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換星移 文房四寶

物換星移

文房四寶

筆,得是特指毛筆。拿個炭條當筆作畫,西方人覺得可行,在中國就有問題了。中國勵志傳說里,多有大賢人少時窮困,買不起筆,用柳樹枝畫沙子來學字的故事。古代文盲率甚高,能不能握管執筆,是否認字,就決定了出身品第,以後的人生遭際就可能是兩個世界。《鹿鼎記》里,韋小寶就不會握筆,被陸高軒逼著寫字,結果用握殺豬刀的手法握筆,真是辱沒斯文。人都說蒙恬始創毛筆,是為筆之祖,然而商朝開始,已有毛筆,只能說蒙恬之世,以柘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是屬於精製了的毛筆,大概古人們也是在這時候,第一次意識到毛筆的毛可以不止一種。《齊民要術》里說了:青羊毛做筆芯,兔毫毛做筆被,這才能成好筆端呢。
中國文人書房裡,東西從不嫌多,許多還能成規模。《水滸傳》開篇,當時還沒成為宋徽宗的端王,在小王都太尉家看見個鎮紙,說好,小王都太尉就派高俅送去府上,高太尉就此發跡。一個小鎮紙都能成就一個人呢。李清照他先生精研金石,弄得易安居士也成了印章通,其他印盒、水注、筆架、筆洗,不一而足,每樣都能把玩出花樣來。
比較傳奇的玩意,是所謂鼠須筆。王羲之說,傳聞鍾繇就用鼠須筆,於是筆有鋒芒。《法書要錄》則說《蘭亭序》是王羲之用鼠須筆寫的。究竟鼠須筆是什麼?真是用老鼠鬍鬚九-九-藏-書做的?不知道。須知後世有名的湖筆,為了保證筆尖,即「湖穎」的整齊,大概每隻山羊身上,才找得出六錢羊毛,可以當鋒穎的。山羊恁大,只得六錢,老鼠才多大?要捉多少老鼠,才湊得齊一根鼠須筆用的鬍鬚呢?也有傳聞說,鼠須筆是黃鼠狼的毛製成,那怕工程還小些。當然,你也可以說:反正鍾繇是魏國太傅,一聲令下,自有人滿世界給他捉老鼠、拔鬍鬚來做筆。總不能他和自家兒子鍾會一起,滿屋子捉老鼠吧……
硯需要好石頭。張岱說過個故事:他托朋友秦一生為他找石頭,自己外出了。秦一生得了塊好石頭,請一個北方朋友看,北方朋友指了指石頭上的白眼說:「黃牙臭口,只配支桌子。」秦一生放棄了,北方朋友趁夜花三十兩銀子,把這石頭買了,就製成了一塊好硯,上頭五小星,一大星,注道:「五星拱月。」張岱自己去看時,燕客捧出硯來:只見那硯赤紅色猶如馬肝,酥潤如玉石,背上隱著白絲形如瑪瑙,面上三星墳起如弩眼,著墨無聲而墨沉煙起,真是好硯台!可見明朝時,為了好硯,連朋友都得騙呢。到了後來,硯台也不是為了實用使了,比如呂留良收藏了二三十方硯,估計也未必用。這方面,蘇軾頗為豁達,黃庭堅打算給他買些新硯台,蘇軾說:「我只有兩隻手,其中一隻會寫字,要三九-九-藏-書個硯台幹嗎呢?」
墨這個字,意思簡直一望而知,上黑下土,再明白不過。上古制墨,是磨石炭;秦漢之後,用松煙、桐煤來制墨。所以漢朝時,松樹多的地方容易出墨。然而單是燒了松木,取了煤灰,寫字很容易塵灰飛揚一臉黑,變成賣炭翁的嘴臉。所以呢,需要工藝精製了。《齊民要術》里,煙末、膠和蛋白要一起合成;到《天工開物》里,就得桐油、清油或豬油來燒了。各類膠和油的加入,無非想要墨質柔韌。按秦漢時松煙墨,顏色固然黑,但輕而不夠亮;油煙墨更顯黑亮光澤,適合拿來畫畫。到後世不惜工本的制墨者,還可能往墨里加白檀、丁香,那就更了不起了。
然後,過去的就是過去了。
當然到了後世,又不止如此了。軟毫硬毫,狼毫羊毫,金管銀管,竹管木管,所以後世得有筆架,琳琅滿目,掛一溜筆待用,也可以說是擺譜。書畫之家,尤重筆毫。潘天壽先生認為羊毫圓細柔訓,很好使。蘇軾被貶謫到嶺南,就嫌那裡的筆不得用——應該是嶺南氣候不同,動物的毛髮硬度都不一樣了。
所以文房四寶成為一個時代的陳跡和紀念,也並不意外。至於強行懷舊去使之復古,也未必需要。時代是會往前的,而每個時代的文明,是由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氛圍所造就。在21世紀使硯台磨墨,使毛筆寫書法,註定是一種懷舊,時光的https://read.99csw•com駐留畢竟是幻覺,就像紙代替絹冊和竹簡似的。我們能做的,也就是時不時地回頭想一想:世上曾經有過一個無比珍愛文房四寶,並使之蕩漾出雅緻文人趣味的時代,這真的很好。
筆是寫字的工具,墨是字的痕迹,紙是承載墨的載體,文房四寶里,成品里最不顯眼的是硯,然而別稱也最多。蘇軾喜歡婺源龍尾山的羅文硯,於是寫了篇《萬石君羅文傳》,都把硯叫成萬石君了。至於其他墨海、墨侯、石友等,不一而足。批《紅樓夢》那位,還叫脂硯齋呢。古代做書童的,尤其要懂得跟硯打交道,如何滴水,如何拿出一錠墨來,如何安腕運指、凝心屏息,磨出主人需要的墨。磨得好,就是有靈性慧根;磨不好,主人搖頭:真是粗人!
張岱和呂留良們的例子,可見文人們的毛病。文房四寶固然是好,尤其是紙,真是為西方文明傳遞幫了大忙,但在中國士大夫書齋里,連同其他筆洗、筆架、鎮紙等物,越到後來,越成了賞玩之物。精雅細緻,作用於感官令人愉悅,塑造出中國文化獨有的書卷之美,但時代的潮流總是趨向于簡便易用的。20世紀,受了經史子集教育長大的朱自清先生認為:毛筆的問題,在於不便。毛筆須用硯台和墨,又不能掛在衣襟上;毛筆寫字,比水筆慢得多。其實近世的鋼筆,乃是文房四寶功能的集合——鋼筆墨水是成品,直接九-九-藏-書灌入鋼筆中,就省去了硯台。一支鋼筆一張紙,便能寫字,而且速度快。自然,硬筆書法永遠無法代替軟筆,一如素描和寫意山水永遠是兩個世界,但從實用角度而言,確實快得多了。
紙,中西都有。西方概念里,覺得莎草紙、羊皮紙,都算是紙。然而這兩種玩意都有問題。莎草紙是莎草莖切成長條薄片,編織放平,然後捶打,用石頭磨光,再上膠——而且只能在一面書寫。討厭的是,這玩意只能在乾燥氣候下使,一遇潮濕,立刻腐壞。羊皮紙倒是兩面都能書寫,問題是,剝羊皮、浸泡、刮毛、晾曬、擦防腐劑,你簡直需要一整支屠宰部隊來弄一張紙。
然而萬變不離其宗,書房裡千奇百怪,最後都為四樣東西預備的,曰:筆墨紙硯,文房四寶。
話說還是蘇軾,動手能力真強。晚年被貶到海南島去,閑居無事,恰好有制墨名家潘衡來訪。蘇軾大為驚喜,二人就鑽進小黑屋裡,埋頭制起墨來。真正是黑科技!燒了松脂,制黑煙灰,搞到烏煙瘴氣,家人也不好管。結果到大半夜,房子火起,沒傷人命,但也把大家熏得灰頭土臉。次日,滿屋焦黑里,掃出來幾兩黑煙灰。蘇軾奉為至寶,覺得這就是自己制出來的墨了,只是當地沒有好膠,於是蘇軾又有新主意:使了牛皮膠,將黑煙灰凝固了,然而凝得太差,最後散成了幾十段指頭大的墨,真也不堪使用。蘇軾豁達,黑著臉仰天大https://read•99csw.com笑。潘衡就此告辭了。妙在潘衡回了杭州,自己制了墨——當然比蘇軾那燒了房子的墨高明了萬倍——卻打出招牌,說是蘇軾秘法制的墨。那時杭州人民懷念給他們建了蘇堤的蘇軾,紛紛來買,蘇軾自己在海南島,還不知道自己冠名的墨,那麼暢銷呢。
所以東方的紙傳入歐洲,簡直是福音,李約瑟毫不猶豫,把紙列為四大發明之一。中國造紙術花樣很多,宋朝蘇易簡《紙譜》說:「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是繞著植物纖維打轉兒。蔡倫改良造紙術,用的是樹皮、破布、漁網——還是纖維。左太沖寫《三都賦》,導致洛陽紙貴,可見公元3世紀時,紙書已經很流行了。到唐朝,中國人已經有閑心在紙裡頭摻雜各類花色印紋,做出各類信箋來傳情達意了。宋朝人已經把紙推廣到了床上,朱元晦拿些紙做的被子,寄給陸遊蓋,陸遊認為紙被和布衾差不多,而且「白于狐腋暖于綿」。
文人可以多喜歡硯呢?當年米芾被宋徽宗召去寫字,米芾見天子桌上有個好硯,喜歡上了,就著硯磨了墨,寫完字,抱著硯台說:「這個硯台經臣濡染過,不能再侍奉陛下了,請讓我拿走吧。」宋徽宗也是好脾氣,答應了,米芾喜出望外,抱著硯回去,手舞足蹈。宋徽宗只好嘆氣:「都說米芾是米顛,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