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精英家庭的顯赫之路 讓皇上打小兒就認準了咱家人

第一章 精英家庭的顯赫之路

讓皇上打小兒就認準了咱家人

所謂「郎」,古代對帝王侍從官的通稱。「郎」即古「廊」字,指宮廷走廊。郎官的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已有之,秦漢沿置,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員額無定,多至千人,均屬於郎中令(后改為「光祿勛」)。東漢以尚書台為實際的行政中樞,其分曹任事者為「尚書郎」,職責範圍與過去的郎官不同。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
清初增為18個行省,后又增為22個行省。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康熙六年(1667年)后,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均為從二品。但江蘇設有兩布政使,一在江寧,轄江、淮、揚、徐、通、海六府州;一在蘇州,轄蘇、松、常、鎮、太五府州。布政使,指的是主管戶口、錢糧的,管老百姓,管稅收的,這麼一個官兒,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省長這個官職。
康熙皇帝看罷,大喜過望,當即應允。劉棨馬上徵發民夫,根據治水方略,開始實施防汛工程。子牙河兩岸數縣民夫忙活了五個月,終於最終完成防汛工程。
按察使是個什麼官職呢?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僅為州縣之上的一種監察區,之後迭有增加,唐睿宗景雲年間至二十三道之多。但節度使制掌握地方實權后,「道」日漸演變為對一個節度轄區的稱呼,和初唐、盛唐時的意義有所不同。
黃河流域是小米的故鄉,我國栽種的歷史相當久遠,西安半坡村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里就有盛小米的陶罐。小米在古時也叫「粟」,是農耕文明中最早的產物。粟,古稱「禾」,即「和」之初文,謂「中和」的意思,是指粟的品質溫和,用以養生;又稱「粱」,如黃粱、青粱、白粱,都是指粟類而言,現一般稱「穀子」。「粟」這個名字很好聽,可以登堂入室。自商代至秦漢,粟都被列為五穀之首。老百姓稱小米為「穀子」,讓人想起家裡的糧倉,想過好日子,就靠家裡多有幾擔「穀子」啊!其實小米就是脫了皮的穀子,樸實無華,一如北方人的氣質。
所謂「刑部」,漢代置二千石曹掌刑獄,三公曹掌決案。魏晉以後有都官、比部各曹。隋初設都官尚書,統都官、刑部、比部、司門各侍郎,后改都官尚書為刑部尚書,列為六部之一,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長官為刑部尚書,副長官為侍郎,歷代相沿不改。唯唐天寶年間一度改稱「憲部」,旋復舊稱,清末改為「法部」。
想當初,寧羌州地區山高地瘠,劉棨派員實地查勘,以寧羌「七分石頭三分土」具情呈報上司,祈減賦額。經上司核定,全州年賦歲銀計減到911兩,此額一直沿襲二百多年。除此之外,劉棨還培補棧道,興修旅舍,安置外來客商。一年多時間,寧羌州房舍萃集,街市繁榮,人煙茂盛。
說到這之後的吳琠,那可絕對是一位聞名當世的美食家。與吳琠有關的美食,就是被稱為「沁縣三大寶——雞蛋、瓜子、吳閣老」中的「吳閣老」。
此後的吳琠是一路升遷。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吳琠奉調回京,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1697年)又奉上諭補授刑部尚書,第二年(1698年)又被任命為保和殿大學士。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下詔,從全國各地選拔操守清廉、才學優長之員。天下知府得舉者唯有劉棨和陳鵬兩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劉棨升任天津道副使。
康熙八年(1669年)劉果為刑部江南司主事。
山西產的小米最是上品。相傳,在三百多年以前,沁州檀山一帶有一座被松柏隱掩的古廟。廟裡住著一位赤腳和尚和他的幾個小徒弟,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飢挨餓。他們看見廟周圍的土地荒蕪,覺得可惜,於是,就將這些貧瘠的土地開墾出來,種了「糙谷」。經過幾年馴化,糙谷的品種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變得米色蠟黃,顆粒圓潤而晶瑩明亮,吃起來香甜鬆軟,十分可口,遂取名「爬山糙」。當時在清朝做官的吳琠聽說家鄉的「爬山糙」佳如金珠,熬稀粥鍋邊不掛米粒,蒸飯、悶飯不就湯菜也越嚼味道越香。他為了證實傳言,親自到檀山廟品嘗一頓,方知果然名不虛傳。從此,他便將「爬山糙」改名為「沁州黃」,進貢給康熙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康熙皇帝也很愛吃。這樣九*九*藏*書,「沁州黃」便以年年進貢皇帝而聞名天下。
話說劉棨離開北京,到長沙走馬上任。此時正逢湖廣總督吳琠剋扣綠營士兵軍餉,綠營千余名士兵不服,堵住總督衙門大門鬧事,嚇得湖廣總督吳琠從衙門後門潛出,倉皇逃出長沙城。劉棨拿出自己的俸銀,償還湖廣總督吳琠剋扣的軍餉,解散鬧事的士兵,避免一場士兵嘩變。湖廣總督吳琠回到長沙,對劉棨感激涕零。
劉棨的多年以德治吏,一方面嚴守祖訓,言傳身教,為兒孫樹立了榜樣;另一方面,卻隱隱昭示了兒孫有所作為的內在原因。
說是「吳閣老」,其實指的是地處太行山區的沁縣的家鄉特產「沁州黃」小米,是清朝康熙年間任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的吳琠發現的。凡是知道吳琠發現「沁州黃」的故事的人,提起他便會想到「沁州黃」。久而久之,吳閣老也就成為「沁州黃」的代名詞了。
劉必顯的次子劉果和劉必顯的三子劉棨,關於他們的情況,我們後面再來介紹。
劉果早年無子,於是過繼自己哥哥劉楨的次子劉紳燦為自己的兒子。也是巧合,後來劉果在過繼劉紳燦后又連續添了兩個兒子,也就是次子劉綸炳,三子劉燝。
康熙十八年(1679年)劉果升江南提學道。
此時的太原府,隸屬山西行省,府治陽曲縣,太原府直轄十三縣,領五州又七縣。直轄的十三縣分別是:陽曲縣、太原縣、榆次縣、太谷縣、祁縣、徐溝縣、清源縣、交城縣、文水縣、壽陽縣、盂縣、靜樂縣、河曲縣;所領的五州分別是:平定、忻州、代州、岢嵐、保德;此五州所領的七個縣分別是:樂平縣、定襄縣、五台縣、繁峙縣、崞縣、嵐縣、興縣。
宋代地方監察區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義相通。而遼朝因循唐朝舊制仍使用「道」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元朝建立后,行省成為一級行政區劃,行省下設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區劃單位。至明清時期,「道」成為省之下軍區的通稱,如「福建省台廈道」或「台灣道」,但明朝及清朝意義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與省、府、縣相提並論,稱為四級地方行政機構。例如,直隸省天津道,下轄天津府一個府,天津府下則管轄六縣一州,分別是天津縣、靜海縣、青縣、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滄州。
「按察」相當於古代的「陳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明朝省級地方官員分為三司,分別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揮使則管「一省軍務」。三司分別相當於現在的省長、省法院院長、省軍區司令。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賦稅;按察使職掌不變;都指揮使廢置不設。清代減去都指揮使司,變成「二司」。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台」、「臬台」,同為省長。藩台管行政財政,臬台管司法監察郵驛。清宣統三年(1911年)改稱「提法使」。
《國朝循吏傳》這本書是在康熙年間寫就的,在雍正年間刻印的,雍正年間,乾隆那陣兒還是皇子,所以他當皇子、皇太子的時候,每天要由他的老師指定給他讀這本書,每天要給他讀一段,所以我們說乾隆皇帝是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知道劉墉他們家出清官。
劉棨,出生於1657年,字弢子,號青岑。康熙十四年(1675年),18歲的劉棨中舉。十年後,28歲的劉棨中進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38歲的劉棨任湖南長沙縣知縣。
所謂「郎中」,官名,始於戰國。漢代沿置,管理車、騎、門戶,並內充侍衛,外從作戰。初分為車郎、戶郎、騎郎三類,長官有車戶騎三將,其後類別漸廢除。晉至南北朝,為尚書曹司的長官。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務,為尚書、侍郎、丞以下的高級部員。
劉棨的這十個兒子有九位做官,並且勤廉,出了兩位監生、五位舉人、三位進士。三子劉綬烺奉安南公使回國,同僚以為他得此美差,口袋裡鼓鼓的定是黃金,待打開僅一斤肉桂而已。八子劉純煒任分宜知縣時,因事罷舊,竟無錢回鄉里。他的三十六個孫子,又考了十九位監生、十二位舉人、兩位進士:劉家甚至出現九年連續五次鄉試,兄弟、叔侄十二人中舉;十五年同胞三兄弟成進士,叔侄同榜當進士的一幕幕科九九藏書考成名盛況!
話說劉棨走馬上任,來到天津。他決心徹底治理長期為患天津地區的子牙河水患。劉棨經過仔細勘察,決定繼續加固子牙河堤,在河堤上用石頭修築泄洪水閘,洪水泛濫時可開閘放水,將水放入泄洪的水泊窪淀;待到水勢減小后關閉水閘,保證河道正常水位。開鑿子牙河入海通道,加快洪水宣洩速度。劉棨給康熙帝呈上奏章,稟報自己的治水方略。
所謂提學道,宋崇寧二年(1103年),在各路設提舉學事司,管理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簡稱「提學」。金有「提舉學校官」,元有「儒學提舉司」,都屬同一性質。明初設「儒學提舉司」,正統元年(1436年),始設提督學政。兩京以御史、十三布政司以按察司僉事充任,稱為「提學道」。清初相沿,各省多設「督學道」。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稱「提督學院」,長官稱「提督某省學政」,簡稱「學政」。清末改設「提學史」。
劉棨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升任平陽府(今山西省臨汾、運城兩地級市,治所在臨汾)知府。隨後不久,劉棨因其母去世丁憂去職,三年之後補湖南長沙府同知。
當然啦,吳琠不僅善於發現美食,更善於發現人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經吳琠的舉薦,劉棨被大清朝廷擢升為陝西寧羌州(今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一帶)知州。
康熙十二年(1673年)劉果升四川司員外郎。
劉棨不但重視發展生產,還力倡地方文教事業。首先招商開設書店,發售經籍,創辦義學,親為講解。寧羌文風大興,始多應考登第者。
再後來,劉棨又升任江西按察使。
寧羌州地區土地非常瘠薄,百姓收入很低,貧苦農民很多。一旦遇上災年,多數百姓飯都吃不上,根本沒有能力交納國家的賦稅,更談不上歸還貸糧。因此,州中沒有能力交納國家賦稅和貸糧的困難戶很多。劉棨深知老百姓的困難,就寫了封家信,叫四弟劉棐,把他家中的地快快賣掉,立即把錢送到寧羌。
劉棨擔任江西按察使的時候,恰逢康熙皇帝大赦天下,劉棨詳勘死囚,得活者百餘人。
劉棨任的布政使是個文職官員。劉棨為官是非常正直的,曾經被寫在什麼裏面呢?當朝的兩個人——朱軾和蔡世遠(都是康熙年間的進士,雍正年間都被雍正皇帝指定為雍正皇帝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的老師)寫的一本書叫《國朝循吏傳》裏面登載過他的事迹。
劉棐接到兄長的家信,知道兄長在任上為老百姓賣地付債,心情很急,他知道,兄長家的地產並不多,就是全賣了,也解決不了眾多百姓欠國庫的債款。經過反覆考慮,他為了支持兄長的正義事業,就把自己的土地也賣了一些,把兩家的賣地錢,一同寄到了寧羌州署。
劉棨是劉必顯的三子。棨,是古代用木頭製作的一種通行證,略如戟形。在這裏,棨是暢通無阻的意思。
州中稍富裕的人紛紛捐錢,要知州劉棨贖回家產。劉棨說:「我既食皇上俸祿,理應盡職盡責,看到大災之年存活下來的人,吾心足矣,豈敢再有他求。」有人關心地問道:「那你的子孫後代咋生活?」劉棨說:「子孫強似我,要地待如何?子孫不如我,要地待如何?」
話說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為常設官員,分別考核各地吏治。玄宗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改稱採訪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稱觀察處置使;實為各州刺史的上級,權力僅次於節度使,凡有節度使之處亦兼帶觀察處置使銜;有先斬後奏的權力,所以實際上是各州刺史頭上的「太上皇」。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替叔報仇,再次率準噶爾部起兵造反,率兵南下攻佔拉薩(今西藏拉薩)。康熙皇帝聞訊,不敢怠慢,派大軍收復拉薩,讓劉棨替大軍徵集運送糧草。劉棨想方設法征來糧草,押送到前方,竟然活活累死。
劉棨擔任的天津道副使,就是天津道的副職。正職則被稱為道員、道台或道尹。天津道的正職和副職都是正四品的官職。
劉果是劉必顯的次子。劉果,字毅卿,號木齋,順治十一年(1654年)中舉,順治十七年(1660年)中進士,康熙六年(1667年)授山西太原府推官。
此外,還有郎中令一職。始置於秦,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read.99csw.com近的高級官職。所屬有大夫、郎、謁者及期門、羽林宿衛官,掌守衛宮殿門戶。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祿勛」。
劉棨本人有十個兒子。長子劉縉照,字爾愚,大清雍正三年(1725年)舉人,官固始知縣;次子劉熙,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舉人;三子劉綬烺,字爾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與兄同榜舉人,先任唐縣知縣,后改平陸知縣,審案不假威刑,人稱「劉一板」;四子劉煜,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五子劉統勛;六子劉組煥,字爾立,以父蔭授行人司行人,官戶部福建司主事;七子劉維焯,字爾痴,大清雍正八年(1730年)進士,官工部營膳司主事;八子劉純煒,字界庵,大清乾隆進士,初授分宜知縣,遷東唐同知,晉杭州府知府,署浙江布政使,官至太僕寺卿遷順天府尹;九子劉紱焜;十子劉經燾。
作為劉棨的第五個兒子,劉統勛是整個劉氏家族最為關鍵的一個人物。而作為劉統勛的長子,劉墉是整個劉氏家族最為傳奇的一個人物。
劉必顯有四個兒子,長子叫劉楨,次子叫劉果,三子叫劉棨,四子叫劉棐。劉棨就是劉墉的祖父。
眾人不甚理解,問:「大人,這是什麼意思?」劉棨說:「子孫比我強,知書達理,光明正大,當好官,吃國家俸祿,要地如何?子孫不如我,貪贓枉法,罷官抄家,要地又如何?養了為民的子孫,把許多地產留給他,養成好逸惡勞、不能自力更生,甚至不務正業,地產再多也守不住。教育後人自力更生,奮發創業,不依靠祖上的遺產過日子,這才是長久之計。」眾人無不佩服其高瞻遠矚,更為其寬闊的胸懷和大仁大義所感動,紛紛稱頌劉棨為劉青天。陝西省巡撫通報所屬州縣表彰劉棨賑災救民的措施,劉棨也被人們稱頌為便民良吏。
「道」作為一種行政區劃始創于漢朝,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道」或者「縣主蠻夷曰道」。
所謂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唯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因受職時,由朝廷賜給旌節,可以節制轄區之軍政,故有「節度使」這一稱謂。高宗永徽以後,都督有帶「使持節」銜者,實際上已為「節度使」。景雲二年(公元711年),薛訥為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始有節度使的稱號。玄宗天寶初,沿邊有九節度使,一經略使。授職時賜給雙旌雙節,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之各州刺史(郡守)均為其下屬,本身併兼任駐在州之刺史。安史之亂后,戰將有功者多授此職。節度使遍設於內地,領州多至十余,少亦不下三四,割據獨立,世稱藩鎮。五代時更為冗濫,專橫至極。北宋初,趙匡胤加強皇權,藩鎮事務仍歸本州。自此,節度使成為將軍大臣和宗室勛戚的優寵職位,並不赴任。遼金沿置,元廢。
四川我們知道,就是今天的四川省。行省,全稱叫作行中書省,簡稱為省。行省為中央派出的高級機構,以後成為地方行政區域名稱。南宋、金時已有行省之稱。《金史·百官志》說:「熙宗天會十五年罷劉豫,置行台尚書省于汴。」這裏所說的「行台」即行省。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機關為中書省,又于全國設11個行中書省,另划今河北、山東、山西一帶直屬中書省,稱為「腹里」。行中書省管理路、府、州、縣的行政,簡稱行省。長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知政事等,權力很大。明初加強中央集權,撤銷行中書省,改設13個承宣布政使司,而習慣上仍稱行省。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宣德以後因軍事需要,專設總督、巡撫等官,都較布政使為高。
劉必顯的四子劉棐有三個兒子:長子劉繼綸,字爾恥,舉人出身,曾於族中設義塾,使「族黨及佃戶子弟可造就者皆學焉」;次子劉緒煊,舉人出身,過繼給了劉必大的兒子劉香(劉香無子);三子劉纘煌,舉人出身。
所謂「觀察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採訪處置使為觀察處置使,掌考察州縣官吏政績,后兼理民事,轄一https://read.99csw.com道或數州。凡不設節度使者即以觀察使為一道的行政長官;設節度使之處,亦兼觀察使。至宋代,其職掌並於「提點刑獄公事」和「轉運使」,觀察使一職成為武將升遷時兼帶的虛銜。元代廢。
所謂「主事」,北魏置尚書主事令史,為令史中之首領。隋稱主事,本為僱員性質,不在正規職官之內。金、元以後始用士人,明代遂定為各部司官中之最低一級。清沿之,士人考中進士後分部辦事,須先補為主事,然後遞升員外郎、郎中,官階為正六品。其他官署如內務府、理藩院,亦設有主事。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仍於國務院秘書廳、各部及駐外使館中設主事,為委任職。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劉棨又晉陞為四川布政使。
劉果剛剛被任命為山西太原府推官不久,康熙皇帝就下令全國廢除推官這一官職。於是乎,還是在康熙六年(1667年),劉果又被改為補直隸河間縣(今河北省滄州市下轄的縣級河間市)知縣。
劉棨、劉棐兄弟二人,變賣家產,為州中百姓付債的消息,不翼而飛,在百姓中傳遍,特別是那些吃到糧食而能存活下來的人,更是感動得熱淚盈眶。
此時,恰逢關中大旱,荒年歉收。劉棨上任途中,只見逃荒要飯者成群結隊,百姓面黃肌瘦,衣不遮體,餓死者新墳四處可見。他觸景生情,不覺吟出「迢迢車馬奔長安,滿目凄涼不忍觀。十里路逢千百冢,家家哭聲不一般」。面對百姓的困苦和官府的束手無策,劉棨的心中非常不安。
康熙皇帝大喜,棄舟登岸,並命任天津道副使的劉棨見駕。這一天,劉棨早早寫就了「愛清」二字準備讓康熙皇帝御書。面見康熙皇帝時,劉棨不但仔細介紹了自己治理子牙河的情況,還仔細介紹了其兄劉果在河間縣任知縣時受到「清廉愛民」褒獎的事,並順便請求康熙皇帝賜書。皇上見其忠,便將「愛清」反其意,以「清愛」二字御書賜之。由此,劉家即稱「清愛堂」。
再來介紹一下什麼是推官。唐代在節度使、觀察使下置推官,掌勘問刑獄。元明兩朝也于各府置推官。清朝初年,沿用元明舊制,依舊設置推官一職。
劉棨是封建時代一位清正廉潔、勤於民事的地方官。他關心民間疾苦,重視發展生產,開發民智,深受民眾愛戴。得知劉棨病逝的消息之後,寧羌州民為彰其德,在州城南門內建劉公祠,刻石詳志。今祠已廢,「文革」中紅衛兵鑿毀碑文,但劉公的業績和美譽決不因祠廢碑毀而泯滅。
所謂「知縣」,也是一個官名。唐稱佐官代理縣令為知縣事。宋初用京官知縣事,管理一縣的行政,有戍兵駐縣的,更兼管兵事。因本非縣令而管縣,故稱「知某縣事」,簡稱「知縣」。明代始正式用為一縣長官的名稱。清代相沿不革。
到了隋唐時代,出兵征戰經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為「某某道」,該方面軍主將稱「某某道行軍大總管」(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某地方面軍總司令),例如攻打高句麗時的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道行軍大總管等。後來在內務民政上也使用此名詞,在撤併郡縣(或州縣)之初,一級行政區較少時僅作為監察和地理單位,在後來州縣增多之後逐漸成為實質性的一級行政區,由「州——縣」二級制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
劉果晚年官至刑部郎中,曾為清律的編撰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劉必顯的長子劉楨。劉楨,字世卿,號石齋,貢生,考授從六品;劉楨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劉紹輝;次子叫劉紳燦,後來過繼給了劉果。
為提高當地百姓的收入,劉棨在多次的翻山越嶺、現場實地調查中,發現當地的山上生長著很多柞樹,根據在老家山東的經驗,葉子可以養柞蠶。他馬上從山東老家,聘請了許多養柞蠶能手,帶著蠶種到寧羌,教老百姓養蠶。幾年後,養蠶戶越來越多,他又教百姓抽絲織綢來發家致富。百姓為感念這位父母官,就把織成的綢子命名為「劉公綢」。「劉公綢」廣銷川、陝、甘諸省,頗受青睞。劉棨也深得百姓擁戴。
劉棨又奉檄賑濟洋縣,將糧食集中於漢水兩岸,親自查驗過目,定期裝船出發,順流而下。數日,糧船抵洋,放賑完畢,他向洋縣縣令叮嚀:「此糧食是以官方名義借的,倘日後百姓不能償還,責任當由我倆完全承擔。」這年秋天收成良好,洋縣百姓互相勉勵,不須催督,如數九九藏書歸還。
我們從1652年,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考上進士,到1814年這一年,劉墉他們家重新修家譜,這中間是162年。162年間,劉墉他們家在大清朝考上進士的一共有11位,考中舉人的一共有35位,兩項合計是46位。在這162年間,劉家成年男丁加在一起也就是180位左右,錄取率高達25%。所以我要說這麼一句,在山東諸城沒有一家能跟劉墉他們家相比——無論是在學問上,還是在考試上。所以我這兒說,歸順了大清朝以後的劉家,科舉得意,為官也是越來越得意,這樣我們就講到了劉墉的祖父。
劉棨之妻為古城村秀才李沖斗之女,36歲卒;繼妻是濰縣舉人、江西撫州府同知郭一琪之女,享年65歲。乾隆十六年,劉棨夫妻以子統勛功績加贈光祿大夫、一品夫人;側室李氏,41歲卒,以子紱焜為官贈孺人;長女嫁膠州舉人、江南高郵州判李宮;次女嫁漢軍正白旗四川雅(安)州知州楊文彩;三女嫁江南武進縣秀才趙倚敬;四女嫁即墨縣貢生楊士鈺。
從劉必顯的兒子開始,劉家的排行開始有了比較固定的順序:依照木、火、土、金、水五行輪流排序。
至於推官的職權,唐朝、金、元時的推官相當於現在地方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明和清初還兼有審計局長的職能。宋時比較麻煩,隸屬三司下六部的推官沒法比較,大概只相當於辦公室主任,就是那種高級的秘書人員;屬開封、臨安二府的推官也是相當於法院院長;屬地方的推官有點兒幕僚的意思,多少有些掛職而沒有多少實權的意味了。
山西名菜「甲第魁元」,也與吳琠相關。根據《名食掌故》記載,某年,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吳琠回鄉祭祖,一路上不忘考察民情,走到漳源村時,人困馬乏,頭昏眼花,與隨從住進一家舍館。百姓聞訊,紛紛拿自家好吃的,前去看望這位國家功臣。其中有位青年提著一隻老鱉,說:「這是我剛從漳河捉到的,送給閣老補補身子吧」。甲魚做成五花湯呈上,吳琠詢問菜名,店廚說:「您老才華甲第,功名魁元,就叫甲第魁元吧」。吳琠食后,神清目明,大加讚賞,並將其製法帶到典膳司,成為滿漢全席之「廷臣宴」的御菜菜式(《中國歷代御膳大觀》)。而甲第魁元這道菜,在當地民間300年來代代相傳,成為人們待客賀喜的主要菜式。
此時,正逢居住在今新疆北部的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起兵造反,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大獲全勝,凱旋還朝。路過天津時,康熙皇帝由時任直隸巡撫李光地陪同,坐船視察子牙河防汛工程。康熙皇帝站在船頭,仔細觀瞧,但見兩岸河堤坡平土實,連綿不斷,偶爾有一兩個泄洪水閘,高大堅固;遠處泄洪的水泊窪淀,煙波浩渺,波浪起伏,蘆葦叢生,水鳥嬉戲,白帆點點,漁船往來,一片繁榮興旺景象。
宋代轉運使初亦兼領提刑,后乃別設提點刑獄,遂為後世按察使之前身,與唐代之觀察使性質不同。金承安四年(1199年)改提刑使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和官吏考核。元代改稱「肅政廉訪使」。明初復用原名,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長官,主管一省的司法,又設按察分司,分道巡察。中葉后各地多設巡撫,按察使成為巡撫的屬官。清代亦設按察使,隸屬於各省總督、巡撫,為正三品官。清末改稱「提法使」,簡稱「臬司」。
問題在於:劉棨上任的地方,連年歉收,州已無糧可賑,災民度日如年。劉棨覺得無論如何不能再餓死人,決定先向附近無災區借糧。寧羌北依秦嶺,南枕巴山,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難於運輸。劉棨發動饑民,凡運一斗者給三升,不到十日,就運糧三千石。在發放賑糧時,他對知縣說:「此糧是借糧,倘若秋收后百姓不能還,我得變賣家產還上。」由於措施及時得力,救災工作進展很快,使很多饑民得以存活,災情得以緩解。
劉棨升任離開寧羌之後,柞蠶之業督理無人,漸次衰微。乾隆年間,陳宏謀主陝,發布《廣行山蠶檄》,大讚劉公教民養蠶之功,並連年借給蠶民工本,設法鼓舞,寧羌柞蠶業大有發展。
清朝初年的直隸省,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其中的河間縣,是領有河間縣、獻縣、阜城縣、肅寧縣、任丘縣、交河縣、青縣、興濟縣、靜海縣、寧津縣這十個下轄縣的河間府的府治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