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婚姻家庭 古代女子的擇偶

婚姻家庭

從民間到皇帝,有女子自行擇偶,有政治聯姻,也有不考慮門當戶對的婚姻;在家庭生活方面,有些讀書人、官員非但不富裕,而且拮据得很,至於太上皇帝則有諸多不幸,難得有家人父子的天倫之樂。這種生活的多樣性,也許是古人家庭生活的常態吧!

古代女子的擇偶


楊宇翔繪公孫楚射箭求婚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辦青年男女的婚姻,早在三代就出現了,但是從上述青年男女,特別是女子自選配偶,或在父母家長主持下發表一定的意見的事實,我們知道當時青年選擇配偶的權力比後來要多一些,也就是說婚姻不自主(即包辦婚姻)有個發展過程,在古代是越往後越嚴重,從而愈加引起強烈的反抗。與此現象相反,青年婚姻自主權的恢復也必然有個過程,而且是相當長的,在古代不可能完結,在中國近代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要想完全實現還需當代人的繼續努力。現代人需要有支持青年爭取婚姻自主的強烈意識,要明辨是非,徹底清除包辦婚姻的思想殘餘。婚姻自主,是青年男女,尤其是女子應有的權利,封建時代他們得不到,去爭取的婦女備遭迫害,被歧視為「失行女子」,然而後人從她們身上看到爭自由、爭人權的精神,爭取美滿幸福生活的精神,實在是可敬的。對古代流傳下來的女子婚姻節烈觀不批判,不清除,就是對包辦婚姻殘餘勢力的寬容,這怎麼能使婚姻自主徹底實現?如果不表彰古代爭取婚姻自主權利的女子,聽任古代宣揚三從四德典範的傳記充斥文獻,我們於心何安!荀氏女這類女子的歷史,實在應該重寫啊!
上述女子選婚的方式和結果有所不同,但又有相同之處。大體上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荀闡之女兒的完全自主婚姻。荀女反對家長的包辦婚,有自己的戀人,一點不徵求家長的意見,按照自己的願望辦,在家庭不可能支持的情況下,以出逃實踐婚姻自主的追求。婚配是自家的事,配偶要自己來選擇,她追求的是戀愛自由。這種要求,在兒女作為父母附屬物的時代是很難實現的,特別是女子,要遵行三從四德的倫理,哪能容你自由戀愛!凡是追求這種自由的,其婚姻和婚後生活多半是不理想的。即以荀女而言,出逃本身就是不幸的,離家后必然遇到許多困難,後來不知什麼緣故,到寺院當了尼姑。是情人拋棄了她,還是情人死了,史無記載。不過在南北朝時期並不以再嫁為恥,不管哪種情形,她都可以再婚,她沒有這樣做,萬念俱灰地遁入空門,不能不說與出逃有關。她為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付出了血淚的代價。自行婚配,還不符合封建的婚姻禮儀的要求。古代議親,根據禮法要經過六個步驟,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首先要有男方請的媒人到女方家問可不可以議親,同意了,女方報告女子姓名,男方回去占卜,得到吉兆,告知女家,並送聘金,約定日期,新郎迎娶新娘過門。只有經過這些步驟,做到「明媒正娶」,婚姻才是合法的。若是戀愛結親,就沒有納采、問名、納吉等步驟,就不用請媒人,即使請了,也是事後補救,算不得數。不請媒人,不按婚儀程序走,就為禮法和輿論所不容。《禮記·曲禮》講:「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交不親。」凡是沒有保媒的女子的結親,被叫作「私奔」。《詩經·衛風·氓》里的那個自由結婚的女子也深知這一點,要求對方拖延婚期,以便請媒人——「匪我愆期,子無良媒」。荀氏女出逃,當然沒有媒人,不行六禮,被正統派歧視,說荀家「出失行女子」(《南史·荀伯玉傳》)。不僅輿論蔑視,女子在夫家的地位也低,《禮記·內則》講:「聘則為妻,奔則為妾。」把自由結婚的女子當作妾來對待,將良人降為賤人,對於自由成親的女子的迫害到了多麼嚴重的程度。https://read.99csw•comread•99csw•com
先看春秋鄭國徐吾犯妹妹的擇婿。徐吾犯是鄭國大夫,妹妹徐吾氏很美麗,下大夫公孫楚送了聘禮,訂為未婚妻。上大夫公孫黑羡慕徐吾氏的容貌,也送來禮物,強作婚約。在這兩個求婚者面前,作為家長的徐吾犯不知如何是好,遂報告執政子產。子產說這是國家政治不清明,才出現兩個大夫爭奪妻室的事,不是你家的過錯。你也不用犯難,問你妹妹,她愛嫁誰就嫁誰。徐吾犯同兩大夫商量了,都同意由徐吾氏決定的辦法,於是二人分別來到徐吾家求親。公孫黑穿著華麗的服裝,將作為聘禮的物幣置於堂上;公孫楚衣軍服,在院中射箭,接著跳躍到車上離去,他沒有再送贄禮,因為在先已給過聘金,認為不需要另送了。徐吾氏在屋內認真地觀看了兩位大夫的行動,選擇了自己的情人。她認為公孫黑確實漂亮,但不能做自己的丈夫,而公孫楚表現出男子漢的氣概,決定嫁給他。她的哥哥尊重這種意向,徐吾氏遂同公孫楚結為伉儷。這樁婚事到此並未結束,失敗的公孫黑不甘心,要殺死公孫楚以奪取徐吾氏,公孫楚一怒之下把公孫黑打傷,於是招來流放之禍(《左傳·昭公元年》),徐吾氏後來生活如何,不得而知。她在兩大夫之間,不以品貌、爵秩取人,有其愛情的標準。
唐末鄭畋女兒選婿,其結果別是一種情形。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鄭畋有女當婚,時有餘杭人羅隱,善作詩,尤喜詠史,然而屢次考試不能得第,鄭畋賞識他,時與往來。鄭畋女兒非常喜歡羅隱的詩,不時誦讀,鄭畋以為女兒愛慕羅隱,想為他們作配,於是招請羅隱,鄭女在簾內觀看他。這一看不要緊,由於羅隱長相醜陋,同她從詩中得的印象相反,因而對羅隱深為厭惡,從此不再念他的詩。鄭畋知道女兒原來只是愛讀羅隱的詩,而並不喜歡這個人,就不再給女兒謀算這門親事(《舊五代史·羅隱傳》)。在自家婚事上,鄭女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而且得到父親的充分理解。https://read.99csw.com
刺史徐邈的女兒,與賈午是同時代的人,也有一段選婿的經歷。徐邈為給女兒擇配,大會佐吏,令女兒在內室觀看,暗中挑選。來客中有從事王浚,姿貌俊秀,年輕時不注意名節,后乃改變行為,立大志向。他在宴席中的表現,被徐女相中,告知母親,徐邈就讓他們結為夫婦(《晉書·王浚傳》)。王浚後來在平定孫氏吳國中立了大功,官拜撫軍大將軍、散騎常侍。徐氏女真是慧眼識才。
西晉賈午與韓壽的結合,有類似於《西廂記》中張生、鶯鶯相愛的某些情節。賈午是司空賈充的次女,賈充宴請賓客,賈午常常從內室窺視客廳情景。韓壽是賈充的幕僚——司空掾,常來參加宴會。他長得俊美,風度又好,被賈午看中。愛慕的感情不能控制,睡覺中也想到他,然而無從接近,就問身邊的婢女,知道不知道他是誰。正好有一人原來是韓壽的奴婢,賈午就通過她與情人通音信,並約韓壽夜間跳牆進入閨閣。二人情好,賈午把西域進貢的奇香從賈充房間偷來送給韓壽。賈午有了情人,高興異常,以至其父感覺到她「悅暢異於常日」,終於發現他們的往來,並承認既成事實,讓二人成了親(《晉書·賈謐傳》)
南宋理宗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封為周、漢國公主,喜愛異常。公主到了及笄之年,議選駙馬,宰臣建議選本科進士第一名周震炎。當周狀元廷謝時,公主在屏風內看到周,表現出不高興的情緒,理宗知道了女兒的心意,就不採納宰臣的意見,周震炎從而失去了做駙馬的機會。理宗是寧宗楊皇后所立,為酬恩,選定楊后侄孫楊鎮做駙馬,對這樁婚事公主再沒有異議。婚後,理宗為有天倫之樂,在大內附近為公主建造宅第,時常到公主府歡聚。但是好景不長,公主活到22歲就病死了(《宋史·公主傳》)https://read•99csw•com
以上諸女是在父兄監護下擇婿的,而南朝荀闡之的女兒則是完全自主的。荀闡之,廣陵人,官給事中,他女兒的婚事,《南史·荀伯玉傳》記雲:「當嫁,明日應行,今夕逃隨人去,家尋求不能得。」看來,荀女早已有了戀人,不滿意家長相中的夫婿,在出嫁的前夕,隨著意中人逃跑了,而且事情做得秘密,家裡人找也找不到,很可能還得到別人的幫助。她決心與家庭決裂,可見愛情深篤,不管什麼情況也不動搖。

鄭國執政子產畫像
另一種類型是在家長主持下的局部內容的自主婚姻。像徐吾氏在公孫楚、公孫黑二人中擇其一,徐邈女在家長的屬員中選擇,鄭畋女和周、漢國公主對特定的專人發表意見,可供她們挑選的對象有限,而且平素沒有交往,談不上有什麼愛情,往往以一眼定終身。這一眼主要是看對方的相貌和作風,她們是千金小姐,要求夫婿的長相和風度也是很自然的,有合理性。她們的擇偶還不是戀愛婚姻,但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這些女子的家長在女兒的婚事上是比較開明的,他們徵求婚姻當事人的意見,只是在一定範圍內令她們選擇,一旦她們表示了態度,家長是尊重她們的,按她們的心意去辦。尊重當事人,不搞父母之命神聖不可變動的信條,有一點民主的作風。像徐邈那類的家長是難得的,他們的女兒應該說是幸福的了。這些人的開明舉動,與他們為人有關,如鄭畋是「器量弘恕」的人,對他人尚能「以德報怨」(《舊唐書·鄭畋傳》),對子女也不那麼刻板,而九九藏書較寬容。徐吾犯聽從子產的意見,才令其妹自擇夫婿,子產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出了這個好主意。如此看來,徐吾氏等是碰到了較開明的人,是幸運兒。
《詩經·衛風》有一首題為《氓》的詩,前半部寫一對青年男女從相愛到結親。大意是說一個敦厚的男青年到女家來買絲,目的不是買物,而是要娶賣絲的女子為妻。女子也有了情,就送男子回家,送出很遠,男子要求很快成親,女子說不是故意拖延時日,你還沒有請人來說媒,還是等到秋天再結婚吧。這樣二人約定了再會的時間和地點。屆期,女子先到,見男子還沒有來,心裏又想念對方,又怕對方失約,因此悲傷起來,眼淚流個不停。稍後男子到了,女子高興得又說又笑,男的向女子說,對我們的婚事,已占卜過了,沒有不吉利的地方,我們結婚吧。女子痛痛快快地答應了,搬上自己的財物,乘著男子的車離去,結成了伴侶。這是一個民間的女子,接受一個普通男人的愛情,成就了夫婦。《氓》這首詩是反對女子自由戀愛的,但卻反映先秦時期民間自擇配偶的一定的普遍性。筆者的這篇文字不再談民間女子的愛情,而要敘述古代貴族、官僚家庭自選夫婿的女子的婚姻。
第三種類型是家長承認女兒選擇對象的既成事實,如賈充同意賈午與韓壽的婚事。賈午的行為在當時認為是醜事,賈充發覺后,不願張揚,乃使他們結合。這種家長面對現實,不去製造戀愛悲劇,也有開明的地方。這種人在封建時代受到一些歧視,那是以封建禮法要求他們,說他們家教不嚴。那個時代確實如此,但家教嚴,就是女子信守三從四德,有何好處!所以今天我們倒可別作分析,摒棄傳統觀念,對賈充輩無需作過苛的評論。

宋理宗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