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九齡時代 漸行漸遠

第十二章 九齡時代

漸行漸遠

李隆基動了肝火,變了臉色:「難道事事都由你說了算嗎?」
風度翩翩,文章無敵,巧言善辯,公正嚴明,作為賢相,張九齡已經接近完美。
而每一次,登上這座小山的都是同一張面孔——張九齡。
因為張九齡有自己的偶像——曾與宋璟搭班子的蘇頲。
這時他說話了:「長安、洛陽,不過陛下的東宮西宮,兩宮往來,哪裡還需要擇時出發。就算返回長安途中會耽誤秋收,那也很簡單,免除所過州縣的租稅就可以了。臣懇請現在就下令給相關部門,即日起程!」
在張九齡看來,一般的鏡子只能自照看出一個人的容貌,而如果以人為鏡,則可以看出個人乃至國家的吉凶。於是張九齡自己動手,精選前朝興廢故事,編成五卷,稱之為《千秋金鏡錄》,這就是張九齡的金鏡。
本來這隻是張九齡個人的討巧,沒想到,久而久之則成了時尚。
金鏡呈上后不久,張九齡接到了李隆基的回信,在信中李隆基對張九齡大加讚美,張九齡心裏也樂開了花。張九齡沉浸於皇帝信中的讚美之詞,卻沒有看透讚美之詞背後的李隆基。他沒有意識到,此時的李隆基已經五十一歲了,他的耳朵已經不像登基之初那般兼容並蓄了。
張九齡經常看蘇頲的文章,他對蘇頲的評價是:「蘇生之俊瞻無敵,真文之雄帥也。」
這樣一來,到底誰是天下文帥就說不清楚了,只能模糊定義:兩人都挺帥。
開元二十四年十月時,李隆基還是一個「就糧天子」,按照原定計劃,他準備住到來年二月二日。
李隆基頓時心生厭惡,想早點返回長安。
奏章遞到李隆基手裡,李隆基龍顏大悅,便起九九藏書了賞賜的念頭,他準備擢升牛仙客當一個部的尚書。
開元二十四年十月二日,李隆基準備從東都洛陽返回長安。
張九齡也獻了,獻的是金鏡。
李隆基之所以長安、洛陽兩地跑,不是他喜歡跑,而是不得不跑,因為長安的糧食供應不足。長安地處帝國腹地,但糧食產能並不高,需要從洛陽轉運大量糧食進行補充。然而從洛陽轉運代價也非常高,因此為了降低長安糧食的壓力,李隆基經常帶領文武百官由長安遷移到洛陽辦公。
李隆基已經有些不滿,但依然耐著性子問道:「那麼給牛仙客封爵加采邑如何?」
李隆基一聽,心裏不爽,不過他多年曆練,不動聲色。
牛仙客原本是一個小吏,經過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蕭嵩的提拔做到了河西節度使,後來李隆基將牛仙客調任朔方節度使,同時又提拔了一位河西節度使。
因為張九齡身體瘦弱,腰裡插著笏板他上不去馬,於是他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製作了一個笏囊,專門用來裝笏板。上朝的時候,張九齡夾著笏囊上朝,退朝以後,他把笏囊交給等候在外的僕人,然後自己翻身上馬,徹底解決了腰中有板上不去馬的窘況。
張九齡一板一眼地答道:「臣的確出身嶺南貧賤之家,不如牛仙客生於中原大地;然而臣出入中央機關,處理文件起草詔書已經有很多年頭。牛仙客只不過邊塞小吏,目不知書,如果重用他,恐怕不會讓眾人信服。」
這個想法,又遭到了張九齡的反對。
張九齡。
其實,這座七尺小山重在象徵意義,而不在海拔。每次李隆基召集學士們講解經旨以及時事,都會要求與會的學九_九_藏_書士相互辯論,辯論的最後勝者,就坐上這座高七尺的小山,象徵著高高在上,已無對手。
李隆基被噎住了,心中更加不爽。
然而,人無完人,張九齡也有缺點,他的缺點便是性格過於執著,而且缺少察言觀色的能力。他與李隆基從初期的甜蜜合作到漸行漸遠,與這兩者有著莫大的關係。
張九齡知道李隆基動了怒,但他依然不卑不亢:「陛下不認為臣愚鈍,把臣擢升到宰相之位,因此遇有事情有不合適的地方,臣不敢不進言。」
李林甫一席話便把奸臣和忠臣的區別展現得淋漓盡致:奸臣迎合皇帝,視原則如可以輕鬆繞過的梅花樁;忠臣恪守原則,視原則為不可逾越的柏林牆。
不久,李隆基對張九齡的不滿又升級了,這一次是因為牛仙客。
不爽的心情一直在延續,直到張九齡離開,李林甫到來。
張九齡說:「陛下不可。尚書,是古代納言的位置,有唐以來,只有擔任過宰相以及在中外都有德望的人才能擔任。牛仙客原本只是河湟小吏,現在要把他放到有德望的人才能擔當的職位上,這恐怕會對朝廷造成羞辱。」
從此之後,笏囊開始流行,早期的公文包就此誕生。
除了風度、文章,張九齡還有一樣本事別人沒法比,那就是口才。
張九齡在保持翩翩風度的同時,還引領著時尚的潮流。
十月二日這天,李隆基把三位宰相召來商量,三位宰相頓時分成一派半,張九齡和裴耀卿成為反對派,李林甫則保持沉默,自己獨成半派。張九齡和裴耀卿說:「現在秋收還沒有結束,陛下如果返京恐怕會耽誤秋收,還是請陛下等到十一月再出發吧!」
九*九*藏*書開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李隆基的五十一歲生日。
正是這位新任河西節度使,發揚了勇於表揚他人的精神,上任伊始,把自己的前任牛仙客狠狠地表揚了一通。在奏章中,這位節度使指出,牛仙客在河西節度使任內,厲行節約,勤勤懇懇,倉庫充實,武器精良,實在是大唐節度使之楷模。
這就是李林甫,一個察言觀色、見縫插針的高手,當皇帝渴時,他知道送水,當皇帝餓時,他知道送乾糧,當皇帝瞌睡時,他知道送枕頭;當皇帝手足無措時,他知道給皇帝送一個自說自話的理由。
不僅如此,張九齡的能力還體現在他的辦案效率上。
開元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李隆基下詔,封牛仙客為隴西縣公,采邑實封三百戶。
除了風度,張九齡的文章也是天下無雙,這不是我說的,而是李隆基說的。
李林甫如此幫牛仙客,其實是在拋磚引玉,拋出牛仙客這塊磚,引出自己這塊若隱若現的玉。
如同夫妻一樣,張九齡與李隆基合作初期也充滿甜蜜。在那段甜蜜的日子里,張九齡就是李隆基眼中的西施,無論是風度,還是文章,李隆基認定,張九齡天下無雙。
李隆基再一次被噎住了,張九齡說得確實有道理。
李隆基聽完李林甫的話,頓時大喜過望,還是「皇叔」知道朕的心意。
李林甫說:「牛仙客,宰相之才,當一個尚書又算得了什麼。張九齡書生一個,拘泥於古法,不識大體。」
第二天,李隆基舊話重提,張九齡再次表示反對,固執程度與昨天一樣。
張九齡又搖了搖頭:「不可。封爵是為了酬庸功勞。牛仙客作為邊將,充實倉庫,整修器械,只九九藏書是他分內的事,不足以成為功勞。陛下如果要賞賜他忠於職守,賜予金帛就可以了,如果封爵外加采邑,恐怕不太合適。」
因為張九齡審理過很多案件,不僅能夠提綱挈領,還能細緻入微,於是一有案件,一般官員都不敢先做審理,而是先交給張九齡。張九齡直接提審犯人,然後直介面述形成案卷,結果無論重刑犯還是輕刑犯,全部低頭認罪,於是張九齡又有了新的稱謂「張公口案」。
李隆基經常對侍臣曰:「九齡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終身師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場之元帥也。」
糧食轉運的難題經過裴耀卿的大規模整合才得以緩解,後來李隆基基本就不需要長安、洛陽兩地奔波,當一個「就糧天子」了。
李林甫獲勝,張九齡慘敗。
李隆基在勤政務本樓用七寶裝飾成一座小山,這座小山海拔相當高,足足有七尺。
張九齡渾然不覺。
由於張九齡善於辯論,每次與人談論經旨都是滔滔不絕,如同下坡走丸,時人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稱之為「走丸之辯」。
身為皇帝,順耳的話聽多了,逆耳的話便聽得少了,長年累月,便沒有了逆耳忠言的生存空間。
張九齡身體瘦弱,但依然風度翩翩,異於眾人,於是李隆基經常對左右說:「朕每見九齡,使我精神頓生。」
在張九齡之前,官員們上朝都是直接手拿笏板,退朝回家則是將笏板插在腰帶上,然後翻身上馬,久而久之已成習慣。
三位宰相原本行動一致,一起往宮外走,這時李林甫突然顯得腿腳不便,落在了後面。
然而住到十月一日,李隆基住不下去了,因為他產生了幻覺,感覺洛陽宮中有妖怪出https://read.99csw.com現。
准奏,即日起程!
李林甫與張九齡的態度相差一百八十度。
不過他的金鏡是紙做的。
就在李隆基要放棄對牛仙客的賞賜時,李林甫的話又從宮外飄飄洒洒傳入李隆基的耳朵里:「如果一個人有才能,何必局限於文學呢。天子想重用他,有何不可!」
李隆基看著油鹽不進的張九齡,頓時起了挖苦之意:「你嫌牛仙客出身寒微,那麼試問你自己有何門第?」
張九齡就任宰相后,習慣漸漸發生了改變。
然而,對於李隆基的評價,也有人不同意。
李林甫表面上為牛仙客,實際也是為自己,因為他與牛仙客同病相憐。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文章更提不起來了,張九齡的文章名垂千古,李林甫的唐詩水平連打油詩都算不上,在人人都是半個詩人的唐代,李林甫算是「不學無術」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李林甫是個不錯的畫家,繪畫水平具有一定的造詣,著名詩人高適對於他的繪畫水平讚譽有加,當然不排除有拍馬屁的成分。
不久,張九齡又讓李隆基感到不爽,起因還是張九齡的直言。
李隆基的心情頓時多雲轉晴,心也更貼近了李林甫。
經過這次返京事件,李隆基對張九齡漸漸產生了不滿,對李林甫的好感則在節節攀升。
數年前,經張說等人提議,李隆基將每年的八月五日定為「千秋節」,這樣,八月五日這個原本普通的日子便升級為國家重要節日。
誰?
按照慣例,在千秋節這一天,大臣們要給李隆基獻上寶鏡,可能是圖個吉利。
眼見張九齡和裴耀卿已經走了出去,李林甫一扭頭又返了回來。
張九齡和裴耀卿以為李隆基就此答應,君臣說過一些話后便告辭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