眾,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這可是上上之策,再沒有比這好的了。」
唐軍將領見了,有的真是心中膽怯,以為竇建德兵多將勇,若戰必敗,主張後撤;有的則不以為然,認為竇建德不過是虛張聲勢,主張趁他們立足未穩,即刻攻擊,打亂夏軍的陣營。李世民聽了,並不忙著表態,親自率領幾十名大將,登上高丘,瞭望敵軍陣地。良久,策馬下了高丘,召來眾將帥,說:
如此、如此,這般,竇建德將凌敬的建議合盤說出。然後,吩咐王世辯,說:
「天意!天意!天不亡我王世充也!」王世充大聲地喊道。
一切剛準備好,李世民與尉遲敬德便飛馳而過。王魂率八千鐵騎,緊追在後。看見只有李世民與尉遲敬德兩人,王魂心中大喜,放聲喊道:
「將軍刀下留情,末將願意投降。」
果然,他的屬下們聽了,個個來勁。秦王竟然喚我們做兄弟,跟著他,真帶勁!屬下們這麼想著,揚鞭策馬,你追我趕,若不是胯|下的戰馬比不上秦王的,肯定人人都衝到了他的頭裡。就在這時候,烏雲將月亮完全遮去,山中一片漆黑。李世民只好緊拉韁繩,讓馬緩行。
「適才,秦王說了,現在從表面看來,王世充與竇建德的軍隊加起來,似乎有十五六萬之眾,而我軍只不過八萬人。是為敵眾我寡,其實不然。因為在洛陽的西、南、東三面,還有諸如李靖、恭孝王等我大唐的軍隊約八九萬人牽制他們,更有已經在崛起的大唐王朝作我們的堅強后循。因此,我們的力量,還是遠遠地超過他們。」說到這裏,杜如晦再次停下來,神色蕭灑,非常自信地一笑,接著說:
「說出來看看。」
竇建德聽了,點頭稱是,說:「事已至此,我夏國只有聯鄭抗唐,待機滅鄭,爾後方可與唐一爭天下。」?
「接應來遲,秦王賜罪。」
「事情怎樣?」
李世民上前一步,扶起李績,朗然說到:「將軍已經非常神速,何罪之有?快快請起,與本王一道,磋商一下布防、攻戰的有關事宜。」
房玄齡一聽,雙手一揖說:「蒙秦王厚愛,玄齡已是感激不盡。為秦王辦事,是玄齡應該做的事,秦王的一聲感謝,真是羞剎玄齡。」
王世辯聽了,欣喜萬分,高興地說:「皇上真不愧是深諳戰略戰術的……」
原來,王世辯來洛陽時,偵探已經發現,只是尊了侯君集的命令,待他回來時再將他擒拿,這才一直守候在https://read.99csw•com這裏。幾名偵探出來,見王世辯命喪黃泉,仔細一搜,從他身上搜出一封信來,忙飛馬趕回營中交給侯君集。看了書信,侯君集不敢擔擱,立刻帶了書信去見李世民。看過書信,問明情況,李世民忽然心生一計,喚侯君集到身旁,附耳交待幾句。侯君集一聽,心領神會,便帶了書信來到攔截王世辯的地方。只見王世辯還躺在那裡,座騎在他身旁懂事地打著噴涕。侯君集讓人將書信塞進王世辯的衣襟里,再將他放上馬背,輕輕一拍,那馬便托著王世辯,平穩地朝板渚奔去。
「現在我軍已搶奪虎牢關,我料定竇建德不會前來進攻,只會在此與我軍對峙,試圖待我軍糧草不濟時再與王世充前後夾擊。為今之計,我軍應是儘早引竇建德決戰,消滅他的軍勢實力!」李世民的聲音,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在虎牢關上久久回蕩。
尉遲敬德見王琬一幅趾高氣揚的樣子,就想去殺了他,如今又聽秦王誇他馬好,便一舉棗陽槊,說:「待我去殺了王琬,奪了馬來獻給秦王。」
「凡事,需得視情況而定,尤其戰爭之事,更不可憑一時之氣。否則,將遺恨無窮。適才秦王也說,我唐朝大軍,進攻洛陽,半年有餘,卻不能攻克。這並不是我們無能,實在是洛陽城高且險,鄭軍又勇猛頑強。如今洛陽,還在王世充的手中,竇建德又率兵來援。倘若我軍現在分兵兩路,同時迎戰王、竇,風險實在太大。竇建德乘勝而來,銳氣頑剛,猶如猛虎;王世充狗急跳牆,見有生的希望,更如兇狠惡狼。我軍久戰已久,將士疲憊,思歸故里。情況如此,倘若堅持下去,以此疲憊之師,再戰前後夾擊的虎狼之敵,實在沒有必要。不如暫時回兵新安,靜觀其變,然後再做打算。」
果然是洛陽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寒氣一夜去,春意五更來。絕望中的王世充,突然得到竇建德領大軍來援,頓時龍顏大開,猶如枯木逢春,旱禾得水,一時生機勃勃,精神大振。他一面派人前去與竇建德聯絡,一面重新安排守城事宜。
李世民聽了,滿意地點著頭說:「妙、妙,先生的文采,世民又一次領教了。感謝,感謝!」
王世辯見曾經何等英雄的哥哥如此魂飛魄散,更加心急,沒想到情急之中,竟也想出一個辦法來,對王世充說:
竇建德雖不馬上參与唐、王兩家的攻守之戰,卻是對此戰表示了高度的關注。他派出大量的偵探,活動在戰場的周圍,了解戰爭的詳細進展,以便隨時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行動。當春天到來之後,洛陽日益吃緊,特別是谷水邊一戰之後,王世充已大傷元氣。眼看王世充已經支撐不住,再下去,洛陽便為李世民所據,竇建德的中書舍人劉斌進言說:
「我已讓尉遲將軍憋了一肚子氣,他此刻精力正旺,不會有事。待他真到力乏難支時,爾等再去,相助不遲。」李世民說完,又靜靜地觀戰。
王世充被年輕的秦王圍攻半年多,他的心中,恨意實在太深。現如今,真恨不得早一刻,拿下李世民,削皮啖肉。
王世充聞言,來到洛陽城頭,遠望著在押的竇建德,垂淚良久,長嘆一聲,說:
李世民卻搖著頭說:「萬萬不可,本王怎麼會因為一匹寶馬,就讓自己的大將去犯險?」
「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心,好好地安排一下,就一定能打贏這一場統一戰爭。具體怎麼打,我有個粗略的思路,就是要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四面圍困洛陽,使王世充得不到糧食的接濟;一路迅速搶佔虎牢關,拒竇建德于虎牢關外,待他兵疲糧乏,再視機而擊,定可一舉打敗他們。竇建德既敗,王世充自敗。」
聲如巨雷,驚得殿上燕雀,撲撲騰騰地一隻只凌空而起。唯有那藍天上的雄鷹,平穩而自信地飛翔,絲毫沒聽見大殿里傳來的聲音。
沈悅看了鋒利的斧口,又看了和知節一張粗獷的黑臉,頓時明白,除了投降,他再無出路,便說:
李世民搶戰虎牢關之後,已料定竇建德不會輕易出戰。因此,每日一面派大將到竇建德營前叫戰,一面又親率騎兵暗自到竇建德營房四周偵察,試圖進一步摸清情況,有的放矢地對竇建德實施打擊。時間轉眼過去一月,李世民的叫戰終無結果。竇建德沉聲悶氣,任你怎麼叫罵,他就是不作理會,心中還暗自得意。李世民叫罵一招不行,偵察一招卻有了效果。他進一步摸清了情況之後,心裏已經有了底,也在暗自高興。
一夜春風吹,新草綠如茵。黃河北岸,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正是牧馬的黃金地。李世績領秦王之令,帶了千余士兵,趕了幾千戰馬,北渡黃河,牧馬于河邊。
這程知節,原名叫程咬金,是世家大族之後。曾祖父程興,是北齊兗州司馬;祖父程哲,是北齊晉州司馬;父親程婁,是北齊濟州大中正。程知節與秦瓊本是翟讓瓦崗寨中的大將。翟讓讓位李密后,程咬金與秦瓊深得李密看重,為「內軍」驃騎。后隨李密在邙山南麓擺陣迎戰王世充,由於李密指揮不利,瓦崗軍遭受重創,實力大損,終於敗得無路可走,萬般無奈,只好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世充的為人,次年程知節與秦瓊等人,告別李密,轉投唐朝李淵。李淵見他們一個個能征善戰,就將他們都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李世民久聞程知節與秦瓊之名,十分尊重他們,任命程知節為秦王府左三統軍,秦叔寶為馬軍總管。程知節勇猛剛直,每遇征戰,總是衝鋒在前,自隨了秦王李世民后,一直無緣建功,這次能單獨領兵衝鋒陷陣,不免雄風重展。率領700勇騎,疾風般悄然進入關門,身先士卒,一路砍殺,殺死敵人近千。他的700勇騎,也死傷大半。他終於殺出條血路,第一個衝進守關統領沈悅的卧房,將大斧架在他的脖子上。
這隊騎兵,足有30餘人,李世民見了,微微一笑,對尉遲敬德說:「人數太少,你就先養養精神,待人多時你再動手。」
「啊!皇上征戰一身,深諳戰略戰術……」
三月好風光,陽春布洛陽。竇建德率眾將登上城皋高山,西望洛陽。但見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滿眼春色,無限風光。「唉,朕何時能據洛陽,定使洛陽更風光。」竇建德躇躅滿志,心有狂想。正在這時候,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辯指著前面一關說:
「李世民啊,李世民!」王世充再一次狠狠地念著這三個字,終於忍禁不住,哈哈地大笑起來。
「上天既然要滅亡我,不可再因為我的原故再傷城中士兵百姓。」說完,下令屬下大開城門,投降李世民。
李績聽了,連忙起身,隨了李世民,來到虎牢關前的山頭上。此時天已大亮,眾將軍雖說一天一一夜地急奔拼殺,卻都不言疲憊,在認真地察看了地形以後,回到議事廳,立即認真地討論了有關防禦與進攻的戰略問題。
李世民一聽,忙與尉遲敬德一道,去迎接李績。剛走出幾步,只見李績飛奔而來,見到秦王,倒地便拜,說:
「對,秦王見識,處處高人一籌。」侯君集真誠的說。
王世充字行滿,本姓支,出自西域。其祖支頹耨早亡。父親因母改嫁王粲姓王名收,曾任懷、汴二州長史。王世充在隋朝先為左翊衛,后憑軍功拜儀同,轉兵部員外郎,累遷江都丞,兼領江都宮監。他在深得煬帝寵信的同時,陰結豪強,收買人心,增強自己的實力。因手下人才濟濟,本人又善兵法攻戰,曾大敗起兵響應楊玄感反隋的朱燮、管崇于江南,破農民義軍孟讓十萬之眾于盱眙,鎮壓河北格謙余部及南陽盧明月于江都通守。這一系列的赫赫戰功,使得王世充在朝中名聲大振。正在這時候,瓦崗軍佔領興洛倉,進逼東都,直接威脅到隋煬帝自身的安危。情急之下,煬帝命王世充為大將軍,一統東都諸軍十余萬王師。王世充得此重任,精神大振,率兵往屯洛口,大戰瓦崗軍。沒想到兩軍開戰後,被李績用計,大敗於洛口。不久,煬帝在江都被于文九九藏書化及殺死,時為東都留守的王世充便奉隋煬帝長子楊昭之子楊侗為大隋皇帝。自己只做一個吏部尚書,卻掌控了朝中的軍政大權。這時,殺死了隋煬帝的于文化及與李密戰得正烈,王世充在一旁冷眼觀看,待李密大敗宇文化及,自己兵力損失也很大時,王世充突然出奇兵,大敗李密。李密走投無路,只好投降大唐。王世充卻趁此收集他的餘眾,得近萬人。王世充大勝而歸,自行嘉獎,封自己為太尉兼尚書令。沒過多久,乾脆廢了皇帝楊侗,自己稱帝即位,建元開明,國號為鄭。沒想到,皇帝正當得過癮,轉眼就要敗在一個乳臭未乾的秦王李世民手中。王世充回憶過去,極不甘心,正在長吁短嘆時,突然看到親信于達,喜笑顏開地朝他走來,不由心中驚疑。不等他發問,于達高興地說:
「洛陽即將攻克,竇建德領兵來援。號稱三十萬之眾,實際上只有十多萬人。加上洛陽城內的三萬,總共也就只有十五六萬之眾。我唐朝大軍,攻城半年有餘,犧牲受傷頗多。現有戰鬥力的部隊,總計也不過八萬,只是王、竇的一半。現在當如何處之,還請諸位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意見。」
李世民聽了,抬眼望去,但見王琬坐騎高大雄偉,一幅鎧仗,更是鮮亮華麗。便微笑著對身邊的大將們說:「此馬本王識得,原是隋煬帝乘坐的驄馬,真是匹千里良駒。」
凌敬聽了,心裏遺恨,忍不住對竇建德說:「義士行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皇上乃萬尊之口,言既已出,豈可更改。」
「兄弟們,再加一把勁,虎牢關就到了。」此時他稱他的屬下為兄弟,是由衷的。因為他知道此去一戰的險惡,很可能,一小時后,緊跟他的這三千五百「兄弟」,就會有大半命歸黃泉、骨埋虎牢關中。降尊居賤,能得軍心,李世民深知將兵之道。更何況,如今擺明了要他們去為李氏江山送命,喚一聲兄弟,實在是真情實意。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多好的夏日美景,李世民與竇建德,連同他們的軍隊,都無人去欣賞。唐、夏雙方,埋頭于緊鑼密鼓地安排布置,都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的想法非常高明,到時候,一定可以置對方于死地。
李世民聽了,說:「你我兄弟情深,本不必言感謝,只是見你如此文采書信,而又是倚馬可待,實在讓我心中佩服,脫口言出,請兄長不要介意。」
三十裡外伏擊之戰,李世民以少勝多,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竟能斬殺夏軍八千鐵騎。雖不能傷及竇建德的主力,卻大大地挫傷了竇建德軍隊的士氣。從這以後,竇建德更加不敢開戰,只縮在營中,仍唐軍叫罵挑戰,全不作理會。竇建德試圖以靜制動,默然無語地與唐軍對峙,待其糧草短缺,軍心煥散時,再狠狠地重拳出擊,打敗唐軍。
處理戰俘的事情,李世民命人押了竇建德,來到洛陽城下,對城裡大聲喊到:
「跟我沖!」喝罷一馬當先,率鐵騎又猛追過來。可惜沒跑出幾步,就被繩拌倒,摔在地上。部將殷秋、石瓚等要來救,說時遲那時快,李績、秦寂寶、程知節早飛馬奔來。他們的身後,還有千餘勇士。眾人爭相上前,一陣刀砍、斧劈、鞭打、搶刺。早將殷秋、石瓚等人,打下馬來。李世民、尉遲敬德掉轉馬頭,衝進敵騎中,狂砍猛砸。雙方血戰,唐軍雖說要以一敵十,但有李世績、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這幾個一流的將軍在,再加上隨行的士兵個個身手不凡,大家都捨身亡命。更有他們的統帥李世民,一交手就殺死夏軍的幾員大將。如今殺了一陣之後,直殺得夏軍軍心大亂,丟下死傷者,爭相逃命。
「參軍對自己剛才的一番看法,可有修正或補充。」
李世民並不搭理,策馬繼續緩行。不久到了關下,李世民讓士兵稍作歇息,召來侯君集、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同來的四員大將,吩咐說:「你們與本王各率鐵騎700,分成五路,悄然上關。途中,無論哪一路受阻,拚命衝殺就是;沒有受阻的,不可去救援,盡最快速度上關。誰先拿下虎牢關,當記首功。」
「大夏大將王琬等前來挑戰唐軍,有不怕死的,可前來應戰!」
「朕這就修書一封,將朕的看法告訴竇建德。」王世充再次打斷皇弟的話,說:「吾弟一定要從旁邊全力說服他,萬萬不可失去這難得的戰機。」
「秦王,快撤!」
「我在竇建德那裡已有月余,深知竇建德的為人。他雖然勇猛善戰,也常以小恩惠收買人心,可是猜忌心卻很重,尤其是對凌敬等一干謀士,並不怎麼信任,對屬下的一些戰將,倒是非常器重,而且容易聽取他們的意見。皇弟我在他那裡,看出了這一點,就對他最信任的戰將,如高甑生、梁建方等,特別友好,出手非常闊卓,因而與他們關係甚好。現如今,只要我再給他們些好處,請他們勸說竇建德不要進攻山西,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房玄齡既來,問明情況,讓人準備好文房四寶,當著李世民與杜如晦的面,頃刻之間,書信寫成。展卷在手,開口念道:
程知節聽了,這才收回大斧,押了沈悅,去見秦王李世民。這時,李世民、侯君集等四路人馬也已衝上關來。眾人四處砍殺,不一會,便將虎牢關上的八千守軍殺去六千。餘下的二千,都被降伏,充實了李世民的兵源。李世民見程知節押來沈悅,非常高興,聽了沈悅投降的經過,便不屑地搖搖頭,還沒等他開口問話,又聽得沈悅連連哀求饒命。李世民鼻子吭了一聲,蔑視地說:
「李績接應的兵到。」
「千真萬確。夏帝大軍,已到達成皋的東原。」
「朕來救鄭,且已答應王世充定要替他解圍,如今還未解其圍,卻又要舍之而去,不是畏敵棄信,又是什麼?只是凌敬他既然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朕不關押他就是。」
「屈將軍看到了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優勢,看到了我軍的劣勢,分析的深避入里,令臣佩服。因為屈將軍一番話的啟示,臣也看到了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劣勢,看到了我軍的優勢。首先,王世充的軍隊,都是江淮之精銳,竇建德親率的大軍,也是夏之精銳。但是,如今征戰已歷時半年有餘,王世充的精銳,已成餓兵;竇建德的軍隊,聽了他們皇帝的任意吹虛,自持人多勢眾,全不把唐軍放在眼裡,自以為一戰可勝,已成了十足的驕兵。餓兵乏力,驕兵浮躁,兩種都是敗兵。我軍圍攻洛陽,雖說久攻不下,但在洛陽四圍,已築好堅固的工事。洛陽的守軍,也因我軍的長期進攻,聞之喪膽。如今,只要我們繼續圍住洛陽,深溝高壘,用不了多少軍隊,就可以鎮住王世充的守城之軍。就算王世充的餓兵因為有了援兵的緣故敢於突圍,只要我軍勿與之戰。攻戰轉變成守戰,必然更加容易,對王世充守軍也更有殺傷力。對於竇建德的驕兵,只要我軍佔了虎牢關,堅守不出與之對峙。他竇建德自持人多,一定猛攻猛打。我軍雖說征戰長久疲憊,卻都是一等一的精銳,憑險阻擋鄭軍的進攻,一定勝算在握。到時候,定可一舉而滅鄭、夏兩軍,為我大唐統一天下,建立不朽的功績。」
眾人聽了杜如晦這一翻長談,頓時熱情高漲,相互竊竊私語,許多人的觀點,都有了轉變。一時間,主戰的反過來,佔了三分之二。李世民見了,這才開口道:「本王的看法,正與杜參軍相同。王世充兵疲食盡,上下離心。如今我軍不去進攻,在防守中可以將他擊敗。不煩力攻,可以坐克。竇建德如今新破海公,將驕卒惰。我們只要牢牢地守住虎牢關,扼住他的咽喉。他若是冒險進攻,必然會死傷慘重;若是狐疑不前,過不了一兩個月,王世充不戰自敗,洛陽歸我。到時我城破兵強,氣勢百倍,掉頭再戰竇建德,他必敗無疑。我們一舉兩克,在此行矣。相反,我軍若不速進,虎牢讓竇建德佔去,到時候,周圍的地方勢力必然都歸附竇建德。他的力量必然更加強大,再與王世充九九藏書聯合起來,我們將無法與之抗衡。倘若失去了這次機會,王世充和竇建德會漸漸地強大起來,一統大唐江山,必將推遲矣!所以,我現在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困王世充,讓他餓死困死;一路扼守虎牢關,將竇建德的軍隊消滅在關外。」
竇建德原本也曾身手不凡,奈何做了皇帝之後,已經多年不再舞刀弄槍,哪裡能敵侯君集這樣的猛將。沒幾回合,便被侯君集槍挑下馬,押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並不去理會竇建德,只仰頭朝天,哈哈大笑。笑畢,長聲高喊:「竇建德已擒,夏軍還不快降!」
李世民聽了,點頭贊同,一面讓人請房玄齡來,給竇建德寫封書信,一面令侯君集、李世績二人負責偵探一事。
春日的暖陽,斜斜地射進窗,照在李世民剛毅的臉上。
「將軍若說要殺便殺,我定饒你。可惜將軍身為大將,刀斧加身,只求饒命,如此貪生怕死之徒,留下性命又有何用。來人,給我砍了。」
王世充這才鬆開手來,眼睜如銅錢,催問:
最後殘酷的決戰,眼看馬上就要開始。
「好,好!朕這幾天來,都在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擊敗李世民,現在終於有了個好主意。」
李世民見了,高興起來,對尉遲敬德說:「這還差不多,不枉了我等此番一行。」話音剛落,竇建德的十多名騎兵先鋒已到跟前,一個個手持鋼刀,呀呀地狼嚎般叫著。也不待李世民開口,尉遲敬德舉起棗陽槊,一番狂砸猛掃,十多名騎兵先鋒倒了大半。李世民不甘示弱,拔出長劍,躍馬向前,一連砍翻三人,正性起時,聽得尉遲敬德大喊:
「王世充聽令,竇建德已被生擒,汝若再執迷不悟,本王將即刻馬踏洛陽城。」
房玄齡的書信送到竇建德手上,竇建德展卷看過,雖然也覺得情文並茂,卻終是不能動心。禮節性地送走李世民派來送信的特使,一切還按原來定下的方略與李世民相峙于虎牢。一月多來,雙方雖無大戰,小戰卻從未停。不是竇建德攔截了李世民的糧草,就是李世民劫走了竇建德的軍需。李世民見此,增派人手,進一步加強偵察,希望能捕捉到更有利的戰機,對竇建德實施更有力的打擊。竇建德也挖空心思在想辦法,希望能戰敗李世民。就在這時候,竇建德的第一謀士凌敬,在苦思了多日後向他建議,說:
王世辯聽了,連連稱是,拿了王世充的書信,下了高台,翻身上馬,匆匆趕往板渚。誰知出洛陽城不到十里,王世辯的座騎便被一條攔馬繩袢倒。因速度太快,馬的雙腿跪下,王世辯被甩出十步有餘,恰巧頭又撞在一塊石頭上,傾刻喪命。
「立即遣散戰俘,使其各自還歸鄉里。」
「界時,我全軍出擊李世民,你哪裡逃!」竇建德望著東面的虎牢關,十分自信地說。
竇建德聽了,心頭一驚。這個李世民,果然利害,難怪他能連敗薛舉和劉武周,又將王世充困在洛陽城裡。我可不能輕敵,需小心又小心。想到這裏,竇建德對謀士凌敬、大將張青特等人說:
話音剛落,夏軍還沒有反應,西則便衝來幾千騎兵。侯君集一馬當先,直奔皇帝而來。竇建德見了大驚,在眾將的簇擁下,往後退去。三千鐵騎,如狠似虎,蜂湧而至,侯君集手起刀落,很快殺散眾將,直逼竇建德。
「唐軍遠離關中與河東,圍困洛陽,已經半年有餘。如今他們士兵疲憊,糧草接濟又不如我軍便利。如此看來,速戰速決,肯定是他們所希望的。而今,他們搶奪了虎牢關,隔斷了我夏與鄭之間的聯繫,試圖一面困死王世充,一面傷我軍于關下。奈何朕已深知唐軍的用意,只需高壘深溝,拖住他們,就算是他們困死了王世充,朕也能困死這些唐軍。到時候,他唐、鄭兩家,一死一傷,豈不快哉?」言罷,哈哈大笑。
李世民的一番話,直說得眾將帥心頭一熱,渾身是勁。就在這時候,竇建德僅派五員大將,三百鐵騎,西渡汜水,來到唐軍兵營一箭之地處停步喊話說:
「皇上請看,那便是虎牢關。自秦漢以來,所有君王諸侯,莫不在那裡設防。這虎牢關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如今,我們要救洛陽,必先佔有此關,方與洛陽保持緊密的聯繫。到時候,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唐軍危矣!」
這天清晨,王世充立於東都大殿高台,眺望棟棟雄偉的殿宇,注目宮中柳黃技金,想著這豪華與美麗,即將被唐軍奪去,自己或許要身首異處,不得善終,忍不住一陣心酸,淚濕眼角,連聲哀嘆。
竇建德聽了,心中一亮。這凌敬,真是高明!如將他的建議付諸實施,唐軍所戰虎牢關優勢便喪失殆盡。我軍深入上黨、徇汾、晉之後,必定讓關中震動,使李世民回師救援。到那時,唐軍自亂陣腳,洛陽困圍不解自除,而我則如風喚雨,整個戰局,將隨我竇建德之意,隨心所欲。想一這裏,竇建德立即吩咐人喚來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辯。
杜如晦笑著站起來說:「稟秦王,微臣沒有修正,但有補充。」
議事廳的外面,虎牢關上,李世民的士兵,正在昨日沈悅部下沒有修築好的工事那裡,緊鑼密鼓地乾著。大家都開玩笑地說:多虧了怕死將軍沈悅部下的努力,這工事修起來要比往日省事許多力氣。
此時已是午時過後,竇建德的將士列隊等待多時,人人飢餓疲倦,隊形開始散亂。許多將士,丟槍棄刀,爭相到河邊飲水,一時亂成一團。李世民見了,心中暗自高興,即令李世績、秦叔寶、程知節等率軍從正面出擊,殷開山與尉遲敬德等率軍隊左右兩側出擊。五路兵馬,喊聲震天,如春訊的黃河洪濤般地朝竇建德的軍隊涌去。飢餓疲倦的夏軍,一時膽顫心驚,手忙腳亂的拾刀撿槍,前來迎敵。怎禁得住唐軍洶湧之勢,剛一接觸,就紛紛後退。竇建德見了,拔出寶劍,高高舉起,大聲喝道:「唐軍力孤,眾將士不可驚慌,殺退唐軍,朕有重賞。」
王世辯帶了大量金銀財寶,匆匆趕回板渚,將金銀財寶,挨個送給竇建德十分信任的高甑生、梁建方等人,請求他們替王世充說情,千萬不要離開板渚,去進攻山西。這些將軍看見王世充服軟,自己又得他許多金銀,便一個個來到竇建德跟前,皆言此時不宜去進攻山西諸郡。
「感謝皇上,我拿些金銀,即刻回去,一定讓高、梁這些將軍,勸說竇建德不去山西。」
竇建德一時無言以對,只是垂頭嘆息。李世民令李世績將軍打掃戰場,清點俘虜,竟然有五萬多人。
竇建德聽了,點頭稱是,說:「行台所言甚是,朕即派大將沈悅,前去拿下虎牢關。」說罷率眾人下山,讓人宣來最信任的大將沈悅,令他率領八千軍馬,速速去搶佔虎牢。王世辯在一旁看著,從心裏佩服竇建德從諫如流,辦事果敢決斷,心中大喜,忙派人將竇建德欲搶佔虎牢一事,告之於王世充。
「趙、魏之地,久為我有,為足下所侵奪。但以淮安見禮,公主得歸,故相與坦懷釋怨。世充頃與足下修好,已嘗反覆,今亡在夕,更飾辭相誘,足下乃以三軍之眾,仰哺他人,千金之資,坐供外費,良非上策。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效勞未若不獲命,恐雖悔難追。」
「竇建德已擒,夏軍還不投降?!」
李世績聽了,微微一笑,很自信地說:「到時你就知道了。」
開始,竇建德還堅持自己的看法,替凌敬爭辯,說他雖是書生,此番卻是動了腦筋,出了個好主意,但經不住眾將軍一再勸說,終於改變了想法,對凌敬說:
尉遲敬德聽了,更不服氣,大聲說:「王琬鼠輩,能奈我何?」說罷,憋了一肚子氣,衝出陣去。李世民見了,暗自得意,扭頭對侯君集說:「尉遲將軍此去定有一番好撕殺,你可速去黃河北岸,將牧馬全部趕回,武裝騎兵伏在夏軍西側,待我這裏出擊時,你可率全軍奮力殺出,只進不退,逼殺夏軍。」
五月的傍晚,「山光忽西落,池月https://read•99csw•com漸東上。」王世充憂心仲仲地蹀躒于殿前高台,雙眼直直地東望板渚。他尚不知皇弟承諾的事能否辦妥,正五心不定時,忽見皇弟王世辯喜氣洋洋地撩衣快步而來。一時也顧不了皇帝的尊嚴,王世充急步迎了上去,著急地問道:
「托皇上的洪福,一切都辦妥了。竇建德已經決定留在板渚,侍機滅了李世民。」
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后,由江都北上,在魏縣稱帝,剛做皇帝的竇建德見了,便借口為隋煬帝復讎,率10萬大軍以夏津為轉輸地,進攻宇文化及。連戰連捷,生擒宇文化及於魏縣,押至襄國斬首。竇建德生為義軍領袖,做事光明磊落,仁義明智,對俘獲的上千頗有姿色的宮女,全部釋放;對隋朝的文武官員,擇有才能的加以任用,願去長安李淵處、洛陽王世充處或是突厥義成公主處的,給足盤纏,護送出境。隋朝的黃門侍郎裴矩,被竇建德看上,任命為左僕射,掌選舉。這時的竇建德,隨時注意與西面的李淵、南面的王世充,都保持友好關係,不願與他們為敵。而李淵與王世充也是這樣。但是,因為大家都想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不久之後,他們相互之間,不得不又動起干戈來。
深夜,淡淡的月光下,山嶺交錯的小道上,一支三千五百人的鐵騎,在急速賓士。領頭的輕年統帥李世民,年僅22歲。一張英俊的臉,雖然還顯年輕,那寬闊額頭下的濃眉,還有那雙犀利的眼睛,卻讓人看到了剛毅與成熟。此刻,李世民一馬當先,領著他的鐵騎,經河陽、鞏縣,整整跑了一日,馬不停蹄地向虎牢關前進。遠遠地,他終於隱約地看見了嵩岳連接處的關門,不由回頭說道:
張青特聽了,深以為是。於是,竇建德發布命令:三軍堅守,不可出擊。
李世民與尉遲敬德見了,也停了馬步,回頭張望。王魂由不得怒火衝天,大聲吆喝騎兵,繼續追趕李世民。如此折騰幾次,王魂的鐵騎,被拌倒好幾回,再不敢狂奔,只是小心翼翼地緩步前進。李世民與尉遲敬德心中好笑,也放緩馬步,悠閑緩行。王魂更是怒火攻心,忍禁不住大喝一聲:
竇建德是貝州漳南人,世代務農,曾任里長,因為豪俠仗義,為鄉里敬重。后舉兵抗隋,于大業十二年大敗隋將薛世雄,攻克了河間,勢力迅速龐大,擁兵十萬餘眾。次年,竇建德自己做了皇帝,定都樂壽,國號大夏。他地處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南與洛陽的王世充抗衡,西與關中的唐李淵鼎立對峙。
李世民言罷,命令屈突通和齊王李元吉繼續圍困洛陽;自己親率精銳騎兵三千五百人,火速奔襲虎牢。
一時間,就戰與退,眾人議論紛紛。李世民靜靜地聽著,他發現,言退的人數似乎佔了三分之二,杜如晦的意見如此少得人心,這還是第一回,心中不由得有一點著急。待眾人稍靜下來時,李世民望著杜如晦說:
李世民目送侯君集遠去,回頭來看尉遲敬德。只見他單槍匹馬,沖入敵軍之中,手起槊落,連砸二員大將下馬。王琬見了,舉槍上前,迎戰尉遲敬德,交手沒三回合,便已不支。同來的二員大將見了,一起上前,三員夏國大將,齊戰尉遲敬德。唐軍中程知節、秦叔寶等大將見了,要去助戰,被李世民止住。
「如此一來,嚇也要嚇死唐軍。」竇建德穩坐中軍,得意地想道。
「這可有些蹊蹺。這個竇建德,去年我曾多次向他求援,終不肯發一兵一卒。如今我並不去求援,怎麼會親率傾國之兵來救我?」王世充自言自語,烏黑而犀利的眸子轉動幾下,終於也明白了幾分。於是仰望藍天白雲,哈哈大笑。
聽秦王這麼一說,大家反而平靜下來,都謙讓杜如晦先講一講他的意見。杜如晦見了,也不推辭,上前一步說:「王世充如今困在洛陽,因為缺糧,已是奄奄一息,再困下去,洛陽不攻自破,此乃天亡鄭國。竇建德逆天而行,率兵來援,這正是上天要幫助我大唐,一舉消滅這兩個割劇的霸主。」說到這兒,杜如晦停下,環視諸將,最後目光停在李世民身上,接著說:
「朕是這麼想的。」王世充打斷皇弟的話,說:「唐軍作戰之利,在於騎兵。如今,唐軍糧草緊張,黃河以北,綠草青青。為了節約糧食,唐軍他們一定會去河北牧馬。馬放河北,這段時期,騎兵便無馬可騎。趁此時,竇建德發起總攻,定可大敗唐軍。」
唐、夏倆軍,各自十余萬人馬,大戰正酣。經侯君集領幾千精銳騎兵從西則突然衝出一番砍殺,夏軍已經開始膽寒,再聽了李世民的呼喊,已無勇氣再戰,紛紛丟槍棄刀,投降唐軍。這時,李世民才回過頭來,打量著竇建德說:
房玄齡自幼聰敏,博覽經史,尤其善於寫各類文章。近年來,他跟隨在李世民身邊,凡是要他寫文章時,總是不用起草揮筆而就,駐馬立成。寫出的文章,簡約順暢,說理透徹。李淵後來也誇房玄齡,說:「玄齡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這是后話。
夜色已濃,到了趕馬回營的時候,李績就是不歸。他在河邊安營紮寨,讓馬兒就留在這翠色|欲流的青草里。為的是讓那竇建德明白:唐軍確實已無草料,馬匹只能留宿河邊草地里。竇建德聞探子來報,心中果然大喜,認為來了可乘之機。他迅速地召來諸位將軍,按原來的部署,讓他們統統出動。從板渚到牛口,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屬鵲山,由北至南,上百的將軍,帶領十余萬大軍,列兵布陣,橫亘二十余里。隨著竇建德一聲令下,鼓手們擊鼓助威,士兵們吶喊壯行。真是氣壯山河,讓鬼神也為之驚懼。竇建德欲與李世民決一死戰,先要在氣勢上壓倒唐軍。
聽了喊聲,騎兵們更加有勁,個個揚鞭策馬,向前飛奔。就在這時候,第一道攔馬繩已臨空拉起,追在最前面的幾匹戰馬頓時被拌倒在地,緊跟在後面的來不及止步,撞上來的又倒了幾匹。馬倒在地,人被甩出老遠,一時王魂的追兵大亂,不得不停下來。
與竇建德相比,李世民後方,確實太遠。一年多來圍攻洛陽,糧草軍需全靠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盡心打理,保障供應。如今需要堅守的虎牢關,地處洛陽與板渚之間,要運糧草去,常被竇建德的軍隊攔截,困難實在太大。房玄齡與長孫無忌雖不吱聲,李世民心裏卻非常明白,召來杜如晦等商議,希望他能想出個辦法來打破這對峙的局面。杜如晦說:
這是個春草有情、山中含綠的好日子。和熙的春風裡,李世民帶了尉遲敬德、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等將領,率千余精銳鐵騎,揚鞭策馬,向東飛馳三十余里。快到竇建德軍營,李世民讓李世績為首等四員大將率兵埋伏道旁,自己僅帶尉遲敬德前往竇建德軍營。秦叔寶擔心此去危險,欲勸李世民。李世民笑著說:
「你放手,我的胳膊快斷了。」
「凌敬何人,一書生爾,安知戰事,其言豈可用也!」梁建方等振振有詞地說。
王世充聽了,又一把抓住弟弟,大聲說:「皇帝,你真是我的好皇弟!我皇宮裡的金銀財寶,你儘管拿去,只要高、梁他們能夠勸說竇建德不離此地,要多少,給他們多少。」
秦王李世民聞報竇建德率軍三十萬于板渚紮營,沉思良久,召來僚臣眾將商議對策。這一回,大家都征戰了日久,不但非常熟悉情況,對戰事也都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本來是春色滿園,卻突然烏雲密布,眼見得狂風暴雨,即將來臨!
王世辯聞聽竇建德要揮師渡河去攻山西,一時心慌意亂,慌忙趕去洛陽,將竇建德的打算說給王世充聽。李世民圍困洛陽半年有餘,王世充已經陷入絕望的境地,沒想到絕處篷生,柳暗花明,竇建德一朝醒來率兵救援。他王世充這才如旱禾得雨露,早把竇建德視為救命的天龍,不想這天龍卻要飛去山西,興風作雨。在王世充看來,竇建德一旦棄他而去,他只有立斃無疑,於是心中駭然,睜大眼睛,望著兄弟,半晌也說不出一個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