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范陽鼓起 自毀長城

第四章 范陽鼓起

自毀長城

藉著回長安奏事的機會,邊令誠狠狠參了高仙芝、封常清一本:封常清誇大賊勢、動搖軍心,高仙芝沒有詔命,擅自棄守陝郡以西數百里土地,還盜賣軍糧和陛下給部隊的賞賜。
封常清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遺書,交給了邊令誠:「請幫我轉交聖上。」
可惜,幾天後,李隆基的思路被一個宦官左右了。
邊令誠先捆住了封常清,宣讀李隆基的詔書,封常清微微搖了搖頭,這一天還是來了。
高仙芝慘然一笑,衝著血泊中的封常清說道:「封二(封常清在家中排名第二),你從微不足道到成就功名,一直跟著我,我先是提拔你當判官,後來你又接替我做節度使,今天咱倆又要死在一起,或許,這就是命吧!」
一聽奏報,李隆基火冒三丈,這樣的人留他何用,斬!
楊國忠思前想後,決定阻止李隆基御駕親征。
左右李隆基思路的宦官是邊令誠,時任高仙芝大軍的監軍。
幾乎與李憕、盧奕從容赴死的同時,封常清率領殘兵敗將退到了陝郡。
說完,封常清從容就死,完成了自己在安史之亂中的使命。
先不管那麼多,先休整幾天再說。
這時,作為監軍宦官的邊令誠看不下去了,他上書李隆基為高仙芝鳴不平,他說:「高仙芝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現在卻要擔心自己的生死!」
封常清對老領導、時任副元帥的高仙芝說:「我連日與賊血戰,發現賊寇兵鋒真的不可阻擋,目前潼關沒有軍隊駐防,如果賊軍繞過我們https://read.99csw.com突襲潼關,長安就危在旦夕。況且陝郡肯定守不住,不如引兵退到潼關,把賊兵擋在潼關之外。」
封常清在陝郡防線上上下下一看,心裏涼了半截,還得繼續跑,這裏的防線根本擋不住安祿山。
早在安西戰區時,高仙芝和封常清就是老搭檔,高仙芝做節度使,封常清做輔佐他的判官,一直以來,高仙芝很重視封常清的建議。
這句話與一個月前封常清的誇口形成巨大反差,這說明封常清已經意識到安祿山的可怕。然而,滿朝上下,大難臨頭,還在不以為然。
三位堂妹被楊國忠描述的未來嚇住了,頓時哭出聲來。這時楊國忠走上前,與三位堂妹一起抱頭痛哭。
邊令誠所說的這些經不起調查,如果李隆基能耐著性子派人仔細調查一番,真相自然水落石出。然而,在最需要耐性的時候,李隆基失去了耐性。
自此,李隆基的「御駕親征」無疾而終,再無人提及。
打消了御駕親征的念頭,李隆基把目光投向了潼關,這裡是長安最後的防線,關係到王朝的安危。幸好,那裡有高仙芝、封常清兩員大將鎮守,應該出不了大問題。
高仙芝悲憤地說道:「我遇敵而退,處死應該。然而,今日上頂青天,下踩大地,說我盜賣軍糧和聖上的賞賜,純粹是誣陷!」
一直以來,楊國忠在李隆基面前玩得轉,在太子面前卻玩不轉,而且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楊國忠與太子很少走動九九藏書,這就註定一旦太子監國,楊國忠處境將大不如前。
邊令誠從嘴裏擠出了幾個字:「皇上對將軍也有詔書。」
聽說李隆基要御駕親征,而且御駕親征期間由太子監理國政,楊國忠一下便慌了。
這封奏疏一上,高仙芝的人生際遇發生了巨變,李隆基索性將高仙芝的上司從安西戰區調走,轉而任命高仙芝接任安西節度使。
這一次擔任高仙芝大軍的監軍,邊令誠以為會跟以往一樣,哥倆你好我好,大家好。
久在官場,封常清知道,自己的處境已經岌岌可危,他作好了最壞的打算,提前寫好了給李隆基的遺書。遺書中,封常清寫道:臣死以後,望陛下不要輕視此賊(安祿山),請陛下一定要記住臣這句話。
斬完封常清,高仙芝步履沉重地回到辦公室,剛在座位上坐穩,邊令誠跟了進來,身後跟著一百余名刀手。
高仙芝、封常清的無辜被斬,於我心中升騰起一腔悲憤:自毀長城。
李隆基這幾道詔書非常致命,一下子動搖了王朝的國防體系,原本只是東北安祿山作亂,現在河西、隴右、朔方部隊被調走,三個地區的邊防已經脆弱成一張白紙。若干年後,吐蕃成為唐朝的心腹大患,與李隆基這次「拆西牆補東牆」有著莫大的關係。
說完,高仙芝赴死,人生悲劇達到最高潮。
聽封常清如此說,高仙芝便在心裏盤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牌,那五萬魚龍混雜的士兵恐怕不是安祿山的對手。更要命的是,陝郡防線九九藏書也靠不住,一旦敵人繞過這道防線,不僅自己將腹背受敵,長安也危在旦夕。
高仙芝誠惶誠恐地走下座位接旨,隨後聽到了讓他五雷轟頂的詔令。
樂觀,可怕的樂觀。
當年在安西戰區時,高仙芝有一次出戰立下大功,興奮之餘,高仙芝便自作主張向李隆基發出了得勝喜報。然而這封得勝喜報犯了上司的忌諱,惱怒的上司一見面就把高仙芝罵得狗血淋頭,這一罵把高仙芝得勝的喜悅心情都罵沒了,反而還得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危,因為上司說了:「如果不是看在你立功的份上,就一刀斬了你這個高麗狗!」
楊國忠找到了三位堂妹,短暫寒暄之後,便給他們描繪了一個可怕的未來:太子素來厭惡我們楊家,嫌我們掌權太久了,一旦太子監國掌握大權,我們幾個的命恐怕就到頭了!
高仙芝下定了決心,撤!
李隆基,朱由檢,同意我的話,就請握一下手!
悲劇向高仙芝和封常清迎面撲去,高仙芝毫無察覺,封常清已經隱隱有了不祥的預感。
高仙芝和封常清這才喘了一口氣,接下來,潼關可少不了硬仗了。
為了御駕親征,李隆基連下幾道詔書,徵調河西、隴右、朔方三戰區部隊進京勤王,除留下少數士兵駐守邊防外,其餘部隊一律由節度使率領,二十天內到長安報到。
封常清被處斬時,高仙芝被迫在刑場監斬,眼看多年老友與自己生死離別,高仙芝心如刀絞,此時他沒有意識到,他即將與封常清殊途同歸。
天寶https://read•99csw.com十四載十二月十八日,集小人、小鬼於一身的邊令誠回到潼關,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悲劇即將達到高潮。
高仙芝不敢大意,馬上命令修築城防工事。
「枉!枉!枉!」喊聲震天。
然而,這次不同,邊令誠向高仙芝提出很多要求,高仙芝都沒有滿足,這讓邊令誠心中非常不爽。
然而李隆基已經顧不上了,他要不顧一切地掐死那個叫作安祿山的胡人。
無中生有,無風起浪。
到了陝郡一看,已是兵荒馬亂,陝郡太守早已聞風跑到了河東郡,其餘官民能跑的都跑了,沒跑的要麼是腿腳不好,要麼是腦袋長包。
這樣的小人基本上等同於小鬼。
可悲的是,中國人乾的自毀長城的事太多了。
從這件事情來看,邊令誠不啻于高仙芝的伯樂。
哭過之後,四人決定,一定要讓楊貴妃說服李隆基取消御駕親征。
俗語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邊令誠就是小人,而且是身體有殘缺、心中有變態的小人。
由於篇幅的原因,我無法將高仙芝、封常清之前的功績一一列出,我只能說這是兩個對帝國有巨大戰功的將軍,他們的人生頂峰在安西,他們的麥城在潼關。
然而,更多的話邊令誠已經聽不進去了,他把高仙芝押到了刑場。
高仙芝、封常清休整期間,李隆基也沒有閑著,他在醞釀御駕親征。
高仙芝一聲令下,五萬大軍便亂鬨哄往西跑,聽說安祿山大軍已經迫近,這五萬大軍跑得更快了。跑著跑著,隊形便亂了,部隊建制https://read.99csw.com也不復存在,人擠人,人踩人,沒見到安祿山,自己人倒踩死不少自己人,五萬大軍就這樣亂鬨哄地跑進了潼關。
可能是邊令誠的胃口太大,也可能是高仙芝軍務在身,沒時間應付邊令誠,總之高仙芝把邊令誠得罪了,而且得罪得很深。
如果李隆基的這個想法能夠持續下去,或許安史之亂的歷史就會被改寫,最起碼,不會持續那麼長的時間。
遺憾的是,楊國忠沒給他那個機會。
高仙芝對這些士兵說:「我從長安把你們召到軍中,招募時你們雖然得到一些朝廷的賞賜,但更多的還是想建功立業,我也想帶你們一起建功立業。然而,沒想到賊兵勢大,只能先退到潼關,守住這道防線。現在我問你們,如果我真的盜賣過軍糧和皇上賞賜,你們就說是,如果我沒有,你們就說枉。我到底有沒有盜賣軍糧?」
病急亂投醫,拆西牆補東牆。
邊令誠決定報復,往死里報復。
城防工事剛修完,安祿山的偵察部隊已經到了潼關城下,在潼關城下盤桓一會兒,又拍馬離去。
撤退也是一個技術活,而高仙芝的五萬大軍幹了這個技術活。
洛陽兵敗后,封常清曾經三次派人向李隆基彙報戰局,然而,三次李隆基都沒有給予接見。封常清意識到不妙,親自去長安彙報。走到半路,關於他的處理決定已經出來了:「免去所有官職和爵位,以平民身份回高仙芝軍中效力。」
刑場邊圍滿了士兵,這些人中,很多人是高仙芝在長安招募的。
原本邊令誠和高仙芝關係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