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婚姻家庭 晉武帝的擇婚原則

婚姻家庭

晉武帝的擇婚原則

晉武帝為皇太子司馬衷(即以後的晉惠帝)選妃,幾經比較看中了衛瓘的女兒。武元楊皇后和一些親戚卻想要賈充的女兒,這時晉武帝講出他看中衛家及否定賈氏女兒的原因:「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晉書·惠賈皇後傳》)他說的是衛家、賈家具體情況,但「五可」、「五不可」,卻是道出了他關於婚姻選擇的原則,所謂「五可」、「五不可」也是令人饒有興趣的。
賈充,是本書開篇已經露過面的人,他字台閭,是建立晉室的大功臣,晉武帝的擁戴者,封魯郡公,官司空、尚書令、侍中,為人品行不端,「無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專以諂媚取容」(《晉書·賈充傳》)。賈充後妻郭槐,有子黎民,三歲時,賈充因喜愛他就著乳母的懷抱撫摩他,郭槐以為賈充與乳母有私情,就把乳母打死,黎民懷念乳母,生生夭折了。後來賈充又有了一個男孩,剛過了周歲,郭槐又以為賈充與乳母私通,弄死乳母,兒子也隨著死去。這就造成賈充沒有子嗣。賈充有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因娘家獲罪而被流徙,后釋放回京,晉武帝特許賈充有左右兩夫人,但郭槐不同意,使得賈充不敢與李氏往來。賈充一出門,郭槐就令人跟蹤,防止賈充到李氏那裡去。這些就是晉武帝說賈家性妒和少子的根據。郭槐生有二女,長女賈南風,就是賈皇后,身材短小,青黑色皮膚,眉後有疵,長相不九_九_藏_書佳,而且同她母親一樣多妒,做了太子妃后,「太子畏而惑之,嬪御罕有進幸者」。她親自擲戟,使孕妾的兒子墮地死去。她的妹妹賈午,就是和韓壽結婚的那個人。晉武帝說賈家人丑而黑,以賈南風來說也是實情。
晉武帝提出選婚的原則,但卻不是實行家,他做的和他的原則恰恰相反,這是由於別人插手太子選妃的緣故。郭槐一心想使女兒成為皇太子的妃子,賄賂太子的生母武元楊皇后,晉武帝提出與衛家議婚,楊元后就說賈家的女兒「有淑德」(《晉書·武元楊皇後傳》),並令太子傅荀說項,荀上言:「賈充女姿德淑茂,可以參選。」(《晉書·荀傳》,侍中荀勖也向晉武帝說賈充女兒「才色絕世,若納東宮,必能輔佐君子,有關雎后妃之德」(《晉書·荀勖傳》)。晉武帝在皇后和一些大臣包圍下,不能堅持自己的認識,同意從賈家為太子選妃,楊元后、荀勖等所講的也是女方賢德和貌美,看來與晉武帝選婚原則沒有出入,不過他們極端不尊重事實地虛美賈氏罷了。賈南風做太子妃后暴露出妒忌的毛病,晉武帝想廢掉她,充華趙粲不贊成,說:「賈妃年少,妒是婦人之情耳,長自當差。」武悼楊皇后也說:「賈公閭勛社稷,猶當數世宥之;賈妃親是其女,正復妒忌之間,不足以眚掩其大德。」(《晉書·武悼楊皇後傳》)荀勖、楊珧等又給賈妃說情,晉武帝也就容忍了。晉武帝定的原則,不能實行,說明他對那https://read.99csw.com些原則並沒有深刻的認識,也說明實踐是很困難的。
「五可」與「五不可」,雖說是五項內容,實際上可歸併為三條,就是人品好壞,生育子嗣的能力,長相俊丑。品行優劣,在擇婚中,又集中在婦女是否妒忌上。自從人類社會進入以男子為中心的時代,男子可以一夫多妻,一人可以有幾個甚至幾十個、幾百個妻妾,同時強調女子的性忠誠。在這種情況下,夫與妻妾之間就會產生愛情糾紛;妻妾各有子女,為了各自子女的利益,娘家的利益,互相之間也會有爭競;待到子女長成人,又有嫡庶之爭。妻子為了保護自身及子女的利益,反對丈夫娶妾,反對一夫多妻,但在那個時代,一夫多妻制是反不掉的,於是就在家庭中發生妻子不容丈夫娶妾和有外遇的事情,這個現象被概括為「婦妒」。「妒」當然是男子所不允許的,被視為壞品行,列進「七出」之中。在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婦妒被看成要不得的,今天分析起來,妒是女子自衛的一種反映,也是一種自衛手段,它在方法上不一定好,但在那種社會制度下是被迫無奈而採取的消極方式。對於這種妒忌,倒使我們同情婦女,不必像封建男權主義者那樣對它深惡痛絕。但是對妒也要具體分析。主婦因妒而虐待他人,就不簡單是愛情專一而產生的妒忌了。像郭槐那樣,僅僅憑著疑心害死兩乳母,同時致死兩個兒子,是有血債的罪人,她的行為大大超過了自衛的界限。她是一種妒婦類型的代表,這種類型的妒應當受到譴責。封建時代反對婦妒,包含反對郭槐式的妒害,這一九-九-藏-書點,我們也應當注意到。晉武帝說賈家的「五不可」就含有一定的道理了。
晉武帝擇婚的五項原則中,貫穿著一個精神,是看對方的家風,即以家風的好壞作為選擇好媳婦的一個條件。晉武帝的認識是古人的普遍觀點,也是古人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在古代,家庭作風的傳統對其成員影響很大,原因是家長制社會,家內統治嚴密,家長的作風深深地影響其子孫。那個時代男兒要繼承父祖的遺產、職業、社會關係,離開家庭難於生存,更難發展事業,不得不稟命于父祖;女兒雖無財產繼承問題,但同樣希望家業興旺,也好在婆家有地位。兒女都因與家庭利益極度一致,從而受制於家庭,很自然地繼承父祖的作風,依家風行事,這就使子孫的好壞與家風的優劣有很大的一致性。以此擇婦,自然有其合理性。這一精神到近現代仍有價值,但日益喪失它在古代的那麼重要的意義。在近現代,隨著家長制的削弱,家長對子女的影響也在減少。子女可以自謀職業,離開家庭,以至不要遺產,這樣家長無法強化對子女的控制,子女也沒有必要絕對尊重家風,因而年輕人的作風可能同家庭傳統作風大不一樣。顯然在現代婚姻中晉武帝的那個看家風的精神就不能完全照用了。要之,社會條件在變化,處事原則也要隨著改變。
「多子、多福、多壽」,是人皆有之的思想和願望。「不重生男重生女」,是極個別時期的反常現象,多生兒子才是人們的真實心理。可是那時囿於科學知識,人們以為生不生兒子,只取決於婦女。這樣人們在選婦時,就要看她的家族生育史,即能否生育以及生育性別的歷史。晉武帝比較衛、賈兩家,都是能生育,只是衛氏男性多而賈氏女性多。晉武帝這樣看問題,不是他的創造,在他兩百多年前,王莽就講過了。王莽侄兒王光私自買了侍婢,王莽為掩蓋他的不良行為,就把那個侍婢贈送給還沒有兒子的后將軍朱博,並矯情地說「此兒(指侍婢)種宜子」,才給你買的(《漢書·王莽傳》)。「種宜子」作為選婦的條件,由來已久了。這個條件,首先是不科學的,其次對女子是苛刻的。不過,如果我們要化腐朽為神奇的話,由此引起對家庭生育史的注意,對研究不育症或許是有意義的。read•99csw.com
晉武帝的「五可」,指的是女子五項好條件:所謂「賢」,是賢惠;所謂「多子」,系指生育男兒,不包括女孩;「美」指容貌美麗;「長」,身高大;「白」,皮膚白凈。「五不可」是與「五可」相對的,指為人妒忌,生兒子少,容顏醜陋,黑皮膚,身材短小。

晉武帝畫像
衛、賈兩家情況,確實是晉武帝所說的那樣。衛瓘與鄧艾、鍾會滅掉蜀國,封公爵,官司空、侍中、尚書令。本身兄弟三人,生有六個兒子,后被陷害遭屠戮,同時遇難的有六個孫子,另有兩個孫子在逃,即有八個孫男,衛家可以稱得上是多男子的。衛家子孫姿質秀麗,在晉代是享有盛名的。衛瓘孫子衛玠兒童時「風神秀異」,乘羊車行於街市,「見者皆以為玉人」,紛紛趕來圍觀。衛玠舅父驃騎將軍王濟是「雋爽有風姿」的人,見到衛玠就說:「珠玉在側,覺我形穢。」自嘆不如外甥。衛玠不僅長得好,風度也好,所以「京師人士聞其姿容,觀者如堵」。他死時才27歲,對他的早逝,當時人認為是「被看殺」的(《晉書·衛玠傳》),這是漂亮反被漂亮累了。衛瓘第四子衛宣,被晉武帝指定尚繁昌公主,長相一定錯不了。晉武帝講的衛氏之賢,應當包括衛瓘夫婦及兒女的品德在內。衛瓘是敬謹自持的人,對皇家克盡忠誠,居功不傲。參与平蜀,又消滅反叛的鍾會,朝廷論功,自認為雖有謀略之勞,「而無搴旗之效。固讓不受」(《晉書·衛瓘傳》)。他對待部屬很嚴格,所謂「性嚴整,以法御下」。朝廷多給他的封爵,不讓兒子承受,送給兩個弟弟,所以「遠近稱之」。對於子女的婚嫁,不願與帝室聯姻,晉武帝令其子尚主,衛瓘辭謝:「自以諸生之胄,婚對微素,抗表固辭。」但沒有得到允許。衛瓘為人正直,認為司馬衷不適合當太子,並向武帝作了忠告,因此後來招致太子妃賈氏的怨恨,乃至遭到殺身之禍。衛瓘的忠謹義氣,必定得到他的夫人的支持,若是家有量窄偏愛的主婦,很難做到向兄弟義讓爵位的事。殘殺衛瓘的執行者楚王司馬瑋因罪被誅之後,衛瓘的女兒向大臣上書,要求懲辦兇手,給她父親恢複名譽,終於如願以償,可見衛氏是賢能的人。晉武帝所說的「五可」,驗諸衛瓘之家,一一不爽。https://read•99csw.com