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自然之流變 6.4 變化的起源

第六章 自然之流變

6.4 變化的起源

這一課對於那些設法在電腦世界里創造模擬行為的眾神仿效者們並非毫無教益。自我複製、自我變異的電腦病毒一旦被釋放進處理資源均勻分佈的電腦存儲器,便快速進化成一大群遞歸複製的變種,有寄生,有重寄生,還有重重寄生。有個名叫戴維·艾克利的電腦生命研究員告訴我:「我最終發現,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類似的行為,不是設法創造出真正複雜的生物,而是給簡單的生物提供一個極其豐饒的變異環境。」read•99csw.com
雖然均質性也能產生多樣性,但是不一致產生的效果會更好。假使地球像閃亮的軸承滾珠一樣平滑——像完美的球狀恆化器般均衡地分佈著同樣的氣候和土壤——那麼地球所擁有的多姿多彩的生態群落就要大大減少。在一個持久不變的環境里,所有的變異和多樣性必須由內力驅動產生。其他共同進化的生命將是作用於生命的唯一限制。
亞當斯很驚訝,他仔細研究那九_九_藏_書些變體(它們不是新物種)的基因,想查明發生了什麼。某個初始的細菌經歷了一次變異,使其分泌有機化學物質乙酸酯。另一個細菌經歷的變異使它能夠利用第一個細菌分泌出來的乙酸酯。乙酸酯製造菌和乙酸酯採食菌的共棲協同依賴性突然從均質性中顯露頭角,這一群體分化成了一個生態體系。
多樣性從何而來?1983年,微生物學家朱利安·亞當斯在培養一族大腸桿菌菌群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線索。他將培養基提純,得到具有完全一致的不變性的同一菌類。他將這族菌群放入一個特製的恆溫器,給菌株提供一個均勻一致的生長環境——每個大腸桿菌都享有相同的溫度和營養液。然後他令這些一模一樣的菌蟲複製併發酵。經過四百代的裂變之後,大腸桿菌孕育出與其本身基因稍有變異的新菌株。在恆常不變沒有特色的環境中,生命自發地走向了多樣化。https://read.99csw.com
出生環境惡劣的極地生物,必須隨時應對大自然強加給它們的難以捉摸的變化。夜晚的嚴寒,白晝的酷熱,春天融冰過後的暴風雪https://read.99csw.com,都造就了惡劣的棲息環境。而位於熱帶或深海的棲息地相對「平穩」,因為它們的溫度、雨量、光照、養分都持久不變。因此,熱帶或洋底的平和環境允許那裡的物種摒棄以改變生理機能的方式適應環境的需要,並給它們留下以單純的生態方式適應環境的空間。在這些穩定的棲息地里,我們大有希望觀察到許多怪異的共棲和寄生關係的實例——寄生吞噬寄生,雄性在雌性體內生活,生物模仿、偽裝成其他生物——事實也正是如此。
假如進化可以自行其道,不受地理或地質變化力的干擾——換言之,脫離軀體的拖累——那麼這似乎有意識的進化就會將進化產物作為進一步進化的輸入,產生深度遞歸的關係。一個沒有九九藏書山脈,沒有風暴,也沒有出乎意料的乾旱的星球上,進化會將生命卷進越纏越緊的共同進化之網,形成充滿沉湎於不斷加速的協同依賴性的寄生物、寄生物之寄生物(即重寄生物)、仿製品以及共生體的平淡世界。但由於每一物種與其它物種的耦合如此之緊密,想要分辨從何處起算是一個物種的身份發端和另一個物種的身份消亡就很困難。最後,滾珠般均勻的星球上的進化會將所有的事物一股腦地塑造成一個在全球範圍內超級分散式的、單一、巨大的超個體(超有機體)。
沒有惡劣環境,生命就只能自己把玩自己,但仍然能夠產生變異和新特性,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工模擬界,通過將生物投入惡劣而變化多端的環境都能產生更多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