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南北會通 第三節

第一章 南北會通

第三節

「陳瑛會如緹帥之意?」
「故技重施!」史復斬釘截鐵地道,繼而壓低聲調,將腹中方略倒出,末了嘿嘿笑道:「皇上生性多疑。咱們只要把准這一點,定能見得奇功。」
高熾微微有些失望。不過他亦明白藺芳說的是實話。而且正因為其耿直,反倒讓他覺得此人實誠,遂道:「也罷!爾悉心辦事,即便不成,亦有本宮擔待!」
「你這也太誇大其詞了吧?」高煦有些不以為然地道,「你剛剛說了,父皇深惡解縉。有這麼一條,還怕他能翻過身來?」
聽著高煦的話,史復亦有同感,不過他比高煦想得還要遠。沉吟半晌,史復猛一抬頭,鄭重地對高煦道:「王爺,你可有發現,自御駕迴鑾以來,我漢府與東宮間勢力的對比已漸生變化?」
高煦受命,領著脫忽歹一行將偌大個南京城逛了個遍,讓他們親身感受大明天朝的繁榮和富強。直到大年初四,這陪游才算結束。將韃靼使臣送回會同館,已是夜色朦朧,高煦打馬回府,剛到王府門口照壁前,便遇見王府紀善枚青。枚青見著高煦,趕緊湊上前將他扶下馬,旋作揖笑道:「臣這幾日天天進府給使長拜年,卻每次都撞著您陪韃子出遊,今日本想著又是白來一次,沒料著臨走總算見著您了!」見高煦面色潮|紅,滿身酒氣,枚青又一臉諂笑道:「王爺陪那幫韃子喝酒了?」
「當然!」史復介面道,「此節在下早有思謀。上次是在南京,至於這一次,咱們就挪個地方,改在東平!東平百姓大半在那次決堤中遭了災,若真讓他們知道是這個緣由,恐怕立時就會鬧翻天!民憤一起,解縉更無幸理!」
史復思忖一陣,道:「真到萬不得已時,也只能這麼辦了。只是陳瑛是死是活,那得有皇上決斷!」
「王爺還只顧著酒色聲樂么?」一個冷冰冰的聲音從門外傳進,高煦側目一瞧,面蒙黑紗的史復出現在門口,後面還跟著滿臉陰沉的紀綱。
遙遙聽得藺芳之言,高熾心中也是一喜。但他仍維持著太子的氣度,只微笑著待藺芳爬上丹墀,才淡淡道:「進殿里去說!」說完,便轉身緩緩向內走去。見高熾如此,藺芳一愣,這才發覺自己有些失態,趕緊收斂心神,亦步亦趨地隨著高熾進殿。
兩人說著,便穿過中庭進入花廳。下人們早已準備了醒酒湯,此時趕緊端來,高煦接過一仰頭喝了個底朝天,旋將碗隨手一扔,高聲叫道:「今晚喝得高興,此刻也睡不著,便將府中舞伎叫幾個來,給本王再舞上兩曲!」
高煦仔細想想,發現永樂並未曾有指責高熾逾越的話語,反而還對他對河工的一些建議頗為讚賞,想到這裏,高煦愈發心驚,氣急敗壞地道:「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倡議北巡!否則他又怎會有出頭之日?」
「誰說太子也謀逆了?」史復反問一句,繼而哈哈笑道,「吾之意,僅是解縉為重回朝堂,故欲讓太子提前登基而已!」
史復苦笑道:「這得問王爺您自己!您每日進宮,皇上的態度您還不知道?」
「言之有理!」高煦重重地點點頭,又道,「那這勁又該如何使?」
略一梳理,高煦便明白自己救陳瑛的兩大不妥。首先,文官揭發的陳瑛罪狀皆在北巡期間犯下,自己當時在北京,要想替留守南京的陳瑛辯護,這是師出無名!而更讓高煦覺得意味深長的,是父皇處置陳瑛的手法。
「解縉?」高煦一愣,道,「他現在不過是只死老虎,又遠在交趾這蠻荒之地,拿他做文章,就算成功,又能和大哥能扯上多大關係?」
史復冷笑一聲,加重語氣道:「番鋪營旁,黔寧王府!」
錦衣衛都指揮使紀綱是自己手下大將。父皇明知如此,卻將陳瑛打入詔獄,而不是刑部大牢,這實際上就是把審問陳瑛的權力交到了自己手中。這咋看上去似乎父皇有意包庇陳瑛,但實際上,若果如此,他完全犯不著捕拿陳瑛,只需像往日那般置之不理便可。所以他這麼做,便只有一個意思,就是想保護自己。
紀綱眼中寒光一閃,道:「想要陳瑛不開口,只有一個辦法最保險!」說著,他抬起右手,作了一個「殺」的手勢。
「黔寧王府!」高煦的臉一下子變了顏色。黔寧王是開國元勛九_九_藏_書沐英的封號,而這黔寧王府現在則是沐英之子、黔國公沐晟在京中的府邸。解縉以前在南京的住宅本是官府所有,在他被黜出京后就已收回,此番回京述職,他理應在驛館寄宿,可萬沒料到居然住進了黔寧王府!沐晟是何等人?他不僅是開國勛臣,更是大明朝絕無僅有的世鎮一方的大將,而且眼下他還在交趾平叛,手中握著二十萬大軍!這樣一個權勢熏天的人物,居然願意讓解縉在自己的京中豪宅借宿,這其間的意味豈能簡單?
「還有……」史復啜了口茶,又道,「王爺剛才說解縉是死老虎,其實大為不然!依吾看,解縉頂多是虎落平陽,若有朝一日翻過身來,沒準會成為王爺的心腹之患哩!」
高煦吐了一陣,覺得好受了些,正撩起袖子擦嘴,聽了枚青的話,頓哈哈大笑道:「就你個小兒會說話!不錯,這喝酒也是給父皇長臉!好歹本王是回府才吐,那個鳥脫忽歹,可是當場就在謳歌樓吐得一塌糊塗!」
史復一翻白眼道:「說是這麼說,不過王爺提的這幾位,哪一個不是聖眷優渥?沒有十足的證據,王爺動得了他們?而解縉則不同了!皇上心中早已厭透了他,咱們隨便逮著個把柄,哪怕似是而非,也能讓皇上心生疑慮!」
「就算沐晟不敢,但他也會暗中偏向東宮。若有朝一日太子登基,王爺要將今上的故事再演一回,那時沐晟恐就不會袖手旁觀了!」
這枚青原是漢王府引禮舍人。朝廷給漢府長史司配的文職臣屬大都是些道學先生,平日里動輒搬出《皇明祖訓》、聖人語錄約束高煦,讓這位生性桀驁的武人王爺心生厭煩。唯獨這枚青頗為識相,不僅從來不提什麼清規戒律,反而想方設法的為他的越矩之行尋找借口。一次,高煦閑來無事,將府中婢女聚到一起,各授以馬匹命彼等練習馬術。可憐這些少女自小便謹守婦德,莫說騎馬馳騁,就連馬都跨不上去,偏偏高煦還不許人相助。不多時,婢女們紛紛跌落馬下,摔得灰頭土臉,高煦看著她們的百般丑狀,頓時樂不可支。王府長史程石琮實在看不下去,遂上前規勸道:「使長乃天潢貴胄,當自重身份,豈能以戲弄女子為樂?」程石琮一語剛畢,一旁的枚青便嘻嘻一笑,陰陽怪氣地道:「程大人此言差矣!靖難之初,仁孝皇后即命人傳授藩府婢女武藝,及至李九江攻城,皇后命侍婢悉數登牆抗敵,方保北平不失。今王爺命府中婢女操演馬術,是效仁孝皇后故事,此為居安思危之理!豈是嬉鬧?」輕飄飄一席話愣是把程石琮氣得半晌做不得聲。從此以後,高煦便對枚青另眼相看。北巡之前,枚青被擢為紀善,代為主持漢府事務,此次回京,高煦琢磨著將其升為王府審理所正。枚青得到口風,更是鞍前馬後對高煦百般奉迎。
「王爺說得對,不過還不止這些!」史復緩緩道,「王爺沒有發現么?太子對疏浚運河如此上心,恐怕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二日,刑部司務藺芳便在內官的引領下,小心翼翼地進入武英殿。一個時辰后,藺芳從武英殿出來,轉而直奔春和殿。剛走過春和門,便見高熾已在丹墀上翹首以盼,藺芳一邊小跑登階,一邊興沖沖地隔空叫道:「太子爺,皇上准了,皇上准了!」藺芳是個三十多歲的精壯漢子,對水利甚為痴迷,但性格卻稍顯木訥,素不苟于言笑,像今日這般喜形於色更是從未有過,想來是永樂對疏浚運河的態度給了他極大的鼓舞。
「紀大人覺得該怎麼辦?」見高煦不知如何作答,史復遂眯著眼睛反問紀綱。
陳瑛為自己剪除了諸多異己,要是交由法司問讞,一直親附東宮、深恨陳瑛且與自己不睦的刑部尚書劉觀還有大理寺卿耿通肯定會窮追不捨,到時候自己十有八九也會受到牽連。父皇不願此事波及自己,故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
「老友?」高煦面露疑惑地道,「哪個老友?」
「一旦運河打通,盛世氣象更顯,太子經此一事,聲勢必然更上一台階!這是其一!」史復頓了一頓,幽幽道,「其二,太子首倡此事,又接連舉薦經辦人選。聽說這幾日他還上躥下跳,似乎想親自主持河工。王爺可曾九-九-藏-書想過,一旦其得償所願,又意味著什麼?」
「這我哪裡知道?」高煦不由愕然。在今日之前,他一直視解縉為一死人,當然不會關心他的行蹤。
「聽上去似乎不錯!」高煦拖著腮幫子想了想,道,「只是和大哥有關聯的大臣多得是,譬如蹇義、夏元吉、楊士奇、楊榮,他們都整天往春和殿跑,在朝中的地位也遠較解縉為高,若能從他們身上入手,效果豈不更好?」
「怎個不知?」高煦憂心忡忡地道,「本想著借大清河決堤狠狠壓下大哥氣焰,不料他卻順勢推出個疏浚運河,藉此把這茬遮掩了過去。陳瑛事發后,我漢府又折一臂,如今看來,東宮勢頭已漸壓過本王!」
「恩!」高熾點了點頭。永樂的態度與他預想的完全一致。想了想,他又問道:「這疏浚運河一事,爾果真有把握?本宮在父皇面前可是打了保票的!」
「謝太子!」藺芳對高熾感激涕零。正是有了這位太子爺,他才能鹹魚翻身,一身才學亦有施展之機。藺芳暗中下定決心,一定要治好會通河,以報答太子的信任,也為天下蒼生做一件大大的益事!
二人進了書房,王三兒指揮著幾個都人端來兩杯熱茶,又奉上幾盤蜜餞,方小心退出門外,臨走前亦不忘將門帶上。高熾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方不緊不慢地道:「爾方才言父皇准了,是准疏浚河道,還是准先行勘察?」
高煦目瞪口呆——照史復的意思,這是要說解縉與高熾勾結,故意掘堤堵路,以使北征大軍斷糧,將永樂困死在漠北,從而使高熾擺脫地位不穩的困擾,提前登基問鼎!
朱高煦身子一震。一直以來,他心中一直隱藏著一個想法,就是實在易儲不成,那待父皇駕崩后,自己就依葫蘆畫瓢,再來一次奉天靖難!而隨著自己形勢的越發不利,高煦對這個最後「殺手鐧」的期望也越來越強。
高煦面如冰霜。半晌,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冷冷道:「就這麼辦。不過雖是重演故計,但也不能原樣照搬,否則太過虛假。這手段上頭,還得另下番心思!」
史復不再發問。沉默半晌,他方抬起頭,眼中露出淡淡笑意:「那就勞煩緹帥了……」
「由不得他不配合!」紀綱臉上露出一絲獰笑,「自打皇上恢復詔獄以來,經吾手下過的朝廷大員少說也有大幾十口子,沒聽說過誰能熬過咱這十八般刑具的!」
史復望著高煦有些發灰的臉,淡淡地道:「解縉是死老虎,可沐帥在皇上心中的份量還是很重的。萬一太子通過解縉跟沐帥搭上了線,那王爺的處境就大為不妙了!」
太毒了!饒是高煦早已見識史復的心機歹毒,但聞得此言,仍不由得直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此計要是得逞,別說解縉肯定被誅滅九族,就是太子朱高熾也免不了得喝鶴頂紅!半晌,他方吶吶地道:「你這也太異想天開了吧!大哥和解縉謀逆弒君,這話說得連本王都不信,父皇豈是那麼好糊弄的?」
三日後,永樂發下敕旨,命工部尚書宋禮攜刑部司務藺芳赴山東勘察會通河道。宋、藺二人接旨后準備數日,便頂著臘月的寒風渡過長江,一路向北而去。二人出京后未久,伴隨著一場鵝毛大雪,永樂九年的元旦到了。
高煦心思重重,史復卻是成竹在胸。他自信地一笑,道:「在下昨日想了一宿,已找到一個絕佳的法子!」
「那又如何?」紀綱滿不在乎,「皇上又不會親審陳瑛。只要吾在提審時把料下足,到時候案卷呈上,不信皇上不勾決!」
「好說!」紀綱一拍大腿,起身道,「今日這一趟沒白來,我先回衙門安撫下那頭老犟驢!等王爺明日結果!」
史復陰陰一笑,口中迸出兩個字:「解縉!」
「應該不會吧!」高煦沉思半晌,仍心存僥倖地強擠出一絲笑容道,「靖難時沐晟就押錯了寶,差點把命給搭進去!有這前車之鑒,他還敢來趟爭儲這汪渾水?」
「咦?」高煦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之前史復的那句話,分明是在暗勸自己放棄陳瑛,可這時他卻又要自己出面救陳瑛,這又是何用意?高煦滿臉迷惑望著史復,史復卻將目光投向紀綱。高煦順其目光望去,見紀綱面如死灰,高煦稍一思忖,頓時明白https://read•99csw•com了其中的奧秘。
望著紀綱離去的背影,高煦臉色灰暗地道:「陳瑛這一死,我漢府真的是愈發凋敝了!」雖然心中已將陳瑛判了死刑,但高煦進宮后,也確實還是試探了一下永樂。不過當時永樂一聞陳瑛之名便大發雷霆,高煦見勢不妙,為免引火燒身,只能趕緊閉上嘴巴。
史復卻未直接暢言,而是微微一笑,道:「王爺可知,前向解縉回朝述職,是何時進京,又是何時離京?」
「你先出去!」史復冷冷瞧了枚青一眼,用命令式的口吻對他說道。枚青聞言,臉上微微露出一絲怒意,但很快斂去。枚青明白,自己雖然得寵,但靠的不過是奉迎討好,除了哄漢王高興以外並無實際用處,故他在漢王心中的地位自也不可與史復還有紀綱相比,更不可能參与漢王密議。他側眼看了看高煦,見他果然毫無反應,遂只得暗自一嘆,作揖告退。
「他自己翻不了身,卻未必不能助太子翻身!」史復輕輕一哼,道,「王爺可知,前些日解縉回京時住在哪裡?」
說到河工,藺芳便恢復了一貫的嚴謹。他沉吟一陣,道:「會通河一段雖地勢不平,但好在沿途河流不少。據臣構想,只需因勢利導,再引水濟渠,依地勢多設閘口,將全段分為數截,如此一來,每一段皆河寬水平,便可通行大船。當然,具體情況還需臣去現場勘察後方能確定,眼下尚不能定論!」
「有道理!」高煦微微頷首。
「難道父皇真要治陳瑛的罪?」高煦忐忑不安地想道。這次文官聯名彈劾陳瑛,高煦也早有耳聞。不過這些年來,陳瑛乾的就是訐發人的酷吏差事,自然也沒少被人蔘劾,但永樂一直都置之不問,故此番文官雖來勢洶洶,但高煦也認為不過是虛驚一場,並未太過重視,卻不料父皇竟動了真招!
第二日,高煦進宮面聖。午後,他一臉喪氣地回到家中。待走進書房,紀綱和史復已在那裡候著。紀綱瞧見高煦臉色,便已知了結果,也不多問,只沉著臉一拱手道:「臣先去了!」說完提腳便走。
史復將臀下座椅往高煦身邊挪近些,道:「要成此事,還得再委屈一位老友!」
「王爺忘了當年爭儲之事了嗎?就是解縉一席話,才最終使皇上下定決心立大殿下!故而,在皇上心裏,解縉與東宮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史復篤定地說出自己的判斷,繼而向高煦詳細解釋道,「東宮要除陳瑛,咱們就拿解縉開刀,這叫來而不往非禮也;其次,太子想藉著主持河工重新介入朝政,咱們卻用解縉讓他好事不成。」
高煦的注意力還放在史複本人身上,而一旁的紀綱聽了他的話,卻不由一陣膽寒:他和陳瑛一樣,也是皇上的一條狗。要論咬人的狠勁,他較陳瑛還要厲害幾分。萬一有一天他也沒用了,皇上是不是會像今日對待陳瑛一樣,將他棄之如履?想到這裏,紀綱頓時心驚肉跳。他正胡思亂想間,史復又開口道:「說此無益,眼下最要緊的,是救不救陳瑛?」
「如何制止?父皇不加回絕,證明他已默許大哥理政!他老人家有了主意,我們又能奈何?」
陳瑛之於永樂雖已無價值,但對於志在奪儲的高煦還是頗有用處的。想到陳瑛垮台後自己對左班文臣的制約之力大大降低,高煦不由一陣懊惱。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無可奈何之下,高煦深吸口氣,正欲說話,史復卻又開口道:「依吾所見,王爺當請皇上開恩,宥陳瑛之過!」
史復是家中清客倒也罷了,紀綱在京師卻是自有宅邸的,他這個時候來府中,肯定有大事發生。想到這裏,高煦心中一凜,酒頓也醒了不少。
「解縉不能留了!」高煦本以為解縉被黜至交趾后便不再對自己構成威脅,不料他竟能攀上沐晟這個高枝!辨明其中利害后,高煦終於下定了決心。
「你的意思是……」
左都御史陳瑛是漢藩在左班文臣中為數不多的盟友,而且其執掌都察院,有糾劾百官之權,這樣的特殊身份,更使其成為高煦對付親附東宮大臣的一柄利刃。他的垮台,對本已羽翼凋零的高煦而言無疑是一大損失!
奉天靖難,最要緊的就是軍權!現在明軍主力主要分為三部。其中最精銳的當然是戍守邊九*九*藏*書塞的北軍。本來,憑著靖難時打下的基礎,再加上丘福等人相助,高煦在此部中有著相當高的威望。不過隨著丘福兵敗身死,北軍也經歷了一次大換血,如今高煦對這支軍隊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除開北軍,第二支主力則是駐紮在南北兩京的京衛。不過這部分人馬歸屬五軍都督府,直接聽命于朝廷,若高熾登基,那自然由他掌控,高煦插不進腳。除了北軍和京衛,最後一支明軍主力則是在交趾的二十萬南征大軍。這一支軍馬主要由滇、桂、粵、川等省兵馬組成,他們的統帥則是沐晟!如今交趾仍是亂象從生,戡亂絕非一日可成,這也就是說,在相當長的歲月里,這支軍馬始終會由沐晟統領。一旦沐晟心向東宮,那將來自己「靖難」時,這二十萬大軍就會義無反顧地殺向自己!
高煦和史復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暗中鬆了口氣。其實這是最好的辦法,他二人心中也有此念,只不過對著紀綱無法說出口。此時紀綱主動提出,他二人均覺如釋重負。
「哦,願聞其詳!」高煦趕緊打起精神。
「何需要什麼證據?」史復不屑地一笑,道,「真要能找出證據,連東宮都一鍋端了,何況一區區解縉?咱們此次目的,不過是為除掉解縉,並以此讓皇上與東宮心生嫌隙,從而阻止太子主持河工。至於這兩個目的能否得逞,說白了全在陛下一念之間。而我剛剛說過,皇上對解縉甚為不喜。故哪怕就是捕風捉影之詞,只要能戳准皇上心思,十有八九便能成功!」
「未必是默許!」史複分析道,「皇上若真有意讓太子正式協理朝政,那直接下道旨意便是。可迄今為止,皇上並未下旨,甚至連太子幾次毛遂自薦,他老人家也不置可否。由此看來,皇上還在斟酌間。故咱們這時候更是要使把勁,萬不可讓太子主持修河!否則此例一開,我漢府大勢去矣!」
枚青走後,堂中氣氛瞬間凝重許多。紀綱接下來的一句話,激得高煦立時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就在剛才,皇上已命臣將陳瑛逮入詔獄!」
「倡議北巡並無錯謬,只是之後形勢變化大大出乎所料!」史復感慨一句,旋轉過話題道,「往事已矣,追悔無益,眼下最要緊的,是必須制止此事發生!」
像陳瑛這種要犯,關押他的地方無非兩處:刑部大牢或錦衣衛詔獄。通常而言,若打入刑部大牢,接下來無非就是由三法司會審問讞,這裏頭主要是三司官員依律辦案,就是皇帝本人也不好直接插手。但詔獄則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監獄,既囚於此,則必為欽犯,審訊主要由錦衣衛負責,至於將來如何處置,則主要繫於皇帝一念,法司雖也可干預,但影響卻有限。
搞清楚了永樂此舉的深意,高煦在感激父皇的同時,也立時意識道:陳瑛保不住了!
「喝酒?是斗酒!」高煦口呼白氣,邊往裡走邊咕噥道,「這幫狗韃子,戰場上殺不過咱們,只會在酒桌上逞能。個直娘賊的,可把本王喝了個苦!」說著,高煦忽覺胃裡翻江倒海,忙走到牆角邊,「哇」地放聲大嘔。隨著肚中諸般穢物倒出,地面上浮起一股難聞的異味。枚青聞著,眉頭微微一皺,但仍強忍著走上前,拍著高煦的後背笑道:「皇上定是知道韃子好酒,故特遣您去陪他們。滿朝文武誰不知道王爺是海量?有您出馬,就算是酒桌上,也絕墮不了我大明威儀!如此說來,您這也算是為國捐軀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陳瑛在皇上眼中不過是用來監視建文舊臣的一條狗,用得著時便百般袒護,如今皇上江山坐穩,自也就用不著他了,便將他拋出來平息文官公憤!」史復冷哼一聲。自隨征漠北歸來后,高煦便覺得史復有些沒來由的懶散,連要借運糧失期整治高熾這樣的大事,史復為其謀划時也都顯得有些意興闌珊。不過看今天這架勢,這位謀主總算是又恢復了往日的精明幹練,不過神情仍是那麼的陰冷,說話的調子也讓人聽著很不舒服。
「是准先行勘察。」蘭芳這才發覺自己剛才只顧著興奮,連話都沒說周全,旋不好意思地一笑,頓了一頓,再道:「皇上叫臣與工部宋尚書、金侍郎他們商議,擬個詳細的條陳,待他老人家看后九_九_藏_書,若覺可行,便命我等前往山東勘察!」
高煦這才明白。待想想,他仍搖頭道:「就算如此,我們也沒有證據!」
高煦微微一愣,精神總算集中起來。陳瑛是漢藩在朝中的得力盟友,按道理來說自己是必救無疑的。可作為自己的謀主,史復不說如何去救,而問救與不救,這其中的意思就很耐人尋味了。
「不過解縉這篇文章如何作,還需小心斟酌!」高煦緊接著又說出一句。這句話的確點中了要害。拿解縉開刀,既要將他本人打死,又還需和東宮扯上關係,此外還不能牽涉到沐晟,這其中的火候一定要拿捏准,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成為一篇敗作。
「還是我來告訴王爺吧!解縉是於五月初九進京,離京則是在七月二十三。他在京城一共待了七十三天。」史復頓了一頓,方繼續道,「這七十三日中,解縉多次進宮晉見太子,大清河決堤,也正是在此期間發生!」說到這裏,史復臉上露出一絲詭譎的笑容:「紀緹帥選的好地方!大清河在東阿縣境內決堤,東阿縣正歸東平州所轄。而東平知州余萬言,亦和解縉一樣,是江西吉水人!他當年升任東平知州,也正出自解縉的舉薦!」
「他住哪與本王何干?」高煦有些莫名其妙。
「此話怎講?」
高煦面色沉重起來。這幾年來,自己借陳瑛之手做了許多栽贓陷害的勾當,在打擊東宮勢力的同時,也落下大堆把柄在這位左都御使手裡。這其中有一些父皇或許知道,但絕大部分都未曾耳聞。現在陳瑛雖身陷囹圄,但還滿心期待著自己相救,一旦希望落空,其絕望之下很有可能就此跟自己撕破臉。若這些陰事全被公諸于眾,那自己立刻就會成為千夫所指,就是父皇,也未必就還像現在這般庇護自己。想到這裏,高煦頓時心慌意亂。
……
紀綱和陳瑛一樣,同時是父皇和他朱高煦的棋子。身為朝廷臣子效忠皇上,那是理所當然,但效忠自己則就是另有目的了。而這所謂目的,除了趣味相投之外,很重要的就是為他們本人尋一座靠山,以便其大難臨頭時自己能出面為他們化險為夷。如今陳瑛遭難,自己若就這麼袖手旁觀,那莫說眼前的紀綱立刻就會跟自己離心離德,那些追隨自己的臣僚們聞知,也會作鳥獸散,到那時,自己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想到這裏,高煦心中頓時一驚,趕緊臉色一沉,肅然言道:「史復之言正合吾意,明日本王便進宮,拼得這個親王不做,也要為陳瑛討個公道!」其實高煦絕無冒著觸怒父皇的危險為陳瑛爭辯的意思,只不過當著紀綱的面,他必須要表明這個態度。至於關上門後跟永樂說些什麼,那除了他父子二人外,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高煦的表態,給紀綱吃了一顆定心丸。「看來漢王不是個無情無義之人!」想到這裏,紀綱臉色瞬時好轉,思緒也活絡起來。略微一想,紀綱一拱手道:「使長慷慨重義,臣佩服之至,然若陛下堅持要嚴懲陳瑛,我等當何以應對,還請使長示下?」
這一個新年,可以說是永樂自登基以來過得最開心的一次。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大朝儀上,前來朝賀的外國使臣中,出現了韃靼賀使的身影。自大明開國以來,韃靼作為蒙元衣缽的直接繼承者,與中國從來都是不共戴天,此次韃靼平章脫忽歹代表阿魯台進京,恭恭敬敬地以藩臣之禮向華夏天子恭賀新年,大明君臣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大朝儀結束后,永樂破例命漢王朱高煦陪韃靼使臣遊覽京城,讓這群來自化外苦寒之地的韃子開開眼界。
高煦一下張大了嘴巴。御駕迴鑾后,高煦已不能再像在北京那般每日上朝參政,而高熾的監國也當到了頭。按理說除非永樂有旨,其已不必再處理政務,而應退回東宮讀書。可而今高熾卻不甘寂寞,藉機自請督修運河,這其實就是要延續其監國期間的權職,繼續直接主持政事。若高熾最終如願,那他也就從事實上擺脫了北巡之前太子不理政的限制,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定然會對朝局產生巨大影響!天下臣工見此,必認為太子儲位已穩,進而歸附到東宮旗下。這對高煦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高煦頭上冷汗直冒,趕緊問史復道:「父皇可有制止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