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10計 用人不疑——讓人才得到信任和尊重 精彩案例

第10計 用人不疑——讓人才得到信任和尊重

精彩案例

確實,經過劉帥的八年調|教,王近山已經是集勇猛與智謀於一身的將領了。
要做到真正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的人才,都不是等閑之輩,能力與野心同在,也很容易受到上司的懷疑。作為上司,應該具有容人之量,既然把任務交給了下屬,就要充分地信任他,放權放膽讓他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只有如此,才能人盡其才。
劉伯承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了信心。1943年,劉伯承命令王近山從太岳軍區率一個團回防延安,保衛黨中央。旅長陳賡在為王近山送行時指示:「儘快趕赴延安,路上不要求戰鬥。」當王近山一行經過洪洞縣的韓略村時,還是果斷捕捉戰機,一舉殲滅由駐華北日軍軍官組織的「戰地觀戰團」。敵少將旅團長以下120餘名軍官除3人漏網外,全部被殲。日軍當時的全盤「掃蕩」計劃也因此被打亂。王近山到延安后,毛澤東緊緊握著他的手說:「我早就聽說紅四方面軍的王『瘋子九_九_藏_書』現在成了吳下阿蒙了!」
東漢初年,劉秀手下戰將馮異不僅英勇善戰,而且忠心耿耿,品德高尚。當劉秀轉戰河北的時候,屢遭困厄,在一次行軍途中,劉秀人困馬乏,糧草斷絕。饑寒交迫,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劉秀此時絕望到了極點。正在劉秀絕望之際,是馮異派人送來自己軍隊中僅有的豆粥麥飯,這才使劉秀擺脫困境。此後,劉秀的勢力越來越大,馮異第一個建議劉秀稱帝。馮異為劉秀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馮異長期轉戰河北、關中,在他所走過的地方,百姓們都十分愛戴他,他的軍隊既不搶劫百姓財物,而且還處處為百姓著想,幫助百姓解決困難。因而,在馮異所管轄的西部地區,人們安居樂業,北部邊防也得到鞏固。有馮異守護漢朝西北地區,劉秀十分放心。這自然引起了同僚們的嫉妒,他們不願意看到馮異這樣的威風,這樣的深得皇帝信任。這時,一個名叫宋嵩的使臣https://read.99csw.com,先後四次上書給劉秀,詆毀馮異,說馮異控制關中,擅自殺官吏,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百姓都稱他為「咸陽王」。如此下去,馮異遲早會舉旗反抗,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馮異此人治軍有方,為人謙遜,每當將軍們凱旋,各自誇耀自己的功勞時,他總是一個人躲在大樹下休息,不和其他人爭功。因此人們送他一個外號「大樹將軍」。可見這個人是多麼的謙遜。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劉秀示信解疑
●用人不疑,放手用將——劉伯承信任屬下
1948年7月,劉鄧大軍決定分兵攻打襄陽。襄陽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與漢江對岸的樊城互成犄角,依山傍水,易守難攻。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大軍也在襄陽城下屢屢受挫。蔣介石深知襄陽的戰略意義,派大特務頭子康澤坐鎮襄陽。康澤到襄陽后,採取「守襄必守山」的古訓,大量修築山頭防禦工事。
馮異對自己久居在外,手握重兵,遠離朝廷,https://read.99csw.com心中也很是不安,擔心劉秀猜忌。於是一再上書,請示要回洛陽。為了解除馮異的顧慮,劉秀便把宋嵩告發的奏摺送給了馮異。說實話,劉秀的確對馮異不太放心,畢竟他掌握著朝廷的大部分兵權,控制著朝廷的西北邊疆。這一招果然高明,既可以表明對馮異的深信不疑,又暗示了朝廷早有戒備,恩威並用,使馮異連忙上書表示自己的忠心。
劉秀看到宋嵩的奏摺,並不以為然。可是這個宋嵩還不死心,一個勁地上書給劉秀,一心想要把馮異置於死地。劉秀本以為不理睬他,他就不再上書了,不想他卻不肯罷手,劉秀於是嚴厲地責備了宋嵩,並警告他以後不準再送這樣的詔書。
劉秀這才回書說:「將軍您和我,從公義上說是君和臣的關係,從私下裡說我們的關係就如同父子,您多次在我危難的時候幫助我,救助我,我怎麼會對您心存猜忌呢?您儘管放心地治理西北,不必擔心啊!」
劉伯承選定的攻擂手是6縱司令員王近九九藏書山。出自紅四方面軍的王近山,外號「王瘋子」。但是打襄陽僅靠一股瘋勁是不行的,許多人對王近山心存疑慮。
「不管黃貓黑貓,咬得到老鼠的才算好貓」,這是劉帥經常引用的一句口頭禪。劉帥運用戰術不拘一格,用將也是不拘一格,特別主張培養將領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作戰能力。
因此,劉伯承穩坐中軍帳,放手王近山大鬧襄陽城。王近山到襄陽外圍后,決定打破常規,採取撇山攻城的方案,以小部隊監視山頭敵軍,以主力直取襄陽城。方案報至劉鄧處,劉伯承笑道:「襄陽已在我掌中了!」6縱從7月9日攻城,一個星期後就拿下了當年蒙古人花了多年才打下的襄陽城。戰後,劉帥論功行賞:「在襄陽攻城中,王近山指揮的6縱起主導作用。」
馮異收到劉秀的回書,心中感激不盡,從此對劉秀更加忠心,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對於領導者來說,掌握和完全控制屬下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這除了要對屬下有充分的了解外,還必須自己有縝密的read.99csw.com判斷。說是不疑,其實沒有一個領導者對自己的手下是完全信任的。尤其是對馮異這樣掌握重兵、位高權重的大臣,更是國君懷疑的重點對象。只不過,一個聰明的領導者會把他的「疑」表現為一種「不疑」的姿態。
當然,在戰爭期間,還有不少其他幹部經他放手使用,在戰爭中鍛煉成為獨當一面的指揮員。如陳賡在抗戰中期就擔任太岳縱隊司令員兼軍區司令員,坐鎮晉西南;解放戰爭爆發后又向毛澤東毛遂自薦,以偏師強渡黃河,經略豫西,成為挺進中原的三把尖刀之一,又如傳奇將軍皮定均在抗戰後期即被劉帥「放單」,孤軍深入河南,后又帶領部隊成功千里突圍至華東;建國后時而坐鎮台海,時而坐鎮西北,長期統率一個方面軍。
同歷史上的岳飛、成吉思汗等許多偉大軍事家一樣,劉伯承元帥在其輝煌的戎馬生涯中,堅決反對一枝獨秀,注重在戰爭中培養優秀將領,因此麾下作戰過的指揮員,無論建國后地位如何顯赫,對劉帥無不以「師長」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