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金陵迷煙 第六節

第六章 金陵迷煙

第六節

如今形勢已變,燕王成功問鼎,成為新任天子。文臣們要想繼續位列朝堂,就必須認清現實,隨附新主。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他登基為帝,大明依然是大明,群臣縱然改奉新主,卻依然是為大明效力,也不會得到「貳臣」的壞名聲。既如此,大家又何必硬要為建文殉節,白白葬送性命呢?再者,對於建文剿燕,很多人也不過是秉承上意,望風景從罷了,和朱棣本人倒談不上怨仇。因此,在朱棣「降者一律留用」的招攬下,還是很有一批文官就此改換門庭,投入新任天子的麾下。僅翰林院,歸附新主的便有翰林修纂胡靖,國史館編纂官楊士奇,編修楊子榮、楊溥,待詔解縉等人。此時,除楊子榮因疾未到外,其他人已被統統招來,為起草這道至關重要的登極詔貢獻心力。
朱棣一窘,乾巴巴地一笑答道:「他已經在奉天殿自焚了!」說完,朱棣又喟然一嘆,搖頭無奈道,「陛下何必如此!其實不知為叔之心啊!」
吳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熈都是朱標之子,論血緣,他們與建文最近,故孝孺有此說。
「把他扔出去,嚴加看管!」思慮再三,朱棣作出了決定,「待齊泰、黃子澄等首奸落網后,再將他們一起處斬!」
龍江中軍帳的密議結束后,金忠連夜趕往城內,找到了丘福和周王朱橚、曹國公李景隆。一番密謀,幾人將勸進的程序正式敲定。第二日正午,朱橚、李景隆和丘福率全體皇族、文武官員趕往龍江,勸朱棣順應天意,早繼大統。九*九*藏*書自然,朱棣立刻表示拒絕。六月十五,丘福、朱能率燕軍諸將再次勸進,朱棣仍然不允;六月十六日,周王朱橚、齊王朱榑、谷王朱橞等一乾親王赴龍江三勸大兄。按禮,三勸之後,朱棣便可順天應人,繼位為帝了。不過為了顯示自己非「貪念皇位」,朱棣仍又是裝腔作勢,嚴詞拒絕。
可光恨又有什麼用呢?如今大勢已定。仗著戰場上的勝利,仗著無數內奸的策應,這個曾經犯上作亂的奸賊,如今已搖身一變,即將成為大明天子!建文完了!建文新政完了!建文朝廷也完了!一切都無法改變,一切都已成定局。想到待自己恩重如山的年輕天子,孝孺再也壓抑不住心中悲憤,竟當庭嚎啕大哭起來。
孝孺的大哭,讓朱棣心中暗喜。在他看來,這一番大哭,似乎是孝孺與過去訣別的徵兆!朱棣相信,只要自己降尊紆貴,誠心招攬,這個建文重臣還是有可能改換門庭的。畢竟,他沒有直接參与削藩、沒有直接參与剿燕;畢竟,他也是大明朝的臣子!
燕軍進城,京中武將基本上全數歸降,文臣中雖有不少自盡或逃逸的,但也有很多人投附了燕王。這並不難理解。這些人大多是洪武舊臣,他們之前之所以反對燕王,忠於建文,除了建文抬高文官地位,符合大家利益外,也是因為建文是大明天子的緣故,對皇帝本人倒談不上有多少私人感情。
「先生勿需太過悲傷!」朱棣溫言撫慰道,「本王此番進京,不過是效法周公輔成王罷read•99csw•com了!」
不過金忠他們早有準備。在燕王第三次拒絕之後,眾親王、勛戚以及歸附朝臣、燕軍將領一哄而上,拉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硬「逼」燕王繼承大統。
方孝孺帳內咆哮時,燕藩眾人早已不耐,此時見朱棣下令,尹慶與亦失哈兩個內官立刻走上前來,按住孝孺的胳膊便要往外拽。孝孺也不知哪來的力氣,竟一把將他二人推開,冷冷看了朱棣一眼,旋一甩袖子,傲然出門而去。
「拉出去,梟首示眾!」這句話一下子衝到朱棣喉嚨眼,他恨不得立刻就把方孝孺剁成兩截!不過話到嘴邊,他終還是強把它咽了回去。
燕軍進城時,方孝孺正卧病在床。作為建文的心腹重臣,他的府邸自然成為燕軍關注的重中之重。方孝孺還沒來得及自盡,燕軍便衝進府,將他抓了起來。此時朱棣要起草登極詔,便想起了他。按制,登極詔應由翰林掌印起草。朱棣登基,已有諸多的名不正、言不順,因此在這細節方面還是十分留意,盡量讓各項儀禮中規中矩。而且朱棣還存了這樣一個心思:方孝孺是建文的股肱重臣,又是名滿天下的理學大儒,這道詔書要是能由他來起草,無疑會讓自己這個篡來的皇位份量大增,更對那些仍忠於建文之人起到個表率作用。因此,儘管知道方孝孺很難妥協,但朱棣還是打定了主意,要親自出馬,力爭將這個建文名臣拉到自己這邊來。
見朱棣說話,孝孺突然止聲。他以仇視的目光瞪向朱棣,恨恨地道:「九*九*藏*書周公輔成王?說得好聽?成王如今何在?」
殺是要殺,但今天可千萬不能殺。明日自己就要登基,今天晚上再殺人抄家,傳出去是什麼名聲?儘管朱棣現在就想把方孝孺砍了,但為了明日的登極儀,他不能不先強忍下這口氣。
在無言以對的同時,朱棣頓時生起了殺心。論本意,朱棣其實並不欣賞方孝孺,在他看來,孝孺主張的恢復井田、恢復周代禮制等舉措,純粹就是異想天開、刻舟求劍,完全不是腳踏實地的治國之道。因此,早在招攬之前,朱棣就認定,這位名滿天下的理學大儒,究其實不過是個迂腐先生罷了。之所以還要招攬,不過就借他個名頭,一來給自己皇位貼金,二來收攏天下人心,其作用也就僅限於此而已。可此番孝孺不識好歹,當著一干翰林文臣的面,將他的面目徹底揭穿,這讓他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作為戰無不勝的燕王,作為即將登基的大明天子,朱棣豈能忍受一個腐儒的侮蔑?
「國賴長君」孝孺斜眼瞟著朱棣,不依不饒道,「那好!如今吳王、衡王、徐王俱在,他們都是興宗孝康皇帝之子,皇上親弟。既然要立長君,那就請你這個周公去把他們召來立了吧!」
孝孺此話一出,朱棣立時火冒三丈。很明顯,這個夫子就是鐵了心和他抬杠,硬要將他這層虛假的面紗給揭開!若說一開始朱棣還有心招攬,但此時,他已經徹底明白:這方孝孺就是塊又臭又硬的茅坑石頭!他已經打定主意為建文盡忠了!
方孝孺受建文知遇大恩,https://read•99csw.com且又深受禮教熏陶,當然不願歸附燕王。在被「請」來之前,孝孺已經打定主意,絕不屈服。待進得帳內,諸臣皆俯首,唯獨孝孺一言不發,冷冷地打量著眼前這個犯上作亂的「燕庶人」。
朱棣這番做作,孝孺看在眼裡,愈發覺得噁心。他冷笑一聲,繼續問道:「既然你自詡周公,那成王死了,那為何不立其子?今二皇子文圭尚在,當立其為帝!」
此次召見,其目的是為了起草登極詔書。儘管事出倉促,諸事從簡,但登極詔還是馬虎不得的。一俟登基,這詔書就要立刻傳送天下,告知燕王登基之事,以讓那些在靖難之役中作壁上觀的地方文武早日效忠新君,儘可能快地確立朱棣的天子地位。軍中眾臣多是武將,僅金忠和紀綱勉強算得上是半個文人,故這道詔書,還得照老規矩,由翰林詞臣們來擬。
「混賬!」朱棣厲聲痛罵。他終於憤怒了!自打進城以來,他還沒受到過這般侮辱。尤其是自己就要登基,就要成為大明天子的當下!在這種時候,這個方孝孺還敢如此辱罵自己!想到這裏,朱棣感到胸中有一股怒火正在熊熊燃燒!
不過朱棣還是忍了下來,顧及方孝孺在士林中的名頭,他實在不想因為他而壞了自己名聲。思慮再三,他決定再給方孝孺一個機會。深吸口氣,朱棣盡量平和地道:「此乃本王家事,先生乃外臣,便無需過問了吧!」
孝孺連番逼問,朱棣無言以答,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怒火:你也太不識好歹了吧!如今大勢已定,還逞這口舌之快又有九_九_藏_書什麼意思?想到這裏,朱棣對孝孺的厭惡又增加幾分。不過為了那道登極詔,為了招攬建文舊臣,朱棣仍耐住性子道:「國賴長君,這個道理先生豈能不知?」
答應登基的當天晚上,朱棣在龍江中軍大帳召見部分歸降的翰林詞臣。
看著眼前這個裝腔作勢的親王,孝孺是又悲又恨。作為建文的死忠之臣,作為為新政嘔心瀝血的朝廷大臣,孝孺對朱棣的怨恨已到了極點,直欲扒其皮、剝其心!
殺方孝孺是肯定的。如果這種人都不殺,那天下還不知有多少張嘴會在背後詛咒自己。堂堂大明天子,豈能容這般宵小肆虐?若真饒了他,那自己還怎麼當這個皇帝?還怎麼治理這個天下?他朱棣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必須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反抗未來的大明天子是什麼下場!
「家事?」孝孺冷哼一聲,反唇相譏道,「天子無家事!這個道理你不懂?既然你說是家事,那你當什麼皇帝?速速滾回你的北平去!」
孝孺的倨傲,朱棣早有預料。既然已打算招降,朱棣便也不介意他的態度。待眾臣行禮畢,朱棣離座,走到孝孺面前,顯出一副親切神色道:「本王仰慕先生多時,今日得以再見,不勝快慰!」
終於,在眾臣的「固請」之下,燕王「難弗眾意」,總算「勉為其難」地答應了登基的要求。一時間龍江大營「歡聲雷動」。按燕王的令旨,登基的日子定在明日,也就是六月十七。
除了這些歸附之臣,受召之人中,還有一位十分引人注目,他便是建文的股肱大臣,翰林院掌印、文學博士方孝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