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編 生死之較量 第六章 為龍為虎亦成空

第二編 生死之較量

第六章 為龍為虎亦成空

後周傳三帝,共十年,至此滅亡。
上源驛事件后,李克用與朱溫的矛盾表面化、直接化了。其實,就算沒有上源驛事件,李克用與朱溫的衝突也不可避免。在唐朝末年鎮壓黃巢起義軍的過程中,朱溫與李克用逐漸成為最大的兩派勢力。李克用當時佔據河東,但是並不滿足,他要向東發展,就必然與正在中原稱霸的朱溫發生衝突。上源驛事件后,他與朱溫之間的明爭暗鬥從來沒有停止過。最初幾年,李克用利用各地軍閥矛盾不斷征戰,北攻雲幽,東伐鎮冀,南略關中,平定三輔,甚至派兵長驅直入山東,進一步壯大了在河東地區的勢力。
當時,黃巢農民軍正如火如荼,唐朝廷一時分身乏術,為了集中力量對付起義軍,唐朝廷被迫採取封官許願的拉攏辦法,任命李克用為大同軍節度使。李克用父子利用唐朝廷忙於鎮壓農民起義的時機,不斷擴充勢力,鞏固自己的地盤。吐谷渾族赫連鐸也想爭奪地盤,乘李國昌出兵進攻党項族的機會,攻佔了李國昌的老營振武,振武的沙陀族全被吐谷渾族俘虜。李克用見事態突然發生變化,急忙到定邊軍(今陝西省西北部)迎接李國昌回雲州。雲州守將見李克用父子勢孤力單,也關閉城門,不讓進城。

四、天下角逐興亡中

李克用雖然是一方霸主,然而在軍事戰略與統馭部下方面的缺陷卻嚴重削弱了自身實力,使得他在與朱溫爭奪霸權的初期一直處於劣勢。不過,他有一點謀略勝過朱溫,這就是他從來不像朱溫那樣,明目張胆地凌駕于唐皇帝之上。李克用也知道唐朝氣數將盡,他自己也並非沒有稱帝的野心,但是在當時,扶唐興唐還是一面頗有號召力、頗能收人心的招牌。所以,他時時以勤王討逆的面目出現,而既能趁勢擴張自己的勢力,又能收買人心。
後來二人果然公開決裂。李從珂派張敬達率兵數萬圍攻晉陽城。石敬瑭抵擋不住,晉陽十分危急。掌書記桑維翰出了個主意,要他向契丹人討救兵。於是,石敬瑭寫信向契丹王耶律德光稱臣,表示願意拜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做父親,並且答應在打退唐軍之後,把雁門關以北的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指幽州、雲州等十六個州,都在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土地獻給契丹。
周世宗柴榮病死後,太子梁王柴宗訓即位,年方七歲,就是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后,李重進兼淮南節度使,防禦南唐,韓通兼天平節度使,防禦汴京東北面,趙匡胤兼歸德節度使,防禦汴京東面,向訓為西京(洛陽)留守,防禦汴京西面。京城的保衛十分周密,由此也可見柴榮的不凡韜略。
石敬瑭靠契丹的保護,做了七年的兒皇帝,病死了,活了五十一歲。他的侄子石重貴即位,就是晉出帝。石重貴任景延廣為宰相,景延廣恥于對遼國稱臣,積極反遼,並告遼國說:「晉朝有十萬口橫磨劍,翁(指遼主)若要戰則早來。」石重貴向契丹國主上奏章的時候,自稱孫兒,不稱臣。耶律德光就認為對他不敬,帶兵進犯。
表達了悲哀無奈的心境,以及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抒發了明知時不再來而心終不死的感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李嗣源是一位比較英明的皇帝,他即位后,改變了一些當時的弊政;禁止中外諸臣獻珍玩財物;宮內只留老成宮女一百人,宦官三十人,樂隊一百人,養獵鷹人二十人,廚房五十人。皇宮組織如此簡單,是中國歷史上任何帝王不能相比的。宰相任圜管財政,也很有成績,因此不過一年,李嗣源的皇位就穩定下來。李嗣源的後宮中有一位淑妃王氏,即號稱「五代第一美女」的花見羞。據《新五代史》記載:「淑妃王氏,邠州餅家子也,有美色,號『花見羞』。」王氏不過是邠州城內王氏燒餅店家的女兒,竟然能百花見羞,可見是何等的天生麗質。佳人生當亂世,必然要擁有不平凡的人生。在幫助父親迎來送往的生意中,花見羞練就了一套人情練達的好本事。之後,她成為後梁大將劉彟的愛妾,少女配老翁,卻也頗為美滿。不久后,後唐李存勗滅後梁,花見羞落入了率先入城的李嗣源手中。
從中和三年(883年)正月開始,李克用及其鴉兒軍開始大出風頭。正月,李克用在沙苑打敗黃揆(黃巢的弟弟)。二月,李克用大破尚讓十五萬人馬,激烈的戰鬥從中午一直到傍晚,尚讓農民軍大敗,農民軍損失慘重,「伏屍三十里」。接著,李克用在零口再敗黃巢援軍,進軍渭橋。
朱溫連夜派人用連起來的馬車和柵欄擋住出口,再派汴兵包圍了上源驛,亂箭齊發,欲置李克用於死地。而李克用早已經爛醉如泥,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對外面的變故一無所知。幸好他的親隨薛志勤、史敬思等人驍勇,竭力抵擋,由此展開激烈的搏殺。薛志勤箭法極為高明,例無虛發,一人便射死汴兵數十人。圍攻的汴軍軍士心驚膽戰,雖然大聲鼓噪,卻不敢輕易上前,於是從四面縱火,以火炬向驛舍投擲,打算燒死李克用等人。
張承奉建立金山國后,不甘坐守瓜沙二州,想用武力恢復歸義軍興盛時的舊疆。然而,他銳意進取,想收復失地,卻在戰爭中屢遭失敗。連年的戰爭使瓜沙地區經濟凋零,不少百姓家破人亡,境內「號哭之聲不止,怨恨之氣衝天」。恢復祖上的榮光已經毫無可能。
大概是因為霸佔了別人的妻子有些心虛吧,宋太宗趙光義生怕李煜會什麼不滿之詞,不斷派人監視、打探他的一言一行。南唐舊臣徐鉉後來在宋朝當官,宋太宗便宣召徐鉉進見,問他道:「你最近可曾見到李煜?」徐鉉大吃一驚,惶恐地答道:「陛下明令禁止李煜與外人勾通,微臣安敢私自見他?」宋太宗假惺惺地說道:「我對你是信得過的,你儘管去見他。若有人問起,就說是我恩準的好了。」徐鉉本就難忘舊主,當下歡喜地去見李煜。這次會見,雙方都不知說什麼好,舊日君臣相聚在別人屋檐下,能說什麼?可李煜到底是不知人間險惡,居然長嘆一聲說:「悔不該錯殺了潘佑、李平。」潘佑、李平都是因為在南唐滅亡前向李煜直諫被殺。徐鉉見後主在這種情景下還說這種話,嚇得不敢接話。後來宋太宗問及,徐鉉不敢隱瞞,據實說了李煜的話。宋太宗聽了,心中動了殺機。
李存勗召集眾將說:「梁人幸我大喪,謂我(年)少而新立,無能為也,宜乘其怠擊之。」他親率大軍,疾馳六日,進抵三垂崗。
黃巢從藍田進入商山,見唐官軍緊追不捨,便下令往路上扔下金錢珍寶。追蹤而至的唐官軍見錢眼開,爭相搶奪,也沒有人再繼續追擊,黃巢就此逃脫。
沙州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從大曆五年(770年)開始,沙州受到吐蕃軍的圍攻。當時沙州以東的唐軍要塞已經全部失陷,所以沙州城處於孤立無援狀態。沙州刺史周鼎一面率軍民固守,一面向唐朝廷在西域的盟友回鶻求援。然而,援軍經年不至。沙州一直被圍困,城中糧草將盡。周鼎主張焚毀城郭,率軍民東歸唐朝。但他手下的部將都不同意,認為一旦軍民東奔,沙州以後將永不復為大唐之地。經過一番激烈爭論,最後,都知兵馬使閻朝縊殺了周鼎,然後繼續率部抵抗吐蕃。
李煜身邊有幾個著名的美女。宮女窅娘用帛纏成小腳,用足尖支撐身體舞蹈,「凌波妙舞月新升」,深得李煜讚賞。據說,這是中國古代芭蕾舞的發端,而婦女纏足也是自窅娘起蔚然成風。
當時,李克用駐軍于汾東。鄭從讜派人前去犒勞,送去軍資糧草。李克用卻在汾東停留不發,不肯繼續南下。這自然讓鄭從讜大為緊張,不知道這沙陀人葫蘆里到底賣什麼葯。
劉彟雖死,卻給花見羞留下了不少財富。花見羞精明寬厚,用這些財富來討好李嗣源別的姬妾及他的兒媳婦,所以大家都異口同聲地稱讚花見羞,李嗣源因此特別寵愛她,但又沒有人嫉妒。花見羞買的個好人緣,後來給她一生帶來很大的好處。劉彟的兩個兒子,也都沾了花見羞的光,加官晉爵。
趙匡胤被擁著回京,他勒住馬韁繩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夠聽從我的命令則可,不然,我不能當你們的皇上。」諸將都下馬說:「願聽從命令。」趙匡胤於是申明軍紀:他們不得驚犯太后、皇上及公卿大臣,不得侵掠朝市府庫。
曹元忠以後,歸義軍政權開始逐步衰落。沙州地區的回鶻勢力在這一時期卻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與歸義軍政權抗衡的重要力量,歸義軍內部也出現了矛盾。咸平五年(1002年),歸義軍再度與甘州回鶻發生戰爭,引起瓜沙民眾的不滿。歸義軍內部發生兵變,曹延祿及弟延瑞被迫自殺,其族子曹宗壽即位。宋朝廷承認了曹宗壽。但此時,歸義軍已經開始與遼通使。
李存勗十分寵信伶官。有一次,他上台演戲,自己叫了兩聲「李天下」。一個叫敬新磨的優伶上去打了他兩嘴巴。眾人都大吃一驚,上前揪住敬新磨責問。李存勗自己也被打得莫名其妙。敬新磨嬉皮笑臉地說:「理(理和李同音)天下只有皇帝一個人,你叫了兩聲,還有一個是誰呢?」李存勗挨了打還反而很高興,厚賜敬新磨。
當劉知遠擁兵南下時,李從益派人召請高行周、武行德等藩鎮,以抵抗劉知遠的軍隊。他們都不肯來,李從益只好與王松商議,指揮契丹兵,閉城自守。花見羞說:「我們家是亡國的後代,怎麼敢與人爭天下!」於是派人上書迎接劉知遠。
此時正是半夜,完全看不見人影。李克用等人得以逃出上源驛。而渡橋被汴軍把守住。薛志勤等人奮力拚殺,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史敬思負責斷後,英勇戰死。李克用等人急奔尉氏門,殺掉守門汴兵,在雷雨的掩護下,從城頭縋下逃生。但監軍陳景和三百多親隨都被汴兵殺死。從此,雙方結下了死仇,水火不容,晉、汴之爭拉開了序幕。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初七,這天既是乞巧節,又是李煜的生日。他年紀還不算大,但是兩鬢已經有明顯的白髮,面容憔悴,滿目蕭然,全然沒有了當年的風采如玉的軒昂氣度。而李煜的神思,還飄得更遠。回憶在江南的時節,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歡飲,何等的繁華景象!而現在孤零零的一人,何等的冷落、凄涼!妻子小周后被宋太宗召去,至今未歸,又是何等的屈辱!他不能忘記小周后曾經清澈的臉已經變得蒼白,明亮的眼睛藏不住濃濃的悲傷。茫然、羞愧、悔恨、傷痛、悲涼,種種情感洶湧澎湃,一齊傾瀉了出來。李煜再也不能沉默了,先填了一闋《憶江南》的小令:
顯然,作為俘虜,宋皇帝在生活上並沒有難為李煜。但李煜卻被剝奪了人身自由,人格和尊嚴也受到了百般凌|辱。據《宋史》記載:「太宗嘗幸崇文院觀書,召煜及劉提令縱觀。謂思日:『聞卿在江南好讀書,此簡冊多卿之舊物,歸朝來頗讀書否?』煜頓首謝。」強行奪走了李煜的藏書,竟然還問他讀書與否,這顯然是宋太宗志得意滿下的故意侮辱。李煜這樣敏感的人,自尊心一定極大地被挫傷。
巧的是,宣武將楊彥洪事先說見騎馬人就射,當天晚上,楊彥洪剛好騎馬出現在朱溫的面前。因天黑難以辨明,朱溫當即下令放箭,殺死了楊彥洪。
李克用聽從了劉氏的話,帶領軍隊離去。但朱溫在上源驛無故加害,使得李克用怒氣衝天。離開前,他發檄文責備朱溫忘恩負義。朱溫回信說:「前天晚上的變亂,我實在不知道,是朝廷派遣的使臣與楊彥洪相謀划的,楊彥洪既然已經服罪處死,只有請你體察原諒了。」
南唐宰相孫晟、戶部尚書常夢錫等大臣十分討厭馮延已這班只會做表面文章的文士。孫晟將馮延已比喻成裝著狗屎的金杯玉碗。但李璟卻十分信任馮延已,政事都委於他。馮延已儘力向李璟獻媚,他曾說:「當初烈祖在安陸才喪失了幾千兵,就不吃不喝,長吁短嘆了多天,這是耕田佬的識量罷了,怎能成大事?哪裡比得上當今皇上,他派出數萬軍隊在外,還擊球宴樂像平日一樣,這才是真英主呵!」
沙州和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當道的涼州等地仍然被吐蕃控制,可以說,通往唐朝的道路根本就不通。為了確保消息送到長安,張義潮一共派出了十隊信使,每隊信使都帶著相同的文書。信使們將經由不同方向的沙漠,繞過吐蕃人控制的河西諸城后,再向長安進發。
當年,李克用在邢州大捷之後,還軍上黨,曾在三垂崗休整。李存勗時年只有五歲。一天,李克用外出校獵,將李存勗帶在身邊。獵間小息,他乘興到一座古祠飲酒,隨行伶人奏起聲調凄苦的《百年歌》,暗示歲月無情,人生易老。慣於戎馬生涯的李克用,不僅未被樂曲傷感的旋律感染,反而樂觀地撫摸著偎依在膝邊的李存勗說:「老夫壯心未已。二十年後,此子必戰於此。」
早在天祐二年(905年),李克用就與契丹主阿保機聯盟,欲渡河南征。天祐三年(906年),李克用遣兵攻邢州,克澤、潞州。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重兵十萬圍潞州(今山西長治),李克用也派兵馳援。朱溫再派軍,在城外築了一道夾寨,將李克用的部下李嗣昭包圍在城內,雙方相持了一年。李克用派周德威去解圍,雙方打得很激烈,也沒有能將朱溫的軍隊擊潰。兩軍對壘,難分勝負。
此時,「春風不度玉門關」已經將近七十年,河西的事情唐朝廷均一無所知。張義潮完全可以據地稱王,雄霸一方。然而,張義潮率眾驅逐了吐蕃守將后,立即派遣使者,赴京師長安向唐朝廷報捷。由此可見,張義潮確實胸懷歸唐之心,並非貪圖個人權勢。
當時,京師守備空虛,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審琦在宮中做內應,所以趙匡胤輕而易舉地控制了京師。韓通等重臣被殺死。將士擁著重臣范質、王溥到趙匡胤公署,趙匡胤見到他們,立即流涕說:「我受世宗厚恩,被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怎麼辦?」范質等未及回答,趙匡胤部將羅彥環拔劍在手,上前一步,厲聲說:「我們無主,今日一定要立天子!」范質等面面相覷,不知所為。還是王溥機靈,先向趙匡胤下拜,范質也不得已下拜。
天福九年(944年),曹元深卒,弟曹元忠即位。曹元忠是歸義軍節度使中統治時間最長的一位,也是文化比較昌盛的一個時期。曹元忠積極發展與周邊民族的關係,並與中原的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保持聯繫,使瓜州地區得以在五代、宋初複雜的民族關係中得以生存、發展。
咸通四年(863年),唐朝重新設置涼州節度使,統領涼、洮、西、鄯、河、臨六州,治所在涼州,使貞元初年失守而廢置的涼州軍鎮又得以恢復,由歸義軍節度使張義潮兼領涼州節度使。河西走廊從此暢通無阻,從長安經蕭關通往西北的道路已完全打通。河西有歌謠熱忱讚頌張義潮的英雄業績說: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興亡盡此中。有國有家皆是夢,為龍為虎亦成空」。至此,由黃巢農民軍起義引發的社會大動蕩,在各種各樣的風雲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后,終於煙消雲散。然而,歷史還沒有結束,宋朝也不是歷史的終點。
值得一提的是,張義潮兄張義潭按照慣例被留在長安為人質,被授為金吾衛大將軍。而後來張義潮年老時,主動入京,其實也是做人質的意思。
毛澤東手書的這首詠史詩,除了將詩題《三垂崗》中的「崗」(據《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誤寫為「岡」外,還有兩處筆誤:一處是第四句「連城猶擁晉山河」中的「猶」(應為「且」);另一處是第七句「蕭瑟三垂岡下路」中的「岡下」(應為「崗畔」)。全詩其他各字準確無誤。毛澤東在許多年的戎馬倥傯后,仍能清楚地記起年輕時讀過的這首詠史詩,可見對它印象之深刻。在晚年,毛澤東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現在是鼓角燈前老淚多。」
一年後,回鶻大舉進攻金山國,金山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力衰微,不得不與回鶻立城下之盟:回鶻可汗是父,金山國天子是子。從此,張承奉被迫取消「西漢金山國」國號和「聖文神武白帝」、「天子」之號,並在甘州回鶻的恩准下,屈尊降格而改建為諸侯郡國——敦煌國。張承奉對回鶻的臣服,使他徹底喪失了在河西地區的威望。
愛情令人生格外絢麗多彩。這一對年輕夫婦相依相偎,如膠似漆。他們賞花吟月,吟詩填詞,輕歌曼舞,淺斟低唱,過著神仙一般快樂的逍遙日子。有時周后回娘家探親,李煜就急得如坐針氈,雖只三兩天時間,在他卻度日如年。為減相思苦,他就拚命地填詞,從而作出了大量的柔情繾綣的詩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中和三年(883年)夏四月初八,李克用等從光泰門進入京師長安,黃巢率軍頑強抵抗,但見唐官軍勢大,便放火焚燒宮殿後逃跑。唐官軍進入長安后,再一次橫暴搶掠,與農民軍沒有什麼兩樣。不過,此時長安城內的房屋和百姓已經所剩無幾,實在沒有什麼可搶的了。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唱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之後,柴榮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範,而且震懾了南方各割據勢力。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之舉,對https://read.99csw.com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之後,河北、河東幾乎無險可守,為日後契丹、女真、蒙古的南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因此,許多史學家將石敬瑭列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賣國賊,成為最臭名昭著的封建帝王。出主意的桑維翰也被後世史學家王夫之評為「萬世之罪人」。
李煜篤信佛教,禮佛極誠,據說這與他祖父李昪小時候在濠州開元寺當過和尚有關。結果李煜這一「愛好」被精明的宋太祖趙匡胤所利用。李煜用宮中的錢募人為僧,金陵的僧人多達萬人。李煜退朝後,就和皇后換上僧人的衣服,誦讀經書。僧人犯了罪,不依法制裁,而是讓他誦佛,然後赦免。宋太祖趙匡胤聽說之後,就精選了一名口齒伶俐聰明善辯的少年,南渡去見李後主,和他討論人生和性命之說,李後主信以為真,以為是難得的真佛出世,從此就很少注重治國安邦以及邊防守衛了,而是整天念佛。事見《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
但石敬瑭一心想快點當上「兒皇帝」,不聽劉知遠勸告,叫桑維翰寫奏章,送到契丹。耶律德光大喜,不久,親自率五萬騎,號稱三十萬,到晉陽城下擊敗張敬達軍。
李克用還派將領薛志勤、康君立等人夜間潛入長安城,四處殺人放火,焚燒財糧,搞得長安城中人心不安,大為驚慌。
顯然,此時中原的局勢已經相當複雜,不僅僅是農民軍與唐朝廷之間的對抗那麼簡單。像李克用與鄭從讜因小矛盾就互相攻打、置朝廷詔令于不顧的現象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節度使與節度使之間,節度使與監軍之間,經常動不動兵戎相見。甚至連地方悍民都聚眾生事,佔地為王。壽州屠戶王緒與妹夫劉行全見天下大亂,竟然聚集五百多人,佔據壽州。一個月後,又攻陷光州,王緒自稱為將軍。在這樣的情況下,唐朝廷竟然還任命王緒為光州刺史。這時候,局面之複雜,已經遠非唐朝廷所能控制,社會大動蕩實際上從這時候已經開始,後來的五代十國不過是延續而已。
這時候,儘管朱溫已經投降了唐朝廷,佔據長安的黃巢的兵勢還比較強大。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提議重新召回李克用,以對抗黃巢軍。於是,由宰相王鐸出面,召李克用到河中,並諭勸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不要再與李克用相爭。於是,李克用帶領一萬七千沙陀軍再次南下,趕往河中,但不敢進入太原境內,怕遭受鄭從讜軍襲擊。李克用還帶著幾百騎兵到晉陽城下與鄭從讜告別,鄭從讜也裝模作樣地贈送給他名馬、器具和錢幣等。
1964年12月29日,毛澤東在給田家英的信中說:「近讀五代史唐庄宗傳三垂岡戰役,記起了年輕時曾讀過一首詠史詩,忘記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請你一查,告我為盼!」為了便於查對,毛澤東還憑記憶書寫了《三垂岡詩》:「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又在詩后註明:「詩歌頌李克用父子」。
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吐蕃國內發生了大規模的飢荒,「人飢疫,死者相枕藉」。一些貴族將自然災害都歸咎於吐蕃信奉佛教所致。吐蕃贊普達磨新即位后,大力採取措施禁佛:下令封閉吐蕃境內的全部佛寺,焚毀佛教經典;強迫所有僧人還俗,不願還俗者,被迫從事屠夫、獵人等違反佛教戒律的職業;有些高僧還遭到了無情的殺戮。因此,吐蕃國內尊信佛教的人都十分痛恨新贊普達磨,視達磨為牛魔王下凡,稱他為「朗達磨」。朗,藏語,意為牛。達磨的禁佛措施未能維持很久,會昌二年(842年),他被佛教僧人拉隆貝吉多傑刺死。

一、萬里烽火滅的張義潮

張敬達率殘部守晉安(在晉陽城南),不見援兵,也被部將楊光遠殺死,殘部將士投降了契丹。石敬瑭自晉陽向洛陽進軍。後唐將領趙德鈞、趙延壽父子等紛紛投降石敬瑭。四十五歲的唐廢帝李從珂與全家老幼帶著傳國寶物登玄武樓,準備自焚。花見羞卻另有主張,對曹太后說:「事情緊急,咱們躲避一下,等待援兵吧。」曹太后說:「我們李家到了這一地步,我不忍心獨生,妹妹你自己保重吧!」曹太后和李從珂都自焚而死,而花見羞與許王李從益及其妹妹(該女也為花見羞養女,后被耶律德光嫁給後晉降將趙延壽)藏在鞠院,得以脫離危險。
大中五年(851年)八月,張義潮第二次派信使到長安,其中有其兄張議潭和沙州豪族李明達、李明振(張義潮女婿,娶張義潮第十四女)、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並獻上河西十一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的圖籍。至此,除涼州而外,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
李克用父子誠然都是叱吒風雲、智勇兼備的亂世英雄,只可惜英雄一生,也未必能盡如人意。比李克用抱憾而終更具有悲劇性的是,李存勗是含恨而死,他長於軍事而短於政治,奪取天下之後就與從前判若兩人,從此弊端百出。關於李存勗,在最後一篇關於五代十國的《天下角逐興亡中》中再行講述。
李煜更喜愛文學,比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還精通詞曲音律。李煜跟祖父和父親不同,沒有經歷任何戰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感性多於理性。李煜即位時,正值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先後討平了南平、后蜀、南漢。李煜深怕遭受與這些亡國之君一樣的命運,憂懼不已。然而,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對軍事和政治沒有任何興趣,不知道銳意進取,只知道借酒消愁,與身邊的女人春花秋月。
三垂崗戰役是長途奔襲,以隱蔽奇襲取勝,為之後李存勗兵下太行、逐鹿中原打下牢固的基礎。
劉知遠殺了花見羞、李從益母子后,為了爭取晉舊臣來歸附,暫時沒有改變國號,並仍用天福(晉高祖年號)紀年,於是晉舊將紛紛歸附,民眾也群起響應,處處抗擊遼軍。之後,劉知遠乘遼軍退走之機奪得了政權,後漢很快穩定下來。
倘若張義潮尚在人世,不知道是怎樣的感慨!
朱溫稱帝后,當時割據四川的王建也想稱帝,派使勸李克用一起稱帝,割據一方,被李克用婉言謝絕,說自己「累朝席龐,奕世輸忠」,因此「誓於此生,靡敢失節」。表面上看起來是忠於唐朝廷,但其實,李克用不是不想稱帝,而是想趁朱溫稱帝之機,興滅朱兵。他已經看出,朱溫急匆匆稱帝招致了各地反對,可見唐朝雖亡,但還是沒有失盡民心。於是李克用站出來,以唐朝忠臣的身份進行討伐,利用朱溫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失盡民心的有利時機擴充領地,在與後梁的對抗中逐漸佔了上風。
為什麼要講這個張義潮呢?因為他是懿宗一朝惟一的驕傲。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英雄而不知敬仰的民族更是可悲的。張義潮就是唐末的英雄。
李存勗在洛陽聽到李嗣源叛變消息,想趕回汴京。半路上聽到李嗣源已經進了汴京,而各地將領紛紛支持李嗣源。他知道自己已經完全孤立,垂頭喪氣地跟左右將士說:「這下我完了!」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記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唐朝廷收復三州七關后不久,吐蕃尚恐熱率五千騎兵大肆劫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殺其丁壯,劓刖其羸老及婦人,以槊貫嬰兒為戲,焚其室廬,五千裡間,赤地殆盡」。尚恐熱的暴虐行徑,不但令河西民眾憤慨,就連他的部下也怨望不平,「皆欲圖之」。這時候,張義潮已經開始暗中結交豪傑,密謀起事。
一個月後,李煜又派徐鉉見宋太祖,請求宋朝緩兵,論辯不已。宋太祖大怒,對徐鉉說:「不要多講江南有什麼罪。只是天下一家,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徐鉉惶恐不安,狼狽而回。徐鉉如此有名的大才子,在政事、外交上卻一敗塗地,由此可見,文學才華與政治才能往往是兩回事。可以說,李璟和李煜父子就是敗在了沒有認清這點。
公元951年,郭威稱皇帝,國號為周,就是後周,他就是後周太祖。周太祖病死後,由於沒有親生兒子,由養子晉王郭榮(原姓柴,柴守禮之子)繼位,是為周世宗,歷史上一般稱他為柴榮。柴榮是五代最出名的皇帝,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他評價非常高,特別是對他的用人,更是讚譽有加。
宋太祖終於有了出兵借口,隨即以曹彬、潘美為大將,率兵十萬伐江南。曹彬自荊南領戰艦東下,潘美在採石架浮橋渡江,浮橋三日而成,和樊若水所測量的不差尺寸,步兵渡江,如履平地。宋軍進至秦淮,江南水陸兵十萬列陣于金陵城下。宋軍涉水強渡,江南兵大敗。
劉承裕殺楊邠三人,朝野震動,都為他們鳴冤。劉承裕又派使者到魏州,要殺天雄節度使郭威。郭威被迫起兵反叛,大軍很快進逼京師。京師人情恐懼。漢隱帝劉承裕派慕容彥超等領兵抵抗,慕容彥超戰敗退還。劉承裕親出城外勞軍,卻被亂兵殺死。劉承裕在位兩年。
開寶七年(974年),曹元忠卒,侄曹延恭即位。九年(976年),曹延恭卒,弟曹延祿即位。
柴榮剛即位,北漢主劉旻勾結遼國,大舉入侵。柴榮決定親自領兵去抵禦。群臣認為他從來沒有打過仗,也沒有表現出什麼軍事才能,都勸他不可輕動,宰相馮道尤其極力勸阻。柴榮堅持要親自領兵,駐紮在澤州(今山西晉城縣)東北。北漢軍駐紮在高平(今山西高平縣)南。當時北漢兵多,後周兵少,周軍將士都有些畏懼。柴榮披甲騎馬上陣督戰,志氣高昂。劉旻見周兵少,揮軍進攻。交戰不久,周右軍將領樊愛能、何徽即領騎兵先逃,右軍潰敗,步兵千餘人解甲投降北漢。柴榮見軍勢危急,自率親兵冒矢石督戰。親軍將領趙匡胤(後來的宋太祖)十分感動,說:「皇上這麼危險,我們怎能不拚死戰鬥!」於是率領二千人奮勇進攻,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士兵亦死戰,以一當百,北漢兵大敗。劉旻晝夜賓士,逃回晉陽。樊愛能、何徽看到周軍大捷,又都回來。柴榮拘捕樊愛能、何徽及將校七十餘人,責罵道:「你們不是不能戰,是想以我的奇貨,出賣給劉崇罷了!」下令將他們斬首,又殺投降北漢的右軍步兵。親軍大將張永德稱讚趙匡胤的智勇,柴榮擢升趙匡胤為殿前都虞侯。高平大戰,柴榮的英武果敢,開始為群臣所信服。
李存勗猜忌大臣,於是寵信一個叫景進的伶官,倚為心腹,讓他專門探察和奏呈文武百官動靜,後來竟然發展到「軍機國政,皆與參決」。朝臣如果不給景進送禮,景進就到李存勗面前大進讒言。當時群臣無不畏懼景進,鬧得「大臣無罪以獲誅,眾口吞聲以避禍」。李嗣源和郭崇韜是當時後唐最有威望的兩個人物,但他倆常遭到李存勗的猜忌,還幾次險遭暗害。
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實際上十國當中有六個是在960年之後滅亡的,北漢在最後,滅亡時已是979年。這五十三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時期,因篇幅所限,作者只選擇五代一條線來做簡要講述。五代是中原的五個王朝,先後與之並存的十國除北漢外都在秦嶺淮河以南。其他並存的政權還有遼和西夏。
不過,耶律德光倒是很尊敬花見羞,說說:「明宗(指李嗣源)與我約為弟兄,你是我的嫂嫂。」還封花見羞養子李從益為彰信軍節度使,不過為李從益所辭謝。
天祐元年(904年),朱溫強迫唐廷遷都洛陽,弒唐昭宗而立輝王李柷,是為哀帝。告哀使到晉陽,李克用南面痛哭,令三軍穿素服以誌哀。天祐四年(907年),朱溫迫不及待地廢唐哀帝,自立為王,建立後梁。
由於曹仁貴對內對外關係處理得妥當,此時的歸義軍實力有所恢復。長興二年(931年),曹仁貴號稱「令公」、「拓西大王」,歸義軍成為獨立王國。之後,曹仁貴還將女兒嫁給於闐國王李聖天。
此後,西域的回鶻再次叛唐,引兵進犯肅州、酒泉、西州地區。張淮深率河西軍民英勇反擊,活捉回鶻首領,俘獲士卒千餘人,並表奏朝廷。唐朝廷派遣左散騎常侍李眾甫、供奉官李全偉等上下九使,先後幾撥人馬,賜給張淮深金銀器皿、錦繡瓊珍等各種各樣的貴重物品,唯獨沒有授予張淮深一直請奏的節度使旌節。但張淮深並沒有心懷怨望,繼張義潮后儘力經營河西,多次打退了各族對河西地區的進犯,其文治武功不下張義潮。
李存勗隨即將全軍隱蔽集結,梁軍毫無察覺。次日凌晨,彌天大霧,李存勗借大霧的掩護,揮師前進,直搗梁軍「夾寨」。此時梁軍尚在夢中,倉促不及應戰,被晉軍斬首萬余級,餘眾向南奔逃,投戈棄甲,填塞道路。符道昭等將官三百人被俘,只有康懷英等百余騎出天井關(一名太行關)逃歸。朱溫在開封聞訊,驚嘆道:「生子當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諸子乃豚犬(豬狗)爾!」
李從珂大驚,下詔親征,但這時將士已經離心。群臣勸李從珂北行,他則嚇得不讓人提石敬瑭的名字,說:「你們不要提石郎,使我心膽墜地。」吏部侍郎龍敏建議李從珂立已經投奔後唐的東丹王耶律倍(前契丹王阿保機之子)為契丹王,然後派兵送回契丹,使耶律德光有後顧之憂。李從珂覺得很好,但不知為什麼竟沒有去做,反而志氣消沉,晝夜飲酒悲歌,像到了末日一樣。
金山國建立的當年,回鶻多次對其進行打擊,企圖把金山國扼殺在搖籃里。有一次,敦煌東界的防線都被突破,回鶻軍長驅直入,直抵敦煌城東安營扎塞。金山國天子則親自披甲上陣,著名將領陰仁貴、宋中丞、張舍人等奮力應戰,才把入侵的回鶻趕回甘州。
當時,朱溫的後梁軍正與李軍爭奪潞州,潞州即上黨。上黨古稱天下之脊,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誰佔據了上黨、太行的地利,就可以囊括三晉,躍馬幽冀,揮戈齊魯,問鼎中原。因此,從公元883年至907年,二十多年間,朱溫等與李克用反反覆復爭奪上黨,主要城池、關隘先後五度易手,戰事慘烈。到了公元907年,朱溫篡唐自立為皇帝后,派兵十萬再攻上黨。守將李嗣昭閉關堅守,梁軍久攻不克,便在上黨城郊築起一道小長城,狀如蚰蜒,內防攻擊,外拒援兵,謂之「夾寨」。兩軍相持年余,戰事進入膠著狀態。
李存勗如此作為,自然難以服眾。尤其郭崇韜被殺后,朝野震動。公元926年,後唐將士擁戴李嗣源(李克用的養子),要求以他為主反抗李存勗。李嗣源開始還不肯作亂,想置身事外。另一後唐將領李紹榮卻已經上奏,說李嗣源叛變。李嗣源辯護不成,十分疑懼,生怕被李存勗加害。李嗣源女婿石敬瑭(後來的後晉高祖)力勸李嗣源奪取汴京(開封),發動政變。部下康義誠、安重誨等也都極力慫恿。李嗣源便下了決心發動兵變,使女婿石敬瑭為先鋒,養子李從珂為後衛,向汴京進發。

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克用佔據忻、代二州后,又屢次上表向僖宗請降。僖宗不勝其煩,因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與李克用是世代姻親,僖宗詔令王處存告誡李克用:「如果你是真心誠意地歸附,就應當暫且回到朔州等待朝廷的命令。如果仍像從前一樣暴虐橫行,朝廷就會派河東和大同的官軍一同進行討伐。」但李克用沒有聽從。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進了汴京,自稱大遼皇帝(這一年契丹改國號為遼)。京城百姓聽到遼兵進城,紛紛逃難。遼主耶律德光為了安撫百姓,以剽掠京城的罪名殺了張彥澤,然後登上城樓宣布說:「大家別怕,我也是人嘛。我本來並不想來,是漢人引我們進來的。我一定會讓你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些。」話雖然這樣說,但是做的又是一套。他縱容遼兵以牧馬為名,到處搶劫財物,叫做「打草谷」,鬧得汴京、洛陽附近幾百里地方,成了沒有人煙的「白地」。他又命令晉國官員搜刮錢帛,不論官員百姓,都要獻出錢帛「勞軍」。
不過,在歸義軍控制的地區,由於吐蕃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管轄,遺留下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亟待解決,可以說是一個大的亂攤子。面對這種複雜而又嚴峻的形勢,張義潮首先在轄區內全面恢復唐制,廢除部落制,重建縣鄉里;重新登記人口、土地,按照唐制編製新的戶籍,制定新的賦稅制度;恢復唐朝服裝,推行漢化。很快就使敦煌「人物風化,一同內地」。這些措施迎合了沙州等地漢人懷戀大唐故國的心理,得到了漢人們的擁護和支持。對轄區內的少數民族,張義潮則採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已漢化者編入鄉里,與漢人雜居。吐蕃化較深者部分繼承吐蕃制度,仍用部落的形式進行統治,尊重他們的習俗。同時授予少數民族頭面人物官職,讓他們參加統治。這些措施同樣受到了少數民族的歡迎。這樣,經過張義潮的慘淡經營,河西地區九_九_藏_書的局勢已穩定,生產得到了發展。
宋太祖滅南漢后,便在荊湖造大艦龍船數千艘。當時江南人也想歸附宋朝,有個江南池州人樊若水,假裝在採石江面釣魚,乘小船,載絲繩,往來於南北岸幾十次,測得了江面的寬度,上書宋朝,請造浮橋渡江,宋太祖採納了他的意見。
然而,安史之亂時,唐朝廷將邊軍大量內調,哥舒翰也在安史之亂中死去。吐蕃趁著唐朝的內亂,重新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唐朝廷為了對抗吐蕃,于寶應二年(763年)設河西副元帥一職,統一指揮河西、北庭、安西三地的殘餘唐軍。首任河西副元帥為楊志烈,在他的指揮下,吐蕃人的攻勢一度被遏制。但到了永泰元年(765年),楊志烈為叛將所害,形勢便開始急轉直下。永泰二年(766年),吐蕃人佔領河西重鎮甘州、肅州。第二年,繼任的河西副元帥楊休明戰死。這樣,河西,安西,北庭三地唐軍互相失去聯繫,進入各自為戰的境地。之後的十多年中,唐軍在河西走廊的各個要塞因孤立無援陸續被吐蕃軍各個擊破。
李煜妻子周后是錢塘著名美女。周后,小字娥皇,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十九歲與李煜成婚。李煜即位,立為皇后。周后精音律,善歌舞,通書史,至於采戲弈棋,也無不絕妙,可稱得上是五代時期的一位才女。據《南唐書》記載:「唐朝盛時,霓裳舞衣曲為宮廷的最大歌舞樂章,亂離之後,絕不復傳,后(周后)得殘譜,以琵琶奏之,於是開元天寶之餘音復傳於世。」可見周后在音律上造詣極深,與李煜可謂是志同道合,因此二人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愛情,堪比當年的唐玄宗和楊貴妃。
河西淪落百余年,路阻蕭關雁信稀。
賴得將軍開歸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李從珂和石敬瑭二人均驍勇善戰,向來互不服氣。李從珂當上皇帝后,二人的矛盾開始公開化。一次,李從珂在宮中擺家宴,石敬瑭妻子晉國公主(李嗣源女)上酒畢,說要辭歸晉陽,李從珂喝醉了酒,問道:「何不再住些時候?你這樣急著回去,是想和石郎謀反嗎?」石敬瑭知道后很是驚懼,暗中在作反叛的準備。
中和二年(882年)十二月,李克用軍至河中(今山西永濟),與黃巢軍隔河相望。前面已經講過,唐朝廷和黃巢都使出了手段來拉攏李克用,只不過黃巢比較失策,只送上了李克用的殺弟仇人和金銀珠寶,所以失去了與李克用結盟的機會。
公元946年,晉出帝石重貴任杜重威為元帥,李守貞為副帥,率宋彥筠、張彥澤、王清等諸軍攻契丹,打算收復燕、雲等失地。耶律德光率軍至恆州,與杜重威軍隔河對峙。晉將王清二千人為先鋒,渡河擊敵。契丹軍後退,諸將請求乘勢渡河。杜重威已有降契丹的打算,既不準渡河,也不派兵援助王清,致使王清和二千士兵全部犧牲。契丹軍包圍晉營,晉軍糧盡。杜重威和李守貞、宋彥筠密謀降遼。杜重威派遣密使去見耶律德光,要求重賞。耶律德光騙使者說:「趙延壽資望欠高,怕不夠做皇帝,杜重威來降,該讓他做。」杜重威大喜,決定投降。他命令全軍出營列陣,解除兵甲。軍士明白過來,全都慟哭,聲振原野。
李煜急調駐守上江的朱令贇入援金陵,江南兵在皖口與宋軍交戰,朱令贇兵敗投火死。曹彬準備攻金陵,但忽然稱病不視事,諸將都來問候。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藥物所能治好的,只須諸位誠心起誓,破城之日,不亂殺一人,我的病就自然好了。」諸將許諾,焚香為誓。宋軍攻入金陵,秩序井然。曹彬這樣約束將士,是因為出征前宋太祖已下有命令,保護金陵城和江南財富。
後晉傳二帝,共十二年,至此滅亡。
太祖開寶七年(974年)的秋天,宋太祖打算出兵攻打南唐,因師出無名,宋太祖派李穆出使江南,召李煜入朝。李穆到南唐后,宣讀聖旨,李煜準備入朝,但為大臣陳喬和張洎所阻,李煜遂稱病不朝,李穆對李煜說:「入不入朝,你要慎重考慮。朝廷兵精甲銳,物力雄富,恐怕江南不是對手,望國主不要後悔」。李煜的弟弟李從善之前出使宋朝,一直被扣在汴梁。李煜生怕自投羅網,力辭。
張淮深屢次遣使唐朝,求授旌節均未能如願。光啟二年(887年),張淮深第三次派使者入唐求授節度使旌節,唐朝廷依然沒有同意,從而引發了歸義軍內部的權力爭奪。文德元年(888年)十月,唐朝廷最終授張淮深歸義軍節度使旌節,但歸義軍內部的矛盾已經激化。大順元年(890年),張義潮女婿、沙州刺史索勛悍然發動了兵變。由於變生肘腋,猝不及防,張淮深及妻子、六個兒子都被殺死。
伶人們仗著李存勗的寵幸,自由出入宮廷。他們跟皇帝都可以打打鬧鬧,對一般朝官就更神氣活現了。朝臣經常被優伶取笑侮辱,群臣氣憤之餘又不敢向李存勗告狀,有的甚至反過來巴結伶人,以保求富貴。四處的節度使們也爭相重金行賄。
之後,李克用縱容沙陀軍隊搶掠陽曲、榆次,然後打算北歸,也不管僖宗的詔命了。北歸途中,沙陀軍遇上了罕見的大暴雨,乾脆武力佔據了忻、代州,留居在那裡。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一點都不敢放鬆,派遣教練使論安等率軍駐紮于百井,防備沙陀軍的襲擊。
計議之後,康君立等幾十人連夜從雲州出發,去蔚州會見李克用,對李克用說:「方今天下大亂,天子付將臣以邊事,歲偶飢荒,便削儲給,我等邊人,焉能守死!公家父子,素以威惠及五部,當共除虐帥,以謝邊人,孰敢異者。」(《舊五代史·卷五十五·康君立傳》)李克用早有野心,故意以試探的口氣說:「天子在,辦事應當依據國家的典章律令,你們可不要輕舉妄動。再說,我父親遠在振武(唐方鎮名,治所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南土城子),即使起事,也得稟告父親。」康君立等人以為李克用不想起兵,著急地說:「現在事情已經泄露,遲了就會生變。」
李存勗在位三年,史稱「其興也浡也,其亡也忽焉」。他原是個豪傑人物,縱橫沙場時,天下豪傑不敢與他爭鋒,最終卻落得可悲的下場。果然是憂勞可以興國,逸樂可以亡身。歷史的無情,不能不令後人唏噓長嘆。
由於李克用勞師遠征,四面出擊,結果四面樹敵,加上軍紀敗壞,使得晉軍失盡人心。從唐朝廷中央政權到地方藩鎮,都有一批視他為虎狼的人物。他們往往在李克用大兵壓境時,低首歸順,而一旦有機可乘,就伺機對抗。
李煜的一生,是複雜的一生。作為一國之主,他疏於治國,內無用人治世之能,外無禦敵衛國之力。他為求偏安一隅,不惜對宋屈膝稱臣,終於養虎貽患,淪為一介臣虜,斷送祖宗基業。然而,他在文學藝術音樂方面的造詣,在歷代帝王中則是登峰造極的。正所謂不幸亡故國,有幸成詞宗。清人袁枚曾引用《南唐雜詠》中的話評價李煜說:「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不僅如此,就連東邊實力弱小的吳越李煜也不敢碰。沿江巡檢盧絳曾經對他說:「吳越是我們的仇敵,將來肯定會和宋朝一道攻擊我們,做其幫凶,我們應當先下手滅掉他,免去後患。」李煜卻說:「吳越是北方大朝的附庸,怎麼能輕舉妄動、發兵攻擊呢?」盧絳說:「臣請陛下以屬地反叛為名先予以聲討,然後向吳越乞求援兵,等他們的援兵到了,陛下就發兵阻擋,臣再領兵悄然前去偷襲,就能一舉滅掉吳越。」李煜根本就聽不進去。
而唐朝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國力有所恢復,見吐蕃大亂,乘機收復了陷於吐蕃的三州(原州、樂州、秦州)和七關(石門、驛藏、木峽、特勝、六盤、石峽和蕭關)。唐王朝的一連串軍事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河西人民。
即使有將領提議加強邊防,李煜也極力壓制。宋開寶三年(970年)冬,南都留守林仁肇提出:「淮南諸州戍兵,各不過千人,宋朝前年滅蜀,今又取嶺表,往返數千里,師旅罷敝,願假臣兵數萬,自壽春北渡,徑據正陽,因思舊之民可復江北舊境,彼縱來援,臣據淮對壘而御之,勢不能敵。兵起之日,請以臣舉兵外叛聞于宋朝。事成國家享其利,敗則族臣家,明陛下無二心。」表示願意領兵北上,收復舊地。甚至還預先為李煜鋪好了開脫的退路:他起兵的時候,李煜就向外宣稱林仁肇叛變。倘若事成,得利的是南唐,倘若失敗,犧牲的就是林仁肇全家,李煜不必承擔任何責任。林仁肇的這一安排十分妥帖,可是對這樣有限的冒險李煜卻是「懼不敢從」,只知念佛、填詞,醉生夢死。
第二年,汴軍復攻晉陽,形勢危急,李克用欲奔雲州,北逃以保實力。妻子劉氏激勵勸止道:「大王常笑別人棄城逃跑,被人宰割,今天怎麼卻要效仿呢?大王先前曾到塞外避難,差點遇害,現在如果棄城北逃,難保有不測之事,根本就難以保全自己,還談什麼大業!」李克用聽從了劉氏的建議,收聚潰散將士。幸賴諸將奮戰,汴軍再次退走。雖然汴軍這時仍然勢盛,朱溫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李克用畢竟已經走出了低谷。
廣明元年(880年)末,黃巢佔據長安,唐僖宗逃往四川。中和元年(881年),唐朝廷派人到代州招募士兵三萬人,以抗拒黃巢。這些士兵大多是北方的雜胡,粗獷剽悍,暴虐兇橫,唐將往往無法約束控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沙陀都督李友金向唐朝廷建議起用李克用,用驍勇善戰的沙陀兵將來對付黃巢。此時,僖宗手中確實沒有強將可以抗拒農民軍,迫於無奈,不得不起用李克用,任命他為雁門節度使。李克用聞訊后,欣喜若狂,立即率達靼諸部萬人過雁門,下太原。
末世的凄涼黯淡,動亂的痛苦絕望,懷古傷今的傷時感物,大概是身處衰微的文人最普遍的情感。前面所提到過的韋莊、杜荀鶴等均是如此。不過,國破家亡的感受,應該沒有人能比南唐後主李煜更強烈。之所以要選擇李煜作為本篇的主要人物,主要是因為他在五代十國的混亂中,實在有太突出的氣質。他實在不該生在帝王家,生在這個亂世。另外一點,李煜的南唐跟李存勗的後唐一樣,都是奉唐朝為正朔,因而南唐在名義上也可以算作是唐朝在歷史上最後的延續,之後就只能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了。
親隨郭景銖撲滅蠟燭,李克用藏到床下,然後用涼水澆李克用的臉,告訴他事情經過。李克用「始張目援弓而起」,這才搖搖晃晃地站起來,以他現在的狀況,自然無法參加格鬥。大概是他命不該絕,濃煙烈火剛起之時,突然「大雨震電,天地晦冥」。大火被暴雨一澆,頓時熄滅。薛志勤扶住李克用,借閃電的光亮翻牆突圍而出。
跟朱溫的妻子張氏一樣,李克用的妻子劉氏也是個相當厲害的角色。她非但智多善謀,對於形勢的判斷遠遠超過一般的謀士。也不是張氏那類弱不禁風的大家閨秀,每次征伐,她總是從軍跟隨,陪伴在丈夫身邊,頗有豪氣。當李克用被圍在上源驛的時候,身邊有人先從汴州城內逃脫,跑回軍營向劉氏報告情況。換作一般女子,要麼哭哭啼啼,六神無主,要麼火冒三丈,立即點兵去營救丈夫。可劉氏不動聲色,還將逃回來報信的人立即斬殺,以掩飾消息。她隨即暗中召集將領,「謀保軍以還」。
李克用率先進入京城,奪了頭功,因功加官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宰相)、隴西郡公,不久又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僕射、河東節度使,時年方二十八歲。在替唐朝廷收復京師長安之戰中,「功第一,兵勢最強,諸將皆畏之」。從此,李克用由鎮壓黃巢起義發跡,依仗其軍事實力,成為唐末政治舞台上風雲人物之一。
劉知遠在位不到三年,死後由兒子劉承裕繼位,就是漢隱帝。劉承裕自即位以來,楊邠總朝政,郭威主征伐,史弘肇典宿衛,王章掌財賦,蘇建吉是宰相,這班文臣武將掌握了朝政,劉承裕沒有什麼實權。有一次,楊邠、史弘肇在朝上議事,劉承裕說:「再好好想想,不要讓別人說閑話。」楊邠當即說:「不用你開口,有我們在。」劉承裕已經二十歲,不甘心受制於大臣,他的親信左右也進讒言說:「楊邠等人專恣,終當為亂。」劉承裕便陰謀誅殺楊邠等人。一天,楊邠、史弘肇、王章入朝,被埋伏在殿中的兵士殺死。
在派出信使后,張義潮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繕甲兵,耕且戰」,積極備戰,逐漸展開收復河西諸城的計劃。由於吐蕃國內政治陰謀和內訌不斷,一遇到張義潮強有力的挑戰,在河西的統治隨即土崩瓦解。到大中五年(851年),張義潮已經收復了整個河西走廊中除涼州之外的所有州縣,聲震西域。
開寶九年元宵節剛過,李煜到達汴京,身穿白衣,到明德樓拜見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沒有加害,封他違命侯,挂名擔任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右千牛衛上將軍。李煜有自己的宅第,但有人把守,不能隨意出入,不能與外人交往,實際上仍然不過是個比較體面的囚徒。
光化三年(900年)八月,唐昭宗下詔,追認了既成事實,詔令說:「制前歸義軍節度副使、權知兵馬留後、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監察御史、上柱國張承奉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兼沙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歸義節度,瓜、沙、伊、西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
石敬瑭不顧個人尊嚴,厚顏無恥地認比自己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為父,並提出諸多可恥的條件,連手下都覺得很難為情。部將劉知遠(後來的後漢高祖)說:「稱臣也就可以,當兒子似乎太過分。多送些金帛,契丹兵自然會來,不必許給土地,怕將來大為中國之患,悔之莫及。」
此時,黃巢雖然退出長安,但實力猶在,揮軍逼近汴州。這時,朱溫任唐宣武節度使,鎮守汴州。他對以前的老上司有畏懼之心,自知無力阻擋黃巢的進攻,便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正志得意滿,打算趁機一顯身手,就欣然應邀。中和四年(884年)春天,李克用率兵五萬,自河中南渡,連敗黃巢軍。黃巢驍將尚讓見勢不妙,率眾向唐將時溥投降,其餘幾個大齊將領也向朱溫投降。
公元960年,周群臣正在慶賀元旦,鎮州、定州忽報遼國與北漢聯兵南侵。趙匡胤立即率禁軍諸將趕去抵禦。到了陳橋驛(開封城北二十里),殿前散指揮使苗訓以觀天象為名,傳出「點檢作天子」的所謂天命。於是,趙匡胤之弟趙匡義、歸德軍掌書記趙普,以及將領高懷德、慕容延釗、張令鐸、張光翰、趙彥徽、潘美等連夜策劃兵變,說:「主上幼弱,我們出死力破敵,誰能知道,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黎明時分,軍士披甲執兵直逼趙匡胤的寢所。趙匡胤驚起,只見將士拿著刀立於庭院,齊聲喊:「諸將無主,願冊太尉(趙匡胤兼太尉)為皇帝。」趙匡胤還來不及回答,黃袍已加身。眾人即下拜,高呼萬歲。這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
李克用最早的崛起,是因為鎮壓龐勛領導桂林戍卒起義,當年他還只有十五歲。他正式登上大唐的政治舞台,為朝野所矚目,則是因為雲州事變。
曹仁貴有著極為高明的外交手段,非常擅長見縫插針。他自任為歸義軍節度使后,立即派遣使者到甘州,求娶回鶻可汗女為妻,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甘州回鶻可汗,用聯姻來籠絡回鶻。貞明四年(918年),曹仁貴派使者出使後梁,受到封贈。同光三年(925年),曹仁貴趁甘州回鶻汗位交替之機,進行征討,使其屈服。新立的回鶻可汗又娶曹仁貴之女,成為曹仁貴的女婿。
江南自古便是魚米之鄉,較為富庶。且民風溫軟,素有享樂的傳統,歷代才子佳人大多出自江南,詩曲歌舞,十分柔媚。璟生活也開始奢侈,專尚浮靡。而他的父親李昪生前儉樸,宮人不曳羅綺,書案上捧燭的鐵人,高約五尺,還是吳太祖楊行密馬廄中所用的東西,李昪叫它為「金婦」。
公元943年,契丹派後晉降將趙延壽(李嗣源女婿,先娶李嗣源親女,后娶許王李從益妹妹,即花見羞養女)攻晉。契丹事先對趙延壽承諾:「如果得中國,應該立你為帝。」趙延壽很高興,表示願為遼國儘力。然而,趙延壽遭到後晉軍民的奮力抵抗,屢戰屢敗。耶律德光親率十萬兵到澶州城北列陣,與晉軍決戰。雙方一番激戰,死傷都很慘重。耶律德光退兵,一路燒殺搶掠。後晉宰相景延廣不敢追擊。
李克用年輕氣盛,加上自認為對朱溫有恩,因此在酒席九九藏書上極為驕橫放縱。他自以為是大唐的功臣,內心深處本來就看不起流寇出身的朱溫,酒醉之後,言語之間就慢慢流露了出來,對朱溫多傲慢侮辱之詞,有惡語傷人之處。
填完之後,李煜胸中的悲憤還未發泄盡凈,便趁勢再填一闋感舊詞,調寄《虞美人》:
在玄宗一朝,名將哥舒翰採用「步步為營」的軍鎮策略,收復了失陷於吐蕃多年的黃河九曲之地。而吐蕃在與哥舒翰的交戰中,開始時尚能發動反擊,到後來只能是疲於招架,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在哥舒翰的手中,唐朝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哥舒歌》在隴右一帶廣為流傳:「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充分地反映了一方的黎民百姓對哥舒翰的信賴和讚頌。
一代偉人毛澤東所矚目的「李克用父子」,就是五代時期後唐開國之君李存勗和他的父親李克用。在群雄逐鹿的末世,李克用父子確實上演了一場威武雄壯的大戲。而之所以選擇將李克用單獨成篇,是因為李克用始終奉唐為正朔,即便朱溫篡唐建立後梁,李克用拒不承認,仍襲用唐「天祐」年號。李存勗後來稱帝,深知父親的心意,於是仍然以唐為國號,史稱後唐。
李克用隨即奏報唐僖宗,羅列朱溫的罪名,請求唐朝廷下詔討伐。但唐朝廷中也有許多大臣傾向朱溫,便在僖宗面前為朱溫開脫。僖宗無兵無權,無力資助,只能下詔讓兩人和解。同時,為安慰李克用,僖宗又以破黃巢有功為名加授他為隴西郡王,以息其怒。而朱溫為了全力對付西邊的秦宗權,避免腹背受敵,也派使者登門謝罪,送上金銀等厚重禮物。李克用考慮此時自身羽翼尚未豐|滿,還想兼并其他地區擴充勢力,同時與王重榮共同出兵關中也要分散兵力,也就暫時忍下了這口惡氣,只是揚言要領兵討伐朱溫。在各種利益的權衡下,雙方的衝突暫時沒有爆發。
可惜好景不長。周后四歲的兒子仲宣有一日在佛堂玩耍,剛好有一隻大貓趴在佛堂中高懸的琉璃燈上。大貓突然躍下,琉璃燈跟著摔下,小仲宣受驚嚇而死。本已經有病的周后驚聞兒子驚悸而死,病情轉重,也撒手西去。
李璟初即位,尚能銳意進取,攻滅閩國、楚國,南唐疆土遂「東暨衢婺,南及五嶺,西至湖湘,北據長淮,凡三十余州,廣袤數千里,盡為其所有,近代僭竊之地,最為強盛」。南唐國勢漸強。
李煜整日在後宮與僧徒道士談經,不問政事。一天,他外出巡城,見宋軍滿野,這才大驚失色,急忙派學士徐鉉去求和。徐鉉博聞強記,學富五車,詞采極為出眾,是當時名噪江南的大才子,李煜對他極為倚重。徐鉉到了汴京,對宋太祖說:「李煜無罪,陛下兵出無名。李煜以小事大,以子事父,未有過失,為何要討伐呢?」宋太祖說:「你說父子兩家可以嗎?」徐鉉不能答,只好回去。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代北發生飢荒,雲州(今山西大同)防禦使段文楚乘機削減軍糧、軍衣,引起了軍隊的不滿。段文楚的部下軍校康君立、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李存璋等人在一起秘密計謀說:「段文楚是個懦弱昏庸的人,難與共事。現今四方混亂,軍隊士氣不振,正是我們出人頭地的好時候。李國昌父子勇冠諸軍,名聲很大,如果我們合夥推舉他當首領一起暴動。就眼前來講,代北之地用不了十幾天就可以佔領,功名富貴指日可待。」
李從珂即位后,在花見羞的宮院置酒,有為太妃安撫壓驚之意。花見羞舉酒說:「願辭別皇帝,出家當比丘尼。」李從珂問為什麼。花見羞說:「小兒李從益,若你不容他,則他死之日,我有何面目見先帝!」說著已經是聲淚俱下。李從珂也為之凄然,之後一直很優待花見羞。
詞成就了李煜詞宗的英名,但這首千古傳唱的《虞美人》也將他送上了西去之路。就在七夕的晚上,李煜因為心情鬱悶,填完《虞美人》后,把它交給歌妓演唱,自己也擊節相和,不覺間已經淚滿衣襟。宋太宗得知后非常惱怒,認為李煜是有意發泄心中的不滿。又聽說李煜的詞中有「小樓昨夜又東風」和「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生氣,當晚就讓人給李煜送去了牽機葯,命他當著使者的面服下。牽機葯是一種劇毒藥,吃下去后,人的頭部向前抽搐,最後與足部佝僂相接而死,狀似牽機。李煜在極度的痛苦中悲慘地死去。
後漢傳二帝,不到四年,至此滅亡。
李克用見時機成熟,事情緊迫,於是,從蔚州起兵,嘩變的軍隊有一萬多人,趕到雲州城外后,駐兵鬥雞台(在大同奚望山上)。雲州城中聽說李克用的軍隊嘩變,並且來到城外時,城內軍民立即殺死段文楚,迎接李克用入城。之後,眾人羅列了段文楚的許多罪狀,上報僖宗皇帝,要求讓李克用擔任大同軍防禦使留後。唐朝廷不能容忍,打算派兵討伐。
張義潮第十四女李氏(涼州司馬李明振之妻)對姐夫索勛擅自誅殺張淮深一家,用武力奪取河西大權極為不滿,以「靖難」名義發動兵變,殺死索勛一家。李氏擁立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賴太保神靈,辜恩剿斃,重光嗣子,再整遺孫」。但李氏三子分別任瓜、沙、甘三州刺史,掌握著歸義軍的實權。到最後,李氏甚至連表面文章都不做了,排擠走張承奉,獨攬了歸義軍大權。
為了解決糧草問題,閻朝貼出告示:「出綾一端,募麥一斗。」用這樣的方法來徵集糧草。這樣,沙州這個只有四、五萬人的彈丸小邑一直堅持了十一年,到建中二年(781年),沙州城終於彈盡糧絕,山窮水盡。閻朝實在無路可走,為了保全城中百姓,只得與圍城的吐蕃主將綺心兒相約,在得到沙州城民眾不外遷的許諾下,向吐蕃軍投降。至此,唐朝在河西的最後一座要塞沙州被吐蕃軍所攻破,完全喪失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權。而北庭都護府則在貞元六年(790年)為吐蕃人所破,安西都護府在元和三年(808年)為吐蕃所破,唐朝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
天復元年(901年),汴將張從晉攻陷晉、絳二州,截斷了李克用南下的通路。河中節度使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急向岳父求救。李克用首尾不能相顧,給女兒複信說:「你可與王郎棄城投降。」就此放棄了河中。
自建中二年(781年)唐朝完全失去河西之後,河西走廊就成了帝國心中的隱痛。誰也想不到,在萬里之外的西域,悄然出了一個叫張義潮的英雄人物,平息了烽火,圓了唐朝廷可望不可及的夢想,這是何等的驚喜!唐宣宗聽到這一喜訊后,竟情不自禁地欣然讚歎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悟真後來被唐朝封為「京城臨壇大德」,以表彰他的功績。
五代從後梁太祖朱溫開始,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短暫的朝代,止於後周恭帝柴宗訓。趙匡胤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後,五代便結束了,總共五十三年。這五十三年,對於浩瀚的人類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對於當時生逢亂世的人們來說,卻是痛苦而漫長的一生。
朱溫從來就不是個有胸襟之人,心裏憤憤不平。他投降唐朝廷之後,極受重用。李克用的突然崛起,一度威脅到他的地位。朱溫本來就妒火中燒,被李克用輕辱后,心中動了殺機。不過,李克用武藝超群,威名遠揚,當時無論是農民軍,還是唐將領,都很害怕他。加上他的親隨們一身黑衣,令人望而生畏。所以,朱溫雖然懷恨在心,卻沒敢當場發作,反而加意勸酒,將李克用灌得大醉。
李存勗的皇后劉氏出身貧寒,小時候被李克用屬下部隊搶掠,獻給李克用的妃子曹氏做了一名小侍女。結果這小侍女長大后嫁給了李存勗並做了皇后,也算是富貴無比了。劉氏性情狠毒,她富貴后,失散多年的父親找上門來。當時劉氏正要爭皇后之位,她擔心認下這個一沒權勢二沒錢財的窮父親會顯得自己出身低微,於是謊稱父親早在戰亂中死去,將親生父親趕走。她如願以償當上皇后之後,干預朝政,倒行逆施,瘋狂斂財。後唐重臣郭崇韜便是被她陷害所殺。李存勗竟然也聽之任之。
李璟受到這群文士的包圍,日夕飲酒作詩詞,變得昏庸腐敗,過著歌舞昇平、倚紅偎翠的生活。後周世宗柴榮伐南唐,南唐喪失了淮南江北十四州。李璟向後周上表,盡獻江北之地,划江為界,願以國為附庸,去帝號,改稱南唐國主,奉後周正朔。從此,南唐國勢不振。北宋建立后,李璟繼續納貢稱臣,奉北宋正朔。
李昪愛好文學,他的詩詞都寫得很好,「時時作為歌詩,皆出入風騷」,名句「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便是他所做。由此,李昪也重用文士,名士韓熙載(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中的主人翁)、馮延已、江文蔚、潘佑等都在南唐朝中當大官。但這些人都是繡花枕頭,對治國施政一竅不通。馮延已專門拈弄筆墨,不以政事為意。而韓熙載為人更是放蕩不羈,經常當著姬妾們的面,以手探賓客的私處,議論陽|具的大小,以為笑樂。他養有姬妾四十餘人。朝廷給他的俸祿,全被姬妾分去,他就穿上破衣,背起竹筐,扮成乞丐,走到各姬妾住的地方去乞食,以為笑樂。
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八月,聲震河西的英雄人物張義潮在京師長安病死,唐朝廷贈官太保。
楊行密死後,大權落在徐溫手中,徐溫死後,則落入徐知誥手中。徐知誥稱帝后,為了以唐正統作號召,複姓李氏,改名為昪,是為南唐烈祖。李昪還尊徐溫為義祖,表示不忘義父養育之恩。
更令李煜感到屈辱的是,宋太宗趙光義表面上優待李煜,但卻打美貌的小周后的主意,不斷以皇后的名義宣小周後進宮。宋人王銍《默記》引龍袞《江南錄錄》:「李國主小周后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駕後主,聲聞于外,多宛轉避之。」明人沈德符《野獲編》又謂:「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後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後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後作蹙額不勝之狀。有元人馮海粟學士題曰:江南剩有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顯然,這不是空穴來風。
張淮深的叔伯兄弟張淮鼎繼任節度使。可惜,張淮鼎這個節度使還沒當幾天,就得了重病。臨死前,張淮鼎將孤子張承奉託付給索勛。但索勛卻沒有遵守諾言奉張承奉為主,而是自立為歸義軍節度使,並迅速得到唐朝廷的認可。由此可見,之前張淮深和唐朝廷的矛盾已經達到相當深的地步。至於索勛兵變背後的種種真相,因中原史籍少有資料,不好妄自推測,讀者可以自己去想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有一點,以張淮深在河西的威名,背後支持索勛的勢力一定相當強大。

二、英雄立馬起沙陀

信使中不少人是僧侶,其中就有敦煌高僧悟真。這主要是考慮到佛教在西域具有強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勢力,由僧侶來送信,更利於掩護。
中原的百姓受不了遼兵的殘殺搶掠,紛紛組織義軍,反抗遼兵。少的幾千,多的幾萬。他們攻打州縣,殺死遼國派出的官員。東方的起義軍聲勢浩大,攻下了三個州。耶律德光害怕了,跟左右侍從說:「想不到中原人這樣不容易對付。」過了一段時期,他把後晉官員召集起來,宣布說:「天氣熱了,我在這裏住不慣,要回到上國(指遼國)去看望太后了。」降將趙延壽也沒有當成中原的皇帝,被遼兵帶走,后死在遼邦。
李煜奉表降宋,曹彬以禮相待,將他和宰相湯悅等四十五人送往汴京。至此,南唐滅亡,共傳三主,歷三十九年。
晉出帝石重貴知道契丹軍已退,親自統軍出發,想襲取幽州。他任用姑夫成德節度使杜重威統率諸軍。杜重威是個貪婪殘暴、無恥怯懦的將領,已有謀反之意。晉軍在陽城(今河北蒲陰縣東南)一帶與契丹軍相遇,杜重威不準部下出擊。還是將軍李守貞率所部奮力攻擊,大破遼軍,遼太宗棄車,找到一隻駱駝,騎著逃走。諸將請求追擊,杜重威又不許,說:「碰到強盜,不傷命已經夠好,還想拿回衣袋么?」事後,桑維翰請求晉出帝石重貴懲辦杜重威,石重貴說:「他是我的至親,必無異心,你不要疑忌。」不久,石重貴任杜重威為天雄節度使,罷桑維翰相位。
咸通八年(867年),張義潮在長安留為人質的兄長張義潭因病去世,已經六十九歲高齡的張義潮依然離開沙州,「束身歸闕」,主動前往長安為質。這是張義潮兄弟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唐的忠誠而作出的決定,「先身入質,表為國之輸忠;葵心向陽,俾上帝之誠信」。張義潮入朝後,朝廷任命他為右神武統軍,賜給田地,並於宣陽坊賜第一區。還晉陞為司徒。咸通十三年(872年)八月,張義潮卒于京師,結束了英雄人物不平凡的一生,享年七十四歲。
柴榮死時只有三十九歲,在位五年半。剛繼位時,柴榮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九九藏書太平。」十分可惜的是,他在位只有五年半,然而所取得的文治武功已經為結束割據開創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所以史評:「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是有道理的。他確實是五代時期最為傑出的皇帝。
李昪在位七年而卒,長子李璟繼位,就是唐元宗。李璟共兄弟五人,因李昪生前鍾愛次子和四子,並在病危時有傳位四子之意,由此造成李璟兄弟之間矛盾重重。昇元七年(943年),李璟繼位時,「以仲弟遂為皇太弟,季弟達為齊王,仍于父柩前設盟約,兄弟相繼」。改元「保大」,希望不動干戈保持太平。由此可見李璟身上的文弱氣息。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之後,趙匡胤到崇元殿行禪代禮,即皇帝位,奉周恭帝為鄭王,符太後為周太后。
《三垂崗》一詩為清朝詩人嚴遂成所作。嚴遂成雖然在清朝的詩人中名氣不是很大,但他的詠史詩卻寫得很好,「長於詠古,人以詩史目之」,「格高調響,逼近唐音」。在這首七律中,寥寥數語不僅道盡了後人對前朝歷史人物和古戰場的憑弔和滄桑感,更勾勒出李克用父子氣蓋萬夫的英雄風貌,氣勢宏闊。
李煜寫罷降表,寫下這首沉痛的《破陣子》,被押解北上汴京。這闋詞曾經在後世引起莫大的非議,大多認為李煜拜辭祖廟、北上而為俘虜,理應對著祖宗碑位痛哭流涕,愧對列祖列宗,愧對江南錦繡,愧對南唐百姓,而李煜卻是「垂淚對宮娥」。顯然,李煜是文人的眼光,而不是皇帝的眼光。不幸的是,他生在了帝王家。
耶律德光北歸后,留蕭翰守汴州。遼兵雖然被迫退出中原,但是,被石敬瑭出賣的燕雲十六州仍舊被遼佔領,成為後來他們進攻中原的基地。
契丹王耶律德光見大功告成,就對「兒子」石敬瑭說:「我三千里來赴難,必有成功,看你氣貌識量,真是中原之主,我要立你為天子。」石敬瑭假裝推辭一番,然後即位為後晉皇帝。隨後,割燕雲十六州(在今河北、山西北部)給契丹,另加每年貢帛三十萬匹。耶律德光回國,他這次南下得了特大好處,因此和石敬瑭泣別說:「世世子孫勿相忘。」
李存勗還封兩個伶人當刺史。群臣勸阻說:「現在新朝剛建立,跟陛下一起身經百戰的將士,還沒得到封賞,反倒讓伶人當刺史,只怕大家不服。」李存勗根本不理這些話,照樣讓伶人當了官。
公元959年,柴榮下詔親征,收復北方失地。取道滄州(今屬河北)北上,率步騎數萬直入遼境。到五月就先後收復瀛(今河間)、莫(今任丘北)、易(今易縣)三州和益津(今文安縣境)、瓦橋(今雄縣境)、淤口(今霸縣境)三關,共計十七縣之地,為五代以來對遼作戰所取得的最大勝利。正當柴榮大會諸將,議取幽州(今北京)之時,突然患病,只得班師回到汴京。
這裏再提一下三垂崗戰役。李克用死後,李存勗戴孝出征。
後梁為朱溫所建,被死敵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勗所滅,前後共三個皇帝,存在十七年。前面已經提過,不再多說。
朱溫這才下定決心剷除李克用。將李克用千里趕來相救,經歷多場廝殺后打敗了黃巢,解了汴州之圍,不過因酒後幾句話,就惹來殺身之禍。由此可見朱溫的刻薄寡恩。
這十隊信使無一例外地進入了茫茫大漠,奔向不同的方向,各自面臨九死一生的考驗。這是一群捨生忘死的英雄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留下名字。其中的九隊,要麼死在了吐蕃軍的追擊下,要麼迷失了方向,被埋在了無情冷酷的大漠中。只有向東北方向進發的那支隊伍,由敦煌高僧悟真率領,歷經千辛萬苦后,終於到達了唐軍要塞天德城(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天德軍防禦使李丕驚訝感動于這群近乎從天而降的使者,立即以最大的熱情護送他們前往長安。在李丕的協助下,悟真等人于大中四年(850年)正月抵達了長安。這時候,離張義潮在沙州起事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劉知遠聽說李從益曾經召請高行周等人抵抗而沒有成功,擔心留下李從益會有後患,就派郭從義先入京師殺花見羞母子。花見羞臨死前喊道:「我家母子有什麼罪過?怎麼不留我兒子一條命,使每年寒食持一盂飯,灑明宗墳上。」聽到花見羞抗議聲的人們都悲痛不已。李從益死時十七歲,其實對劉知遠根本不會構成威脅。
天亮時,李克用狼狽逃回,立即要發兵攻打汴州,報此深仇。妻子劉氏認為這樣反而理虧,勸他不如奏明唐朝廷,以便名正言順地討伐朱溫。劉氏對於李克用的作用不可低估,不但這次鎮定自若,出謀劃策,在許多關鍵時刻也起到了作用。
故地重遊,回憶往事,李存勗忍不住感嘆道:「此先王置酒處也!」
石敬瑭靠契丹得到帝位,因此對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感恩戴德,向契丹上奏章,把契丹國主稱做「父皇帝」,自己稱「兒皇帝」。除了每年向契丹進貢帛三十萬匹外,逢年過節,還派使者向契丹國主、太后、貴族大臣送禮。那些人一不滿意,就派人責備石敬瑭,石敬瑭總是恭恭敬敬,賠禮請罪。後晉臣民都以為恥。
沙州失陷之後,沙州百姓受到了吐蕃的殘酷壓迫,「丁壯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羸老者咸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漢人尤其受到歧視,吐蕃人規定河西各城的漢人走在大街上必須彎腰低頭,不得直視吐蕃人。之前率沙州頑強抵擋吐蕃進攻的閻朝也被吐蕃用「置毒靴中」的手段暗殺。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心更加思念唐朝。
這支滿身塵土的信使隊伍感動了所有的長安人,長安官民爭相湧上大街,用真誠的歡呼來迎接這些來自遠方的英雄。
李煜是南唐第三任皇帝。南唐為李昪(音biàn,同汴,光明的意思)所創。李昪,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字正倫,小名彭奴,其父親本姓潘,名榮,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彭奴出生時,黃巢兵敗身亡不久,時局混亂,兵荒馬亂。彭奴在六歲時父親就死了,他隨母親跟著伯父一起到了淮南。不久,母親也不幸去世。成為孤兒的彭奴跟著伯父投身到濠州開元寺做了一名小沙彌(和尚),勉強維生。恰逢攻下濠州的楊行密(唐昭宗時淮南節度使,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到開元寺住宿,見彭奴相貌不凡,勤勞機警,對答伶俐,不由十分喜愛,於是就想將他收為養子,但親生兒子們極力反對,楊行密無奈只好把彭奴給了屬將徐溫(和劉威、陶雅等號三十六英雄)。彭奴就做了徐溫的養子,改名為徐知誥。
李克用到汴州后,在城外紮營。「地主」朱溫為答謝李克用出兵相助,特地在汴州驛館上源驛設宴款待,為其慶功接風。李克用新建戰功,志得意滿,欣然赴約。他沒有想到,這是一場充滿殺機的夜宴。
李存勗能詞,有三首傳世。其《一葉落》雲:「一葉落,搴朱箔,此時景物正蕭索。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吹羅幕,往事思量著。」表明這位能征慣戰的豪傑人物並非普通的一介武夫。
光啟元年(885)底,李克用曾出兵幫助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在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打敗唐將朱玫后,一度攻入京城。唐僖宗輾轉鳳翔(今屬陝西)、寶雞(今屬陝西)到興元(今漢中),兩年後才回到長安。昭宗即位后,對李克用採取姑息態度,但迫於朱溫的壓力,讓宰相張濬帶兵征討,結果張濬戰敗,昭宗只得繼續讓步,于乾寧二年(895)底進封他為晉王,成為唐末割據勢力中被封王的第一人。
對張淮深來說,沒有唐朝廷的承認還是有相當不利的一面。當時正值西北地區發生民族大變動之際,在以沙州為中心的張氏漢人政權周圍活躍著吐蕃、回鶻、吐谷渾、龍家、仲雲等許多少數民族政權,從東、南、西三面對歸義軍構成威脅。唐朝廷不授給他節度使旌節,表示不支持他當節度使,那麼歸義軍內部必然會有一些窺覷權勢的人蠢蠢欲動,內憂外患下,他難以兼顧。可以說,唐朝廷遲遲不授張淮深節度使旌節正是後來造成河西動蕩的根源。
在風流浪漫生活的同時,李煜對宋朝卑躬屈節,不斷以金帛珠寶結宋朝皇帝的歡心。史載:「煜每聞朝廷出師克捷及嘉慶之事,必遣使犒師修貢。其大慶,即更以買宴為名,別奉珍玩為獻。吉凶大禮,皆別修貢助。」想以此來維持他在江南的統治。但是,他的懦弱,他的無能,他的臣服,並沒有改變宋太祖趙匡胤消滅南唐的決心,按宋太祖的著名說法是:「江南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而黃巢被李克用這次窮追猛打之後,也僅剩下千餘人,不久,在萊蕪(今山東萊蕪)又遭到唐將時溥的圍攻,逃到狼虎谷(今山東萊蕪東南)時,身邊只剩下少數幾個親信,黃巢絕望至極,自殺身亡。
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一直據守本土,沒有參与晉遼戰爭,並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遼軍入汴京后,劉知遠派部將王峻向耶律德光奉表稱臣,趁機到汴京觀察形勢。王峻回來說:「契丹又貪又殘,失盡人心,必不能久據。」諸將勸劉知遠稱帝,號令四方,劉知遠不許。後來聽說遼主打算北退,劉知遠便在晉陽即皇帝位,即後漢高祖。
宴會結束后,李克用等人因飲酒大醉,酒將衣襟都打濕了,當晚便留宿在上源驛。朱溫離開上源驛后,一臉不高興。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宣武將楊彥洪見識了李克用在酒宴上的無禮,便勸朱溫連夜殺死李克用以絕後患,還特意提醒說:「胡人急則乘馬,事起后,看見乘馬的人一定要用箭射殺。」
李氏家族的行為引起了一些河西大族的反對,於是沙州出現了一場倒李扶張的政變。張承奉奪回了歸義軍實權,任歸義軍節度副使。但歸義軍的內訌給活動在其周邊的少數民族提供了可乘之機,甘州被回鶻攻佔,佔據肅州的龍家也不再聽從歸義軍的號令。涼州因有甘、肅二州相隔,實際上也脫離了歸義軍的控制。此時,歸義軍的轄境已縮至瓜、沙二州。
河中之失,是李克用由盛而衰的重大轉折,「武皇自是不能援京師,霸業由是中否」。這年四月,汴軍多路從東、南入晉,包圍晉陽,「都人大恐」,只是由於連日大雨,汴軍糧草不給,將士多患痢疾,才暫時後退。六月,李克用向朱溫求和。
回汴京后,柴榮自知一病不起,於是安排後事。封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為梁王,將重要的職務委任給魏仁浦、王溥、范質、韓通等。柴榮北征時,曾在文書囊中發現一塊長三尺多的木塊,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五個字。當時柴榮的女婿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柴榮對此有疑忌,於是去張永德軍職,改任宰相,而將殿前都點檢一職委任給資望較淺的趙匡胤。想不到後來竟然是趙匡胤當了天子。
就在雙方相持的時候,李克用卻因頭部疽發身染急病,於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死於晉陽,當時僅五十二歲。
唐愍帝李從厚幼弱無能,在位僅四月,李嗣源養子李從珂發動政變。李從厚逃離京城,半路上遇到了姐夫石敬瑭。石敬瑭不願意救這個大勢已去的小舅子,李從厚的一個親隨不滿石敬瑭,抽刀要殺石敬瑭,結果反被石敬瑭的侍衛殺死。石敬瑭索性將李從厚的侍衛全部殺死,幽禁了李從厚。後來李從珂殺死了李從厚。於是百官擁立李從珂為皇帝,就是唐廢帝(也稱唐末帝)。
三年之後,群臣紛紛上表,認為皇後母儀天下,不可長久虛懸,大家一致推崇花見羞,李嗣源更是求之不得。可花見羞仍然謙讓,堅持要李嗣源冊立曹氏為後。於是曹氏就被冊立為皇后,花見羞則被封為淑妃。
周后一死,李煜的悲悼之情是可以想見的。「昔我新昏,燕爾情好。媒無勞辭,筮無違報。歸妹邀終,咸爻協兆。他仰同心,綢繆是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終往告。嗚呼哀哉」!即使在周后亡故多年之後,李煜仍然觸物傷懷,不能自持,可見對妻子用情之深。
張義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湧現出來的西域豪傑。張義潮,沙州敦煌(今屬甘肅)人。張氏世為州將,是沙州的大族。父張謙逸祖籍南陽,在唐朝官至工部尚書。張義潮兄名張義潭,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張淮深的父親。張義潮有姐張媚媚,后出家為尼,法名了空。今敦煌莫高窟156號窟供養人像第四身比丘尼像,就是張媚媚。
一年後,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懿宗病死,十二歲的僖宗即位。八年後,僖宗廣明元年(880年),農民軍領袖黃巢攻進長安。三十五年後,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末代皇帝哀帝禪位,自登帝位,建國號梁,定都於汴州(開封),唐朝至此宣告滅亡。三十八年後,開平四年(910年),張義潮之族孫張承奉自立西漢金山國,自號白衣天子。
話說李存勗滅掉後梁,建立了後唐政權,他本人也稱帝為唐庄宗。李存勗認為自己完成了父親所未能完成的大業,志滿意得,開始沉溺聲色犬馬,完全丟掉了戰場上披荊斬棘、開拓進取的精神。李存勗從小酷愛戲曲,晉軍的軍歌多是由他親自譜寫,當上皇帝后,這一愛好便開始發揚光大。他養了許多優伶,還給自己起了個藝名,叫「李天下」,面塗粉墨,親自上場客串,絲毫不顧皇帝的尊嚴,成為當時的一大奇聞。
小周后性|愛綠色,所穿衣服,都尚青碧。有一個富人,染成一匹縐絹,曬在苑內,夜間遺忘未曾收取,為露水所沾,第二天一看,其色分外鮮明,後主與小周后見了,一齊稱美,於是妃嬪宮人,竟收露水,染碧為衣,號為「天水碧」。後來李煜又在妃嬪宮人的妝束上,想出一種新鮮飾品,用速陽進貢的茶油花子,製成花餅,或大或小,形狀各別。令妃嬪宮女淡汝素服,縷金于面,用這花餅裝點在額上,稱為「百花妝」。
由於河西走廊的大多數州縣已經處在張義潮軍的控制之下,所以這一次的信使團出使長安的行程十分順利。唐宣宗接到捷報后,特下詔令,大力褒獎張義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勛,詔令說,張義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於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隨後,唐朝廷在沙州建立歸義軍,統領瓜沙等十一州,授張義潮歸義軍節度使。
後唐就此滅亡,傳四帝,共十四年。
李嗣源原配早死,李嗣源即位后,想立花見羞為皇后。花見羞推辭說:「皇后不過是個名號,倘若彼此相愛,名號算什麼?何況陛下與原配夫人夏氏曾患難相隨,如今她雖已過世,但她所生的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領兵在外,況且夏氏的族人也多官居要職。不如先不冊立皇后,而追封夏氏夫人為後,一來可使人覺得陛下不忘舊情,二來也可以穩定政治局面。」這見解非常高明,李嗣源採納了她的意見,果然贏得了朝野喝彩。
公元933年,六十六歲的李嗣源卧床不起。秦王李從榮急不可待,想用武力奪取皇位,率兵攻打宮門。宮中衛兵反擊,殺死了李從榮,做內應的許王乳母司衣王氏也被賜死。
李克用退回河東后,就開始擴展地盤,加強自己的勢力。他攻陷潞州,讓堂弟李克修任昭義節度使。
張義潮離開歸義軍之後,任命侄子張淮深執掌河西歸義軍事務。但在張義潮去世后,唐朝廷並不授給張淮深節度使旌節,意思是不肯承認張淮深是張義潮的合法繼承者。唐朝廷採取這種態度,無非是怕張氏像其他藩鎮一樣,坐大難制。
次年正月,昭宗打算再次任命張濬為相,李克用上表說:「若陛下朝以張濬為相,則臣將暮至闕廷!」嚇得昭宗只好改變主意。
李克用臨終時還交給李存勗三支箭,鼓勵兒子說:「一支箭先討伐劉仁恭,你如果不先攻佔幽州,那麼河南地區也難奪取。一支箭北擊契丹,當初阿保機和我盟誓結為兄弟,相約興復唐朝社稷,後來他卻背信棄義,你一定要討伐他。最後一支箭去滅朱溫,你如能完成我這三項未實現的心愿,我死而無憾了。」顯然,李克用因壯志未酬,遺恨綿綿,可以說死不瞑目。好在兒子還算爭氣。李存勗將三支箭藏在李克用的太廟中,到討伐劉仁恭時,便請出一支,放在錦囊中,命親將背著追隨自己左右,凱旋之日,隨同戰俘一同獻于李克用太廟,後來伐契丹、滅後梁都是如此。
清泰二年(935年),曹仁貴病死,其子曹元德繼位。沙州入朝中原的使臣在甘州被劫,歸義軍與甘州回鶻的關係破裂。天福四年(939年),曹元德卒,弟曹元深繼位,曹仁貴妻(回鶻公主)掌握歸義軍實權,稱「國母」。之後,沙州與甘州回鶻修好。
李克用突然去世后,周德威的援軍撤還晉陽,朱溫認為攻破潞州已不在話下。不料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勗率援兵日夜兼程,出其不意地擊敗了朱溫的軍隊,解了潞州之圍,繳獲了大量的糧食軍械。後來李存勗又用智取的辦法,多次擊敗了朱溫的軍隊,朱溫的軍隊因而在心理上對李存勗產生了恐懼心情,往往兩軍還未接手就紛紛潰散。朱溫感到自己後繼無人,不是李克用兒子的對手,所以感嘆說:「生子當如李存勗,我的兒子比起來只是豬狗而已。」果然不出所料,朱溫死後,他的兒子朱友貞被李存勗所滅。
李克用是獨眼,這其中還有個九-九-藏-書十分有趣的故事。李克用佔據河東地區之後,名聲很大。佔據淮南的楊行密卻常因為不知其相貌而苦惱。為了能了解其長相,楊行密暗中派了畫工扮成商人去河東,伺機畫李克用的像。畫工到河東后不久便暴露了身份,被李克用軍隊抓住。李克用聞訊后頗為惱怒,對左右說:「我瞎一隻眼這是實情,不妨召他們來畫一畫,看看他們怎麼畫我。」等畫工到了,李克用扶膝呵斥道:「楊行密派你來給我畫像,那你肯定是優秀的畫工了,如果今天畫不好我,台階下就是你的喪身之地!」畫工叩拜后便開始下筆畫像。當時正值盛夏季節,李克用正手執八角扇驅熱。畫工相當聰明,在畫中以扇角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那隻眼睛。李克用卻說:「你這是在讒媚討好我!」命令畫工重畫。生命攸關,這個畫工急中生智,將李克用畫成了彎弓射箭的樣子,微閉著一隻眼(其實就是那隻瞎眼),彷彿正觀察箭的曲直。李克用看后大喜,重賞了畫工並將他送回淮南。
咸通二年(861年)三月,張義潮命其侄張淮深(張義潭之子)率蕃、漢兵七千人收復陷於吐蕃的最後一州涼州。這是一次空前激烈的戰鬥,《張義潮變文》中有很多章節描寫了這場戰鬥。描述戰場時說:「分兵兩道,裹和四方。人持白刃,突騎爭先。須臾陣和,昏霧張天。」描述戰士的勇敢:「漢家持刃如霜雪,虜騎天寬無處逃,頭中鋒矢陪壠土,血濺戎屍透戰襖。」描寫戰陣說:「我軍遂列烏雲之陣,四面急攻,蕃賊糜狂,星分南北;漢軍得勢,押背便追。不過五十里之間,殺戮橫屍遍野。」最終,張淮深取得了戰鬥的勝利。至此,陷沒百余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已全部收復。
景德三年(1006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黑汗王朝滅掉了信奉佛教的于闐王國。消息傳到沙州地區,寺院僧人十分恐懼。因為此時歸義軍政權已經不堪一擊,任何外來的攻擊和內部的動亂都足以使其傾覆。在伊斯蘭教東進的威脅下,莫高窟的一些寺院將重要的經卷和佛像、幡畫等集中起來,藏在隱蔽的洞窟中,並將洞口封閉。之後由於當事人和知情者先後去世,藏經洞的秘密逐漸不為人所知,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就是後世發現的敦煌「藏經洞」的來歷。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曹宗壽卒,子曹賢順即位。1036年,西夏攻佔沙州,歸義軍政權基本結束。
李煜死時年僅四十二歲。死後贈太師,追封吳王。這或許是宋太宗政治上的需要,或許是看在霸佔了小周后的份上。不久,悲痛欲絕的小周后也追隨李煜而去。
這是一個相當悲壯的故事,其曲折動人之處不亞於任何一部傳奇。信使們與張義潮等沙州軍民道別後,英勇地踏上了艱難行程。他們非常清楚,他們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有機會到達目的地,而絕大部分人將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仍然義無反顧,沒有一個人回頭。
至天復年間,張承奉還一直任河西節度使,奉唐為正朔,終唐之世,辛苦地經營河西,亦可謂不忝祖德。天祐年間,朱溫挾天子而令諸侯,群雄逐鹿中原,唐朝已經名存實亡。開平四年(910年),張承奉見唐朝滅亡,遂自立為白衣天子,建號西漢金山國。「西」乃指其國所居之方位,是以中國為坐標;「漢」乃是言其國民族之屬性;「西漢」連用,意為西部漢人之國。「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敦煌西南,即今甘、青、新三省交界處之阿爾金山。從國名也可推斷出,張氏子孫依舊不忘自己是漢族子孫。
唐朝見赫連鐸勢力強大,就以赫連鐸為大同軍節度使,另派李鈞為代北招討使,想消滅李克用的勢力。結果,赫連鐸和唐官軍又吃了幾次敗仗,李克用不但沒被消滅,反而地盤越來越大。僖宗廣明元年(880年),唐朝廷任命李琢為招討使,聯合幽州的李可舉、雲州的赫連鐸再次出兵,大舉進攻李克用父子。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李克用父子在葯兒嶺、蔚州分別被唐軍打敗,損失慘重,最後率殘餘人馬逃往北邊的達靼(時居於陰山)部落中。此時,正是黃巢大軍由南北上之時。
乾化四年(914年),沙州的另一個大族曹氏家族中的曹仁貴(后改名曹議金)取代了張承奉,廢金山國,去王號,恢復了歸義軍稱號,仍稱歸義軍節度使。此後歸義軍政權一直把持在曹氏家族手中。
當晚,朱溫大排宴筵,「禮貌甚恭」。李克用連同監軍陳景及親隨數百人出席了宴會。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酒宴,日後朱溫和李克用二人分別成為了後梁與後唐的開國皇帝,只不過目前二人都還不知道而已。
此時,農民軍失敗大局已定,黃巢起義軍只好退走山東。李克用率兵窮追不捨,想將黃巢一網打盡,一日一夜行軍二百里,大軍難以跟上,最後僅數百人騎兵跟上李克用。因為人困馬乏,糧草缺乏,李克用只好退還汴州。在這次追擊中,李克用捉住了黃巢的幼子,還繳獲了黃巢乘坐的車馬、儀仗、龍袍、符節和印章等物。
公元961年,李璟憂病死去,終年四十六歲,兒子李煜繼位,世稱南唐李後主。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等,是李璟的第六子。他「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本來他是沒有機會做皇帝的,但他的五個哥哥都死得很早,所以李煜才被封為吳王,做了太子,成了皇位的繼承人。
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大舉南侵,仍以降將趙延壽為先鋒。當時景延廣為晉出帝石重貴所猜忌,出為西京留守,桑維翰代景延廣執政。桑維翰畏懼遼軍,令諸軍後退。諸軍恐慌,退至相州城(今河南安陽縣)。晉軍在相州經過整頓,與遼軍決戰。將軍皇甫遇、慕容彥超、安審琦等力戰,遼軍敗走。趙延壽北還路經過祈州城(今河北安國縣),知道城中兵少,圍城急攻。祈州刺史沈斌死守。趙延壽在城下勸他投降,沈斌罵道:「你父子走錯路投靠外國,還忍心帶領豺狼來殘害祖國,不知羞恥,反有驕色,怪哉怪哉!我弓斷箭盡,甘心為祖國死,決不學你那種行為!」第二天,城陷,沈斌自殺。
張義潮出生之時,沙州已經被吐蕃統治多年。由於親身經歷了吐蕃人的殘暴統治,張義潮在青少年時代便胸懷大志,「論兵講劍,蘊習武經,得孫武、白起之精,見韜鈐之骨髓。……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他十分崇敬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被宦官邊令誠陷害身死的著名將領封常清,曾親筆抄寫過《封常清謝死表聞》。
李存勗回到洛陽,還想抵抗李嗣源。他的親軍指揮使郭從謙,原來也是個伶人,曾經認大將郭崇韜做叔父。郭崇韜被殺后,郭從謙早就懷恨在心,趁這個機會,就發動親軍叛變,攻進皇宮。李存勗率十餘人抵抗,被流箭射死,左右逃散。李克用父子兩代在馬背上得來的天下,頃刻間落入他人之手,虎父龍子四十余年建立的赫赫功業轉眼之間化為過眼煙雲。
臨終時,李克用下令薄葬,發喪之後二十七天便可除去喪服。在當時,兒子為父親服喪要滿三年,這是喪期最長的。最短的喪期也有三個月。李克用要求縮短,自然是要兒子李存勗以大局為重,把精力放在打退梁軍上。
五代從後梁太祖朱溫開始,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短暫的朝代,止於後周恭帝柴宗訓。趙匡胤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後,五代便結束了,總共五十三年。這五十三年,對於浩瀚的人類歷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對於當時生逢亂世的人們來說,卻是痛苦而漫長的一生。至此,由黃巢農民軍起義引發的社會大動蕩,在各種各樣的風雲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后,終於煙消雲散。
李嗣源奪取後唐政權后,開始只用監國的名義,等李克用、李存勗的子孫被殺絕後,才正式即皇帝位,就是後唐明宗,改名李亶。
這時候的李克用躊躇滿志。他感到自己受命于危難之間,大有要去拯救唐朝廷於水火之中的不可一世。他給河東節度使府發送牒文,聲稱奉唐僖宗詔命征討黃巢,要求節度使府沿道準備酒食以供軍。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之前是唐宰相,手下有不少名士,時人稱其幕府為「小朝廷」。他知道李克用南下后,立即下令緊閉城門,嚴防戒備沙陀軍。李克用心想:「我是皇帝請來剿滅黃巢的,跟你們一條戰線,你們卻還把我當敵人。」他覺得受到了輕視,決定給鄭從讜一點顏色瞧瞧。
李嗣源「聞從榮已死,悲咽幾墮于榻,絕而蘇者再」,可見他內心深處是極愛這個兒子的。受此打擊后,李嗣源病重突然轉重,不治而死。李嗣源子宗王李從厚繼位,就是唐愍帝。李從厚即位后,尊曹皇後為皇太后,花見羞為皇太妃。因為司衣王氏為許王李從益乳母,又牽扯到花見羞,李從厚心中不悅,想把花見羞遷到至德宮。但花見羞與所有宮人都很友善,李從厚還是不敢觸犯眾怒,打消了驅除花見羞的念頭,但這以後他對太妃很冷淡。
李克用又親自率沙陀軍來到晉陽城下,晉陽守軍早得到鄭從讜嚴令,嚴密戒備,不讓李克用一兵一卒進城。李克用要求與河東節度使鄭從讜相見。鄭從讜登上城樓,在城上與李克用對話。李克用又要求發給糧餉賞錢,鄭從讜便送了一些錢米。儘管如此,李克用還是不滿足,開始放縱沙陀軍搶掠晉陽城外的居民,晉陽城中大為驚恐。鄭從讜派人向振武節度使契璋求救。契璋率領突厥、吐谷渾兵趕來,先攻破沙陀軍兩個寨,李克用率大軍出戰,契璋軍大敗,狼狽不堪地逃入晉陽城。
有次敬新磨在殿中奏事,殿裏面有很多狗。敬新磨離開的時候,有隻狗起來追他,敬新磨躲在一根柱子邊,向李存勗大聲喊:「陛下,請不要放縱你的兒女們來咬人!」李存勗沙陀人,忌諱狗字,不由得大怒,立即張弓搭箭,準備射死敬新磨。敬新磨急忙說道:「陛下不要殺我啊,我與你是一體的,殺了不吉祥!」李存勗吃了一驚,問這話怎麼講。敬新磨回答道:「陛下開國,年號叫同光。天下都稱你為同光帝。同,就是銅,殺了敬新磨,那銅就沒有光了啊。」(因為銅磨了后更亮)李存勗十分高興,就把敬新磨放了。
其實,即便唐朝廷不授予節度使旌節,張淮深仍然是河西的實際統治者。此時,唐朝廷政治混亂,內部危機嚴重,兵鋒難以顧及河西,不對張氏這樣的有功之臣和河西大族盡心籠絡,反而因質子這樣的小問題一味冷遇,實際上是重大失策。
雙方關係緊張應當還有許多細節的微妙之處。自從張淮深父親張義潭和叔父張義潮先後在長安為人質死後,張氏再無關鍵人物在長安為人質。張淮深有六個兒子,卻不肯派一個兒子到長安當人質,這大概也是唐朝對他始終不能放心的緣故,以致雙方產生種種明爭與暗鬥。
李存勗喜歡打獵,但又常常踏壞莊稼。一次在外圍獵時當地縣令上前勸諫:「陛下,凡是擁有國家的人都應該愛民如子,以民為立國之本。必須不應該為圖一時快樂而踐踏農田,傷害民心。陛下如同萬民父母,怎麼能這樣做呢!」李存勗聽了大怒,命人將縣令綁了起來,要就地砍頭。敬新磨見狀,趕忙上前扭住縣令,斥責道:「你身為縣令,對下可以驅使百姓。既然知道陛下喜歡打獵,就應該多多留出空地,怎麼又讓百姓在這裏鋤地勞作,妨礙陛下的鷹犬飛走呢?現在犯了錯又不能自責,反而敢對陛下亂說,我看你是該死啦!」其他伶人也跟著起鬨,李存勗忍不住哈哈大笑,於是饒恕了縣令。由此可見他對優伶之寵信。事見《新五代史·伶官傳》。
當朱溫進攻兗(今屬山東)、鄆(今東平西北)的朱瑄兄弟時,李克用派兵前去援救,意在牽制朱溫向河北發展勢力。此後,李克用為爭奪河東、河北的南部地區而與朱溫血戰連年,儘管一度居於下風,但他在太原地區的根基已經深不可搖。
周恭帝柴宗訓在位只半年,十一年後死去,死時十八歲。
耶律德光領兵南下,派降將張彥澤率騎兵二千先取汴京。張彥澤倍道疾驅,夜渡白馬津,自封丘門斬關而入,城中大亂,石重貴只好上降表投降,后被押送到契丹,安置在黃龍府(今遼寧朝陽縣內),又忍辱偷生過了十八年才死去。
得知劉知遠起兵后,蕭翰非常害怕,準備撤兵北去,但又有些不甘心,於是派人去請李從益,想讓他當中原的傀儡皇帝,以此來牽制劉知遠。李從益和容忍母子沒有答應,逃到徽陵域,以迴避使者。使者還是找到了他們,迫使李從益當代理皇帝。李從益坐在崇元殿上,接受蕭翰率領的契丹諸將以及後晉群臣的拜見。群臣入宮謁見太妃花見羞,花見羞說:「我們家子孤母弱,為蕭翰所迫,這難道是福嗎?我看大禍不遠了!」於是以王松、趙上交為左右丞相,李式、翟光鄴為樞密使,契丹將領劉祚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蕭翰留下契丹兵千人給劉祚指揮,其餘人都撤退回去了。
大中二年(848年),張義潮見時機成熟,率眾在沙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他率部眾披甲執銳,與吐蕃軍在城內展開激戰。城中的漢人紛紛響應,人人爭相與吐蕃軍拚命。吐蕃軍在沙州城中軍力本來就不多,在出其不意之下,難以抵擋,於是倉皇逃出沙州。
有了張義潮和十隊信使的故事,人類也可以存在更多的信心。歷史上總會有英雄人物出現,而英雄非凡的勇氣,意志和信念,如同有源之水,永遠不會枯竭。
在這危急關頭,李克用帶領少數人馬轉戰蔚州、朔州等地,得到三千多人馬,屯兵新城,李國昌則退保蔚州。赫連鐸為了吞併沙陀族,又帶兵把新城圍住,並且指揮軍隊晝夜攻打,情況相當危急。正在這時,李國昌從蔚州帶領援軍趕到,於是內外夾攻,赫連鐸腹背受敵,結果被李克用父子打敗。這一仗,使李克用的軍隊又振作起來。
李煜被封違命侯后,成天長吁短嘆,過著凄寂不堪的日子,好在身邊還有小周后相伴,總算給他絕望的生活平添了一絲溫暖和安慰。就在這年冬天,宋太祖趙匡胤在萬歲殿崩駕,留下千古的「斧聲燭影」之謎。趙匡胤弟趙光義即位為宋太宗后,除去李煜違命侯的封號,改封為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煜自言其貧,詔增給月奉,仍賜錢三百萬」。李煜因心情抑鬱,務為長夜飲,宋宮每日供酒三石。
開成年間(836年),有一支唐朝的使團出使西域,途徑甘、涼、瓜、沙諸州,當地民眾聞訊后夾道相迎,流著淚問唐使者說:「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張淮深變文》記載唐朝使者到了沙州,嘆念敦煌雖「百年阻漢,沒落西戎」,而「人物風化,一同內地」,當左右從人無不感動凄愴。此時,河西和西域淪陷已經長達幾十年,但當地民眾仍然視自己為唐朝子民,念念不忘唐朝,盼望有一天能夠重新回到唐朝治下。
達磨無子,不過他被刺殺前,王妃已經懷孕。王後為爭奪權位,也偽裝成有孕的樣子。會昌三年(843年),王妃生一子,為了防止王后搶走孩子,白天派人四下圍住孩子,晚間用許多盞燈光守護,以故取名歐松,意思是「光護」。王后也不甘示弱,到外面買了一個要飯人的孩子,脅迫朝臣認可是她親生,並取名為永丹,意為「母堅」,即母親堅持認定的。這兩個孩子被不同的利益集團操縱,用來爭奪贊普寶座。雙方互不相讓,進行了長年累月的鬥爭。王室分裂后,吐蕃各領兵將帥也擁兵自重,相互混戰。吐蕃國一時大亂,勢力急劇衰落。
李克用生前始終未敢稱帝,死後卻得到了皇帝的名號。李存勗稱帝建後唐時,追認他為武皇帝,廟號為太祖。
石敬瑭當上皇帝后,花見羞自請為尼,石敬瑭沒有批准,但把她母子遷到至德宮。後晉遷都到汴梁后,花見羞母子都隨同東行,住到汴梁的宮中,石敬瑭皇后把花見羞當母親看待。之後,石敬瑭還為後唐立宗廟,封花見羞養子許王李從益為郇國公,以主持後唐的宗廟。
當時後宮有人生了兒子,李嗣源便讓無子的花見羞養育,這就是許王李從益。李嗣源晚年多病,他的長子李從璟為李存勗所殺。次子李從榮被封為秦王,任為河南尹,兼判六軍諸衛事,后又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表明李嗣源打算以李從榮為繼承人,可是又不明確立為太子,造成大臣觀望,李從榮不安。李從榮為了伺察宮中動靜,暗中與許王李從益(時年四歲)的乳母司衣王氏結交。
花見羞是五代的傳奇女子,她身歷後梁、後唐、後晉,直至後漢,幾乎見證了五代所有王朝的興衰。在烽火連天的歲月,她力圖用自己的寬厚和花見羞的容顏來保命,卻終究逃不過血腥的權力之爭。這不但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亂世之人特有的命運。
周後有妹,天真爛漫,清新自然,美色無雙。周后死後,周后妹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后,史稱小周后。據說周后卧病在床時,李煜已經與小周后偷偷私會調情。陸遊《南唐書·后紀傳》說:「或謂后寢疾,小周后已入宮中。后偶事幔見之,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日矣。』後患怒,至死面不外向。放後主過哀以掩其跡雲。」馬令《南唐書·后妃傳》又經:「后自羅惠殂,常在宮中。後主樂府詞有『衩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道類,多傳於外。至納后,乃成禮而已。」後來一些畫家以李煜與小周後為題材,將二人幽會的情景畫入畫中,即著名的《小周后提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