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遼東,遼東 高句麗,大隋眼中的沙

第六章 遼東,遼東

高句麗,大隋眼中的沙

東突厥絕塵而去,皇帝楊廣並沒有在意,此時的他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少一個東突厥這樣的盟友算不了什麼,反正大隋的朋友多的是。從公元607年偶遇高句麗使臣的那一天起,楊廣就一直在謀划征服高句麗,這既是為先皇雪恥,也是為了比肩漢武。在他的治下,只要征服了高句麗,他就將成為千古一帝,大隋也將超越大漢,而他本人也將站上漢武大帝的肩膀(至少他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狗咬狗」戰略已經在鐵勒汗國和吐谷渾汗國身上驗證過了,結果表明非常有效,而且花錢不多,經濟實惠。這一次裴矩的「狗咬狗」戰略準備實施在東突厥和高句麗身上,讓東突厥跟高句麗死磕,兩國務必斗個你死我活,然後才能爭取一個與大隋友好邦交的名額。
隋文帝征遼東就如同熱帶地區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歷時三個月就以失敗告終。
大隋與高句麗的梁子從楊堅時代就開始了。自從隋滅陳之後,高句麗國王高湯(這名字叫的)就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他生怕有一天楊堅大旗一揮,把高句麗平了,因此從那時起,高句麗全國就在深挖洞,廣積糧,備糧備荒,準備長期戰鬥。
顫顫巍巍的高湯準備馬上上書給楊堅,表明自己堅定不移地擁護大隋的領導,堅決團結在以楊堅為首的中央政府周圍,然而決心書還沒有寫好,高湯老爺子已經不行了,高句麗太醫眼含熱淚說:「大王八成是被嚇的。」(心理素質跟慕容伏允有一比。)
始畢可汗比父親更聰明,更狡猾,比父親更能從大隋身上榨出油水,繼位伊始就獲得九_九_藏_書了大量賞賜,並按照突厥風俗娶了庶母義成公主,此時在他的心裏,楊廣就是比他親爹還親的爹,而且這個親爹很有錢!
說起高句麗,這裏面的歷史就比較久遠了。早在周朝的時候,周朝的統治者把商朝末代王孫子胥余封到了朝鮮半島(從河南發配到朝鮮,夠遠的)。後來燕國人衛滿推翻了子胥余後裔的統治,建立了衛氏朝鮮。西漢漢武帝時期派兵討平了朝鮮,朝鮮半島北部就成了漢朝的四個郡。這樣一直延續到晉朝。西晉衰落,大分裂開始后,朝鮮半島就脫幅而去,而在後燕帝國的晚期,遼東半島也脫幅而去。這樣在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北部就形成了高句麗,而朝鮮半島的南部由百濟和新羅分割。高句麗則是這三個國家中最強的一個,也始終保持著對遼西走廊的威脅。
老鼠向貓進攻,這也太猖狂了,憤怒的楊堅下令楊諒和上柱國王世積統率水陸聯軍三十萬人,向高句麗進攻,自此拉開徵遼東的序幕。
高元繼位後向楊堅表了忠心,不過這老小子一開始就表現得比他父親貪婪。按照慣例,楊堅派欽差前往高句麗,冊封高元為開府儀同三司(勛官五級,從三品),繼承遼東公爵位。
然而就在始畢可汗向大隋表忠心的同時,裴矩又展開了他的手段,準備再嫁一個公主到東突厥,對象是始畢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叱吉,順便冊封他為南面可汗。這種方法從楊堅時代就開始使用,目的就是分化對方,讓他們互相制約,大隋從中漁翁得利。
始畢可汗有一個寵臣叫作史屬胡悉,這個人鬼主意非常多九-九-藏-書,始畢可汗的很多行動都是此人策劃的,而始畢可汗對隋朝產生敵意也是此人挑唆的。本著同行是冤家的原則,裴矩自然對他恨之入骨,欲殺之後快,很快就給史屬胡悉挖了一個大大的坑!
公元610年,楊廣下令向天下富人徵集戰爭稅,該項稅收全部用來購買戰馬,同時下令檢查軍備,武器務必新穎精良,如發現有粗製濫造,斬立決!
裴矩給楊廣的建議很簡單,下最後通牒!
按照裴矩的小算盤,這道最後通牒是會起作用的,畢竟高句麗使節已經看到東突厥啟民可汗對大隋皇帝的畢恭畢敬,他們一定會有樣學樣。
公元597年,楊堅給高句麗國王下了一道詔書,詔書的內容主要是恐嚇加安撫,那意思就是,「老實點,別惹事,不老實就給你打趴下!」接到詔書的高湯嚇得魂都快飛了,他知道一旦大隋的皇帝發火,他的身板是扛不住的。高句麗的人口無法跟陳國相比,遼河也無法跟長江相比,大隋滅陳也就是個把月的事情,滅高句麗,或許比滅陳更快。
令裴矩沒有想到的是,始畢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叱吉居然沒有接受這門婚事,一口把婚事給回絕了,這讓裴矩有點手足無措,公主沒嫁成反倒引起了始畢可汗的猜忌,自此始畢可汗心中對隋朝留下了深深的芥蒂。如果僅僅是公主沒嫁成問題也不大,裴矩接下來的舉動徹底把始畢可汗推到了隋朝的對立面。
集結號已經吹響,高句麗,看你還能橫多久!
在楊堅封王爵幾個月後,高元統率靺鞨部落數萬人攻擊隋朝的遼西走廊,這是高句麗對隋九*九*藏*書朝的第一次主動進攻。
高湯老爺子心有餘悸地故去了,接替他的是他的兒子高元,如果說高湯是牆頭草派,那麼高元就是一個強硬派。
公元607年八月,楊廣北巡,八月九日進入東突厥啟民可汗阿史那染乾的大帳做客,在這裏他遇到了出使東突厥的高句麗使者,這讓楊廣心裏有些不爽:高句麗不派使者出使大隋,反而出使東突厥,這把大隋放在什麼地方呢?
儘管自身損失慘重,征遼東還是產生了一點效果,隋朝的三十萬大軍把高句麗嚇得夠嗆,不懂事的高元趕緊上書,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評,並表明自己以前小,不懂事,請求大隋皇帝原諒,奏章落款「遼東糞土臣高元」(真是能屈能伸)。
有一天,裴矩對史屬胡悉撒了謊:「我朝皇上在馬邑堆了很多珠寶,準備賞賜你們,數量有限,先到先得!」聽到有東西拿,史屬胡悉起了貪心,顧不上跟始畢可汗打招呼,就帶著自己的部屬趕到了馬邑,不過在馬邑他是註定看不到珠寶的,倒是見到了很多屠刀。到這個時候,史屬胡悉才明白,所謂珠寶只不過是裴矩設的一個圈套。
楊堅以為一個王爵就把高元給打發了,卻沒想到,這孩子,野心真不小。
裴矩以為史屬胡悉死後,失去智囊的始畢可汗會更聽話,然而沒有想到,結果恰恰相反!史屬胡悉一死,始畢可汗認為隋朝沒有誠意,徹底對隋朝寒了心。東突厥不再親隋,反而站到了隋朝的對立面,如此一來,「狗咬狗」的戰略無法實施了,想要擺平高句麗,只能靠大隋自己了。
高元的這種態度倒是在裴矩的read.99csw.com意料之中,因此裴矩在下最後通牒的同時準備了第二套方案,這第二套方案就是「狗咬狗」。
就在楊廣不爽的時候,善解人意的裴矩又出現了,此人確實是一個國際關係的高手,客觀地說,在西域和吐谷渾的問題上他是有功的,不過在高句麗問題上,他是隋朝的歷史罪人,正是他將皇帝楊廣引向了三征遼東的深淵。如果給隋朝人民一個機會,一人一口吐沫就能給他一個死海,一人一塊磚頭就能送他一個金字塔,從征遼東的後果來看,這個人是應該千刀萬剮的。
兩年來,他一直在等待一個工程的結束,只要這個工程完工,他就將拉開徵伐高句麗的序幕,這個工程就是永濟渠。永濟渠引導沁水向南注入黃河,向北直到涿郡,工程從公元608年正月初一開工,公元609年竣工,自此征高句麗進入倒計時。
公元609年,啟民可汗到洛陽晉見楊廣,最終病逝於斯,他的兒子阿史那咄吉繼位,史稱始畢可汗。
按說計劃很完美,前景很美妙,沒承想這個計劃還是出了意外,什麼意外呢?親隋的東突厥啟民可汗阿史那染乾死了!
王爵比公爵大,小孩都知道,高元這是跟楊堅要政治待遇呢。楊堅考慮了一下,王爵就王爵吧。
全國形勢一片大好,全國人民幹勁十足,皇帝楊廣也在梳理著自己的思路。在他的努力下,西域諸國已經臣服,吐谷渾的故國也變成了隋的四個郡,突厥早已不成氣候,流求也被打得滿地找牙,自己的使團甚至帶隊去了赤土王國(今日的泰國),那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滿意呢?想來想去,楊廣在面前的地圖上畫了一九*九*藏*書個圈,圈裡赫然寫著兩個字:高句麗!
接受冊封,高元表現得很欣喜,同時上書謝恩,上書中熱情洋溢地感謝了楊堅的深情厚誼,末了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能不能把公爵改成王爵呢?」
在楊廣看來,高句麗就是大隋眼中的沙!
然而高元不是被人嚇大的,對於皇帝楊廣的最後通牒,他壓根兒沒往心裏去,「什麼最後通牒,見鬼去吧!」
嚴格說來,這次征討,雙方根本就沒有大規模的接觸,一場戰爭生生被老天給攪黃了。楊諒的陸軍遭遇了連綿的雨季,軍中缺糧,瘟疫橫行,軍隊大規模非戰鬥性減員;水軍也遇到了麻煩,在海上遭遇了大風,船隻沉沒很多。仗沒打,人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撤軍的時候,水陸兩軍一統計,折損率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怎一個慘字了得。
看到高元的奏章,楊堅總算找到了台階,順勢就坡下驢了。終楊堅一朝,征遼東這一頁也就翻過去了,雙方保持著表面的平靜,然而這份平靜僅僅保持了九年,直到公元607年楊廣與高句麗使臣的那一次偶遇。
楊廣隨即給高句麗使臣下了最後通牒:「讓你們國王明年來見我,如果他來,我待他跟啟民可汗一樣,如果他不來,我就帶啟民可汗去平了他!」國際外交一向都是這樣,一手拿著胡蘿蔔,一手拿著大棒,古往今來都是一樣。
其實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高句麗此舉很好解釋,高句麗與東突厥互相友好,那是「弱弱聯合,相互尊重」,而對大隋的出使就只能是臣服納貢,兩種感覺自然不一樣,所以高句麗寧願出使東突厥,也不願意出使大隋,一切都是因為高元的面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