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十回 擊安市圍城打援 棄奇計相持攻堅

第二十回 擊安市圍城打援 棄奇計相持攻堅

柳氏看著丈夫那偉岸的身體和矯健的身手,默默不語,若有所思。
「就這麼辦。道宗,這圍城之事,由你帶領三萬兵馬來應付。三萬對三萬,你覺得能行嗎?」
李世民點頭答應,並讓李道宗選派數十名大嗓門之人將此旨意喊給安市人聽。
薛仁貴難見妻子這等神情,感到很納悶,問道:「柳兒,有什麼煩心事嗎?」
黃昏時分,高麗兵進至西嶺山下。斥候來報,說高麗兵行動遲緩,其前鋒已到山前,其後軍猶在營地,這樣首尾相連竟達四十里。李世民聞之大喜,說道:「其陣呈長蛇,我擊其一點,敵軍必亂,此戰定會大勝。」
「何人在此主持?」
李世民為秦王時征討四方,每臨戰事皆召開戰前會議,讓眾人獻計獻策,然後採納其中有益成分,再定交戰方針。如此,李世民聲名鵲起,天下之人皆認為打了勝仗為李世民一人的功勞。可悲的是,李世民現在也喜歡聽別人恭維自己,以為普天之下以自己的軍機兵法最為超卓。他現在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心裏非常舒坦,覺得確實如此,不禁笑容上臉,然口中還是謙虛道:「諸卿如此說,實在過於推重朕。臨陣之事瞬息萬變,以一人之智決之,難免失於簡單,朕還是要與大家共同商量方為穩定。」
「哼,如此天賜良機,卻斷送在你的手裡。來人,將他拉出去斬了。」
「你讓我們全體人員入安市據守嗎?那怎麼行?城中糧草畢竟有限,難以保證近二十萬人的供應。」
李世民不待眾人說話,指示前方道:「朕意已決,今夜要將戰事布置停當。世兄,你可帶領步騎一萬五千人在西嶺山前布陣,直接面對高麗來軍。無忌,你可帶精兵二萬,今夜自山北出於峽谷,以沖其後;朕自帶其餘兵馬,偃旗息鼓,隱於西嶺之上。明日,你們二路兵馬前後夾擊,定會攪亂其陣,朕俟其陣亂,即帶領士卒自高而下,勇猛衝鋒,則此戰勝局已定。」
唐兵畢竟訓練有素,他們見敵方變換了戰法,發一聲喊,急忙拖著傷者脫離了敵方長箭射程以內。後面嚴陣以待的弓弩手們憑藉地勢,向城牆上發出如雨般的弩箭。當是時,唐軍弓弩皆選用硬木造成,持弓之人為軍中百里挑一的臂力甚強者,其威力之大,四周諸國莫能與之相比。經過這一番急射,逼得高麗人逃回石屋躲避,不敢與唐兵硬碰硬。
醫生手腳忙亂地將隨身攜帶的銀針掏了出來。
眾人皆點頭,這種戰術是李世民多次使用過的,且每次都收到奇效。
李道宗這些日子圍困安市城,主要目的是不讓城中之人與高麗援軍相會。安市城堅,城內糧草充足,安市城主下令手下固守待援,不得與唐兵交戰。這樣,唐兵不攻,高麗人不出城,雙方相安無事,場面顯得非常平靜。其時七月將盡,艷陽如火,將大地曬得有些發燙。李世民決意攻城,遂帶領眾將抵安市城前就近觀察。城中人看到李世民頭頂的旗蓋,明白大唐皇帝到此,頓時在城中鼓噪起來,明顯是向李世民示威。
李世民一直躊躇不答,也是因為憂慮此節。他思索片刻,點頭說道:「無忌說得有理,我們深入高麗境內,須謹慎為要。大軍揮師東進,萬一被敵軍斷了糧道,我軍自亂。無忌,你以為如何來定下步行止?」
孫代音提醒道:「秦王慣好誘兵之計,眼前僅有千餘人,耨薩不可不防。」
李世會心一笑,答道:「陛下,臣領兵將其團團圍困,斷其汲水道路,不出一日,他們定會下山投降。」
李思摩雖神智昏沉,然亦知皇上在為自己親自吮血,不禁流出眼淚,有氣無力地連聲道:「陛下,您怎可如此?」
眾將紛紛答應。
高延壽很乾脆地答道:「莫離支令我等前來援救安市,即是要擊退唐軍。我軍加上安市守軍近二十萬人,人數上優於唐軍,我們自然要迎頭痛擊。」莫離支為蓋蘇文自立之官名。
「薛仁貴。好呀,我們乘勝追擊。」
李世民為李思摩吮血的事很快在軍中傳開了去,將士聞之,莫不感動,遂奮勇殺敵。人叢中有一白袍奇甲之人最為英勇,只見他手持方天畫戟,腰掛兩張弓,闖入敵陣,吼聲如雷,橫戟直掃,所向披靡。其後兵士趁勢突進,頓時在敵陣中撕破一個缺口,進而擊潰敵軍。李世民觀見此狀,腦海中憶起霍邑之戰中,段志玄奮勇搶城的情景,眼前這人身材高大,又穿一身白色戰袍,英勇中又現飄逸,心想,此人又是一個段志玄!李世民大喜,招呼身邊的執失思力道:「執失思力,你去問那名白衣者姓甚名誰?」執失思力接旨后疾馳前面詢問,既而返身向李世民稟報道:「陛下,臣問清楚了,白衣者名叫薛仁貴。」
李世民看到高麗人潰逃至那座小山,笑對李世道:「世兄,其潰逃至此,能守幾日呢?」
高延壽道:「此去平壤,僅有一個烏骨城,其餘當道小城,誠不足謂。臣等以為,可留下一些人繼續圍困安市,大軍揮師東進,直取烏骨城,則可快速抵達平壤。」
孫代音黯然道:「眼前山窮水盡,除了向唐軍投降,再無他途。」
高惠真起身答道:「臣等委身大國,不敢不獻其誠,助天子早成大功,能與妻子早日相見,此為臣等的一點私心。陛下,安市人顧惜其家,人自為戰,不易猝拔。我們率高麗兵十余萬被陛下所敗,國人已經膽破,正是進兵的時機。烏骨城耨薩年紀老邁,其難以堅守城池,若大軍兵臨城下,朝至夕克。其餘當道小城,必望風奔潰,大軍可以沿途收其資糧,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
原來薛仁貴自幼家境貧寒,娶妻柳氏之後,父母相繼亡去,其無資購買棺木掩埋,僅用草席將之埋葬。薛仁貴本為孝子,覺得如此薄葬實在愧對父母,遂發誓要掙錢改葬父母。他白日里在田畝辛勤勞作,閑暇時持弓到野外射鳥。這日他與柳氏一起到汾水灘,其時正是秋末時節,碧空中有雁陣經過。薛仁貴張開大弓,搭上利箭,覷準頭雁將箭射過去。只聽空中哀鳴一聲,那隻頭雁如斷線的風箏,直直地落到地面。
李道宗不敢再言語。
高延壽、高惠真對望了一眼,高延壽起身道:「臣等歸降后,曾經商量一計,望陛下能夠採納。」
李世民得知此變故,馬上到了陣前,看到此狀,心同死灰。他大聲喝道:「道宗呢?」
李世民轉對長孫無忌道:「九九藏書無忌,朕二十余年未曾率兵出征,現在年近五十來征高麗,看來銳氣尚未失去。」
李世未想過此問題,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李世民得知拋石車攻擊無功,非常關心李道宗這裏的築土之事。他這日來到西南門前,觀看兵士築土的進展,對隨侍身側的李道宗說道:「道宗,當初說你築土為笨法子,現在來看,也許此笨法子為唯一攻破此城的妙法子。」
李世民見眾人無言,遂說道:「如此,大家就全力攻打安市吧。道宗,你那個笨法兒也不妨試一試,那些歸降的高麗兵士可歸你節制,以使你早日築土成山。」
李世民取過銀針,覷准李道宗足上的穴位,用手輕捻將針刺入,如此扎了三個穴位之後,只見其創口處血流趨緩。李世民噓了一口氣,說道:「好了,速速為之敷藥。道宗,你先忍著痛,此箭未傷血脈,不礙事。」
其時,長孫無忌權傾朝野,很多人不願與其明爭,與其意見不同時,往往將自己的主張憋在肚子里,不再明言。圍困安市、奇襲平壤本為一條絕好妙計,現在獨長孫無忌反對,皇上看來也傾向於此,眾將縱有想法,皆不敢出聲反對。
伏愛急忙答應,他調派人手,拚命往土山上壘土。到了晚間,周圍遍插火把,抬土之人川流不息,一車車、一兜兜往上運土。二日後,土山已高出對方城牆一丈,離城牆最近處僅有數丈,唐兵站在土山上,可以下臨城中。伏愛派出一百人在山頂上監視城中動靜,運土之人一刻也不停歇,繼續增土不已。
夫妻二人遂在寒窯中珍重道別,柳氏含著眼淚將薛仁貴送出十里之外。
長孫無忌頌揚道:「陛下正當壯年,既有少壯時的銳氣,又添深思熟慮之老到,可以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長孫無忌不贊成採用此計,其言道:「所謂奇計,即是行兇險之事。今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人之危行僥倖之事。陛下,現在說盡殲高麗主力,其言尚早。安市城內,其精兵毫髮未損,再加上北方的新城等地高麗兵,還有十余萬人。我們若揮師直取烏骨,安市、新城之敵定會合兵一處,尾隨而至。那平壤為高麗的都城,蓋蘇文定布下重兵防守,屆時其領兵出平壤,對我軍形成夾擊之勢,則我軍實屬危矣。」
李道宗此時看到李世民身穿的那襲褐袍,關切地說道:「陛下所穿衣服已顯破舊,臣記得還是出定州時所穿。臣帳中還有一領新衣,請陛下換上吧。」
李道宗答道:「陛下這些日子累累為臣加派人手,使得築土進度日益加快。依臣估計,不出十日,此土山可壘成與城牆一樣高。」
六月二十日,李世民率領大軍進至安市城。唐軍在城西十里處紮下營寨,意欲休整數日後即開始進攻安市。
是時的山頂上,唐兵增加到數百名,使得山頂上的壓力劇增。加之壘土不息,更添壓力。
李世民點點頭,問李世道:「世兄,我們眼前有堅固的安市城,在其後又有二路高麗援軍,我們應該如何應付呢?」
駐蹕之戰後,高麗舉國大駭,其後黃城、銀城等城軍民皆逃亡一空,紛紛逃往平壤。此去平壤數百裡間,無復人煙,僅剩下烏骨一座孤城。
孫代音言道:「李世民用兵,不拘於常式。他往往隨戰場形勢變化而另出新招,像他堅壁持久戰後,觀敵方疲憊,即猛然出擊,初勝后不給敵方一點機會,往往一追到底。其與宋金剛交戰,就使用了這種方法。耨薩,我觀前來參戰唐兵,人數不足五萬,李世民定有厲害后招,我們不可不防。」
李世民搖搖頭,說道:「如此築土,費時費工,實在是一個笨法子。」
蓋蘇文聞知唐軍攻破遼東城直逼安市城,安市城又為平壤的最後一道堅固屏障,他不敢忽視,遂調派舉國兵馬來此會戰。他調北部耨薩高延壽、南部耨薩高惠真率十五萬高麗兵來救安市。李世民在安市城西紮營之時,此兩路軍分別進至離安市四十里處。
「臣意目前以打援為主,為了防備城中守兵逸出,可拿出少許兵力圍城。其餘大部兵馬,全力對付高麗援兵。」
是夜,月色皎潔,將大地灑成一片銀白。李世民不顧征途勞累,帶領長孫無忌、李道宗、李世等人騎馬前去觀察安市城防。他們一路馳騁,來到安市城西的一座小山上,此處可將安市城防盡收眼底。
高延壽此時方信孫代音之能,急急問道:「他還有什麼厲害招數?」
長孫無忌答道:「臣聽說戰事之前,須觀察士氣情狀。臣剛才行經各營,見士卒聽說高麗人將至,皆摩拳擦掌,拔刀結旆,喜形於色,此必勝之兵也。士氣如此,陛下又親歷險境,身先士卒,更能激起將士鬥志。多年來,凡出奇制勝之策,皆出於陛下聖謀,諸將不過奉旨成事而已。今日之事,還要乞陛下指點玄機。」長孫無忌說完,李世等人急忙表達相同的意思。
李世比較持重,說道:「六月已經過半,陛下剛才說了,安市城險兵精,急切難攻。另外,斥候來報,高麗二路兵馬來援安市,其紮營之處離安市僅四十里,眼前有惡仗在即,還是穩妥為要。」
李世民揮揮手,讓二人坐下,又轉問眾人道:「留兵圍困安市,然後揮師東進直取平壤,你們以為可行嗎?」
李道宗以前一直囿於如何攻破堅城,未想到尚有如此妙計,他興奮地起身言道:「不錯,此為一條奇計。陛下,李大亮、程名振此時屯兵于沙城,召之一宿可至。我們并行攻擊,可以力拔烏骨城,然後渡過鴨綠水,直取平壤,此戰即可全勝。」
李世民見薛仁貴依舊跪在地上,遂上前將其攙起,說道:「薛仁貴,你有勇力,又談吐得當,非一莽力之人。你有此才,為何不早點從軍呢?」
旁邊人不明白所以,李世民一把撥開他們,俯身在其箭傷處吮血。他吸了一口,然後將黑血吐出,如此數次后,說道:「不妨事了,你們,速速將可汗抬到後方去。」
李世民接著道:「我剛才替高延壽、高惠真籌下三策。其引兵直前,以安市城為壘,據高山為險,這樣有安市城中糧草接濟,可以與我軍展開持久戰。其間,他們再遣手下來縱掠我軍牛馬,以阻斷糧草供應。我們遠行千里,利在速戰,若與其相持難以攻下,歸去時又有泥淖阻路,如此就陷入兩難境地。此為上策。」
這些人正是李世民所帶九-九-藏-書人馬,李世民剛才在山頂上看到長孫無忌準時搶入敵陣,與李世所帶兵馬遙相呼應,夾擊之勢已成,遂令人放炮,開始大舉攻擊。
眾將紛紛向李世民稱賀。
如此進攻持續了三日,唐兵無法突破城牆,難以前進一步。
李道宗極目遠眺,果見對方城牆升高了不少。他將目光移回,對伏愛道:「城中畢竟騰挪不開,且其升高城牆,不如土山基礎厚實,難道能將城牆升到天上去?你今日開始,要督促他們挑燈夜戰,儘力壘土,爭取大後日即可攻城。」
「果毅將軍伏愛。」
高延壽看到唐軍從後方冒出身影,轉對孫代音道:「看來你所慮不錯,李世民果然詭計多端。一夜之間,他竟然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將兵馬運至我身後,想對我來一個前後夾擊。然他忘了,他這點兒兵馬能成何事?唐兵又不是三頭六臂,能夠以一當十嗎?」
李世領命調度大軍前去圍困小山,李世民見此戰已塵埃落定,心中又想起剛才那名白袍驍勇之人,遂讓執失思力去軍中尋找。
高麗人經歷了短暫的驚愕之後,馬上明白眼前的勝機所在。數百名高麗兵很快從城缺出戰,他們快速登上土山,並且築塹而守。後面,又有近千名高麗兵陸續上來,他們牢牢地控制了土山。
「他人呢?」
李世民一直在陣前觀戰,這日黃昏,雙方罷戰,李世民忽聞城內有雞和豬的慘叫聲,遂對眾將說道:「我們圍城日久,城內煙火日微,現在城內雞豬叫聲甚厲,此必是安市城主殺豬宰雞以饗將士,欲夜來襲營,宜嚴兵整備。」
第二日是一個陰沉沉的日子,李世五更造飯,讓將士飽餐一頓,平明時分將一萬五千人馬排列整齊。
高延壽最終沒有採納孫代音的意見。
李世民點點頭道:「好呀,這裏就交給你了。為防其困獸猶鬥,我讓無忌將所有橋樑毀去,讓其無回歸之路。」
李道宗見皇上親自為自己治傷,心中大為感動,流淚道:「皇兄,如此髒的活兒,您怎能親自為之?這讓臣弟如何擔待得起?」
在座眾將近日吃了不少苦頭,對李世民所言深以為然。
李世趨前奏道:「城中之人如此無禮,臣請克城之日,可將城中男子盡數坑殺,以示懲戒。」
「怎麼會合了他的意思?」
「稟陛下,小人乃絳州龍門人氏。」
「請陛下放心,臣弟帶領三萬兵馬重點圍其城門,另設疑陣疑兵,使城內高麗人不敢妄動。臣再將拋石車、撞車使上,更使高麗人膽戰心驚,絕不敢出城一步。」
「山崩之時,你在何處?」李世民厲聲問道。
李道宗一瘸一拐地走到李世民面前,跪伏奏道:「罪臣無能,御軍無方,請陛下治罪。」
李世民道:「你們久在高麗,深識地理風俗,既然有計,定然不錯,可快快說來。」
高延壽所部經此番衝擊,後面又有長孫無忌所部穿插撕裂,很快招架不住,陣形大亂,已成潰敗定局。這時,高延壽看見東面有一座小山,又見那面唐兵不多,遂下令殘軍向小山集結,然後依山堅守。
薛仁貴快步過去將雁拾起,喜對妻子說:「柳兒,我們今日有雁肉吃了。」
李世民又布置道:「高延壽、高惠真離此四十里處屯兵,我恐怕他徘徊不前。明日,我們大軍緩緩行動,可派阿史那社爾引千余突厥兵前去誘敵。」
李世民不再吭聲,他默默看著眼前忙碌的人們,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
經歷了偷營事件,李世民覺得事態嚴重。事情很明顯,若在此長期與其相持,夏日將盡,短促的秋風過後,即是寒冷的冬天,如此氣候對唐軍十分不利,須另覓對策。第二日,李世民將眾將召入中軍帳,商議下步作戰方針。
耨薩之官類似於國內諸道大使,與諸道大使相比,耨薩手下有諸多酋長,又掌握有勝兵,集軍民於一體,權力極大,不像大唐諸道大使那樣實為虛職。高延壽在諸耨薩中實力最強,蓋蘇文對他也另眼相看。
李世民說道:「朕早就聽說安市城險而兵精,其城主多才,看來所言非虛。我們重兵圍困之下,他們竟然敢出城偷營,我們不可輕視啊。朕今日召你們來,即是要商議下步行軍大計,若與此城相持日久,對我軍極為不利。」
李道宗搖頭道:「大軍此來,僅攜帶隨身單衣,若冬日來臨,趕製棉衣畢竟來不及。且十余萬大軍,需要多少棉衣,眼前又無物可尋。就是讓國內現在趕做,恐怕也難以如期送來。」
李世民眼望城內燈火,對其他人道:「朕在國內,亦知安市城大名。蓋蘇文之亂,這安市城主不服。其憑藉城險兵精,加上自身頗有才智,作戰勇猛,不聽蓋蘇文號令。蓋蘇文領兵來討,在此交戰十余日而不能下。蓋蘇文無可奈何,只好答應城主繼續鎮守此城,並給予其許多特權。」
長孫無忌道:「陛下,若安市被破,此去平壤即變成通途,算著時間,冬日前即可解決高麗之事。」
李世民在那裡為高延壽籌劃計策,高麗軍中亦有高人。此人名為孫代音,官名為對盧,此時正向高延壽獻計。
「是的,我也聽說過他好憑堅城據守,來拖延對方,然後覷準時機猛然一擊。」高延壽點頭讚許。
高延壽本來亦為睿智之人,然見唐軍深入本國腹部,四周皆是高麗之人,心中就大意起來。他們認為唐軍如此做實犯了兵家大忌,高麗舉國相攻,定能打敗唐軍。他對孫代音的提醒不以為然,斥道:「什麼誘兵之計?我揮師西進,唐軍難擋其鋒,其大隊人馬我尚且不懼,又怕什麼引誘之兵?」他說罷,號令二萬兵馬為前鋒,意欲將來搦戰的千余突厥兵斬殺乾淨,隨後兵馬依序前出,今日內要將營寨扎在安市城前。
薛仁貴的白袍之上盡染血污,方天畫戟上也滿是血痕,可見其戰鬥的慘烈。他到了李世民面前,早已將方天畫戟棄在一邊,叩拜道:「小人薛仁貴,叩見陛下。」
唐軍隨後強力攻打安市城,拋石車、撞車輪番發力,唐兵一撥撥地攻向城牆,終無功而返。西南門處,李道宗指揮人築土為山,已經壘高有丈余,負土的兵士來往穿梭,漸漸開始掩埋護城河。
李世民如此寫,其實想懈怠高延壽、高惠真之心,讓其鬆懈防備。
唐軍耗費無數氣力修成的土山,現在轉眼變成了高麗人據守的制高點。
「當然不能束手就擒!我聽說昔時秦王好用持久之戰,read.99csw.com以此收到奇效。」
昨夜,李世民向眾將面授機宜,讓李世列陣后不急於進攻,想法拖住敵人,待長孫無忌從背後進攻后,再相機出動。李世現在令人張弓射箭卻敵,正是為了等待長孫無忌帶領的二萬人出現。
李世民出此言顯然是故作謙虛,其即位以來固然未典兵出征,然每次戰事皆是其事先籌劃而成。李世等人深明此節,多年來秉承大事由李世民親自來定,戰事細微之處方自主處置的方針。
李世民由於此次大捷,將西嶺山更名為駐蹕山。他這日又帶領眾將登上駐蹕山,遙望安市方向,又手指平壤方向道:「我們取得此捷,高麗定會舉國震駭。我們此去拿下安市,再揮師東進,破平壤必矣。」
薛仁貴大喜,急忙叩首謝恩。
李世民得知薛仁貴從軍為遂妻子之請,心中晃過長孫嘉敏的身影,不禁感嘆道:「好呀,你有賢妻如此,何愁不能建功立業?薛仁貴,你今日奮勇殺敵,實有首功,朕授你為游擊將軍,雲泉府果毅。此戰結束后,由你在玄武門值守,可將你妻接來京城。」是時,常何已於去年暴病身亡,李世民一直想覓一勇將接替常何的位置。
「中策,其攜安市城人口盡數連夜遠逃。至於下策,則是其不自量力,來與我交戰。眾卿,你們可拭目以待,高延壽、高惠真必取下策,也必為我生擒。」李世民如此說話,顯示其十分自信,認為攻破安市城及克平高麗為手到擒來之事。
李世民聽說李道宗受傷,急忙前來探視。軍中醫生此時已除去李道宗之靴,拔出那支長箭,只見創口處血流不止。醫生急忙在其傷口處塗上金創葯,然馬上被血流衝散了去。李世民見狀,蹲下身來,說道:「欲敷其傷,須先緩其血流,取銀針來。」
孫代音搖搖頭,說道:「唐軍還有什麼后招,我一時猜測不出。為今之計,我軍應及時收縮戰線。耨薩請看,我軍如長蛇似也,極易被唐軍斷成數截,再各個擊破。」
高延壽、高惠真又對望一眼,齊聲說道:「乞陛下採納此計。」
李世民此時也感到時日倉促,說道:「若此山壘成,我們終於攻入此城,時辰亦該進入九月了。道宗,此去平壤還有相當路程,我們能在這裏度過冬日嗎?」
高延壽、高惠真又商量了一陣,覺得無計可施,只好帶人下山投降。二人入了軍門,一路膝行而前,到了李世民面前,拜伏請命。李世民端坐椅上,斥之曰:「東夷少年,跳梁海曲,不知天高地厚。朕摧堅決勝,皆在股掌之間,你們自今以後,還敢與朕再交手嗎?」
安市城內有居民八萬口,另有勝兵三萬。其城堅固無比,比遼東城更勝一籌。
李道宗躬身答應。
「那好,安市城就暫且交給你了。待我們打敗敵方援兵,再回頭對付安市城。」
「若如此掙錢,需要費上多少工夫啊。貴哥,我聽說當今皇上為征遼東正在募兵,你有這等身手,何不到戰場上建功立業,到時候再改葬父母也不遲啊。」
大軍行至高麗境內后,每遇戰事,許敬宗皆擬成戰報讓李世民過目后發往定州。此次戰報擬出后,李世民在其上增刪不少,另作書一封發給高士廉等人。書中無非是些讓他們精心輔佐太子之類的話,最後又簡述駐蹕大捷的過程,結尾寫道:「朕為將如此,何如?」其興緻勃勃之心情,躍然紙上。
李世民此時帶領大隊人馬以西嶺為中心排開陣勢準備迎戰。正午時分,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等人登上西嶺頂峰,觀察山川形勢,尋找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李世民觀察了片刻,轉對眾將道:「日暮時分,高麗大隊兵馬會蜂擁而至。朕多年來未曾點兵,你們以為可用何策制之?」
眾將紛紛點頭,認為此計甚妙。
過了五日,李道宗的創口漸復,其心念著築土之事,讓人抬著自己到築土之地巡視。只見這裏已壘成小山模樣,其高度已高出對方城牆,遂喚過負責此務的果毅將軍伏愛,吩咐道:「再加一把勁兒,爭取將土山再加高,並逐步向城牆延伸。」
第二日一早,阿史那社爾率千余突厥兵來此騷擾。他們經歷大半夜的行軍,已然十分疲憊,身上落滿了塵土。高延壽登高一望,看到唐軍如此情狀,笑對孫代音道:「唐軍精兵就是這般模樣么?哈哈,簡直不堪一擊!」
柳氏斷然道:「夫有高世之才,遇時乃發。現在天子征遼東求猛將,此難得之時,你必須把握時機以圖功名。貴哥,你放心前去,妾自在寒窯中等你。這裡有數畝薄田,我努力耕種可以自足。你走後,我定然日夕禱告,願你早日建功衣錦還鄉。」
薛仁貴立起身來,說道:「陛下,此事說來話長啊。」
李世民點點頭道:「是了,朕聽說蓋蘇文為人多疑,開戰之前將你等妻子皆拘於平壤,以為牽制,是嗎?」
高延壽、高惠真夜半時隨中軍到了西嶺山前,他們一覺醒來,就見唐軍在山前列陣。高延壽登高望臨,發現唐軍僅有萬餘人馬,遂對左右言道:「哼,僅這點兒兵馬,如何是我對手。」
雙方的勝機就在此一瞬間。
須臾,安市城四門處皆有聲音響起:「大唐皇帝諭旨,安市人無禮,待克城之日,必悉數坑殺城中男子。」
李世心中忽然晃過一絲憂心,其時已為六月下旬,再過兩個月天氣就要逐步轉涼。此去平壤,還有相當距離,何況眼前還有一場惡戰在即,想要克平高麗,時間畢竟有些太倉促。他將嘴張了張,又想李世民心情正好,正是大戰前夕,就將想說的話又咽了下去。
薛仁貴黯然道:「我曾見過募兵的布告,也曾動過參軍的心思,可是呀,我若一走,將你獨個兒拋在寒窯之中,這如何是好?」夫妻二人因無錢建房,在一處破窯中居住。
眾將領命而行,在各自防地里嚴加戒備。是夜子時過後,近千高麗兵果然沿著繩索悄悄溜下城來,欲偷襲唐營。他們摸著黑泅過護城河,身穿緊身衣,一步步地逼近唐營。驀地,只聽一聲梆子響,四周火把齊出,將周圍照得亮如白晝,無數的弩箭如雨點般射了過來,百余名高麗兵頓時被射倒在地。餘下之人發了一聲喊,倉皇退過護城河,被人接應回城中。從此以後,高麗人再不敢輕易下城來偷營。
李世民眼望土山,心想多日的希冀從此成為泡影,心中實在灰暗。他搖搖頭,嘆道:「道宗,你罪當死。但朕以九九藏書漢武帝殺王恢,不如秦穆公用孟明,容你戴罪立功。何況,你入遼東后還有破蓋牟城、遼東城之功,朕就特赦了你吧。」
李世道:「我軍入高麗以來,與高麗人交手數次,重創其主力。此去平壤,沿途定然空虛,臣以為如此布置實為一條奇計,望陛下納之。」
不幸的是,此事變起倉促,伏愛此時正在帳中酣睡,唐軍無人在此主持。那些摔倒的唐兵和運土之人目瞪口呆,莫名所以,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些什麼。如此,就為高麗人爭取了時間。
李世、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等人看到李思摩冒險撞向敵陣,知道其行兇險,遂招呼大隊人馬相繼跟進。高麗兵遭到前方夾擊,現在又受到前方唐軍的猛壓,難以撐持,隊形愈加散亂。
此時已為八月上旬,驕陽依舊強烈,然風兒少了以往的炎熱,微微有些涼意。李世民仰頭嘆道:「十日?但願你早日築成此山,可以一擊成功。」
這時,躺在帳中熟睡的伏愛剛剛被人喚醒,聞聽皇上詢問自己,他急忙爬到李世民面前,說道:「陛下,末將在。」
李世民又轉對許敬宗道:「諸事停當,還要來一點疑兵之計。許卿,你立刻擬旨一道,派人送給高延壽及高惠真。」他口中不停,將此旨大意說出來,許敬宗候在身側急忙記錄,將旨擬成。李世民閱后增刪數字,此旨即成。其中寫道:「朕以爾國強臣弒其主,故來問罪;至於交戰,非吾本心。今入爾境,蓋蘇文不來迎接不送軍需,所以攻取數城,以示懲戒。若爾國能修臣禮,則可將此數城歸還。」
「對呀,耨薩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也吃吃苦頭。」
李世民跨上「飛白」馬行到陣前,飛身向敵陣搶去。他一斜眼間,看到李思摩躺在地上,身邊有數人為他救治。李世民飛身下馬,蹲到李思摩身邊,看到其箭傷處正流出黑血,大驚道:「不好,箭上有毒,須速速將毒血吮出。」
柳氏搖搖頭,嘆道:「貴哥,你有這等好身手,僅在這裏張弓射箭,實在太可惜了。」
若高麗人佔據土山,進而修補城牆,則雙方又要繼續處於相持狀態。
薛仁貴大為不解:「我要掙錢改葬父母,此雁翎可賣,又有什麼不對了?」
李世民大怒,罵道:「困獸猶鬥!這幫人見朕來此,不來乞降,反而鼓噪,以為安市能守幾日?」
「如你所言,我們難道就此束手就擒嗎?」
李道宗此時也被抬到陣前,他眼望凝結著自己心血的土山變成了敵人的陣地,心內的苦楚一時難言。聞聽李世民召喚,他從擔架上坐起,答道:「臣弟在。」
李世在側默默無語,他跟隨李世民多年,深知李世民為人謹慎,不肯輕易出言,何況是自詡之語。大凡一個人自己稱讚自己,或由驕心所致,或由不自信所致。李世民有如此心情,許是戰前許多朝臣反對,現在看到勝利在望,不免生出驕傲之心了。
「末將……末將因數日勞累,剛才在帳中睡過去了。」
李世民遂喚二人平身,並授高延壽為鴻臚卿,讓他接替已到致仕年齡的唐儉,另授高惠真為司農卿,又授其下酋長三千五百人之官職,讓他們遷入內地,對其餘高麗兵,皆就地放還。被俘的高麗兵本來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被就地坑殺,現在聞聽可以回家,皆雀躍大呼,聲聞數十裡外。
李道宗恭維道:「皇兄在京,猶知千里之外發生之事。」
安市人聞之,反而絕了投降之意。安市城主也遣出數十人在城牆上喊話,表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定與唐軍周旋到底。
若唐兵能蜂擁而至,可以從此缺口深入城內。是時,唐兵數量呈壓倒優勢,若打開此缺口,日落之時即可攻陷安市城。
兩人伏地叩首,不敢與李世民對話。
孫代音提醒道:「唐軍至少有十余萬兵馬,須防其另有埋伏。」
高延壽稍微一想,不禁大驚:「是了,我倉促對陣,已犯了兵家大忌。」他轉身與高惠真商議,併當即傳令在場之兵竭力抵擋唐軍的夾攻,後續來兵不直接投入戰鬥,讓他們加快行進速度,速速到中軍會齊。
后數日,李世民帶領大軍紮營于安市城南,與一直圍困安市的李道宗所部會合。
阿史那社爾看到高麗兵傾營而出,心中大喜,知道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遂命令從人且戰且退,與敵方保持接觸,日暮時分將敵方引到西嶺前。
李世民喚左右道:「把任城王抬回帳中歇息,好生看顧。」
李世民出定州之時,手指身上褐袍對李治說道:「待我回國再見到你,方換此衣。」當是時,時辰還是三月中旬,如今四個月過去,此袍經歷盛暑,上面沾滿了李世民的汗漬,一道道白色的汗圈兒布滿衣襟,再染上塵土,已難見褐袍本來的顏色。
李世民採納了長孫無忌保守的計策,實在是失去了一次重大的戰機。李世等人雖未明言,心裏也非常明白如此攻城,定會曠日持久,縱然將城攻下,時辰也就到了秋天,又哪兒有時間再去攻打平壤呢?李世民前些日子還評價長孫無忌總兵攻戰,非其所長,緣何今日不聽眾將之奇計,獨採納長孫無忌之策呢?追根溯源,還是緣于長孫無忌的話合其心意。李世民此戰多次向高士廉等人吹噓自己不減當年之勇,然其用兵戰略已失卻了早年的銳氣、魄力、勇決和果斷,變得保守起來,奈何他本身並未覺察。
驀地,高麗人後方有了喊殺聲,只見那裡塵土飛揚,喊殺聲中夾有刀槍的撞擊聲。李世知道,長孫無忌通過夜行軍,已經繞到敵軍背後,開始猛然切入敵陣。李世見狀,號令手下撒開盾牌,令馬軍在弓箭手的掩護下向前進擊。
「埋伏?他們十余萬兵馬行來,要去鎮守攻下來的城池,還要拿出重兵圍困安市城,其戰線已拉得過長。南方海邊,其舟師被困在那裡一動不動,李世民還有多少兵馬?眼前為一片開闊地,他們無處藏身,就是有援兵來,我也不懼。」高延壽說罷,即號令全軍向前壓過去。李世看到高麗兵開始進攻,傳令所部穩住陣腳,拿出弓箭卻敵。唐兵最前列人人手持巨大的盾牌,擋住來襲之箭,後面之人排列成十余列,每兩列為一組,一組站立將長箭發射出去,然後蹲下裝箭,另外一組開始射箭。他們輪番射出箭羽,只見那如雨似的箭桿一撥撥地飛向對面,阻住了高麗人前進的勢頭。
伏愛答道:「末將聽命。只是敵方城牆處九九藏書近日也有異動,我們這裏壘高數寸,他那裡也加高一尺,欲與我們比個高低。」
高延壽、高惠真帶領三萬余殘兵在孤山上困守了一日,兵士耐不住饑渴,紛紛下山向唐軍投降。長孫無忌令人在陣前放有大量清水,這些高麗兵投降之後,首先美美地飲了一頓清水,如此又誘使其他高麗兵下山投降。高延壽先是斬殺二名欲下山投降的兵士,畢竟彈壓不住,遂長嘆一聲對孫代音道:「悔當初未用你之計策,遂有今日之敗,眼前局面,我應該如何應付?」
李世民手指眼前負土的兵士,說道:「道宗,你看眼前的這些兵士,他們身上的衣服比朕之衣更顯破舊,我若獨換新衣,可以嗎?」
一條打援之計已確定下來,他們趁著夜色,驅馬返回駐地。
李世民饒有興趣,示意他快說。
「當今大唐皇帝,即是昔日秦王。此人為秦王時東征西討,剿滅群雄,即皇帝位之後又剛柔相濟,使四夷賓服,可見其有曠世之才。他如今率國內精兵來征我國,其志在必得,若與其硬抗,不能勝也。」
伏愛見己方佔據著優勢,且土山繼續增高,心中輕鬆下來。由於這幾日極度勞累,遂在帳中抵足而眠。不料這一睡,卻錯過了一次天賜機緣。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箭矢漸稀,高麗人步步緊逼,唐軍壓力頓時沉重。李世回頭向山上望了一眼,只見那裡淺草低伏,毫無動靜。他知道,李世民也在那裡等待長孫無忌殺過來。
「陛下,臣以為要繼續全力攻打安市,然後再取新城,如此就沒有後顧之憂。拿下此二城后,再引大軍長驅東進,此萬全之策也。」
李道宗起身謝恩。
李世民大怒,手指城牆對眾將說道:「從明日開始,你們將所有器械用上,用力攻打,朕難道奈何不了一個小小的安市城?」
「小人多次聽過陛下之英明,柏壁之戰,陛下平定三晉,保護了大唐的根本,並收服尉遲大人。只恨小人當時尚未出生,未能親眼目睹陛下的風采。」
李世民道:「朕欲伐高麗,已準備了年余時間,對其發生之事,當然要事事關心。」
高麗人眼見越來越高、越來越近的土山,心中惶恐不已,他們調派弓弩手,妄圖阻止唐兵壘土。唐兵在土山上插上盾牌,然後憑高視下,不絕地將弩箭發射過去,頓時將敵軍的勢頭壓制下去。
「龍門?武德二年,朕率兵踏冰經過龍門,與宋金剛交戰,並與敬德交手,你聞聽過此事嗎?」李世民說到這裏,不禁回顧左右,顯然不自禁地尋找尉遲敬德。是時,尉遲敬德隨太子在定州,李世民本來想讓尉遲敬德亦來參与此戰,惜其年老,轉而令其返回定州。
李道宗是時負責攻打安市西南門,其率先說道:「安市城堅壁厚,拋石車、撞車一時難以攻破。臣想了一個笨法子,不如在城外開始築土,這樣逐步將土埂延伸到城牆上去,如此成為坦途,可以越過城牆攻入城內。」
李世民見薛仁貴落落大方,見了自己未有惶恐之態,心中更喜,說道:「嗯,平身吧。薛仁貴,你是何方人士?」
孫代音搖頭道:「高耨薩若如此布兵,正合大唐皇帝的心意。」
從山上搶下來的唐軍中,李思摩一馬當先,帶領數百名突厥兵快速越過李世的戰陣,冒著敵方射來的箭雨,想搶入敵陣撕開一個缺口。李思摩奮力揮刀撥開襲來的箭矢,眼見已搶到敵人面前。這時,一隻長箭挾著風聲劈面射來,「噗」的一聲透入李思摩左胸,他眼前一黑,頓時倒在馬下。
過了半個時辰,執失思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將薛仁貴帶到李世民面前。
孫代音言道:「高耨薩停兵至此,意欲何為?」
到了午時,土山忽然崩塌,山頂上的唐兵被摔得七扭八歪。土山向城牆倒下去,頓時壓塌了城牆。此時,土山與城牆渾然一體,城裡城外成為通途。
李世民遙望南天,只見空中星光閃爍,一顆流星劃過星空,悠忽不見,留下一條長長的尾巴。他在那裡沉思片刻,轉對李世道:「世兄,你若是高延壽,將如何與我對陣呢?」
城牆上的高麗人看到唐軍在這裏壘土,明白唐軍的意圖,遂在城內趕製硬弓,以加強長箭的射程。李道宗這日在此指揮兵士壘土,忽見城牆上冒出數百名持弓張箭的高麗人。李道宗不以為意,他知道對方的箭弩射程太短,難以傷到己方。不料對方今日一陣急射,那些長箭射程增加許多,登時射倒了數十名抬土的唐兵。一支長箭斜刺里射來,透入李道宗的靴面,傷其足跟。他「哎喲」一聲,旋即跌倒在地。
李世民當年為秦王統一全國時,多採用這種出奇制勝的招法。高延壽、高惠真所獻計策,實與當初分兵赴虎牢關有相似之處,具有出奇制勝的特點。李世民聞之,默默思索了一陣子,覺得此法並無不妥當之處,心中意欲相許。
說時遲,那時快,高延壽、高惠真剛剛把手令傳出去,就聽西嶺山上三聲炮響,三團黑色的煙霧在山頂上彌散開來。只見西嶺山上突然冒出大量唐軍,他們大聲吶喊,手舞刀槍劍戟衝下山來。
「二位耨薩其實不用入城據守,可依山險處紮營,與安市互為犄角之勢。這樣,城中糧草充足可供己用,我們二路大軍有後方供應,就有了持久戰的資本。這樣曠日持久與唐軍相持,不主動出兵與其決戰,再分遣奇兵斷其糧道。待涼風漸起,唐軍缺糧定會覓歸路,耨薩此時再全力出擊,破唐軍必矣。」
第二日,李世、長孫無忌、李道宗、執失思力各帶一隊唐兵攻打安市城門,高延壽、高惠真、阿史那社爾等人帶領隊伍以為後援,開始全力攻打安市城。唐軍將攜來的所有拋石車、撞車推到陣前,一齊向城牆進攻。拋石車的巨錘撞飛樓堞,城中人早有準備,他們運來木柵堵住缺口;圓石如雨點般撒向城牆,高麗人皆縮入石屋中躲避。這種石屋可以抵擋拋石,又可透過石窗觀察牆外動靜。一日間,唐兵進行了六七番的進攻,奈何城牆堅固,高麗人又倍添其勇,唐軍攻勢皆被打退。
高延壽搖頭道:「此計不妥。莫離支令我等前來迎戰,是讓我們將唐軍驅出境外,不能任其長期在國內駐紮。你忘了,這裏非關中土地,唐軍不能隨心所欲,相對而言,我軍卻能騰挪自如。」
李世民顯然贊成長孫無忌的意見,然不忘徵詢眾將:「無忌說攻打安市為萬全之策,你們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